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直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庭,能让楠伊对外物的欲望如此低,这通电话挂断后他沉默了很久,轻叹:“也只有岳父这样的人,才能养出这么好的姑娘。” 最终,楠伊正式到香港MSF组织进行了面签。 对于常人来说,2013年即将走完,2014年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日历更换了一本。 然而2014年的中国GDP在国际上正式超越美国,在无声中跻身世界强国。 那一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暴跌,中东出口国经济严重受损,作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的中国,喜迎发展建设新春。 美对塔利班政权的战争,在2014年12月正式宣告结束,阿富汗百姓长达13年的颠沛流离,算是得以短暂的喘息。 中东四大产油小国,围绕阿富汗这一兵家必争之地,迎来经济寒冬。 国际局势和振华集团内斗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人与人的斗争。为了生存,那一年中东一些国家向东亚大国递出橄榄枝,达成暗中合作契约。 2014年国储美债到达巅峰,中美薄弱的友好关系终将消散,美国布局多年的金融围猎即将展开。 三个男人在中银大厦顶层,俯瞰全港风光。 栾文凯同昨日里浮夸的做派截然不同:“你如此激进的扩张,老头子们那一派恐怕有你受的。” 与其说集团里分两派,不如说,一派想明哲保身,安全落地;一派想锐意进取,做点实事。 邵京华轻蔑地笑:“你只需要维持好香港这边,美储已经到达巅峰,估计你的艰难日子在后面,股市一旦拆杠杆,金融崩盘,你就知道我扩张的意义在哪。” 说这话的时候,汪承安端着咖啡,倚在落地窗前,海雾蒙蒙,眺望远山。 他惯常地挑着唇,一股子桀骜不驯的轻狂姿态: “虽然我是个浪荡子,但是枪口一致对外,是我们这些人的使命,任何时候召唤一声,兄弟都在。” 有些人就是这样,坏到极致,坏得有品,照样有人迷恋,有人膜拜。 同样的夜晚,邵京华独自开车载着楠伊沿着卢吉道,一路开上了太平山顶。 只因为她从面试机构走出来,很自然地要求:“我们还没看过香港的夜景。” 汪承安和栾文凯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晚上九点以后,夜空高悬着明月,白玉般的光辉,与人间的万家灯火遥相呼应。 车上播放着粤语版的《一生何求》:“我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楠伊不禁笑了,痴男怨女的百转情肠,是古今中外最喜闻乐见、也最愿意传唱地故事。 邵京华慵懒地看着前方蜿蜒的山路,笑问她:“同意你去这么开心吗?” 他还在心里纠结MSF的事,接受和认同还在两个层面打架,邵京华的担心一点也没减少。 他却不知道,楠伊在感怀这一年里两人的峰回路转,对于她来说何止是神来之笔。 如果说三年的时间里,她是外人眼中坚韧的姑娘,惹人怜惜。 可谁人不知,若有人疼惜,谁不是那个骄矜的恋人。 楠伊温柔地说:“当然开心啦。”只要同他在一起,这种开心无从掩饰。 邵京华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摩挲着她纤细的指尖,问她:“戒指怎么没带呢?” 楠伊侧头瞟他,吝啬地像个守财奴:“我才知道,那东西贵得离谱,我不敢带。” 邵京华会心一笑,抓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那明天去拍卖行买个平时带的。” 拍卖行动则几百万起价,楠伊咋舌:“你为什么这么热衷古董?” “给你的东西,总要有点意义,你想买日常用的,明天可以去海港城,栾文凯不是说有几家店还不错。” 这帮奢侈的家伙,竟然把多少梦女追求的一线大牌,看作日用品。 邵京华把车子停在远离游客的视野开阔处,把身上那件柔光白的羊绒大衣,披在了楠伊的身上。 他很少穿得如此浅色,暖色调穿起来,让他整个人也变得柔和。 邵京华揽着她的肩,同她伫立山顶,楠伊笑问:“为什么没去高档的餐厅?” 邵京华说:“你应该是想来这种地方看夜景吧。” 不是华丽的餐厅,没有一丝不苟的服务人员,和无时无刻不彰显差异化的阶级消费。 不同于维多利亚港湾两岸夜景的璀璨,此刻山脚下的星星灯火,迷蒙在海雾中,像是摄影机里蓝调时刻。 楠伊终于明白为什么邵京华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看夜景。 她双手揣在柔软的大衣口袋里,晚间的山上,喘息间有白皙雾气。 邵京华揽着她的肩,让她靠在怀里取暖。 山下时而有年轻的摄影师,脱离大部队,另辟蹊径,找寻一些别样的角度。 路过他们的车会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碧荷衍生文
妄想人妻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小寡妇的第二春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