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 外面的面皮和鸡蛋被炸的又焦又脆,里面的肉却还是嫩的,从离开水到走上餐桌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新鲜极了,吃起来还有一股鲜甜味。今越和文丽端着个大碗,里面装了满满一碗,回她们后院屋里,坐在炕上边吃边聊。 炕已经烧起来了,坐上去热乎乎的,今越边吃边看专业书,徐文丽则是看小说。 俩人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啪”一声,门被推开,一个戴着帽子围巾穿着破旧军大衣的人闯进来,“媳妇儿,快给我来点热水。” 俩人定睛一看——居然是舒文明! 舒文明这一趟去得快,回来却很慢,现在都进入十一月了,他才风尘仆仆的赶回来,还把自己裹成个脏兮兮的大粽子。 接过文丽递来的温开水,他叽咕叽咕一口气全喝光,放下搪瓷缸,在下巴上抹了一把,“渴死我了,这路上的日子就不是人过的。” “没出什么事吧?”今越这几天挺担心的,以前没少听刘慧芳聊跑长途的事,什么半路被打劫啊,半夜被偷油啊,被哄抢货物啊啥的。 舒文明摇头,“赵大勇经验丰富,人祸倒是没遇上,天灾却是在所难免。” 赵大勇算是经验丰富,准备了充足的吃喝,可真上路了依然会有新问题,“这来回路上,我们遇到两次绕路,一次是桥断了,一次是山体滑坡,听说下雪之后更恼火,可能一堵就是好几天,幸好咱们跑得快,没赶上下雪,不然现在都回不来。” 俩人看着他胡子拉碴的模样,也怪心疼,徐文丽赶紧去老屋给他端来热乎的饭菜,“边吃边说。” 他都顾不上说话,先来个狼吞虎咽,都快把碗底舔干净了,这才喘口气说话:“累死我了,大嫂可真不容易,以前只觉得她常年在外头跑,工资高,福利好,现在我真自己去跑了一趟,啧啧……这份苦,一般男人都吃不了。” 他又说了一些路上的艰辛和见闻,这才说到主题上:“羽绒被太多了,拿回来人多眼杂,我全放李玉兰家去了,只有李妈妈老两口知道,没让其他人看见。” 李家虽然人多,但有两处老房子不住人,只用来存放粮食和养点牲口,这几年李玉兰和舒文明每年合伙倒卖布料就是存放在那里,舒文明甚至有老房子的钥匙。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就直接放进去,跟李妈妈说一声就行。 “李妈妈要留我和赵大哥吃饭,我们没吃,不想惹人注意。” 老两口知道他回来了,也过来问情况,唏嘘几句,接下来就是发愁销路的事儿,“这么多本钱,可去哪儿卖呀?” “你们就放心吧,天冷了,需求大着呢。”舒文明咂吧咂吧嘴,“我和赵大哥在车上拿了两床来盖,别看薄薄轻轻的一床,盖身上可暖和呢。” 所以,他非常看好市场反应。 “到时候我身上带几床,先去建设大桥下看看,每天怎么说也能卖出去几床,那东西很暖和,用过的人就知道了,肯定会有一些回头客,或者介绍亲朋好友来买的。” “每天三瓜俩枣的,不知道要卖到啥时候才能卖完,现在已经入冬了,得赶紧卖掉才行。”赵婉秋很是着急,“不行我出去帮忙,我一老太太,就是被抓到也没啥。” 这时候也顾不上客气了,舒文明点头。 徐文丽也说要去帮忙,全家拒绝,都让她好好上班养身体,别去凑热闹。现在的鬼市白天也开,龙蛇混杂,有些二流子混在里面,会干点欺负大姑娘小媳妇的事,不许她去,自然也不许今越去。 舒今越扁扁嘴,她都去过好几回了。 舒老师则是负责在家做饭,饭点给他们送过去,中途还要骑车去李家村拿货。确定好分工后,全家开始出动,当晚先把舒文明带回来那两床被子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拎起来是真的很轻巧,老两口上看下看,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像是能在冬天用的东西——“这也太轻了吧。” 现在的鸭绒厂舍得用料,填充的绒量很大,蓬松度也很高,“我用过,这玩意儿神奇着呢,受热还会膨胀。” 舒老师不信。 “爸不信今晚你拿一床过去盖着。” “算了,这万一把我冻感冒了,明天可还得帮你忙呢。”舒老师摇头。 舒文明好笑,这小老头还挺固执,“你就拿过去吧,我保证今晚要是把你冻感冒你来找我,我赔你钱,行吧?” 赵婉秋拐了老伴儿一下,“试试就试试呗,咱要支持孩子的事业。” 舒文明还想把另一床给今越试试,今越连忙摇头,她才不要呢,两个大男人在车上窝了这么多天,都快盖得包浆了。 第二天一早,今越打着哈欠去老屋吃早饭,看见舒老师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爸这是咋啦,还真冻感冒了?” 赵婉秋在一旁笑,“以前啊,你爸老说被子不够盖,不暖和,躺下半天睡不着,昨晚你爸一开始睡得可香了,呼噜呼噜的,谁知道后半夜被热醒,一直睡不着,在那炕上烙煎饼似的,后来实在热得耐不住,起来把烧炕的煤球退了才行。” 众人大笑,这还用说羽绒被有多保暖吗?舒立农可是全家最怕冷、穿袜子都要穿三双、喝水永远只喝热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用热水泡脚的人! “其实我觉得,用了这被子,后半夜不烧炕也能顶得住。”他吭吭哧哧地说。 大家又是笑,昨晚他嘴多硬呐,现在被事实打脸了吧! 有了这个好的开端,全家心情倍儿好,吃过饭各就各位忙开了。舒今越今天还有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就没去凑热闹,反正现在外头倒买倒卖的人不少,二哥也没工作了,上头早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她也不用担心。 “今越你想啥呢,又不专心。”林珍拐了拐她,从桌子底下塞过来一颗大白兔。 今越剥开糖纸,一低头,扔进嘴里,不敢咀嚼,那股浓烈的奶香和甜味顿时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城市独生女就是好啊,小林珍就像一个装满零食的百宝箱,一会儿冒出来几颗奶糖,一会儿摸出来两个核桃。她的核桃还不是一般核桃,而是她奶奶在家用几种大料炒出来、香香甜甜还把口子开好、轻轻一捏就能剥出仁儿的核桃! “你奶对你真好,就差把核桃仁喂你嘴里了。” 林珍嘿嘿直乐,“那当然,我姥对我也好,她们家以前是地主,手里有些东西呢,她说只给我,别的谁也不给。” “嘘,可别说了,再说你家的老底儿都被你漏光了。” 下午因为还有专业课,今越也没回家吃饭,心说万一二哥的生意不好,一家子愁眉苦脸的,她就不回去凑了。 她手里有钱,亏了这点虽然心疼,但心疼也有限,可老两口不一样,这800块就跟从他们身上剜下来的肉一样,巨疼无比。毕竟,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没能攒下这么多钱,兄妹俩能凑出这么多钱,他们就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要。 熬到下午放学,今越挎上书包就往家跑,刚跑到门口听见二哥的笑声,她就知道,这事很顺利。 果然,一问二哥就大笑,“咱们遇到几个识货的,昨晚带回来的四床全卖光了,还让爸去李家村拿来另外四床,也卖光了。” “多少一床?” “十二块。” 舒今越倒吸一口凉气,八块的成本,运输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每床净赚四块钱,100床全卖光的话,那就是400块的净利润! 难怪要做生意,做生意才能发财啊,上班是没前途的呀! “我有点后悔,一开始怕卖不出去定价低了,要早知道这么好卖,我就该定高点。” 舒立农拍他脑门,“又不是黑心资本家,有得赚就行了,这也不少了。” 舒文明撇嘴,“您老人家是不知道,市面上现在的棉花多少钱一斤,一床棉絮要多少斤棉花,跟人家比起来,咱们这羽绒被算便宜到家了。” 赵婉秋打圆场:“薄利多销嘛,咱们先把手里的卖完再说。”路上,舒文明悄悄跟她说了,经过一天对市场的试探,他想再从赣西省买点羽绒被,继续卖。 这东西又不会坏,今年卖不完先放着,明年也能卖不是? 正说着,小鸡米花又来了,自从搬到3号院的大房子之后,他还是喜欢天天往16号院跑,尤其是上婉秋奶奶家来。 “来,给你个任务,站我家门口把风去,要是有……” “我知道,要是有人来偷听,我就大声喊,尤其是李奶奶!” 众人大笑,这孩子越来越机灵了,现在舒家人要是说点不方便其他人听的话,都会让他帮忙把风,他嘴巴也挺紧的,今越姐姐家的事坚决不说出去,李奶奶用糖哄他也不说。 舒家则是关起门来,小声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从明天开始得让舒老师蹬车去李家村跑两趟,一趟最多只能带四床,一个单边也好几十公里,不知道他那老胳膊老腿儿能不能受得了。 商议好,赵婉秋就出去厨房里做饭,那三条黄鳝已经养得很干净了,处理干净爆炒一下,下点面条,配点青菜,就是一份美味的鳝丝面。 今越一个人吃了两碗,吃到最后都打嗝了。 *** 接下来几天,老舒家忙成了陀螺,羽绒被的生意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好,短短一个星期居然就卖出去三分之二,很多都是新买回去盖着不错又推荐亲朋好友来买的。 舒文明想趁机多赚点,赶紧给宋小弟那边去电话,再加急做一批出来,照样是先付一半的费用,在指定期限内完工他过去付另一半的钱。 舒老师天天蹬车,蹬得自行车都冒火星子了,赵婉秋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天天在建设大桥蹲点卖,本来白白胖胖挺富态一人,晒得黑黢黢的。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性格开朗,很快跟那一带的倒爷打成一片,给家里淘换来不少好东西,今越为此终于在家吃上了几顿新鲜的牛羊肉,还喝上了乳鸽汤。 眼看着第一批100床就要售罄的时候,舒文明又跟着赵大勇往赣西省去了一趟,这一次天是真冷了,一路不是雪就是冰的,家人全都提心吊胆。 这天,今越正美滋滋小口小口的喝着乳鸽汤,门口忽然来了一人——居然是挺长时间没见的小李嫂。 自从搬离柳叶胡同后,小两口很少回来,今越也没跟他们遇到几次,只记得上次见的时候,她面色红润,身形丰腴,这次却又瘦了一些。 “嫂子这是咋了?”今越连忙起身,拉住她的手。 “今越啊,快帮帮我弟吧,他就要被单位给开除了啊!” 舒今越一愣:这,我能咋帮? 赵婉秋擦擦手,“小李媳妇儿先别着急,慢慢说,咱们家今越就只会看病,也不认识他们单位领导啊。” 小李嫂点点头,“对对对,就是想请今越给我弟看病,看我一着急没把话说清楚。” 母女俩这才松口气,说实在的,小李的老丈人一家都不错,舒家平时要吃肉、下水和大骨头,都只需要跟他们提前打声招呼,第二天直接去拿就行了。 凭着这份便利,舒家这几年的伙食才能这么好,一个个养得油光水滑的。 “我弟最近生了个怪病。” “怎么说?”今越坐直身子,看着她的眼睛。 “他鼻子忽然坏掉了。” 今越一愣,啥叫坏掉了,这形容她一下还没反应过来,赵婉秋补充道:“是鼻子闻不见气味,还是鼻子里有啥不好的东西?” “闻不见气味,香的臭的放他鼻子下面都闻不见,关键他还是咱们市第二日化厂的调香员。” 书城市第二日化厂,所有石兰人都知道,就是没听过厂名,但一定知道他们的花露水,将来五十年后可是大名鼎鼎的“国民香水”! 第83章 调香员怪病&成长的舒今越&扮猪吃老虎 在国营厂里叫调香员, 将来叫调香师。 李小弟小小年纪能在大名鼎鼎的二日化里当调香员,足以证明他本身就不简单。将来各种国产香水崛起之后,调香师这一特殊工种那可是妥妥的紧缺人才, 多的是百万年薪聘请他出去, 要是有本钱的话自己出资办厂,赚的钱就更多了。 毕竟, 将来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对美丽和魅力的追求也会与日俱增,这个市场无疑是巨大的。 可现在,李小弟居然因为鼻子不闻香臭要被开除了。 “我弟以前本来鼻子挺好使的……我们家一家子粗人, 我爸是杀猪匠, 我妈在纽扣厂当包装工人,我哥当公安, 我干的也是粗活, 就我弟从小文静, 喜欢鼓捣东西。” 赵婉秋给她递来一杯温开水, “坐着喝点水, 慢慢说。”都有点前后不通了。 李小弟今年刚二十三岁, 据说他打小就喜欢琢磨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对气味非常敏感, 隔老远就能闻见普通人闻不到的气味。 “不仅如此, 他还能准确分辨出几百种气味之间极其细微的差别。” “当年他十三岁的时候, 跟着我爸去杀猪,走到二日化门口,闻见他们生产花露水的气味, 他居然就把人配方说得八.九不离十。” “我爸是个粗人不懂这些,还怪他不好好读书一天瞎捉摸, 却正好被里头一位老师傅听见,把他叫进去聊了几句。老师傅发现我弟天赋过人,尤其嗅觉灵敏,当即就要收我弟当徒弟,可惜我爸不同意。” 是的,那个年代的人都比较保守,刚从苦日子里熬出来,信奉体力劳动才是男人该干的工作,啥调香员就是跟那些瓶瓶罐罐胭脂水粉打交道,这在旧社会那是纨绔子弟、玩物丧志的败家子儿才干的。 李屠户本来就不喜欢儿子平时捉摸这些东西,觉得儿子走上了歪门邪道,要让他将来一辈子都以这个为生?那他更加不能同意。 “但我弟也是个倔脾气,我爸不同意,他就不去上学,我和我哥也帮他求情,我妈心疼孩子,就说让他去学吧,说不定学几天过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删除她gl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小人物(胖受)
靴奴天堂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在爱里的人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