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茴香好动,安静了没一会儿,就忍不住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朝外探头看去。 江宁府城忽然浩浩荡荡来了这一大帮人,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见有人盯着马车后,茴香脸皮薄,忙把帘子放下了。 李意清却不以为意,她透过马车行动时扬起的帘隙,看着这座江南水城。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处落笔作诗,夸赞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灰白的墙瓦,潮湿的青石板路,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连风中都带着甘甜的气息。 推着板车运菜的小厮步履匆匆,一个接着一个,不知往何处赶去。 百年学府江宁书院临江而建,古朴大气,书声朗朗。 李意清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喜欢上了这座州府。 * 马车停下后,李意清见到只听元辞章提起过的元家祖宅。 祖宅位于远鸿巷,前面正对着市集,后面临着水。水积财聚福,是个好地儿。 待人都下来后,元家住宅中人姗姗来迟。 为首的是一个蓄着长须的老人,一身锦衣,身后跟着两个三四十岁年纪的人。 元辞章轻声在李意清的耳边提醒道:“那位是堂叔公。” 江宁元氏正出的后嗣,江琏。 江琏小跑着走来,笑容满面地走到元太夫人近前,道:“老祖宗,前些日子便听说您要来,我一早就喊人收拾房舍。可没想误了大事,没能去码头接您回来。” 元太夫人不轻不重道:“你事忙,我怎好劳您大驾。” 元琏冷汗涔涔。 他虽然和元太夫人的关系说不上亲近,可这毕竟是实打实的婶母,若是真怠慢了,外人怎么传不孝都未可知。 “老祖宗,瞧您这话说的。” 元琏身后的两个中年人分别是元昀和元昱,见元太夫人神色不虞,也跟着道:“祖宗莫见怪,父亲这两日还忙着张罗元棉和黄家结亲的事儿。实在是分身乏术。” 此话一出,元太夫人闭口不再言语了。 黄家在江宁一带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先前元家尚且能接着元相的威势托大,现在元相轰然倒台,这份嫁妆单子又要厚上许多。 元太夫人一路奔波,元琏将人送回房间后,这才转身看向李意清。 元琏还未开口,声便已经带了三分笑意,“我方才就觉得此处站着一位神仙般的人物,现在一看,您便是於光公主吧。” 他这话虽然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但李意清看在他是长辈的份上,微微点了点头。 见她点头,元琏的笑容更殷勤了几分,“东边的海棠院早早就给收拾干净了,那院子大,栽了七八棵垂丝海棠,眼下正发苞,殿下若还有什么吩咐,尽管吩咐就是。” 元琏心中很清楚,於光公主身为大庆嫡公主,顺成帝的掌上明珠,又是国之储君太子殿下的胞妹,只要有她在,供好她,元府上下至少还能三五十年无忧。 而元辞章真才实学,起势不过早晚。 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学业上不见什么起色,日后元氏还想立足,还需要仰仗李意清和元辞章。 思及此,他开口道:“辞章,去海棠院的路你熟悉,便由你带殿下前去休息吧。” 元辞章看了一眼元夫人,见她点头,和李意清一道离开了正院。 * 海棠院中,有两个正在洒扫的丫鬟。 见到元辞章和李意清,微微俯身行礼。 “郎君,夫人。”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以“夫人”之称称呼李意清。 她微微颔首,越过海棠花树与石桌,走近了房中。 房中陈设干净简单,一架屏风隔出内外两间,东边还有一堂书房以及供下人歇息的房舍。 虽然比不上公主府的富丽宽阔,却胜在典雅温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毓心细心,看出海棠院侧面开了一扇角门,从这边进出,不必惊动元家其他人。 这点很是方便。 毓心跟着李意清走到了海棠院正屋,心底感到满意,道:“殿下,奴婢看这位元家家主,是个会做事的。” 李意清默认了她的说法。 皇后在李意清临前之前,给她塞了好几张江宁的房契,都是个顶个大气,风水也极佳,嘱咐李意清如果在元家住得不舒坦,自可领了毓心茴香自己过去。 眼下看来,却是一时半会儿用不上了。 元辞章见李意清还算满意,出声道:“祖父正欲前往元家族学,我跟着一道去看一眼。” 元相此番归来不是荣归,便想着留在元氏族学中讲学,也算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这件事元相在船上就已经提起,李意清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晓。 元辞章离开后,李意清喊上了洛石,准备去逛一逛这江宁府城。 * 江宁府人口在大庆都算是顶多的,此刻巳时,街上倒处都是人。 出了海棠院不久,就能看见一道圆拱桥,桥上摆了不少摊铺,却又默契地留下一段,像是给来往行人驻足赏景。 过了桥,便是江宁府数一数二的酒楼,东升楼。 东升楼前人来人往,不少官员员外成群结队,也有姑娘小姐相约雅间,其规模比起来,比京城的醉仙楼也不逊色几分。 守在门口揽客的小二眼尖,一眼就从人群中看见穿着绫罗绸缎的李意清,殷切地上前道:“客官瞧着面生,可是刚来江宁?不如来本店坐坐,尝一尝江宁特色的红糟鸭子。” 李意清看着他满脸热情,没有推脱。 她转身随口对洛石道:“上去看看?” 洛石自然应下。 小二眼见贵客上门,眼眯成一道缝,笑容满面道:“客人这边起,楼上有临街的雅间,一眼能望到秦淮河。” 主仆二人到了雅间,李意清没有伸手接过他递上来的菜单,而是道:“将特色都上一份吧。” 店小二脸上喜色愈发明显,应了声后,匆匆下楼忙活去了。 * 他走后,李意清走到了临街的窗边,望着下头的街景。 二楼视野好,能看见东升楼中人进人出,还能看见一架架的运菜马车往东升楼后厨赶。 她看了一眼,便朝着秦淮河两岸望去。 秦淮河上足有四五个戏台,伶人咿咿呀呀唱着词曲,台下座无虚席,一段词后,便博来众人一阵叫好。 还有摆摊算命的,白发老道手持着旌幡,一路逢人便问,可要为自己算上一卦。 他问的勤勉,可被他拉住的人却像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般,急急将他的手拂落。 因为隔得太远,李意清听不清那人说了些什么,只看见那个人重重一推,将老道推出了出去。 第48章 “殿下,怪不得人人都想投个好胎。” 洛石跟在旁边看得咂舌, 京城中也有在街上问算卦的道长方士。 平常百姓,哪怕不问凶吉, 也会对这些能人异士心存敬畏。 洛石道:“没想到江宁府这般不信玄门奇说。” 李意清眸光冷淡了几分,收回视线,不着痕迹地在雅间摆着的缸莲上扫了一眼。 寻常人间,缸莲往往会摆在室外,用作赏玩。 而摆在室内的缸莲,则通常为平衡风水之用。 洛石看了一会儿,也收回视线, 问李意清: “殿下,方才来的路上, 瞧见了一大片铺子前挂着海棠花纹路的旌旗, 那是什么意思?” 李意清闻言, 轻声道:“那是元氏的族纹, 有此纹可享受元氏庇护。” 洛石大吃一惊:“竟然是元氏族纹?” 他回忆了来的一路上,忍不住道:“那条街道上铺子上百, 大半都挂着海棠纹,不成想竟然是元氏的。” 李意清看他一脸震撼的表情, 没有告诉他,那只是元家的一部分商铺。 江宁府下属的上元县,江浦县等等,随处可见元氏的产业。 甚至原先的江宁府知府,也是元氏隔了几代的亲戚, 元相被革职后, 原先的江宁知府被贬去了西南当知县。 一下从富饶的江宁到了西南边陲, 那滋味可不好受。 李意清道:“元氏在江宁上百年,自然有些底蕴, 不足为奇。” 洛石小声道:“殿下,怪不得人人都想投个好胎。如今即便是元相倒了,可
相关推荐: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差生(H)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