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 第216章

第216章

实要比鲜果好吃。 而且,送礼也拿得出手。 真要是成了的话,根本不愁卖。 “你想好了?” 再多一个罐头厂,李家台子的目标就更大了。 “这不是和您商量嘛!” 商量个屁。 李天明想做的哪件事,李学庆没支持。 “你打算把厂建在哪?” “路对面,苇海边上,取水方便。” “光咱们村的果子,怕是不够吧?” 只李家台子果木园的产量肯定不够,这个事还得去找王作先。 海城也有罐头厂,解决一部分鲜果供应,应该不成问题。 老人家都鼓励他们胆量可以再大一些,王作先能不支持? “这个事,你是打算咱们村自己干,还是……” “叔,绑一块,分不开了。” 集体这杆旗同样也是护身符,自然是越大越好。 这个时候,把大鱼淀等几个村子撇下,县里的李学国不答应,王作先也不能答应。 “你先把章程捋清楚了,这事……过几天,我把何老四、牛金水他们聚在一块儿,咱们再商量。” 电饭煲厂已经分过一次红利了,见过了好处,想来何老四他们对再度联合建厂的事,也不会有啥异议。 “天明,你……就真的一点儿都不害怕?” 能不怕嘛! 李天明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 可怕有啥用? “叔,咱们村就好比是台机器,既然开起来了,您觉得还能停得下来吗?” 这几天,李天明也琢磨清楚了。 就算他不想往前,身背后的那双大手也会推着他继续前进。 反抗不了,那就顺势而为。 而且,既然已经被打上了某一派的烙印,坚定的走下去也就是了。 说不定等到那天,他作为拥护者,还有改革路上的急先锋,也能分得到一些政治红利。 “叔,您放心,我不会把咱们李家台子带沟里去的。” 李学庆看着李天明,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干你想干的,有啥事,叔……给你顶着!” 李家台子新老两代能人,再次达成了共识。 第三百三十九章时光匆匆 时光匆匆,两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有识之士还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普通老百姓依旧安安分分地过活。 只有李天明这个重生者知道,一切即将迎来巨大的转折。 又到了年底,一场大雪宣告着冬三月正式到来。 “哥,雪太大了,路都看不清!” 一辆大解放正在雪地里奋力朝前拱。 这雪下的不是时候,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只是零零星星的掉几个雪渣,开到一半,突然就变大了。 “不能停,继续往前走。” 眼瞅着就要到市里了,这会儿要是停车,等会儿还能不能发动起来都不一定。 天洪应了一声,用力把着方向盘,聚精会神地盯着前面。 天亮当兵以后,一直都是天洪跟着李天明往海城跑。 原先那辆拖拉机去年也光荣退休,还给钢铁厂,换来了这辆大解放。 这下倒是再也不用顶风冒雪地赶路了。 今年的最后一趟,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李天明往海城送鱼的频率就降下来了,基本上钢铁厂和电机厂,一个月各送三趟。 村里的事多,李天明没时间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还是这两年国家的经济发展明显有抬头之势。 一些农副产品也变得丰富了。 像一些国企大厂的肉蛋类供应,偶尔也能满足正常需求了。 再加上李家台子的养殖场提供的物资,现在鱼差不多成了换换口味的次要需求。 更何况,经过之前几年的大肆捕捞,苇海里的鱼也确实不多了。 当初是为了尽早赚下第一桶金,可毕竟太没有节制了。 要是还和以往那样捕捞的话,苇海里的鱼非得绝种不可。 “哥,你快去歇着吧,我盯着卸货就行。” 哥俩好不容易把车开到钢铁厂,孙立已经带人在这边守着了。 “谁都不用,这一路冻坏了吧,赶紧进屋暖和暖和,有我呢。” 天洪还想再说什么,被李天明拉了一把,哥俩一起去了食堂主任的办公室。 里面生着炉子,李天明赶紧把鞋脱下来,放在边上烘烤。 “哥,天亮哥最近给家里寄信了吗?” 天洪也学着李天明的样子,把湿了的棉鞋烤干。 “没,这小子在外面心都野了,怕是早就忘了还有个家。” 提起天亮,李天明就憋气。 这小子刚走那年,差不多一个月能给家里寄封信,说说在部队里的情况。 可最近半年,一点儿音讯都没有,李天明也只知道人在成都军区。 “我也想当兵,我妈说什么也不让。” 说到这件事,天洪满脸郁闷。 他今年也18了,不再是当初那个拿着鞭炮,要往鸡屁股里塞的混小子。 “你还想当兵?不结婚了?” 天洪也到了要结婚的年纪,前段时间,相看了大鱼淀郑广元家的二闺女郑淑娟,两家已经定好了,计划等明年年底就结婚。 听李天明说起婚事,天洪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都是我妈做主,我……不着急。” 看天洪的表情,就知道口不对心。 “不着急?是谁天天往对象家跑?三婶儿都跟我说了,平时在家都不见你这么勤快。” “说什么呢?天洪要结婚了?” 说着话,孙立走了进来。 “哦,对了,天洪过完年都19了,到岁数了,确实应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 孙立把条子递给李天明。 李天明看都没看就推了回去。 “走吧,先吃饭,等会儿再去财务领钱。” 三个人一起去了前面的食堂,孙立去打了三份饭。 “天明,你们村大棚蔬菜还有多少?赶着年前,再给厂里送一车。” 村里的大棚规模,今年又扩大了一倍,沿着苇海边上,全都给扣上了。 除了村里自己吃,多出来的部分,也被李天明卖到了钢铁厂。 “我们村的,你就别惦记了,棉纺厂、电机厂、电风扇厂,还有电饭煲厂老早就和我定好了,给他们送完,剩下的还得供应村里,等回去,我问问大鱼淀,看看他们还有没有。” 李家台子的大棚蔬菜赚了钱,大柳镇的另外几个村子也学着扣上了大棚。 不光蔬菜大棚,这两年,那几个村子也陆陆续续的办起了养殖场。 “行,这事你千万记着。” 大冬天,现在想吃上一口绿叶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吃过午饭,李天明跟着孙立去财务领钱。 “孙叔在厂里?” “在呢,昨天还和我说,你最近来厂里,也不去看看他。” 李天明笑道:“我的错,孙叔这是挑我的理了。” 两人说着话,一起到了孙福满的办公室。 “天明来啦,快坐!” 孙福满努力争取了两年,最终还是没能坐上钢铁厂一把手的位置。 对此,孙福满已经看开了。 能坐上二把手的交椅,已经十分难得,能不能再进一步,便不再强求。 “孙叔,给您带了点儿东西,我给放食堂了,回头您想着拿。” 李天明前天去山上,又抓了一只狍子,今天来海城,就带了一半。 “有心了,上回的事……” “上回啥事啊?” 李天明笑着给拦下了,没让孙福满说下去。 前段时间,钢铁厂三产供应的控制台外壳,质量明显不过关,为此,孙福满还专程去了一趟李家台子,回来就把负责组织生产的人给撸了。 三产一直以来都指望着李家台子的订单养活,要是因为质量的问题,影响到了双方合作,那可就完了。 孙福满闻言,知道这件事翻篇儿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行,不提了。我听孙立说,你爱人又有了?” 宋晓雨73年年底生下大闺女以后,最近又查出怀了三胎。 “刚俩月!” “好啊,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越多越好,孙立,等会儿给天明带一箱奶粉和麦乳精,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花花轿子人人抬。 李天明够意思,没再追究上次的事,孙福满也不能办差了。 “孙叔,我就不客气了。” 李天明现在不差钱,村里的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他。 每年的分红加起来,能引来一群考据党。 “自己人,你要是真客气,那就见外了。” 待了一会儿,李天明起身告辞。雪还没停,今天只能住在市里了。 “东西我给你放车上了。” 除了一箱子奶粉和麦乳精,还有孙福满给天明和天洪哥俩准备的年货。 “走了!” “路上慢点儿!” 李天明开着车,直奔钢铁厂的职工小区。 “哥!” 开门的是李想,她已经放寒假了。 “接过去啊!” 李天明从孙福满给他的那份年货里面挑了几样。 李想伸手接过,看到有一包奶糖,立刻喜笑颜开的。 女孩儿对甜的,一般都没什么抵抗力。 “就你一个人在家?” 严巧珍的母亲年初去世了,80岁的年纪,放在日后也算高寿了。 “我二哥他们都去玩儿了。” “你二哥的工作还没解决呢?” 天和没考上中专,上了高中,今年毕业,在家待了半年,一直拖着没下乡。 “没呢!” 李想掏出一颗糖。 “我妈说,实在不行,就先安排他去三产上班。” 要是搁以前,李学军身为钢厂的中层领导,给天和安排个岗位也不算啥事。 但现在不行了,上上下下盯得都严,厂里要进人,必须冶金局的一把手点头才行。 待了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下班了,天和他们几个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严巧珍手里提着一条肉,她知道李天明今天来了海城,特意去把家里剩下的定量全给买了。 “等着,今个吃炸酱面。” 第三百四十章 黎明前的黑夜最凶险 “我大娘和秦丽还不说话呢?” 吃过饭,李天明和李学军在门口抽烟,随口聊着闲话。 “你大娘那个人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本来就瞧不上秦丽。” 秦丽去年生了个闺女,她妈血压高,受不得累,只能严巧珍去伺候月子。 本来这是应该的,严巧珍也没啥怨言,可偏偏秦丽是个不懂事的。 连一句软和话都不会说,又因为她娘家弟弟房子的事,一直和婆家赌气。 再加上中间还有个秦母挑拨,一来二去的,严巧珍被气得撂挑子不干了。 过去这么长时间,婆媳两个的关系非但没能得到缓和,反而越来越僵。 “您没说说天满?” “不管!日子都是自己过的,我还有四个儿子,就不信没有一个孝顺的。” 听到这话,李天明也不禁笑了。 天满这个堂弟…… 他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明明条件这么好,干啥非得娶一个父母都反对的女人进门。 不过,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天满就得意这么一双,旁人又能说啥。 天满觉得和秦丽在一块儿过得好,李学军也只能由着他。 “天和的工作,厂里真没戏?” 李学军摇摇头。 “现在上上下下盯得紧,职工子弟又不是只我一家有,都等着进厂呢,可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厂里只招有中专文凭的子弟,天和……没戏!” 天和的事,李学军也头疼,明年还有一个天敬,总不能都赖在城里。 街道一个劲儿地做动员,再找不到工作,就只能下乡了。 要不然李学军和严巧珍也不会动了把天和安排在钢厂三产的心思。 虽然赚得不少,但大集体毕竟还是比不上国企体面又稳定。 说着,李学军看向了李天明。 “你也别动找孙福满走门路的心思,他现在也不敢乱动。” 听这话,感觉又有事啊! “大伯,厂里现在不太平?” 李学军深吸了一口烟,叹气道:“哪里是厂里不太平,现在上上下下都乱着呢。” 李天明平时都在村里,感觉不到,李学军毕竟是大国企的中层领导,一些政治走向,接触得多。 “你今天不来,我也想找个机会让你来城里一趟。” “啥事啊?” “最近……千万消停些,我感觉味儿不太对。” 今天下午在厂里,李天明和孙福满聊天的时候,孙福满也曾隐晦地提起了最近的风声。 感觉…… 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无奈上辈子从不关心政治,虽然也从一些影视剧里看到过,却根本没往心里去。 现在想来,上面的斗争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程度。 “不会影响到您吧?” “我?我就是个钢厂的后勤处处长,再大的风也刮不到我身上,倒是你……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最近这两年,关于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上面一直争论不休。 对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报纸上的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其中有些声音,一旦成为主流观点,被认定的话,李天明作为李家台子实际上的主事之人,怕是凶多吉少。 不过好在那位老人家一直在中枢的会议上力挺。 再加上这几年,李家台子靠出口,为国家的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那些反对的声音才被压了下去。 可最近的风声变得不太对劲,有些人一直上蹿下跳地没个消停。 一旦被他们掌了权,往小了说,李天明怕是要有大麻烦,往大了说…… 国家的命运堪忧啊! 运动已经快10年,当初的“革命”热情,早就消耗干净了。 人心思定,所有人都盼着国家能尽快稳定下来。 唯有那些野心家,还在不遗余力的,想要将水搅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您别担心我,保护好自己就行。” 李天明早有心理准备,黎明前的黑暗最凶险,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大不了把村里现在的一切都抹平。 基础已经打牢了,等风波过去,照样能重新建起来。 “别大意,你更要保护好自己,还有……家里人。” 睡醒一觉,转天,雪已经停了。 李天明和天洪两个离开了大伯家,没急着回村,而是去了市委大院儿。 虽然不是公职,可李天明是常来常往的,门卫早就认识他了。 做好了登记,留天洪在门卫室等着,李天明去见了王作先。 两人上次还是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从广州回来以后,见了一面。 “订单完成没问题吧?” 王作先最关心的还是创汇问题。 海城现在也是乱糟糟的,王作先知道,楚明玉那一系的人马背地里一直在搞小动作。 对此,王作先也没有精力去理会,风已经刮起来了,吹到谁身上,根本无力抵抗。 有和他们斗法的时间,还不如努力为国家多输送一口血。 “您放心,订单肯定没问题。” 这次秋季广交会回来以后,王作先将大部分电饭煲的订单,都给了李家台子。 海城电饭煲厂内部正忙着搞斗争,根本无心生产。 “这就好!” 王作先说着,点上了一根烟,他以前很少抽烟,一盒烟打开,差不多能抽四五天。 可最近…… 看他那满脸的疲态就知道,最近一定不轻松。 “王主任,您……” 王作先摆了摆手,不让李天明说下去。 “我的事,你不用关心,组织好生产,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说着,王作先笑了,对李天明,他是当做子侄辈看的。 “听学国说,你爱人又有了?” 这事咋还传到王作先这里了。 “有了!” “恭喜啊,又多了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王作先不愿意去想如今海城革委内部乱糟糟的权利斗争,尽可能地用其他事岔开思维,这样还能稍微松快一点儿。 “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安心做好自己的事,照顾好家庭,记住了吗?” 李天明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王叔,我觉得……不会有太糟的事发生,一切总会回归正轨的。” 王作先叹了口气,靠在椅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NTR场合_御宅屋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万古神尊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我的傻白甜老婆   乡村桃运小神医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