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68章

第68章

挪步上前,伸手摸了摸,真的是跟活人差不多啊。 她伸手摸向她的胸口,“喝”的一声,向后一蹦,差点给跳到了床下,她有些惊慌的道:“有心跳。” “都说了是拟人了,除了没有意识就跟真人差不离,在模特的脑后应该有控制的屏幕,有各种选择的模式,你可以看一下。” 满宝把人翻过来,这才发现这个人竟然还很重,用力的翻过去,扒开她的头发一看,果然,她的脑袋后面就是一个屏幕,上面各种字幕,她琢磨了半天才看明白,现在这个样子是健康模式。 她好奇的点了点,直接点到了心脏骤停模式,本来还有心跳的模具一下就顿住了,然后脸色都发白起来。 满宝瞪圆了眼睛,手忙脚乱的想要她恢复,结果却点成了中风模式,本来眼睛紧闭的模具一下睁开了眼睛,嘴巴迅速的一歪,整个人都发起抖来…… 满宝:…… 科科:…… 在科科的指点下,满宝总算让它恢复了正常,满宝这下确定了,这还真就是个模具,就跟玩具差不多。 只是这个玩具长得跟人太像了。 满宝研究了好一会儿,就照着莫老师给的教程给它按摩,科科会拍下来她的手法,而模具中有作用力的记录,到时候可以一起发给莫老师看。 莫从军也想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因此早早的等着了,他一收到邮件立即把视频打开了,打算先看她的手法,再去琢磨力的记录。 结果出现在视频里的除了那具眼熟的模具外,就是一张只在博物馆种能见到的木床。 还有一双小胖手。 虽然那手看上去有些肉,但不能否认它不大,莫从军自己就是学医的,虽然看不到按摩的人,但只根据手也能大致推断出人的年龄了。 他不由瞪大了眼睛,连忙调出力的记录。 莫从军沉默了,这才想起来,他好像从来没问过这个徒弟的年龄,虽然从日常交往中他已经猜出她是一个女性,却不知道原来是这么小的女性吗?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却也有弊处。 莫从军很快便想好了利弊,但还是要确定一下,于是他发邮件过去问,“周满,我一直忘了问你今年多大了?” 满宝想了想,决定报虚岁,于是道:“我十一岁了!” 莫从军很怀疑,虽然这也在他估算的年龄段之内,但总觉得有些不对,于是问道:“真的有十一岁了吗?那你是发育迟缓吗,或许是身体不好?我看你的手掌似乎偏小。” 满宝只能回道:“虚岁。” 在未来,已经不会有人算虚岁了,但莫从军知道古时候的人类有这个习惯,且因为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盛行,他隐约知道虚岁也是分两种情况的,于是问,“虚一岁还是两岁?” 满宝咬了咬自己的食指,回道:“两岁。” 莫从军:…… 真是又惊又喜啊。 莫从军气乐了,他道:“小姑娘,你还小,不适合按摩,还是先学习针灸吧,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学习针灸。” “可是我没针。” “去买。”莫从军顿了顿后问道:“你不会是没钱吧?” “有钱,但是没时间。” “你一个九岁的小孩儿这么忙?” “忙啊,我好忙的。” 话是这么说,满宝还是托周五郎去县城的时候帮她从药铺里买一副针回来。 一副针可不便宜,因为一副就是一包,各种大小长短的针都有在里面。 这是很精细的东西,所以造价不便宜,一副针就要一两,幸亏满宝是直接给了银锭去的,不然还不一定能买回来。 因为东西贵重,周五郎还特别好奇的窝在满宝的房间里,看着她把里面的针抽出来,照着一本书认针。 等她认完了,周五郎就冲她伸出一只手,“来来来,你会扎针了吗,给我扎扎看。” “五哥你病了?” “没病,我就想着你这针这么贵,我得第一个被扎才行。” “……”满宝一把拍开他的手,道:“没病不扎,而且我还没学会呢,万一扎错了咋办,你赶紧走吧。” “你不扎人怎么学得会?”周五郎忧心忡忡,“你别是想着扎自己吧?”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你放心吧五哥,我就是不扎自己也学得会,我先在假人上扎。” “什么假人?” 满宝掩住嘴巴,心虚的道:“纸人。” “哦——就是你那个穴道图?” 满宝连连点头,总算是把五哥给应付走了。 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满宝这才开始捏着针在拟人模具上寻找穴道…… 医术并不能一蹴而就,就算满宝已经背下了穴道图,真的要去找穴道时才发现不是这么容易的,更别说是往里扎针了。 虽然拟人模具很像人了,但它并不能告诉满宝它的感受。 满宝不知道这一针下去是痛,是酸,还是胀,或是什么感觉也没有。 而莫老师显然对扎针也没有实际经验,他理论知识倒是挺丰富,但也仅限于理论知识,他也就在拟人模具上扎得特别熟练而已。 活人身上,如果在他身上的实验算数的话,那也是挺熟练的。 反正他一连录了好几堂针灸的课程发到了满宝的邮箱,教导她如何正确的使用针灸治病。 嗯,虽然没有实际经验,但却是有历史经验的不是吗? 这些可都是医书中记载流传下来的。 满宝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拟人模具扎得千疮百孔,但它很好用,因为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它就又恢复如初了。 据科科说,它是专门用作医学教学的拟人模具,所以用的制作材料便有自我恢复的特性。 就这样,满宝白天上学堂和玩耍,晚上则沉浸在医学的海洋之中。 ☆.第四百九十五章 行针 整个七里村,能够给满宝折腾的病人,除了自家人,也就只有周虎媳妇了。 当然了,她主意不少,但真敢下手的时候还是不多。 比如大头受寒咳嗽了,满宝摸了脉,开了药方,但却没有用自己的药方,而是让领着大头,拿着药方到大集去找老大夫。 老大夫拿着满宝的药方看了好一会儿,摸着胡子问道:“你是自学的?” 满宝冲他笑。 老大夫并不深究,摸着胡子思考半响,最后提笔换了两位药,道:“你这药方也不能说错,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老大夫看了她一眼,便多说了些,慢悠悠的告诉她,现在是他们家来抓药,所以他会改了这两味药,而如果是白老爷家来抓药,他却是会增减这几味…… 若是成人,他会增减哪几味药;若是更小一些的幼儿,他又会换去哪些药…… 虽然莫老师是站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往回看,但作为研究性的学者,在开方下药这一方面,其实他也是有局限性的。 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他教不了满宝。 满宝在老大夫那里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他只是在她的药方上增改,但满宝也学到了很多。 老周家的人却是目瞪口呆,一次两次之后他们就知道了,满宝还真学会了医术,连开的药方都跟老大夫开的差不多。 这样一来,每次他们生些小病的时候就不乐意再去找老大夫看病,很想让满宝自己给他们抓药。 满宝忍不住道:“我开的药可能比老大夫开的药要贵,而且不一定有老大夫的好。我这还没出师呢。” 老周头道:“那你赶紧学,赶紧出师。” 但到了周虎媳妇那儿就不一样了,因为她的药方并不是满宝一个人开的,而是莫老师跟她一起合作开出来的。 她提供脉案,他想出药方,据说,他还在那边请教了不少同事,一连开了好几张药方出来。 然后再拿来和满宝商议。 师徒两个商量着给周虎媳妇换了一个药方。 其实,要不是满宝说周虎家贫困,像他要求的什么补气养血的人参吃不起,不然用第一个药方的效果可能是好的。 虽然很惋惜,但莫老师觉得他得体谅原始人,毕竟那时候人类所能获得的资源不是很多不是? 而满宝也在抓紧学习针灸,半年后,在三伏之际,她就把针灸包塞在布包里溜到了周虎家。 她悄悄的和陈氏嘀咕了好一阵,然后陈氏就把衣服解了,第一次接受满宝的针灸。 满宝倒不是第一次在活人身上下针,因为在此之前她扎过自己,虽然只有一下…… 但她还扎过她好几个哥哥呢。 但以治病为目的的扎针却是第一次,而且有些穴道她只摸过,并没有在活人身上扎过。 不过此时莫老师就在系统的对面严阵以待,加上对自己技术的自信,满宝从布包里把针拔出来的时候,小脸上全是自信。 她先伸手在按陈氏的穴道,确认了穴位后便快准决的落针,然后盯着陈氏的脸色问:“是胀还是痛?” 陈氏仔细感受了一下,犹豫道:“好像有点儿胀痛。” 满宝:…… 她动了动针,问道:“这会儿呢?” “哎呀,好胀,还有些酸……” 满宝便沉吟,停下手,看着陈氏问:“这会儿呢?” “还是胀。” 满宝便满意了,开始去扎下一个穴位…… 一问一答,满宝将针扎完便撑着小下巴坐在一旁等时间,当然,时间是科科帮忙计算的。 过了一会儿满宝便去动针,陈氏突然道:“我觉着针下有气,就好像在冒水的泉一样,扑哧扑哧的往上冒气,把针给颤动了。” 满宝就笑开,动了动那一枚针问,“是这儿吗?” 陈氏“嗯”了一声,问道:“满宝,嫂子能好吗?” 莫老师说过,病人的意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治病条件,于是满宝点头道:“一定可以的。” 满宝鼓励她,“嫂子,每日太阳初升后,将寒气祛除,你便也去院子里走一走。人一动,气血便也流动得更快些,人也会越加的精神。” 陈氏如今的身体状况比当初钱氏的还不如,这两年她都是卧病在床上,很少能出门。 因为她多走一会儿就觉得浑身冒冷汗,眼前发晕,要难受很久。 她并不想走,但满宝的话她还是听进去了,她决定明天去试一试。 等时间到了,满宝便收了针,仔细的盯着陈氏的脸色看,又给她摸了摸脉,确认她没事后就要回家。 二禄背着三寿进来,看见满宝便咧开嘴笑,“满宝,你又来看我娘了?” 陈氏忍不住道:“要叫姑。” 二禄憨憨一笑,“满宝姑,你看三寿,他已经会叫哥哥了。” 三寿也两岁多了,只是他体弱,虽然已经会说话,但走路还不稳当,他从二哥的背上滑下来,就一把抱住满宝的胳膊,含糊的叫着,“满宝,满宝……” 满宝很高兴,给陈氏出主意,“嫂子,每天给他吃一碗鸡蛋水,肯定能把身子养好的。我从小就是这么养的……” 陈氏想起当年满宝像个小猫崽一样,比三寿也强不到哪里去,便也觉得这个偏方好,于是点头,“好,回头我让他爹去换些鸡蛋回来。” 满宝立即道:“可以跟我家换呀,我家的鸡蛋多,我的小农庄里的鸡蛋也多。” 满宝没说错,老周家现在养了许多鸡,因为有鹅在后山看守,并不担心鸡会被黄鼠狼或老鼠偷去。 所以他们家现在养的鸡足有七八十只,这会儿天热,鸡很爱下蛋。 更别说他们的小农庄了,那是养了上百只鸡,所以满宝一点儿也不缺鸡蛋。 陈氏也从周虎那里知道村里的事,便笑着点头:“好,回头让他爹去你家换鸡蛋。” 满宝便开心的告辞了,之后便每天都去给陈氏扎针。 她和莫老师专门给陈氏设计了一套针法,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这一套针法并不是一天内走完所有的穴道,而是分三天来走。 走完一次后休息两天,便又开始。 也不知道是不是针灸起了作用,或是新换的药方好,陈氏的身体竟然慢慢好了起来。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想娶媳妇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开始,她只能扶着门墙走到门口那儿站一站,后来可以走到院子里。 等满宝走了一个月的针,她已经能走到大门口去,坐在门槛上乘凉了。 不说村子里的人,就是周虎都惊喜得不得了,满宝再上门的时候,周虎就特意把从山上抓来的一只肥兔子留给她。 兔肉这种东西满宝还是很难吃得到的,抓,她哥哥们没这个本事;买,她爹舍不得。 所以她收到这个礼物特别的高兴,背着布包,拎着兔子就跑回家了。 钱氏看到这个兔子感觉挺对不起周虎家的,满宝拿人家练手治病也就算了,还拿了人家这么肥的一只兔子。 于是满宝再去的时候,钱氏就让她带上了几个鸡蛋。 等陈氏可以拿着扫把打扫院子的时候,行针也从三天一轮回变成了五天一轮回。 这下七里村的村民们都惊呆了,纷纷去周虎家围观陈氏,见她虽然还是病弱的样子,却已经能下厨做饭,家里简单的活计做下来也气不喘,头不晕了。 陈氏就亲自为满宝做宣传,“不仅我,就是我家三寿,上次咳嗽也是吃了满宝开的方子好的。” “也没见老周家的闺女跟谁学医术啊,怎么就突然会了?” “什么突然会了,从年前开始就到处找我们把脉,前两年也喜欢给人摸脉,这都好些年了,学会也没啥稀奇的。” “没啥稀奇的,你倒是学给我试试看。” “我倒是想学,也得我会识字啊。” “识字也不行,得人聪明吧,村子里跟庄先生一块读书的孩子也不少,也没见他们就自个学会了医术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不过村子里出了一个小大夫总是好事,以后一些小病小痛就没必要跑到大集去抓药了,至于大病大痛,那还是去找老大夫安全些。 于是满宝开始有了别的病人,虽然都是一些小病,比如咳嗽了,比如流鼻涕,再比如啪叽一下扭了脚、手之类的。 满宝开了药方给人去抓药,大部分人都是把药方一收,就问满宝有没有什么偏方之类的。 这种小病小痛,谁会费钱去买药啊? 他们要是去买药,那还不如顺便去老大夫那儿看病呢。 所以药方收了,他们却没打算去抓药,等熬一段时间,看看病能不能好,要是不能好,也等重一点儿再拿着药方去抓药,正好省了看病开方的钱。 满宝当然知道大家的这个坏毛病,因为她爹就有这样的坏毛病。 家里只要不是她娘和孩子生病,大人的一些小病小痛基本靠熬,用老周头的话说,咳嗽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润润嗓子,过几天就好了; 流鼻涕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流上几天就好了; 扭了手脚,那更是连热水都不用多喝,只要多休息,过几天也就好了。 所以满宝一边给他们开药方,一边叮嘱他们去买药。 当然,绝大部分的村民都是当面应得好好的,转身该干嘛去还是干嘛去了。 满宝唉声叹气,只能看着他们离开。 不过总会有拿着她的药方去抓药的人,这时候她就会特别关注效果,因此也积累了不少开方的经验。 要不是满宝还小,老周头都想在自家支一面旗,直接开个小医馆了。 不过这件事不急,毕竟闺女还小,老周头觉着现在最急的是周五郎的婚事。 他都相看一年了,从去年秋收过后开始相亲,结果到现在还没定下婚事。 眼看着六头都能迈着小短腿跑到厨房自己找吃的了,他却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老周头都快要急死了。 钱氏也急,却坚持不肯乱结亲,“那没有合适的就是没有合适的,你让他怎么娶?” 老周头就抱怨起来,“这王媒婆也越发的不靠谱了,介绍来的姑娘怎么都差着些?老五不比老四能干啊,他自个的私房都不知道攒了多少了,怎么就不给介绍些好的?” “谁说没有好的,”钱氏瞪了他一眼,低声道:“这种话你可别往外说,小心跟人结仇。” 她解释道:“好几家姑娘都不错的,只是跟五郎跟人合不来而已。” 老周头瞪眼,“咋合不来了,你儿子还想娶个天仙回来呀?” “这话你去问他,孩子没看对眼,娶回来你去跟她过呀?” “呸呸呸,你这说的什么话?” 屋外的满宝溜到周五郎身边,蹲在他身侧道:“五哥,爹娘又为你的亲事吵架了。” 周五郎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 满宝很奇怪,“你不是早嚷着要娶媳妇吗,娘也说介绍的姑娘好,你怎么都没看上?” “胡说,谁说我没看上的?”周五郎委屈的道:“我没看上的少,明明是人家没看上我和娘没看上人家的多,可不能把锅都甩我身上。” 满宝就好奇的问,“那五哥,你喜欢啥样的?” 周五郎想了想,脸色微红,“至少得俊一些吧,也,也不要多俊,就比我俊就行。” 满宝点头,她也喜欢长得好看的。 “然后人不能太懒,我干外头的活儿,她就得会家里的活儿,所以她得会做饭洗衣裳打扫这些活儿。” 满宝点头,这些她五哥也都会,所以要求五嫂会也没啥。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周五郎道:“就这么多,不过她要是喜欢我,那就更好了。” “这么简单的条件都没找着?” 周五郎忧伤的叹气,“是啊,要么是娘觉着他们家不好,要么是觉得人姑娘不好;要么就是人姑娘家觉着我们家不好,或是人姑娘嫌弃我不好。” “其实我看不上的也就三个而已,那是因为一个有点儿懒,一个有点儿丑,一个则是脾气太坏了。” “可这一年,你已经把附近几个村子适龄的姑娘都看得差不多了吧?你还找不着媳妇,五哥,你不会娶不上媳妇了吧?” 周五郎身上的幽怨气息都快成实质了,他从十四岁开始攒钱娶媳妇,到现在都五年了,结果他钱有了,房子也有了,竟然还娶不上媳妇! 周五郎委屈,“满宝,明年我就二十了,过了二十就更难娶上媳妇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左右还有两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 老大夫病了(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满宝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同情的看着五哥,然后拍拍屁股起身,道:“五哥,你该准备准备出门卖姜了。” 周五郎便起身,“满宝,爹和娘都说明年要少种一些姜了,去年因为你们小农庄种的那些姜,我们家的姜就没全部卖出去,结果今年村子里的人也开始往外头卖姜了,要不是我们找到了临县的客商接货,估计家里的姜更不好卖了。” 满宝不在意的道:“那不是有老姜了吗?挖回来阴干,制成干姜后卖给药铺,也很值钱的,生姜卖不出去就多留一年。” 她现在学医术了,知道干姜的用处很多,也很大,所以知道这东西不会多,所以自信满满的对周五郎道:“只管种,肯定卖得出去的。” 周五郎一听,精神便一振,道:“我也有地了,爹嫌弃我有一块地特别偏,又是沙土,所以不愿意种,我想着在上面种姜。” “会不会被偷?” 周五郎一听,也犹豫起来,种的贵重东西要是离得太远,被偷光了都不知道,所以他们家的生姜,山药等东西都不会种得很远,就在村口不远处。 就是收获的时候,那里搭着个草棚,兄弟几个抱了铺盖轮流去看守也行。 但地方太远就不行了。 周五郎就唉声叹气,“我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那样好地没有全被人分走,好媳妇也不会全被人给娶了。” 满宝:…… “五哥,你可以种女贞子呀,咱后山上种的女贞子不是长得挺大的了吗?回头你砍了枝条去插,那东西应该没人偷。” “是没人偷,可不好种啊,本来我们种了三十来棵,好水好肥的伺候着,结果才活了十八棵,死了都快一半了。”周五郎觉着种女贞子比不上姜块值钱,一是价格上就略逊一筹,二是女贞子都得炮制一番,三就是它长得太慢了。 “那女贞子都种了两年了,结果还没开始结果呢,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结果,结了能结多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慢慢来嘛,你得往好处想,这女贞子一种下去可是很久很久不需要重新种的,不像生姜,年年都得种一次。” “谁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不心急才吃不了呢,你看家里做豆腐,都是一上来大家就不断的夹,你要是慢悠悠的,轮到你就没有了。” 满宝一听,对啊,于是在心里对科科道:“科科,这句话是跟你学的,你可得负责。” 科科不理她。 兄妹两个就已经从豆腐说到了豆腐酿,“大嫂做的豆腐酿可真好吃,满宝,过了冬至,你还让大嫂做好不好?” 豆腐酿是满宝从百科馆内淘换出来的一本美食书上写有的,里面除了豆腐酿,还有许多豆制品的菜。 不过只看图片的话,满宝对这一道菜最喜欢,所以最先缠着小钱氏做这一道。 不过要做这道菜,豆腐需得油炸过做成豆腐泡,所以老周家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因为不仅老周头心疼油,钱氏和小钱氏也心疼。 但明天就是冬至,所以是不一样的,今天小钱氏就做了豆腐酿,明天还有的吃,不过过了冬至就不一样了。 周五郎叮嘱满宝:“你可得给我留两个豆腐酿,别把它吃光了。” “放心去吧五哥,不会吃光的。” “你们俩嘀咕什么呢?”周喜将收拾干净的生姜放到背篓里,对周五郎道:“你二哥四哥都等着你呢,赶紧的吧。” 周五郎应了一声,上前去背起背篓,回头对满宝一再强调,“记得给我留两个豆腐酿啊。” 周喜忍不住乐,“馋的他。” 满宝闻着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吸了吸鼻子道:“大姐,我也馋。” “你呀,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家子里这么多人吃饭,没看见爹发愁吗?” “今年是丰收年,爹愁什么?”满宝道:“爹那不是愁,爹那是习惯抠的。” “谁说我习惯抠的?”老周头突然出现在院子里,瞪着眼睛看两个闺女。 满宝立即丢下大姐,一溜烟的跑进了厨房,“爹,我去看大嫂有没有把早食做好。” 老周头嘟囔了两句,背着手进堂屋里去。 冬至放假,整个老周家的孩子都不用去上学,但先生给布置的作业不少,所以此时大家正在埋头苦写。 早上写完了作业,他们就可以一整天都出去玩了。 满宝的作业比他们的还要多,还要深,所以她打算吃完了好吃的再去白家找白善宝一起写作业。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出门,便有客人找上门来了。 周三郎领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进来,喊道:“满宝,老大夫家的大郎找你。” 满宝正等着豆腐酿出锅呢,闻言探头往外一看,便看到了眼熟的陆大郎。 他是老大夫的大孙子,满宝拿着药方起请教老大夫时总能见到他。 满宝连忙迎出去,“陆大哥,你找我什么事?” 陆归行礼后道:“我祖父想见你。” “咦?”满宝先回头看了一眼厨房,吸了吸鼻子后不舍的问,“急吗?” 要是不急,先等她吃个早食啊。 陆归连忙道:“我祖父生病了,昨天晚上就叮嘱了我一早过来找你,说是有些话想和你说。” “哎呀,生病了,是什么病,严重吗?” 见满宝关切,陆归便笑道:“只是偶感风寒,只是祖父年纪大了,所以不太好养病,脾气也有些怪。” 满宝一直很喜欢老大夫,可不觉得他怪,于是道:“那你等会儿,我去拿点儿东西。” 周三郎则请陆归先坐下喝碗水,老周头和钱氏也从屋里出来了,关切的问了一下老大夫的病情,她便指派了周三郎道:“你跟着你妹妹去看看。” 周三郎应下。 三人便一起往大梨村去,满宝在路上便细细的问起来老大夫的病情。 其实很简单,这几日天变冷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前儿老大夫起早了,或是起夜的时候吹了冷风,总之是先头晕流鼻涕,他给自己开了一副药吃下去,虽没恶化,却也没好,反而缠缠绵绵起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孙女咋样(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陆归一直在跟祖父学习医术,只是资质有限,他看了一下,自觉自己也只能开出祖父那样的药方来。 所以他以为祖父让他来请满宝,是请满宝过去看病的。 满宝也这么认为。 可到了老大夫家,老大夫却好好的坐在前堂看病的地方给人抓药呢。 看见满宝,便招了招手道:“过来,过来,帮我抓两味药。” 他笑道:“年纪大了,动不了喽。” 满宝跑过去,却是下意识的看了陆归一眼,她记得他们家以前都是他帮着抓药的。 陆归也想上前,不过祖父叫的是满宝,他便犹豫了一下,站着没动。 满宝这才上前拿了药方帮忙抓药。 等把病人送走,老大夫这才捂住嘴巴咳了两声,把满宝招到跟前说话,“来,帮我开个方子。” 满宝听话的摸脉开方子,老大夫看着她的药方,叹息道:“满宝啊,你学医多少年了?” “三年了。” 老大夫便又抬头去看他孙子,幽幽的一叹道:“这学医也是需要天赋的,你的天赋好啊。” 满宝挠了挠脑袋,学医不就和读书一样吗? 读了,懂了,自然就会了。 老大夫活了这么多年,满宝年纪又小,她心里想什么,脸上基本能看出来,心中不由一堵,也真是奇怪了,老周家是怎么生出这样的娃娃来的? 明明他们家还世代行医呢。 老大夫道:“我祖父以前是药铺里的药童,给人抓了十年的药才能跟在坐堂大夫身边学着看一看脉,又学了七八年,后来天下乱糟糟的,他便回了家,当了许多年的游方郎中。” 老大夫道:“我爹也是四处游走的郎中,就在这一二乡镇村落中给人看病,一直到我,方才能在家中坐堂看病,可惜啊~” 老大夫道:“我那儿子没有学医的本事,连认字都不太行,每次一读书头就疼,我这大孙子倒是还学得进去,但比起我还是差了一些。” 老大夫从案桌上摸出两本薄薄的书来,摸了摸后交给满宝道:“这是我们祖孙三代记的一些方子和病症,给你拿着,比给我这大孙子要更好。” 满宝眼睛一亮,接过去后道:“谢谢大夫爷爷,您放心,我用不了两天就抄好了,到时候就给您送回来。” 老大夫:…… 满宝翻开,发现这里头的一些字迹已经很陈旧了,便道:“要不我给你们也抄一份吧,我觉着这字很淡了,估计是写的时候用的墨不好,再翻几年说不定字迹就淡了。” 老大夫 陆归:…… 还是老大夫最先反应过来,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眼睛笑得都睁不开了,他捂着胸口乐道:“好,好,那你就给我家也抄一份。” 笑够了,他便眯着眼睛去看和满宝一起来的周三郎,笑问:“这是你第几个哥哥来着?” “我三哥!” “嗯,不错,不错,你底下几个哥哥都成亲了?” “没有,五哥和六哥还没成亲呢。” “你五哥多大了?” “十九了。” 老大夫疑惑,“十九应该早说亲了才对,怎么还不成亲?” 满宝就叹气,“附近适龄的好姑娘都嫁人了,我五哥之前有些黑,等养白了出门相看,就找不着合适的了。” 老大夫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乐得不行,“那现在你五哥白不白?” 秋收刚过去的时候自然是黑的,不过近来也歇了快两月了,于是满宝道:“略微白了一些。” 老大夫笑眯眯的道:“好姑娘还是有的,或许是你们没注意呢?你看我家那小孙女如何?” “啊?”满宝瞪大了眼睛。 老大夫已经对陆归道:“去把你妹妹叫来,就说家里来了个小客人,让她出来说说话儿。” 陆归没想到祖父一句话的功夫就要给小妹说亲,整个人的脑袋都是懵的,他只能呆呆的往后头去找陆芝。 周三郎也是懵的,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个操作啊。 五郎的亲事,那得爹娘说了算吧? 满宝却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好奇的看着跟在陆归身后的陆芝。 她们还是见过的,只是不熟,以前最多说过几次话,还不如跟她哥哥说的话多呢。 因为她很少到前堂看病抓药的地方来。 老大夫招手把孙女叫到跟前,对满宝道:“我这孙女,比你五哥小两岁,也正在说亲呢,她做饭的手艺不错,田地里的活儿也干得,长得也不差,你觉得好不好?” 陆芝羞红了脸,这话她一听就明白了。 可一看只有九岁左右的满宝,陆芝是懵的,这话,爷爷怎么跟她说? 谁知道满宝连连点头,眼睛发亮的盯着陆芝看,道:“陆姐姐好看!” 老大夫哈哈大笑起来,挥手道:“那行吧,你回去和你爹娘说一声,要是有意,就把你五哥带来相看相看,俩孩子要是对上眼了,我做主,这亲事就定下了。” 满宝连连点头,自觉帮了五哥完成了一件大事,急得想要回家和娘亲及大嫂他们分享,于是便弯腰作揖后跑了。 陆芝瞪着眼睛看她蹦远,这才看向她爷爷欲言又止。 老大夫对她笑道:“好孩子,你不要担心,爷爷给你找的,自然是好人家。他们老周家是七里村的人,是一户有礼有义的人家,几个孩子都没出错,那周五郎我虽没印象,但应该不会比他家老四差。” 陆芝:“……爷爷,你对人家都没印象,怎么想起给我说亲?” “因为你这小姑子啊,”老大夫道:“我活了一把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着这么聪明又灵透的孩子。” 陆归:“爷爷,您给出去的册子我不是已经抄了一份吗?您怎么还让她抄?” 老大夫沉默许久,“因为她写的字比你好。” 陆归:……他一点儿也不相信这个理由。 老大夫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和陆归道:“别看她年纪小,学医也没多久,她的医术,如今可不比你差,开的方子,比我也不差多少了,等过个几年,只怕县城药铺里的坐堂大夫都比不上她喽。” “所以以后你看病治人,要是有不懂的,就多走几步路,去问问。”老大夫幽幽地道:“我们两家要是成了亲家,你还能顺道看看你妹妹过得咋样。” 陆归 陆芝:……总觉得这才是您老人家要结亲的目的怎么办? 陆芝狠狠地瞪了陆归一眼,转身跑了。 ※※※※※※※※※※※※※※※※※※※※ 作家的话 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还欠一更,底下还欠着其他书友及月票加更三十二更,所以蓉蓉啊,咱打个商量,没事别打赏了,加更多了会头秃的,真的! PS:晚安!!! ☆.第四百九十九章 相看 陆归追了两步,回头问老大夫,“祖父,我们家把家传的医书都送她了也不行吗?” 老大夫瞥了他一眼道:“我们家那医书是自个记的药方和一些奇怪的脉案,算的什么医书?她是自学的,手上的医书不知比我们高深多少呢。” “真是奇怪,他们家哪来的医书?” “她没有,难道她的先生没有?”老大夫道:“而且我都打听了,她时常去白家读书写作业,白家那么有钱,家里肯定有很多书的。” 老大夫叹道:“而且,我会坑芝娘吗?你也没少跟着我出诊,周家你也知道,他们家的家风如何你不知道?” 陆归的确去过老周家几次,七里村更是没少去,有些病人不好送到这边来,爷爷就要出诊,多数时候他都是要陪着的。 但周家给他的印象就是人口多,家里有一对身子不好的母女。 陆归皱了皱眉,小声道:“他们家人口也太多了。” 老大夫就问他,“他们家人口多,你可见他们吵闹?” 陆归摇头,“这倒没有,可是……” “这就是了,只不吵闹这一点儿就可见他们家的家风了,你娘心大,总想给你妹妹找个多好的,结果呢,这都寻摸两年了亲事还没定下,反倒把人王媒婆给得罪了。” 陆归硬着头皮道:“娘也是为了妹妹好。” “可拉倒吧,她那才是真的为了你好。”老大夫慢悠悠的靠在了躺椅上,一摇一晃的道:“这女子嫁人,一看夫婿人品,二看婆家品德,三才是看财力势力,你娘却颠倒过来,为了这第三条已是顾不上第一第二条了。” 陆归没敢说话,子不言母过。 老大夫这话也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过他背后的陆芝听的,“我们家人口倒是少了,女人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可你看吵闹的少了吗?不过,你妹妹见过周五郎后若还是不愿,便作罢就是了。” 他道:“且这会儿子,也不知道人周家愿不愿意呢。” “必定是愿的,妹妹在这十里八村也是有名的。” 躲在门后的陆芝轻轻地哼了一声,转身便回屋去了。 陆芝的确挺有名的,满宝回家和钱氏一说,钱氏就想起她来了,“我记得这个小姑娘,以前老大夫给人看病的时候,她还经常跟在老大夫身边呢。” 钱氏看着满宝笑道:“你小的时候,不乐意扎针,她还抱着你哄过呢。” 满宝问:“我怎么不记得了?” “真是傻丫头,那会儿你还小呢,我和你大嫂抱着你去找老大夫治病,老大夫要扎你的手臂,你才看到他拿针就哇哇的哭,然后她就拿了糖来哄你。”钱氏笑道:“恍惚还在昨日,没想到当日的小姑娘就要嫁人了。” “娘,那你也觉得这门亲事成了?” 钱氏笑道:“我倒是没觉得有多少问题,不过还得问过你五哥才好。” 于是第二天冬至,钱氏便领着周五郎和满宝一块儿去了大梨村,当然,还有周四郎一家。 因为今天他们是以去方氏娘家做客的理由去的大梨村。 等到了方家,刚放下礼物没多久,陆归的媳妇就带着陆芝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做针线的小篮子。 陆大嫂站在门外一看,便对方大嫂笑道:“这么不巧,你们家有客人呀,才说带着我家小妹过来和你一起做针线呢,上次你买回来的那个花样子还在吗?” 方大嫂一愣,总算是从记忆里翻出了“上次说的花样子”,连忙把人招呼进门,笑道:“是我小姑子回家过节,她家老太太也过来看一看,快先请进来,我给你进屋找一找,这都好几月了,我也不知放在哪里去了。” 陆大嫂冲她笑笑,拉着小姑子便进门。 那边钱氏已经和方母耳语了一阵,方母这才知道他们是来相看的。 她现在儿女都成亲了,对做媒很有兴趣,因此很乐意给他们提供场地,于是笑起来,主动去招呼陆大嫂和陆芝进来坐下。 陆芝跟方氏也不陌生,俩人年龄相仿,两家又住在斜对面,感情还是挺不错的。 方氏拉了她坐下,小声的指着站在满宝身边的青年道:“这就是我五叔了,怎么样,长得不差吧。” 陆芝只抬头看了一眼,便低下头去,耳朵尖微红。 方氏看得掩嘴笑。 周五郎也在偷偷的看陆芝,脸色微红。 他也相亲过不少次了,但陆芝还是他见过的第一个这么白的人,都快赶上他幺妹了。 满宝已经丢下她五哥,蹬蹬的跑到了陆芝身边,就蹲在她旁边道:“陆姐姐,我娘说你小时候抱过我是吗?” “啊?”陆芝仔细的看满宝,有些不太记得了,来她家看病的小孩儿不少,她抱过的孩子就多了,哪儿记得这么多? 那边钱氏已经和陆大嫂说起话来了,又把周五郎叫到身边说话。 第一次见面的年轻男女自然面嫩不好多说,所以这会儿都是大人在说,间或问他们几句话,逗他们开口。 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一套,不仅周五郎熟了,同样相看过不少次的陆芝也熟了,只不过她这边负责寒暄的人从她娘变成了她嫂子而已。 等大家寒暄完双方的基本情况,陆大嫂觉着他们家还不错,便看向她小姑道:“芝娘,二妞难得回来,要不你带他们出去玩儿玩儿,外头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 陆芝:……大冬天的,外头天寒地冻,能有什么景色? 不过她偷眼看了一下周五郎,想起昨天祖父说的话,她还是站了起来,对方氏道:“方姐姐,我带你们去山脚下玩儿玩儿?” 陆大嫂立即精神一振,笑道:“去什么山脚下呀,干脆上山去玩一圈吧,顺便拜一拜太上老君再下来。” 抱着儿子的方氏:……一点儿也不想爬山怎么办? 不过片刻,方氏就带着儿子和周四郎周五郎及满宝被赶出来了。 方氏左右一看,立即把儿子塞进周四郎怀里,率先往前走,“我们走吧我也许久没有拜过天尊老爷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更在一点左右 ☆.第五百章 有弊有利 一家三口快速的往前走,不过片刻就把磨蹭的周五郎和陆芝给丢在了后头,俩人中间还夹着一个满宝。 满宝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迈开腿就跑去追前面的一家三口,“四哥,四嫂,你们等等我呀。” 周五郎眼巴巴的看着满宝跑远,伸出手去想拉住她,但她就跟兔子似的,一蹦就蹦开了。 陆芝看着他。 周五郎就觉着手有些发僵,他不太好意思的转头对她笑笑。 俩人沉默的往前走,最后还是周五郎鼓起勇气先开口,“你,你喜欢吃什么东西?” 陆芝眼睛微微瞪大,这是什么问题? 周五郎却没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对,问吃的总是最安全的,而且他也挺喜欢吃。 除了吃的,其他问题自有父母去操心。 陆芝却是第一次碰见这样的相亲对象,以前她相看的人,私底下问什么问题的都有,但问喜欢吃什么…… 陆芝道:“我喜欢吃鸡蛋。” 周五郎精神一振,立即道:“我家最不缺的就是鸡蛋了,我家养了有七八十只鸡,现在天冷了鸡不爱下蛋,等春天到了,它们几乎每天都能下一个蛋的……” 俩人就这么一路说着吃的到了山上,简单的拜了拜天尊老爷后便又一路说着下山,这次俩人已经从吃的说到了种地上。 等从方家告辞,陆大嫂在路上就忍不住问陆芝,“小姑,你觉着怎么样?” 陆芝红着脸表示,“我听祖父的。” 陆大嫂一听这话,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来,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听祖父的,听祖父的。” 祖父他老人家就是答应呀,所以这也是看上的意思了。 陆大嫂喜滋滋的领着小姑回去和老大夫禀报。 老大夫点了点头,“那我们等着周家的消息就成。” 钱氏也在问周五郎,“怎么样?” 周五郎同样红着脸道:“我听娘的。” 钱氏便微微点头,“那一会儿回去就请王媒婆上门,明天我们就来大梨村走一趟。” 周五郎红着脸应下。 方母等孩子们散了,这才悄悄地和钱氏道:“亲家母,今儿来相看的却是陆大嫂,不是芝娘的娘,恐怕……” 钱氏就笑道:“老大夫答应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做父母的,其实也不好管太多的。” 方母便不说话了。 钱氏笑眯眯的回家去告诉了老周头这一好消息。 老周头一听是老大夫家的孙女,高兴得不行,“他们家也答应了?” “陆家的小娘子要是能看书五郎,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老周头一听,立即绷紧了神经,问道:“老五今儿没被晒黑吧?” 这么一想,老周头立即把周五郎叫到跟前看了看,忧心道:“明明都入冬俩月了,怎么还黑?” “……”周五郎忍不住道:“爹,我明明白了许多!” 老周头哼了一声,挥手让他退下,“我这是为谁操心?还不是你?你明年就二十了,再不娶媳妇就老了,本来还以为老四娶媳妇最难,谁知道是你……” 周五郎生气了,这不是在戳自己的软肋吗? 于是他转身就走。 老周头瞪眼,“你看看他,他还有脾气了!” “行了,你干嘛非得惹他生气?”钱氏淡然的道:“好饭不怕晚,现在不就有陆家的小娘子等着吗?” 老周头一想也是,于是也不生气了,问道:“那明儿我要不要跟着一起去呀。” “去吧,一来显得郑重些,二来,你去了也更好说话。”钱氏一笑,道:“陆家的当家娘子恐怕不是很满意这门亲事。” 老周头皱眉,“这话怎么说的?” “今天带着陆家小娘子过来相看的是她的嫂子,而且我也问过王媒婆了,这两年她给陆家小娘子找夫家,那都是往镇上或县城里找的。” 老周头想了一下老大夫家的情况,也有些心虚起来了,“那这门亲事还能成吗?” “既是老大夫做主,那就能成。” 老周头惊奇的看她,“你不是常说结亲要门当户对吗?这门到老五这儿不讲究了?” “谁说我不讲究的,”钱氏瞥了他一眼道:“我们家现在的家底也不差陆家多少,只是名望远不及老大夫而已。不过,娶媳妇最先看的还是媳妇本身的品性。” 她笑道:“陆家的小娘子我们也是从小看到大的,人心善,又能干,长得还漂亮,老五能娶着她,算了烧了高香了。至于高香后头带着个难缠的丈母娘……” 钱氏一笑,不在意的道:“且不是我们是两家,还隔着一个村子,就是住在一个村子里也是不怕的,我看那小娘子有主意得很。” 老周头一听,放心了,孩子们有自个主意就好。 一想到他就要和老大夫家成亲家了,老周头便兴奋得睡不着觉,“明儿去陆家,我们可得准备点儿好东西。” “这话倒是不假,不过也不必太过丰厚,照着规矩来就行,好在正在过冬至,家里点心糕饼都有些。” 老周家上下都很高兴,纷纷觉得五弟(五叔)的亲事终于有着落了。 但陆家却不全是高兴的人,陆母在得知公爹的决定后她就开始哭,见没人理她,甚至连女儿都表露出愿意结这门亲事后,干脆就拉着陆芝哭。 她揉着她的手哭道:“娘吃了一辈子的苦,就想着你不要再受娘的苦,所以给你找镇上和县城里的人家,这样你嫁过去就不用下地干活儿了,谁知道你祖父找来找去,还是给你找了一个泥腿子,我可怜的闺女啊……” 陆芝无奈的道:“娘,谁说嫁去镇上和县城里就不用下地干活儿的?而且我也没觉着下地干活儿有什么苦的,村子里的人,谁不是打小就下地的?” 陆芝道:“如果这是受苦,那也是大家一起苦。” “哎呦,我跟你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到一块儿去呢?你想想呀,你要是嫁到县城里去,那就不用下地干活儿了,那能少受多少罪呀。” “不下地干活儿,也得做别的事,”陆芝淡淡的道:“而且我又不是没见过那几家,他们家的人怎么样娘不知道吗?” 陆母被噎了一下,道:“娘也是为你好……” “祖父不会答应的,”陆芝打断母亲的话,“那几家,连祖父那一关都过不了,可周家却过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五百零一章 不愿意 陆母被噎得不行,见陆芝不听她的话,气得摔开她的手,怒道:“不听老人言,将来有你罪受的,别的不说,你打眼看看,他们家有几个兄弟?” 陆母道:“整整六个!底下还有一个没成亲的弟弟,等以后分家了,你能分多少东西?一家子吵吵闹闹的,每天就有你受的了。” “娘放心吧,祖父说了,周家家风好,不吵闹。” “所以你更不能嫁了,”陆母道:“你婆婆病了这么多年都能压着几个儿媳不敢动弹,等你嫁进去,你有什么好日子过?” 陆芝都忍不住迷茫了,怎么一件事在祖父和母亲的嘴里一倒就变了一个意思呢? 陆芝揉了揉额头,道:“娘,这亲事是祖父要定的,你要不答应,你只管去和祖父说去。” 陆母气得拍了她一下,道:“我要是能跟你祖父说,我用得着在这儿磨你吗?反正你记着,等你祖父问你,你就说你不答应,不喜欢周家,听明白了吗?” “我刚回来的时候,祖父已经问过我了,我说全凭祖父的意思。” “那周家再上门的时候你就说不喜欢,反正亲事还没定下,反悔也没什么的。” 陆芝抿了抿嘴,陆母就拍着她的手臂问,“和你说话呢,听到了没有?” 陆芝忍不住揉了揉手臂,闷闷的道:“听到了。” 第二天,老周头和钱氏便提了一篮子鸡蛋和一些糕点上门来,当然是领着周五郎了。 满宝还有一天的假,特别好奇的跟着来凑热闹了。 王媒婆早早便在大梨村的村口等着了,一看到他们便开口笑,“我估摸着你们也快到了,走吧,走吧,我刚才路过老大夫家时,看到他们家的媳妇正在洒水扫大门口呢,显见是等着你们上门呢。” 她最喜欢给这种已经说定了的婚事做媒了,只需费一费口舌就能拿两份谢媒钱,根本不用她跑来跑去的折腾。 说起来,老周家的周五郎和老大夫家的小娘子都算是老大难的对象了,之前她给他们介绍的人家,那是没有二十,也有十五了。 结果俩人都是不成,当初她怎么就没想过把他们凑一起看看呢? 哦,对了,陆家的当家娘子要找的是镇上和城里的人家。 王媒婆暗暗撇了撇嘴,乐呵呵的带着周家的人上门。 老大夫昨天喝了满宝给开的药方,感觉好多了,至少鼻涕不流,喉咙没那么疼,头也不晕了。 所以一大早上起来便笑眯眯的,见孙女还是一身半旧的衣裳,便笑道:“芝娘啊,你今年不是新做了一套衣裳吗?去把新衣服换上。” 陆芝看了她娘一眼,笑着应下。 其实早上起来,她是穿着新衣裳的,不过她娘让她给换下来了,这会儿再去换,她都不用翻箱倒柜的找,直接就可以拿出来穿上。 陆母:…… 她并不敢反抗公爹。 陆芝才把衣服换好,大门就被敲响了,因为知道今天周家可能会上门提亲,所以陆家所有人都在。 大门一打开,陆父便看到了老周头夫妻。 他只看了一眼他们,目光便不由落在

相关推荐: 乡村桃运小神医   顾氏女前传   我的风骚情人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镇妖博物馆   山有木兮【NP】   红豆   鉴宝狂婿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