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现在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 大家只会以为叶家瞧不起陶蓝的出身。 也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花昭现在不好跟苗兰芝说什么。 苗兰芝听完连连惊讶:“难得碰到一个这么好的老师,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不过这事不用她操心,叶莉有亲妈呢。 “我看叶莉的意思,是想以身相许。”花昭先给她透个气。 苗兰芝一惊:“以身相许?都什么年代了,现在不流行这个了,更何况那不是她老师?怎么可以!” 花昭缓缓说道:“但是救命之恩,可以跨过这层障碍吧?” 命都差点搭上,血流了一地,这种恩情感天动地,用金钱根本无法报答,这时候以身相许,反倒会成为佳话。 可以轻松破掉师生这层障碍。 他们在一起不是苟且,而是因为恩情,没人会觉得龌龊。 就是有些心里嘀咕的,也只敢在心里嘀咕。 敢质疑,叶莉完全可以拿出被血浸透的棉袄质问对方,哪里龌龊? 花昭点点头,她觉得这就是陶蓝的心理。 “佩服。”她嘀咕一句。 在她眼里根本跨不过去的障碍,轻轻松松就让人破了。 不,也不轻松,差点搭上自己的命呢。 苗兰芝不吱声了,她也在衡量这条命能不能阻挡流言蜚语。 但是想没有用,实践出真知。 “到时候再看吧,也许人家老师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苗兰芝道。 陶蓝下午醒的。 他的外伤不重,主要是失血过多,输了血休息一下就醒了。 “你醒了?渴不渴?饿不饿?我妈做了小米粥,你要不要喝点?”叶莉一迭声地问道。 周丽华张着嘴根本来不及说话,就都让她说完了。 她看了看女儿的表情,皱了下眉没说话。 “我们得救了?你没事吧?”陶蓝的眼神还有些迷茫,看到叶莉张嘴就问。 叶莉感动得眼泪又要掉下来,带着哭腔道:“我没事,我很好,倒是老师你...” “你快别废话了,让你老师休息!”周丽华把叶莉拽到一边,站到床前,慈祥道:“陶老师,你要喝水还是喝粥?” 她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信儿,然后立刻赶来这个小县城的医院,来感谢陶蓝。 听了医生和护士的话,知道陶蓝真的命悬一线,周丽华是真感激。 再跟儿女有隔阂,儿女还是儿女,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她这世上最惦记的人。 叶佳那边气死人,叶辰那边也烦人,现在最省心的就是叶莉了。 可不能有事。 陶蓝疑惑地看着她,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自己来。” 叶莉用冲上来按住他:“你别动,你要干什么说就行,我帮你。” 陶蓝不坚持了,问道她:“同学们都还好吗?都回学校了吗?” “都很好,都回学校了,你放心!”叶莉道。 “嗯。”陶蓝闭上眼长出口气,脸上露出放松的模样:“这就好,那你也回去吧,要开学了。” “我不走,我留下来照顾你!”叶莉立刻道。 “不用。”陶蓝睁开眼拒绝。 “不行!我必须照顾你!”叶莉脾气上来了,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就俯身把陶蓝的头抬起来,喂他喝水。 陶蓝坚决拒绝,叶莉身后这女人,是她妈妈吧?那就不能露出一点点亲密。 但是他受了伤,现在浑身无力,只能任叶莉摆布。 周丽华退后两步,看着女儿的背影。 她之前中毒受伤,叶莉都没这么伺候啊,倒杯水放床头,爱喝不喝,或者是她根本想不到要喂她这一茬。 真的只是出于感激?那她这个给她命的亲妈不比救她命的人更值得感激? 知女莫若母,周丽华皱眉看着陶蓝,小伙子年纪不小了吧?大学老师...什么家庭出身? 身份这个问题已经被她跳过去了,在她们那个年代,师生虽然不提倡,但也不是没有,而且她们这个年纪的人,更容易接受“以身相许”的事情。 回去让叶名....叶名太忙了,再说这事归花昭管,回去让花昭打听打听。 陶蓝三天就出院了。 血补上了,伤口缝合了,剩下的就是休养了,当然要回家休养。 叶莉跟他一起回了学校,走的时候只跟周丽华挥了挥手,然后小心翼翼地搀着陶蓝走了。 陶蓝不让她扶,她偏扶。 周丽华看着两人的背影,撇了撇嘴,真是有了女婿忘了娘! 她也没回家,直接去找花昭让她帮忙打听陶蓝的身世。 这三天看下来,陶蓝对她女儿淡淡的,一直在拒绝,真没那意思,她反而觉得挺靠谱。 如果两人腻腻歪歪,说明之前就有一腿,那她坚决不同意! “高。”花昭打听了一下情况,立刻说道。 周丽华眉头一跳:“什么意思?” 第1137章 卖得很好? “没什么意思。”花昭道。 在没有实质证据之前,她不会对周丽华说什么。 她嘴里藏不住事,告诉她她肯定回头就跟叶莉说,叶莉立刻就会来找她闹。 估计现在谁说陶蓝一句不好,叶莉都得找人拼命。 “他的身世比较复杂,父亲是干部出身,不过已经去世,他母亲是他父亲第四任妻子,他上面还有四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关系不怎么融洽。”花昭说起她们查到的陶蓝的身世。 周丽华听着皱眉,不过有时候兄弟姐妹关系不融洽倒比融洽好,融洽了,人家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媳妇就是外人。 不融洽,媳妇才是自己人。 “这人孝顺不孝顺?”周丽华问道。 “没听到什么不孝的传言。”花昭道。 至于到底孝不孝顺,那得遇到事情才能看得出来。 “我看叶莉对他有点上心....你说行不行?”周丽华问道花昭。 “这个得看看再说。”花昭道。 “那你好好看看,不行的话,就让叶莉早点死心!”周丽华道。 花昭点点头。 “那我打算等他伤好一点,请他去叶辰那坐坐,你说行不行?”周丽华又问道。 花昭看她一眼,这人还是有良心的,起码知恩图报。 她救了她,她就再也不跟她对着干了,有人救了叶莉,她礼数周到,还要请人来家吃饭。 “到时候你也来,你好好看看...可别看走了眼。”周丽华眼眶突然红了:“我就剩下这么一个还有希望的女儿了。” 老大是废了,老二本来挺好,但是他怎么看着有点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意思。 老三废废的了,就剩下这个老四,她希望她婚姻和美,可让她舒个心吧。 花昭想了想,都替周丽华难过了,她这个愿望显然实现不了了。 她这个命啊,估计上辈子没干好事,四个儿女都是来讨债的。 “行,定下时间之后你来找我。”花昭道。 “哎!”周丽华高兴地走了。 这边,关于陶蓝的信息也一点一点补充上来。 过去她查得没有那么细,她觉得没必要,陶蓝到不到叶家女婿这一步,但是事实证明她小瞧他了。 “他母亲的信息怎么有点不对?她的娘家呢?什么人?哪里人?怎么写着无?”花昭看着手里的纸,问道伍洛。 “就是无,没有,查不到。”伍洛说道:“她这户口所在地就是随便写的,她根本不是在那里出生长大,那个村子里也没有她任何亲人,至于她真实信息,现在怕是只能问她自己才能知道。” “敌特?”花昭皱眉道。 什么人会把自己藏得这么严实?肯定不是好人! 伍洛皱了一下眉,摇摇头:“我看倒未必,陶家说是干部出身,那也是最底层的干部,没什么实权,最多在本街道能说个话办个事,更何况陶蓝的父亲都死了多少年了,他们家早不是干部家庭了。 “那女人我也着重调查了,就是家庭主妇,一辈子围着她那几个继子继女转,没什么主见的样子。”伍洛道。 “她总不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主妇也没必要隐藏信息。”花昭不信。 “我倒是有一点猜测。”伍洛道:“我打听了一下,陶蓝的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打老婆,他爷奶也爱磋磨儿媳妇,据说前面三个媳妇一个电死,一个落水,一个失踪,他后来找不到媳妇了,然后出去了一趟,就带回了现在老婆。” 伍洛说道:“对外陶蓝的父亲声称是媒人介绍,女人是孤女,我看倒像是买来的或者拐来的,不过最像买来的。” 拐来的,男人都死了,自己当家了,该回去找娘家了,但是并没有,周围多少年的邻居都没听说陶蓝的母亲回娘家。 “那个年代,没有娘家的孤女还是很多的。”伍洛道。 花昭不置可否,想进叶家,身世上有一点点不清楚都不行。 “继续查。”花昭道:“她不是傻子吧?那就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家在哪里,不能乱写,既然乱写,肯定有不能告人的地方。” 伍洛点头:“我会继续查的,不过那老太太昨天进京了,也许可以直接问她。” 他想不到其他什么好办法了,陶蓝的母亲是他父亲不知道从哪带回来的,陶蓝一家人和他们的邻居都无从知晓,他找谁查?只能问本人。 即便问不出来也得问,没别的办法了。 “她进京了?”花昭道。 “嗯,来看她儿子,那群学生离开之后立刻告诉了学校,学校联系了陶蓝家里。”伍洛道。 当时陶蓝差点死了,学生们被大卡车一路拉回学校,没有跟他去医院,都以为他活不到天亮了,这么大的事当然要告诉学校。 学校也怕了,自然要通知家里。 “那正好,我见见。”花昭道。 桌子上的电话响起,是周丽华打来的,她从叶莉那知道陶老太太来京的消息,她还见过人了。 陶蓝行动上也没什么问题了。 周丽华立刻邀请他们明天来家坐坐。 “好的,我明天准时到。”花昭道。 第二天上午9点,她准时出现在叶辰家。 提前来了一个小时。 在外人看来,确实是陶蓝冒死救了叶莉,她就得代表叶家拿出一个好的姿态来,不能忘恩负义。 “二嫂, 怎么没带孩子们过来?我都想他们了!”孙艳亲热地拉着花昭的手,一张脸笑成了一朵花。 从未有过的热情。 她现在看见花昭,就像看见了钱,喜欢得不得了。 花昭都有些意外:“怎么这么高兴?” “春联大卖,咳,给我发了奖金。”孙艳看了一眼周丽华,差点把“唐姨”两个字叫出来。 但是她不叫就不是那个意思了吗? 周丽华顿时狠狠白她一眼。 要么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呢,这个儿媳妇跟唐芳荷那个女人亲! 唐芳荷是她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春联卖得很好?卖了多少钱?”花昭问道。 刚过完年,还没过十五,春联的生意刚刚结束,但是刚刚赶制出来的花灯还能卖几天,所以花昭还没跟唐芳荷盘账,至于销售情况她也没问过具体,还真不知道。 第1138章 身份可疑 “28万3000多!”孙艳瞪着眼睛激动道,眼里全是不可思议。 周丽华立刻刺她:“看你那没见过钱的蠢样子,赶紧把眼睛闭上,别在这丢人现眼。” 孙艳一僵,立刻把表情放自然了。 不过心里狠狠白周丽华,说得好像她见过钱似的!当初还不是为了几万块就跟花昭过不去?让人折腾得家都散了! 现在兜里都掏不出28块,还好意思瞧不起28万,谁给她的脸! “怎么这么多?”花昭有些惊讶道。 他们是年根底下没几天的时候才开始做这个生意,花昭以为卖个几万就撑死了。 不是她的东西不好,而是年根底下了,该买的人都买过了,没有市场了。 “不,很多人看了大哥的字,宁愿重新买!”孙艳说道。 一块钱一幅的春联,真不贵。 过年的时候人最喜欢花钱,百货商店里人挤人,20块钱一斤的奶糖都抢着买,托人买。 1块钱算什么? 再说,邻居家贴着漂漂亮亮的春联,他们却贴着一比就很丑的?他们差啥了?差钱吗? 要是差个千八百的,差了也就差了,但是1块钱,磕碜谁呢?谁没有? 买!坚决买!必须买! 孙艳又激动起来:“唐...咳说了,按照今年的势头,明年春联能卖出去几十万,上百万!还有福字,卖得更多,明年怎么也得卖个几百万...” 春联一家就需要个一副两副的,福字虽然便宜,但是需要的多,大大小小,谁家都得买个两三块钱甚至七八块钱的。 京城有多少人家就乘以多少个两三块,全国有多少人家.... 孙艳都不会数数了! “唐咳是谁?叫过来我认识认识。”周丽华冷冷开口。 孙艳又尴尬地想钻地缝。 花昭笑笑打岔:“天下这么大,市场不会被一个人占掉的。” “我这都是只占一点点的了,全占的话,得上亿。”孙艳小声道。 这个数字她可不敢想,不敢不敢。 花昭却笑道:“上亿算什么,以后年年卖几亿。” 以后的对联1块钱可买不到了,得十块二十块的,还有一个福字,也是十几块,几十块,上亿都是小意思。 不过这个市场前世被无数人分割了,倒没听说一家独大的。 今生她倒是想整合起来,多给叶名送点润笔费。 孙艳笑笑没接茬,只当花昭过年说个吉祥话。 几人在屋里坐定,叶辰也从外面回来了,手里拎着大包小包。 他出去买菜去了。 他今天特意请了一天假,招待叶莉的救命恩人。 至于叶佳,如果她身体健康她肯定会参与进来,好似她又是叶家的一份子。 但是她现在自顾不暇。 苗斌的母亲何佩琴也来了京城,开始好好给这个儿媳妇“立规矩”。 周丽华挺忙的,一会儿招待完客人,她还得去叶佳那好好会会何佩琴。 虽然叶佳又犯浑了,但那不都是苗家人害得吗?看她怎么收拾他们! 周丽华劲劲儿地去厨房准备食材去了,手里的菜刀“当当当”地剁着鸡肉,好像在剁着何佩琴。 年轻的时候,两个人都很好强,所以一直暗暗不对付,现在可以明着来了。 大门被直接推开,叶莉走了进来。 她立刻回身伸手:“慢点,门槛高,我扶着你!” “不用,我好了。”陶蓝道。 “那你小心。”叶莉不放心地说道,手还虚扶着,没放下来。 周丽华把菜刀一砍,钉在菜板上,扭头望着女儿。 这个细心劲儿呦!她怎么从来不知道这个女儿能这么贴心?? 真是.... 要不是看在陶蓝救了她一命的份上,她肯定没好感。 花昭站了起来,看向陶蓝身旁的女人,然后狠狠一愣。 她看陶蓝眼熟,她看这女人就更眼熟了! 她长得太像张老太太了! 像她外婆,张桂兰的母亲,张老太太。 只不过这是张老太太的年轻版,她看起来比张老太太年轻个十来岁的样子。 再看陶蓝,就了方向,就会发现他跟张桂兰五官的轮廓有些像,怪不得她觉得似是而非地眼熟。 周丽华从厨房走出来,热情地招呼道:“您就是陶老师的母亲吧?您好您好,快请进。” 陶老太太冲周丽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跟着她进屋。 花昭上前,又是一顿寒暄。 陶老太太一直面带微笑地听着,问什么说什么,不怎么主动提问,看起来也不是端着架子,而是有些内向紧张。 周丽华却越聊越满意,不会说话好啊,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地跟她似的,她还不喜欢呢。 那样吵架她不一定赢! 老实人好欺负...不不不,老实人不会欺负她女儿。 花昭突然拿起桌子上的葡萄,塞到陶老太太手里:“您尝尝,这是我家院子里自己种的葡萄,贼甜,你们内旮沓产葡萄吗?” 陶老太太笑了一下,顺口道:“俺们内旮沓不产葡萄,轻易见不到。” 花昭眼神闪了一下,嘴里却笑着道:“那您好好尝尝。” 她刚才那句话说得是老家的方言,虽然东北方言不算严重,不像别的地方十里不同音,他们那一个省估计都是一个音。 但是起码说明这老太太也是东北人,而不是蜀地人。 她那个假身份都是蜀地人,看来她跟蜀地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她是老乡... 刚刚她就听出来了,虽然她不总说话,但是有点东北口音。 没想到果然是。 花昭看向陶蓝。 陶蓝一脸自然地问道她:“现在怎么会有葡萄?你是怎么保存的?” 花昭刚才不说是自己家院子里产的,他还以为是南方运进来的呢。 “我知道我知道!”叶莉都会抢答了她:“我二嫂可厉害了!她竟然把这些葡萄用泥封起来,封成个泥饼,一串一个饼,想吃的时候把泥敲破,里面的葡萄可新鲜了!能保存半年!” “竟然是用的这种方法?”陶蓝有些惊讶地看着花昭:“我只是在古书上看到过这种方法,没想到你竟然试验了,而且成功了。” 花昭笑笑,她也是前世出去旅游,看阿国小贩在路边这么卖才知道的,这辈子试了试还真成。 她等陶老太太吃了葡萄,气氛正好的时候,随意问道:“阿姨口音跟我挺像,老家哪里的?” 陶老太太的脸瞬间一僵。 第1139章 真是老乡 陶老太太抖抖嘴唇,一时没有回答。 屋里安静下来,气氛莫名有一丝尴尬。 陶蓝眼神飞快扫过屋里的人,自然道:“我妈当年是从东北逃荒过来的,后来到了蜀中。” “哦?那还真是老乡,东北哪里啊?”花昭也随意地问道,一点没有嫌弃陶老太太曾经的出身太不好。 屋里除了周丽华眉头皱起来之外,叶莉还像之前一样热切地看着他。 陶蓝放心了。 “我妈说她当时太小,记不得了。”陶蓝道。 花昭看了他一眼,又看陶老太太,她的表情可不是记不得了,陶老太太已经紧张成了雕像,一副不再开口的架势。 花昭却没有放过她,她跟伍洛想得一样,想知道这老太太的身世,就得从她自己身上下手。 而她又是一副心理不强大的样子,正好。 “那阿姨当年是跟家人一起逃荒?还是一个人?”花昭问道。 “一个人。”陶蓝道。 “阿姨的口音这么多年都没变,离开的家乡的时候不小了吧?几岁?”花昭问道。 她微笑地直视陶老太太,等着她回答。 陶老太太搓了搓衣角。 “我妈说她当时年纪小...” 花昭看向陶蓝,眼神带着诧异,怎么什么问题都让儿子回答?包括这么简单的问题,她是不是脑子有什么问题啊? 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又特意让人看懂,陶蓝闭嘴看向母亲。 陶老太太脑子估计是没什么问题,她也看懂了。 顿了一下,搓搓衣角道:“我当时,十多岁了。” “这么大了,那家具体住哪里?还有什么人?”花昭问道。 众人有些奇怪地看着她,感觉花昭今天的话有点过,好奇地有点过分。 别说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就是叶家那些沾亲带故的,她第一次见面从来没有这么刨根问底过。 不,她从来不这么刨根问底别人。 “我这都是让新闻闹得,报纸上天天那么多丢孩子的信息,看得我闹心。” 花昭道:“我听阿姨是一个人逃荒的,就想着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万一是跟家人走丢了,我没准能帮忙找到阿姨的家人。” 众人释然了,涉及到走丢、打拐的问题,花昭就会多份爱心。 陶老太太的眼里有了波澜,她使劲搓了搓衣角,抬头看着花昭道:“我记得 我家在大山里,叫张家屯,父亲叫张老根,家里有2个哥哥1个姐姐,你帮我打听打听,这屯子在哪,我父母还在不在。” 这么多年了,她真的很想念父母,也不知道他们二老还在不在了,她真的不孝! 而且,那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吧? 还有那个小人.... 这回换花昭狠狠捏了捏手指。 张老根是谁她不知道,但是大山里的张家屯,她倒是知道,正是张桂兰的娘家,张老太太所在的屯子。 陶蓝有些意外地看着母亲:“妈?你想起来了?” 过去他问过母亲外公家的情况,母亲说不记得了。 陶老太太搓了搓衣服:“你当时小,跟你说有什么用。” 陶蓝不吱声了,确实,当时跟他说没用,他也不能帮忙去找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就没了靠山,剩下几个哥哥姐姐,只会欺负他们母子。 后来他倒是上大学了,但是出来之后才发现,过去觉得大学生无所不能,是人上人,其实呢,能力有限。 到底是不是人上人,看得是出身。 他看了一眼叶莉,急不可见地对她露出一个笑容。 叶莉立刻捕捉到了,顿时笑容满面。 她现在毫不掩饰对陶蓝的喜欢。 这个可以舍命救她的人,她一定要抓住! 周丽华没眼看了,瞪她一眼就对陶老太太和陶蓝道:“你们先聊着,我做饭去了,中午在这吃饭!” “阿姨,不用,我们坐坐就回去。”陶蓝道。 “那怎么行?你可得好好尝尝阿姨的手艺!”周丽华道。 虽然陶蓝出身不咋地,好不容易有个干部爹,还没了。有个娘,小时候竟然是要饭的,说出去让她有些丢人.... 但是她现在在圈子里还有面子吗? 没有了。 所以现在她不怕丢人! 虽然过去希望叶莉攀个高枝,嫁个跟叶家一样显赫的人家,但是现在她认命了,终于承认叶莉没那个脑子坐稳高枝的位置。 看看文静、看看叶丹,甚至看看叶佳、邱梅,不是身在豪门就是嫁入豪门,结果怎么样?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根本原因都在自身蠢! 再看花昭,农村出身,又怎么样呢? 现在满京城找不出个比她更风光的小媳妇了。 所以周丽华现在已经放弃门第之见了,找个对叶莉好的就行。 花昭回头回答陶老太太的问题,她笑着说道:“那真是巧了,我家是靠山屯的,旁边就有个张家屯,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张家屯。” 这时候地名重名的事情非常常见,特别是村子名,什么张家李家乔家,方圆百里就能扒拉出好几个。 陶老太太瞳孔一缩,然后脸上全是惊喜:“对对对,我们屯不远确实有个靠山屯!” “那还真是巧了!咱们真是老乡。”花昭眼神闪闪道。 这老太太长得这么像张老太太,这不会是她亲戚吧?十有八九是了,还真巧。 “老乡老乡。”陶老太太笑着连连点头。 自从她说出一长串话之后,她似乎就放开了,话也多了,东北味浓浓的。 “那你知道张老根不?”陶老太太问道。 花昭摇头:“您父亲那个年纪的人,我都不知道名字,再说,张家屯几乎都姓张。” “对对对。”陶老太太道:“你这年纪跟我差着老远呢,再说老根只是我父亲的外号,村里叫老根的,其实好几个。” 至于她父亲的名字,她父亲根本没有名字,小时候叫铁蛋,后来叫老根,不知道建国落户口的时候,是不是就落得老根。 她离开屯子的时候,还没见过。 “张家屯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可能跟您是同辈人。”花昭问道:“张大米,您认得吗?” 这是张老太太,张桂兰母亲的名字。 这是有一次张老太太带人来撒泼,她听村里年纪相仿的老太太骂她:这个张大米,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个东西... 不然她才想不起来问她叫什么。 陶老太太已经激动地颤抖:“那是我姐姐!我叫张小麦!” 第1140章 消失的那十几年 花昭嘴角抖了抖,她们家的人名倒是朴素。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那个年代的老农民,不喜欢金啊玉啊的,离他们太远了,他们就喜欢大米白面。 如果顿顿能吃上大米白面,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你怎么认识的我姐姐?她怎么样了?我爸妈怎么样了?”陶老太太激动地问道。 这回轮到花昭卡壳。 “她挺好的,我也不太了解她现在的近况,我帮你问问吧。”花昭道。 她不想现在就跟她来个现场认亲。 而且她更觉得这老太太可疑。 明明知道自己的祖籍,知道自己的亲戚在哪,她为什么不说?为什么户口要乱写?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不联系? 为什么要隐瞒身世? 花昭看向陶蓝,他全程意外脸。 虽然这人一直很假,但是这个表情倒是真。 如果他如果知道她跟张老太太的关系,那也许也不会有今天这一幕,也许早来认亲了。 让她捋捋这关系,陶老太太是张老太太的妹妹,那她也得叫声姥姥,姥姥的儿子是舅舅..... 什么鬼! 或者,这一切都是有人根据她的身份编造的信息?花昭猜测道,故意给她塞个舅舅,接近他们。 不过她看着两人的脸,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陶蓝跟母亲有三四分相似,陶老太太跟张老太太,却有八分相似。 “阿姨,你当年怎么一个人逃荒去了?张家屯日子一直还行,没听说过谁逃荒去了。”花昭道。 靠山吃山,他们那的山可不是石头山,山上树多,果子多,野物多,饿死人的时候他们那一片都没事。 饿是饿点,但是绝对不至于饿死,村里也就没人逃荒。 陶老太太顿了一下道:“当时战乱,有一次躲鬼子,大家都藏到山里,藏了好长时间,我有次出去捡柴的时候就走丢了,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隔壁县,然后碰到了人贩子....” 后面她没有说。 苍老黑黄的脸色突然有些泛红,脸上神情不好,似是激动屈辱。 十多岁的女孩子碰到人贩子,可能就不只是打一顿饿几顿,找个人家卖掉的事..... 花昭突然问道:“阿姨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陶老太太收起神色,脱口道:“我今年58了。” 陶蓝反而一愣,看了母亲一眼,不是50吗?户口上写着的啊!他一直以为母亲50岁,外人也是这么以为的。 陶老太太也反应过来不对,顿时紧张地看看儿子,又看看花昭,然后有了取舍。 都告诉花昭她的老底了,那她早晚要知道她的真实情况,没必要撒谎。 “你出来的时候没有户口,你爸当时要面子,给我落户的时候就小报了几岁。”陶老太太对儿子道。 陶蓝释然,原来如此。 也确实该如此。 他今年27,本以为母亲22岁嫁给父亲,然后生了他。 女人这个婚配年龄虽然有些大,但还算正常。 但是在家8岁,母亲30岁被父亲领回家?那她十几岁离家到30岁之间在哪里?? 陶蓝简直不敢想。 他突然后悔今天带母亲上门。 也埋怨母亲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他!现在张嘴就告诉外人!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 他赶紧看向花昭和叶莉。 叶莉眼里有些意外,不过看到他看来,顿时朝他一笑,眼里全是小星星。 花昭一直云淡风轻的表情,看不出什么。 也许她隐瞒身份,就是为了隐藏她那十几年的人生轨迹?花昭猜测道。 而且她只揭仇人的伤疤,对陌生人她向来很友善,自然不会嘲笑陶老太太。 所以她彻底抛开这个话题,招呼陶老太太吃水果。 陶老太太已经破罐子破摔,追问起花昭:“你和我姐姐是怎么认识的?” “她来我们村跟人吵架认识的。”花昭道。 陶老太太一噎,不好再问了。 她姐姐还是年轻
相关推荐:
九天神罚录
启明星(H)_御书屋
女扮男装后我掰弯了男二
在他们身下承欢(np)
蜜汁青梅
末日富江
灰姑娘的橄榄汁(h)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
阿修罗王的男人(3P)
仙缘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