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你说知青办能当不知道吗? 知青们能光看着吗? 到时候知青办,公安局,爹,你想咋应付?” 刘卫民确实有过息事宁人的想法,有那么一瞬间,他也确实有些不满谭雅君把事情闹大,村里这么多年都好好的,就从知青们来了之后,才有这些意外的事发生,他心里也是有不满的。 刘建设最近也看明白了,他爹有时候是真的挺糊涂的,说耳根子软,没主意,那都是美化了。 这种事,这种人,还想包庇?留着过年吗? 就不怕日后再惹出更大的篓子? 刘卫民脑子嗡嗡的,不过还是有些犹豫,这么多年的村长,除了穷,还算挺安逸的,他是一点也不想折腾, “有那么严重吗?” 孙香爱跟刘建设对视一眼,随即她匆匆的转身出了屋子,这公公好像是有点不聪明。 刘建设眉头挤得死死的,他没想到都闹了这么半天,几乎所以的知青都围过来了,他爹还没想明白呢。 “这么多年,你给他们擦了多少次屁股了,人家记着你的好了吗?” 见老头子呆愣着,王桂花还有些不忍心,忍不住打断儿子, “你爹不也是为了村里吗?这闹哄哄的,让人看了不笑话吗?” 刘建设突然就有些泄气,道理也不想讲了,你说你的,他们压根儿就不往你说的这方面想,就固执的守着自己的想法。 “行了,你们自己想吧,” 临出门,想了想,还是又提醒了一句, “还有啊,就算你们不怕谭知青,是,她是孤身一人,父母亲人都不管,那简单呢?谭知青和简单的关系,你们呢觉得简单会袖手旁观吗? 还有其他知青,这么明显的欺负人,你猜,知青们会不会忍下去?” 村民们走了之后,几个小伙伴把院里收拾一下,也都挤在小屋里,谭雅君擦干了眼睛,虽然还红肿着,但是精神头还好,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我表现的还好吧?” 陈景微微叹气, “有我们在,肯定不会让你吃亏,你这就算退敌,也是自损八百,万一手一抖,或者哪步出了点差池,那就真受伤了。” 谭雅君脸上没有伤感,只有轻松, “就是知道你们都在,我才敢这么放开手,她们才不敢太过分,你们就是我的底气和依靠。 这种算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不趁着这次把他们打怕了,那以后不光是我,咱们任何一个女知青,不管是单独出来住,单独上工,上山,甚至是只要落单了,他们就有胆子伸手。 到那时候,那才是后患呢。 什么时候能回城还不知道,在这生活三年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要是真的被他们吓住,那我们就真的翻不了身了,你们想过那种日子吗?” 第483章 这话,说到了所有女生的心里了。 不管她们内部是看不惯,还是有什么矛盾,但是对外,她们都是知青,这种敏感的关头,别人自然也是把他们和知青放到一起说的。 可以说,知青好,她们才好,尤其是新来的知青,对这点认知的更清楚。 只是几个老知青还有些心疼,一个不慎,她自己就搭进去了。 散场的时候,天就微微亮了,白天还有除草的任务。 今天的早饭都格外的早,然后,都聚到了村部。 这会儿,也就早上四点半多,还带着一丝凉气。 看着人快要齐了,村部旁边,谭雅君的小院传出一声尖叫,然后匆匆的跑出来两个身影,惊慌失措, “村长村长,救命啊!” 大早上的,都在这凑热闹等着结果呢,昨晚睡得熟的错过热闹的,也到处跟熟人打听。 刘卫民跟几个村干部也在纠结着咋处理,毕竟这么多年的相处,多少也是有感情在的,两相对比,知青他们自然还是外人。 刘卫民还是有着和稀泥的意思,有人赞同,大部分都跟刘爱国一样,冷眼旁观。 冷不丁的这一句,简直是炸了锅了,一屋子人,顿时这心就都提到了嗓子眼。 “咋回事咋回事?” 顿时村民们呼啦啦的就都围到了村部门口,有跟知青打过交道的也认出来这来人是知青院的知青, “白知青,唐知青,这是出啥事啦?” 这俩人这惊吓是实打实的,半点不掺假。 听着村民问话,也只能伸手指着谭雅君的院子,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听说谭雅君这边出事,急匆匆的冲过来,结果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一个人影拿着什么东西,朝着谭雅君扑了过去。 俩人只来得及尖叫一声,就看到那人被一股大力撞击着,倒退出来,直挺挺的摔在院子里,让她们震惊的是,那人手里还拿着凶器,一把磨的锃亮的小锄头,是平时上山挖菜用的那种,随着他一起,重重的落在院子里。 外面的村民都惊呆了,昨晚上几乎是被抓了个正着,这一大早上的再次行凶,又是众目睽睽之下,想为他们狡辩几句的,都说不出来话。 比如刘卫民。 站在院门口,脸色铁青,方才他还信誓旦旦的给他们家做担保,保证他们不会再去招惹知青,结果这才几分钟,他这老脸就被打的啪啪响。 刘爱国和接村干部互相看看,一声不吭,这可真是助攻啊! 老陈匆匆的过来,不一会摇头晃脑的出来,看了眼地上的人,又摇摇头。 “老陈,啥意思?里面那小知青,咋样了?” “外伤倒是不严重,胳膊得养个一个多月,不过,” 刘卫民闹心归闹心,气知青咬着不松口,更气刘胜利不争气,最怕的事真出事, “不过啥?你就直说!” “惊吓过度,还没醒。 啥时候醒,我也不知道,不放心的话,就赶紧送去医院。” 现场就是一静,农村人平时头疼脑热的都是忍一忍就过去了,要去医院的,在他们那都是重病,大事 或者说,要死了。 村民不敢说话,知青们也不说话,现场静的吓人,只能听见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鸟鸣鸡叫。 无形的对峙场面,谁也不肯先低头。 村民低头,就代表着他们认可了知青不放过行凶人的念头。 知青低头,就代表他们原谅了这次的入室行凶,这个任何一个知青也不能接受。 村民都没说什么,对错很明显,不过是刘卫民还拉不下这个脸,让他承认在他管辖的村里出现这种败类。 静谧了半天,有人幽幽的叹了口气, “小韩,你愣住干啥呢? 带着民兵过去把人送到公社公安局,别耽误了上工。” 小韩~老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哎,来了!” 见刘二爷开了口,刘卫民也暗暗的吐了口气。 娘俩一个也没落下,几个民兵拖着往外走,几个知青换了换眼神,也暗暗的松了口气。 别人开了头,下面的刘卫民就能接着说下去了,也是大家商量好的处置方法, “刘胜利母子蓄意谋人性命,怎么处置看公安那边,但是又导致谭知青受伤,从而影响集体劳动,也导致谭知青不能按时上工,影响工时工效,罚刘家赔偿谭知青200块钱,我知道刘家二叔就在这。 也不用往解放身上推,那个栽赃陷害又给他下药的事,我还记着呢,痛快的把赔偿拿出来,今天下工前送到村部,不然我就不顾乡亲的情分,直接扣工分了。 二叔你也要想想,意图杀人这个罪名下来,婶子和胜利会有啥待遇,你以后还要在村里生活呢。 这事是刘家做错在先,解放,既然如此,你也要承担一部分,现在开始,谭知青的烧柴,你负责,大雪封山之前,要给谭知青准备好一冬天的烧柴,听见了吗?” 刘解放前半宿是被喂了药,昏昏沉沉的,后半夜清醒了几个小时,也是瞪着眼睛过来的,这会儿眼睛通红,闻言怔怔的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 一直到最后人群散去,刘家那位刘卫民叫二叔的,也没有露面,显然村干部都知道他的德行,散去时三三两两的议论着, “这二叔啊,一辈子就偏心,你瞅瞅,这算不算是报应?” “他那是偏心吗?他压根儿就没有心,啥事都任由二婶子出面,他就悄么的躲在后面,等到最后实在不行了,再出来说上两句不痛不痒的,” “你说的,是对解放的时候吧?” “是啊,那解放出生的时候,也是在村里,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也不是从外面抱回来的,你说啥,咋就能恨成这样呢?我看他们是恨不得解放给家里当牛做马一辈子的才好呢,三十出头的人了,也不说给说个媳妇,天天的,眼里,心里,就只有那么一个宝贝疙瘩,还不好好教,啥事都干。 我说的都是实话,是不是二爷?” “嗨!你当我们几个老家伙没说过吗?那老二就跟个倔驴似的,我们说一百句,也不顶那媳妇说一句,这是亲爹亲妈,咱们也不能管那么多呀?” 第484章 是了,这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不管何时何地,不管什么年代,这孝道怎么说都大不过天去。 尤其是好多封建思想荼毒的父母家长,更是将子女看做自己的私有物,我生了你,养了你,那你就是我的,你就得听我的,我就是你的天王老子,我让你干啥你不能不听,我给的你就得受着,我怕不给你不能要,不然就是忤逆不孝。 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也有这个原因,除非到了那种不死不休的地步,不然谁家有事不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商量解决? 所以像刘解放这种不会说好话的老实孩子,是最容易吃亏的。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对那些嘴甜的,甚至是能惹祸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投注的注意力都会更多一些。 刘解放怔怔的跟在后面,脑子里跟浆糊一样,他也是实在想不明白,都是爹娘的亲生孩子,为什么对他会这么狠心呢? 生气按个二婶子的找事,看刘解放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刘卫民也无奈。 说是五指不齐,人心也是偏的,可是偏的也太严重了。 小儿子是宝,大儿子就是草都不如? “卫民哥,二爷,三爷,爱国哥,我是不是是我爸妈从外边捡回来的孩子啊?” 几个老头互相看了一眼,都气笑了, “胡说八道个啥?你才多大,当我们这些老家伙眼睛都瞎了吗?” 不过想想,也难怪他会有这想法,从小就爹不疼妈不爱的,那孩子不瞎寻思就怪了。 “唉!” 刘二爷叹口气,这些年他们就时不时的唠叨着,还说笑着,要不是亲生的倒好了, “解放啊,这些年乱是乱了点儿,但是咱们村啊,一直就没分开,你就是你爹妈亲生的,可别再瞎想了。 你那个爹啊,从小就是个没主见的,以后没有你妈在身边挑唆着,应该,不至于那么过分了,” 其实他这话说的自己都不信,好在一边有人把话接过去了, “不管咋的,你也这么大了,有些事,该立起来的,就立起来。 你爹,岁数大了,让他吃穿不愁,别人也说不出你做的不对,知道吗?” “诶?” 刘二爷先愣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你是说?解放啊,我想了想,是这么个理儿。 你看啊,你家里就剩你跟你爹两个人,你爹这么大岁数了,你妈除了这事,他指定得难受,家里的事,你就别让他操心了,知道不?” “啊?” 走了一会儿,刘解放都没反应过来啥意思, “我爹,也不操心呀?”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摇头走远,就剩下一个刘建设,叹口气,揽上了他的脖子, “来来来,我跟你说啊......” 晚上下工,赔偿就到了刘卫民手里,他心里还有点不舒服,觉着这样服软,也算是被知青拿捏了。 旁边的刘爱国看的清楚,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是,说到底,这事,人家也只是自卫罢了, “你行了啊,这事就算过去了,也不能怪人家知青有这反应,要是被欺负的是咱们自己家孩子,咱们能就这么看着吗?” 刘卫民叹气, “我知道,就是吧,唉! 你说咱们村,这么多年,咱们这些村民,几乎是这半辈子,都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里,我一直觉得,大家伙都是好样的。 穷是穷了点,为了吃饱饭,他们可能有点小心思,小算计,就是偷偷的上山打个野鸡,抓个兔子的,甚至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我都觉得是,是生活所迫,我甚至觉得,是我这个村长做的不够,才让他们过的这么不好。 我是想方设法的,哪儿有好处,哪怕让他们能多吃一口东西,我都恨不得去求人,我就觉得,能让大家过得好点,我这老脸也值了。 这些年,他们啊,还有这两年跟知青啊,有什么矛盾,你们老是说我和稀泥,他们也说我偏心偏心的,我就想着,这日子都这么难,大家都这么难,能将就就将就,大家又都是自己人,我从来没想到,咱们自己的村民会有这种心思。 这不是穷的,这是坏呀,是心黑啊!” 刘爱国沉默一会儿,看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知道他直脑筋,想了想,还是细细的解释, “是啊,是心坏了! 既然你都知道,都明白,都清楚,那你这难受个什么劲儿啊? 舍不得管自己人,就去怪人家知青? 是知青让他们黑了心的? 是谭知青让他们去算计她的? 是谭知青让他们把自己亲儿子亲哥喂了药扔进院里去的? 谭知青是傻,还是咋的,拼着自己的名声不要,非得让刘胜利娘俩去算计她? 还是说,你希望看到的,不是事情没发生之前被发现,想办法提前解决了,而是等事情发生了,闹大了,等知青办公安局公社什么的,都知道了,你再去焦头烂额的想办法? 还是直接等着上面下来调查,然后等着你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到时候咱们屯的名声就出去了。 以后屯里这姑娘小子找对象啥的,人家一打听,诶,刘家屯的,直接就都绕着走。 公社那边到时候有啥好事,啥荣誉啊,评比啊,咱们也不用惦记了,” “不,不能这么严重吧?” 刘卫民被吓得一个激灵,顿时就精神了, “爱国哥,你在这吓唬我呢是不?” 门外站着的两个老头听了个全程,无奈的对视一眼,悄悄的后退几步, “不是,这咋时间长了,连是非对错都分不清楚了?” “我也就以为他就是耳根子软,啥事就和稀泥,倒是,谁也不得罪,你说,啥用?表面一片祥和,内里,内里不知道已经烂成啥样了。 哥,你说这个村长,咱们是不是选错了啊?” “看看吧,这村长也不是说换就换的,再说,算起来,除了这个事,他也算没有大错,这几年,没饿死人,就是吃肉都比前些年多上不少,冷不丁的说要换村长,就是村民,都不一定能同意。” “唉,无功无过呗?” 第485章 “再看看,这么多年,他也不是那不听劝的人。” “哼,这是有咱们几个老的在这,等咱们都没了,试试? 爱国能劝住一回两回,还能次次都劝得住吗?” 不过这次还好,也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单纯的被刘爱国描述的场景吓着了,刘卫民不光悄悄的把钱送过去,还主动的给提供了一些便利。 比如,找人给谭雅君的院墙做了加高加固。 这次的事件,他回去公社主动说明,公安那边他也会作证,证明谭雅君是单纯的受害者。 在她养伤不能上工期间,可以优先在村里换粮食,虽然村里也并没有多少。 对知青们帮助谭雅君收拾菜园子的举动,还大力的表示出了称赞之意。 他走后,几个人面面相觑,这村长的状态不大对啊? 这件事,虽然最后算是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但是谁都看的出来,村长心里是不乐意的,老大的不乐意。 虽然今天这笑的有些吓人,但是他们可不信是他自己想通了。 “一个是他怕了,或者,他心里有别的打算。” 看着背影,几个人也猜测着, “要说害人,应该不会,毕竟他是个基层领导,最主要是,他是个退伍军人,最起码得是非观应该还是值得信任的,算计咱们得可能性不大。 那就是害怕了? 难道是怕咱们再去知青办或者公安局把事情闹大?” “雅君收拾好了吗?一会儿牛车就过来了。” 是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倒不是要去干什么坏事,而是谭雅君的伤口,天热了,需要频繁的换药,老陈那里的备用药又少得可怜,所以还得正儿八经的去趟医院。 现在用的是老陈留下来的药,时间充裕,伤势也并没有很严重,简单也没有主动提及自己有药,而是跟他们同步。 他们去公社的医院,简单想半路拐到军营去一趟,也算是同路。 一群知青就占了牛车的一半,不过好在现在不算农闲,村民都忙着,也舍不得花钱,还真就没有往供销社跑的,也算是他们包车了。 谭雅君是病人,简单要去军营,还有白小琴,唐红英,要去买调料的魏淑娟,又碰到去医院抓药的李燕,加上要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阴影帝国
偏执狂
倒刺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我以力服仙
人妻卖春物语
赘婿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