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一顿。” 目光落在皇后的小腹上,“娘娘这一胎可还好?” “好,是个晓得疼母亲的。” 皇后慈爱的抚着肚子,“从怀上到现在都没让我受过罪。” “我怀那俩小子也这般。” 辛安知道皇后想听什么,说她怀兄弟俩的时候胃口好,气色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怀到后面身子有些变化。” “什么变化?” 皇后觉得自己和辛安说的挺像的,辛安无奈的说身上开始变黑,“尤其是脖子腋下这些地方,生下孩子后半年才褪。” 她说这些皇后也有察觉,太医也诊断她这一胎是个儿子,如此心里就更踏实了,又问了辛安好些问题,辛安都顺着她的心意回答,到了最后皇后眼中的笑意多了不少,话锋一转就说起了千金堂。 千金堂是上一任皇后的,因着废太子的事皇后也没得到一个好下场,太上皇虽没有废后,但夫妻感情早已名存实亡,新帝登基也没封她为太后,太上皇出宫的时候也没带走她,将她关在了后宫一处佛堂礼佛。 人活着,但和死了没区别。 如此一来,怎么称呼她都成了问题。 “千金堂做的是造福百姓的事,若是因此就搁置实在可惜,我去问过了,她希望我能接过此事,让千金堂得以保留。” “皇上也同意了此事,奈何我这身子笨重,精力不济,我听闻你此前为千金堂张罗草药?” 辛安起了身,微微一礼,“回皇后娘娘,我父亲每年为千金堂送药一船,另外我会捐些银钱,内里如何我还真不清楚,都是庆侯府二少夫人传话给我。” 皇后自然知道林窈,也知道辛安和她相熟,“你就不愿亲自来操办此事?” “以你的本事,一个小小的千金堂难不住你。” 辛安浅笑着,“若是做买卖打理账目,我自是当仁不让,毕竟是打小就学会的本事,但千金堂做的是善事,我怕沾手就想拿他赚钱,坏了名声反倒不美。” 皇后状似无奈,“你也不差钱,就那么想赚钱?” 辛安也很无奈,“我三岁就摸了算盘,赚钱这事刻在了骨子里,也并非刻意,只是不由自主的就会那么想,已经尽可能的在改了。” “像千金堂,若是有需要我的地方自当义不容辞,草药也好,钱财也行,但若是要我牵头,我...” “自己就信不过自己。“ 皇后笑了起来,“罢了,就不为难你了。” 她怎会不知道辛安想什么,小小的千金堂她还真管不下来? 不过是念及林窈罢了,倒也算有情有义,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也算难得。 等辛安出宫后皇后就和新帝说起了这事,还感慨,“我还想着这夫妻两人能在侯府出头走到今日,当是万事看利之人,倒是想差了。” 新帝道:“这夫妻俩都会做人,也算是好事,既然她推辞了,还是给庆侯府那位吧。” “也好安一安那些人的心。” 就这样,次日林窈就被召见进宫,得知千金堂一事要交给她颇为意外,她娘家和上一位皇后娘娘走的近,她更近,可后来出了那些事,她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不少人都在看她笑话。 连她大嫂都含沙射影了几句。 皇后很喜欢林窈送她的礼,自然就替她说了句好话,“遇事不决可随时进宫来,威远侯夫人说你是最熟悉千金堂的人,此事交给你本宫也放心。” 林窈是聪明人,瞬间就懂了皇后的意思,出宫后就直接去了侯府,这个时候侯府的兄弟两个正在辛安显摆他们学的规矩。 兄弟俩拱手作揖,“儿子给母亲请安,母亲安好。” 辛安笑眯眯的点头,“果真是有模有样,看来是有认真学习。” 保娃狡黠一笑,再次拱手作揖,“母亲,儿子饿了,儿子可以吃一块点心吗?” “不可以,你今天都吃三块了。” 母亲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他,“是谁说自己牙疼?” 第614章 番外八 “不就是吃个点心,怎么还不愿意了?” 林窈来了,满脸笑意的进门,兄弟俩上前拱手作揖,“见过林姨姨,林姨姨安好。” “哎哟,这是...” 林窈好奇又稀罕,辛安笑道:“最近在学规矩,正在兴头上,现在见谁都要行礼问安。” “怎么那么招人稀罕?” 林窈让人将带来的点心送上来,还说带了酥饼,“你们娘亲最喜欢的,现在还热乎着,问问你们娘亲能不能吃一个?” 眼见兄弟俩又要拱手作揖,赶忙抬手,“你们要多谢你们林姨姨,然后一人可以吃一个,剩下的慢慢吃。” 等着兄弟俩端着端着碟子去一旁吃,林窈才坐了下来,“怎么就教上规矩了?” “该教了,要不都野了。“ 林瑶知道唐陌疼孩子,还疼的没底线,扭头看着和上一次见不一样的兄弟俩,“变化有点大啊。” 辛安笑着说唐陌已经不是以前的唐陌了,如今都改了,孩子们自然也变了。 “他就是以前没得到,总想弥补在孩子身上,难免有些失了分寸,现在人家可是又威严又有本事的伟岸父亲。” 林窈捏着帕子笑了起来,又说她是特意来感谢的,“我刚从宫里出来,皇后娘娘让我管着千金堂,这是你提的吧?” 辛安道:“我最近身子好了些,昨日进宫去请安,恰好皇后娘娘提及此事,我想若论谁对千金堂的事最了解,最用心,除了我林姐姐还有谁?” “再说这事落林姐姐身上,我也能沾光,多大的事。” 林窈笑的很是舒畅,晓得辛安没说实话,但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没必要将话说的太清楚,“你这可算帮了我大忙,你都不知道因着那一位的事,我被多少人嘲笑,说我失势了呢。” “那些人就是心头酸,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总之就是怕你过的比她好,也不想想咱们立足本来也不是靠的这个。” “可不是,我有娘家有夫家,我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过的是好日子......” 林窈也是心头窝火,她还没怎么样那些人就迫不及待了,其中还有些是她亲近之人,要是真的落魄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奚落她。 “如今我又得了可以随时进宫的特权,那些人知道了还不得气死?” 说着又笑了起来,开始嘀嘀咕咕的给辛安说最近府外的趣事,到了晚上又在严世茂跟前念叨了许多,最后表示,“和这样的人家才是值得往来,你帮了她,她记在心里,也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拉你一把,相互帮衬,比那些只晓得要好处,见你势弱就赶紧跑的人强多了。” 严世茂乐呵呵的听着他念叨,如今他们夫妻的日子也是越发好过,尤其是在唐陌袭爵之后,“下个月我就去工部当值,虽然没升迁,但权责大了不少。” “唐二弟帮的忙。” 唐陌不仅袭爵成功,还沾了点从龙之功,虽不算天子红人,但也是天子看得顺眼的人,很多事办起来也方便。 林窈怔了怔,笑的更欢喜了。 辛安生产前的一个月收到了淮江送来两个大箱子和信,辛夫人要在家里照顾周玉檀,无法在她生产的时候前来照顾她,已经拜请了辛家二婶到时候看着,请她不要多心。 辛安无奈,“娘也是,我怎么会多心这个事。” 不顾大着肚子的儿媳妇千里迢迢跑到京城照顾生二胎的亲闺女,就算她要来辛安也是不答应的,月子仇乃是大仇,要记一辈子的。 “你娘不来也在情理之中,生产的一应大小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你莫要担心。” 王氏真是个难得的好婆母,辛安拉着她的手,“有母亲帮我张罗,我什么都不担心,只是表妹出嫁要辛苦母亲。” 老太太的侄孙女周敏还有半个月出嫁,唐陌给保的媒,男方是张小翰林的小儿子。 这个张家不是张老将军那个张家,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当年唐陌刚到北衙军就因为拆宅扩市场的事和张家有了往来,张小翰林的小儿子也读书人,为人很是正直,老太太的娘家勉强也算耕读传家,周敏娴静恭顺,自从来了京城就一直伺候老太太,很是用心,老太太也最喜欢她。 “有什么辛苦的,虽是以侯府表姑娘的名义出嫁,但事无巨细都是周家人在张罗,你祖母的娘家人实在叫人刮目相看,办事周全进退有度,颇有傲骨。” 家里出了个侯府老夫人,若是旁的人家早拖家带口前来投奔,周家人却除了送年礼外几乎不来,还很讲究,老太太都已经是侯府最尊贵的人,娘家人还每年给她送口粮和花用来,从未间断。 这两年来了几个后辈,送来的粮食和花用更多,比起唐家人来更让人有好感。 毕竟唐家人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来沾侯府的光,想要侯府提携。 “我也极为欣赏周家人,正值,能办事,值得信任。” 他们夫妻和周家人走得近,周家也在他们的帮扶下这两年进一步壮大,可即便如此周家人除了多了见识,行事作风上却没变法,一点不见浮躁。 相比起来,他们辛家人都比以往浮躁了不少,听闻她爹今年在族会上发了火,还惩治了几个人。 说起这事她就起了身,说给周敏准备了些添妆,请王氏帮着张罗。 给周敏的添妆比当初给唐泉儿的厚一些,毕竟老太太给了她太多,人家亲亲侄孙女出嫁她自然不会小气。 次日一早婆媳两人就带着各自的添妆到了春荣堂,周敏一直住在这里,要出嫁了也没搬走,老太太的意思,她的侄孙女从她院子出嫁才显的贵重。 “怎的这么多,这太多了。” 周夫人看着两大箱子,欢喜又客气,周家也不缺这点东西,但这代表人家的态度,辛安笑道:“哪里就多了,要不是担心太扎眼,我还想送更多。” “表妹来了京城就一直伺候祖母,让我偷了多少懒,我拿她当亲妹妹的,且表妹这样温婉柔顺,体己少了我怕她被欺负。” 第615章 番外九 在礼数上辛安向来周到,厚礼都送了自然也不会缺了那几句好话,听在周家人耳中那是相当的顺耳,再加上还指望她以后的照拂,对她更是亲近。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场面,可以说她这一辈子也就最近这两年才过的快活,府中没有那些让她不开心的事,又有曾孙承欢膝下,还时常能看到娘家人,见娘家人在侯府,应该说唐陌夫妻的帮衬下越来越好,她是一点遗憾都没了,即便她到目前为止也没能回过娘家。 这夫妻俩仁义大方,她相信等她没了后,娘家人依旧能得到厚待。 “祖母您这是怎么了?” 辛安见她泪眼汪汪,惊讶开口,众人才发现她正在抹泪,“没事,就是见一家子和乐心头高兴,祖母上了年岁就喜欢看后辈都开开心心。” 辛安笑道:“可是吓到我了,咱们侯府能有今日的欣欣向荣可有您一半的功劳,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健康长寿就是我们的福气。” 王氏也笑着点头,说府中几个孙辈眼看着就大了,“早上保娃如娃来和我请安,那模样让我又是欢喜又是心酸,好像昨日还在我怀里咿呀学语,怎的今日就拱手作揖说‘给祖母请安’,这好日子过起来实在是太快。” “您啊得要长命百岁,还要看着曾孙子们娶妻才行。” 周夫人也笑着附和,老太太笑的见眉不见眼,“那我老婆子就使劲儿活着,等着看我曾孙孙们成才的那日。” 屋子里欢声笑语,日子很快到了周敏出嫁的头一日,几家亲戚都来帮忙,见周敏那摆满院子的陪嫁夸赞声一片,尤其是几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玉摆件不知道晃花了少人的眼,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物件。 哪里来的都不用猜。 赵氏回去的时候和唐豫说起此事,本意是说周家也是殷实人家,嫁妆丰厚,老太太给添的那几样添妆也出彩,落在唐豫耳中却不是滋味。 唐泉儿和唐菲儿的婚事不如周敏,如今连陪嫁也差不少。 “还是定亲定的匆忙,我唐家比周家强,但全泉儿姐妹的夫婿到现在也没升迁的苗头,上回来请安话里话外的想要走侯府的路子。” “泉儿的婆家更是打她陪嫁的主意,这门亲是结糟了。” “那张翰林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知书达理,聘礼上就不差事,体体面面。 说着心里就更是不满,“即便是一家子亲戚也要分个高低,周家是殷实,但殷实人家陪嫁不过是实惠些,那些个古玩玉器还不是老太太给的,到底是自己的亲侄孙,娘家人。” “还是从侯府出嫁。” 唐泉儿姐妹出嫁老太太也出了添妆,的确也没周敏多,赵氏知道唐豫的想法,也晓得他心里不服气,道:“也不能怪老太太偏心娘家人,都曾住在侯府,我们在的时候都忙着自己的事,几个丫头也和老太太不怎么亲近,周家那丫头从到了侯府就住在老太太院子里,贴心伺候两年,这不是谁都能比的。” “再说婚事,那个时候你是亲自托请人家保媒,也没说请老二,这怪得了谁?” 那个时候只觉得唐纲是侯爷,他保媒肯定差不了,“何况人也是我们自己选定的。” 唐豫听完一席话更是憋闷,就是因为是自己的原因才更气,“可儿的婚事可要好好挑选,我看她两个哥说的几个人也不大行,都和上面两个的夫婿差不多,还是要看些门第,回头你去和老二媳妇说一说。” “泉儿夫婿那事还是得说一说,总不能不管。” 赵氏点了头,心里其实也有些后悔,当时王氏一直劝她不要着急,是他们自己等不住匆匆定下了人,现在
相关推荐:
蛇行天下(H)
进击的后浪
剑来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永乐町69号(H)
可以钓我吗
有只按摩师
炼爱(np 骨科)
长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