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 第104章

第104章

人,没一会儿菜就端上来了。 做的怎么样先不提,份量绝对足。 炖豆腐直接用铝盆端上来的,少说也有三斤多。 “昨天你没来家里,人不齐,今天就当是乔迁宴了,别看着了,都动筷子。” 李天明招呼着,给宋晓雨夹了一筷子红烧猪尾巴。 呃…… 是一根! 如果放在以后,这盘菜最多也就用一根猪尾巴,剩下的都是配菜,可现在,一人一根,那大盘子里还有富余呢! 小五抓着根和她小臂差不多一样长的猪尾巴,啃得满嘴流油。 宋晓雨稍微矜持了一下,可等到肉香味儿在嘴里弥漫开来,也就彻底放开了。 都是一家人,不装了! 正吃着呢,店里又来了客人,等看清来人,李天明连忙起身。 “学国叔!” 来的人正是李学国,和他一起的还有几位领导模样的人。 “天明!” 李学国看到李天明也有些意外,接着目光落在了他身旁的宋晓雨身上,立刻就明白了。 刚刚才接到李学庆的电话,说是李天明要结婚,准备找镇上借几辆自行车。 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意外之财 “学国同志,外面那个年轻人,名字是叫李天明!” 领导吃饭自然不能坐外面,饭店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招待下乡检查工作的领导。 餐桌上摆着的也不是外面墙上写着的四道菜,红烧鱼、红烧肉、还有几道做工精细的小菜。 “王主任也听说过李天明?” 李学国附和道。 坐在主位上的王主任点头。 “农民建筑队,报纸上登过好几次了,对了,李家台子不正是大柳镇下面的一个行政村嘛!” “您说的没错,农民建筑队就是李天明组织起来的!” 王主任闻言,又是不住地连连点头。 “不简单啊,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看这位李天明同志很有想法,思想也很进步,李主任,有机会的话,像这样的年轻人,还是要好好的培养,我们这些人都老喽,革命事业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我看这个小同志就很不错!” 王主任在海城市常委中排名第三,而且,年纪还是最小的一位,日后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他开了金口,哪怕只是随便说说,李学国也得当成正事牢牢的记在心上。 这个本家侄子得了王主任的青睐,往后是注定要飞黄腾达了。 对此,李天明一无所知,吃完饭,将剩下的打包带走。 临出门的时候,他就决定午饭要在镇上吃,便把饭盒给带上了。 结婚照拍了,东西也买齐了,打道回府! 刚到家,宋晓雨正带着小蓉收拾呢,李学工和李学农便到了。 “小宋也在啊!正好你也听听!” 李学农说着,拿出了李学旺给拉好的菜单子。 “辣椒15斤,黄瓜20斤……” 这个季节的头茬儿蔬菜已经上市了,虽然量不是很多,但至少能买得到。 不像前些年,大夏天的想吃口新鲜蔬菜都买不着。 “按照早上定下的五荤四素再加一个汤,这席面,别说咱李家台子,就算是大柳镇也是独一份了!” 侄子结婚的席面丰盛,做叔的也感觉有面子。 “要是没问题,明天早上,我和你三叔就去大柳镇,把菜给置办齐了,肉的话,大旺说有个五十斤也就够了,你给的肉票是八十斤的,这三十斤……小宋,你拿着!” 宋晓雨正在一旁听着,看到李学农把肉票递到了她的面前,先是一愣,接着看向了李天明。 “拿着啊,往后钱票都得你收着了!” 农村虽说是男人当家,但钱都是女人管着。 大老爷们儿要是把钱揣在自己身上,是要被人笑话的。 宋晓雨闻言,知道李天明这是要把家当都交给她来管了,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紧张,毕竟她也不过十八岁的年纪,根本没做好要操持一个家的准备。 “这就对了!” 李学农笑着说道。 “男人赚钱,女人管钱,小宋,往后好好和天明过日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日子保准过得红红火火的!” 两人待了一会儿,石淑玲和方艳梅又带着李红她们来了。 帮着宋晓雨和李蓉,又把所有屋子里里外外的清扫了一遍。 吃过晚饭,李天明把宋晓雨送回知青点儿。 回到家,一直等弟妹都睡着了,这才摸着黑出了门。 一路到了山脚下,从自留地旁的水沟里摸出了镐头,然后上了山。 新房已经盖好,也该把山上的大货给起出来了。 这段时间,只要在村里,李天明隔一天就要到山上来一趟,这条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能摸上来。 将那棵石柱挪开,找准了位置,往下挖了足足一米多深,随着瓦罐破裂的清脆响声,李天明将别在腰上的手电筒拽下来,照了一下,东西还在。 上次太匆忙,也没顾得上看到底有多少好东西,这一次总算是能好好的开开眼了。 将一件旧衣服铺在地上,李天明直接趴在坑边,伸手将陶罐里面的金饼一个一个捡起来。 金饼装在陶罐里不显多,可铺开之后,李天明也被吓了一跳。 整整一百二十个,一个按二两算,一百二十个就是…… 20多斤! 李天明将半个身子都探到了坑里,摸了半晌,确定陶罐里的金饼已经没有了,用力将陶罐从土里给拔了出来。 打着手电筒看了半晌,这陶罐虽然有年头了,但做工粗糙,又被打破了,随手丢到了草丛里。 下面会不会还有东西? 李天明又抡着镐头挖了一会儿,又挖了差不多半米,就在他准备要放弃的时候。 咔嚓! 又是一声响! 果然,上面那个陶罐就是个障眼法。 真正的好东西在下面呢! 坑口太窄,李天明只能倒挂着将大半个身子探进去,拨开上面的泥,手摸到了一串圆滚滚的东西,打开手电筒一看,饶是想到了里面肯定是好东西,也不禁吃了一惊。 珍珠项链、宝石的戒指、还有镶着各种花花绿绿宝石、玛瑙的首饰。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谁藏的,不过现在全都便宜了李天明。 这个罐子埋得太深,下面的土也太潮湿,想要把整个罐子拔出来,即便李天明的力气再大,也做不到,只能一趟一趟的往上运。 足足过了一个多钟头,才把罐子里的好东西都给清干净。 看着衣服上堆着的宝贝,李天明不禁想到了上辈子的马立志一家。 后来考古队只在这个位置清理出来不少铜钱,往下挖了好几米都没找到好东西,应该都被他们一家给弄走了。 难怪80年代,马家就能在县城和市里买房,买车了。 有这么一大笔肥财,李天明都可以躺平了。 只可惜,现在还不能露,不然的话,他想做的,什么做不成。 将那个陶罐打破,把碎片清理出来,又往下挖了一会儿,李天明也从泥土里找到了几枚铜钱,再继续一镐头砸在了石头上。 看起来应该是见底了。 将铜钱揣进口袋里,又把那件旧衣服打成包裹,李天明乘着月色下了山,进村的时候,除了偶尔几声狗叫,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 一路到了家门口也没遇到人,背着沉甸甸的包裹,翻墙进了院子。 弟妹们都还在睡着。 李天明来到正房,将煤油灯点燃,已经和李学庆打了招呼,过两天大柳镇的供电所过来给新房扯电线。 将包裹放在炕上,刚解开就听见哗啦一声响。 红的、黄的、白的、绿的…… 李天明看花了眼。 刚刚在山上没来得及细看,这会儿才清楚,他到底找到了什么。 其中还有一个印章模样的东西,底下有字,看着像中文,可偏偏每个字都不认识。 想到上辈子山上那座被发掘的辽代古墓,难道是契丹文字? 只可惜现在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否则还能百度一下。 这些东西该不会是那座古墓的陪葬品吧? 可既然是陪葬品,怎么没在墓室里? 或者说…… 那座古墓其实已经被盗了,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可盗墓贼来不及把这些宝贝带下山,只能找个地方先埋起来。 然后盗墓贼出了意外,这些财宝就被埋在地下了。 上辈子便宜了马立志,这辈子全都归了他? 顾不上多看,再过一会儿天就要亮了,万一被三个弟妹看见,一旦不小心在外面说漏了嘴,那可就麻烦了。 上交? 拉倒吧! 这年头,被毁掉的好东西还少吗? 再说了,就为了那20块钱的奖金,将这么一大笔财富让出去。 李天明自问还没那么伟大。 将挨着炕的那几块地砖撬开,底下是一块铁板,再将铁板掀开后,下面是一个半米见方的坑。 这是房子建好以后,李天明特意回来挖的,为的就是藏这些金银财宝。 眼下东西还见不得光。 又找了两件旧衣服,将这笔意外之财裹好,全都放在了坑里,又重新将铁板和砖铺上。 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看不出破绽,李天明松了口气,倒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来的是客 李天明起晚了,以往只要在家,都是他第一个起来,给弟妹们做早饭。 可昨天睡得太晚,又刨了半宿坑,当时有那股子兴奋劲儿顶着,还不觉得,直到要起床了,才感觉腰酸背疼的。 一个人割两垄地的水稻,都没这么累。 穿衣服出门,李蓉已经在烧火做饭了。 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李天明特意将正房的东耳房留作了厨房。 这样夏天做饭的时候,就用不上煤炉子了。 “哥!” 李天明应了一声,去墙角的坛子里捞了一碗酱菜,都是去年冬天腌制好的,用了钢厂食堂何师傅的秘制腌料,可比大腌萝卜和芥菜疙瘩好吃多了。 “哥,我昨天夜里听到院子里有动静。” 呃? 李天明闻言被吓了一跳,家里藏着宝贝的事,可不能让弟妹们知道,接着又听到李蓉说。 “我害怕,没敢起来。” 李天明这才松了口气。 “没事儿,可能是谁家的猫跑过来了。” 土坯房容易闹耗子,村里很多人家都养了猫,平时也不用特意喂,由着它们满村乱窜。 以前张翠娟活着的时候,家里也养着一只狸花猫。 比小五岁数都大,后来乔凤云进了门,弄了包土药给药死了。 因为这事,李翠拿着菜刀要和乔凤云玩命。 这个时候,天亮和小五也起来了。 “哥,二姐,饭好了没!” 小五倚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两人。 以前亏着肚子,现在家里的日子好了,别看小五年纪不大,每顿吃得多,饿得快,一天三顿,顿顿不落。 气顶上来了,李蓉没再添柴火,又闷了一会儿,揭锅吃饭。 正吃着呢,李学工带着天生来了,爷俩抬着一棵石榴树,这是前些日子,李天明从山上挖来的,一直放在李学工家里。 现在新房盖好了,准备种在院子里,寓意着多子多福。 把最后一口贴饼子扔嘴里,李天明也出来帮着一起刨坑,可刚挥了两下锄头,就觉得浑身酸疼。 “咋了?” 李学工看出了不对劲儿,以往李天明干活,从来没有过叫累的时候。 “可能是睡落枕了!” 李天明随口应付了一句。 “那你歇着,这点儿活,我和天生就行!” 说着,又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他等会儿还得去镇上拉麸糠。 圈养的猪,只要饲料跟得上,差不多7个月就能出栏,昨天在村支部,李天明还特意和李学庆提了一嘴。 最近这些日子,给猪加些精料,把膘催起来,用不着等到年底,就能卖生猪赚钱了。 “三叔,我昨天和学庆叔说了,今天去镇上,拿稻谷换些粗粮。” “学庆交代过了,今天我带着天生和天林一起去,一道拉回来!” 饲养场自从办起来,两千头猪也只死了两头,平日里有郄国良等人精心照料着,长势要比以前的任务猪明显强得多。 “这两天,鸡也开始下蛋了,听二兰子说,光前天就捡了2000多。” 李学工一边说,一边笑。 虽然往钢厂卖野鸭子、大雁,一趟就能赚一百多,可在他看来,那是歪门邪路,远没有这个集体养殖场,让他觉得踏实。 李天明这些天忙着准备结婚的事,养殖场那边都没时间去转转。 听到鸡开始下蛋,顿时坐不住了。 和李学工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门。 到了村南头的养殖场,李老六又拿着扫帚在做卫生。 “六爷!” “爷们儿,恭喜啊!” 李老六也听说了,李天明过两天要结婚。 “谢谢您,到那天您去喝喜酒!” 如今村里,辈分最长的是三老太爷,下面爷爷辈的包括李老六在内,只剩下了五个。 “我……就不去了,不方便!” 李老六很有自知之明,他这地主的身份,村里无论有什么事,都不好意思往前凑。 “有啥不方便的,您只管去喝酒,谁敢说别的!” 地主又不都是恶人,至少在李天明眼里,李老六就从来没做过坏事。 李老六闻言,不禁面露激动。 他和李天明家这一支虽说隔得远了,但都是长门,后辈中最有出息的孙辈结婚,他自然是想去喝杯喜酒的,可就是自己的成分,让他不免心生自卑。 如今见李天明成心邀请,心里自然高兴。 “好,好,一定去,一定去!” 进了养殖场,猪圈这边,郄国良和杜萍正带着人清理,李兰也在其中,她如今也是养殖场的饲养员。 “老郄,老杜!” 两人听到李天明的喊声,连忙走了过来。 “说多少遍了,您二位平时动动嘴,指导指导就行,咋就不听劝呢。” 又被抓了现行,郄国良也显得不好意思。 “光动嘴,不动手,每天还好吃好喝的,实在是不好意思,搭把手一起干点儿活也挺好。” 他们本来就是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的。 如今在李家台子,每天吃着细粮,偶尔还有鸡蛋供应,这样的日子,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最重要的是,在村里,没有人会因为他们FD学术权威的大帽子,歧视他们。 这让他们的精神上感觉到了难得的轻松。 可越是如此,郄国良等人的心里就越是不踏实。 李天明也知道劝不住,倒不如由着他们,让他们图一个心安。 在猪圈这边待了一会儿,刚来的时候,还都是小猪秧子,如今一个个膘肥体壮的,差不多也要挨上那一刀了。 鸡舍那边的情况,要比猪圈差一点儿。 虽然李天明早就提了意见,可没有充足的木料,集中养殖的鸡栏建不起来,只能和平时一样散养着。 这样一来,饲养员的劳动强度就大了很多,而且产蛋量也上不去。 最重要的是,不利于鸡的繁殖,总不能每年都去农业局买鸡苗吧,那样的话,成本也高。 孙嘉璐见着李天明,知道养殖场这边是他拿主意,又把鸡栏的事说了一遍。 实在不行就只能上山砍树了,只是林业局那边不好申请。 现在全国都在植树造林,砍伐树木必须要有林业部门的同意才行。 都是麻烦事。 李天明在养殖场一直待到中午才回家,刚进门就听到院子里一阵笑声。 进去才知道,是大伯一家到了。 “天明!” 李学军两口子为了侄子的婚礼,和厂里请了两天假,带着几个小的提前一天回来了。 “大伯,大娘!” 除了天满,其他几个弟弟妹妹全都到了。 严巧珍正和宋晓雨说着话,李天明看到炕上还摆着几件大红色的床单,枕套。 这些本来应该是娘家人准备,可家里差不多都已经知道了,宋晓雨的娘家等于没有。 严巧珍便帮着准备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新年快乐(1v1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桃源俏美妇   旺夫   猛兽博物馆   鉴宝狂婿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交流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