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 他们是武将世家,府上护身的铠甲和宝剑确实不少。 长房几乎将他们这些年收藏的保命的东西都带上了,他们离京的时候,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这其中也包括陆太师。 陆太师听了景孝帝的做法,也十分震惊。 他是暗示了他,但是很显然景孝帝的理解跟他自己想的还是有点偏差。 他只是想着让凌家人去东瀛战场去!让他们面对炮火的洗礼,也不会一个个都养得跟个废物似的。 然而皇上比他想象的还要更绝情一点,他直接让他们所有人从最底层做起,无法派遣一兵一卒。 最重要得是,东瀛战场的主将还是跟凌家有过节的曹家人。 想让曹家人给凌家人放水?那真是想都别想! 曹诺也没想过,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会落在他们家头上。 想到那日那人买了他的画,给他的暗示,他心中更加坚定了些许,科举一定好好努力,争取为皇上分忧! 领兵之人便是他的父亲,他父亲多年没带兵了,这次让他出征还有些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 他父亲是文官,上战场也只是军师的角色,让他领兵打仗,那应当是做不到了。 曹诺叮嘱了父亲要小心凌家人,他父亲却笑着同他说道:“咱们跟凌家这么些年的过节了,压根不用你说,我也会当心的。只是战场到底危急,我也不会刻意为难他们,他们到底会落得什么下场,也只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话说的也实在,就凌家那几个人往三十万大军里一丢,若是不刻意寻找,就跟大海捞针一样,怎么可能找的出来。 一直等到凌家长房奔赴战场,景孝帝似乎对自己下得这道圣旨很满意,心情大好,居然难得去了慈安寺一趟。 慈安寺香火鼎盛,但后边清修的院子里却十分幽静。 景孝帝两手背在身后,被小沙弥领着踩在鹅卵石小路上,朝着后边走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问道:“在你们寺里清修的人多吗?” 第1386章 此处不适合你 小沙弥闻言,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不多,除了皇后娘娘以外,还有两位夫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景孝帝微微颔首,又接着问道:“娘娘近来身体可好?” 小沙弥轻轻摇头,“贫僧也不知晓,自从娘娘来了慈安寺,贫僧从未见过娘娘。” 景孝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前边好生带路吧。” 皇后娘娘听闻景孝帝来了,整个人也是一愣,眉头都皱了起来。 两个人自己过自己的不好吗?他非得来自己跟前儿凑什么热闹,就这么喜欢找不痛快的吗? 穆宗元看着皇后娘娘脸上的神色,小声问道:“母后,您还要见吗?”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这哪儿能不见的?” 她就是再生气,出门在外的,皇上的面子也得给。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 穆宗元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真怕皇后娘娘将皇上拦下来了。 到时候他夹在中间,怎么都不痛快。 景孝帝来的时候,就看到皇后娘娘一身素色衣衫,正坐在蒲团上跟老五下棋。 见着他来了,两个人都急忙起身给他行礼,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 “看你们母子二人在此处还怪悠闲的,怎样?谁赢了?” 穆宗元连忙回话道:“还是母后略胜一筹。” 景孝帝似乎想到了曾经,冲着穆宗元笑了起来,说道:“你母后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当年父皇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输给过她。” 皇后是个很一板一眼的人,当年跟皇上下棋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放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战无不胜”的皇上就在她的手上吃了败仗。 皇上那时候也还年轻,有些恼羞成怒了,不仅因此迁怒了皇后娘娘,不去她的宫里,甚至也再不和她下棋了。 那时候的皇后娘娘心里眼中唯有皇上一人,因为此事心中还好生伤怀了许久。 至于现在……他爱来不来。 皇后娘娘听皇上说起曾经的事儿,抿着唇什么都没说。 倒是穆宗元好奇地在他们之间来回看了看,突然开口说道:“父皇,母后,儿臣突然想起母后该喝药了,儿臣下去看看。” 他说完话,见着皇上点了头,这才从禅房退了出去。 屋子里的下人们也很有眼色的跟着穆宗元一起退出了禅房,屋子里只剩下了皇后娘娘和皇上两个人。 皇后娘娘坐在蒲团上,抬眼看了一眼皇上,对着他问道:“好端端的,皇上怎么想到来慈安寺了?” 景孝帝看着她,随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过来坐坐。”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您随便坐吧,此处没有朝政和人情往来,倒是舒坦。” 景孝帝听她语气十分平和,再不像先前儿那样,跟他说话都像是要随时出手伤人似的。 他笑了起来,“确实舒坦,你倒是也寻了个清净地儿。不过如今有老三他们几个帮着朕处理朝政,朕倒是也清闲得很。”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这样便好,孩子们都大了。” 说了这一句之后,屋子里便又安静了下来。 皇上等了半天,见着她似乎不愿意跟自己多做交谈,又斟酌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梓童,朕此番过来除了过来看看你,还有另外一事。” 皇后娘娘听他这样说,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皇上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无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儿,那都是有目的的。 她也直接说道;“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咱们也算是夫妻多年,实在用不着客气。” 景孝帝这个人也从来学不会客气的那一套,索性就直接说道:“朕此番过来,主要还是想接老五回去。慈安寺适合年长的人清修,但却不适合他这样正在长大的孩子。朕观你如今身子似乎已经大好了,倒也不用孩子们在跟前儿伺候着。若是你习惯有人在跟前儿,不然朕回去将老四给你叫来?” 皇后娘娘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就笑了起来,眼睛里很是平静。 “无妨,不用来,我在此处甚好,身边儿有冯嬷嬷他们陪着,实在用不着他们这些小的。” 想来也是,皇上又怎么会让他的心上人的孩子一直养在自己膝下呢?贵妃当年的死因到现在他都记在自己身上…… 景孝帝就知道她会答应的,她既然做出一副无欲无求的姿态,就不会拒绝的。 等穆宗元端着药碗从外头回来之后,就听到他父皇叫了他一声,“宗元。” 穆宗元抬头看他,景孝帝示意他先将手上的药碗放下。 “怎的底下那么多丫鬟婆子的,也不知道帮着端一下,仔细烫着你怎么办?!” 景孝帝这个人对老五总是很心软,他几乎所有的柔情都用在了他们母子身上了。 他对所有人都狠得下心,包括他自己。 他当初为了瞒过他的兄长,给了自己胸口一刀,虽然避开了心脉,但到底还是元气大伤。 可正是因为他奄奄一息的模样,才让他皇兄放松了警惕,给他留个翻身的机会。 然而到了他的孩子,他压根就舍不得,晨起扎马步觉得辛苦,端个汤药又怕烫着。 穆宗元是个好孩子,听了他这话,便自觉说道:“父皇,儿臣是来侍疾的,不过是端个汤药,算不得什么。” 皇后娘娘看了他们父子一眼,并没有插嘴。 穆宗元将药碗放下,敦促皇后娘娘趁热喝,才看向他父皇,想听他到底要跟自己说什么。 景孝帝见状便对着他说道:“宗元,你随父皇回去吧,你如今岁数也渐渐大了,父皇要给你重新挑个夫子。慈安寺虽好,但是实在适合你这样的小孩子,莫要再耽搁光阴了。” 穆宗元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看向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看向他的神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柔和,就听她说道:“宗元,你父皇说得对。我已经年过半百,在此处休养生息不过是为了多活些时候,你们年纪轻轻的,确实不大适合再留在此处。” 第1387章 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穆宗元抿起了唇,他承认在慈安寺的生活虽然相对无趣了一些,但此处确实是他从小到大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但他自己的父皇,自己了解,父皇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就不会将自己留在此处了。 他思索了很久,最后提出了一条,对着他父皇说道:“父皇,儿臣可以跟您回去,但是……儿臣能不能明日再回?” 景孝帝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样,眸子里也柔和了下来,对着他点了点头,“无妨,你想明日回宫也好,朕明日再让人来接你。” 等穆宗元送了景孝帝回来来之后,皇后娘娘面前的汤药已经都喝完了。 穆宗元又跟她交代了两句,“母后,儿臣不在了,您也一定要记得喝药,千万莫要任性。” 他长着一张跟阮贵妃十分相像的脸,他这样认真地叮嘱着,依稀让皇后娘娘想到阮贵妃的模样。 想着她在自己面前劝自己好生喝药的模样,只觉得很有意思,没忍住笑了出来。 阮贵妃做梦也想不到,她跟自己斗了那么多年,如今她的孩子却要反过来叮嘱自己好生喝药,注意身子。 穆宗元见她好端端的突然笑了起来,脸上似乎隐隐有些失神,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 他脸上似乎有些不解,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看着皇后娘娘对着他说道:“放心吧,我都知晓的。” 穆宗元张了张嘴,想问她些什么,但是好像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皇后娘娘看着他,那目光似乎要将他看得透透的,“宗元,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从你一开始过来,母后便知道你是带着疑问来的。” 穆宗元知道她是个世间少有的聪慧女子,他对着皇后娘娘一抱拳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母后,既然您开口了,那儿臣真就问了。” “嗯。”皇后娘娘低头看着站在面前的他,淡淡地嗯了一声。 穆宗元这才开口道:“儿臣想知道我母妃当年,到底是怎么死的?”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果然他的问题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她看着穆宗元说道:“老五,这话我只说一次,无论你信不信。” 穆宗元郑重地点了点头,只要她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自然会判断。 皇后娘娘看着穆宗元说道:“当初你母亲生你的时候难产,一直生了一天两夜,最后大出血。唉,女子生产本就是一道鬼门关,当初你父皇几乎将整个京城的太医和大夫都叫到了皇宫里,可是她流了那么多血,压根就救不回来……” 穆宗元的脸色有些苍白,皇后娘娘又接着说道:“你知道你当初出生的时候有多重吗?” 穆宗元张嘴回答道:“八斤二两。” 皇后娘娘拧着眉头,“八斤的孩子想要顺产本就不容易,你母亲身子骨纤细,更是吃尽了苦头。太医们从前跟她说了肚子里的孩子太大,让她每日少吃一些,出来走走。可是你母亲身子骨又比较差,挺着大肚子也走不了多少路。” “你父皇心里只有你母妃,旁人的解释他就是听不进去,似乎只有将仇恨转嫁到旁人身上就能让他好受许多。他们都说你母妃去世是我动了手脚,这口黑锅我背了十年了,可是真的不是我!我担心有人对她下手,便特意派了人盯着那边儿……” …… “我当了这么多年皇后,如今也在佛祖跟前儿清修,旁人兴许都觉得我手中不干净。但我却敢当着佛祖的面儿发誓,我徐晚娘这辈子若是动手要过任何一人的性命,便叫我不得好死!” 穆宗元的脸色很白,皇后娘娘说了这么多,他心里其实已经信了大半。 她母亲当年的事儿,他原来在宫里的时候私底下也悄悄查过,但是他父亲已经将当年跟他母妃相关的所有一切都封锁了起来,他根本查不到什么。 但是他小时候的记忆他还是有一些的,皇后娘娘私底下很照顾他们。 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皇兄,能在皇宫好生长大,几乎都是皇后娘娘在庇护他们。 “我母妃她……长得什么样子呀?” 皇上怕触景生情,阮贵妃的一张画像都没能留下来。 皇后娘娘听了他这话,脸色也柔和了许多。 她看着穆宗元的脸,对着他说道:“你母妃跟你长得极为相像,你回去照照镜子,便能看到她长得什么样了。” 穆宗元一愣,还从未有人跟他说过这些。 他真心实意地对着皇后娘娘行了一礼,说道:“母后,儿臣日后会来探望您的。” 皇后娘娘却摇了摇头,“你们年轻人读书要紧,你父皇如今年纪大了,而你皇兄处理政务也没什么经验,难免有鞭长莫及的地方。你好生读书,日后替你兄长分忧。” 穆宗元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一早,景孝帝就派人来接了。 穆宗元拜别了皇后娘娘,才上了景孝帝的接他回去的马车。 而在朝堂之上,八百年难得上一次早朝的景孝帝又出现了。 他来是给他穆宗元选夫子的,早先给他启蒙的夫子已经不适合如今的他了。 景孝帝将问题抛给了穆紹翎,一看就是甩锅甩习惯了。 穆紹翎气得牙痒痒,但是想着只有老五站起来了,能独自撑起一片天,他的未来才有好日子过。 这才强忍着,站出来说道:“父皇,臣以为陆太师最为合适。陆太师学识渊博,又教导过您,不若就让他老人家给老五授课吧。” 真要说陆太师的话,文武百官都没话说的。 要说陆太师不好,那不是质疑被陆太师亲自教出来的皇上吗? 其他人不敢开口,但皇上自己却摇了摇头,说道:“那不行,陆太师年事已高,已经经不起操劳了。” 给皇子授课,那可是要起五更睡半夜的,陆太师那么大岁数身体根本撑不住。 皇上先前儿去陆太师府上的时候,已经探过陆太师的口风了,陆太师自个边儿便是这样婉拒他的。 第1388章 处罚学生 景孝帝这样一说,其他人就开始犯了难。 除了陆太师,大夏朝确实还有不少有学问之人,但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那可真没几个。 景孝帝说完这话,又接着问穆紹翎,“你再举荐个别人。” 穆紹翎:“……” 给皇子教学又不是什么好差事,打,打不得,骂,骂不得的,他要怎么举荐? 景孝帝坐在上首看着穆紹翎,大有他不说个人出来就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穆紹翎思忖了片刻,最后突然抬头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吴锡元吴大人不错,学问过人,身强体壮。从前在雍州的时候,他们家还跟老五有旧,实在不错。” 穆紹翎举荐吴锡元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只是想着吴锡元年纪轻,没有什么资历。父皇定然不会同意,就算父皇同意,其他大臣们也不会应允。 毕竟在父皇的心目中,老五跟他们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可是谁知道他父皇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他思索了片刻之后,居然点头同意了。 “不错。” 说完,他才又看向了其他大人,对着他们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底下的其他大人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皇上如今是个听不进去劝的,他都说不错了,其他人哪儿还敢有别的意见? 再说了,穆王爷又不是一国储君,他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跟太子还是不一样的。 景孝帝见无人出来反驳,就起身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吴锡元吴大人不错,那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朕回去也会问过穆王的意见,看看他怎么说。” 吴锡元并不在府上,因此他也并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穆王爷的夫子。 而穆紹翎自觉坑了吴锡元,整个人十分惭愧,他也不敢给苏九月捎个信儿,更不敢跟苏怡提起。 景孝帝回了后宫,去见了穆宗元,将自己决定让吴锡元给他授课一事告诉了他,并问他怎么看。 穆宗元自然十分高兴,比起其他大臣,他还是更喜欢吴大人一些。 这事儿便这么定下来了,只可惜如今的吴锡元还未从江南回来,圣旨便没有发下去,苏九月也跟以往一样去女学给孩子们教授知识。 这天,她早上起得晚了,去授课的时候就抄了近道,直接从花园里的小路穿过。 可是她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园子里说着什么。 “苏夫子听说是乡野出身,学医也没多久,怎么能来给咱们上课啊?” “那还不简单,她丈夫可是通政使,这么高的官,她想去哪儿不就去哪儿了?” “唉,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嫁得好。” “谁说不是呢!咱们来女学读书,不就是为了出去了能说个好人家吗?” “先前儿那么多女子学医,京郊有个姓孟的女子,她学医的时候比苏夫子还要早十多年,她平素治病救人也很多次,怎么也不见朝廷封她个什么官的。” …… 苏九月驻足听了一会儿,又不动声色地抬脚离去了。 她知道自己就是好运,但这一切又不是她能左右的。 她资历尚浅,但她也很努力的在学了,她手底下救回来的人也不少。 师傅当初在她入行的时候就说过了,她们无论做什么,只要无愧于心就行了。 她到教室的时候,还有三个小姑娘没来。 就在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她们三人才从外头急急匆匆地小跑了进来。 苏九月看着她们进来,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神色始终都是淡淡的,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当自己没听过她们那一番话。 等所有人都坐好了,她才拿起自己的手札,开口说道:“今日给大家讲讲穴位,大家仔细听讲,若是遇上什么突发情况,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她在上边讲着,底下的三个女孩子却还在悄悄传纸条。 苏九月拿着手札站了起来,挺着大肚子来到了其中一人的面前,对着她说道:“将纸条拿出来吧。” 小女孩到底年纪还小,虽说背后说她坏话,但当着她的面儿还是有些紧张。 苏九月叹了口气,“你们如今年纪还小,错过一堂课不觉得有什么,当你们以后真碰上事儿了,就明白了。” 当初她家里穷,跟她们这般年纪,她还得上山去捡柴火,不然她跟弟弟妹妹连做饭生火的都没有。 而这几个姑娘虽然穿着的衣裳都是女学统一发的,但从打扮上来看,也是个出身不凡的。 这小女孩抿着唇就是不说话,苏九月才随意点了她们三个一下,说道:“字条可以不交上来,《弟子规》回去一人抄十遍,三日后拿来给我,不然以后我的课你们便不用来了。” 苏九月的想法十分简单,左右她们也不信服自己,何苦在这里互相为难呢? 她既然做了她们的夫子,哪怕只有一节课,也得教好她们。 她这一番话,让班里一阵哗然。 平素苏九月看起来总是比较温和,脸上一直带着笑,私底下有学子跟她讲话,她也都是温温柔柔的。 兴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底下的学子们才以为她好欺负? 她又走到前边儿讲完了课,才拿着手札出去。 她并没有找任何人告状,不过是三个小孩子,无需小题大做。 然而,她走了之后的,那三个姑娘顿时就被许多人围了起来。 “你们怎么在苏夫子的课上传纸条啊?怪不得苏夫子那样生气了。” “你们都写了什么?” “苏夫子性子那么好,大伙儿还从来没人挨过戒尺呢!” “苏夫子好歹是个大人,你们真够胆大的。” “我娘说了,苏夫子是咱们整个大夏朝的女人当中最厉害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三人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手中攥着的纸条早就被汗水浸湿了,墨迹也晕染成了一团。 她们十分庆幸苏夫子并未要看她们的字条上到底写了什么,不然她们还不定要挨什么罚呢! 苏九月这边儿才刚处罚了三个学生,那边儿很快就传到了苏怡和陆老夫人的耳中。 第1389章 弟子规 苏怡赶紧第一时间就来了苏九月家里,苏九月现在都七个月的身子了,若是真叫学生气到了,那还了得? 她来到苏九月家中的时候,天儿还尚早,苏九月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做着绣活。 见着苏怡来了,她急忙就要从摇椅上站起来,却被苏怡抢先一步按住。 “你快别起来了,肚子都那样大了,好生躺着,莫要乱动。” 苏九月顺着她手上的力道老老实实地躺在摇椅上,仰头看着她笑,“你今儿怎的突然来了?许久不见你了,听人说你跟太子两个这阵子正忙得不可开交。” 说话的功夫,梅子已经扛了另外一个椅子出来了。 苏怡在苏九月身边儿坐下,将自己整个人窝进椅子里,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我这不就是来躲清闲了吗?” “好好好,那今儿在我这儿吃过饭再回去。”苏九月说道。 苏怡却摇了摇头,“那倒也不必了,待会儿还有些事儿要办,就是正好过来看看你。你肚子里的孩子最近还好吗?多久出来?” “挺好,怪活泼的,约摸还有不到三个月就出生了。”苏九月摸着自己的肚子,一张好看的面庞上笑意满满。 “你这是在给小孩子做衣裳?”苏怡看着她手上的针线活,问道。 苏九月点头,“嗯,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便都做一些。” 苏怡看她一切如常,这才放宽了心,又转而问道:“我今儿听人说你处罚了三个学生?” 苏九月抬起眸子,那澄澈的眸子里满是促狭,“我就说呢,你这三过家门都不入的大忙人,怎的会来我府上,原来是为了此事而来?” 苏怡也听出了她话中打趣儿的意思,就笑着说道:“我不也是怕她们给你气出个好歹来?到底出什么事儿了?真有人刁难你,你就同我说,我帮你收拾那群小兔崽子,莫要给你气着了。” 苏九月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都多大的人了,哪儿能一言不合就告小孩子的状?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三个小孩私底下递纸条,我都已经处罚过了,你们莫要过问了。” 她也是好心,她们也只是三个小孩子,若是苏怡这个太子妃亲自过问了此事,那这事儿的性质可就变了。 苏怡见她心态平和,不像是作假,这才好奇地追问道:“她们字条上都写了什么呀?” 苏九月看她一副想要一探究竟的模样,笑着说道:“我没看。” 苏怡听了她这话,顿时就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开口问道:“这你都忍得住?” 苏九月一挑眉,学着她的语气说道:“我这不也是怕气着我自己吗?只要我不看,就不会被气到。” 苏怡听了又是一愣,随口给苏九月比了个大拇指,赞叹道:“高!还是你高!” 苏九月抿着唇轻笑,她压根就用不着看,大致都明白那三个小姑娘说了什么。 她可以放过她们,但是想要做学问,就得先立本。 她叹了口气,跟苏怡说道:“这些小丫头们出身大不相同,性子差异也很大,咱们也不必一味的去约束她们,但至少尊师重道这一条,还是要做好。” 苏怡也点了头,“你说得对,我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以后每日晨起都先读半个时辰的《弟子规》吧!” 苏九月没再多说,她知道苏怡会管这些的,便是苏怡不管,陆老夫人也会管的。 从她们女学出去的孩子,若是品行道德上不过关,这不是在质疑她们女学吗? 第二日,苏九月再去女学的时候,那三个姑娘的《弟子规》居然已经抄好了,竟然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快许多。 看着三个姑娘站在她的面前,局促地低着头,两只手如出一辙地交织在一起。 她打开看了看她们抄写的《弟子规》,字迹前边还算工整,到了后边就开始逐渐失去耐心了。 苏九月将册子放下,抬头看向了她们,问道:“你们可有认真看过《弟子规》?”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便是没看过也得说看过。 苏九月突然开口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你们猜我为何能来此处给你们当夫子?” 三人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苏九月的视线从她们三人身上挨个扫过,才道:“你们将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就好,我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当然,我也可以给你们承诺,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不怪你们。” 站在三人最中间的一姑娘,这才抬头看向了苏九月,说道:“因为你是吴锡元吴大人夫人。” 苏九月就猜到她会这么说,就笑了起来,又接着问她,“我夫君不过是个三品官,官职在他之上的大有人在,为何旁人没来给你们当夫子?” “因为她们都是贵族出身,不屑抛头露面。” 苏九月叹了口气,又将问题还给了她们,“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女子抛头露面,你们在府上待着就是,为何还要来女学?太子妃和陆老夫人办这女学,又是为何?” “为了让我们长大以后嫁个好人家。”另外一个姑娘说道。 苏九月的眉头蹙了起来,“说实话,你们的婚事大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来不来读书,会嫁得都是同一批人。” 家世不够的,便是强行进了高门,也只能是个妾室,并不会因为谁多知书达理一些,便能当个正室。 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苏九月这么一番话才刚说完,她们就都沉默了。 这样看来,她们来女学,似乎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苏九月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要记住,读书学本事从来都不是讨好男人的手段,只是为了让你们自己好过一点。” 见着三个小孩子懵懵懂懂,苏九月接着说道:“我课上讲的生产前后一些要注意的东西也是实打实为了你们好,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症状和穴位,多听听以后都有好处。而其他夫子的课,让你们读书明理,以后掌家也不会被人蒙在鼓里,你自己能独当一面,夫家自然也不会怠慢你。” 第1390章 各打五十大板 苏九月从前儿哪儿知道这些道理啊,这都是她这么多年在京城里跟那些夫人们相交学来的。 三个小女孩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看着面前其实比她们大不了许多的苏九月,几人也陷入了沉思。 苏九月将她们誊抄的《弟子规》收下了,抬起眸子,对着她们说道:“虽说后边儿几行抄的不大工整,但你们到底也算是抄完了,今儿这事便揭过了,你们都回去吧。” 三个小姑娘从屋子里出来,走远了一些,才有人开口说道:“苏夫子真是个很奇怪的人。” 另外两个也跟着点头,“对,她说得话也很奇怪,从前可没人这样说过,但是她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不知道要怎么反驳她。” “是呢!那咱们日后还要好好听她的课吗?” “听,不管别的,至少她说的那些东西对咱们是有用的,万一以后有人要毒害咱们呢?” “有道理。” …… 苏九月也不知道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影响了三个小孩子的一生,她上完课才刚回到房间,就见有人急急匆匆地跑来寻她。 “苏夫子!苏夫子!吴果跟人打架了!” 来的人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年岁不大,瞧着应当是一路跑过来了,看她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 苏九月听了她这话也是一愣,急忙站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就打起来了?” 姑娘家们都比较含蓄内敛,没有男孩子那么皮,甚少有人出手打人的。 果儿的性子苏九月也十分熟悉,这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怎么好端端的会在女学里跟人打起来呢?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奇怪,苏九月也不敢耽误,急急忙忙就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路上那个来找苏九月的小姑娘也跟她说了吴果跟人打架的经过,事情其实很简单。 这会儿已经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大家比起从前也都熟悉了许多,也都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家庭背景。 能上得起女学的,本也就不是那种一穷二白的家庭。 大家得知果儿家里就是那个天下第一面的时候,纷纷表示要去尝尝,果儿也都大大方方地答应下来了。 但女学中也有那种读书人家出身的,这种人家都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然看不上商户出身的吴果,看有人捧着她,就出言讥讽了两句。 说她爹娘天生劳碌命,一身铜臭味! 一开始吴果还忍了下来,但后来那几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就越发的大胆了,每次吴果从她们身边经过,或者有谁用吴果的东西,她们就会十分夸张地扇鼻子,大声说好臭好臭。 吴果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哪儿受得了这个啊?就跟她们据理力争,最后气急了才动手打人的。 苏九月听了也是眉头直皱,前朝商户的地位确实比较低,但在本朝皇上颁布了许多律法振兴商业,就连太子爷都在外头开了酒楼,从前那些腐朽的东西确实也不应该再腐蚀孩子们了。 她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小姑娘扭打在一起。 吴桃在一旁拉架,努力将压在吴果身上的小丫头拉起来,她的身后也有另外两个姑娘扯着她的袖子。 现场乱糟糟的一团,苏九月拧着眉头才刚走过去,就立刻有人喊道:“快起来!快起来!苏夫子来了!” 打架的两人这才逐渐地松开了手,吴桃见着来人是苏九月,也松了一口气。 妹妹还小,哪儿经得住打? 若是真叫人打坏了,她回去要怎么跟二婶婶交代呀? 如今有三婶婶在,至少能护住果儿了。 苏九月的视线从她们几人身上扫过,最后才冷着脸说道:“你们两个打架的,随我来!” 两人多少有些心虚,但苏九月到底是夫子,身上还有官职,她们也不敢不听她的话,就乖乖跟在她的身后去了她的屋子。 苏九月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个仿佛小鹌鹑一样的小姑娘,明知故问道:“你们二人为何会打起来?” 吴果开口就道:“三婶婶!” 才刚一开口,就被苏九月打断了,“果儿,叫我苏夫子。” 吴果这才吐了吐舌头,低着头小声叫了一声,“苏夫子。” 而另外一个姑娘听了她们两人的对话,直接瞪大了眼睛,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吴果居然跟苏夫子是亲戚。苏夫子是当朝太医,谁见了都得给她几分体面,更重要的是苏夫子的丈夫就是通政使吴锡元。 刚刚吴果叫苏夫子三婶婶,再加上碰巧也姓吴,难道说她三叔真就是吴大人?! 苏九月可不知道小孩子心中所想,就直接开口问道:“你二人为何起争执?竟然还在女学动手打人?” 吴果扁着嘴,脸上还被抓伤一点,神色委屈极了,她先一步开口道:“苏夫子,果儿不臭的。” 苏九月又看向了另外一个小姑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晓晴。”她低着头,说话也很小声,完全看不出来之前的刁蛮劲儿。 苏九月又问道:“你为何会说吴果臭?” 周晓晴抿着唇,半晌才开口道:“她爹娘是商户,我娘说了,商户就是一身铜臭味。” 苏九月又道:“你既然如此说,那我便要问了,你们府上莫非不使银钱?” 周晓晴张了张嘴,想了很久,才又小声说了一句,“我娘说了,他们都掉钱眼儿里了!” 苏九月听她一口一个我娘说了,就知道这小孩子是受家里人的影响。 她也没必要刁难一个小孩子,就说道:“吴果爹娘的面馆是皇上亲笔提名的,日后可要莫要出去乱说,当心大不敬。” 周晓晴年纪还小,还没胆子跟夫子起争执,就乖巧点了点头。 苏九月又道:“今日你二人打架影响很不好,我既然碰上了,就得责罚,今日下午,你二人便在门口罚站吧,可有不服?” 吴果有些委屈,“夫子,我不是故意的,是她太气人了。” 苏九月看着她道:“她有她的不对,你也有你的不对,你看看她脸上的伤,可是你抓的?” 第1391章 认错 吴果听她这样问,才讪讪一笑,不说话了。 苏九月又接着训斥道:“日后若是再遇上什么事儿,就找夫子,哪儿有动手的打人的道理?记住了否?” 吴果耷拉着脑袋,乖巧点了头。 而周晓晴听了苏九月这话,也没再说什么。 苏九月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她们好,果儿伤了人家姑娘的脸。人们常说,打人不打脸,这孩子若是回去了,家里人怎么肯善罢甘休? 而她二哥二嫂家只是个生意人,怎么跟人斗? 再者说来,她们两人打架还是整个女学发生的第一起打架事件,谁知道若是叫陆老夫人知道了会怎么处置。 苏九月先这样处置了,想必后边就算有处罚也不会太重。 至少……不会将两个孩子赶出去吧? 且两个姑娘若是落得个悍妇的名声,对她们来说也不见得是个好事儿。 至于周晓晴的脸,她皱了皱眉头,等晚些时候她亲自去一趟吧。 晌午下学的时候,天色还早,苏九月让吴桃先回去给跟二嫂说一声,她才领着周晓晴和吴果去了周家。 周家也有人在外头接周晓晴下学,苏九月看着他们府上的马车,叹了口气。 这个周夫人应当不大好说话。 等到了周府,周晓晴先进了内院,苏九月则带着吴果在花厅候着。 两人等了一刻钟也不见人来,吴果也有些怕了,拉着苏九月袖子轻轻晃了晃,问道:“三婶婶,果儿是不是闯祸了?” 苏九月摇了摇头,“她们家也有不对的地方,咱们是来上门道歉的,态度好一些就是。” 见着果儿还是有些怯怯的,她伸手在果儿的头顶上轻轻摸了摸,说道:“别怕,有三婶婶在的。” 两人又等了一会儿,周家才来人了。 一个褐色衣裳的下人走了过来,冲着苏九月行了一礼,说道:“我们夫人请您进去。” 周家不大,比起吴府小了也不是一星半点,毕竟吴府是皇上赏赐的从前洛阳王府,若不是皇上破例赏赐,依着吴锡元的官职,他们府上这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大的府邸。 很快她们就见到了周夫人,周夫人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容貌生得不错,生就一双吊梢眼,看起来有些凶。 苏九月心里也有些忐忑,她夫君不在也没人给她撑腰,她只得自己想法子处置好。 她给自己打气,走上前去对着周夫人行了一礼。 周夫人按着规矩也得起身给苏九月还礼,可是她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板着一张脸上下打量着苏九月,末了才问道:“你便是苏夫子?” 她质问的语气让人很不舒服,苏九月见状态度也强硬了下来,也不管她让不让就自己坐下,“对,本官便是苏夫子。” 她自称本官倒是让周夫人一愣,整个大夏朝唯一一个敢自称本官的女人,只有那位苏太医。 “您是苏太医?”试探的语气,脸色明显比方才要好了许多。 苏九月这才微微颔首,果然,要与人谈判,至少得在相当的位置上。 “本官今日过来是替侄女给您和晓晴道个歉的。” 周夫人见着女儿被伤了脸,就仿佛天塌了一般,姑娘家的颜面有多重要?哪个天杀的这么恶毒?居然抓花了她女儿的脸?! 若是今儿来的不是苏九月,而是田秀娘,只怕她们两个做母亲的也要打一架才能罢休。 她沉着脸说道:“苏大人,事关我女儿的脸,这又岂是一声道歉就够了的?若是日后影响我家晓晴的婚配,您何尝替我们晓晴想过?” 果儿被她这么一说,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才切切实实地意识到了自己到底闯了多大的祸。 她……好像是不应该打架的。 苏九月方才来的路上已经说过果儿了,见着她自责,心里也稍稍宽慰了许多。 她既然能来周家,自然是有备而来。 她将自己带来的小瓷瓶拿了出来,对着周夫人说道:“这是黄太医亲手制得舒痕膏,您每日早晚给晓晴涂一些,半个月后应当就没有痕迹了。” 周夫人就是担心留疤,但若是她能帮她解决留疤的问题,想必也能好说话许多。 周晓晴脸上的抓痕也是很小一点,估摸着一瓷瓶舒痕膏还没用完,脸上的伤痕就已经好了。 周夫人一听苏九月这话,脸上的神色又缓和了些许,但还是说道:“既然苏大人亲自上门致歉,那今日的事儿本夫人便也不计较了。但日后还请苏大人回去好生约束一下自家孩子,若是再有下次,本夫人定然不会给您面子。” 苏九月见状也径直说道:“此事也正是本官要跟您说的,还请周夫人约束一下自家孩子,若不是她说了不该说的话,也不会这样。” 周夫人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苏大人!您这是何意?!” 在叫苏九月进来之前,她已经从她家晓晴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始末。 “商户家本就一身铜臭味,难道还说不得了?就是说两句又如何?您难道还有纵容自家侄女打我不成?!” 苏九月不怎么会跟人争吵,但她学着吴锡元的模样,淡淡地看了一眼周夫人,就足以让她闭嘴了。 “周夫人,还请您慎言,果儿家的面馆是皇上亲自赐得天下第一,当心犯了大不敬。” 周夫人被她唬得一愣,就听苏九月又接着说道:“本官不知道您将是晓晴送去女学是为何,但料想也是为了自家女儿好的。可是自古至今,可从未听说过哪个名门女子动不动就将辱人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道理,还请您自己想想。” 说完她便直接起身了,她给周夫人又行了一礼,才辞行道:“既然话都说清了,本官也该回了。本官身子重,若是下次再有此事,应当便是我夫君亲自登门致歉了。” 她都走了,周夫人才反应过来。 她夫君上门致歉?那不是吴大人亲自来吗? 苏大人这不是在吓唬人吗?!可是……她夫君的卷子都是吴大人给改的,那位吴大人……他们属实得罪不起…… 第1392章 轮不到他 周夫人拿着苏九月送给她的舒痕膏,一脸心疼地给周晓晴涂上,一直等到她夫君回来,才理所当然地去跟他告了一状。 而周大人听了她的话,却难得陷入了沉思。 良久才跟周夫人说道:“你日后要好生约束咱们女儿和底下下人,祸从口出。如今不比从前了,皇上为何要让满朝文武重新考科举?天都要变了,万一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咱们府上也没什么强硬的靠山,到时候的下场兴许连个卖面的商户都比不过。” 他神色凝重,说得周夫人也有些后怕,赶紧应了下来,“好,我都记下了,底下人我都会好生叮嘱的。只是咱们女儿的脸……” 周大人方才也查看了女儿脸,发现不过是个很小的伤痕,便说道:“伤得不重,那舒痕膏是很好的疗伤圣品,想必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便是留下了,也不会影响颜面,也好叫孩子们长个记性,以后出门在外的,有些话时不能乱说的。” 周夫人心疼女儿,但她夫君的话,她也不敢不听,便只好委屈兮兮地应了下来。 而苏九月带着果儿坐上了回家的马车,果儿还是有些忐忑,她一手扯着苏九月的袖子,一边儿仰着头可怜巴巴地看着苏九月,问道:“三婶婶,待会儿回去了,我娘会凶我吗?” 苏九月低头看着她怯怯的神色,突然间就想到了六月小时候,她神色柔和了许多,伸手在她的脑袋上轻轻揉了揉她柔软的头发,才柔声安慰道:“莫要担心,待会儿回去了,我会跟你娘说清楚的。你娘那样疼你,知晓你在外头受了委屈,又怎么会凶你?” 她这样说了,果儿才稍稍放下心来。 “三婶婶,果儿知道错了,下次绝对不会跟人打架了。” “乖孩子。” …… 马车吱吱悠悠地回到了田秀娘的面馆,她让底下的小厮去接两个孩子回来,却没想到只接回来一个。 她着急地一问,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自己女儿受了委屈,她自然是心疼的,可是这人居然要让九月亲自领着果儿上门去道歉,想必也不是一般人家,她心中为难极了。 只恨自己不是个大官,居然还要让女儿受这种委屈。 她这会儿也顾不上店里的生意了,一直站在门口看着苏九月的马车回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马车,她赶紧迎了上去。 “九丫,怎么样了?那人没刁难你们吧?” 苏九月见车帘子都没掀起来,她着急地问话声就已经响了起来,可见二嫂今儿也没少担心。 话音刚落,车帘子就被人从外头掀了开来,田秀娘的上半身就已经探了进来。 见着自己女儿全须全尾地坐在苏九月身边儿,她才松了一口气,自说自话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果儿见着她娘,急忙朝着她张开双臂,被田秀娘一把抱下了马车。 苏九月这才在梅子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她跟着田秀娘去了她们家后院,当着果儿的面将方才在周家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她。 “这事儿我已经跟周家说好了,你也别气,小孩子们年纪小打打闹闹的也实属正常。”苏九月说道。 田秀娘是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她们年幼的时候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大家起争执的次数确实很多。 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着苏九月说道:“弟妹,你也知道的,若是真的小打小闹的,我反倒没什么怕的。我就是怕有人故意欺负果儿,我们还无能为力……” 苏九月揉了揉果儿的头发,低头看着她笑着说道:“没事,有我呢,咱们都是一家人。有我跟她三叔在,就不会有人能欺负我们果儿。” 说完,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桃儿,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们桃儿,也是一样的。” 桃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脸上红红的。 苏九月临走前又叮嘱了果儿和桃儿两句,让她们受了什么委屈尽管来找自己告状,莫要自己跟人打闹。 “今儿是你伤了别人,你们也得想想,若是让人伤了你们,又该怎么办?闹个大花脸,那疤痕得跟着你们一辈子,那可是什么朱钗和胭脂水粉都补救不了的。” 见两个小的都乖乖点了头,她这才放心走了。 她走了之后,田秀娘又将两个小姑娘说教了一番。 “咱们闯了祸虽说有你们三叔和三嫂给兜着,但咱们若总是找他们,人家也会不耐烦的。” 见两个孩子乖巧点头,她又接着说道:“娘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让你们将委屈咽下去。遇上事儿了,先回来给家里的大人说,记住了吗?” 第二日,两个孩子去学堂的时候,田秀娘还亲自去送了她们一趟,也见到了那个叫周晓晴的姑娘。 她买了个小孩子都很喜欢绒花,和一对银耳珰,给周晓晴当礼物。 “昨儿是我们家果儿不对,我想着来跟你当面赔个不是,果儿年纪还小,日后在女学中还要请周小姐帮着照顾一下她……” 周小姐原本是看不上商户的,但昨儿被苏九月说教了一番,她爹娘又说了她一晚上。 最重要的是,这个女人送得绒花真的很好看…… 她收下了她的礼物,想了想,将自己哥哥给做得木雕也送了一个给果儿。 “昨日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 直到这时候,田秀娘才是彻彻底底地松了一口气,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放心的从女学离去了。 日子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此时的吴锡元已经紧赶慢赶地看完了那些学子们的试卷,公布了乡试的名次,便留下一地烂摊子交给王启英和李程季两兄弟,他自己脚底抹油跑了。 他只想着早些回来陪自己夫人,哪儿能想到人心险恶至此,他远在他乡,皇上就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差事。 他前脚刚回来,后脚宫里的圣旨就到了家里。 他整个人直接愣住了,给穆王爷当夫子?皇上这又是闹哪一出啊?无论是论年纪还是资历甚至是学问,怎么都轮不到他啊? 第1393章 恻隐之心 苏九月也是这时候才得知了此事,在她心里穆宗元还是那个乖巧的小弟弟,觉得吴锡元去给穆宗元授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吴锡元的心中,穆宗元则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冷血君王,重活一世,他俨然已经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他了。 看着吴锡元明显皱起的眉头,苏九月来到他身后,轻轻给他按了按太阳穴,“怎么?又心烦了?” 吴锡元抓住了她放在自己额头上的柔软的小手,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大手习惯性地放在了她高高隆起的肚子上。 叹了口气,“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不大想揽这个差事,我自觉不够资格教授穆王爷,担心误人子弟。” 苏九月听了他这话,直接笑了起来,明眸皓齿的,“这有甚好怕的?皇上他自个儿都不怕,咱们尽力而为就是。” 吴锡元拉过她的手,在唇边轻轻亲了一下,才又接着说道:“也只能这样了,圣旨已下,咱们也不能抗旨不遵啊。” 苏九月又问起了王启英,“义兄他们怎么没随你一道回来?” 吴锡元点头,“他们在江南还有些收尾的活儿,等都忙活完便该回来了。” 苏九月也只是随口一问,没太在意。 吴锡元才刚回来,皇上给了他三日假期,他原本想进宫拜见皇上,可是他递进宫的牌子到了太子那里,就被打了回来。 说是皇上病了,若有要事便写了折子递进去,他老人家身子舒坦的时候自然会看的。 这话只是糊弄群臣的,像吴锡元这种清醒人一听就明白了过来。 这哪儿是病了呀!皇上八成又不在宫里了,只是不知道他老人家这一回又去了哪里…… 景孝帝出宫的次数越多,就越是在宫里待不住。 先前儿他派了凌氏长房去了东瀛战场,如今的凌氏早就不是当年骁勇善战的凌氏了,即便是他们用着最好的护具,还有侍卫保护,在第四日的时候,凌家长子被人从身后偷袭,救下来的时候就只有一口气了。 他们用了最好的人参吊着一口气,想将人送回京城,却没想到到底没挺住,在半路就丢了性命。 凌老爷子晚年丧子,得此噩耗,整个人哭得涕泗横流。 然而紧接着皇上的第二道圣旨便到了,他得派二房前去支援。 不去就是抗旨不遵,去了儿子就是个死。 皇上这是钝刀子割肉啊! 他此时也是骑虎难下,这时候再想交出手上的兵权,景孝帝也不要了。 他除了造反,根本无法选择。 可是……他如今都八十多了,自个儿早就活够了,其他子孙呢?还那样小。 他心事重重,最后换上自己许久未穿的朝服,带上早先先祖赏赐他的免死金牌求见皇上。 皇上还真想知道凌家到底是什么想法,便急匆匆地回了宫,让人将凌老爷子请了进来。 凌老爷子高举免死金牌,颤颤巍巍地跪了下去,想要乞求皇上给他一家一条活路。 景孝帝脸上依旧是和煦的笑容,他亲自将凌老爷子扶了起来,对着他说道:“老爷子,这就是您的不是了,朕不是已经给了你们家活路了吗?在战场上努力拼杀,总有活命的机会的。” 凌老爷子真是有苦说不出,他家那几个小子学艺不精,再加上府上伙食不错,各个都是些酒囊饭袋,上战场拼杀?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当然,他来之前就已经想好皇上的各种反应了。 听了皇上这话,他直接再次一拜,恳求道:“皇上,白发人送黑发人,老臣心中实在悲切,还请您准许老臣自请出征,替吾儿报仇雪恨!” 景孝帝自然是不允许的,凌老爷子跟他几个儿子能一样吗?他在军队中是威望的,若是让他去了,兴许情形就真的不受控制了。 “凌爱卿,您年岁已高,若是您亲自去,叫朕如何能放心?那东瀛兴许还以为咱们大夏朝没人了呢!” 凌老爷子自然知道景孝帝是怎么想的,他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只能拿出了最后保命的免死金牌,跪在地上跟皇上乞求道:“皇上,老臣的几个儿子都是些庸才,没什么本事。老臣年岁大了,也没多少活头了。自十四岁入伍,随着先祖东征西讨,老臣一辈子忠心大夏朝,便是倒了如此境地也从未生过其他别样的想法,只求您给老臣的孩子们一条活路,无论贵贱!老臣只想他们活着啊……” 他这些日子确实看起来比从前要苍老了许多,先前儿因为保养得当,看起来只像是七十来岁的模样,如今脸上的皱纹都横生了几条。 如今他一边老泪纵横,一边哭着求饶,看起来好不可怜。 也不知道是他的哪一句话戳中了景孝帝的恻隐之心,他思量再三,居然同意了凌老爷子的请求。 让他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回乡,“回去当个富贵闲人也好。” 凌老爷子也哭着给他磕头,能保住性命就已经不错了! 景孝帝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着跟着皇后娘娘听了几次佛经,整个人都仁慈了不少。 送走了凌老爷子,他又破天荒地去了趟慈安寺。 他是清晨出发的,等到了慈安寺,皇后娘娘才刚上完早课,手里捏着一串佛珠站在池塘边上喂鱼。 见到景孝帝来了,她也十分惊讶。 夫妻两人进屋坐下,皇后娘娘亲手给景孝帝煮了一壶茶,她素手拎起小巧的紫砂壶倒在了景孝帝面前的茶杯上。 “皇上您近日不忙了?”皇后娘娘问道。 景孝帝嗯了一声,“孩子们都大了,朕本就不忙。” 皇后娘娘笑了笑,道:“老五都被您要回去了,臣妾这里还有什么是您能看上眼的?” 景孝帝早已习惯她跟自己说话时带着刺,就轻嗤一声,说道:“兴许是朕也被佛祖度化了吧!” 皇后娘娘诧异地看向了他,神色有些不解。 景孝帝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水,才慢悠悠地将自己如何处置凌家的事儿告知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听后自然十分惊奇,“这属实有些不大像是您的性子。” 第1394章 不以为然 景孝帝听了她这话,抬起眸子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 “还是梓童了解朕,朕一开始没想放过他们,不过后来再一想,他们反正也没什么能耐,就算饶他们一马,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皇后娘娘闻言冲着他一挑眉,说道:“话虽如此,可若是他们家后代当真出了什么枭雄呢?” 景孝帝嗤笑一声,摆了摆手,神色有些不以为然,就听他说道:“若是朕当真杀了他们全家,兴许他们留下的那个遗孤还能成点气候,但朕放过了他们,让他们回去当个富贵闲人,这点仇恨值还不够呢!” 见皇后娘娘看着他,他又接着说道:“当然了,还有一点,朕的儿孙比起朕来,要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想要在后辈手中翻身,估计就更难了。” 皇后娘娘念了句佛,“如此甚好。” 两人正在说话,忽然外头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景孝帝不悦地皱起了眉头,朝着门外看去。 赵昌平这时候也走了进来,对着景孝帝和皇后娘娘行了一礼,说道:“皇上,娘娘,来人是万家被休的那位夫人凌氏,她想见皇后娘娘,在门口被人拦了下来。” 皇后娘娘那日也听苏九月说了这位凌氏的处境,她叹了口气,“家国大事,女人不能掺和其中,却也要跟着受累。这个凌氏也是个苦命的,你去将她叫来吧,看看她要见本宫到底是为了何事。” 赵昌平应了下来,朝着外头走了出去,没多久就领着凌氏回来了。 凌氏见到禅房除了皇后娘娘居然还多了一人,先是一愣,很快就意识到来人是谁,脸上的神色也有些惊慌。 “贫尼见过皇后娘娘。”她跪下磕了个头。 景孝帝也是这时候才发现这个女人居然剃度了,景孝帝没有说话的意思。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将她叫了起来,对着她问道:“你来见本宫有何事?” 凌氏低垂着头,说道:“娘娘,贫尼才刚出家不久,家里的事儿还没处置好。贫尼出家前的娘家这阵子被贬还乡,按理来说贫尼已经出家了,跟贫尼没多大关系,可他们现在非要将贫尼一起带回去。还请娘娘给贫尼做主……” 三言两语之间,皇后娘娘就听明白了。 凌氏的儿子还在京城,她当然不愿意回去了。 再者说来,当初的凌家若是能靠得住,她也不会毅然决然地要剃度出家。 “你年纪轻轻,娘家要喊你回去,你为何不愿?”问话的是景孝帝。 凌氏听这话,叹了口气,“娘家如今回了乡下,那可就是要坐吃山空了。这些年凌家外表看起来虽然风光,但家里人口多,要养得人也很多,府中根本没多少银钱。当年我们这一辈的姑娘出嫁的时候,父亲给准备的嫁妆都比较丰厚,其它没被夫家休妻的,他们不好打人家主意,至于贫尼这种在他们眼中,就跟流落在外的肥羊一样。” 景孝帝啧啧两声,“原来如此,这样的话,朕便赐你一道手谕,令你在慈安寺修行,哪儿都不许去!” 景孝帝这一句话,就决定了凌氏的一生,她这一辈子就被景孝帝圈在了慈安寺。 但是这对于此时的凌氏来说看,完全算不得什么。 她高兴地热泪盈眶,跪在地上对着景孝帝磕了三个头,“多谢皇上!贫尼谢主隆恩!” 凌氏离去之后,景孝帝才发现皇后一直看着他。 他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索性直接问道:“看着朕作甚?” “皇上您这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皇后娘娘问道。 景孝帝摇头,“非也非也,这只是凌氏自己的选择,朕只是成人之美。当然了,朕也想看看凌家的那些家产够他们家后辈吃多少。” 说到这儿,景孝帝也感慨了一句,说道:“看来儿子生得多了,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儿啊!” 景孝帝在皇后娘娘这里吃过了午饭,皇后娘娘又要抄佛经了,景孝帝在此处待了一日,觉得实在无趣,便从慈安寺离去了。 他上了马车,问了赵昌平一声,“吴锡元回来了吗?” 赵昌平点头,“回皇上的话,吴大人回来了,今儿已经去宫里给穆王爷授课了。” 景孝帝微微颔首,“吴锡元年纪轻,也不至于将朕的儿子教成个书呆子,等晚些时候回去再看看宗元学得如何。” 赵昌平听到皇上居然没有想要回宫的意思,就问道:“皇上,咱们接下来去何处?” 景孝帝思索了片刻,才说道:“去狮头岭。” 赵昌平一愣,狮头岭前阵子闹了农民起义,被燕王派人去武力镇压了。 如今那里虽然没有战事,但很显然也不是一处多么平和的地方,皇上他老人家为何要去那里? “这……皇上,您不然再想想,狮头岭不安全啊,为了您的龙体……” 赵昌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景孝帝伸手打断了。 “行了,朕知道那里不安全,朕也不是大张旗鼓去,就是悄悄去查一查,那狮头岭为何会有农民起义。” 如今的大夏朝虽说经历了一年半载的饥荒,但他们赈灾及时,也不至于让人吃不饱饭。 国泰民安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人起义? 景孝帝觉得其中透着蹊跷,左右他的朝廷有他儿子帮忙照看着,他自然就有空去看看了。 赵昌平一脸愁容,偏偏皇上才是皇上,他想要去哪儿谁也拦不住啊? 景孝帝一看他的脸色就明白了,对着他说道:“行了,你若是觉得不安全,就去多带些人就是,安排去吧。” 就在景孝帝离京的同时,吴锡元正在宫里给穆宗元授课。 他拿了四书五经出来,才刚翻开《大学》,看着穆宗元侃侃而谈,他眉头一挑,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穆宗元都答上来了。 吴锡元干脆书一合,说道:“你这功底倒是比那些学子还要扎实,罢了,我们不看这些也罢。” 吴锡元的准备全被他打乱了,就问他,“王爷您想看些什么书?下官可以去帮您寻来。” 第1395章 万马奔腾图 穆宗元一听他这话,突然眼睛一亮,抬头看着吴锡元问道:“当真?” 他这模样的落在吴锡元的眼中就是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吴锡元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自然是真的,您想看什么书,下官定然会想尽办法帮您寻过来。” 穆宗元仰着头看着他,吐出来几个字:“《冷情书生的小娇妻》” 吴锡元:“……” 这书名怎么有点眼熟,似乎有些像他媳妇儿悄悄藏起来得空偷偷看的。 穆宗元看着吴锡元脸上的一本正经实在维持不住了,才摸了摸鼻子讪讪地说道:“先前儿在三嫂那里,见到有人看……本王才偷偷看了一半,没来得及看完……” 吴锡元叹了口气,手中做样子的戒尺在案几上轻轻点了几下,才说道:“王爷,您可有想过,若是叫皇上知道下官带你看这些,下官会落个什么下场?” 穆宗元眉头轻蹙,然而他很快就想通了,对着吴锡元说道:“吴大人,你别担心,我父皇最近都不在宫里。本王看书极快,要不了三两日的,剩下的半本保准就看完了。” 吴锡元无奈地扶额,半晌才抬头问道:“当真这么好看?” 穆宗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也不是说多好看,就是很新奇,本王从未看过这样的书。” 吴锡元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下官回去帮您寻寻看。” 穆宗元见他居然破天荒地答应了下来,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他一开始提这要求也不是随意开口的,他也只是想要试探一下吴锡元对他的底线和态度。 如今看来,到底是年轻的夫子更好相处一些。 若真让陆太师来给他授课,他若是敢这样说,只怕要给陆太师气得背过气去,大骂“孺子不可教也”。 “当真……给看啊?”这回轮到他发问了。 吴锡元却淡定了下来,说道:“书写出来便是给人看的,既然那样多人看,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只要不影响正事,偶尔当个调剂也无不可。” 他说完这话,就看到穆宗元歪着脑袋看着他,毕恭毕敬地问道:“吴大人,那么请问您,我的正事是什么呢?” 吴锡元想了想,说道:“来做一幅画,我看看。” 他这样说完以后,却见穆宗元站在案几旁迟迟不肯动手,他突然就明白了过来。 即便是穆宗元这么聪明的孩子,也会有不擅长的地方。 他看着穆宗元,取下一支笔递给了他,说道:“人都是有自己的短板的,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更好的去面对它才行,试试吧。” 穆宗元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笔,犹豫了半天,才老成地叹了口气,接过了笔。 嘟囔着嘴,说道:“是您让我画的,我画好
相关推荐:
山外青山
三国:开局召唤猛将,震惊曹操
清羽的异世界生活
痴汉养成攻略
男校舍监
娇软寡妇太销魂,众夫集体扶墙走
[综英美]女主她天然萌
玄武奇侠传
外遇(H,非处,基本无叁观)
末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