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八零糙汉教官,追着亲懵小孕妻 > 第39章

第39章

,不过林秋秋也没有在意自家大哥就是这个性格,她拉着姑娘在桌子旁了下来。 第一次见面,人家姑娘也有些害羞。 眼看着林秋秋这么热情,总算松了一口气。 现在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陈家女儿的能耐,在林秋秋面前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毕竟这么大的事业都是林秋秋打下来的。 “不用紧张,以后都是一家人,你平常怎么对待大哥的就怎么对待我就行。” 看着自家大哥这次总算没有吃亏,找到了一个良人,林秋秋打心眼里为大哥高兴,在。他看来这都是大哥应得的。 陈大哥憨厚老实,勤勤恳恳,如何能不拥有幸福。 这顿饭吃的无比舒心,不像上次,林秋秋心里有话却还不能说出来。 陈妈特意给林秋秋和顾司铎腾出了一个房间,家里现在也盖了一套新房子,红砖红瓦,高大的院墙,远远看去就知道这家人很殷实。 “秋秋,这间房子永远给你和司铎留着,你们两个有时间要经常回来看看。” “当然了,没什么事,我们肯定会经常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镇上的几个领导就过来找林秋秋说事,有一个采访,想安排他配合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林秋秋的缘故,周围的几个村子都逐渐发展了起来,种植业,畜牧业各自开花。 这让其他镇子上的人羡慕不已,但是羡慕也没有办法,林秋秋这种成功根本就是不可复制的,城里那边的生意之所以能谈下来,那是林秋秋有本事,他们可没有这样的能耐。 “是电视台的人还是报社的人?” “都有,报社是咱们本地报社,电视台是农业频道的人,想让你帮忙做个宣传,我看有把你当成榜样的意思。” 领导耐心回答道。 第105章 上电视 林秋秋稍作思考后,直接就答应下来,“可以,不过采访的时间定下来了吗?” 采访宣传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能够更大范围的扩大影响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何乐而不为? 领导见林秋秋同意,脸上即刻堆满了笑容,迫不及待地想要敲定这件事。 “看你的时间来定,最好在这几天内。” 林秋秋看向一旁被陈大哥捧在怀里的顾念禾,稍微思考便给出了答案,“那就在明天吧。” “好好,没问题,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领导走后,陈爸才上前,试探性地开口,“秋秋,什么是采访啊?” 陈爸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少有的接触过外面的新鲜事物,对于这些有些不解是很正常的。 林秋秋眼眸微微转动,想了一个很通俗的解释,“就是问你一些问题,然后放到电视上给大家看。” 陈爸一听自家女儿能上电视,顿时就乐开了花,一张脸上堆满了笑纹,“那可是大好事啊,我女儿要上电视了!” 此话一出,一家人都为林秋秋所感到骄傲,毕竟在那个年代,尤其还是在农村里,上电视可以说的上是一件非常出息的事情。 这一晚陈妈忙活了许久,做出了满满一大桌子的好菜出来,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一看就让人想要忍不住动筷子。 顾念禾被抱在怀里,伸着小手就要朝桌上爬,嘴里咿呀的说个不清楚,“啊啊啊……呀呀” “看妈做这一桌子的好菜,把我们念禾都惹的馋了。” 林秋秋笑着打趣道,从大哥手里接过孩子,回到房间奶上孩子几口又出来接着吃饭。 喝过奶的念禾明显没了之前那么躁动,但是仍旧眨巴着大眼看着在座的大人,好像也被馋的流口水一样。 次日一早,林秋秋还未起床就闻见外面一阵吵闹的声音,惹的人睡不安生。 林秋秋只得拖着瞌睡虫,笨拙的穿好衣裳,嘴里还小声的嘀咕着,“难道采访的这么早就来了吗?” 越接近门口,那股子嘈杂的声音便越来越清晰,林秋秋一把拉开门,入眼的场景却让她呆住了。 只见来的人大多都是乡里乡亲的邻居,压根就没有看到扛着摄像机和拿话筒来采访的工作人员。 林秋秋僵硬地扯了扯嘴角,看着来人,“陈大娘,郭大嫂,你们这是……” 陈大娘被点名,面上不好意思的羞涩一笑,随后悄声地说道:“听说你今天有人来采访,可以上电视。” “我们大家也没有见识过,也想上上电视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此言一出,身后的乡里邻居们也都纷纷点头,面上挂着憨厚羞涩的笑容。 这一下可将林秋秋给难住了,赶人也不是,留人也不是,这也都是乡里邻居,还有不少的在自己厂子里上班,主要也都没有坏心。 “今天是说有采访的记者过来,不过我没有权力说让大家都上电视,但是他们来了的话,我还是会提一嘴的,至于同不同意还是得看领导的意见。” 林秋秋表示自己的立场,这样一来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有她的问题,至于现在就只用等着采访的人员来就好了。 莫约等了两个小时之后,才见有三四个年轻人背着大包小包的走进村子里,边走还边向旁人打听着。 为首的女记者见如此多人聚集,一时间有些不敢确认,“这里是林秋秋家吗?我们是来采访的……” 还未等林秋秋回答,陈大娘就已经热情的迎上去了,顺手就提过人家的东西,“是是是,快些来吧,都久等了。” 林秋秋站在原地,一时间有些尴尬,好像自己才是这个场合不应该出现的人。 记者担心林秋秋会紧张,便提前跟她招呼道:“林小姐,我们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采访流程,你不用紧张,随意的回答就行。” 其实有了上一次访谈的经历之后,林秋秋已经不再紧张,全程表现的非常自然且随和,甚至还能调动现场的氛围和情绪。 原本计划采访时间两个小时,但因为双方配合的十分顺利,收工时居然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 “林小姐谢谢你的配合,你的视频肯定会给更多人带来影响的。” “没有,反倒是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 林秋秋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跟着一路将人送到公交站处。 不久,采访的视频在电视台上发布就收获了众多的观众,原本收视率低迷的农业频道也一举成为电视台的新贵。 林秋秋出现在电视机上的场景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开始有很多隔壁村子的人慕名来此,想要向她学习和讨要经验。 但是来的人太多了,也让林秋秋感到苦恼。 家里的门槛好像是要被人踏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流量,都已经成为困扰了。 顾念禾前脚才被陈妈给哄睡,不到三分钟就被来上门拜访的人给吵醒了,一直哭闹个不停,怎么都哄不好。 没有办法,林秋秋只得先把大门给关上,将家里的灯给熄了,假装一副无人在家的场景,听到外面兜兜转转最后才消失的声音,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也不是个事啊。” 林秋秋皱着眉头,长叹一口气,感觉最近几日下来人都疲惫了不少。 优秀的合作资源没有吸引来,反倒是给自己惹上了许多的烦恼,让接受采访的本意都变了。 这几日林秋秋的忙碌顾司铎也是看在眼里的,他稍作沉思片刻,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想法的雏形。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闻言,原本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林秋秋顿时就来了精神,两眼放光地望着顾司铎,故意调笑般,“爱妃,有什么好建议?” “秋秋你之前不是当过老师吗?现在传授的这些经验也就相当于你所掌握的知识,这些前来取经的也只不过是学生而已。” “我们可以开办一个助农班,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来传授经验,这样不仅不会吵到家里,而且还能让你省下不少的力气。” 第106章 合作 顾司铎说的办法的确可行,可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之处,既然开办了就必定会耗费林秋秋大量的私人时间,有可能会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再者来说,如果学习的人多了就势必需要管理,如果这一切都是林秋秋出于免费的好心分享,效果肯定不会好。 林秋秋沉思,随后给出了回答,“这个提议倒是也还可以,只不过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天天关着家里的大门也不是一回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秋秋只得写了个牌子:暂时不接待客人,挂在了大门口之上。 有了这个牌子之后,来寻讨经验的客人的确少了不少,不过也有些胡搅蛮缠的来了就不肯走,甚至还有些人在背后将她林秋秋小气,故意有赚钱的法子舍不得分享出来。 起初陈家还会解释,后来渐渐的也无所谓了,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有,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就算你用心教了,到最后也会怪你有所保留。 现在林秋秋也没什么事情,就在家里天天陪着顾念禾。 随着日子一点点的流逝,原本圆润胖嘟嘟的小团子也变得精致起来了,为此林秋秋在城里的书店买了好几本早教启蒙书来,闲来没事就带着她一起看看。 陈大哥和对象陈卫红两人基本上都是日日同时出,同时而归,虽每日都工作到很晚,但回来时两人面上都带着笑颜。 这天饭桌上,林秋秋笑的贼兮兮的看着两人,随口打趣道:“大哥,什么时候给我嫂子一个名分啊。” 这不说还好,一说就惹得两人的脸都“蹭”一下变成了红猴子屁股。 陈大哥也是个笨木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红着个脸盯着对象,“我………………我还是看卫红的意见。” 林秋秋都忍不住想要给自家大哥一个脑壳丁了,也难怪那么多年母胎单身,这还真的是有原因的。 大哥的对象明显的就是害羞内敛那一种类型的,又怎么会主动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还得要自己在身后推波助澜了。 “我都叫上嫂子了,还会有不同意的嘛!” 林秋秋上前一把拉住陈卫红的手,“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嫂子来我陈家是觉得不会亏待你的,我大哥是有些嘴笨,但人心好。” 陈卫红羞红着一张脸,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笑着诺诺的点头。 两人都是彼此情投意合,相互间都已经了解深刻了,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还特意找了个老师傅,请他在皇历上挑了个好日子,还封了个大大的红包,为的就是表达陈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 在乡村办的婚礼一般都比较低调,但是陈家现在与以前不同了,按照预算摆了二十来桌的席位,还少了位置。 陈大哥一改往常的模样,换上了一身定做的衣服,模样看起来与平日里不同,但手上的茧子还是展示出了他农村人的身份。 “大家都吃好喝好,谢谢各位来捧场!” 一日的婚礼下来,林秋秋和几个跟着帮忙的都累的半呛,不知陈大哥和嫂子晚上还有没有心思进行着初次的洞房花烛夜。 次日一早,屋外再次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林秋秋以为又是些和之前一样的人,便将自己闷在枕头里,不愿意起床,却被急匆匆赶来的陈妈给喊起。 “秋秋!门外来了三家人说是要来感谢你,说什么都不肯走的!” 闻言,林秋秋立即从床上弹射而起,眉头紧紧皱着,难道自己最近又做了什么好事吗?还有人这样上赶着要感谢自己的? 林秋秋简单收拾自己过后,便匆匆忙忙的下了楼。 “你们是……………………?” 来的一共有六个人,听陈妈说应该是有三口子,但是这些人的面相看的林秋秋非常面生,完全没有过任何的印象。 为首的男人站了出来,身穿西装打着领带,看起来是个有钱的,“林小姐,你还记得你在火车站举报了一个人贩子吗?” “我们都是被拐孩子的家长,因为你的举报,后来人贩子供出了孩子的买家。” “都是多亏了你,我们才找回来自己的孩子,不然的话现在可能还处在一个大海捞针的现状,连孩子的死活都不知道……” 男人话未说完,在场就有人红了眼眶,小声的抽泣起来,看这样子说的也不假。 “这些是我们的心意,还请你收下………………” 男人说着,从身后提出一个沉甸甸的纸袋来,就要往林秋秋的手里塞。 “其实不需要这样来登门感谢,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举手之劳而已。” 林秋秋着实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过去了那么久居然还有如此的影响力,但自己也不是为了感谢才去做这件事的。 这心意不管出于什么意图,她林秋秋都不能收,因为一旦收下就会感觉变了味。 林秋秋严声的再三推辞,男人才无奈的将东西收回去,“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求回报,你们这样是曲解了我的意思。” 见林秋秋隐约有些动怒的意思,几人也不敢再说下去了,为首的男人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林秋秋,随后自我介绍起来, “我是丽安酒店的总裁,听说林小姐家里的产业很发达,可以考虑跟我们一起合作,也算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我的谢意。” 林秋秋看了一眼手中的名片,倒是没有再拒绝,反而将其收了起来,“不过我们这边暂时有固定的合作,还没有要拓宽发展的想法。” “若要是有,一定会联系的。” 几人在稍作停留之后便离开了,林秋秋看着手里的名片出神,手指无意识的在上面摩擦着。 这个总裁的名字她印象十分深刻,因为他是这本书最有钱的,也是混的最好的一个,若要是自己能够与他合作的话,倒是也能有一笔不小的资金收入。 只不过自己最近还没有打算要拓宽产业链,反倒是想去其他领域闯一闯,毕竟凡事做久了也没有挑战性了。 第107章 打秋风的亲戚 农产品的发展是有上限的,这一门生意有很强的地域性。 简而言之,在本地自然可以做得开,但是想要向其他地方扩展可没有那么容易,别的地方大部分有本地的支柱产业。 而且随着电视台的采访,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林秋秋。 “先回城里考察一下市场,反正这段时间我也积累了一部分本金,不管转哪一行都有很大的机会。” 林秋秋做事比较有规划,现在只是单纯有一个想法,自然不用太过着急。 最近这段时间待在乡下,看似忙碌,实际上对于林秋秋来说是难得的轻松,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事情。 顾念禾也非常喜欢乡下的生活,被陈妈养的白白胖胖,前天称体重的时候重了好几斤。 “妹子,家里要来亲戚,妈说让我们两个去村头接一下。” 就在她站在门口沉思的时候,嫂子陈卫红走了过来。 这让林秋秋有些疑惑,现在又没有什么节日,怎么会有亲戚突然上门,看样子还不是近处的亲戚。 要不然陈妈不会让他们两个专门去接。 “嫂子妈怎么说呀?是哪边的亲戚!” “好像是隔壁省过来的,我听妈说是看了你上了电视台,过来贺喜的。” 陈卫红的回答让林秋秋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怎么觉得来者不善?该不会是想要占便宜的亲戚吧? 倒也不是林秋秋看不起人,不过她比较讨厌那些只知道投机取巧占便宜的亲戚,两人刚来到村口,就看到一群人提着大箱子迎面走了过来。 一个略显肥胖的中年妇女看到林秋秋之后惊叫一声,就扑到了她面前。 “这就是上电视台的秋秋吧,我是你舅妈,没想到咱们家居然还有这人才,快来认识一下,这是你几个表弟和表妹。” 对方拉着林秋秋的胳膊,表现得非常热情,也不管林秋秋是不是乐意。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再怎么说也是自家妈妈那边的亲戚,林秋秋只能笑着点头。 “舅妈好,表弟表妹你们好,先去家里吧。” “行。” “你们家这几年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好几年没有过来,都已经盖上新房子了。” 舅妈来到门口之后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在房子周围转了一圈。脸上的表情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直到这个时候林秋秋才有机会问陈妈这是从哪冒出来的亲戚。 “妈,这是我哪个舅妈呀?之前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 “是你五舅妈,自从你上了电视台的采访之后,他就打过来好几个电话要来看看,我一直没有答应,这次更是直接到了镇上才通知我。” 陈妈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林秋秋通过她的表情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五舅妈必然不是善茬,不过这不重要,不管对方来意如何,她都不会惯着对方。 有些亲戚不知道分寸,你赚的钱要是无法分一杯羹,就好像是仇人一样。 对方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来,肯定不是来做客的。 “她大姨,这么多年没见你真是越来越年轻了,怎么家里赚了这么多钱,你还穿的这么破旧,要我说有了钱就应该好好享受。” “我给自己买几件新衣服,顺便也做个头发,这样才时尚嘛。” 只见舅妈一副自来熟的样子拉着陈妈的手说不停,林秋秋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冰冷。 赚了钱之后,她从来

相关推荐: 快穿:濒危幼崽拯救计划   兄弟缠情   盲灯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炮灰寡嫂   暗恋告急(矛盾小太阳x性单恋插画师)   斗罗:千道流暗恋我许久   泡沫之夏全集   奥斯古玩店   影视诸天签到者   刻骨为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