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撒谎,可这会儿他也有些不确定了,他伸手摸住钱氏的脉。 不错,守清观主会把脉。 作为道士,怎么能不会一些医术呢? 道观里的道士和山下的老大夫是最大的竞争者,信徒们来山上所求的不过是财、康与子。 前者难不住能说会道的道士们,通常情况下一番话下来捐米粮鸡蛋的信徒们都能满意而回,不论是得到好的结果,还是坏的。 而中者与后者是同一方面的,都是关于身体的。 既然是关于身体,自然要会望闻问切,要知道一些药理了。 道士们也经常上山采药,有时候会给信徒们布施一些药。 信徒这么多,钱氏为什么能够被道士们尊为居士? 因为她是这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信徒之一,不仅上山拜老君时虔诚,在山下也很虔诚。而六年以前,她不过是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庙会或家里实在难过时才会上山来拜一拜。 她是六年前成为道观最虔诚的信徒的,当年她带着一大把铜钱,一篮子米和鸡蛋上道观,求的就是满宝的命。 当年满宝吃药的方子,就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根据县城大夫开的药方增减后琢磨出来的最合适的方子。 就连每天一碗鸡蛋水也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想出来的。 满宝成功活过周岁以后,钱氏就在道观里请了一张太上老君的画像回去,常年挂在房间里,早晚参拜。 所以守清观主不仅对满宝的脉象熟,对钱氏的脉象也熟。 毕竟是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一个信徒,怎么也要有些优待的,每年守清观主都会给钱氏把把脉,看看身体的状况的。 所以他这一摸便发现了不对。 他诧异的抬头看向钱氏,仔细的观察她的脸色,果然见她蜡黄的脸皮下气色比往前好了些许。 ☆.第三百四十三章 坚定 守清观主收回手,又摸了钱氏左手的脉,问道:“你换药了?” “没有,”钱氏断然否认,道:“一直吃的是往常的药,观主您说,是不是因为我虔诚侍奉老君,所以老君给我的奖赏?反正我觉得身子好多了。做梦时只觉得那慈眉善目的神仙老者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可今日一上山再看见老君的塑像,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守清观主都忍不住口呆,若论虔诚,难道她还能比自己更虔诚? 但他也没梦见老君呀? 这种信徒他见得多了,不少人还说做梦梦到了财神爷呢,和观里放的财神爷的塑像也一模一样。 可那些人并没有得到横财,而钱氏是真的由一副病相脉象强劲起来。 守清观主沉思。 他的医术就和山下的老大夫一样,都是一般般,恐怕就连京城的御医也不敢说自己多么厉害,毕竟人体奥妙。 或许真是神仙保佑? 守清观主一抬头就对上三双炯炯的目光,钱氏希望他能够认同自己,周三郎是单纯好奇他娘是不是真的被神仙保佑,身体好了? 而满宝则觉得这事很有趣,想听一听守清观主会怎么说。 守清观主裂开嘴笑,露出和煦的笑容,“恭喜钱居士受天之顾,你的身体的确大好了。” 钱氏和周三郎眼中都迸射出惊喜的光芒。 周三郎忍不住激动的叫道:“观主您说的是真的吗?我娘好了?” 守清观主就摸着胡子微笑道:“自然,这是老君给你娘最好的赏赐,也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能有这样的好处,也是你母亲与老君的缘分。” 周三郎狠狠地点头,一叠声的道:“观主您放心,以后我们家全都侍奉天尊老爷,每日三炷香的跪拜天尊老爷。” 钱氏:……这傻小子,香不要钱的吗? 但再一低头看见满宝,钱氏却又犹豫起来,或许真是天尊老爷在保佑呢? 无量天尊,罪过罪过…… 钱氏便将脚边的篮子拿起来推给守清观主,虔诚的道:“观主,我家里的老君画像有些旧了,我想再请一张回去。” “好说,好说,正巧观里前不久刚开光了一张画像,一会儿你请回去,下次来山上记得把旧画像带来观里焚烧,为你增添功德。” 钱氏应下。 守清观主眼睛扫向一旁的小道士道和,道和立即笑逐颜开的上前抬起篮子去厨房。 守清观主领着钱氏去前面再拜一拜太上老君,顺便,哦,不,是郑重的将画像交给她。 满宝对于这种形式早习惯了,不太想去,于是落后了一步,一转身就跟在道和身后溜进了厨房。 道和仔细的将鸡蛋拿出来放好,然后把米倒进米缸里,将篮子交给满宝,问道:“要不要我帮你拿到前面?” 满宝摇头,看了一眼他们的米缸,道:“你们的米也不多了呀。” “是啊,今年我们道观也受灾了,”道和跟满宝挺熟的了,直接手一撑,坐在灶台上腿一晃一晃的跟她说话,“而且信徒们受灾也挺严重的,大家上山来拜天尊老爷都不爱带粮食了。” “那他们带什么来?” “多数是空手,有的是带点菜,有的是带点黑馍馍。”道和叹息道:“菜我们道观也种了不少的,带上来的太多我们也吃不完,师父他们最近正在把那些菜撕开了晒,打算做成菜干和腌菜冬天吃。” “你们不种冬小麦吗?” “种了,不过师父说来年的收成也不知道咋样,如果不好,守才师叔和守实师叔就要下山做游道了。” 满宝便有些失落,“我还想着来年庙会吃他们做的圆子呢。” 下山做游道是道观规避天灾人祸的方法之一,当一方道观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时,就要有部分道士出门游历。 他们路上会给人做法事,算命,勘探风水,以及治病来换取钱财度日,等到天灾或人祸过去,他们就又回到道观。 他们道观只有六个人,道和、道虚年纪小,观主不能出门,而守方学艺不精,所以最后出门的就只能是守才和守实了。 满宝拎着篮子和道和垂头耷脑的去前殿,就见钱氏正虔诚的从守清观主手里接过老君的画像。 道和就由衷的道:“要是你娘每天都能上山就好了。” “不行,”本来还替他忧心的满宝立即道:“拜天尊老爷在家里也可以拜的。” 娘亲每次上山都要送一些米和鸡蛋,她家东西也很少好不好? “可一定没有在观里拜虔诚,”道和一脸的严肃,“我们要虔诚的侍奉天尊老爷。” “我们虔诚的,从身到心的虔诚。”满宝一脸严肃,然后道:“不信你看我给天尊老爷磕头。” 说罢放下篮子,走到蒲团上跪下,看着眼前高大的太上老君画像,满宝恭敬的拜下,一连磕了三个头。 钱氏高兴,守清观主也很高兴,一连说了三个好,然后亲手将满宝扶起来,摸着她的小脑袋道:“无量天尊,太上老君会保佑你的。” 满宝狠狠地点头,得意的看向道和。 道和便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他师父。 周三郎觉得天尊老爷很有用,于是临走前也哐哐哐的磕了三个头,求天尊老爷保佑他媳妇平安生产,母子平安。 母子三人都高兴的下山,满足得不行。 尤其是钱氏,从昨天下午开始便萦绕心间的忐忑不安此时全都消散,她紧紧地拽着满宝低声道:“等回去你就拜一拜天尊老爷知道吗?你是他座下的仙子,是下凡历劫来的,情分多少有一些的,求他保佑你在凡间一切都好。” 满宝张大了嘴巴,“娘,我啥时候成了仙子?” 周三郎也很迷糊,怎么幺妹一晃眼就成了仙子? “你当然是仙子,”钱氏肯定的道:“你没听守清观主说吗,我是受天尊老爷眷顾病才好的,但天尊老爷为什么眷顾我?之前我可是要被神仙勾走了,可天尊老爷却出现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连自己都要相信了 钱氏紧盯着满宝的眼睛,肯定的道:“他说我有养育仙子的功劳,那不是你是谁?这就是我的虔诚,所以满宝,你也得对天尊老爷虔诚些,将来才能事事顺遂,平平安安。” 满宝还没说话,周三郎就连连点头,一叠声的道:“对对对,守清观主是这么说的,满宝,原来你是仙子转世呀,难怪你这么聪明,比你爹,不,是比咱爹娘还要聪明……” 满宝:……这话哪是守清观主说的,明明是娘自己说的! 而且娘的身体变好也不是天尊老爷保佑,不对,可能是有保佑,但最直接的原因不是她买回来的药剂吗? 但满宝一抬头就对上母亲严厉的目光,满宝下意识的点头。 钱氏这才露出笑容,抱着她道:“好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常拜天尊老爷。” 满宝迟疑的点头。 钱氏这才抱着她露出灿烂的笑容。 身后推着车的周三郎却毫无所觉,满心雀跃的道:“对对对,满宝一定要拜天尊老爷,我们也拜,娘你真厉害,竟然能梦到天尊老爷,满宝更厉害,原来她是仙子转世……” 钱氏转头对周三郎一笑,颔首道:“是啊,满宝可比一般的孩子聪明多了,看四头,他都四岁了,话才说利索。满宝四岁的时候都能把《千字文》给背下来了。” 周三郎深以为然的点头,不过他不觉得是自家儿子笨,他觉得是幺妹太聪明了。 村子里四五岁话还说不利索的孩子大有人在。 到了山底下,周三郎停了一下问,“娘,要不要去请老大夫看看?” “不用了,守清观主的医术就很好,而且这是仙梦,道长们总比大夫更在行。”钱氏道:“有这钱还不如去买些肉呢。” 满宝立即道:“好啊,我们去买肉!” 钱氏摸了摸她的脑袋,并没有拒绝。 钱氏掏出钱来,让周三郎转弯去大集里买肉,她则和满宝坐在车上等。 待周三郎一走,钱氏这才小声的问满宝,“满宝,你那朋友娘能不能见一见?” 满宝摇头,“娘亲看不见,也不能见。” 钱氏并没有强求,小声叮嘱道:“好,娘不见,那你也不要再告诉别人了,知道吗?包括你大嫂那儿也不许说。” 满宝捂着嘴点头,小小声的回道:“我谁都没有告诉,娘亲也没有告诉。” 钱氏:…… 她顿了好一会儿后才道:“对,娘也不要告诉,娘什么都不知道。” 满宝半提着的心彻底放下,开始关心起娘亲的身体来,她摸了摸脉,又摸了摸她的手脚,问道:“娘,你吃了药后难不难受?” “现在还好,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骨子里痒痒的,说不出的难受,却又不是很难受。” 还有就是饿得快。 早上钱氏便吃了不少东西,但这会儿肚子又饿了。 钱氏有些担忧,“满宝,娘的胃口不会一直这么好吧?” 满宝自信的道:“不会的,等娘的身体好了就好了。” 这一点她昨天晚上就和科科咨询过了,服药之后,药剂会对身体进行调整,而不是满宝想的咻的一下就能变好。 它在修复身体的同时加快代谢,所以人需要补充很多的能量。 科科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据说在未来,身体底子好的人只用一个晚上完成所有的修复,而差的三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满宝觉得娘亲身体不好,三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但情况却和她预料的差别有些大。 钱氏当日回去后就忍着饿去村口的榕树底下坐了坐,不到晚上,全村就知道钱氏的身体变好了,还是托的满宝的福气。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钱氏做的梦。 有人立即就信了,但大多数人持怀疑的态度,虽然满宝是很聪明,也很可爱没错,但要说她是仙子转世,他们是不太信的。 就连老周家的老周头都对老妻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觉得老妻有可能是病太久,晚上才会做那样的梦。 是的,老周头没怀疑老妻是否做了这个梦,在他看来,梦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他还做过自己是大财主的梦呢,现在不也为了一日两餐而发愁吗? 可是,钱氏似乎真的变好了。 本来她还有些咳嗽,但慢慢的不咳了,吃的还越来越多。 本来家里大人都是一日两餐,只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会在下午能吃一顿稀粥。 结果现在她跟孩子们一日三餐吃着还是饿,偶尔还会让小钱氏烙几张饼。 要不是那什么,老周头差点怀疑她跟老三媳妇和老四媳妇一样怀孕了。 吃得越来越多还不算,钱氏也不再总待在屋里了,她先是跟大头几个赶着鸡出去吃虫子,后来又带着几个儿媳将菜地里的菜都拔回来晾晒或贮存。 这还不说,她还带着人重新将菜地整理了一下,想试着在冬日里种一茬青菜。 菜园就在那儿,村里来来往往的人想看不见都难,于是大家都知道钱氏的身体是真的一日好似一日了。 但他们的体验远没有老周家的人来得那么深,因为钱氏不愿意再喝药了。 她一日两碗的药,家里再艰难也没停过的药这会儿停下了,而她竟然没喘,也没晕倒,胃口更没有变差。 这下老周家的人确定了,钱氏是真的好了。 然后老周头就惊奇的去看小闺女,“哎呦,原来我养了个仙子。” 周家兄弟一众人也惊奇的看着满宝。 就连满宝自己都怀疑了,于是问科科,“科科,你不是因为我前世是仙子所以才选我当宿主的?” 科科:“……不,宿主,我看不到你的前世,而且人类有没有前世还是个未解的命题,我是因为你的智力才选择你的。” “因为我是仙子,所以我才会那么聪明,所以你才会选择我?” 科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于是道:“宿主,封建迷信的思想和活动都会拉低人的智力,请宿主理智思考。” 满宝就叹气,“也是,如果我这个方圆百里最聪明的小孩儿是仙子,那比我聪明一点点的善宝又是什么呢?而这个世界那么大,肯定有很多个方圆百里,也就有很多个比我聪明的人。” 科科松了一口气。 ☆.第三百四十五章 蓝翡翠 钱氏的好胃口一直持续到半个月以后,因为近来吃得多,也吃得好,她瘦削的脸颊和肩膀慢慢圆润起来,脸色红润了许多,看着倒像是比之前年轻了十岁左右,看着和刘氏差不多了。 不,不应该说是年轻了十岁,她这个年纪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之前她像老妪一样苍老却是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 或许是药效过了,或许是她的身体已经恢复好,她不像之前那样容易饿了。 当天晚上,她只吃了一个烙饼,一碗面糊。 不仅老周头,就是周大郎几兄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最近老娘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半大小子都能饿死老子,更别说老娘的这个胃口了。 见她现在总算慢慢回归正常,他们都很高兴。 因为有满宝的话打底,他们都觉得一定是神仙让娘的身体彻底好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多吃来给身体提供啥热量了。 老周头晚上还特意问了钱氏一句,“真好了?” 钱氏慨叹:“真好了。” 老周头就一拍大腿道:“行,明儿我跟你再上山拜一下天尊老爷,顺便买些肉回来庆祝庆祝。” 钱氏没拒绝,这时候他们是得对天尊老爷感恩戴德一些。 老周头却很激动,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下,他辗转难眠,忍不住问道:“我们家满宝真是仙子转世?” “梦里的天尊老爷是这么说的,守清观主也是这么说的。” “那就是了,那你说天尊老爷怎么不保佑她爹娘?” 钱氏沉默了许久后道:“那是人祸,是横祸。二郎那么聪明善良,你觉着他日子能过差?天尊老爷又不是要做这么多事,总不能一直盯着一两个人看,这飞来横祸说来就来……” 老周头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听说天上一日,地上就一年,你说前些年满宝那么艰难,会不会是天尊老爷前几天很忙,也没时间看我们家满宝,这两天想起来看了,所以我们家满宝这两年才那么顺遂?” 钱氏:“……可能吧。” 老周头就砸吧砸吧嘴,从床上爬起来道:“不行,我得给天尊老爷磕个头,让他每天都能想起来看满宝一眼才行,这样满宝岂不是年年都顺遂了?” 钱氏无奈的看着他起身,摸着黑去点亮油灯,然后就点了香给天尊老爷磕头。 钱氏只能也爬起来跟着他一起磕头许愿。 这个世上有天尊老爷吗? 钱氏不确定。 但要问她这个世上有没有神仙,钱氏自然毫不迟疑的说有! 天尊老爷不一定是帮他们的神仙,但对神仙敬畏些总是没有错的。 夫妻俩大半夜的起床拜神仙,而一墙之隔的满宝总算是等来了那只蓝色尾羽的鸟的收录积分。 满宝当时还没睡,正在教学室里跟莫老师学习医术呢,结果耳边听到响声,她便点了暂停授课,先退出去看了一眼,然后就看见她本来只有三万多的积分唰的一下多了一个零。 满宝一愣,科科解释道:“那只尾羽是蓝色的鸟的词条出来的,叫蓝翡翠,也叫翠鸟,收录积分为三十二万。” 满宝哇的一声,问道:“好贵呀,为什么这只鸟比树麻雀贵那么多?我觉得树麻雀更好吃。” “从研究所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它值这个积分。” 满宝若有所思,“如果我们还能抓到它,是不是可以把它卖给D博士?我们不要三十万,要二十一万就好。” 话音才落,邮箱叮咚的响起来,一直消失的D博士上线联系她了。 “对不起,我拿到目标物后就进实验室做研究了,所以没看到你的邮件,你上次的问题我让手下的一个研究生去搜集了,以目前的文献来看,在原始条件下想要增产冬小麦需要从各个方面来改进……” 本来想要回去继续上课的满宝看到这封邮件,立即精神一振,丢下教学室的课程认真的看起D博士的信来。 说是信,不如说是一篇写好的长篇论文。 据D博士说,她将满宝的问题当做作业一样布置给了一个研究生,这是对方历时一个月写出来的论文。 从耕作,播种,除草,杀虫,施肥等各个方面论证在原始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其中列的方法都尽量做到还原历史数据,但满宝依然看得出来,这上面写的东西还有许多是他们七里村没有的。 满宝最注意的是,上面还有关于农具的改良。 满宝花费了好长的时间才读了论文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说到农具改良的那一部分,然后就盯着那张画出来的农具看。 科科提醒她,“宿主,已经过了你睡眠的时间一刻钟,如果再不睡觉,你明天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几率会迟到。” 满宝这才躺到床上,问道:“科科,你能帮我把邮件打印出来吗?打在纸上,这样我在外面也能看了。” 科科道:“可以,需要我全部打印,还是只打印论文部分?” “只打印论文部分好啦。” 满宝给D博士回了一声谢谢,抱着被子心满意足的睡过去了。 虽然今年的冬小麦已经种下去了,但还有来年呀,最主要的是,上面写的很多种提高产量的办法不仅适用于冬小麦,也适用于其他时候。 尤其是养地力的方法。 满宝不止一次的听老爹说过,村子里之所以不种冬小麦,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地力承担不起一年两季农作物的消耗。 刚才的邮件里有很长的篇幅是教他们怎样养肥地力的。 不过他们家全都用起来有些难,但白善宝和白二郎家应该可以,他们两家有钱。 尤其是白二郎家,他们家不仅有钱,还有地和有人。 如果能说服他家先试一试最好了。 因为有了这个想法,满宝第二天依然准时睁开了眼睛,然后拿到了科科打印出来的册子。 是的,那长长的论文被打印成了一本册子,而且还不薄呢,足有六十页左右。 为了达到伪装的作用,科科还替她做了一个蓝色的,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书本封面。 当然,也多扣了满宝两点积分。 她现在是富婆,加上每天都有点击收入,对于这种一点两点的积分消耗已经不看在眼里了。 对于能够光明正大拿出来的书非常的满意,有了这样的封面,她就是上课的时候摆在桌子上,庄先生也不会觉得有问题的。 ☆.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书 满宝将册子放进书箱里,然后背着书箱过去大院。 老周家的人,除了年纪最小的几个,其他人也都起床了。 钱氏自从身体好以后每天也都很早起来,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地里的青菜越来越少,豆腐越来越好卖。 周二郎现在不卖青菜,每天只卖自己编织的竹篮,从老四他们那里拿的山药和姜块也能赚不少,但最受欢迎的其实还是豆腐。 每天不论他拿多少去县城都能卖干净。 据他说,最近除了县城的居民爱买豆腐回去吃,连一些饭馆酒楼的伙计都来和他买,每次都是半桶半桶的买的。 也因此老周家现在最大的公中收入反而是豆腐。 当然,周四郎他们的姜及山药更值钱,但那是荒地出产的,钱氏并不全拿他们的,他们只需交公中而已。 自从上次老周头宣布家中出产的东西,以及全家都有劳作的生意全部交公外,豆腐这门生意就没分过私钱。 因为现在县城要的量多,钱氏将家里人分成了两组,一组小钱氏领头,一组她领头。 小钱氏凌晨起床,和周大郎一起做两板豆腐,让周二郎带到县城里去;用过早食后小钱氏休息,而钱氏则开始带着周三郎做第二趟豆腐,也是做两板,做好以后周三郎就送到县城里去,刚好能赶上下午人出来买菜。 据说现在酒楼和饭馆也喜欢分两拨和他们买豆腐,早上买的做午食,下午买的可以做晚食——更新鲜! 看到小闺女背着书箱过来,钱氏便拿了勺子进厨房,在一个木桶里勺了一碗嫩豆花出来,再撒一把糖,让冯氏和蒸好的鸡蛋一起拿去给满宝。 一张薄薄的烙饼,一碗蒸鸡蛋,一碗豆花就是满宝的早食了。 这是钱氏好以后她新变化的早食菜单,因为量比以前多了,也更好吃,满宝最近的脸有越来越圆的趋势,甚至她一直没怎么变化的身高都长了一丢丢。 豆花是钱氏不小心弄出来的。 她和小钱氏学点豆腐时第一次点得不是很好,没有点成豆腐,就变成了过嫩到不能成型的豆花。 豆花是科科叫出来的,但在老周家眼里,这名字就是满宝给取的。 满宝当时抓了一把糖撒下去,他们尝过了,觉着还挺不错,关键是豆花吃着虽然饿得快,但也能饱啊。 就是糖太贵了,不然大家光吃豆花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粮食。 豆子可不值钱,而且一斤豆子还能做四斤左右的豆花。 不错,一斤豆子做成的豆花比豆腐还要多,而钱氏和小钱氏琢磨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更好吃的豆花。 现在老周家每一天都要吃一桶豆花,每个人都有,管够的那种。 满宝吃完了东西便跑去上学,到了路口时刚好看到白善宝一脸困顿的背着书箱过来。 满宝便停下脚步等他。 白善宝也看到了她,不过却没加快速度,而是继续慢吞吞的走过来。 他懒洋洋的抬起爪子和对方打了一个招呼,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他有些抱怨,“为何夏日是这时候上学,冬日也是?” “因为你夏日是戌正睡的,冬日也是戌正睡的。” 白善宝一想还真是,反正是差不多的,但是,冬天就是想多睡怎么办? 和白善宝一样感觉睡不醒的学生还有许多,尤其是非七里村的学生,他们起的比满宝他们还要早,最少要早两刻钟,这样才能赶过来上学。 进了教室,光亮从外面照进来,白善宝在晨曦中又打了一个哈欠,惹得满宝都觉得困了。 她想了一下昨天晚上睡着的时间,肯定的道:“你昨晚一定不是戌正睡的。” 白善宝的眼角都挤出了泪光,他悄悄地往外看了一眼,小声和满宝道:“我有一本特别好看的书,我昨晚看了好晚,不知不觉间就睡过去了。“ 满宝高兴起来,同样小声的道:“我也有一本好看的书。” 俩人目光对视,瞬间做出决定,“等我看完了就给你看。” 满宝狠狠地点头,“我看完了也给你看。” 俩人就像偷摸了点心吃一样的贼笑一声。 白善宝拿出自己的课本,左右再看了一眼,这才悄悄地把那本书从书箱里拿出来捂在书本下面悄悄看。 满宝也低头找自己的书,先把要读的课本放到桌上,再把那本科科打印出来的论文拿出来。 不过她和白善宝不同,她直接将书摊开在桌子上大大方方的看。 她还有些不解的看了白善宝一眼,不明白他干嘛要这么费劲儿的看书。 满宝翻到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一页,继续往下看。 虽然是生物硕士写的论文,但很通俗易懂,主要是也深奥不起来,毕竟是做原始农业研究的。 满宝一边读着一边想着她大哥二哥他们是怎样这改改,那改改,然后耕种,从春种到秋收,然后他们家大丰收…… 另一边的白善宝则沉浸在江湖的腥风血雨和荡气回肠中,也看得眼睛发亮,脸色发红…… 庄先生背着手走进来时,目光一扫就看出他的情况不对,于是踱步轻轻地走到他身旁,低头看他藏在课本下的书。 虽然满宝对手中的论文很感兴趣没错,但也不至于入神,毕竟不是故事书不是? 所以先生走过来时她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低头看她的书,见先生站在白善宝身后不走了,她又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看她的书…… 看了一会儿,见俩人都津津有味的看着,满宝忍不住了,也凑上去好奇的看。 满宝扒拉着白善宝的手,差点把他掰倒,他紧张的稳住身子,小声道:“你小心一点儿。” 然后左右看了看,将课本拨开一点儿让满宝看。 坐在身后的同学见了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一声。 白善宝没听见,或者是没往心上去,将书往满宝那边推了一点儿,问道:“你要重新看,还是跟我一起往下读?” “读书哪有从中间看的?自然是从头看了。”一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白善宝僵硬的抬头,向后一看,这才发现庄先生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第三百四十七章 好朋友 满宝拿着书跟白善宝站在角落里的时候还是一脸懵的样子,她显然不明白为什么她只是凑过去看了一眼白善宝觉得很好看的书就被罚站着上课。 白善宝本来还有些生气,觉着她没有做到好朋友之间应该做的通风报信,但见她一脸茫然的样子,他又有些心虚。 好像是他把人给连累的。 没到上课时间,还有些同学没到,到的人都要在教室里先读早课。 庄先生只晃了一圈就出去了。 白善宝假模假样的读书,等先生走了便压低了声音问满宝,“你干嘛不告诉我先生来了?” 满宝已经回过神来了,哼哼道:“你是不是和白二一样看了不好的书,不然先生干嘛罚你?” “才不是呢,我看的是讲仁义的书,可不是白二那种书。” 满宝对此持怀疑的态度,“都怪你,连累得我也被罚了。” “明明是你也看课外书才被罚的。” “我看的又不是坏书。” 白善宝坚持,“我看的也是好书,你先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怎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白善宝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农书啊,你竟然觉得好看!” 书房里所有的书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农书了,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睡着。 满宝便也小心的往窗外看了一眼,然后就和白善宝说悄悄话,“很厉害的一本农书,比我以前看的都要更详细,也要更厉害,有些东西还是现在没有的呢。” 白善宝表示怀疑,“农书不都是根据现有的写出来的吗,没有是七里村没有吧?” 满宝一想也对,写这篇论文的是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人,他的确是根据有过的东西来写,只是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有些东西还没有而已。 所以满宝点头后肯定的道:“你家肯定也没有。” 那又怎么样? 白善宝兴致缺缺。 满宝鼓动他,“我觉得书上写的东西很重要,你家的地更大,还有牛,还有人,不如我们拿一块地来试试看。” “我家的地不在这里,而且你家的地也不少,干嘛不用你家的?” “我怕失败,到时候我家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我家也会失败的。”这样理直气壮,白善宝在考虑要不要和她绝交。 满宝道:“可你家失败了不会喝西北风呀。” 白善宝想了想道:“我家的地不在这儿。” 白善宝忧伤的皱眉,然后目光不由瞟向不远处正借着书的遮挡跟同桌玩耍的某一个人。 满宝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略微有些犹豫,“这样不好吧,坑人是不对的。” 白善宝就气,“那你还想坑我?” “可你是我的好朋友啊,这次坑了你,下次补回去就行了,可要是坑了白二,以后看见他就愧疚怎么办?” 白善宝竟然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想想又不对,“那你的农书没好处?” “有呀,要是成功了能赚好多好多的钱,还能种出好多好多的粮食。” “那不就好了?做什么事都是有风险的,这就是他的风险,风险也伴随着机遇。”白善宝立时下了决定,“等下学我们去找他。” 中午下学,白善宝和满宝去领了饭菜后把白二郎堵在了廊下。 白二郎捧着碗呆呆的看着俩人,迟疑的把自己的碗往前面一伸,“你们想要?” 白善宝鄙视他,“我们是那种人吗?是有事和你商量。” 三孩子便端了碗坐在台阶上,一边晒太阳吃饭,一边说话。 当然,白二郎坐在俩人中间,这样的待遇他很少有,饶是白二郎一向心大,此时也不由惴惴。 白善宝道:“我们想和你玩一个大游戏。” 白二郎一听说玩,立即精神一振,问道:“什么大游戏?” 白善宝看向满宝。 满宝就从怀里把那本书掏出来塞进白二郎怀里。 白二郎便一手捂住书,左右看了看,然后看都不看封面一眼,直接把书塞进怀里,他嘿嘿笑道:“这是今天早上被先生看到的那本杂书?说罢,要怎么玩儿?” 满宝:“……被发现的是善宝的书,这是我的,是一本很厉害很厉害的农书。” 白二郎眨眨眼,单手从怀里把书掏出来,翻开看了一眼,他抬头看看满宝,直接翻了好几页看中间的,然后他就看到了印得特别清晰的农具。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在乡下长大,就算他不会用也见过好不好? 白二郎合上书,将书塞回给满宝,哼哼道:“你们不会是想让我去种田吧?” 白善宝夸他,“你真聪明,我们还没说呢你就猜到了。” 白二郎立即起身道:“我不玩儿,要玩儿你们自己玩儿吧。” 白善宝劝他,“这么好玩儿,为什么不玩?既能学到农桑,又能给家里挣钱,还能打发你无聊的时间,多好啊。” “一点儿也不好,”白二郎吼道:“开春的时候你们也是这么和我说的,让我跟你们一起去玩儿,结果你们却带我去周满家里种地,累都累死了,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白善宝鄙夷道:“玩的时候你明明很开心的,而且你那叫种地吗?你就拿了一把种子撒了一下,都没出十步。你之所以会累,是因为跟二头他们在田垄上搭房子累。” 白二郎有些心虚,但他坚决不同意种地这样的游戏,“好玩的游戏这么多,你们为什么要想不开的去种地?” 白善宝一想也是,越过白二郎去看满宝,“是啊,我们为什么想不开的去玩种地?” “不是你说的当官要知道农桑吗?不然我也不会叫你,我直接叫我大哥做就是了。” 白善宝:“你刚还说舍不得家里的地,怕去喝西北风呢。” “是啊,但拿出几亩地来试完一样再试一样也可以呀,”满宝道:“是你说你要学农桑,你家又有地,又有人,还有牛马,我才想起你来的。” 白二郎左右看看,问道:“那这些与我何干?” 满宝和白善宝这才将目光一起放向他,齐齐笑道:“因为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呀。” ☆.第三百四十八章 计划 白二郎最后被说服了,因为白善宝说了,“若农书上写的都能实现,那你肯定挣大钱了,有了钱,我们说不定可以去益州玩,知道益州吗?这次我回陇州经过益州,那儿可繁华了。” 满宝也说了,“有了钱,下次你爹再揍你,你就可以拿着钱去县城里住,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吃一碗扔一碗,你爹还不能揍你。” 白二郎竟然心动了。 于是他被鼓动着回家找老爹要地,要人,要牛…… 白老爷听儿子说他想要一百亩的地来玩玩儿,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去。 他瞪圆了眼睛,问道:“你再说一遍?” 白二郎怂得直接一缩脖子,立即道:“爹,你就当我是玩笑的,我不要地了。” 白老爷脸色更加严峻,白二郎都快要吓哭了,果断出卖朋友,“都是白善和周满说的,是他们要我回来问爹要地来玩儿的。” 谁知道白老爷竟然面色一松,稍稍温和了些儿,问道:“他们要地来干嘛?不对,是你们拿地来干嘛?” “种呗。”白二郎依然很心虚。 “种什么,怎么种?为什么要我们家的地?”白老爷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奈何白二郎一个都没回答上来。 不,他是能回答第三个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想失败后喝西北方,所以才要我们家的地。 但白二郎不至于蠢成那样,这样的话他当然不会说出口啦。 白老爷见蠢儿子低着头啥也不知道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干脆就冲他吼,“你什么都不知道,玩什么?” 他恨铁不成钢的教训他,“既然是要一起玩儿,那你就得知道你们玩什么,玩什么玩儿,怎么玩儿,你连这最基本的都不知道,你怎么玩儿?” 白二郎缩着脖子小声问,“那爹你这是答应了?” “没答应!”白老爷运了运气后道:“要说服我,不是一句玩儿就可以的。你们得告诉我,我问的这些问题。” 见傻儿子还站着,白老爷就忍不住拍了拍桌子,“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找你的玩伴儿问去!” 白二郎转身就出去,想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儿,但走出门就领悟了老爹的意思,气鼓鼓的嘟了嘟嘴,最后还是去隔壁找白善宝和满宝。 俩人正在看书。 看的当然是满宝带来的农书,至于白二郎的那本武侠杂书则被庄先生没收走了。 白善宝看书一向快儿,他对农书也不是很感兴趣,加上这是白话文写就的农书,通俗易懂,所以他翻动很快。 倒是满宝很好奇,因此看得慢些,俩人看一本书,一人侧着头看后面的内容,一个则侧着头从头看起。 等白二郎扭扭捏捏的找过来时,不仅满宝把后面的内容看完了,白善宝都把书过了一遍。 然后俩人一起看向不太高兴的白二郎,问道:“你是不是被白伯父骂了?” “知道你们还让我去!” 满宝感叹道:“这是成长的代价。” 白善宝则道:“做事哪有不挨骂的,你只管说堂伯答应了吗?” “没有,”白二郎道:“我爹问你们,你们打算种什么,怎么种?” 白二郎歪着头想了想后继续道:“还有,为什么是要我家的地?” 俩人智障一样的看他,“不是都和你说过了吗?” 白二郎愤愤,“这样的理由能跟我爹说吗?你们就不能找个好听的借口?” 满宝道:“骗人是不对的。” 白善宝:“而且也要堂伯信呀。” 白二郎鼓着眼睛瞪着俩人,道:“反正这理由我不去说,有本事你们去。” 俩人继续鄙视一样的看他,一个道:“你真笨,谁让你就那么说了?同样的借口也有许多说辞的。” 一个则道:“你应该这么和堂伯说,这是我们商议过后共同的决定。满宝家的地不多,有些捉襟见肘,而我家的地不在这里,想来想去还是你们家最合适。失败了,你们家承受得起这个损失,成功了,家里不仅多增加了粮食银钱,其他田庄以后也都能这样做,你们家才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满宝连连点头,“把‘你们家’换成‘我们家’,你瞧,这话多好听呀。” 白善宝鼓励他,“你再去和堂伯谈一谈?” 白二郎目瞪口呆,然后悲愤道:“我不去,要去你们自己去!” 白善宝和满宝瞪眼看他。 但白二郎显然被打击得不轻,说什么也不乐意再去找他爹,没办法,满宝和白善宝只能想着自己上了。 但换做他们,当然不能只准备一番话而已,俩人摊开了一张大大的纸,各自拿了笔记录,“你觉得书上写的养肥方子好吗?” 满宝:“听着挺靠谱的。” “那我们要来的地就能一年两季,嗯,如果地力不够,也可两年三季。” 满宝点头,“如果白伯父同意,那我们就得改一改犁具,书上说这样更省力。这个我家也能做试验。” 他们家可是人拉犁,如果改出来的犁具真的很省力,那大哥他们能省下不少力气。 白善宝点头,“得请个木匠。” 满宝就先摸了摸自己放在一旁的布袋,道:“木匠好贵的。” 白二郎不知不觉间凑了上来,忍不住道:“我有钱!” 白善宝眼睛一亮,问道:“你有多少钱?” 白二郎犹豫道:“不少吧。而且我的压岁钱我娘还拿着呢,回头不够了我去问她要。” 满宝道:“买种子也要钱,请人要不要钱?” “让我爹出好啦。” 白善宝和满宝就一起看向他,“你去和你爹说。” 对于这一点儿白二郎没推辞,他爹在钱财上对他还是很大方的,基本上每次问钱都能得到。 白二郎没看过那本农书,也不感兴趣,但他对白善宝和满宝计划的东西挺感兴趣的,也听得津津有味,自然也就听懂了。 他们要这一百亩的地,还真是打算拿来种庄稼的,一点儿也没浪费。 这一季的麦子,来年的水稻以及豆子等…… 满宝说,作物最好交替种植,不能一块地上今年种了豆子,明年还种豆子。 她道:“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一块地种了豆子后不能再种豆子,得种小麦啊。” ☆.第三百四十九章 同意 满宝都不知道,白善宝和白二郎更不知道了。 白二郎看都不看一眼农书,直接问,“写这本书的人是不是种地很厉害?” “这个不知道,但对方读书一定厉害。”不然也不会考上研究生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对于这一点都没有意见,读书要是不厉害,也不能写书啊。 白善宝写到一半,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只能又回头摸出那本农书细细的看,唉,看来要做计划,不认真读书是不行的。 三个小伙伴一起商量,偏他们虽然看得多,却没怎么种过地,好多东西计划到一半就不得不停下。 写到最后,满宝道:“我得回去问一下我大哥。” 白善宝就把那张列满了问题的白纸交给满宝,道:“你回去吧。” 白二郎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而他今天还没去和小伙伴们玩呢,他自己都惊呆了。 白老爷也惊呆了,派去找儿子的家丁竟然没在学堂附近,也没在田野里把儿子找回来,而是从隔壁找回来的。 他傻儿子竟然转性了? 再一问,白老爷这才知道他们整个傍晚都在隔壁计划着种地的事,虽然白二郎有许多的话听不懂,但他是全程参与的,地里要种什么东西他心里总算是有数了。 也能回答上白老爷的话题了。 白老爷低头看着他儿子,目光复杂不已。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问,“爹,你怎么了?” 白老爷收回目光,道:“没什么,明天下学你让善宝和满宝上家里来一趟吧,跟我说话不必搞这么多计划,心里是怎么想的告诉我好了。” 虽然一百亩地不少,又要人又要牲畜的看着花销大,但这些花销在白老爷这里还真的没什么。 一百亩的地,连个小庄子都够不上呢。 可是,他本人正在纠结中。 他是想让两个孩子成为清贵的读书人的,不是让他们去种地的,两个孩子怎么就突然对种地感兴趣了? 尤其是他家老二…… 其实这也是他犹豫的主要原因之一。 善宝不管做什么都优秀,哪怕是种地也不影响他读书,可他家老二不一样。 可换个思路,如今二郎调皮捣蛋,每日读书都要人押着,若他跟着善宝玩种地能够稳重些,转而发奋读书…… 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白老爷才没有一口回绝了他们。 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的。 所以在思虑了一个晚上后,白老爷还是决定过去找刘氏谈一谈。 他觉得种地这种事交给家里的管事和下人就好,作为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要学会管好管事就行。 善宝实在没必要亲自去管理一个农庄,这时候他不是应该全身心的放在读书上吗? 他觉得不能为了让儿子变得稳重就让善宝屈才,大不了以后押着儿子让他多跟善宝玩呗。 刘氏听说后却问道:“他们打算怎么种这个地?” 白老爷苦笑,“我昨天晚上问了二郎一些,听他的意思也是和现在一样种些小麦豆子和水稻之类的,只是三个孩子想要两年三季,各种作物交替着种。” 这种充分,甚至是过分使用地力的事他也是做过的,最后都不了了之,就是因为多加一季的收获并不如预想中的高,而如此两三年后,地力被过度消耗,地里的庄稼都会逊于同期的庄稼。 白老爷觉得农桑这种事有所了解就行,实在没必要亲力亲为。 他们两家又不是让孩子亲自下地耕作才能过下去的人家。 刘氏却更了解自家的孙子,如果只是平常的种地,他看村子里的人劳作就好,何必要问白老爷要一份地来耕作? 显然,他是有不一样的想法想要得到验证,但村里的人做不到而已。 刘氏对他笑道:“等孩子们回来,我们问一问他们。” 白善宝并没有想要瞒着家里的意思,祖母一问,他立刻扭头看向满宝。 满宝便从书箱里拿出一张大大的纸来,纸上分条例的列了好多事项,还有不少的问题,下面现在大多写着答案了。 那是昨天晚上满宝回家后问过几个哥哥们后写上去的。 论对种地的理解,十个白老爷都比不上她家一个哥哥。 刘氏见孩子们竟然准备得这么充分,忍不住一乐,不过她只扫了一眼纸上的文字,然后就折起来递还给满宝,笑问道:“我不用看这个,我只想问你们,你们为何想要去种地?你们种地跟村子里的人种地有什么不一样?” 白善宝看了一眼满宝后道:“满宝得了一本农书,书上写了许多种地的新法子,照着做,能够大大的提高产量,我们想试着做一做。” “若是做成了你们想干嘛?” 这个问题白善宝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想了,他挺着胸膛道:“满宝家里就能多收很多粮食,赚很多钱,以后就可以想吃多少饭就吃多少饭,村子里的乡亲也能受益,我们家也是一样。” 刘氏点头,问道:“然后呢?” “然后我和满宝就很有钱了呀,到时候我们要去益州玩儿,祖母,听说益州的中秋和元宵都好热闹的。中秋只放三天假,来回不便,但我们可以元宵去。” 白二郎:“还有我!” 刘氏就笑,“那得到后年元宵了吧,你们能等得?“ 白善宝和满宝点头,白二郎摇头。 白老爷在一旁冲他瞪眼。 白二郎便跟着俩人一起点头。 刘氏就笑道:“那好,你们去做吧,赔了算我的,赚了算你们的。” 她扭头和白老爷道:“三个孩子用的地,由我出钱来租。” 白老爷苦笑,“婶娘,您这不是打侄儿的脸吗?我也没说不让他们种,这一百亩还是我来出。” 刘氏颔首,也没和他争论,笑道:“那他们所需的人力物力我来出。” 满宝抬头看看白二郎,再扭头看看白善宝,下意识的觉得她这个便宜占得不好。 她在心里迟疑的问科科,“这样是不是不好?” 科科没有回答,最近,它回答满宝私人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满宝隐约知道,似乎是因为论坛开放,主系统对他们这些子系统的监控更加严密了。 但满宝与它有多年的默契,虽然科科没回答,满宝还是感受到了它的意见。 于是满宝道:“我得回去问一下我爹娘。” ☆.第三百四十九章 同意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显然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玩游戏都玩这么大了吗,随便就拿一百亩地出来玩儿。 要知道,他们家父子五人的永业田才只有一百亩呢。 钱氏问闺女,“所以呢?” 满宝道:“我觉得不能只让他们出地和出钱,我也得拿出一些东西来。” 满宝说这话的时候看的是她爹。 老周头蹲着抽烟,半响才道:“咱家怎么能跟他们两家比?” “爹,我们出东西才是占便宜,不出才吃亏。”满宝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她在心里又问了一遍科科,发现科科还是没回答,但她却不知为何突然看到了教学室。 满宝想,科科是让她去问莫老师吗? 于是满宝趁着老爹思考的时候给莫老师发了一封邮件。 老周头不太想参与这事,他道:“你跟着他们玩一玩就行了,我们家地少,也没钱,这事怎么掺和?” 周大郎和周三郎连连点头。 周二郎却下意识的看向他娘。 钱氏就问满宝,“你们种地的收成怎么算?” “各家付出的不一样,这个还没商量呢,不过我觉着刘奶奶的意思是让我们平分。” 所以她要有所得,也得有所付出才行。 钱氏很好奇,“你们种地的法子跟我们家种的不一样?” “不一样,连农具都不一样,法子也有些不同,他还叫我们多养鸡鸭,好养肥土地,用他的话说,叫生态循环。”满宝道:“一百亩的地是最少最少的了,其实地越大,生态循环得越好,收成才会更好。” 满宝说的话,老周家前半部分听懂了,后半部分没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NTR场合_御宅屋
深宵(1V1 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鉴宝狂婿
蝴蝶解碼-校園H
神秘复苏:鬼戏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猛兽博物馆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