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子少师,行辅佐储君之责 宗延黎略显狐疑,走上前探头看去,便见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看见院子里小亭中的几人。 高贵妃与淑妃端坐在亭中,身旁坐着两位小皇子。 宗延黎一眼就看到了那端坐在淑妃身边的九皇子贺嘉荣,十四岁的少年长得颇为秀气模样,眸色温和看着便有几分儒雅之气,这会儿安安静静的坐在母妃身旁。 “母妃,父皇怎么还没来?”而对面坐着的小豆丁贺鸿朗却是坐不住了,时不时歪着头东张西望的,双眼灵动仰着头询问高嘉月道。 “一会儿就来了。”高嘉月垂眸温和的看着贺鸿朗,拿起桌上的小玩具给贺鸿朗玩。 贺鸿朗拿着玩具摆弄了两下,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贺嘉荣,屁颠屁颠的站起来,去邀请贺嘉荣道:“哥哥,一起玩!” 贺嘉荣刚要说话,就被淑妃一把拉住,眼神警惕又嫌恶的盯着贺鸿朗道:“皇上一会儿就来了,贵妃娘娘还是看顾好小皇子吧。” 高嘉月却是歪头,一脸单纯说道:“孩子们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淑妃何必这般拘着他们。” 高嘉月漫不经心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冲着贺鸿朗道:“玩儿去吧。” “安心坐着。”淑妃却是不让贺嘉荣去玩。 贺嘉荣看着贺鸿朗那失望的小模样,有些心生不忍,但是却并未忤逆自家母妃的意思,恭顺的垂首依旧坐在位置上。 老皇帝看了半晌,最后退回来看向宗延黎询问道:“将军觉得朕的这两个儿子,哪个更为适合?” “皇上应当已有答案了。”宗延黎笑着垂首拜道。 “……”老皇帝闻言一愣,哈哈一笑说道:“宗延黎,朕若是早认识你便好了。” “走吧。”老皇帝心下满是苍凉,闭了闭眼叹息转身踏入了宫门之中。 那在亭中等待许久的高贵妃和淑妃终于见到皇上到来,顿时纷纷起身叩拜,余光瞥见那紧步跟随在皇上身后的宗延黎,淑妃的手抖的厉害,眼底满是激动之色。 老皇帝微微摆手:“都起来吧。” “给宗延将军看座。”老皇帝如此郑重,竟是直接将宗延黎的位置安排在了自己手边,这一幕让淑妃更为激动了。 “都坐吧。”老皇帝端坐主位,略微抬眼看向旁边的淑妃和贺嘉荣母子二人,论品性老皇帝对贺嘉荣还是满意的,这孩子就是太过乖顺了,自己没什么主见,说白了就是太仁善。 若是盛世平定之际,老皇帝会毫不犹豫选择贺嘉荣为储君,仁义治国礼孝为先。 可现在婺国四面为敌,连年征战的婺国如今半点称不上安定,这等局势之下若没有一位能扛得起重任的君主,婺国如何能长久呢? 老皇帝深深看着贺嘉荣,随即出声道:“荣儿近来都学了些什么?” 淑妃连忙推了推贺嘉荣,让贺嘉荣上前说话。 贺嘉荣略显紧张害怕,甚至都不敢直视皇帝,上前低垂着头说起近来夫子所授学问,倒也是个聪慧的孩子,老皇帝挑了个问题询问,约莫是问的角度略有些刁钻,先生并未教导。 全靠孩子自己想回答,贺嘉荣就有些不知所措了,想了半天想了个相对温和的答案。 “不错。”皇帝赞许了一句,却是完全听不出半点喜怒来。 “父皇我也学了,您问问我。”贺鸿朗眼巴巴的等了半天,见皇帝并无开口之意,当下迫不及待出声道。 “哦?是吗?”老皇帝一听贺鸿朗这奶声奶气的小嗓门就笑了,好整以暇的转过头看向他很是耐心的询问道:“那你跟父皇说说,你都学了什么。” 贺鸿朗扬着小脑袋,奶声奶气的给老皇帝背了首诗。 皇帝问及他可知诗中之意所诉的是什么,没想到这小奶娃竟答的上来,甚至在答完之后又道:“只是儿臣还不知道,诗中所言民之悲苦,悲是什么样子,苦是什么样子。” 贺鸿朗这一句话说出,顿时让皇帝心下一颤,看着那懵懂的稚子眼底的情绪愈发深切了。 在这一刻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抬手冲着贺鸿朗招了招手道:“过来父皇身边。” “父皇。”贺鸿朗眨巴着眼走了过去,仰着头看向皇帝。 “阿朗想不想亲自看看民之悲苦啊?”老皇帝低头看他笑着询问道。 “想,父皇可以带我去看吗?”贺鸿朗拉着皇帝的手问的很是认真。 “父皇不能陪你去,但是……”皇帝说着顿了顿,转头指了指身边的宗延黎道:“父皇给你找了位老师,让老师带你去看好不好?” 贺鸿朗略显懵懂,似乎不知道为什么父皇不能陪他去看,跟着转头看向宗延黎,对上了宗延黎那沉肃冷冽的眼瞳,二人四目相对在这一刻似乎某种命运的齿轮在悄无声息的转动。 宗延黎微微垂眸低头拜道:“见过殿下。” 皇帝伸手拍了拍贺鸿朗的小脑袋说道:“父皇希望,你能知百姓疾苦,知国之艰难,日后长大了方才能为国为民做出决策。” 皇上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就是个傻子也听懂了,当下淑妃脸色剧变,简直不敢相信皇上竟是如此轻易就下定决心了,当下有些着急说道:“小皇子还这样年幼,不若让荣儿也跟着宗延将军吧?” 老皇帝回头看了淑妃一眼,态度也还算温和道:“荣儿如今既已得颂学士教导,朕看着颂学士将荣儿教导的也很好,就不必再另寻先生了。” 淑妃略有些不甘心,攥着衣袖还想说话。 却被老皇帝直接打断道:“好了,你先带荣儿回去吧。” 淑妃便是有满心的哀怨也不敢忤逆圣意,只能不甘心的起身告退了,回去的路上贺嘉荣不明白为何母妃如此气怒,他觉得今日父皇对他多有夸赞,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那边老皇帝既已决定便丝毫没有拖延的意思,当下便让何昌拟旨。 封幼子贺鸿朗为太子,高嘉月为皇贵妃,宗延黎任太子少师,行辅佐储君之责。 第141章 我们母子二人便全仰仗将军相护 玉玺落下,一切尘埃落定。 圣旨一出惹来朝中诸多争论,自有人觉得小皇子年幼难以继承大统,宣王为长皇上如此改立幼子,有违祖制。 老皇帝并不管朝中议论,当天临朝颁布旨意,宗延黎第一次上朝听封。 这也是满朝文武初见这位盛名在外的平西大将军,再得见皇上令宗延黎为太子少师的时候,百官们纷纷变了脸色,这分明就是在为太子造势。 有宗延黎为太子压阵,还有何惧? 圣旨下达后,钦天监择吉日行册封之礼,宗延黎因军务要紧不可久留京都,故而皇上让太子先对宗延黎行了拜师礼。 “学生拜见老师。”那穿着整齐的小太子,拱手作揖对着宗延黎拜道,而后从旁边侍从手中接过茶杯奉上:“老师请喝茶。” 宗延黎坐在太师椅上,接过了贺鸿朗递来的茶杯,喝过之后从怀中摸出了一卷书。 她握着这卷书垂眸说道:“殿下,这是臣亲笔所书,所记载臣从军以来所经历战事部署,对敌之策,强军之法。” 宗延黎将手中书卷放入贺鸿朗手中,眸色沉肃而冷静道:“手书之中所记,除去战事还有国情,为师所见所受皆在其中,希望殿下能认真研读。” “待臣下一次归京之日,殿下当回臣一册读后所获之感。”这是宗延黎教给他的第一课。 “学生明白。”那懵懂的小太子眨了眨眼,丝毫不知这落入自己手中的书卷有着何等份量,只是乖巧的垂首应下了。 行过拜师礼后,高贵妃就让人暂且把宗延黎送的那手书收好了,孩子太过年幼,若是稍不注意给撕毁了就糟了。 宗延黎虽为太子少师,却无法留在小太子身边悉心教导。 故而这目前为止太子的学业还有老皇帝安排学士看顾,宗延黎已是准备返回圆石关,再赴战局了。 “将军。”高嘉月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与之交谈,殿外回廊下,高嘉月仰头看向宗延黎,眼底满是不舍之意,低声说道:“册封之礼尚未举行,将军便要走了吗?” “局势不等人。”宗延黎对着高嘉月微微垂首,端看着眼前这位貌美动人的女子,实在难以想象,当初那尚无力自保险些丧命高国的柔弱公主,而今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恭贺娘娘,得偿所愿。”宗延黎看着她微微露出了几分笑。 高嘉月却是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深切望着她说道:“本宫所愿之事,而今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 她浅笑着望着宗延黎,扬唇露出的笑颜如此动人,语调含着几分娇柔,微微垂眸说道:“将军,日后我们母子二人便全仰仗将军相护了。” 宗延黎不曾听出这话语之中有什么不对的,当下只恭敬俯身:“为臣之责,臣自当尽力而为。” 高嘉月眸色微亮,眉目含笑道:“有将军这句话,本宫就安心了。” 宗延黎离开东宫之后,又去面见了皇帝,对接下来攻入庆国需要做的准备大致言说,而今婺国之中国情艰难,宗延黎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后备军需粮草充足。 而后提及家中母亲身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交流_御书屋
猛兽博物馆
旺夫
乡村桃运小神医
我的风骚情人
沉溺NPH
鉴宝狂婿
新年快乐(1v1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