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你们既是两情相悦,荣家女娘也不辱没你国公夫人的位置,那朕便替你们二人赐婚,成全了你们这对有情人。” 萧厌:“臣与棠宁,多谢陛下。” 安帝笑道:“你们,还不跟他讨个喜酒?” 殿上气氛一松,曹德江等人纷纷扭头。 “恭喜定国公。” “定国公大喜。” “愿你和祥宁郡主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到时候可莫要忘了请我们喝杯喜酒。” 萧厌听着周遭或真心或假意的祝福,眉眼染上笑意,弱化了身上锋芒。 他也不在意那些人心中如何,只要祝福来者不拒,那轻扬的嘴角让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他的好心情。 他是真的喜欢这桩赐婚,也对那位祥宁郡主真心在意。 殿中所有人见状,心里都不由对那位本就盛名的祥宁郡主更多了几分看重。 说笑几句,安帝才正了脸色:“赐婚的事情,朕会交代下去,只眼下朝中事更重要。” “朕昏迷已久,江太医说朕还得静养些时日,但关于贺家昭雪还有南地官场的事却是刻不容缓,此事就交给曹公和梁太师处置,纪王、何埕等人协从,必要严惩奸佞恶贼,还枉死之人公道。” “臣等遵旨。” “另,追封荣江县令陶子安为承恩伯,其家眷赏金千两,入京可承县爵,命人找寻荣江罹难百姓亲属,若有亲眷者以战死将士同等抚恤,若无亲眷在世,于荣江筹建万民冢,命人守冢祭奠,以告慰百姓亡魂。” 安帝说道:“朕之有愧,愧于先祖亦愧于百姓,待朕安好后,必亲去太庙为他们祭祀祈福,以安亡灵。” 众人闻言纷纷下跪:“陛下英明。” …… 安帝本就刚醒来不久,撑着说了没多久话后就有些精力不济。 一众朝臣陆续从御龙台出来时,看着脸色有些不好的太子都是心思各异。 安帝安抚了萧厌,追封了旧臣,交代了朝中之事,但除了让萧厌加封太子太傅教导“冲动鲁莽”的太子之外,从头到尾就没有再提及他半句。 朝政之事有梁广义、曹德江在前,军务有萧厌、文信侯他们在后。 本该替安帝执掌朝权的太子却如同空气,安帝既无交代,也无重用之意,就连吩咐朝中的事也直接越过了他,这让前几日还志得意满,觉得从此风光无限的太子处境尴尬。 梁广义看了眼太子,朝着萧厌说道:“萧督主……不对,应该叫定国公了。” “老夫原以为贺家之事还需些时日才能查明,没想到陛下竟是直接替贺家昭雪,倒是白费了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一直为了贺家奔走。” “太子这段时日辛苦,不过如今陛下既已醒来,太子殿下也能松缓一些。” 太子脸色铁青。 这老匹夫是在嘲讽他,父皇醒来他就失了权?! 萧厌神色淡淡:“太子是储君,自然要比旁人辛苦些,虽说陛下醒来但身子依旧病弱,太子想要歇息恐怕不行。” 太子原本惴惴不安的心顿时一定,对着梁广义时也多了几分底气。 因着刚才嘲讽,太子对梁广义也毫不客气:“定国公说的是,孤是储君,自然要替父皇分忧,况且贺家事虽然了结,但朝中蠹虫未清,先前李家、范家之事也还没查个明白。” “先前梁太师作保,孤才未曾细查,可如今父皇既然对您委以重任,那太师可是要好好查清楚身边人,免得回头闹了笑话,再生出如陆家那般狼子野心歹毒贪婪之辈。” “当然,梁太师若是事忙查不过来,孤也可以帮您。” “……” 想起刚“赎”出来的崔林和李、范两家的人,还有那扒皮拆骨才凑足了送给萧厌的八十万金,梁广义顿时挂不住笑。 曹德江在旁见梁广义的脸也是青了,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伤敌一千自损一千,都是一屁股屎的人,谁还能占了谁便宜不成? 何必呢。 “定国公,贺家事既已明了,陛下也下旨结案,有些地方老夫还有不解之处,需得你和梁太师商议。”曹德江开口圆场。 萧厌点点头:“宫中不便,去刑部吧。” 曹德江:“梁太师?” 梁广义狠狠一甩袖子:“走!” 萧厌几人走了,太子原想跟上,可瞧着梁广义和曹德江只能止了步子,打算再找机会见萧厌,可对着梁广义的背影却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老东西”。 现场看了一出热闹,御龙台外其他几位老臣才都感慨。 “这贺家当真是翻身了,当年贺擎在时也未染指国公之位,萧厌年纪轻轻便有这等造化,实在是……” 有人说话时摇摇头。 这朝中往后怕都是没人压得住他了。 旁边的人却是清醒:“造化怎么了,这可是拿贺家满门人命换来的,给你,你要吗?” 先前那人顿时脸黑:“别晦气老夫!” 他才满门去死! 第549章 那人模样引得身旁其他几人都是低声哄笑,片刻才有人感慨:“这国公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别看陛下现在服软,可谁都知道其中凶险,也就是萧厌了,换个人来早就没命。” 贺家死绝,那萧厌甭管是不是真的贺家子,能忍屈受辱以内侍身份走到今日,何尝容易。 他们谁不知道当初萧厌刚进宫时是何等模样?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那个不起眼的“太监”会险些掀翻了大魏。 到底还是有明眼人,跟着小声道:“其实陛下封他国公也能理解,萧厌摆明了是要替贺家翻案,陛下若不许以高位安抚于他,你们以为萧厌肯善罢甘休?” “那贺家当年可是出了个太子妃的,灭门一案也是因着前头那位,这要是萧厌继续查下去,万一……” 他们都是朝中老臣,许多都是知道戾太子那起子事情的,当年说是谋逆,可事出突然,一场大火将东宫烧的干干净净,事后没等详查就已落罪,其中到底有什么内情谁揣测? 当年朝中多少人生疑,只不过成王败寇,先帝和安帝一意打压,戾太子的那些亲信又死了个干净,朝中才无人敢再提及罢了。 贺家跟戾太子是绑在一起的,眼下还只是贺文琢的事情,就已经查出了陆家,波及了安帝,这要是萧厌不肯罢休继续查下去,谁知道会查出什么猫腻来,毕竟谁不知道当年他们这位陛下是最没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那人四下看了眼,压低了声音:“宫宴那日,那个郑坤说的话你们还记得吗?他虽然是被人收买嫁祸萧厌,但我看他提及废后和陛下往事倒有几分像是真的。” “陛下连枕边人都能利用去设局铖王,为夺皇位连皇后都舍得出去,谁知道前面那位是怎么走的,这萧厌要真查出什么来,别说一个国公位,怕是连陛下那皇位……” “咳!!” 身后重重一咳嗽,那人吓了一跳,扭头就见纪王黑沉着脸,一旁桓王似笑非笑。 “王爷…”说话那人脸一白。 纪王沉着眼:“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胡诌?” 那几人连忙噤声。 纪王本就身份高,板着脸时很是吓人:“陛下既然醒了,朝中的事都得捡起来,你们既都是老臣就得多顾着些正事,少学些妇人长舌,没得给自己招来祸端!” 见几人都是讪讪,纪王沉声: “还不赶紧散了,杵这儿干什么?!” 那几个朝臣连忙鸟兽散。 等人走完了,桓王才在旁阴阳怪气:“纪王兄倒是护着皇兄。” 纪王皱眉:“陛下与我们是至亲兄弟,本王自然护着。” “是吗?那纪王兄可真是大度,只是也用不着吓唬谈大人他们,他们也没说错,外头流言可比他们刚才说的厉害的多。” “你也说看那些都是流言,既是流言那便是无稽之谈,他们是朝中大臣,岂能与那些无知妇孺一样?” 桓王嗤笑:“可不止是无知妇孺,现下外面谁不说皇兄德不配位?” “说起来当年太子阿兄去了之后,除却铖王之外便是母族显贵的纪王兄最有希望,可谁能想到皇兄居然异军突起,原以为他才德出众得父皇青眼才会跃居一众兄弟之上,可如今瞧着……” 桓王那胖乎乎的脸上满是不耻,显然对于安帝利用枕边人算计铖王,心甘情愿戴了绿帽子的事鄙夷。 “一个能用枕边人算计兄弟的无耻之徒,也配坐那皇位,还不如纪王兄来坐……” “桓王!” 纪王猛地厉斥出声,下意识朝着左右四顾。 见甬道之上空荡不见旁人,他这才沉怒:“皇位之事,岂容你拿来儿戏,本王从无逾矩之心,你休得胡言!” “这里又没旁人,纪王兄怕什么?” 桓王见他居然这般胆小怕事,忍不住嘲讽:“你应该知道龙庭卫不听皇兄调遣的事吧,虽说那日宫门外具体的事被萧厌遮掩,虞延峰那里三缄其口也问不出个所以然,但身为太祖传下来的皇室亲卫却不认皇命,伙同一个太监造反,纪王兄就不想知道为什么?” “当年太子阿兄突然火烧东宫,没等细查就被盖棺定了谋逆,旁人不知,难道你还不知道父皇跟太子之间的关系,说他会因为太子阿兄谋逆伤心悲恸之下缠绵病榻以致崩逝,你信吗?” “他从来都看不上谢天永,对他更无倚重,可他突然病逝后那传位圣旨上居然写的是谢天永,纪王兄难道就没有半点怀疑?” 纪王眉心紧紧皱着,因为桓王的话心中不断起伏。 没有怀疑吗? 怎么可能。 就如桓王所说,谢天永当初是他们几个当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哪怕太子身亡之后,他除了多了一个陆氏嫡女为妻,在朝中多了几分底气之外,谁也没有将他当成真正的对手。 无论他还是铖王,亦或是其他皇子,都只是把谢天永当成一个可以拉拢、助他们夺位的兄弟而已,看重的都是他身后的陆家,可谁能想到谢天永居然成了最后的赢家? 纪王心思浮动,袖中的拳心也是握紧,可对着满是挑唆之意的桓王,他却还是沉声说道: “龙庭卫如何自有陛下处置,那尚钦心怀野心谋逆犯上也已处斩,其他的事情不是你我该过问的。” “九弟,陛下待你我不薄,这些年桓王府也是出了名的富贵逍遥,你一向不理朝中事,何必此时来掺和一脚?” 纪王言语间尽是规劝之意:“如今朝中已经够乱了,你守着你的王府好生过日子,别掺和一些不该掺和的事情……” “本王还轮不到你来训诫!” 桓王原是想要鼓动纪王搞事,毕竟皇权这东西谁不想要。 如今朝中正乱着,太子和安帝斗的不可开交,萧厌又在旁虎视眈眈,安帝这皇位来路不正,都是姓谢的,谢平嘉那个黄毛小子可以,他们这些叔父自然也行。 可他没想到纪王这般胆小。 第550章 桓王冷笑了声:“你也不用装模作样,你要是没有旁的心思,宫宴那天何必出头讨好萧厌?” “你别以为你现在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皇兄就能忘了你那天夜里说过什么,你替萧厌周全出头为贺家张目,他必定会怀恨在心,待他压制太子重夺大权之后想起今日之事,你也休想好过!” 纪王:“九弟……” “行了,本王好意提醒,你既不听那就由的你,反正将来清算的也不是本王。” 桓王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纪王看着他背影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 “王爷…” 纪王府的内侍小声上前:“桓王他…” “不用理他。” 桓王这些年本来就不安分,他守着那衡廷阁看似逍遥不理外间事,如同滚刀肉一样肆意粗蛮让安帝都对他毫无戒心,可他暗中那些手脚纪王却是清楚,他不在意桓王是不是重启野心。 可是安帝…… 纪王眼神暗沉,他是真的没有上位之心,当年那些不甘也早就随时间磨尽,可是桓王刚才的话却不得不防。 谢天永心胸狭窄多疑容不得人,对纪王府本就从未放心过。 那天夜里他见形势不对,又因家中蠢货惹事生非得罪了萧厌,才会想着朝着他示好,既有保全安帝和谢家皇室之心,也同样是想要保纪王府上下,可谁能想到那般局势下,萧厌最后居然会收手。 安帝醒来,萧厌甘愿退让为臣。 眼下太子顶在前面,安帝自然无暇来管他们,甚至还需要宗室帮衬才能压得住太子和萧厌,可等事后呢?一旦太子被打压下去,安帝势必会掉过头来清算那夜曾经“倒戈”的朝臣。 而他就是其中头一个! “王爷,您怎么了?”那随侍见纪王脸色难看,忍不住担心出声。 纪王沉声道:“王妃前几日说她身子不适?” 那人点头:“对,说是着了风寒。” “玉妍呢?” “女郎她这几日在外出赴宴……” “混帐东西!” 纪王脸色难看,安帝病了,京中乱成一团,他恨不得循规蹈矩不被人抓住半点马脚,可谢玉妍居然还有心思外出赴宴,她是嫌纪王府不够落人话柄? 想起自家那个惹是生非的女儿,还有一意护着她分不清轻重的糊涂妻子。 纪王心里仅剩不多的那点犹豫瞬间散了个干净:“王妃既然病了,就让她好生养着,府中一应事情全部交给安侧妃打理。” 那随从被纪王的话说的愣住,王爷这是要夺了王妃的管家权? 可还没等他震惊,就听到纪王声音冷沉: “谢玉妍性情跋扈,屡惹是非,不知悔改不说,连生母病重都不曾随侍在旁只知外出玩乐,这等不孝女就该严惩,把她送去灵心观静修思过,命人看管起来,没有本王的吩咐不准她离开半步。” “还有王妃这边,让府医替她好生诊治,来年开春之前,王妃都不必再出府了。” 王爷这是打算圈禁王妃,舍了郡主。 那侍从心中震惊至极,就听纪王继续说道:“让安侧妃备一份厚礼,将本王库中那些孤本、古画都挑拣出来,晚些时候送去积云巷,贺定国公和祥宁郡主大喜。” “是,王爷。” 纪王一边朝外走,一边摩挲着指尖。 他得替纪王府留一条后路…… …… 世家答应“赠书”之后,那些送往书院的藏书自然不需要棠宁操心。 有陆家前车之鉴,几大世家生怕当初棠宁邀着群臣入府,如蝗虫过境的景象出现在自家府里,半点不敢拖延就将要“赠”的书籍早早挑选出来,装箱上车让人送了过去。 至于是不是真有三成…… “阿姊,你说他们会不会虚报?” 崔家藏书阁里,薛茹一边翻着手中的书,一边瞧着外头崔家人抬出去的箱子小声问道:“他们府里藏书多少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给咱们的册子也未必完整,说是取三成,谁知道会不会少了?” 棠宁手中执笔抄录,见崔家两个年轻女娘目不转睛看着她们,她轻笑了声:“少了也没办法,总不能当真一家一家的去搜他们到底有多少藏书,就算真数,他们提前藏起来,谁能知道?” “可是……”薛茹撅了噘嘴,“那咱们不是亏了吗?” “吃亏是难免的。” 棠宁手中不停,嘴里轻声解释:“阿兄能逼他们退让已是不易,这些藏书是他们立世根本,能让他们吐出来一些已经很好了,况且虽然不知道各家藏书具体多少,但终归有个大概,他们就算真动手脚也不敢太过分。” “我与阿兄退让,只要其中三成,他们就算脸皮再厚也最多藏个半成左右,若堂堂百年世家三成藏书只有万八千册,连几个箱子都装不满,那想来阿兄会很乐意跟他们好好聊聊的。” 棠宁说话声音不高,却没避着旁人。 “除却梁家,陆家,还有以儒学起家的范家之外,其他几家藏书应该相差不大,他们总不至于不要脸的商量好了各自要藏多少,回头比照比照,就能知道谁家脸皮最厚。” 崔家那两个小女娘想起先前抬出去空了一半的箱子,顿时脸色一白,其中一人转身匆匆出去。 棠宁见状笑了声,拍拍薛茹的脑袋:“好了,不是想看书吗,快看吧。” 薛茹见外头原本已经停下来的崔家人又匆匆进来,不过片刻就抬着几个装得满满腾腾的新箱子出去,她抿唇朝着棠宁偷笑了声,就收敛心思低头快速翻看起手里的书来。 棠宁和薛茹在崔家待了两个多时辰,从藏书的地方出去时,就见外面院子里那些装书的箱子已经被人送走。 崔家大少夫人迎了出来:“郡主看完书了?” 棠宁浅笑:“今日天色不早了,不好继续叨扰。” “什么叨扰不叨扰的,既然答应二位入府,自然随你们方便。” 崔家大少夫人笑得和气,仿佛半点都不在意自家公公先前因萧厌入狱的事情,她笑着说道:“郡主看书这么久想来也疲惫了,我让人准备了些茶水点心,郡主和薛娘子一起用些?” 薛茹有些诧异眨眨眼。 她们跟崔家之前可是闹的厉害,那崔林入狱之后遭了好一顿磋磨。 之前来时崔家其他人看她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带着儿子嫁豪门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萌物(高干)
游戏王之冉冉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