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231章

第231章

善解人意,于是道:“好吧,那你想去做什么?” “我想玩丢沙包。” “那就玩吧,反正就是不能一直躺在床上。” 等过了有两刻钟这样,满宝便取出针袋道:“来吧,我给你行一套针,祛瘀下火的。” 赵小姐进入内室,已经不怎么害羞了,在奶嬷嬷的帮助下脱掉衣服。 满宝一边打开针袋一边问刘医女,“若是你,你要怎么扎?” 刘医女立即精神一振,回答起来。 而脱了外衣,只剩下里衣里裤的赵小姐一回头看见满宝抽出来的针,一下就瞪大了眼睛,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满宝正赞许的点头,对刘医女道:“不错,就这样行针。” 她一回头对上赵小姐的眼睛,对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她转身就抱住奶嬷嬷的腰,哭道:“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扎针……” 世子夫人被这哭声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前去,“怎么了,怎么了?” “母亲,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扎针,好痛的……” 满宝一脸懵,她阅人无数,给许多人扎过针,却还是第一次碰见针还没扎就开始喊痛的人。 满宝回过神来,连忙将针扎回针袋,上前安抚道:“你别怕,扎针不疼。” 赵小姐才不信呢,那针看着那么长,怎么可能不疼呢? 赵小姐抓紧了胸前的衣服,不给周满扎针。 满宝:……谁说她要扎胸口的? 满宝的目光不由瞟向她的小腿,她首先要扎的是那儿…… 不过她反应这么激烈,满宝显然是不能强硬的把针扎进去的,不说她激动起来针有可能会断,针移位就不好了。 世子夫人也束手无策,又想让周满扎针,这样女儿的病能够好快一点儿;又心疼女儿,不太愿意扎针。 满宝见赵小姐都快要在床上打滚了,想了想后道:“你要是怕,那我先在你的虎口上扎给你看,你觉得不疼了再给你扎?” 赵小姐摇头,又把手给藏起来了。 刘医女便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师父,让我来吧。” 满宝看了她一眼,便退后一步让她上前。 刘医女就坐到了床边,对赵小姐笑道:“扎针是真的不疼,你看,这针这么细,扎准了穴位怎么会疼呢?” 刘医女抽出一根针来,让赵小姐看着,然后她自己伸出左手,直接扎了合谷穴给她看。 那么长的一根针,直接大半根都扎了进去,别说赵小姐,就是世子夫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却见刘医女脸上依旧笑眯眯的,还将针拔出来大半,再扎进去,她笑道:“你看,不疼吧?” 赵小姐咽了一口开水。 刘医女将自己合谷穴里的针拔了放到一边的针袋里,然后和赵小姐道:“用我们师父的话说,扎穴位就跟蚂蚁轻轻地叮了一下,有时候蚂蚁叮一下比这还要疼呢。” 她伸手托起赵小姐的小手,用拇指按了按她的虎口道:“这就是合谷穴,针扎这里可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有通气血之功,你要不要试一试?” 赵小姐想说不试,世子夫人已经立即回道:“试一试吧,大娘,你病了,得治病知道吗?不然以后还会痛的。” 赵小姐想哭,眼中便含了泪的看向母亲,又想躲到奶嬷嬷的怀里去了。 世子夫人却又强硬了起来,“周太医,刘医女,你扎吧。” 赵小姐要哭了。 刘医女抽出了一根针,和赵小姐道:“你别怕,我就用针试一试,要是真的疼,我就不扎了。” 她的安慰让赵小姐好受了些,刘医女也有些紧张,所以没有和往常一样直接往下扎,而是用拇指捏着她的虎口一直在找位置。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687章 你也可以 满宝看见,挑了挑眉后上前,直接伸手接过赵小姐的手,将她的四指微微合拢了些,然后在她的虎口上微微一点。 刘医女暗松一口气,便将针放在她的皮肤上,见她瑟缩,便笑问:“你看,现在疼吗?” 赵小姐见她还没扎进去,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摇头道:“不疼。” 刘医女就笑道:“不疼吧,我就说扎针是不疼的。” 就在她说这句话的功夫,满宝微微抬了抬手掌,正好挡住了赵小姐看向针的视线,而刘医女已经斜刺进去,赵小姐似乎有感觉,往回抽了抽手,只是被周满握住了。 满宝掀起眼皮看了赵小姐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了,便收回了手。 赵小姐一眼看见已经扎进去的针,瞬间瞪大了眼睛。 满宝骄傲道:“怎么样,我说不疼吧?” 正想哭的赵小姐感受了一下,发现好像真的不疼,于是眼泪又收回去了。 刘医女还反复刺了一下,见她微微皱着眉头,就笑问:“疼吗?还是酸?” 赵小姐想了想后道:“不疼,好像有点儿酸。” 还有就是她可以感受到针拔出来又扎进去的过程,总觉得疼,但仔细一感受,似乎又不疼。 刘医女便暗暗呼出了一口气。 满宝趁机道:“其他穴位也是一样的,不会疼的。” 赵小姐咬着嘴唇没说话,世子夫人连忙上前劝,劝了半响总算是劝得她同意扎针了,只是她的左手还是抓着衣襟不肯放。 满宝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扭头和刘医女道:“你来扎吧。” 刘医女见世子夫人不反对,立即高兴起来。 满宝给她打下手,直接撸起袖子抓过赵小姐的两条腿,将裤子卷了起来。 赵小姐愣愣的,有些怕,“卷裤腿做什么?” 满宝见刘医女已经抽出针来了,便对赵小姐笑眯了眼,乐道:“因为扎的是腿上的穴位呀。” 赵小姐张大了嘴巴,就这一愣神的功夫,刘医女已经将针扎进去了。 满宝自得的问:“不疼吧?” 赵小姐顿了顿后点头。 于是也不再挣扎了,让刘医女扎。 腿上的针扎完了,满宝顺手将她虎头上的针拔了,然后便道:“你坐好了,我们还要在你后背上扎两针。” 或许是腿上扎了这么多针都不痛的缘故,赵小姐也不抗拒针灸了,让她扎。 明明是很普通的针法,结果扎完的时候俩人额头都有些冒汗了。 满宝见刘医女收好了针袋,便扭头问世子夫人,“明日需要我让刘医女上门来一趟吗?” 世子夫人正斟酌着要开口呢,闻言立即道:“那就有劳周太医和刘医女了。” 满宝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声,“别给她吃补品。” 世子夫人苦笑着应下,谁能知道这是吃食闹出来的呢? 等出了赵国公府,满宝便对刘医女道:“这是第一次外诊,做好了,以后便会有更多的人请你。” 满宝眼中似乎闪动着星光,她道:“你现在还是医女的品级,但宫里既然已有了我一个女太医,自然就会有第二个。” 刘医女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无措的指着自己道:“我,我吗?” 满宝点头,道:“等过几天太医署正式讲学,你也要进去读书的,针学你已经学了大半,明年年中考试你和郑辜可以申请进体疗科,只要你们学出来了,将来太医院要添人,你们自然也可以去考。” 她扶着刘医女的手上车,和她道:“我想,考太医也和考官是一样的,都需要有名望,比如我,我之所以能当太医不就是因为名望吗?” “文人的名望是靠文章来的,那大夫的名望就是靠给人看病上来的,别小看小病,也别惧怕大病,假以时日,你自然有机会进入太医院。” 刘医女心神都震荡了一下,她握紧了手,半响才抬头看向周满,“师父说的是真的?” 满宝点头,“当然,我骗你做什么?不过你要是不想当太医也没什么,去其他医署也是一样的,说到底,在宫中做太医还是太危险了。” “不,我想!”刘医女眼睛中闪动着光芒,她一脸坚定的道:“我想当太医。” 虽然做太医危险,但危险从来是于权势和利益一起的,她祖父就是太医,她清楚的知道,刘家现在的荣华富贵皆系在祖父身上。 她很早就被送进宫中做医女,看过太多的起落,虽然目标明确,但她一直有些害怕,害怕天不遂人愿。 她父亲是庶子,因为太小便进宫的原因,她和家中的兄弟姐妹感情都很一般,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深厚。 她不确定出宫后真的能找一个合意的夫君嫁了,可现在师父给她指点的路更加的广阔了。 刘医女挺直了脊背,一脸认真的道:“我想当太医。” 满宝点头,“那就当吧。” 要不是当太医有职田,其实她也不是很想当的,本来还想着把崇文馆里的医书看完,太医署办起来后便辞官的。 但职田…… 满宝扭头对刘医女道:“到时候你就能分职田了。” 刘医女对职田不是很在意,倒是畅想起另一件事来,“到时候我是臣子,家里总不会随意把我许给别人了吧?” 满宝眨眨眼,“刘太医人挺好的,他本就不会把你随便许人吧?” 刘医女就对满宝笑笑,刘家人也不少,这些琐碎之事恐怕她祖父是不会管的,而她上面还有父母,祖母和好几个叔伯婶娘之类的呢。 满宝显然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情况,刘医女也没说,她们一路回到宫中,满宝干脆和她一起去东宫偏殿里看另外两个弟子扎针。 守门的内侍一看到周太医亲自来了,立即给另一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人便跑了,不多会儿,吴公公就从后面跑了来蹭扎针。 他扶着腰对正指点她两个徒弟的周满道:“周小大人,我这腰啊这两天总不舒服,您能不能给我看看?” 满宝便撸了袖子让他进另一边的帘内,一边给他检查一边道:“吴公公,下次您要想扎针,直接在后头叫我就行,何必特特的等我到前面来呢?” “哎哟,那可不行,这是规矩,”吴公公也不掩饰他就是特意来蹭针的,笑道:“这在偏殿里,那是定好的规矩,可要是在后头,要让人知道了,那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能传出来。” 吴公公的声音几不可闻,但真给他检查腰的满宝还是听到了,“这宫里的腌臜事儿可不少,周小大人还是不知道的好。”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688章 生气 太医署要开学了,以后,至少短时间内,郑辜他们不能再到宫里来扎针了。 宫里的消息一向灵通,或许是因为这个,这两日申请过来扎针的宫人又变多了。 吴公公作为主理人之一,得到的消息也不免更多了,比如,“听说恭王晚上悄悄的起夜去小厨房里摸吃的,有宫人看见,一声不敢吭,还得想办法瞒着尚姑姑那边。” 再比如,“有几位大人觉得太医署定的教育费太高,正让御史台的王大人上述弹劾太子和太医院院正借机敛财呢。” 满宝一开始还津津有味的听着八卦,没想到这八卦就烧到了她身边,她立即问道:“哪个王大人?王绩吗?” 正趴在床上扎针的吴公公笑着应了一声“是”,他已经连着过来扎三天了,明天周满就要休沐出宫,还真是惋惜。 他趴在床上不在意的道:“周小大人不必忧心,殿下常被弹劾,不会有什么事的。” 谁担心太子啊,她担心的是萧院正好不好,要知道萧院正的后头站的就是她,嗯,还有太医院一众太医。 满宝将最后一针扎下去,也不去管她三个弟子了,在一旁撑着下巴问,“吴公公,您知道那几个大人是谁吗?” 吴公公有点儿犯困,问道:“您问这个做什么?这些事儿交给詹事府去做就是,朝中自也有为太子说话的人。” 那有人替他们太医院说话吗? 满宝皱了皱眉,还是问起来,她决定了,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回头告诉萧院正,直接拒绝他们家的人。 哼,既然嫌贵,那就不要来好了,她还没弹劾他们要挖朝廷皇帝墙角的事儿呢。 想到这里,满宝眼睛一亮,对啊,太医没有上折的权力,但编撰有啊。 满宝眼睛闪亮的看向趴着的吴公公,要不是他身上正扎着针,她一定会大力的拍他肩膀两下以表达她的高兴。 她回到崇文馆后发现萧院正不在,便转身跑去太医院里找他。 萧院正正埋头苦写,看见身前站了一个人,便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是周满便问道:“何事?” “萧院正,有人要那二十个名额吗?” “自然有了,皇后娘娘给了他们三日的时间报上来,诺,一下就报上来三十六个,我正头疼这人要怎么选呢。” 满宝接过单子看,看到上面好多重复的姓氏,就问,“这不是一家的吗?” “一族的,可不是一家。” 满宝就找到了一个名字,那后面标注的户主是王绩,她还找到了那几个大人的名字。 她嘿嘿一笑,在萧院正的目光下提笔在上面画了圆圈,“萧院正,既然为难,那就把这五个人去了吧。” 萧院正看了一眼,问道:“他们得罪你了?” 他语重心长的道:“周太医啊,我们为官是不能公报私仇的,我已经和太医院其他太医商量过了,先保证报上来的一氏有一人,其余的,再斟酌着分下去,其实名额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满宝道:“他们和陛下弹劾您了,您不知道吗?” 只是被捎带弹劾的萧院正顿了一下,微微瞪眼,“你听谁说的?” 吴公公的名字差点儿脱口而出,满宝立即转弯道:“反正就是听说了,您不信去御史台问去。” 萧院正当然不可能自己亲自去问了,那多丢份儿呀,而且也太打草惊蛇了。 于是他叫来一个手下,让他去打听。 御史台也在皇城里,又不远,多走一段路就到了。 满宝坐在一旁一边帮着整理各种清单文件,一边和萧院正说话,“有人弹劾,您得上辩折吧?” 萧院正头疼的道:“辩什么辩,跟御史打嘴仗,我是有多想不开?” 满宝却觉得他们不能认怂,“……不然以后御史台还当我们好欺负呢,有个什么事儿都欺负我们。” 萧院正就看着她道:“你上次上辩折了吗?不也亲自上的请罪折子?” 说的是周满迟到那次。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那怎么一样,那次是我来迟了嘛,的确是错了,可这次我们可没错。” 她道:“一人一百两,二十人一年也就两千两而已,哪来的敛财?” 经常从京城贵人手里赚钱的满宝知道,这些权贵世家就不缺钱,一个机构一年两千两,哪儿多了? 但账显然不是这么算的,打听消息回来的小太医低头在萧院正跟前站着,道:“……四品官的年俸是五十两,这一年一百两就相当于一个四品官员两年的俸银,一个四品官须得不吃不喝花费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个医者,这不是敛财是什么?” 小太医偷偷的抬头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萧院正,声音小了些,继续硬着头皮道:“那些御史还说,外面好的书院,一年也就二十两左右的束脩,更不要说一般的小书院,那是五两、八两就能上一年学的,这学一学医术竟然比学治国之策还要贵上十倍,难道医匠更在士人之上吗?” 萧院正的脸简直没法看了,连太医院里其他正忙碌的太医们也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直起身来认真的听着。 满宝听得目瞪口呆,她知道御史说话都不太好听,却没想到难听成这样,她气得一拍桌子,扭头对萧院正道:“院正,这口气我们难道还要忍吗?辩折必须上!” 其他太医也压不住胸中的火,隐晦的点头。 气得差点儿失去理智的萧院正一转头看到周满这煽风点火的模样,一下就冷静下来了。 他瞪了她一眼,回头问那小太医,“还有呢?” 小太医便冷汗淋淋的道:“还有就是骂太子殿下的,最后还说了太医院近来和东宫走得近,莫不是在假借传艺之名为东宫敛财?” 太医院一下安静下来,萧院正沉思,一旁的满宝却翻了个白眼道:“他们莫不是傻子,陛下将太医署之事全权交给太子,我们太医院修书,商量建造太医署之事都要在崇文馆中做,免不了要与詹事府来往,不跟东宫走得勤,难道要去他们御史台串门吗?” 众太医:…… 萧院正忍无可忍的扭头与她道:“你可闭嘴吧,宫里岂能如此口无遮拦?”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我临时有事儿所以改时间了,不是你们看错了。 ☆.第1689章 兴奋 满宝闭嘴了,却打算动笔,她撸了袖子道:“萧院正,您上辩折,我也上折子弹他们,哼,谁还不会骂人不成?” 正在组织语言想要安抚众下属的萧院正听说顿了一下,问道:“你怎能上折?” 太医院里的太医们一般是没有权利上折的,整个太医院,除了院正外就只有两个副院使可以就太医院的事儿上折了。 但目前太医院两个副院使空缺,所以只有萧院正一人有权。 只是萧院正素来不参与太医院之外的事儿,很少上折子,每次上折子还是因为户部克扣给他们的药钱,日常催促付钱的折子,一般都到不了皇帝跟前。 满宝道:“我还是崇文馆编撰呢,为何不能上?” 对哦,周满还是五品编撰呢,等一等,萧院正这会儿才隐隐觉得不对起来。 编书他和刘太医等人也没少出力,甚至做的也不比周满少,为什么他们是单职,只拿一份俸禄,周满却又任了六品太医,又授了五品编撰? 在周满当了快半年的官儿后,萧院正总算是觉察出不对来了。 满宝见萧院正的眼神有些怪,便往后倒了倒,疑惑的眨眼问:“萧院正,您怎么了,是不是气呆了?”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暗道:他这何止是气呆了? 不过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扭头看向其他人,叹息一声道:“大家干活儿去吧,门下省还未将折子给我送来,那此事就还没有定论,且不急。” “而且说是弹劾我的,主要还是在弹劾太子殿下,你们不必忧心。” 满宝目瞪口呆,不满道:“院正,您怎么能这么怂呢?” 萧院正忍不住了,抬手拍了她脑袋一下,道:“你可闭嘴吧,这是大人的事儿,你少掺和。” 满宝摸着被拍的脑袋道:“我已经决定了,今天就把弹劾折子写出来递上去,哼!” 萧院正正想劝她,想了想,她是以崇文馆编撰的身份上折子,那她的上司是杨和书与孔祭酒啊,跟他有什么关系? 于是又闭嘴了。 满宝拿起了桌子上的名单抄了一份,将干到一般的活儿交给其他太医就要走。 “站住,”萧院正叫住她,还是没忍住叮嘱了一声,“御史台的人嘴巴都厉害,你上折的时候少拱火。” “我才不怕呢,”满宝道:“御史台的长官是老唐大人,老唐大人还是很讲理的。” 说罢就跑了。 刘太医看了都不由担心,“院正,不再拦一拦吗?周太医到底年纪小,说话没个轻重。” 萧院正冷淡的道:“你也说了她年纪小,陛下和其他朝臣都看着呢,不会太往心里去的。” 他顿了顿后拿起那份被满宝画过圈圈的名单,道:“对了,这画了圈的这几人落了吧,再看看一共还剩下几个人再选。” 刘太医:……说好的不公报私仇呢? 不过刘太医还是接了过去,将那几人去除,再将重合的几家圈出来,誊抄在另一张纸上,这样就好选了。 比如王氏,共有三家报上名额,王绩只是其中一家,另外两家并排列在了一起。 这样罗列下来就方便多了,之后他们再挑选便可一目了然。 满宝兴冲冲的跑回崇文馆,还特特给自己拎来了一壶刚烧开不久的开水,她倒出一杯来便开始磨墨。 等将墨水磨得差不多了,水也放温了,她一口气喝光,便又倒了一杯放在一旁,然后就坐下,摊开一张白纸,深吸一口气后从笔架上选了一支笔来,呼出一口气,沾了墨就开始眼睛发亮,兴致勃勃的写起来。 跟她间隔了半个房间的其他编撰注意到,忍不住踱步上前,笑问:“周小大人这是得了什么这么高兴?”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没得什么。” 想了想觉得不对,她抬了一下头,一脸严肃的否认道:“我没有高兴,我现在是气愤加伤心。” 编撰很怀疑的看着她即便是努力板着脸也遮掩不了的闪亮眼眸,暗道:这是气愤和伤心的表现吗? 满宝已经又低下头去了。 对于御史台里的有些人,她早就想骂了,只是上次她被弹劾的确是她之过,她就是回嘴也理不直气不壮。 她私心里觉得,他们抓他们迟到并没有错,但无辜牵连到太子和其他人就很过分了。 尤其他们这样到处牵连人并不是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而是为了私利。所以便是她后来认罚了,其实心里也是很不服气的。 有些话,她一直憋在心里不说,白善也说,时机不对,说了不过是自负高傲,推脱责任,何必与他们争执给人留下那样的印象呢? 先生也让她心胸放宽,静待将来。 她以为这个将来要等很久呢,没想到才几个月就让她等来了。她觉得再过两月她就要忘记这个仇了。 果然,天尊老爷对她就是好,哈哈哈哈…… 满宝越写越兴奋,什么时候到吃饭的时间了都不知道,还是白善在食堂左等她不到,右等她也不到,这才对候在一旁的徐雨道:“你将食盒放在这儿吧,我一会儿给她。” 徐雨也早已习以为常,行礼过后退下。 白善就放下筷子,对白二郎:“帮我们看着,我去找她。” 白二郎吃得头也不抬,只微微点了一下。 白善找到崇文馆,书楼里只有满宝一人。 白善推开门进去,走到她身侧她都没反应过来,他便不由好奇的探头去看她正在写的东西。 看了半响,他终于忍不住开口,“你这是要和御史台打起来?” 满宝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到白善才呼出一口气,“你走路怎么都没声音?” “下学的时候我们从书楼边上跑过,看见这边门窗都关上了,还以为没人了呢,结果你竟然还在屋里。”白善指了一下沙漏,说明了一下自己来这的原因,“这会儿都吃饭了,你不饿吗?” 满宝这才感觉到饿,别说,不注意的时候还罢了,一注意就觉着饿得不行,再一看眼前的纸,竟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白善就笑道:“走吧,先去吃午食,吃完了再回来写。” 满宝就要拿一块镇石压住纸张,突然想到了什么,看了眼不远处的几张桌子,干脆收了起来一折塞进怀里。 白善微微挑眉,笑道:“不错,谨慎了不少嘛。” 满宝道:“这叫心细。” ※※※※※※※※※※※※※※※※※※※※ 作家的话 我回来了,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1690章 查漏补缺 吃完了饭,俩人没有再回到崇文馆,而是将笔墨纸砚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边强忍着睡意上外面的观景楼去了。 其他人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在院子里走了两圈便回去午睡,懒得理他们。 哼,等他们当了官,他们一定要和朝廷增加一条建议,未婚夫妻的,不能进同一部门学习或工作。 夫妻也不行! 白善拎着一壶水和拿着两个杯子跟在满宝后面上楼,俩人在阁楼上找了个位置坐下,齐齐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没办法,才吃饱饭,又是入冬微冷时节,特别的容易犯困。 俩人并排坐在桌子边上,呆呆的看着阁楼外的青山和宫殿,冷风吹过,却一点儿吹不走他们的瞌睡。 白善就甩了甩头,发现用处不大后便道:“算了,吹风也很难清醒,你把折子给我看看吧,我们说说话。” 满宝便木木的从怀里掏出来给他,足有四五张的样子。 白善一边展开一边道:“这么多,你打算写长折子?”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眼角沁出一滴眼泪来,她困困的道:“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最多还能写两页。” 那也不少了,大部分折子都是言简意赅的,谁跟她似的总写这么长? 白善一边一目十行的扫过,一边随口问道:“这次是为的什么?” 很快,不等满宝说话他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因为她开篇就点题了。 她告诉皇帝,她今天一早才整理完名单,还未来得及上交便惊闻御史台上书弹劾太子及萧院正的消息…… 白善怀疑,“你真是先整理的名单,才听到的这消息?你今儿一早和我读过书后不是就去前殿看你三个徒弟扎针了吗?” 他道:“御史台弹劾的事儿我都没听说呢,你是从那些内侍和宫女那儿听来的?” 满宝左右看了看后小声道:“调换一下顺序嘛,反正事情没变就行,不然显得我很小气,似乎是听了消息才去找的名单核实。” 白善不置可否,反正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 白善快速的看完,清醒了,一点儿也不瞌睡了,他按下手中的这几张纸道:“你这样写不行。” 满宝歪头,“我哪儿写得不好?是典故用得不好,还是骂得不够透彻?” “典故用得好了,骂得也不错,但你骂错了人。”白善上下打量过她,问道:“你就一个人,打算和整个御史台对打?” 他道:“别怪我没提醒你,老唐大人虽然骂人比不上魏大人,但也差不了多少的,想想唐学兄那张嘴。” 满宝一听,怔了一下道:“我没骂老唐大人呀。” 白善点了点纸上的字道:“御史台是老唐大人主事,你直言‘御史为私利不顾民生国计’,这就是把整个御史台的御史给骂进去了,老唐大人心里肯定不高兴。他就是理解此事,也决计不会让你这么骂的,到时候你们肯定要对上。” 白善摇头道:“老唐大人身后可是有整个御史台,更别说朝上还有那些看不惯太子或想往太医署塞人而不得的官员了,到时候你打得过他们吗?不是我瞧不起你们太医院,而是你们太医院的太医从来就不擅吵架吧?更别说整个太医院只有你和萧院正可以上折。” 满宝就严肃了脸道:“谁说我是代太医院上折了,我是以编撰的身份上折的,我就是看不惯他们如此尸禄素餐,不但不能为国为民,反而还来挖国家和陛下的墙脚,挖了还嫌弃国家和陛下给的不够多,简直是岂有此理!” 白善微微一挑眉。 满宝继续板着小脸道:“我的上官是杨学……杨大人!再往上则是孔祭酒!” 哼,打架嘛,谁怕谁啊,先不说崇文馆里这么多编撰,孔祭酒手里还有一个国子监呢。 大家都是文人,一起来呀! 白善听明白了,笑问:“你这是早想好的,还是现想到的?” “当然是现想到的了,”满宝扯过他压着的纸张,也知道如果是以编撰的身份来写折子,那她当中的一些语句就要改掉了,不然人家一看就知道她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满宝叹息道:“太医院太小了,竟然没有参政之权。” 害得她还得临时从杨和书和孔祭酒那里借力,也不知道那两位大人肯不肯掺和进来让她借力。 白善一边从篮子里取出笔墨,一边道:“放心吧,孔祭酒一向护短,朝中只要有人忍不住扯上崇文馆,那孔祭酒一定会回护你。” 他倒了一些水进砚台,一边磨墨一边笑道:“不过我们不能等着让人来扯,所以你这折子要改的可不少。树敌多不如树敌少一些,谁上的折子,谁出的主意你就骂谁,不要把整个御史台扯下水。” 他意味深长的道:“御史台虽是老唐大人为首,但里头的人却也不一定全都听老唐大人的。上次大明宫官员斗殴,王绩弹劾东宫,老唐大人可一直没出现。” 满宝立即心领神会了,咬着笔杆道:“只一个王绩不够呀。” “你不是还听来了四位大人的名字吗?” “但那只是风闻,”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是吴公公告诉我的,并没有实证,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跟着王绩上折子。” 白善不在意的道:“怕什么,写上,你虽不是御史,但年纪小,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听风就是雨,别人也不会怪你的,要是冤枉了他们,他们自可以上书表白,朝堂不同他处,他们白纸黑字的上书了,难道大家还会强按着他们的头认下不是他们做的事吗?” 满宝竟然觉得白善说的有道理,她偏头看着他,问道:“你的心肠什么时候弯了这么多道了?” 白善闻言便抬手敲了一下她脑袋,笑道:“我们入宫都这么久了,我又不像你每日只想着修书和钻研医术,我们除了上课外,还得跟着学里的侍讲博士学习为人、为官之道,这种借力打力的事儿又不难琢磨,多在詹事府那儿站着听一听他们汇报政事就懂了。” ※※※※※※※※※※※※※※※※※※※※ 作家的话 晚安,明天再加更 ☆.第1691章 偶遇 满宝眼睛大亮,“还教为官之道吗?我也想学呢,怎么你给我的课程表上没有?是哪位侍讲上的课?我也要去上!” 周满被招进宫里来住,一开始杨和书就说了,她要是想上课,也可以去听,毕竟,崇文馆招贤时,她的名字就在招贤名单上,虽然她进来不是当学生,而是当官儿。 不过周满进宫以后很忙,几个月下来,统共去上的课不超过五节,其中有两节还是为了给他们先生撑腰去上的,另外三节则是因为上课内容正好是她感兴趣的,所以跑去听了。 白善瞥了她一眼道:“当然不是直接说的为官之道了,有时候侍讲们会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儿拿出来与我们讨论,还有前朝的那些纷争,讨论得多了,知道了前朝的大人们,还有朝堂上大人们做的事儿,慢慢也就琢磨出来了。” 他道:“而且还有先生在呢。” 有些话是不能在课堂上说的,说透了就没意思了,还容易惹祸上身。 但白善和白诚是庄先生嫡传的弟子,自然又是不一样的。他如今也在宫里做侍讲,倒是方便了他给他们开小灶。 每日师徒三个说说话,给他们答疑课堂上的一些疑问,点明了其他侍讲博士未说尽的话,白善也就学会了。 说白了,在朝为官当中庸,这才能持久;但在其位谋其政,这样才不负拿到的俸禄;更要不忘初心,这样便是身死道也不会消。 这就是白善听了各个先生讲课后总结出来的为官之道。 他对满宝道:“你想知道什么问我就好了,不然你要想琢磨出来,怕是一节课都不能落下。” 满宝一听,泄气了,“好吧,你将你做好的笔记给我看,或是每日吃饭休息时和我说一说就好,我现在好忙的,根本没时间。” 白善点头,“看出来了。” 他点了点磨好的墨,放下墨条道:“写吧。” 满宝便思考了一会儿,半刻钟后便沾墨落笔。 白善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给她指点一下,让她改一下语句,或是从另一方面写。 因为已经写过一次,这一次又和白善先商量过,所以还挺通顺的。 满宝一口气写完。 白善见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他便接过她写好的稿子快速的又过了一遍,然后点头道:“你再修一修就好了,我上课去了。” 满宝就挥手:“去吧,去吧。” 白善跑去上课了,满宝就拿着写好的稿子嘿嘿一笑,通读一遍后改了几个句子,然后就吹干了墨水,把东西一收,喜滋滋的跑回崇文馆去。 满宝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出一封崭新的折子,酝酿了一下,还清了清嗓子,这才打开折子将稿子誊抄上去,还特特注意了一下字体,保持折子卷面干净,务必要做到最好。 她觉得她考试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认真。 誊抄比写的速度还要慢,等她终于誊抄完,脖子都酸了。 她仰了仰头,转了转酸涩的脖子,等墨水干了,她就将折子收起来,然后把折子送到门下省去。 哼,吵架嘛,谁怕谁呀。 就是可惜,明儿就休沐了,现在也快下衙了,门下省受理得两天后了吧? 第一次不是那么渴望休沐了。 满宝将折子送到门下省,便背着手,跨着步走回东宫去,正巧碰上太子在太极殿处理完事情,也正要回东宫。 远远的看见前面那人背着手走得霸道自在,太子便忍不住扭头问吴公公,“这是有什么喜事儿?” 吴公公努力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便斟酌的道:“因为太医署要开学了?” 太医署开学,遇到周满的课,她肯定要去上课的,那样她必定有许多时间出入宫城。 外面总比宫里好玩儿的。 吴公公想了半天也只想得起来这一件,然后就没了。 太子瞥了他一眼,背着手向周满走去,前面的人毫无所觉,主要是双方离得有些远。 太子见她进了东宫还是背着手,左张右望的看着两边的风景,便也忍不住左右看了看,半响后反应过来,怎么倒跟东宫是她的地盘似的? 太子干脆运气叫了一声:“周满!” 满宝正自得其乐的欣赏着两边的风景,突然听见叫吓了一跳,立即收回放在背后的手扭回身看去,就看见太子正远远的站着。 满宝便站住,想等他上来,但见对方动也不动,她这才觉得不对,好像她是下位者,虽然他是要往她这边走的,但还是得她去就他才对。 满宝心累,脸上却扬起笑容,一脸高高兴兴的小跑着上前。 跑了好一会儿才跑到太子跟前,有些气喘的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道:“在宫里,跑跑跳跳的成何体统?” 满宝:……她要是慢慢走过来,是不是就变成不尊太子了? 不过太子也就是训弟弟妹妹们习惯了,随口一训的,见人到了跟前,他便举步继续往东宫去,问道:“你这是去太极宫里看恭王?” “不是,现在恭王殿下并不用每天都看,我有空了就去看一看,今儿没去,我是去的门下省。” 虽然周满说得轻松,但太子知道她并不粗心,哪怕恭王不需要她时常看顾,最多隔两天她就要去一次的。 如果不去,她还会特特的和皇后上书请假,太子就曾在母后那里看到过她的请假折子。 太子问:“你去门下省做什么?” 满宝就将王绩等人弹劾太子和太医院敛财的事儿说了,见太子无动于衷的模样,便问道:“殿下,您不生气吗?” “哦,这么一件小事儿倒是不值得生气,”他道:“父皇和朝臣又不傻,一年两千两而已,又不是两万两,二十万两,孤用得着去贪这点儿钱吗?” 身后的吴公公应道:“就是,殿下随手拿出一斛珍珠,几件玉器就值这么多钱了,何必去贪那点儿银子?不过是他们日常看不惯殿下,所以弹劾罢了。” 只要不是直指太子身上的缺点,也不是暗示他没子嗣什么的,参与人数也不足够的情况下,太子一般都不会炸。 每天都有人弹劾他,他要是每次都暴跳如雷,那每天干脆就一直生气就好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1692章 意味 满宝同情的看了一眼太子,太子蹙眉,居高临下的瞥了她一眼,问道:“所以你上书干什么去了?” “我上书弹劾王绩等人了。” 太子微微挑了挑眉毛,上下打量了一下周满后问:“跟御史吵架吗?” 满宝严肃的道:“殿下,怎么能是吵架呢,我这是为了让朝堂、太医署和国家变得更好。” 太子敷衍的点头,“不错,弹劾得好,不过你要是吵不过可不要哭鼻子。” “我是那样的人吗?”满宝挺着胸膛雄心壮志的道:“我只要有理,那就不会输。” 太子扯了扯嘴角,觉得她太过天真,这世上,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中,输赢看的从来不是道理。 太子瞥了她一眼后便背着手加快了脚步,超过周满往他住的后院去了。 吴公公连忙小跑着要跟上,被落在后面的满宝一把抓住,小声问:“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吴公公小声道:“就是让您自己去玩儿的意思。” 说罢,他立即挣脱开周满的手,小跑着追上太子,落后三步跟在后面。 满宝挠了挠脑袋,忍不住嘀咕,“我本来就是要自己玩儿,是你叫住我的。” 她耸了耸肩,转身往崇文馆去了。 等她走到崇文馆,正好白善他们下学。 满宝想到了什么,立即小跑着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正收了自己抄下来的文稿要回家去,看见满宝跑进来就笑问,“跑什么?” 满宝道:“先生,您回去告诉我大嫂,明天早上我要吃羊肉竹笋臊子面。” 庄先生问:“明天一早你不是用过早饭才出宫吗?” “我可以少吃一点儿,留着肚子回去吃臊子面。” 庄先生便抬手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应了下来。 此时庄先生还不知道满宝上折子跟人吵架了,因此笑吟吟的应下。应该说,此时大半的朝臣,包括御史台都还不知道。 折子交到门下省时已经晚了,大家都要准备下衙,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便堆在那里,由值班的人挑选,然后再决定是否选送给中书省和陛下查阅。 周满一个五品编撰,弹劾王绩等人也不是顶要紧的事儿,所以就跟一堆折子被落在了后面。 还是晚上值班的魏知无聊,让人将这些折子归类一些,明儿将一些要紧的送进宫里给皇帝批阅。 不错,大部分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都可以休沐,但上层却是有轮值的规矩。 皇帝更不用说,碰上官员休沐,他也就早上免了早朝,少了一些折子而已,但每天还是都要干活儿的。 周满的折子也被筛查出来了,魏知正好去看近来的弹劾折子。 弹劾折子一直是监督百官风气的重要东西,从这些折子上你能知道哪个官员跑去花楼买醉了;或是哪个官员或官家子弟又做了什么败坏风俗或破坏律法之事…… 魏知一直认为,吏治是否清明就看弹劾折子是否可以想弹就弹。 哪一天当言官都不敢说了的时候,那就是吏治败坏到一定程度了。所以便是御史之中也有为谋私利而弹劾的现象在,但他依旧不提倡陛下禁止。 因为人都会趋利避害,一旦没有实证而惩治了言官,那对言路开放的打击是很大的。 翻了好几本,他翻过的本子大多放在了右手边,这是不需要皇帝处理,只上交给中书省就可以了的;左手边目前只放了一本,那是需要皇帝亲自看的。 他随手捡起一本,一翻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便先一疼,虽然看着很工整,但这么多字…… 说过多少遍了,便是弹劾也要言简意赅,少说些废话,御史台那些人就是听不懂……咦? 魏知清醒了些,微微坐直身体来,回头又从第一行读起…… 魏知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将这封折子读完,想了想,还是伸手放在了左边。 门下省筛选出来的折子第二天一大早便被送到了皇帝案前。 不过皇帝今天早上不太想勤奋,所以吃过早饭后就和他闺女儿子们在御花园里玩了半天,等开心得差不多了,这才背着手去批阅那些总也看不完的折子。 等皇帝看到周满上的折子,忍不住高兴的拍了一下桌子,他拿着折子哈哈大笑起来,对古忠道:“这孩子不错,骂得精彩,朕怎么不知道她还有这个口才?” 古忠笑着给皇帝倒茶,顺口问道:“陛下说的是哪位小大人不成?” “就是周满啊,昨儿王绩上书弹劾太子和太医院,今儿她就上书弹劾王绩,”皇帝摇头笑道:“就不知道她是在替太子出气,还是在替太医院出头。” 皇帝还没看完呢,才看了一小半,他笑着喝了一口茶,继续往下看去,看着看着,皇帝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古忠站在一旁看得是心惊胆战,却不敢表露出来。 皇帝伸手敲了敲桌子,半响后扯了一抹笑道:“到底是朕小看了她,将这封折子送到孔祭酒府上,算起来,她能上折是因为身为崇文馆五品修撰,孔祭酒是馆主,该他管的。” 古忠不知道折子上都写了什么,也不敢窥探,弯腰伸手接过折子,然后就装到一个盒子里,让他徒弟送出宫去。 孔祭酒难得休沐,正在家里和朋友小酌,顺道下棋修身养性呢。 接到宫里送来的折子,他便好奇的展开看。 和他下棋的虞县公见他许久不说话,便掀起眼皮来看他一眼,问道:“这是怎么了?” 孔祭酒摸着胡子,一脸欣慰的笑道:“没什么,一个下官上书弹劾了几个官员而已。” “这是犯了什么大事儿,陛下还特特的把折子递给你看?” 孔祭酒笑了笑,将折子放回盒子,不在意的道:“不是什么大事,县公,这一步该轮到我走了吧?” 虞县公也没追问,笑着应了一声,等下完了这一盘棋就背着手告辞回家了。 虞县公走了,孔祭酒这才重新打开盒子看了折子一眼,半响后转身回书房,对下人道:“去请赵国公和郭詹事来一趟。” 赵国公是国舅爷,和太子的关系一向好,而郭詹事更不必说,他是詹事府主事。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93章 深长 俩老头被请到孔府看了一封折子,郭詹事夸了一句,“写得不错,不过王绩弹劾之事不是多要紧,之前因他杖责他侄子,在朝中的风评不怎么好了,太医署的这二十个名额所赚不过两千两银,并不怕他告,我让詹事府的官员上一封辩折就可以了,不必孔祭酒操心。” 孔祭酒就掀起眼皮来看了他一眼,“你没看后面的落款吗?” 郭詹事点头道:“看了,正因为看了才觉得没必要。” 他道:“周满虽是殿下的人,但在陛下和娘娘面前也受宠,好刀要用在刃上,这种小事没必要把她扯进来。” 孔祭酒顿时就有一种“夏虫不可语冰”的感觉,这一刻,他是真心替周满惋惜的。 虽然周满未曾明说,但孔祭酒每日进出崇文馆,还听到过她与萧院正的私语,他看得出来,周满不是太子的人,恐怕也不是皇帝和皇后的人。 那孩子还小,心又远大,恐怕并不将宫里那几人放在心间,要知道,她可是一再拒绝过进宫当太医的。 一群人只看她与太子相处融洽,过从甚密便认为她是太子的人。 孔祭酒微微摇头,道:“折子已经送到门下省,交给了陛下,陛下特意让人给我送来的。” 郭詹事立时一静,顿了半响后问道:“陛下这是何用意?” 赵国公到底比较了解皇帝,沉吟片刻后便问道:“陛下这是想为殿下扫平阻碍了?” 郭詹事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盯着俩人问,“这是什么意思?陛下怎么突然如此疼宠太子了?” 孔祭酒和赵国公都瞥了郭詹事一眼,还能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恭王露了马脚,现在被拘禁在宫中,已经没机会再找太子殿下的麻烦了,朝中弹劾太子的声音瞬间少了一半。 而太子要当爹了; 这几个月来太子脾气还过得去,处事还算稳当,似乎又回到了以前。 皇帝本来就不乐意废太子,之前太子那么荒唐,那么自暴自弃的时候他都顶着压力不愿意废太子,现在太子好转,他自然要为太子铺平道路了。 王绩显然被选做了鸡,而周满的这封折子被皇帝选做了引子,他们这些人嘛,自然就是刀了。 杀鸡儆猴,若猴还不老实,往后的纷争还多着呢。 孔祭酒心内叹气,面上却不显,他重新将折子交给郭詹事,“这两日休沐,这封折子是昨天晚上门下省选出来的,现在知道消息的人肯定不多,所以你们有两天的准备时间。” 郭詹事接过,这才重新看起这封折子来,斟酌着要从哪里下手。 孔祭酒回身坐到椅子上,端了一杯茶后道:“其实这封折子就写得很好了,虽用的典故和文采上还略差一些,却骂得鞭辟入里,罪名也给你们罗列出来了,尸位素餐,这便是为官的大忌了。” 郭詹事还是不太能理解,“这折子谁写都可以,怎么让周满亲自下笔?太子妃就要生产了,她这时候参与这些事不好吧?” 到现在还以为是孔祭酒和皇帝授意周满这么干的。 孔祭酒瞥了他一眼,干脆点明了道:“郭詹事,这折子是周满自己写的,没人授意她。” 赵国公昨天下午还和皇帝偷偷的喝小酒来着,也敢肯定皇帝昨天还没有要收拾王绩这些人的想法。 他颇为惊奇的翻了翻折子,笑道:“一介女子能有此见识,倒也不俗。” 到底是自己的手下,孔祭酒微微骄傲的道:“读书明理,她从小便熟读儒家经典,虽为女子,却也是当士来培养的,自然不差。” 郭詹事瞥了他一眼,虽然和周满不太熟,但俩人同在东宫当差,而且因为唯一的女官就在他们东宫里,所以他手下那些人没少讨论周满。 他可是知道的,相比于儒,周满更信道家,听说她东宫里有内侍被罚,自怨出身时,她还教人拜太上老君呢。 更别说,她的老师也在东宫担任侍讲,虽然才见过几次面,没怎么说过话,但郭詹事也了解过,在治国方略上,庄洵更推崇道家和法家。 不过此时不是争功的时候,既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又正对自己的立场,自然是要商量一下怎么办了。 等商量好,郭詹事还是没忍住避着赵国公悄悄的问孔祭酒,“这果真是陛下的本意吗?若他意在他处,我等当如何?” 暗示,如果皇帝是有心钓鱼,想把太子的势力钓出来,到时候太子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就跑不掉了。 作为东宫詹事,郭詹事不得不考虑这种情况存在。 孔祭酒闻言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郭大人多虑了,陛下要废太子,前两年多的是机会,何必要赶在这时候对太子不利?何况太子手上有多少人,陛下会不知道吗?” 这几年为了和恭王相斗,太子是把手里的牌尽乎出了,甚至因为他无子嗣又喜怒不定,还失去了不少臣心和手下。 要说恭王和其他皇子有暗中的人手他信,但要说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NTR场合_御宅屋   猛兽博物馆   我的风骚情人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乡村透视仙医   过激行为(H)   万古神尊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