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娘子就哭着跑开了,白瞎了今日一套新衣裳新头面。” 温言也被逗笑了,拉着纪婆子的手,亲自送她去花厅,不想,她拒绝了,说道:“夫人送了许多礼,都分好了,您看看,哪里不合适就说一声。” “好,我来安排。”温言笑着应下。 打开礼单,仔细看了一遍,每人都有,她的那份最丰厚,接着是大夫人,送了许多美容滋补的补药,还有衣裳首饰,价格不菲。 五爷五夫人的都有,就连家里的十三郎都备下了,可见其细腻的心思。 看着厚厚的礼单,温言的心开始摇摆了,她是不想回郑家的,可郑夫人这一出手,让她没有理由拒绝了。 花厅里,大夫人与郑夫人相谈甚欢,大夫人说小时候趣事,郑夫人细细听了,眼神中不时露出心疼。 温言进来后,坐在一旁,静静听着,两位都是疼爱自己的夫人。 前一世,自己若是遇到一个,也不至于落到那般凄惨的地步,无论是大夫人还是郑夫人,都不会将她当做玩物送入相府。 温言心口五味杂陈,脑袋里乱糟糟的,以后的路,怎么走,她很矛盾。 “十一小时候就懂事,做事有分寸,学习也快,从不让长辈分心。我若有这样的女儿,肯定捧在手心里疼。” “夫人说得极是,我初见她的时候,耳闻她的事情,宋家夫人极力夸赞她,都说裴家养了个懂事的好女儿。” 温言抿唇笑了,听着她们的夸赞,这是对她的认可。 她比旁人多活一世,前一世的痛苦,才让她这一世自强。她要的不多,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下去罢了。她没有郑年韶的野心,没有温蘅的痴情,仅仅是想要好好活下去罢了。 两人夸夸其谈,说到了亲事,温言脑海里的神经绷了起来。 大夫人哀叹一声,说:“当初定下周家的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周家公子温柔体贴,与十一性子契合,家里想着不错就定了。我那五弟五弟妹,从不曾说过十一的事情,都当亲女儿疼,谁知道还有这么一档子事情。我也见了萧大人,周家比不得皇亲贵族,可都已定了,贸然退亲,旁人说我们家攀附权贵。” 郑夫人蹙眉,望向一旁不语的少女,低声说:“只怕不是攀附权贵,而是十一从未想过嫁到萧家。她不想嫁,我也不逼她了,等将军回来再说,不过,周家的亲事,是要退的。” 温言眼皮子跳了跳,说道:“萧家的亲事退了再说,不好先退周家的。” “你答应退周家的,我便劝将军退了萧家的。”郑夫人淡淡地扫了她一眼,“你的小心思,我最明白。” 温言厚着脸皮笑了,说道:“我听您的。” 大夫人不好插嘴,端了茶,轻轻饮了一口,身旁的郑夫人说道:“夫人在,我还未曾见过五爷,此事当与他说一说才是,毕竟是他做主定下的。” “五爷去铺子里了,大郎在农业司,听闻田地水源不足,想办法灌溉呢。”大夫人解释一声,五爷是男人,郑将军没来,他就不好留在家里,今日特地避出去的。 郑夫人点点头:“劳烦您回头说一声,将军秋日里便回来了,十一回郑家的事……” 她顿了顿,特地扫了一眼少女,“也该准备准备了。” 当事人耷拉着脑袋不吭声。 两人夫人性子相投,谈天说地,温言当作陪客,突然间,青叶回来了。 屋里人静了下来,大夫人将人唤进来,“怎么了?” 青叶说:“宫里传话,大公子升官了,五品侍读。” 大夫人眉开眼笑,一旁的郑夫人说着恭喜的话,又说道:“裴翰林可是这一科第一个升官的。” 按理来说,翰林一般三五年内才可升官,而裴司不过一年就升了,前途可见。 大夫人高兴道:“夫人夸赞了。”转头吩咐青竹:“告诉府里的管事,府里仆人的月钱双倍。”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大夫人内敛的情绪也有些掩藏不住了。 温言坐在一旁,心中惊叹,裴司升官的速度确实比常人快,可前一世更快,究竟是哪里不一样了。 郑夫人不好久留,与女儿说了几句话,便回府去了。 裴宅上下都高兴,主子升官,她们得双倍月钱,几乎是同喜了。 大爷知晓后,也是高兴,特地写信告诉老夫人,大夫人也派人去闻家报喜。 大爷写了信,喜色遮掩不住,大夫人对他的脸色也好了些,好歹说了几句话。 “真是祖上保佑了。”大爷极为高兴。 大夫人冷了脸,说:“裴家祖先可没有保佑他,是嫌弃他身染怪病。” 大爷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却没有反驳。 温言在旁,装作没有听到,悄悄退出来了。 站在屋檐下,她看到西厢房门口的十二娘,府里这么高兴,十二娘却站在自己的门前,不知所措。 她看了一眼,走过去,笑道:“十二娘,哥哥升官了,你高兴吗?” “高兴,这是大喜事。”十二娘腼腆地笑了,低下了头。 温言鼓励她:“待哥哥回来后,你去说两句恭喜的话,你们是亲兄妹,没有过不去的隔阂,懂吗?” 聪慧的少女应该明白,今后的荣辱系于裴司身上了,裴司高升,她就是高官的妹妹,将来的夫婿,地位不会太差。 就怕十二娘,一瞬间转不过来弯。 第240章 二百四十 委委屈屈的裴司 裴司酒醉,一夜未归。 温言在府门口等到半夜,也没见到人,担心他出事,又派人去找,下半夜才听到回话。 公子酒醉,在宋翰林府上歇下了。 温言听后,困得睁不开眼,点点头,自己回屋歇息了。 本以为这件事过了,裴司下值回来,给她抱了一只匣子,里面放了一只金猪。 她不解,“你怎么又送了?” “昨夜,醉了,我恐你生气,就没有回来,听说你等到半夜。” 裴司有些无措,他知道她不喜欢自己喝酒,他本来是拒绝了,后来,不知怎地,上司又在,推举不得,才喝了几杯。 几杯都喝了,后面的自然无法拒绝。 温言收下了金猪,平静地说:“我没生气,身子是你的,又不是我的,你犯病的时候,我又不疼,疼的是你自己。” 说完,就拿着金猪走了,留裴司一人在门口干站着。 话是对的,可他还是听出几分生气,十一平时还是很温柔的,不会这么咄咄逼人。 还是生气了。 他追上去,解释道:“我下回不喝了。” “呦,裴侍读喝不喝,与我有什么关系。” “十一,我真的不喝了。” “我说了,和我没有关系。你还有可以再喝,再送我一个金猪,最好将我的库房装满,我会很高兴的。” 裴司听着她冷冰冰的话,心都在后悔,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说再多的话都没有用。 裴司碰到了冷钉子,尴尬地走了。 隔天,他又送了一只金猪。 一连送了七八日,休沐这日,郑家派人请小娘子回府说话,郑夫人的娘家来人了。 裴司表态:“我送你过去。” “你最近诊脉了吗?”温言睨他一眼。 裴司被她看得不敢睁眼,“我送你过去后,我再去。” 大夫人在旁把玩着玉饰,装作没有听到她二人的声音,反是大爷觉得不对,悄悄问她夫人:“夫人,我怎么听着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大夫人装不知道。 大爷又看了眼儿子唯唯诺诺的模样,道:“大郎事事都听十一娘的吗?” “有吗?你看错了。”大夫人试图掩盖事实,“你儿子喝酒不回来,你不说我不说,十一不能管吗?” “能管,可我觉得她好像有些凶了,你瞧大郎的模样。”大爷心里不平衡,儿子在他跟前,冷冰冰的,摆着官架子,到了十一跟前,怎么成了小厮。 大夫人不管,起身走了,回自己的屋子。大爷失去了同伴,又看向别扭的两人,怎么看都觉得他儿子十分委屈。 郑家的人来催了,温言拿上帏帽就要走,裴司抬脚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出府,少女坐车,裴司骑马,郑家人只当裴侍读放心不下。 路上的时候,裴司给少女买了些吃的,塞进马车里。 温言没什么胃口,反而是银叶,吃得高兴,不忘夸赞大公子心善体贴她家主子。 裴司买了一路,银叶吃了一路,下车时,银叶打了饱嗝,热情地同大公子道谢。 裴司凝着银叶,恨不得吃了她。银叶笑吟吟地陪着自家主子,进入将军府。 生气是没有用的,裴司很快就冷静下来,转身要走,身后的郑二爷将他喊停,“裴侍读。” 今日郑夫人娘家来人了,郑二爷便想留下裴司与男客们说说话,毕竟裴司刚升了官,与他而言,结交裴司,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裴司却说:“今日不宜饮酒。” 郑二爷纳闷,男客在一起,不喝酒算怎么回事。 他略一犹豫,裴司就要走了,他忙答应下来,“今日以茶待客,裴侍读是身子不适吗?” 裴司说:“十一娘不让饮酒。” 郑二爷:“……” 他家侄女管得那么严吗?连哥哥都管? **** 裴司进府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温言的耳中,她并不在意这些事情,点头表示知道了。 郑夫人拉着她拜见舅舅、舅母。 郑夫人娘家为赵,家里兄弟做官,官位不显,但家里生意多。家里有五个儿子,她行六,最小的妹妹,出嫁时,十里红妆,惹得京城女娘们十分羡慕。 今日来的是大舅舅与大舅母,大舅舅在前院说话,只留下舅母与几位表姐妹。 郑夫人介绍女儿时,十分骄傲,说了京城火烧案,又说了皇后赐凤钗一事,说道:“别看她人小,主意多着呢,很有分寸。” 赵家舅母打量少女,明眸善睐,顾盼生辉,尤其是五官精致,皮肤雪白。 “是个不错的孩子。” “很不错的。”郑夫人舒心夸着,又说道:“我想退了萧家的亲事,欺人太甚了。” 赵舅母笑了,道:“早该退了,前几年听说长公主要退亲,想给儿子重新换一门亲事,那时我就劝你了,该退就退,别耽误人家。你倒好,你不听,如今闹成这样,你有很大的责任。” 温言疑惑,不是该劝劝吗?舅母怎么还埋怨上郑夫人了。 郑夫人说:“以前想着退亲就等于承认年华没了,我不愿退,后来找到了,我盼着两府都好,可后来的事情人,让我死心了。我自己吃过的苦,不想年华再吃一遍,当年若不是那个老婆子,年华怎么会丢呢。” 温言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了,摸摸吃点心。郑夫人丝毫不将她当做晚辈,什么话都说。 赵舅母说道:“那时我让你回娘家,待到将军回来,你偏听将军的,刚满月就跟着他走,你自己也伤身子,都过去了。既然退就早做准备,人家不稀罕我们年华,我们也没有必要巴着。年华,你说对不对?” “我……”温言莫名被点名了,“对,舅母说得对,我听你们的。” 你们说得都对! 赵舅母笑吟吟地望着她,说道:“得空去家里坐坐,玩上两日,与我说说青州的趣事,听闻你做生意也厉害,回头与你小舅父请教,他也是常年在外行走的,对你也有帮助。” “好,我得空就过去。”温言被迫应下,没想到赵家小儿子也是做生意的。 既然如此,长公主为何嫌弃她做生意? 第241章 二百四十一 重要一课 郑夫人娘家官位不显,但会赚真金白银,这些事情不是秘密。长公主当年强势定亲之际,就明白这件事,换她做生意,就这么极力排斥? 温言不懂,托腮冥想,难不成就因为自己是女子,就该在后院待着? 温言突然有些抵触了,对于这些事情,她不想过多去想。 她沉默许久,对面的赵舅母看向她:“年华在想什么?” “没、没事儿。”温言打起精神,冲着对方微微一笑:“舅母有空去裴家坐坐,我大伯母也是一位有趣的人。” “好,改日去坐坐。你不想回郑家吗?”赵舅母笑了,余光瞥了一眼小姑子,决定当说客,“裴家虽好,可你还是该回来。你已十三岁了,过两年就要及笄,是个大姑娘。裴侍读很有出息,可比不上你的父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舅母说得极是,人是该往高处走,我丢不下我大伯母,还有家里的父亲。”温言坦然,“她们对我极好,我大伯母膝下无女,待我如同女儿,我舍不得。” 赵舅母闻言,眼眶微红,耐心说道:“我知你重情义,可你是郑家的骨肉,你母亲只你一人,这么多年盼你回来,你舍得她一人伤心吗?” “舍不得,所以我常来陪陪夫人。您给我些时间,容我安排裴家的事情。”温言说道,转而看向郑夫人:“夫人,我打算将我养母与弟弟接来京城,铺子里的生意离不开我父亲,他与养母离别,也不好,不如接过来。” “这是好事,你有孝心,我自然高兴。我的女儿,不是那等攀附权贵就不认养父母的人,我该高兴。”郑夫人同她对视,轻轻点头,“我不会阻止你与她们亲近。你由她们养大,该有的孝道,自然也该有的。” 赵舅母在旁拍手就好,“这是好事,合该接过来,你也没有后顾之忧,你自己有能力接过来的,并非是攀附郑家,这是你的本事。” 温言松了口气,她也害怕郑夫人不高兴,到时候,两头为难。 既然她不在意,就可以准备了。 前院的裴司没有碰酒,离开时,赵家舅舅满口夸赞,等人走后,他悄悄问妹妹,“裴侍读定亲了吗?” 郑夫人眼皮子一跳,知晓哥哥的意思,叹道:“没有定亲,只他身上有病,哥哥莫要想了。” “病?我瞧他身子骨是有些弱,谈吐不凡,有什么病,治不好吗?” “我不晓得,年华说的,裴侍读确实不错,想招婿的也不少,听说都被他拒绝了。哥哥,你也别想了。”郑夫人委婉地提醒,“那个病会遗传,你敢让女儿嫁过去吗?” 赵舅父酒醒了,坐在屋子里,凉风一吹,四肢都软了,“裴侍读容貌惊艳、文采又好,得陛下看重,怎么会有怪病呢,真是可惜,治不好?” “若是治好了,入京一年多,又是成亲的年岁了,怎么会没有动静,好的也不会轮到你。”郑夫人说道。 赵舅父心中惋惜,却也知晓,这件事作罢。 **** 裴司没有喝酒,神清气爽,护送妹妹,骑马回家。 少女下车后,他紧步跟上,告诉她:“十一,我今日没有喝酒。” “哥哥,我想将阿娘和十三郎接过来,你觉得呢?”温言迈过门槛,看着门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她说:“我可以完成儿时的梦了,这里还有一间空院子。” 裴司追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庭院清明,在这座宅子里,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好,我去办。你呢?”裴司问。 “我得回郑家,郑夫人答应我会取消萧家的亲事,我会常回来的。裴司,我会管家里的事情。铺子里的一部分收益,我会给阿爹的。我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温言莫名沮丧,她好不容易建造出自己想要的裴家,蓦然回头,她却发现这里无法留下她。 她沮丧、怨恨,对上郑夫人慈爱的双眸后,她只能掩藏下怨恨与沮丧。 裴司说:“你已经努力了,进步很多,这样的结果,大家都很满意。我们都在京城。” 走到这一步,是他们是努力,他满足了。 他想留下她,绞尽脑汁,想不出理由。再多想,就要触碰她的底线了。 他不能做。 “对啊,我们都在京城,随时可见。”温言无奈地笑了,提起裙摆,一步步踏进裴宅。 这座宅子是她费尽心思建造的,是她的心血,她喜欢这里。 她走了两步,回身看向裴司:“哥哥的水车如何了?” “干旱已显,农业司已派人将水车的构造发往各地,我过几日出城,去各地看一看。”裴司也是紧锁眉头,“有些地方,已无水源了,同时,陛下派人去查各地粮仓,恐防出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灾不是人可以掌控的,人能做的事情,便是极力挽救。 “哥哥要出远门,我替你收拾行囊。” “嗯,对了,宋逸明的夫人生了一个女儿,昨日生的。”裴司淡淡地笑了,观察少女的笑容。 温言有些惊讶,没有裴司料想中的难过,只有高兴,“是好事,要备贺礼吗?” “我让母亲准备了,你不必准备了。” “好,我也不想管。” 温言提起裙摆,愉快地朝府里走去,裴司就这么看着她,“你不高兴吗?” “关我什么事?”温言回头看着他,“你不会还以为我惦记他?裴司,你是官场之人,难道脑子里只有情爱吗?” 裴司反被她说了一句,不觉说道:“我以为他对你而言,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他与萧离危相比,确实不一样。他让我懂了很多事情,懂得婆媳之间的难事。你知道吗?宋夫人明明答应亲事了,后来又迫不及待给他重新定亲,她与长公主,并无不同。” 裴司皱眉,“所以这就是不肯嫁给萧离危的原因?” “对,宋家的事情,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第242章 二百四十二 娶侧夫人 宋夫人的出尔反尔,让温言深刻认识到了家族不在同一线上的重要性。 “女人在后宅生活一生,与婆婆要过大半辈子的,宋逸明无法抗拒,如我阿爹,喜欢我阿娘。也如郑将军,都是喜欢自己的妻子,可最后呢,因婆婆而委屈自己的妻子。我不爱萧离危、不爱宋逸明,所以,我有很好的选择。” 裴司沉思,他的目光未及后宅,但听到十一的话,他恍然明白了夫妻之间更多的事情。 他说:“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府邸?” “哥哥,你若成亲,嫂子必然是幸福的,大伯母通情达理。” 裴司面色不愉,他不会成亲的。 裴司没有接话,温言也没有继续说,高高兴兴地回院子里去了。 **** 裴司隔日就出门了,家里事情交给了母亲,铺子里的生意依旧是十一管着。 自从皇后娘宁定做了数款首饰后,不少勋贵夫人也来铺子里定做,生意陡然好了许多,裴知谦与周少谷都忙得脚不沾地。 温言白日里也会去铺子里看着,招待客人,再由裴知谦陪着回府。 短短半月里,铺子里生意翻了几倍,裴知谦忙得十分高兴,一连几晚上都拉着周少谷喝酒聊天。 温言回来后,忙着设计新款,时不时询问大夫人的意思。 盛夏来临,干旱初显,粮价开始上涨,不仅是粮价,果子蔬菜一类的价格也是迅速猛涨。 百姓生活都难以支撑的时候,头饰一类的奢侈物需求就会减少很多。温言也做好了打算,熬过去,生意就可以做下去。 到了七月里,裴司没有回来,铺子里的生意一落千丈,裴知谦在家里唉声叹气。 温言安慰他:“阿爹,现在不过是开始,秋日、冬日没有粮食,才是麻烦。” “话虽如此,铺子里没有客人,怎么养活那么多工人呀。”裴知谦说道,“我叹气不是不赚钱,而是怎么养活他们。” “我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解雇他们,养着吧。”温言说道。 裴知谦也是有良心的生意人,不会主动解雇他们,混一日是一日。 八月里,萧府办喜事了,娶侧夫人,聘礼规制,俨然是当做娶正妻来办的,邀请观礼的帖子送到了裴府。 大夫人气得要撕帖子,温言拦住她:“您气什么,她邀请我便去,我又不会嫁过去,您放心,这么一闹,京城没人会将女儿嫁过去了。” “话虽如此,你这回过去,旁人对你,必然冷嘲热讽。”大夫人心疼她,“不去了。” 温言接过帖子,“我不觉得委屈,便不是委屈,长公主愿意这么做,就让她做,也让世人看看,是她先给我、给郑家难看,不是我的错。” “道理是没错,你不知人言可畏,你一言我一语,唾沫都可以淹死你。”大夫人心急如焚,“郑家怎么说,郑夫人是什么意思,让你去吗?” “不知道,何必为了这些小事惊动她,免得又让她生气,她身体不好,气不得。”温言依旧言笑晏晏,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大夫人唉声叹气,实在不明白她的想法,这个时候躲在家里,也是很体面的,上赶着去观礼,图什么呢。 到了成亲这日,温言也当真去了,特地让银叶在家里,领了两名武婢登门。 亲事是在萧家办的,并非是长公主府邸,饶是如此,门口停了许多马车,车流如水,可见门庭显赫。 裴家的马车不起眼,跟在人群中,缓缓前动。 到了府门口,她搭着婢女的手下车,刚准备进门就被人喊住,“十一娘。” 是宋侍郎的夫人,她也受邀来观礼。 “你怎么来了?”宋侍郎夫人匆匆上前,握着少女的手,道:“不该来。” 温言无奈晃动着手中的帖子,“长公主邀请我过来的,你说我不来,是不是显得极没有规矩。” “还给你下帖子……”宋侍郎夫人一阵无语了,喉咙里似被塞住了一般,良久说不出话来。 温言亲密抱着她的胳膊,悄悄说:“我与萧大人说了,等将军回来便退亲,此事与我无关了。” “退亲啊、退了也好。”宋侍郎夫人嘀咕一句,又觉得不对,伸手捂住自己的嘴,说道:“都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你这、让人不知该怎么劝了。” “那就不劝,我们一道进门去观礼。”温言微笑着挽着宋侍郎夫人,抬脚进府,“别生气,不值当,您该想想,我若退了,谁敢将女儿嫁进来受委屈,她毁的又不是我的前程,您说,对吗?” 宋侍郎夫人不好过多言语,只能领着她进门。 跨过府门,就受到许多异样的眼神,有诧异、有怜悯、有嘲讽,让人浑身不适。 温言亦步亦趋地跟着宋侍郎夫人,不忘询问成亲的章程,“是在黄昏吗?” “对。” “那萧大人要去迎接吗?” “迎娶侧夫人是不用的。” 温言说:“那今日萧大人肯定去了。” 宋侍郎夫人也只有跟着叹气,不知该怎么说,长公主心中不满,就故意给少女难看,这样一来,萧家与郑家的关系恶化,还不如退亲。 闹得满城风雨,又不肯退亲,就为了心中一口气? 婢女将两人带入后院女眷休息之地,迎面看到许多贵夫人坐在一起说话,闺阁小姐们三两交谈,恍若一副贵女踏青图。 宋侍郎夫人领着少女坐在一角落,刚落坐就有人跟上来了,她莫名反感,可还是笑脸相迎。 “宋夫人与郑小娘子一道来的吗?郑夫人没有来观礼吗?” 温言抬眸,笑道:“她身子惯来不好,不喜凑热闹。倒是我,接了长公主亲自写的帖子,不得不来。” 对方微怔,偏偏少女笑颜如花,让人挑不出毛病。 宋侍郎夫人也笑了,“你怎么那么关心郑家的事情?” “随便问问罢了,闲着也是闲着。”对方说了一句,转身走了。 温言扯了扯唇角,“当我是软柿子呢,我可没有那么好的脾气,若是我生气,与她们说道说道,那就不好看了。” 第243章 二百四十三 不能退亲 宋侍郎夫人也是一脸无奈,将面前的果子往她跟前推了推,悄悄说道:“你若想退亲,为何要等将军回来。” “萧大人不肯退。” 宋侍郎夫人就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转而问起铺子里的生意,说起干旱的事情,感激道:“幸亏你提醒了我,如今粮价高涨,且买不到那么多。” 朝廷插手控制了,一次不准买多,力保粮食铺子里有粮可卖,一旦空了,就会引起百姓惶恐。 如今哪怕是有权,也不敢违抗皇命。 两人说了会儿话,来了位婢女,“郑小娘子,殿下请您去说说话。” 宋侍郎夫人眼皮一跳,出乎本能地拉住少女的手,心中害怕。 温言淡淡一笑,反而安慰她:“不必害怕的,长公主是聪慧的人,不会为难我。” 其实她巴不得长公主不长脑子地为难她,让满城高官女眷看一看,不是她不嫁,而是对方容不得她。 温言随着婢女绕去前院花厅,此刻花轿未来,宾客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 入了花厅,里面坐着许多夫人,看到少女来后,呼吸屏住,谁都不敢说话了。 按理来说,她今日是要避一避,聪明的人都不会过来。 可她来了。 温言上前行礼,步履沉稳,裙摆不动,行礼时,端庄有礼。 她是商贾出身,可家里先生教过规矩,又有前世记忆,跟随疯子,学过些礼仪,面对今日的场面,显然足够了。 长公主并未喊她起来,细细打量她,今日一身绿色罗裙,发上竹叶为底的簪子透着清雅,整个人清新脱俗。 长公主迟疑了半晌,在场的贵妇人都抬了眼睛,突然间,外面传来声音,“长公主今日办喜事,怎地不叫我。” 众人看过去,只见郑夫人站在门口,眉眼端庄,笑着迈过门槛,道:“只邀请年华,却不给我下帖子,看来我久不出府,让殿下忘了我。” 温言站起了身,回头看着,郑夫人笑容端庄地站在她的后面。 心中莫名暖了。 长公主淡淡地扫了一眼,笑意不及眼底,“夫人的病好了,我还以为夫人思女成疾,难以下榻。” “我本是去看女儿,却被告知来了萧府,略一打听才知萧大人娶侧夫人。”郑夫人走到女儿跟前,打量她一眼,故作责怪:“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告诉我呢?” 温言低头,“不过是来寻常观礼罢了,不用惊动您。些许小事,女儿自己可以来。” “是小事吗?”郑夫人微微一笑,目光扫了一眼周围的夫人们,最后看向长公主,说道:“殿下的意思,我明白,我也与离危这个孩子说过两回,我家年华还小,配不上他。这桩亲事退了也罢,偏偏他不肯。” “你瞧,闹出今日这么大的事情。” 长公主勃然大怒,“赵氏,我今日萧家大婚,你是什么意思?” “你萧家大婚,与我郑家有什么关系,你将我女儿请来做什么,亲自写帖子,让她不得不来,殿下,欺负孩子天真不懂事呢?”郑夫人面色发白,眼中泛着厌恶,“让在座的评评理,哪家正妻未进门,就这么大张旗鼓地纳妾。” “这是陛下降旨,赵氏,你敢置喙陛下的旨意?”长公主趁机扣上罪名,等的就是这么一天。 郑夫人笑了,嘲讽道:“我何时置喙了,我又没有阻止你家纳妾,不算抗旨,我来,是来退亲的。本想着等将军回来定夺,此刻看来也不用了,我郑家高攀不起你们。不如你们今日就将这位侧夫人扶正,欢欢喜喜办大事,岂不是天降喜事,各位,对吗?” “赵氏,这桩亲事不是你想退就退的。我儿等你女儿多年,你们翻脸不认人,真是可耻。”长公主怒极,“你女儿抛头露面做生意,恬不知耻,还敢来我面前放肆。” 温言皱眉,她欲反驳,不想,郑夫人按住她的手,微笑道:“所以,你退亲呀,退了亲事,我儿便不是你的儿媳了,你喜欢谁家女娘便让你儿子去娶。” “退就退,我儿年轻有为,深得陛下喜欢,你郑家女儿如何配得上他。”长公主被激怒,顺口答应下来,转而一想又后悔了,“郑夫人,你该想想,
相关推荐: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妙拐圣僧
永乐町69号(H)
将军男后(修改版)
呐,老师(肉)
他来过我的世界
可以钓我吗
炼爱(np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