第424章
一紧。 皇帝的手段,比圣皇和太上皇还要高明啊。 保守派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他们获得了复核案件的权力。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安慰,免得他们心生怨忿。 关键是,皇帝此举把本来反对行动的保守派,也纳入到行动中来了。 而且保守派还心甘情愿的往这个坑里跳。 毕竟只有拿到复核权,才能限制行动无限扩大,避免锦衣卫制造冤假错案。 这一招,高啊。 就连内阁学士、大都督府一众大将都非常意外,对朱雄英生出了敬畏之心。 在确定了专项行动之后,朱雄英又下了一道旨意。 此次行动以锦衣卫为主,各衙门必须配合行动,如有必要可以调动各地驻军。 不过只能调动五百人,超过五百就需要皇帝和大都督府批准。 即便如此,群臣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竟然连军队都出动了?这次又要血流成河了啊。 非但如此,朱雄英还模仿话本里的桥段,赐给了杜同礼尚方宝剑。 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五品以上可当场解职押送京师审问。 此举可着实把群臣给吓到了,纷纷劝阻。 就连内阁学士们都站出来反对了。 然而朱雄英也模仿话本里的桥段,来了一句: “朕意已决,诸卿勿要多言。” 于是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的尚方宝剑,就被交给了杜同礼。 之后,杜同礼率领五百锦衣卫离京南下,其余几路锦衣卫也各自快马加鞭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杜同礼乘船一路南下,沿途船只见到锦衣卫的官船,都纷纷避开。 约翰·胡斯所乘坐的客船,因为靠边太着急一阵晃动,不少人都摔倒了,但没人敢抱怨。 约翰·胡斯惊讶的道:“那些船是什么人?为何如此嚣张?” 楚大保目光凝重,说道:“看船上的旗帜,当是锦衣卫指挥使。” “船上挂的还有黄龙旗,说明他此行是在执行皇命。” “所有人都要配合,敢有阻拦……死罪。” 闻言,约翰·胡斯也识趣的没有再继续追问。 这事必然是机密,自己一个外国人还是少打听为好。 之后客船再次启程,前往洛阳。 ----------------- 且说洛阳这边,早就准备好的周报社,也在退朝后发行了新一期报纸。 先是洛阳,当天下午报童就走上了街头。 “卖报卖报……民风日下,陛下雷霆震怒……” “卖报卖报……地方官吏欺上瞒下,陛下降下怒火……” “卖报……陛下有旨,展开惩奸除恶专项行动。” “卖报……陛下赐锦衣卫杜指挥使尚方宝剑……” 这些标题一个比一个炸裂,听到的人都纷纷顿足购买。 等看清楚上面的的内容,一个个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一是没想到,大明的治安竟然已经混乱到这种地步。 毕竟洛阳的治安还是挺好的,大家就以为全国都是这样。 二是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生气。 然后只要不傻都知道,这专项行动一展开,恐怕要血流成河啊。 圣皇主政那些年的事儿,大家可记忆犹新。 要说不担心牵连到自己,那是骗人的。 对那些恶人也是非常恼怒,好日子才过几天,就开始瞎折腾了是吧? 现在好了吧,死不死啊你们。 但有些人却非常高兴,比如商人。 正是酒楼吃饭的杜子腾,看到报纸之后,不顾其他人的目光,高兴的手舞足蹈: “好好好,天可怜见的,朝廷终于要管这事儿了,太好了。” “吾皇万岁啊,吾皇万岁。” 一名商人问到:“杜兄这是怎么了?” 杜子腾大倒苦水:“王兄你是不知道啊,说多了都是泪……” 他是山西商人,主要将草原的皮草和牛羊倒腾到内地,再将内地的粮食布匹等倒腾到草原。 前几年靠着朝廷政策,他赚了不少钱,还扩大了自己的商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约莫是从两年前,道上就不安生了。” 王兄惊讶的道:“怎么?有人敢打劫不成?” 杜子腾说道:“打劫?比打劫还嚣张,人家直接在路上设卡。” “说这道儿是他们开的,想要路过得交过路钱。” 王兄疑惑的道:“这不还是打劫吗?” 杜子腾解释道:“劫匪才是打劫,人家是在籍的百姓,他们设卡官府都不管的。” 另一个人不敢置信的道:“朝廷明令禁止私设关卡,他们怎么敢的?” 杜子腾苦笑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他们派人把那段路修一修,方便了行人。” “可修路得要钱吧?你走这条路不能白走吧?” “我们问过路的人把收钱,把修路钱收回来,不过分吧?” 同桌的人都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要是在交通要道上这么一弄,特么的这比抢劫都来钱啊。 杜子腾接着说道:“这还算是好的,他们要的钱也不多,给点就过去了。” “最怕的是去了某些镇子,你前脚刚进城,后脚收保护费的就来了。” “你要是不给,小偷小摸、碰瓷的,什么人都来了,弄得你根本没法休息。” 有人皱眉道:“不能报官吗?” 杜子腾叹道:“报官了问题更大。” “衙役来了得立案吧?你作为当事人,必须得留下配合查案吧?” “这一查三五天还算少的,十天半个月生意还做不做了?” “关键是,就算把那些人抓到了,他们敲诈的钱也不多,打上几板子就放了。” “可我们的时间是耽搁了啊。” “而且得罪了他们,以后这条路就不能走了。” “没办法,只能出钱。”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这种情况……好像确实没有任何办法。 然后他们不禁庆幸,自己在洛阳做生意,天子脚下风气还是很好的。 唉声叹气了一会儿,杜子腾再次看向手里的报纸,大笑道: “哈哈,现在好了,朝廷知道了此事下旨严查,我看这些人还敢不敢闹。” 说到这里,他忽然起身道:“不行,我得去锦衣卫把我的经历告诉他们,几位失陪了。” 然后不等几人反应,就起身往镇抚司方向走去。 洛阳城内,与他一般想法的人非常多。 朝廷终于开始管此事了,得去锦衣卫揭发那些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到报纸面色大变,以最快的速度写信回家,让他们赶紧停手。 ----------------- 凤阳,作为老朱的家乡大明的中京,这里发展的非常迅速。 现在已经是大明有数的繁华之地。 刘隆走在大街上,看着繁华的街道,心中不禁拿应天作对比。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应天更加繁华一些。 听说洛阳比应天城还要大好几倍,真想亲眼见一见啊。 不过也快了,再过几天他就要去洛阳了。 他是福建人,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到了他这一带否极泰来。 他自幼聪慧,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 朝廷大变革,他们家分到了土地有了一些余钱,父母就送他读书。 因为学习好被先生器重,被收为弟子,学费、书费之类的全部免除。 考入县学,也同样以优异成绩,被免除了所有学费书费。 他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子,今年被举荐为官。 现在入京,就是为了参加明年开春的考核。 嗯,大明目前还没有恢复科举,想当官得举荐才行。 本来刘隆应该早就到洛阳了,只是他想增长见闻,这一路去了不少地方给耽搁了。 以至于都腊月二十了,才到达凤阳。 不过他本人倒是不着急,反正明年开春才考核,时间多的是。 至于过年……又不是在家里过,哪里都一样。 就在他漫无目的游玩的时候,忽然听到有女子惊呼的声音: “抓贼,抓贼啊……” 刘隆抬头看去,只见两名男子正在抢夺一名女子的布包。 女子一边死死的抓着包,一边大喊抓贼。 周围不少人想要上来帮忙。 其中一名贼人见此,从怀里掏出一把牛耳刀挥舞道: “我看谁敢来送死。” 周围人看到这一幕,都纷纷避开。 两个贼人更加嚣张,其中一人一脚踹在了女子身上: “贱人,再不松手把你一起绑了送青楼去。” 刘隆大怒,推开人群冲了过去: “贼子安敢光天化日之下行窃。” 第553章 节外生枝 “大胆贼人,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持刀行凶。” 刘隆一声大喝,吸引来周围人的目光。 那两个贼人见他一身读书人的装扮,器宇轩昂、一脸正气,也不禁有些发怵。 不过这种地痞最好脸面,自然不肯向一个外乡人露怯。 其中一人挥舞着匕首,讥笑道:“呦呵,竟然来了个不怕死的。” “小子,大爷劝你一句,出门在外眼睛擦亮了,别多管闲事。” 刘隆斥道:“大道不平有人踩,若对你们这些贼人的恶行视而不见,我枉为读书人。” 不过他也并非是莽撞之人,眼见周围百姓没有人肯上前帮忙,就话锋一转道: “这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开,想必很快衙门就会来人。” “我劝你们赶紧收手,否则难逃刑罚。” 他不提衙门还好,这一提两个贼人反而更加大胆: “哈哈……衙门?这凤阳府的大牢,劳资和进出自己家门一样。” “小子,大爷最后劝你一句,出门莫要多管闲事,否则哪天不明不白的就成了枉死鬼。” 说完俩人继续去抢那个女子手里的包。 那个包里应该装着极为贵重的东西,面对威胁女子依然死死的抓着就是不放。 俩贼人也没了耐心:“踏酿的你找死。” 其中一名贼人抬脚就往她脸上头上踹,瞬间女子鼻血就流淌下来,染满了半张脸。 应该是被踹的头晕了,她手不自觉的松开,包裹被那贼人抢走。 刘隆看的目眦欲裂,怒吼一声冲了上去。 贼人正狗血冲脑,见有人敢冲上来阻拦,顺手就是一刀划了过去。 刘隆下意识的挥动胳膊阻挡,小臂处被划破了一道口子。 还好是冬天,身上的棉衣抵消了大部分力道,小臂只是被划了一道浅浅的伤口。 然而刘隆也是血性之人,手臂的刺痛不但没有让他害怕,反而更加勇敢的挥拳向贼人砸去。 虽然他是读书人,可自幼就帮家里务农,体格也是非常强壮的。 加上此时豁出命去,那两个贼人一时间竟然奈何不了他。 持匕首的那名贼人很快失去理智,挥舞匕首朝刘隆腹部刺去,而且连刺了七八刀。 血水喷涌而出,很快染红了冬衣。 “啊……杀人了,杀人了……”周围的百姓惊恐的叫喊着四散逃跑。 刘隆却依然没有倒下,继续与那两贼人搏斗。 俩贼人被他的气势吓到转身就想跑,刘隆捂着腹部在后面追赶。 不过他毕竟受了重伤,没跑几步就倒在了地上,只能不甘心的看着两个真人冲进人群。 然而就在这时,对面却走来一群锦衣大汉。 锦衣卫? 刘隆大喜,不知道哪里涌来一股力气大喊道: “抓贼,抓住那两个贼人……” 这群大汉不是别人,正是路过凤阳的杜同礼。 虽然距离有些远,加上街道嘈杂,他没有听清倒在地上的人在喊什么。 但干了这么多年锦衣卫,他瞬间就知道出事儿,对左右说道: “抓住那两个人,要活的。” 四名锦衣卫一个箭步冲了出去。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锦衣卫的凶名那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 那两名贼人发现自己迎面撞上锦衣卫的时候,腿已经开始发软。 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再次举起手中的刀,想要负隅顽抗。 然后……没有任何意外,一个照面两人就被放倒。 其中一名锦衣卫大汉冷笑道:“见了爷们还敢动刀子,先废你一个爪子给你涨涨教训。” 说完重重一脚踩在持匕首那贼人的手中,还用脚后跟使劲儿转动。 “啊……”骨头碎裂的声音伴随凄惨的叫声响起。 另一边杜同礼已经快步来到刘隆身边。 他出来执行行动,肯定会带的有医师,立即命那医师上前检查。 医师过去扒开刘隆的衣服,看到腹部那七八个冒血的窟窿,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指挥使,他的伤很重,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伤到器脏。” 杜同礼只是点点头,道:“查一下发生了何事。” 这时被抢的那个女子,踉跄着跑过来,噗通跪在他们面前哭喊道: “大老爷救命啊……快救救恩公吧。” 简单询问了事情经过,杜同礼脸上浮出惊容,上下打量了一下刘隆,问那名医师道: “你能救吗?” 那医师回道:“就算没伤到器脏,我一个人也很难实施这么大的手术。” “不过凤阳医学院的院正,是周王的亲传学生,懂外科手术。” 杜同礼立即命医师先稳住刘隆的伤势,然后派人火速去请医学院的院正。 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在旁边的店铺找了个房间,将刘隆安置好。 医师开始紧急处理伤口。 在此期间,有锦衣卫搜了他的行李,看到了路引以及举荐证书。 得知是还是个准官身,杜同礼既欣慰又愤怒。 欣慰的是,大明有忠勇之士不断冒头,这是朝廷之福。 愤怒的是,这样的好官差点就被两个毛贼给害了。 一番细致检查下来,那医师松了口气,说道: “这位义士命真大,七刀都没有伤到要害,能救。” 杜同礼也放下心来,这样的义士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 这时四名大汉押着两个贼人走了过来。 杜同礼嫌恶的道:“将他们的嘴撬开,把他们的同党和保护伞全都挖出来。” 四名锦衣卫大汉露出残忍的笑容,就喜欢这种环节。 虽然这里不是诏狱,很多刑具都用不了。 但没有刑具就没办法用刑了吗,太小瞧锦衣卫了。 两个小毛贼罢了,欺负手无寸铁的百姓很猖狂,在真正的硬茬子面前比谁都怂。 很快就将自己的老底儿交代了个清楚,连三岁尿床的事儿都说了。 拿到口供,杜同礼面色非常难看。 倒不是这俩贼牵扯到了什么大案子,而是这口供里透露着太多不正常。 他们为了给自己减刑,主动供出了一百多同道,还说出了很多连锦衣卫都没查到的恶行。 抢劫盗窃一类的就不说了,掳掠拐卖人口、掘坟盗墓等等,简直令人发指。 而他们之所以敢当街抢人财物,则是有人罩着。 倒也不算是保护伞之类的,而是黑道和白道的默契。 所有黑道按时给衙门上供,衙门对他们的恶行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闹大了就抓进去关几天再放出来。 只要不出人命,基本就没什么事儿。 这意味着凤阳的官场都跟着腐败了。 对于杜同礼来说,这才是最棘手的。 换成别的地方,他就直接亮出尚方宝剑了。 可这里是凤阳,圣皇的老家。 他虽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执行这次行动,可也不想触犯某些忌讳。 所以,在拿到口供之后,他立即说道: “八百里加急,将情况报告给侯爷。” 那手下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出发前往京城。 接着杜同礼又下令道:“将本地锦衣卫总旗喊来见我。” 只是还没等他将部下叫过来,凤阳府的留守却先一步赶来拜见。 中都留守地位可不一般,杜同礼也没办法将其拒之门外。 见面之后,双方难免一通虚假的客套。 这位留守显然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满脸愤怒的道: “我凤阳乃圣皇祖地,民风向来淳朴,不成想竟出了这两个贼人,本官一定要严厉惩治他们。” 然后他又感激的道:“多亏了杜指挥使,才没有让那两个贼人逃掉。” “你的援手之恩,我一定上奏禀明圣皇。” 杜同礼眼神浮现一丝冷意,句句不离圣皇?威胁劳资是吧? 但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哪里的话,我这次离京本就是奉皇命惩奸除恶,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 那留守脸色也微微一变,知道这事儿有点棘手了。 但他依然不惧,这里是凤阳圣皇的老家。 而他本人也是圣皇身边的老人,否则也当不上这个留守。 你杜同礼在大,敢在圣皇头上动土? 于是一边寒暄,一边有意无意的提起两个贼人,想要将人要走。 杜同礼自然不会把人给他,一直打太极。 就在这时,凤阳医学院的院正赶到,同来的还有好几个医师。 大家也没有寒暄,直接就进入房间抢救。 足足一个半时辰之后房门才打开,两名主刀医师都是被人架着走出来的。 不过还好,刘隆的命暂时保住了。 但能不能活下来,还要等十二个时辰之后才知道。 杜同礼不禁松了口气,命能保住就好啊。 但随即那名留守又借机上来套近乎,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杜同礼哪会如他的意,始终咬牙不松口。 至于请客吃饭之类的,对不起皇命在身不敢应酬。 而且他还当场拿出了尚方宝剑吗。 那留守也知道这是警告,不得不带着人离开。 出门之后,那留守立即说道:“把他们监视起来。” “再警告府内所有人,都老实一点,谁再敢犯事休怪本官心狠手辣。” 他们的监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鉴昭行
凄子开发日志
吃檸 (1v1)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差生(H)
痞子修仙传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