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儿”了。 “你们这样更好,力气大,能干活儿,在我看来,你们这边的身板才是最好的。”这句话杜婴婴赞得诚恳,盖因她当真是这样想的。 因她赞的实在心诚,杏花儿也就更高兴了,直按杜婴婴的要求,带着她一连弄了好几个地方的土,有他们平时种菜的土,有海边的沙土,还有椰实树下的土……把杏花儿觉得有点区别的土都弄了一花盆,杜婴婴这才满意,只是这样一来,她们回去的时候天就黑了。 她们是顶着星河回去的。 这是即使在兔耳村也没见过的壮观星河,杜婴婴都忍不住停下来看了好久,等到再低下头的时候,她便看到了过来接她们的船老大。 杜雨涵和朱子轩也来了,身旁还跟着杜楠和青哥儿。 杏花儿仔细一瞅,青哥儿身上穿得衣裳正是傍晚出去时被杜婴婴抢去交给朱子轩缝补的那件。 那会儿她其实不是在补破洞,而是在延长,青哥儿长得快,这么久不见,上衣裤子都短了一截,她当时手上还拿着布,就是想给他缝一段在袖口裤腿上。 衣裳是最普通的衣裳,延长用的布条也是最普通的布条,村里的妇人都是这么做的,然而同样的布条被朱子轩这么一缀,愣是和之前见过的都不同了。 充当延长段的布条他是用不知什么方法封在原本的袖口里头的,这么一弄,看着就像里头还穿了一件衣裳似的,而这样还没完,朱子轩竟是在里头那层布条上绣了好些图案!非常规律的图案,就像一个个方格,直绣了满袖口,然而被他这么一弄,倒显得青哥儿这件衣服都不一样了,比之前讲究了不少! 杏花儿的眼睛都看直了——“杏花儿姐你看看这样可以不?不知道你们这边惯用什么花样,想着青哥儿是男娃,我就用了最简单的花纹,也不是为了花哨,只是我摸着里头这布比较容易磨损,便在外头用刺绣的方法将这布重新加固了一下,省的一两个月就坏了……”看她瞅自己改的衣裳,朱子轩赶紧解释道。 可不是!之前村里妇人用老法子延长的袖口可不是一个月就坏了嘛!杏花儿心道。 她知道这是遇到巧人儿了,连忙谢过朱子轩,她心想日后定要多和他请教。 ↑ 青哥儿他娘,龙氏杏花儿,私下里其实爱好就是裁剪绣花儿呢! 心知婆娘的这点爱好,船老大也挺高兴,又问了她们都去那些地方弄了土,船老大心里其实并没对杜婴婴的行为特别在意。 分到了种子,又在这边住了下来,想种点东西是常有的事。 眼瞅着船老大一家和自己闺女一家聊得欢,杜婴婴便让年轻人自己聊天去,反正她需要的土已经弄够了,将自己关在门里,杜婴婴又从空间中掏出一个个花盆←还是她从兔耳村带出来的那些花盆,只是后来又多了一些罢了,平时有地中用不到这些她也一个不丢,平时全放在储物袋里随身携带,这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收集土的时候分门别类,如今将土放到花盆里的时候依旧分门别类。 杜婴婴原本就记性颇好,和种地相关的时候就要加上一个“更”字。不用做标记,每个花盆里的土是从哪里取来的,她心里门清,弄好之后,她浇了水。 水是船老大给的,他们随是住在海边,然而却是有淡水的。 村里的淡水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降水,他们这边雨多,家家户户房顶上都是大水缸,专门接雨水用,这种水他们一般用来做生活用水,擦洗,浇地……诸如此类;另外一种则去山上挑。 他们这边有山的,山顶有个淡水湖,而山上亦有条条小溪流蜿蜒下来,里头的水清甜的很,这才是他们平时饮用的水。 杜婴婴用的是第一种水,早在路上就问了杏花儿平时种地使什么水,杏花儿回答她之后,不等杜婴婴开口便对她说房顶上的雨水随她用,待到两人见面之后,还让青哥儿给她扛了两缸下来。 ↑ 没错,就是青哥儿。 这怕也是她们这边和外头不一样的地方了,别的地方青哥儿这样大的孩子也帮家里做活儿,可是力气活做的有限,本地却不同,不止上房顶抗水、就连平时去山上挑水这样的重活也是娃娃们的,据说村里的娃娃基本从七八岁就要开始做这些事了。 “这儿哪儿算是什么重活啊,家里最轻省的小活儿啦!”杏花儿捂着嘴乐。 乐完还指了指青哥儿:“大娘以后但凡有什么这类的活儿,就让青哥儿做。” 杜婴婴愣了愣,最后看向了杜楠:“没事,我这边也有杜楠,让杜楠做。” 于是直到这一天,杜楠终于开始了有别于兔耳村甚至小苍界男娃娃的新生活。 暂且不提杜楠,先看杜婴婴。 将花盆里的土处理好之后,没有种村里发给她的那些种子,她在花盆里种上了杜英。 没错,就是她伺弄了半辈子的杜英。 之所以选择种杜英,杜婴婴自有她的道理。 正是因为了解,她才选的杜英,她是打算以杜英为参照物了,杜英种下去几天后该有什么反应……杜婴婴再了解不过,也是因此,她才将杜英种下去,细细观察这些杜英种在此间土壤中的反应,大概过了八天吧,她就对本地的土壤有所了解了。 确实是盐碱地没错,只是不同地方的土壤也不同,她的杜英虽然在所有花盆中都长得不好,然而这不好中也能分出个“特别不好”和“普通不好”来,这样一来,根据平日里种植杜英的经验,杜婴婴先搞清楚了本地的土壤分布。 只是个大概哦! 她种杜英,也种其他的,自然知道有些土壤或许不适合种植杜英,然而却可能适合其他的,于是,了解完土壤之后,杜婴婴又将村里分给他的种子精心育种一番,根据种类不同,种在了最可能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壤里。 她没有贸然施肥。 因为她同时也发现了,本地的土地虽是盐碱地,然而绝对不贫瘠。 其实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本地外头一圈是海,海里头全是龙,龙肥!但凡只要龙的粑粑不像麒麟粑粑那么没用(←此处特指麒麟们在杜楠空间外拉的粑粑),那必是响当当的好肥!整年累月被这么高浓度的龙肥浸泡着,保不齐里头甚至就有一大半是龙肥,其次本地又基本不种庄稼,不种庄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耗地力啊! 天天施肥又不消耗,这里的地是太肥了!肥到有**,以至于好些普通秧苗一种就死。 想也是,明明就是颗普通的黄瓜苗,你非要往上头给它浇龙肥,这人大体还有享不了的福,庄稼也有啊! 这地,就是一般庄稼享不了的福了。 这一幕,看在不擅耕植的本地人眼中,就成了“本地土壤贫瘠”了只是——她杜婴婴如今在这里。 意识到这里土壤的问题之后,杜婴婴将各种种子分门别类种植到土壤中之后,另在每个花盆中额外埋了数枚杜英种。 黄瓜西红柿享不了的福,一级杜英享得!一棵一级杜英享不得,她就种三棵、十棵,实在不行就埋棵特级杜英种,她杜婴婴又不是没有? 种了半辈子杜英,堪称这方面的大能手,杜婴婴可是积累了相当一批优质杜英种的。 于是,终日埋首在自己的小房间,只把老杜家以外的人看的云里雾里,饿了就嗑一颗辟谷丹,渴了就煮点浇菜的雨水,杜婴婴算是彻底住在了房间的“地”里,只在房间顶上开了天窗让阳光时不时透进来……就这样过了大半个月,等到再出来的时候,杜婴婴手上抱了两个花盆。 一盆挂满了硕果累累的西红柿,一盆则生着青青的秧苗。 第136章 故土不离 “只是其中两盆而已,我不止种了这两种,其他各种常吃的蔬菜瓜果干粮还种了好些,除了一些实在种不出来以外,常见的作物基本能种,就是想让它们长得好还得再想想法子,不过这里的地倒适合种西红柿和稻米,这两种都长得可以。”指着房间里的各种花盆,杜婴婴平淡道。 屋里头除了老杜家的几人之外,全都惊呆了。 僵直的站在原地好久,过了半晌,村长老爷子才开口道:“大妹子,我……我能摸摸这些……吗?” 不用仔细听都能听得出,老爷子的声音里隐隐都是颤抖。 “随便摸,吃也行,西红柿的话捡红的吃,这些青的再长长。”杜婴婴大方道。 于是村长老爷子便凑到旁边长着西红柿的花盆前,就像和最珍爱的小辈说话一般,他弯下腰,视线与红色的果实齐平,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绿色的枝干叶子,随即,更小心的摸了摸上头红宝石一般的大果,末了还凑近轻轻嗅了嗅。 半晌转过头来,老爷子露出一抹满是褶皱的笑容:“就是这个味儿,新鲜的西红柿的味儿,我最喜欢了。” 还在茎上或者刚刚摘下来的西红柿有股特有的香气,带着一丝丝青涩,这是新鲜西红柿才有的味道,船上带过来的、存放已久的西红柿是没有这种味道的。 并不摘那果实,老爷子随即又看向旁边的黄瓜,茄子,各种青菜…… 有几样是他认得的,更多的则是他不认识的,越看越激动,看到最后,老人直起身子,以右拳击肩,他向杜婴婴行了个本地的大礼。 这个礼节杜楠学过——大部分时候是晚辈行来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和问候的,当施礼者的年纪明显大于受礼者时,那就是纯粹的尊敬了。 当之无愧的大礼! 在他之后,又是一阵紧密的“咚”“咚”声,却是以他为首,莲花阿嬷和船老大一家同时用右拳击肩,向杜婴婴表达敬意了。 也是从这天开始,村里所有人在见到杜婴婴的时候,都会用这种礼节问候她了。 在杜婴婴的带领下,渔民们开始种田了。 真·全民种田! 龙也不捕了,船也不出,就每天留出几个人在海边巡逻,包括村长在内,所有人都投入了种田大业上。 没办法,西红柿太好吃了!黄瓜清新又水嫩呀!还有茄子,和土豆西红柿一起炒一炒,比红烧红龙肉好吃一百倍呀一百倍! 杜婴婴种出来的蔬菜原本就好吃,加上又是新鲜的,之前本地不长加上亲手采摘的加成让村民们觉得这些蔬菜比天上龙肉还好吃,就连小孩子们都是这么以为的,这不,也不去海边比赛憋气扎猛子了,小孩子也都过来了,从大人们的腿间钻出来,钻到第一排,好奇懵懂地看着杜婴婴为所有人讲述杜英的种植要点。 嗯……没错,就是杜英的种植要点。 经过三期测试,杜婴婴已经确定下来,本地想要种地,必须先种仙草,种植其他的仙草不是不可以,只是她最擅长种的仙草就是杜英,自留的上品杜英种又多,她索性选定杜英作为稀释地力的主力。 只是主力而已,此地土地位置不同,土壤成分亦有差别,大部分土地可以靠杜英稀释地力,有一些土地则还需要其他仙草的加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篮坛大亨
弟弟宠物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万古神尊
白日烟波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村夜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