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量冲击得有点头晕,过了一会才说:“我也好奇他们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你有机会去问问布莱恩·邦德,顺便帮我要个签名。” 副官:“等等,您与他共事了这么多天都没要签名?” 舰队指挥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我没有时间。” 真相是布莱恩实在太年轻了,舰队指挥官哪怕明知道对方是电影角色,也没好意思说我看电影的时候挺喜欢你的…… ** 近似的对话发生在指挥室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低声交谈如昆虫振翅般嗡嗡了好半天,过了将近一个小时,船舱内才终于安静下来。 没看过相关作品的人被科普了大致角色背景,不相信大范围时空转移说法的人被告知可以立刻乘飞机去沙漠中参观哥谭,如舰队指挥官这般了解的信息比较全面的人连混合宇宙的设定都猜到了。 那边布莱恩和布鲁斯也交换完了两边的情报。 布鲁斯第一时间听出了布莱恩的声音,不只是他,邦德和伊森都不会错认布莱恩未做伪装的嗓音,两个特工都没有吝啬自己脸上的笑容,布鲁斯却维持住了面无表情。 邦德不禁瞥了他一眼:不愧是蝙蝠侠。 “发生了什么?” 布鲁斯板着脸问。 他既没有叫出布莱恩的名字,也尽量不展示出自己和布莱恩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不确定布莱恩是否要在那些个平行宇宙的政客面前保守他们相识的秘密。 布莱恩猜到他的想法,立刻回答:“没关系,布鲁斯。” 爱情就像打喷嚏,光靠忍耐是很难遮掩住的。 就算布鲁斯演技好,布莱恩也不想演,他之所以在人们面前管对方叫‘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布鲁斯·韦恩先生’,纯粹是觉得这样的说法有种,‘哪怕相隔宇宙我们也会重逢并相爱’的浪漫——六天未见,以为自己要很久以后才能见到对方的思念,让这句话水到渠成地从他口中流淌出来,也让他心中升起一股渴望立马飞往沙漠的冲动。 为了压制住这种使人坐立难安的冲动,布莱恩将语音切换到私人频道,飞快叙述了一遍自己穿越后发生的事:“六天前我走出酒店电梯门,发现自己来到了美国密尔沃基郊区的一间沃尔玛超市……” 说完超市的故事,他又简要客观地提到了《007》IP、《碟中谍》系列和大名鼎鼎的DC宇宙。 布鲁斯万万想不到他有朝一日会以这种方式在全世界人面前掉马。 “别担心,和你有关的作品最多,人们反而不太能确认你的具体设定。” 布莱恩扫视指挥室里的其他人,压低声音对布鲁斯说,“哪怕不考虑平行宇宙之间的差异,早期漫画、晚期漫画、电影、动画中的蝙蝠侠都略有不同。” 他耸了耸肩:“伊森就不一样了,他只有那几部电影,再偏差也偏差不到哪去。” 电话对面的伊森霎时间有点紧张地问:“这么说,你看过它们了?” 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上辈子看的,只不过印象深刻得就像昨天才温习过一样。 布莱恩犹豫了一下,遮遮掩掩含糊其辞地回答:“算是看过一点。” “布莱恩,布莱恩·邦德!” 伊森捂了下脸,红着耳朵抬高声音,半真半假地抱怨道,“那是我的隐私,你不应该起码等我看完了再看吗?” 布莱恩小声嘟囔:“这种事我看的时候哪能料到……我没看完,真的,我只看了一点,唯一记得的内容是你是个特别棒的主角。” “……” 伊森的耳朵更红了,在蝙蝠洞里都清晰可见。半晌他转头对布鲁斯说:“我才不信他什么都不记得,这家伙嘴里唯一的真话恐怕只有对你说‘喜欢’。” 不远处的杰森探出头,拖长声音“Wow——”了一声,又被眨眼间蝙蝠侠化的布鲁斯瞪了回去。 伊森平复了一下心情,问布莱恩:“所以《碟中谍》系列中没有你?” “没有。”布莱恩解释说,“三个不同的作品之间互不关联,我只在007的最后两部电影里充当了一个一点都不重要的工具人。” 伊森:“就算你这么说我也会去看的——无意冒犯,詹姆斯·邦德先生,我可以只看布莱恩出场的部分。” 布莱恩:“……” 邦德到这时才琢磨着问:“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究竟是如何分配的?” 布莱恩回过神,理所当然地说:“军情六处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做主角?” 邦德笑了,半天才回答:“我,啧,你怎么还像小时候一样?不说别人,奥莉薇娅当主角不行吗?她的人生经历可比我传奇多了。” 布莱恩想了想,说道:“行,但电影的名字也不会是007——007系列的主人公只能是你。” 邦德蓦地闭上嘴不说话了,都忘了问布莱恩看没看007电影。 布鲁斯的视线扫过他和伊森,在蝙蝠洞里陷入寂静后,慢条斯理地说: “我有个猜想——每个人可能都是属于自己的那一部作品的主角,当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时,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举个例子,‘高维度宇宙’的英国人曾经计划拍摄一部以布莱恩·邦德为主角的电视剧,只是因丧尸病毒而没能实现,超人在蝙蝠侠的作品中是配角,然而根据布莱恩的说法,他同时拥有自己的漫画或电影……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是缺少记录价值的。高维度只提供了一个片面的视角,通过一部作品展示了某个人的生命片段,既然存在多元宇宙,那么总有一本书、一幅连环画、一段声音或一段影像,讲述着每一位个体的故事。” 他说完,布莱恩、伊森和邦德这三个很少接触平行宇宙的人都若有所感。 许久之后,布莱恩突兀地问:“也就是说,会有一部作品记录了我和你从相识到相爱的事?” 布鲁斯在伊森和邦德围观中张了张嘴,又闭上嘴。 蝙蝠洞里只余沉默。 “……” 布莱恩沉吟着打破了寂静:“总会有一部作品,不讲谁是蝙蝠侠,谁是布莱恩·邦德,只讲爱——那就会是我们。” “……是的。” 布鲁斯抓紧了座椅扶手,颇为艰难地回答。 ** 由于布莱恩开了私聊频道,联合国副秘书长只在乱糟糟的指挥室中听到了他们对话的只言片语。 不过即使只捕捉到了几句话,他心中依然浮现出了和英国海军舰队指挥官相同的想法: 有布莱恩·邦德在,英国人再也不用担心从各个片场中穿越到他们世界的任何角色了…… 他躺在床上想不失眠地睡着都没有布莱恩获得他人的好感这么简单。 第224章 指挥室里, 人们交谈结束后,所有人的视线再度落到布莱恩身上。 显然,目前只有他最适合成为安格斯号与哥谭市沟通的桥梁。 布莱恩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当中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 他们所有人以及我, 都来自同一个世界。” 窃窃私语声短暂响起, 又很快沉了下去,众人用更加热切也含着更多探究的目光注视着布莱恩, 那种无声无息弥漫开来的、宛如蜂蜜般浓稠的气氛比狂热粉丝盯着明星或警察盯着罪犯还要可怕。 布莱恩在这样的气氛中却镇定自若地说: “因此,不用我说, 在座的聪明人也能想到, 我们每个人的‘设定’和你们看过的漫画电影等作品都存在一定差别。 “但我并不是想劝告诸位不要将虚拟作品和现实混为一谈,恰恰相反, 你们对虚拟作品的认知将有助于两个世界接下来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我们和你们来自两个近似而不同的平等的宇宙,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与此同时,我们和你们都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危机,所以求同存异、守望相助将是最有效率的道路, 我们鼓励你们通过虚拟作品认识我们, 通过实际接触了解我们, 但我们也会反击某些恶意揣测或试探。 “最后,我要说的是,请不要低估哥谭——它永远比你们想象中危险。” 话音落下,在场的各国官员都没有立刻给出回应。 他们在思考。 布莱恩收尾的那句警告看似说的是哥谭的阴暗面,但他指的真的只有哥谭吗? 这群来自各个片场的‘主角们’是不是也比想象中危险? 不过换个角度看, 假如不与他们为敌,敌人眼中的危险就变成了己方的可靠, 越是匪夷所思的能力越能给人安全感,想到这里,绝大多数人心中已然有了倾向性。 而且人都是会找角度自我说服的——美国人心想,99%的作品里蝙蝠侠都是个好人,100%的作品里伊森·亨特都对美国忠心耿耿,所以我们不会出局。 英国人心想,这可是两任007的含金量,我们怎么出局? 联合国副秘书长心想,布莱恩·邦德在联合国的航空母舰安格斯号上,我的地盘我做主,谁出局我都不可能出局。 剩下的人心想,他们都是人类,我们也是人类,大家应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妈的果然文化入侵才是文明等级提高后的主流战争方式,早知道当年就应该多投资几部克格勃/摩萨德宣传片的! 共识达成之后,交流就变得简单多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忽地想起一事,问布莱恩: “你说你们面临亟待解决的危机,但据我所知,哥谭目前地处沙漠,短时间内无需担忧丧尸病毒,这个‘危机’指的究竟是物资短缺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布莱恩闻言收起轻松的表情,目视所有人严肃地说道:“除了物资之外,还有一件拖得越久越危险的事——小丑落到这个世界时失踪了,我们到现在依然没能找到他的下落。” 联合国副秘书长一愣。 其他人也一动不动傻乎乎地看着布莱恩,指挥室里如同矗立着一堆复活节岛的石像。 过了将近一分钟,副秘书长泰瑞·乌穆托尼才逐渐反应过来布莱恩是什么意思,他神情扭曲,整个一副裂开的样子,犹豫不定地问道: “……你说的小丑,是哪个版本的小丑?” ** 航空母舰的指挥室里一阵人仰马翻,只见一群年过半百,要么胸前挂满了荣誉徽章、要么名头比名字还长的大人物们紧绷着脸,用各种语言飞速议论着…… 小丑是谁。 这场面乍一看上去很有些滑稽,但在场的人们一旦接受了设定,便不觉得有哪里奇怪了,没过多久,一个年轻时喜欢蝙蝠侠、年老时孙女喜欢蝙蝠侠的美国五星上将站出来,在屏幕上投影出了小丑的漫画头像。 布莱恩:“……” 很诡异。 五星上将开始郑重其事地介绍小丑的起源,各个版本的区别,甚至是DC编辑部的创作理念。 每当他说完一句话,指挥室里的一个德国人就要用德语骂一声:“太变态了!太变态了!” 也不知道是在说小丑还是美国人。 不过就算听众在危机面前怨气横生、暂时难以共情创作者,这份来自DC粉丝的总结介绍依旧弥足珍贵,连蝙蝠侠都听得很认真,等到美军五星上将介绍完毕后,他立即说道: “我可以确定我们小丑不是白银时代(1950年代)的设定。” 在白银时代,为了适应更年轻的读者群体,小丑被设计成了一个沉迷恶作剧的搞笑役,暴力和恐怖元素有所减少。 饶是早就预料到事情不会有那么简单,大家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失望的声音。 “他是一个普通人吗?”联合国副秘书长紧接着问道,“他会不会感染丧尸病毒?会不会死?” 能混到他们这个地位的家伙不可能心慈手软,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解决制造问题的人,更何况小丑是个文艺作品中的反派角色,考虑杀死他时就像在小说里写死一个配角一样,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蝙蝠侠倒是自我约束不杀人,但他脑子又没有毛病,在这种全球危机的时刻多管闲事不让别人动小丑、是要留着阿卡姆反派过圣诞节吗? ——重点在于,小丑到底能不能杀?又该怎么杀? 某些版本的故事中,小丑被描绘成拥有超常的恢复能力。他的体内有一种名为‘酒神因子’的化学混合物,能够激活基因,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令他死而复生。 更有一些漫画讲述了蝙蝠侠杀死小丑后,被小丑体内的病毒感染,变成了新的小丑。 指挥室里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短时间内谁也不敢轻易下决定,承担杀死或放走小丑的后果。一切都太抽象了,抽象得像这个被丧尸侵占的地球,之前骂骂咧咧的耿直德国人又说道: “太变态了!” “有病!” 这回大家已然不在意他究竟在骂谁,而是挥舞起手里的对讲机和文件袋,跟着他一块大声辱骂起来。 当日,安格斯号下达了新的命令: 派一伙救援队,去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市,看看DC漫画的总部里还有没有活人。 人手有限,船上的绝大多数力量都必须用来研究丧尸病毒疫苗,他们无法大海捞针地在世界各地寻找小丑,就只能尽量提前做好准备,以防随着小丑的出现而立马发生的各种不测。 好在哥谭市内有韦恩科技,有名为星辰实验室的研究机构,有专业不对口但也能提供有力支援的M.A.G.I.C.,安格斯号虽然不得不为小丑分出一部分关注重点,却也得到了许许多多的额外帮助。 不过韦恩科技和星辰实验室都在DC及其衍生作品中出现过,M.A.G.I.C.却是个陌生名字。 船上的美军五星上将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瞒着同僚跑去联系蝙蝠侠。 “实不相瞒,您是我最喜欢的超级英雄,我从小读着您的故事长大。” 七十多岁的上将对二十多岁的布鲁斯说,“您能不能给我的小孙女签个名?” 等布鲁斯答应下来,他又说:“我还有个问题,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回答——M.A.G.I.C.是个什么机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由于五星上将很友善,布鲁斯便也耐心地回答:“M.A.G.I.C.全称是‘全球高精尖军事创新中心’……” 等布鲁斯介绍完,上将恍惚地拖着下巴陷入沉思,感觉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 几秒钟后,他身后传来英国海军舰队指挥官的声音:“《M.A.G.I.C.》该不会是布莱恩·邦德的电视剧名吧?难道像我的副官说的那样,我们真被剧透了?” 美军五星上将:“……?” 他一挺胸膛,没好气地问:“你来干什么?” 舰队指挥官答:“我跟着你们的特工过来的,顺便看看詹姆斯·邦德在不在。” 五星上将一扭头,CIA特工站在门口尴尬地看着他们,纠结了一会后小声说:“伊森·亨特是我加入CIA的初心……” “……” ** 丧尸病毒虽然杀死了星球上的大半人类,却显著提高了剩下一群人的工作效率,布鲁斯等人认知中的联合国从未运转得如此丝滑,在命令发出的仅仅五个小时后,救援队便在加利福尼亚州的DC总部找到了一群活人。 布莱恩也去到了现场,跟着救援队一起行动。 “休闲区,pass,展示区,pass……” 展示区是展示DC漫画的经典作品、历史资料、奖项和荣誉的地方,布莱恩路过时没忍住随手拿了一本蝙蝠侠漫画,塞到身上防丧尸撕咬的护具下方。 队伍里传来一阵善意的轻笑,当布莱恩闻声看过去时,有人说: “多拿点吧,长官,让我们的世界给你留点好印象。” 不过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会议区的丧尸多得超乎想象。 怎么会有人死了还在开会?它们甚至对着项目评审发呆呢! 布莱恩和救援队的到来惊动了丧尸,人们废了挺大劲、做出了一些牺牲才终于用卷帘门将丧尸关进展示区,不久,有人弯着腰蹲在花盆后方,向布莱恩打手势做口型: “报告长官!工作区有幸存者!” 布莱恩精神一震:“先带着他们撤离到飞机上再说。” 撤离的过程有惊无险,有个队员差点被开门杀的丧尸咬到,布莱恩替她挡了一下,等到全员上了飞机,年轻的特种女兵急得快要哭出来了: “邦德先生,您……” “嘘,我没事。”布莱恩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脱下被巨力刺穿的护具,拿出下面完好无损的蝙蝠侠漫画,“它得再咬穿这么厚一本书,才能伤到我。” 说完他看向挤在飞机角落里又惊又喜、晕头转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DC总部员工,说道:“你们当中有没有编辑部成员?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你们马上就能见到真正的蝙蝠侠和哥谭市了。 “坏消息是作为从总部救出诸位的报酬,你们必须帮助蝙蝠侠与联合国政府,研究出如何在牺牲最小的情况下,杀死被你们创造出来的小丑。” 编辑部幸存者们:“?” 第225章 飞机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飞回大西洋至少要五个小时。 为了提高效率, 布莱恩在出发前便和安格斯号上的众人商量过了,如果他和救援队成功捞到了DC编辑部员工,就直接从伯班克市转道前往沙漠中的哥谭市,与蝙蝠侠等人汇合。 中途他们在一个丧尸数量不多的机场给飞机加了油, 大约十六小时后, 众人终于抵达了哥谭市上空。 降落前, 一个特种兵军官为编辑部员工介绍了‘丧尸占领全球但纸片人临危受命’的大致情况。 不过这种事是很难用语言形容清楚的,特种兵军官就用布莱恩来举例子:“看到那边代号是007的布莱恩·邦德先生了吗?你们有谁曾经了解过他?” 话音落下, 好几个编辑部成员‘刷’地一下看了过去。 布莱恩举着酒杯,翘起一条腿, 看似在望着窗外发呆, 实则心里想的是:感谢詹姆斯·邦德教会了他如何在不需要他开口时安静地假装一张男装宣传海报。 他微微垂下眼睫,侧影在从舷窗一角照射进飞机的晨曦光辉下宛如一尊棱角分明的雕塑。 搞创作的编辑艺术家和安格斯号上的政治军事家们的关注点难免稍有不同, 安格斯号上从来没人注意过布莱恩的长相,编辑部成员们的第一反应却是: 布莱恩·邦德长得明明和电影演员有着不小的区别,却让人一眼觉得……他理应是布莱恩·邦德这个角色本人。 那种本该只有在大荧幕上、虚拟作品中才得以一见的魅力,现实里竟分毫不见减少。 也是很奇妙的体验了。 过了几秒钟,角落里有个戴眼镜的姑娘颤颤巍巍地举起手。 特种兵军官鼓励地看着她, 问道:“女士, 您看过布莱恩·邦德先生登场的那两部电影吗?” 女孩点了点头, 激动得脸都红了,小声说:“是的,我相对比较了解他,因为我搞过他的同人。” “……” 飞机落地后,布莱恩不动声色地站得离那个据说写过他同人的姑娘远了一点。 倒不是反感这种行为, 主要是实在不知该怎么面对。 好在蝙蝠侠请来的司机到得非常快,布莱恩用不着和DC总部的员工们打太多交道。 “很久不见, 布莱恩老爷。”阿尔弗雷德从车窗里探出头。 飞机上人太多,提前收到消息的管家先生准备好了一辆巴士车,这辆车的车窗和布莱恩的脑袋差不多高,因此阿尔弗雷德讲话时特地抬高声音,以便布莱恩听清楚他在说什么。 DC的员工们像群被剪掉声带的鹌鹑似地挤在布莱恩身后探头探脑,他们毕竟很久没正经吃过饭洗过澡了,这会每个人都显得有点落魄,活像一群刚穿越国境线的难民。布莱恩猜测他们大概是一时间不太好意思,就独自上前和阿尔弗雷德寒暄了几句: “很久不见,阿弗。你怎么又叫我‘老爷’了?之前不是都叫‘先生’么?” “我后来想了想,感觉还是‘老爷’比较合适,尽管缺乏实际意义的称呼代表不了什么,但布鲁斯老爷罕有地愿意努力维持一段长期关系且卓有成效,我认为我至少应该在这点上和他统一战线。” 管家对布莱恩微笑了一下,紧接着目光扫过他身后的一群陌生人,礼貌有余但热情不足地说: “客人们,请上车吧。” ‘鹌鹑们’不用布莱恩指挥,有序排成长队,陆续钻进巴士车厢,安静得简直像是在用意念交流。 救援队则不跟着布莱恩等人一起走——人手太少了,他们休息过后还得赶去下一个救援点。 布莱恩对这群短暂同行过的热忱善良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很有好感,于是在临走之前详细询问了他们是否有想要的东西。士兵们闻言低声商量了一会,片刻后一个样貌清秀、鼻尖上带点雀斑的青年伸出手,说他想要布莱恩随身携带的手槍里的一枚子弹。 “子弹是我从沃尔玛超市拿的。”布莱
相关推荐: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吃檸 (1v1)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天下男修皆炉鼎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快穿]那些女配们
盛爱小萝莉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