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 第328章

第328章

了。 能不靠人畜之力让车动起来,对于在场的人来说,已经是一场洗礼了。 这和温差发动机带来的震撼不同。 那玩意儿太简单,也没有实用价值,大家也就刚开始新奇了一阵,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火车不一样,这东西就算再迟钝的人,也能意识到它的意义有多大。 这时,蓝玉挠了挠头,嘟囔道: “走的也太慢了,速度能不能再快点?” 邬秉让头都没回的说道:“这是缩小版的样机,速度很慢。” “我们推测过,大型的要四五尺宽,六七尺高,十几二十尺长。” “速度会比现在快一点,嗯,比成年人走路的速度要快一点。” 蓝玉皱眉说道:“才比人走路快一点吗?” 朱元璋笑道:“憨货,人会累这铁疙瘩可不会累,能连续不停歇的走。” “你算算一天能走多远。” 蓝玉还真就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不只是他,很多人都跟着一起算了起来。 别以为将领都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数学肯定不好云云。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 大家以为将领每天都要想着怎么练兵,怎么去算计敌军。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将领考虑更多的其实就是各种琐事。 各种物资的多少,使用情况。 每天走多少里路,消耗多少粮食,怎么才能让运输粮食消耗最小化。 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掌握的。 可以说,一个真正的高级将领,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 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是当不了优秀将领的。 比如蓝玉,他几乎是眨眼时间就给出了数字。 正常成年人空手的平均速度,差不多在每时辰二十里左右。 这车跑的比人快一点……就按和人一样的速度,一个时辰二十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 “二百四十里?这铁疙瘩每天能走二百四十里路?” 他震惊的说道。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惊住了。 老朱笑道:“现在知道火车的厉害了吧。” 蓝玉目光看向火车,就像是在看瑰宝:“厉害,太厉害了。” 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态度。 每天二百四十里,距离再也无法阻碍大明的统治了。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他可是记得很清楚,这些话都是当初陈景恪说的。 现在被皇爷爷拿来显摆来了。 关键是,显摆的人竟然不是他,有点失望。 朱标只是笑而不语,这也是父子默契了。 当老朱想要表现自己存在感的时候,他这个当儿子的就会刻意隐藏自己。 当他需要展现皇帝权威的时候,老朱则会隐于幕后给予支持。 现在无疑是老朱的主场。 这时,一直沉默的陈景恪忍不住说道: “火车只能白天走,晚上黑灯瞎火太危险了。” 徐达说道:“就算每天只能走六个时辰,也是一百二十里,那也了不得啊。” 汤和附和道:“是啊,十天就能走一千多里,一个月就能从南走到北。” 冯胜说道:“还不用废一点人力,将士们到达目的地直接就能作战。” 李善长说道:“这算什么,运送军需物资才是大头。” “以往输送军粮,超过千里有九成粮食就要消耗在路上。” “有了这个火车,军粮能一粒不少的运送到千里之外,乃至万里之外。” “这能节省多少国力和民力啊。” 众人越讨论,越觉得火车实乃国之利器。 不知道谁率先夸起了陈景恪,于是话题又变成了对他的吹捧。 陈景恪只是谦虚的道:“都是研究院诸位的努力,才能将此物造出来。” 邬秉让则表示,他们完全是按照陈景恪的设计来做的,不敢居功。 实际上他这是谦虚了。 虽然主体结构是参照了陈景恪画出来的草图。 可让草图变成实物,中间有太多细节需要去做。 而这些细节,都是靠研究院的人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正在兴头上的老朱大手一挥,都别谦虚了,都有功劳,都有重赏。 最后的结果是,研究院的人加薪的加薪,升职的升职。 总之现场一片欢腾。 唯独陈景恪,啥也没捞着。 不过陈景恪啥也没说。 他知道老朱不是不给,而是准备给个大的。 会连带既往的功绩,给一个阶段性的封赏。 毕竟年龄也到了,以前因为年龄而推辞的封赏,也是时候兑现了。 ----------------- 众人跟着小火车绕了好几圈,马娘娘先扛不住了,带着徐妙锦等女眷去了一边歇着。 看着依然兴致不减的一群大男人,实在有些搞不懂。 火车虽然确实挺新鲜的,可这么看有啥意思? 如果老朱听到了,一定会告诉她们: 有意思,可太有意思了,能看一整天都不累。 陈景恪虽然也觉得很有意思,可他毕竟是过来人,率先恢复理智。 “太上皇、诸位前辈,咱们也不能这么一直干看着啊。” 他本来是想劝大家去参观一下别的地方,或者商量一些正事儿。 哪知道,老朱眼睛一亮,说道:“对啊,你看咱都糊涂了。” “邬爱卿,让咱也来操作一番。” 陈景恪:“……” 得了,啥也不说了,随他们去吧。 然后他带着马娘娘等女眷去参观了研究院。 在这里见到了巨大的厂房,以及各种大型工具。 这些工具有些是为了制造火车,新研制出来的。 有些则是已经有的,比如龙门吊,在造船厂已经普及开来。 这个厂房对陈景恪来说,实在太落后了。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充满了‘科幻感’。 马娘娘感叹道道:“这就是景恪当初说的机械化吧?” 陈景恪想了想,也没有反驳。 放在前世,谁要是说这就是机械化,肯定会被人嘲笑。 但放在这个年代,这就是机械化,就是科幻。 而且在他的规划里,蒸汽机研究院研究的不只是蒸汽机,还有各种工具。 比如机床。 这也是进入工业时代的敲门砖之一,也是工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上辈子在机床方面,我国被人卡了几十年的脖子。 这辈子,只有我们卡别人的份儿。 就算你知道蒸汽机制造技术又能怎样? 没有相应的机床,你只能靠手搓。 成本和品质都和我们的完全没法比。 当然,这些马娘娘她们是不知道的。 不过她们也能感受到,眼前的一切将会改变世界。 ----------------- 一群老头真就玩到天快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不过老朱并没有忘记正事,临走的时候要求邬秉让,尽快造出真正的火车。 “不论需要什么,咱都给你,明年咱要见到真正的火车。” “臣必定不让陛下失望。”邬秉让先是答应,然后表情严肃的道: “陛下,火车有多重要您也看到了。” “虽然很方便,可一旦失误后果也非常严重。” “就算造出来了,也需要很长时间磨合试验。” 老朱点点头,本来以为他要推迟时间,哪知道邬秉让话锋一转说道: “铺设铁轨非常麻烦……这条铁轨是简易的,真正的铁轨需要硬化路面。” “然后在路面上覆盖一层碎石,碎石上放枕木,枕木上再铺设铁轨。” “如此才能承载几万斤,几十万斤的重量。” “如果等火车造好再铺设铁轨,会非常耽误时间。” “所以最好先铺设一条真正的铁路,等火车造好了,可以立即投入试验。” “如此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老朱点点头,说道:“邬爱卿的提议咱知道了,铁轨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只要你的火车造出来,咱保准有铁轨使用。” 回宫之后,老朱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 只有朱标、朱雄英、陈景恪三人参加。 会议上讨论了两件事情。 其一钢铁增产。 老朱说道:“火车就是铁疙瘩,大明目前的钢铁储备连一条铁路都修不了,必须增产。” 朱标颔首道:“不过还好,因为早有准备,增产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就有关于钢铁的计划,而且还是作为百年国策来做的。 所以目前大明的钢铁产量只是看起来不高,实际上各种先期筹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爆发产能。 接着老朱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铁轨修在哪里。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直接修一条从研究院到洛阳再到黄河的铁轨。 “现在往来洛阳的运输,过于依赖伊洛河,漕运压力巨大。” “如果能修筑一条铁路直达黄河,能有效缓解运输压力。” “而且这条铁路不长也不短,既能起到磨合的作用,又在朝廷的承受范围内。” 还有一点,这条铁路会非常繁华。 能更快的让世人认识到火车的重要性。 至于为啥要修到研究院,自然是为了方便维修。 要是不修这一段路,造出来的火车想上路,还要先想办法运出去,多麻烦。 事情就此定下。 至于执行,自然有朱标去做。 接下来,老朱将目光转向陈景恪,说道: “说吧,你小子想要什么封赏。” 第434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续 “说吧,你小子想要什么封赏。” 面对这个问题,陈景恪没有谦虚,说什么微薄功劳不足赏什么的。 那话不符合他的性格。 但他也没有直接说想要什么赏赐,讨来的东西不香。 关键是,要的多了不合适,少了自己心里憋屈。 于是就将球踢了回去:“我就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哪懂这个啊,您老就看着给吧。” “您老人家还能坑我不成。” 老朱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会儿,一拍大腿说道: “刚才咱想了想,以你的功劳封个王都不为过。” “况且,咱大明也没有异姓不得为王……” 他话才说到这里,陈景恪起身就往外走。 老朱喊住他,说道:“哎哎哎,你做什么去?” 陈景恪露出假笑,说道:“我去向娘娘报喜,就说您要给我封王。” 老朱:“……” 朱标和朱雄英都笑了起来。 真要是给马娘娘知道了,哪怕明知道是开玩笑,也少不了被埋汰一番。 果不其然,老朱顿时就怂了:“你小子太不识逗了,滚回来坐好。” 陈景恪这才施施然的重新坐好。 老朱也收起玩笑心思,正色道:“封王不是说笑,但可惜你不姓朱。” “给你封王就是把你架火上烤。” “公爵是符合你功绩的,但二十几岁的公爵也是出头的椽子,容易遭人惦记。” 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那就是你才二十几岁,给你封了公爵以后咋办? 封无可封才是一个臣子最危险的时候。 这也是这么多年,老朱从来没有提过给封赏的原因。 不是不想,而是给了才危险。 现在二十六七岁了,恰好火车研制出试验样机,给阶段性的封一次。 但也不会封顶。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陈景恪更是心知肚明,所以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老朱继续说道:“所以封侯吧,开国侯……” 朱标插话说道:“等他生出孩子来再加开国吧。” 老朱顿了一下,点头说道:“也对,你小子磨磨唧唧的,这么多年都没让咱抱上外孙,实在可恶。” “开国先不加了,什么时候让咱抱上外孙什么时候加。” 陈景恪:“……” 没想到,穿越到大明了还被催生。 不过想想也正常,越是古代越重视子嗣。 朱陈联姻,不生孩子算个什么事儿? 不过话说回来,封侯其实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已经是高级勋贵了,而且上面还有更高的公爵可以封,不用担心将来封无可封的问题。 事情就此定下。 ----------------- 火车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开始大家自然不信,哪有烧火就能跑的车。 然而再一说是陈景恪弄出来的,大家就毫不怀疑了。 接着讨论的方向就变成,火车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何烧火就能跑? 有些人消息灵通,知道是烧热水,用水蒸气的力量跑动的。 还有些关注物理学的,更是能举出例子: 烧热水壶盖会被顶起来,这就是水蒸气的力量。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火车就是吃火跑动的铁疙瘩。 并不知道什么水蒸气之类的。 这反而让火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不过有一点让陈景恪很高兴,那就是没人认为这是怪兽、不祥之类的。 百姓大多都是好奇,然后就是希望早日能见到这东西。 有需求的商人之类的,更是迫切希望这东西早日普及。 再没有比他们更明白,火车意味着什么。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标在早朝上宣布,要修筑一条从研究院到黄河码头的铁轨。 用以缓解洛阳的运输压力。 这个决定得到了朝中大佬们的一致赞同。 可以说,凡是去参观过小火车的,就没有不同意的。 其他人见大佬们都同意,而且外面传的那么神奇,也就没有反对。 就在这时,李善长站出来提议: “火车和铁路以后必将通行全国,不论是修建还是运营都是国之大事。” “有必要提前组建一个专门的衙门负责此事,一如漕运。” 这个提议自然也获得了朱标的认同,于是工部又多了一个司,名为铁道司。 职责是专门修建维护铁路。 至于运营,暂时还没有去管这一茬。 第一条铁路的运营,肯定是朝廷直管的。 以后的铁路归谁运营,到时候再说吧。 接着就是陈景恪的封赏问题,朱标直接下旨封其为安平侯。 这个封号是陈景恪自己想的,本来他想的是叫平安侯。 寓意平平安安。 遭到了老朱、朱标和朱雄英的一致鄙视。 不过老朱还是尊重了他的意见,只不过把两个字颠倒了一下,变成了安平侯。 前者是祈愿平安,后者是带来平安,意义完全不一样。 至于钱财方面的赏赐,就比较常规了。 只比一般的侯多了一些,表示皇家的恩宠。 同时,还封了陈景恪的母亲冯氏为安康县君。 母凭子贵,这属于荣誉性质的封赏,没啥可说的。 这个封赏群臣也都没有说话,陈景恪的功绩实打实在那摆着。 他不封大家反而觉得怪怪的。 尤其是勋贵集团,更是举双手支持。 以前咱们说陈景恪是自己人,总是有点名不副实。 现在是实打实的自己人了。 接下来就是一番庆祝,送礼的人排了好几里的长队,真就差点把门槛给踏破了。 换成平日里,陈景恪肯定是不受陌生人的礼的。 但今天是封侯的日子,不收就太不近人情了。 陈元和冯氏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咱家终于也封侯了。 光宗耀祖啊。 最高兴的还是福清,虽说陈景恪地位特殊,可华夏自古以来就讲究‘名正言顺’。 没有‘名’始终是个缺憾。 现在这个缺憾终于被弥补了。 把自己的闺中好友全都请到了家里,分享自己的快乐。 说起来,她的事业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海盗》又出了新剧集,《驸马传》也出了两个剧集。 在医学院的职务也逐渐固定下来,就是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院正,并且获得了大家的默认。 在理学束缚的年代,她能做到这一步,意义非凡。 自然也没少遭到别人的非议。 不过还好,她是长公主,院长是她兄长朱橚,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否则,光口水都能把她淹死。 而且在她的鼓励下,那群闺蜜也没闲着。 平日里帮她处理一下书院的政务,没事儿就聚在一起研究戏曲文学。 只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她们出身太好,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无病呻吟。 要么就是情情爱爱的。 也因此,她们的作品没啥影响力,就连大家族后院家眷都不太吃她们那一套。 不过她们倒是乐此不疲,干劲儿十足。 想想也正常。 以往她们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呆在家里,那才是真的无聊透顶。 现在至少能出来,能做一些别的事情。 和同时期的其她女人比起来,已经是非常自由了。 陈景恪并没有干涉她们,暂时没有必要。 而且现在她们乐在其中,就算指点了效果也不会好。 先让她们自己折腾去吧,等腻了有别的想法了,再指点一些别的路。 这样她们才会有动力去做。 言归正传。 陈景恪封侯的事情,整整庆祝了五六天,但凡是能来的都来了。 一时间真可谓是门庭若市。 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也是为了积德,福清还在城南平民区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一般人是不敢这么高调的。 但福清就是这么做了,陈景恪也没有反对。 朝中倒是有人弹劾安平侯府奢侈,不过也没有什么人响应,朱标更是理都没理。 别看陈家这么热闹,陈景恪这个男主人并没有过于参与。 除了第一天露面接待了一下重要人物,后续都是福清在应酬。 他自己则和公布铁道司的人,一起去勘探铁路修建工作。 朱雄英也跟着过来凑热闹,顺便也实地了解一下铁路的修筑流程。 以后这玩意儿也是百年国策,作为君主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勘探,最终划定了一条路线图。 没有沿着伊洛水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天下男修皆炉鼎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盛爱小萝莉   取向狙击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