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是满腔怨恨,凭什么太上皇想要长生,却要将别人的性命填进去。 日日夜夜过去,皇帝却想通了。 大周的帝位落到他们家头上,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能截止到他头上为之已经是天大的侥幸。 这样也好,他死了,太子能够登基为帝,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用偿还。 想通之后,皇帝便开始布置太子登基的事情。 太子虽然聪慧,可年纪太小,皇后又是个没主意撑不住的人,他实在是不放心。 朝中文武百官中,倒也有几个栋梁之材,可人都有欲望,谁知道他死之后人会不会变,太子能不能弹压得住。 更甚者,会不会有人欺负太子年幼,权倾朝野? 一条条,一道道,皇帝都已经在心底仔细盘算过,如今便掰碎了对太子说。 “裴玄身为皇子,却宁愿困守寿国公府,在他心中权利地位远不如寿国公恩情来的重要,绝不会生出反叛之心,朕若是不在了,你可以相信他。” 太子眼神闪烁,悲痛却又用力点头,将父皇的话都记在心中。 皇帝继续说道:“顾清衍此人,朕有些看不清,他能从贫寒学子一步步成为二品大员,可见手段极其厉害。” 太子忙问:“父皇的意思,顾大人会有不臣之心吗?” 皇帝却摇了摇头,说道:“朕倒是觉得他心中有道义自然,性格洒脱不拘,是俗世少见的潇洒之人。” “而且他选择以男子身份,嫁入寿国公府,已经绝了子孙后代的可能。” 太子有些不懂:“那父皇为何说看不懂?” 皇帝沉默下来,他心中是有一些怀疑的,毕竟身为皇帝能查到许多隐秘之事。 但看了眼儿子,皇帝还是将那些事情都隐瞒下来。 自己都要死了,大周皇室与怀王的恩恩怨怨就到此为止,何必告诉太子,让他心中多一根刺。 等到太子登基为帝,太上皇的贪念就会掩埋地下。 不知道,不了解,就不会再生妄念。 “他很有前瞻性,但偶尔所作所为与世俗不符,常常让人觉得古怪。”皇帝这般说。 太子想了想,问道:“父皇的意思是,顾大人宁愿不停被弹劾,也不愿意承认养父母恩情,以男妻身份嫁入寿国公府,却又入朝为官,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又从不居功自傲吗?” 皇帝一笑:“你说的没错。” 太子犹豫了一下,说:“母后曾说顾大人太过刚直,不够圆滑,若不是父皇恩宠恐怕会吃亏,在朝中走不长远。” “你母后说的也不算错,不过朕倒是觉得,若能离开京城,这位顾大人反倒是欢喜。” 不知道想到什么,皇帝露出笑容。 他真怀疑要不是自己屡屡催促,这夫夫两个恨不得一直游山玩水,再也不回京城。 “父皇,那是好,还是坏?”太子不明所以。 皇帝只问了一句:“若顾清衍性格圆滑,与朝中文武百官关系良好,你说朕还敢重用他吗?” 太子沉默下来。 是啊,顾清衍已经是寿国公裴玄的“妻子”,若是还跟满朝文武来往密切,只怕皇帝都要寝食难安,怎么还能委以重任。 如此想来,顾清衍的特立独行,也许是性格使然,但也可能是为了让皇帝放心。 太子恍然大悟,点头道:“竟是如此。” “儿臣原本还觉得奇怪,顾大人待人和气,是个脾气极好,见人便露三分笑的,在户部时也是如鱼得水,怎么在朝中口碑却不大好,竟是这个原因。” 皇帝笑道:“所以只要他识趣,此人有能力,能魄力,又有分寸,是个难得的能臣。” 太子立刻点头道:“儿臣知道了,以后定会好好跟顾大人学习。” 皇帝继续往后说,朝中文武百官,但凡是能进朝会的,皇帝都会点评一二,让太子尽快熟悉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弱点。 直到最后,太子忍不住问:“父皇,顾大人孝顺干娘,疼爱妹妹,对身边的书童都十分重情义,浑身都是弱点,那寿国公呢,他有什么弱点?” 寿国公裴玄,冷心冷肺,似乎什么都不在意,什么也挡不住他。 曾有一度,太子看到这个浑身冷煞的叔叔也心底害怕,总觉得他像是一把随时会伤人的利剑。 皇帝听了这话,忍不住笑起来:“阿玄的弱点明晃晃的,只要顾大人在,不必担心他会乱。” 太子恍然大悟。 另一头,顾清衍与裴玄离开宫廷,也忍不住提起皇帝父子。 “陛下的身体真的到了如此境地?”今天竟是有托孤的意思在。 裴玄只说:“也许是想早做准备,他素来是个计划长远的。” 顾清衍却不太看好,尤其是最近每一次见到皇帝,都觉得他身上的精气神在减少。 “陛下英明,若是他……朝中又要乱上一阵子。” 私心里,顾清衍是不希望皇帝这么早死的,毕竟两人政治理念高度重合,相比起太上皇和未来不知道性格的新帝,当今是了不得的圣明。 两人对视一眼,心底都有一些担心。 不过随后一段时间,皇帝又不再提起此事,顾清衍见他精神尚好,还能处理朝政事务,原本提着的人也微微放下。 哪知道一切来得那么突然。 冬日最冷的一天,京城刚下过一场大雪,厚厚的白雪覆盖整座皇城,即使年味也冲不破这股冷寂。 顾清衍整个人都懒洋洋的不想动弹。 这几日衙门封印,难得清闲,寿国公府又只有他们这几个主子,裴玄也乐得多歇一会儿。 平时想赖床都不行,有这样的好时候两人靠在一起,低声说着私房话。 屋子里暖融融的,顾清衍提起年节的安排来,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安排的,寿国公府是整个大周关系最简单的国公府,人情来往少的可怜。 唯一值得说一说的还是顾望晴那边,顾清衍怕妹妹受委屈,每年都会送上厚礼。 裴玄平时最不耐烦这些事情,这会儿倒是耐心,时不时还给他提一两个意见,很是到点子上。 甚至还提议:“正好库房里东西都快满了,让管家收拾收拾,用不上的就送回梅岭,那边人多,每家分一些就能用完,也不浪费。” 顾清衍听了直摇头:“别的倒也罢了,有些锦缎太贵重,送回去他们也用不上。” 真的送回去了,那就是给梅岭的亲朋好友添乱了。 “那就置办他们用得上的,一句话吩咐的事儿。” 说着说着,他手就慢慢往下滑,语气变得暧昧起来:“清衍有时间考虑这个,不如多想想你家夫君。” 顾清衍无奈,正要说什么却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第154章 人心易变 “大过年的, 朕这身体不争气,怕是要搅得大伙儿都过不好了。” 皇帝躺在龙床上,气色相比起平时反倒是红润不少, 却让人看了越发胆战心惊, 忍不住冒出回光返照四个大字。 平日里威严日重,已经变成合格的君王, 再也不见当初太子时风度翩翩的人, 此刻又露出几分当年的模样来。 裴玄拧紧眉头:“陛下这话岂不是让微臣惶恐, 您是一国之君,大小事皆是国事。” 皇帝笑了一声,却剧烈咳嗽起来, 脸上浮现灼红。 许久, 在皇后的轻拍下皇帝才缓缓平息:“陛下, 您还是先歇一会儿, 有事不如明日再说?” 皇后温言软语的劝说道。 皇帝摇了摇头:“朕怕来不及。” “阿玄, 清衍,你们是朕最信任的人,等朕死后, 可能扶持太子, 匡扶江山,让列祖列宗付出无数代价得来的大周江山, 再延绵万年?” 顾清衍与裴玄对视一眼,都觉得心中凝重。 皇帝却执着问道:“能不能?” 他意识到什么, 目光从裴玄身上挪到了顾清衍身上。 在他的注视下,顾清衍慢慢弯腰行礼:“谨遵圣令,臣万死无悔。” “微臣亦然。”裴玄冷声道。 皇帝连说了三生好,又看向太子:“太子, 往后朕不在了,你要听从寿国公与顾爱卿的教诲。” “是,儿臣遵命。”太子含泪回答。 皇帝这才松了口气,点头道:“将人都喊进来吧。” 除了顾清衍裴玄两人之外,皇帝一口气又点了三位辅政大臣,要求他们向太子效忠,继续为大周发光发热。 无论心底怎么想,此时此刻文武百官脸上都是悲痛,纷纷答应下来,并且赌咒发誓一定会继续效忠太子。 皇帝依稀看到他们脸上悲痛欲绝的神情,却已经分不清真假。 他也无力再去分清,能为太子做到的事情,皇帝都已经竭尽所能做到,剩下的,只能全看天命。 最后,皇帝握住皇后的手,低声说道:“我们少年夫妻,这些年来相互扶持,朕走之后最舍不得你,皇后,你可愿意前往清零园,为朕祈福?” 皇后脸色一变。 她很快意识到皇帝这是不放心她,怕她会在宫中垂帘听政干涉前朝。 清零园位处皇陵附近,虽是皇家园林,却是极为偏远的地方,远不是在后宫当太后逍遥自在。 皇后心底自然是不愿意的,可皇帝开了口,她如今只能答应。 “臣妾愿意,能为陛下祈福是臣妾的福分。”皇后迅速谢恩。 即使为了太子,她也不能不答应,毕竟大周开国后,甚至还有皇帝让后妃陪葬的。 太子显然也意识到什么,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皇帝用力握紧她的手:“皇后,别怪朕,朕都是为你着想。” 皇后什么都好,但是耳根子太软,是个没主意的人,偏偏心底还记挂着娘家。 若是不这样做,皇帝担心自己一走,皇后会在娘家人的花言巧语中做错事情,引得大周朝堂乱象,与其如此,倒不如他来做了这个恶人。 皇帝微微闭上眼睛。 临死之前,他已经机关算尽。 皇帝驾崩,新年的喜气彻底退下,家家户户换上了白帆,这场葬礼一直持续到年尾才算是结束。 新帝登基,太后前往皇庄,朝堂有所变更,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月中。 等意识到自己成了辅政大臣,肩挑大周,即使是顾清衍也依旧觉得这幅重担十分压人。 裴玄察觉他心底的意思,叹气道:“陛下走的太急,对朝堂不放心。” “太子已经年满十岁,距离亲政也没几年了。” 顾清衍笑着说了一句,又道:“我们该考虑的是十年之后如何全身而退。” 幼帝登基,注定会导致朝堂不稳,即使小太子摆出沉稳的架势来,但瘦小的身躯坐在龙椅上,显得格格不入。 他还年幼,远不如皇帝心机城府,更压不住满朝文武的小心思。 尤其是刚刚过世的太上皇一口气点了五个辅政大臣,出去顾清衍与裴玄之外,另外三人皆是历经三朝的元老级人物。 这般的人精,权力欲望也分外强盛。 在新帝登基后,他们便不动声色的开始活动起来,无非是想加大自己的分量,最好让小皇子只相信自己,到时候便能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即使上蹿下跳,用尽手段,新帝依旧对他们淡淡。 反倒是对裴玄顾清衍分外信重,甚至在太上皇出殡后,登基为帝第一件事就册封寿国公裴玄为寿亲王,并且口称皇叔。 顾清衍更是加封一品太师,陪伴左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新帝分外依赖裴玄两人,将他们视作长辈。 而太上皇去世之前,将手中兵权交给了裴玄,如今他手握重兵。 顾清衍又是文臣之首,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竟是让这次皇权更迭平稳过度,并没有发生太大波折。 眼看着裴玄顾清衍占尽好处,自己明明是辅政大臣却成了镶边,压根插不上手。 三位辅政大臣心怀不满,却又不敢跟裴玄对着干,毕竟这位可是会当朝杀人的猛人。 一段时间后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不停在新帝耳边说两人坏话。 “寿亲王与顾大人乃是夫妻,又一文一武把持朝廷,他们若是有不臣之心如何是好?” “就算现在没有,长此以往,难免生出异心来。” “人心易变,陛下不得不防啊。” 新帝听了,每次只是点头:“朕知道了。” 却又不给任何一句准话,那模样与太上皇有六七分相似,看得人心惊肉跳。 三位辅政大臣心底嘀咕,不知道新帝是年纪太小,真心依赖寿亲王,还是听不懂他们暗示的话。 他们哪里知道,人一走,新帝就挂下脸,使劲揉了揉脸颊叹息:“父皇,都被你说中了。” 原来太上皇算透了人心,在驾崩之前便与太子说起自己死后,这五位辅政大臣可能会有的反应。 如今果然都猜中了。 新帝叹了口气,他心底何尝不担心,顾清衍与裴玄的关系太好,一文一武把持朝政,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唯一让他安心的便是太上皇留下的话,两人都无心造反,又是两个男子没有子嗣传承。 顾清衍自然也看透了新帝担心,可他如今成了辅政大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他总不能为了让皇帝放心,放着自己的职责不做。 幸好,至少如今看着小皇帝分外“听话”,对他们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顾清衍心知这是太上皇的吩咐,并不把他当做孩子对待,该行礼行礼,该禀告禀告,绝不擅自做主,给人留下话柄。 如此谨慎,倒是让其他人都抓不住马脚。 一晃眼三年时间过去,小皇帝越发沉稳,如今看着已经有几分国君神采,只是年龄尚小,脸上还有几分稚嫩。 这一日,顾清衍照旧汇报政务,说完却见小皇帝有些出神。 “陛下?”顾清衍提醒。 小皇帝醒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三年时间足够他们亲密起来,尤其是顾清衍为人温和,对他恭敬的同时多有照顾。 相比起太上皇说的,可以全心信任的寿亲王,小皇帝私心里反倒是与顾清衍更加亲近。 倒不是他乐意听太上皇的,实在是裴玄如今愈发冷酷,生人勿进,即使是小皇帝看着这样的寿亲王也心中发憷。 再者,裴玄是个你说十句话,他都不一定能回答一句的,小皇帝有时候跟这位皇叔沟通完,只觉得心累。 顾清衍就不同了,说起话来和煦春风,做起事情来还事事以他为主,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长此以往,小皇帝心底自然也有偏向。 甚至暗地里觉得顾大人嫁给皇叔,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当然,他只敢在心里头吐槽几分。 这会儿也是如此,顾清衍见他深思不属,便柔声问道:“陛下可有烦心事,微臣可能为您分忧?” 小皇帝笑了笑,还是开口:“今日行宫送信过来,说春寒料峭,太后又病了,朕心底有些担心。” 顾清衍心中挑眉,知道小皇帝这是想念自己的生母了。 太上皇将太后打发走,于国于后宫是好事,但却并没有考虑小皇帝的一腔爱母之心。 人道与皇权总是相悖。 顾清衍能理解小皇帝心中的纠结,便提议道:“行宫距离京城也不算远,陛下若是担心不如过去看看,再带上太医院的人,太后见您孝顺,肯定会好起来。” 小皇帝顿时心动不已。 “朕是皇帝,冒然离开是不是不好?”小皇帝开口道。 顾清衍却说:“陛下是皇帝,但同样是太后的亲子,孝顺父母乃是人之天性,哪里会不好。” 小皇帝一听,立刻定下要去探望太后的事情。 等顾清衍从宫中离开,裴玄便找到他:“你建议皇上去行宫了?” 顾清衍点头:“陛下关心太后,现在不去,以后也会去,何必阻拦。” 裴玄提醒:“太后那边人心不定,若是陛下过去探望,只怕会想尽办法回宫。” 顾清衍笑了笑:“那是皇家自己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去做这个恶人。” 如果小皇帝真的被太后说动了,愿意违背太上皇的意思将人接回来,在顾清衍看来也不是一桩坏事。 “有些感情越是压抑,越是汹涌,更何况母子之情乃是天性,能拦住一次两次,也拦不住一辈子,太后迟早都会回来。” 裴玄眉头一皱:“柳家那边不消停。” 顾清衍挑眉:“裴大哥,你操心太多了。” “皇上是皇上,并非你亲子,更不是普通的孩子,操心太过反倒是落埋怨。” “退一步,即使这是你亲儿子,有些事情也得自己经历过,知道其中厉害才会明白太上皇苦心,你啊,且等着看吧。” 裴玄紧皱的眉宇舒展开来。 若是小皇帝在这里,必定会恍然大悟,怪不得太上皇会如此评价裴顾两人。 顾清衍看似和煦春风,实则骨子里带着一种疏离有度,反倒是裴玄看似冷酷,却多有操劳。 第155章 国策 顾清衍猜测的没错, 小皇帝是皇后一手带大的,两人感情深厚。 太上皇驾崩后,太后就被迫去行宫祈福, 两人尚未生出龃龉来, 母子分离反倒是让他们感情越发浓烈。 太后在行宫待了三年,早就各种想办法回来, 隔三差五给儿子写信诉情, 小皇帝如今没点头, 不过是碍于太上皇的临终遗言。 如今见了面,母子俩抱头痛哭了一顿,小皇帝见行宫冷冷清清, 更是舍不得将母亲一个人丢在这里。 只是太上皇当着所有人的面问, 如今要让太后回去, 还得辅政大臣们都松口才行。 握着母后的手, 小皇帝开口道:“顾太师能劝朕过来, 说母子天性,想必不会阻拦,太师同意的事情, 寿亲王也不会反对, 只是另外三位大人不一定能同意。” 裴玄有重兵,顾清衍有才能, 两人都不是迂腐之人,时不时不合规矩。 这点也成为另外三位攻击的点, 为了彰显裴顾两人上不了台面,恨不得将规矩两个字贴在脸上。 太后心底害怕,连连问道:“那可怎么办,如今母后年纪大了, 只怕这一别再无相见之日。” 小皇帝见母亲脸色憔悴,更是不舍,将太上皇的叮嘱抛之脑后。 为了让太后回宫,小皇帝绞尽脑汁,与三位辅政大臣来回拉扯,一时间关系都有些剑拔弩张。 顾清衍冷眼旁观,只要小皇帝身份不变,迟早都能达成所愿。 这一日,又听了小皇帝满肚子的抱怨,顾清衍刚刚离开宫廷就被拦住。 是辅政大臣之一,如今当朝太傅。 老太傅朝着他点了点头,两人并行而走,忽然开口道:“顾大人独坐钓鱼台,殊不知有些孩子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就会变本加厉,假以时日你这老师也会遭殃。” 明打明的挑拨,无非是让顾清衍一起反对。 他轻笑一声,淡淡道:“母子天性,太后迟早都会回来,早一些迟一些又有何妨?” “顾太师就不担心吗?” 老太傅冷声道:“太后回宫,陛下便有了至亲之人,还会如现在这般亲近你?” 顾清衍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反问道:“太傅别被眼前权势迷了眼睛,我们不过是先帝选中的辅政之臣,臣子便要有臣子的本分。” 说完,他大步大步离开。 身后老太傅只是冷笑:“装模作样,老夫就不信以你跟寿亲王的地位,能舍得抛开手头这些。” 无非是想先把他们压下去。 既如此,那就让太后回来,等裴顾两人意识到不妙就晚了,到时候他也可以坐山观虎斗。 顾清衍若是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哈哈大笑三声,他早就觉得京城待着不耐烦,尤其是系统经过几年的突飞猛进后,如今又进去停滞。 只是答应了先帝,不得已而为之。 既然小皇帝迟早都要亲政,他跟裴玄都没打算造反,那就不必强压着。 相比起后宫太后,顾清衍的注意力都在前朝上, 他想趁着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充分发挥,也算是为大周百姓做一些事情。 至于将来小皇帝亲政之后会不会继续执行,能执行到什么地步,顾清衍也管不了。 又不是救世主,力所能及的做到就好,至于其他的全看天命。 小皇帝与三位辅政大臣斗法,在半年之后终于赢得胜利,争取到将太后迎回后宫“养病”,母子俩都高兴不已。 正如老太傅所言,在这次的斗法中,小皇帝再一次认识到权利的好处,内心属于皇帝的权力欲望被彻底激发。 他迫切的想要亲政,参与到朝廷之中,比之前的三年都更加急切。 朝夕相处中,顾清衍自然迅速察觉到这个变化。 顾清衍不动声色,既然小皇帝想管,他便索性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务慢慢交回到他手中。 只这些就足够让小皇帝手忙脚乱,一时顾不得其他。 往好处看,这是顾清衍给他机会历练,小皇帝脸上笑嘻嘻,对顾清衍依旧一口一个老师,亲昵的很。 一晃眼又是两年,太后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催着皇帝大婚生子。 小皇帝未来的皇后早已定下,是先帝去世之前就已经指婚,只是两人年纪都还小,尚且要等上几年。 现在小皇帝十五,未来的皇后也是这般年纪,虽然十五岁成亲是小了一些,但民间也不是没有,不算太过分。 太后作为小皇帝生母,此时提起来合情合理。 小皇帝大婚的事情顿时刺激到几位辅政大臣,私底下都认定是皇帝母子想要通过大婚,宣告天下自己已经成年,可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萌物(高干)
深海gl (ABO)
我以神明为食
成瘾[先婚后爱]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