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次勒颈留下的,而是多次勒颈留下的,只是每一次的力量不大,加上当时尸体已经浮肿,所以看得不太明显。” 也就是说,那些红痕并不是一道两道,而是多道,连在了一起。因此形成的伤痕更宽,更明显。 端午翻了翻其他的两份宗卷,果然如同宋文所说,他没想到这两个人这么快就在以前的宗卷中有所发现,憋出了一句赞扬:“宋队,你这观察力真是不错……” 宋文没空回端午的恭维,和陆司语讨论着案情:“那就说明,这第一位受害人很可能不是一次勒颈毙命,可能有过几次被勒颈到昏迷,凶手把她当作玩具,勒晕过去玩弄一会,然后她醒过来就再次行凶。这样的行为可能有三到四次,相对来说,第二三案的下手要利索多了。” 这样的杀人方式无疑是漫长而折磨的,被害人被反复伤害,无比绝望,无法挣脱,犹如在无间地狱之中。可能比直接杀了她,还要痛苦。 “未必是故意为之。”陆司语眨了眨眼睛,咬着指甲推断道,“也许,他最初的时候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置受害人于死地;也许,他在享受这种猫玩老鼠的乐趣;也许,这第一位女受害人让他想到了什么人,诱发了他的犯案;也许,还有什么我们现在不知道的原因。” 这第一案果然是有些特殊的,这凶手究竟是一个怎样凶残而变态的人?陆司语对他越发感兴趣了。他合上了宗卷道:“我想去前两次的案发地点看看。” 宋文和陆司语让傅临江留守在警局里,两个人开了警车出来,警车一路通行,先到了第一处女人遇害的地点,那是在莲花堂的小河边。这里周围绿化很好,说是河,不过是处两米宽的小水沟。 现在过去了几个月,河边的痕迹早就被风吹日晒雨淋给抹平了,白天里不时有人路过,还挺鸟语花香的。 到了地点,宋文掏出了现场照片对照了一下,才敢确认就是这里。 两个人绕着转了一圈,宋文问陆司语:”有什么发现吗?” 陆司语舔了一下嘴唇:“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位受害人为什么年龄偏大……”他沉思了片刻,在本子上记录了,自问自答道,“也许……是和凶手潜意识里面的恋母有关系。” 随后陆司语做好了标记。两个人简单在现场进行了模拟,算了下作案时间和路径,接下来就是直接赶往第二次的案发地点,两处的地点相隔不算是太近,又不算是太远,驱车过去大约花费了二十分钟。 随后是第三次,宋文他们认为,第三次的袭击应该是在曾敏仪所在的小区之后的小公园里,这一处是在昨晚发生,他们下午也专门找了物证来过,这时候工作人员刚走。地上还有一些凌乱的打斗痕迹,以及一两点血迹,一切都和曾敏仪所说的证言吻合。 最后是第四处,也就是王晓培的遇害地点,这一处他们早上来过。 四位受害人,四处案发的地点。 宋文的车跟着凶手在这个城区兜了一个遍,等到忙完,已经到了下午近六点。 两个人回到了车里,宋文发动车道:“我们回家吧,今天早上你也没怎么休息好。” 陆司语嗯了一声,低头还在看着地图研究,表情十分专注:“凶手应该对这片城区比较熟悉,经常在这些地方走动,所以选择的位置看似随机,其实都是一些到了晚上就十分安静的地点,他可能早就潜伏在附近一段时间,等着符合他喜好的被害人进入他的攻击范围。” 然后陆司语在几个点之间寻找着凶手的出发点:“假设,凶手是从家里出发的,那么他需要往返,特别是在昨天,他在晚上十一点多第一次犯案失败,随后对被狗咬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凌晨三点多又出现在了另一处袭击了被害人。我在考虑,凶手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在这些地点之间移动。” 宋文思考了一下:“从之前目击者的描述来看,凶手手上有茧子,显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的衣着也十分普通……我倾向于他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 陆司语点头表示赞同:“之前田鸣查找了很久的监控录像,如果凶手是开车,或者是坐出租会被发现,留下痕迹……所以剩下的,单车,夜班公交……被狗咬伤以后,根据那个创面的大小推断,他受伤不轻,这样的话,会对他的移动造成难度,步行和单车基本可以排除。” 他说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还有他那个待定的协同作案同伙,之前庄易说的那个理论,我总觉得有些部分有点道理,又觉得哪里有些问题。” 宋文继续开着车:“先顺着这些线索排查下去吧。我觉得市局的警力可能会不够,回头我和顾局申请一下,对附近的区域进行查访。” 他思考了片刻又道,“需要调取夜班公交的监控,留意附近的二十四小时诊所,查访需要时间,可能会有一些结果。不过,夜班公交的话,摄像头不太清晰,也有盲点,只能查查看。” 陆司语又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凶手显然不是“流窜袭击者”,应该是“守候猎取者”,根据“犯罪圆周假设理论”,进行制图,凶手有很大的几率是居住在这个范围之内。 所谓犯罪圆周,就是一系列案件之中,地理位置最远的两起案件连接的直线距离作为直径,直线的重点作为圆心,一次形成的圆周。 而这个范围内,有一片拆迁楼,几个棚户小区,一家公交车的总站,几处住宅区,多处工地,一个非常大的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南城市唯一的一座码头。 范围还是太大了…… 宋文开着车,陆司语琢磨着案情,侧头看向窗外,两个人一时安静了下来。 窗外临近黄昏,正是下班和用餐的高峰,大人下班,孩子下学,老人们准备广场舞,普通人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整个城市一片祥和之态。 很多人并不知晓,现在这座城市里出现了一个杀人狂。他与他们吃着一样的食物,喝着一样的水,呼吸着一样的空气。 他可能就潜藏在这城市的某个角落,可能是街边买水果的小贩,可能是搬运钢材的建筑工,也可能是坐在路边的男人。 已经有三位女人死在他的手下,很快,可能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因为案子,两个人都心事重重,气压太低了,宋文忍不住问陆司语:“那什么……晚上吃啥……” “看你想吃什么?”陆司语的随口道:“红烩牛肉?天麻鸡汤?盘龙茄子?温泉蛋豚骨乌冬面?” “都行都行。“宋文连忙点头,再说口水都快下来了,他加了一句:“案子还没破,你也别太辛苦,做点简单的就行了,今天顾局发了话,晚上朱晓的资料给过来,还得排查一下。”他顿了顿又道,“反正,只要是你做的,我就爱吃。” 陆司语嗯了一声:“等回头案子破了的……” 两个人刚把警车开进陆司语的小区,傅临江的电话就到了,宋文按了外放,傅临江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宋队,我们这边有些情况。最后一位死者的家属,也就是王晓培的父母,下午刚刚认尸,然后……他们把女儿遇害的消息告诉了记者,刚才这边就涌进来一伙媒体,要采访这个案子。”他顿了一下,“而且,更要命的是,有人把警方怀疑凶手有两人这种论述发到了网上……” 宋文皱眉,那些都还是在调查之中,特别是凶手多人的理论,虽然现在有了周易的理论,有一份证人的模糊证词,还是不能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件事怎么会让外面的人知道呢? 宋文问:“那顾局怎么处理的?” “眼见着事情封不住了,他刚才召集我们在局里的开了个会,庄易也在,会上紧急商量了下,然后顾局想了个方法,他听说庄易近期会录制一期节目。在节目上,想让庄易向民众公开案件信息和侧写,并且公布案犯画像。” 宋文一听直觉觉得这个行为太冒险了:“这样可能会让案情发生变数。也会引起公众恐慌。” 傅临江道:“是的,庄教授开始也不同意,他说他之前的分析本来就只是理论,还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佐证,不应该因为有一些言论就对外公开。” 宋文也理解这种思路,又问:“然后呢?” “顾局说,现在网上吵得很凶,媒体也已经知道,与其让媒体乱写,不如主动告诉他们一切一些情况。公开犯罪侧写也是国内外刑侦常用的手段,媒体的披露会给凶手压力。国内有一些案例曾经这么做过。比如之前震惊全国的男生宿舍杀人案,还有高校学子杀母案,都很早对媒体进行了一些披露,民众举报在后面的追逃中,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那庄教授同意了吗?” “最后被顾局说服了。”傅临江又道,“总之,现在基本是定下来了,上级领导也批示了,顾局让我和你打个招呼。” 宋文嗯了一声,客套了几句挂了电话。 “现在事态已经扩大,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陆司语在一旁轻声道,这时候越是闪烁其词,越是适得其反,“既然拦不住了,就随他们去吧,而且这样做也是一件好事,民众警惕起来,也能够减少凶案发生。” 宋文道:“我明白,公开了信息,会对查访有利,可以开通举报热线,设置赏金,看看有没有更多线索。可是我还是怕刺激到凶手。” 总体来说,这件事有利有弊。只是公开消息,会增加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事到如今只有赌一把了。 “你也不用太担心。”陆司语道,“不公开消息,凶手也不会停止杀人的。公开了之后,无论凶手动或者不动,他都会陷入被动。只是我觉得……” 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你觉得什么?”宋文听出他话里有话。 “我觉得……给媒体泄露案件信息,透露警方调查情况,好像是故意的。”陆司语轻声说,这只是他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性证据,有人好像想在网上,在媒体上,把这个案子弄大。 宋文微微皱了眉,这些是有人在后面故意操纵吗? 民众的记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一案迅速地把之前芜山敬老院,圣诞车祸案的风头盖了过去。 没有什么比一位忽然出现的连环杀人凶手更能吸引民众眼球的了。 那么这背后,是有人在转移民众的视线吗? 庄易的出现,又是不是偶然? 第115章 “近日,在南城发生了一起针对夜归女性的恶性连环杀人案案件,凶手已经连续杀害三人,分别是女性受害人:李某,张某某,王某某,罪犯手段十分残忍。目前警方正在对凶手进行排查抓捕,请广大市民一定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夜出,晚归。根据目击证人的证言,警方绘制了嫌疑人的模拟画像,也请知情的市民有线索后拨打举报热线:……” 第三案发生后的第二天,这条公告就被发布到网络平台,并被南城电视台进行了播报,随后庄易接受了专访,在各大电台滚动播出。 第三案发生后的第三天,南城市区内一栋拆迁楼旁的一间小小的快餐店里,电视上正在播放着这期专访的内容。 这家快餐店名为如意饭庄,说是饭庄,一共只有八桌座位。 小饭店开在这里已经是好年了,口味适中,价格公道,所以生意还算不错,只是环境所限,老板也没有野心,就用它养家糊口,没有扩大。 在店子里的一面有些发黄的墙面上,贴了满满的价格牌,旁边的墙角处悬挂了一台老式的电视机。 “最近几起在本市发生的恶性连环杀人案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在这里,要提醒下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定要通过警方平台来了解相关的情况,不要信谣传谣。” 身穿黑色西服的主持人说到这里转过身来,看向自己身侧的嘉宾:“今天我们南城法治最前线节目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本案的警方顾问庄易教授来进行访谈。庄教授你好,关于目前的调查进展,广大市民都非常的关心。你能否为我们透露一些本案可以透露的消息?” 坐在一旁的庄易扶了一下眼镜,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关于本案,相信最基本的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画像大家都已经通过警方平台的公告有所了解。目前已知的,嫌疑人的是针对夜归的女性……” …… “目前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说警方根据对凶手的侧写和分析,以及对案发现场的各种线索进行梳理,有所怀疑,犯罪嫌疑人可能有两位,是协同作案。” “呃,是有这种假设存在,”庄易点了点头,“不过这只是根据现场进行的一种心理模型分析。” “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如果凶手真的有两位的话,这两位凶手可能在案件中的角色。” 庄易道:“这两位凶手,其中一位比较暴力,丧心病狂,他为男性,年龄在25岁左右,他通过暴力手段来攻击遇袭女性,我个人给他取了一个代号,叫做夜枭;另外一位较为温和
相关推荐:
修仙有劫
她太投入(骨科gl)
宣言(肉)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狂野总统
小公子(H)
大唐绿帽王
沦陷的蓝调[SP 1V1]
人妻卖春物语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