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子的双手,僵死在孩子身边。 “死了。”卫士探查李琛的鼻息,回禀道。 “传齐王来收殓。”李璋神情冷肃,淡淡道。 过不多久,齐王李琏就到了。 能再次回京办事,李琏比以往稳重不少。 即便是来收殓尸体,做得好了,也会得到父皇的看重。 他把薄薄的棺椁运来,又亲自跑到池水边,吩咐卫士搬起李琛的尸体,想把他和孩子分开。 可李琛的手已经僵硬,竟怎么都掰不开。 李琏看着昔日身份尊贵、做事稳妥的弟弟,又看看溺水而亡、皮肤惨白的侄子,一时也忍不住叹息。 “算了。”他摇头道,“不用分开了,反正就准备一口棺材,都装进去吧。” 卫士应声是,抬起两具尸体,放入棺材。 “不清洗换衣吗?”叶娇询问道。 李琏站得远,没有听到这句话。李璋替他回答道:“有口棺材,已经是父皇恩典。” 他说完看一眼李策,蹙眉道:“还没有醒吗?赵王一向胡作非为,酒醉宿在烟花之地,也不是没有过。怎么如今楚王也这样了?” 叶娇心头一慌。 李策的身体不好,平时的确鲜少饮酒。 今日众人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是李策反复交待过的。但他唯独没有提过自己为何会同五哥一起吃酒。 该怎么回答? 叶娇心念电转。 随便编出的理由容易让人找到错漏,还不如用问题挡住问题。 “听说大理寺天牢被人炸了?”叶娇道,“殿下主管京都防卫,可想过如何回禀父皇吗?” 李璋的脸色有些青白。 他居高临下看着叶娇,唇角微微上移,极其耐心地回答道:“不劳王妃费心。” 叶娇露出一副随便你的表情,就要带着李策离开。 李璋在她身后发号施令。 “今日不准开城门,大理寺对照名册,全城搜捕逃犯;京兆府手持籍档,挨家挨户查点人口。有多余人口的,羁押核实身份。” “可今日是端午啊,要赛龙舟,要……”有官员战战兢兢询问。 “龙舟可以改日再赛,”李璋道,“走脱了逃犯,尔等吃罪不起。” 官员连连应声,叶娇已经带着李策爬上马车。 她神情紧张,动作有些僵硬。 要查人口吗? 接下来,就全靠哥哥了。 …… 第250章 车帘放下时,李策还挂在叶娇身上。 长长的双臂环绕她的腰,头埋进她怀里,做出烂醉如泥的姿态。 “好了,”叶娇推了推他,“醒一醒。” 李策仍窝在她怀里,似乎万分眷恋她的怀抱。 叶娇低头,手指划过他俊美的侧脸,无法想象眼前这个懒散、孩子气的男人,是前日那个眼含冷光、运筹帷幄的李策。 那时当他说完全部计划,赵王李璟瞪大眼睛,问:“你到底是不是人?” 李策只是饮了一口茶水,问:“你到底救不救他?” 当然要救。 严从铮会救外甥,李璟想救侄子,李策甚至借此让崔锦儿回娘家保胎。 “李琛死了。”叶娇轻声道。 无论这个人生前有多可恶,当看到他死亡时的惨烈情景,还是会让人心中难受。 李策轻轻“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道:“他发现了。” 或者是发现男童的手掌没有李北辰柔嫩,或者是发现那手掌里没有李北辰学箭练出的茧,总之李琛发现了。 发现那不是他的儿子,发现男童身上唯一的破绽,是那双手。 所以他寻死,寻死后拼命爬回去,握住那孩子的手。 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 当一位父亲发现孩子死了,无论他多么疯狂,都情有可原。 所以现在,只用担心另一件事。 “李北辰能出城吗?” 李策似乎有些疲惫,枕着叶娇的双腿道:“兄长肯帮忙,这件事就成了八分。” 可太子已经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搜查了。 要搜出夜晚出逃的全部死囚,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 “不知姐姐怎么样了,有没有被吓到。”叶娇既担忧又窝心。 让一向温婉内敛的叶柔站在马车车顶,大骂白羡鱼,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唯有她同叶娇体型、面容和嗓音都有些像,方便冒充。 “娇娇,”李策安慰道,“姐姐是外柔内刚的人,没问题的。” “吓死我了!”安国公府内,叶柔裹着被子坐在床上,自言自语。 一件绯红色的衣裙丢在床尾。 叶柔从不穿这么鲜艳的颜色,除非像昨晚那样,等在楚王府,等崔锦儿接上她,一起到朱雀大道去。 到处都乱糟糟的。 亡命奔跑的囚犯,挥刀砍杀的卫士,擂鼓般的马蹄声,飞溅的血液。 在这种混乱里,她需要指挥马车小心滑入御沟,以免伤到崔锦儿的胎气。再爬到车顶上去,破口大骂。 “白羡鱼呢?给我滚过来!” 莫名其妙地,叶柔重复了这句话,然后掩着脸,咧开嘴角笑了。 那孩子平白无故挨了骂,真是委屈他了。 但楚王说,这句话最能表明叶娇的身份。 “小姐醒了吗?”外面有人敲着门,轻唤。 叶柔瞬间沉静,抬头道:“醒了,有事吗?” “奴婢伺候小姐梳妆吧。”窗外的丫头喜气洋洋,“夫人让小姐去看看,今日送去裴家纳采的礼物,有没有不妥之处。” 叶柔的心瞬间沉下来。 是了,今日是安国公府和裴家的纳采吉日。 这桩亲事已经传遍京都。 有人说安国公府交了好运,更多的人说他们攀高结贵,把女儿嫁进皇室,又去巴结皇后的母族裴氏。 “真是辱没了安国公府以武授爵、护卫河山的门风。” “可不是吗,跟那个小白脸郑奉安有什么区别?” “快别提郑奉安,如今鲁氏完蛋,他也跟着完蛋了。人家安国公府才懂该抱谁的大腿,裴氏是绝不会完蛋的。” “这是因为长了教训,”闲话的人挑眉暗示,“十几年前,不就选错了先陈王吗?” …… 叶柔不知道哥哥有没有听到这些嘲讽,她只是出门打理生意,便听得如芒在背,回来后哭了一场。 叶长庚还同往日一样,从容自若地请族长议事,选择媒人,购买吉礼,甚至不管五月不能修屋的传统,找工匠整修东厢房,为娶亲做准备。 他表现得很开心,像每一个急于迎娶心上人的男子,兴致勃勃、意气风发。 可他甚至没有见过那位裴氏女。 高矮胖瘦、性情偏好,一无所知。 叶柔心中酸涩,见丫头仍然在窗外等待,应声道:“我这就出去。” 纳采,是六礼之一。 这一日,男方要带着媒人和礼物到女方家提亲。 为示郑重,安国公府早就备好了三十样吉礼。 因为有“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的传统,他们甚至捉了一只大雁,养在家里。 叶柔查点全部礼物,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兄长是粗中有细的人,不会有什么疏漏。让她惊讶的是竟然有鹿皮。 听说上古太昊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俪皮”,便是成对的鹿皮,寓意夫妻和美。 但因为鹿皮名贵难得,这件礼物常常省掉。没想到兄长竟然找到,且是两件。 “没什么错漏,”叶柔道,“让杂役们封箱吧。” 叶长庚站在院子里,俊朗的面容有一丝冷峻:“我自己封。” “我来帮你。”叶柔说着拿起红绸布,叶长庚却又接过去。“我来,”他淡淡道,“待会儿京兆府会来查点人口,你到前厅去吧。” 叶长庚领着纳采队伍出发时,京兆府吏员正巧到达安国公府。 一行两人,一个手持籍册走在后面,一个笑着对叶长庚施礼。 “叶都尉,恭喜恭喜,卑职有礼了!” 三辆马车上摞满红绸包裹的礼物,不用看,便知道是吉礼。 叶长庚简单点头,道:“辛苦各位。” 那吏员还想多说几句话:“今天街上怪乱的,裴氏住在金城坊?” “不去金城坊,”叶长庚上马道,“去河东道,绛州。” “哟!”京兆府的人叹了一声,“那可是裴氏祖宅,族长也在那里吧?叶都尉有心了。” 叶长庚笑笑,拍马向前。 其实关于去哪里纳采的事,安国公府托人同裴氏商量过。 裴氏在京都有宅院,有长辈,裴茉的父亲甚至就在京都做官。但安国公府认为既然裴茉生活在河东道,跟着族长长大,那就到河东道提亲。 安国公府不怕麻烦,也不在乎路途遥远。 皇后很满意,认为安国公府给足了裴氏脸面,知时务、懂礼数,已经向裴氏低头。 为了试探他们是不是真心,皇后建议娶亲也到绛州迎娶。 也就是说,需要前往女方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都要渡过黄河,到绛州去。 一来一回,数次折腾,才能娶到裴氏女。 叶长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且说归宁也可以回绛州。 “那倒不必了,”裴茉的父亲在皇后面前笑起来,“微臣就在京都,归宁宴就在京都办吧。” 所以今日端午佳节,叶长庚带着纳采礼物,要出城到绛州去。 城门口,白羡鱼犯了难。 “接太子殿下令,城门封闭,非急事不准外出。”他说完恭贺的话,有些过意不去道。 叶长庚笑笑。 “京兆府已经查过安国公府了,我这娶亲,不算急事吗?还请白武候长通融。” 白羡鱼干笑一声。 这当然不算急事,不过作为太子一党的成员,他应该帮忙促成这桩婚事。 叶长庚娶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南城(H)
满堂春
我以神明为食
芊芊入怀
妄想人妻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岁岁忘忧(完结)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