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雪融(古言 1v1) > 第113章

第113章

十室九空。 那次是天下大乱所有的国家都遭了灾,犬戎的人口并没受多少影响他们大晋却生生被人吃得差点灭绝。 犬戎人完全遵循的野兽的生活方式,所有的粮食被留给老弱妇孺男人们倾巢而出烧杀劫掠以人为食。 后期持续天灾甚至连留在犬戎境内的家眷们都是靠着运回去的人肉干过活。 也许这就叫天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吧,犬戎也算是还了他们600年前欠的人命债。 这一年来肖渊不在都城他那边的官员并未受到打压。 但有了什么跟晋泽康意见不统一的是还是习惯性去侯府找世子和贺章贺大人讨主意。 晋泽康拿到信也没当即拍板,把俩人叫过来一起商议了一下。 莫名其妙封个孤女做公主不是小事,更何况还要划过去一个国家的封地。 他这边的人他搞定,肖渊那一派的官员就需要俩人去周旋了。 这事对于贺章来说并不难,很快包贝贝被封为永安公主的旨意就发了下去。 一同发下去的还有两道次封爵的旨意。 一是北荣关守将徐祖荫灭犬戎王城有功被封为荣国公。 二是援军谢卓小将军收复犬戎7座城池被封为定北候。 具体战场上谁功劳大谁功劳小朝臣们并没有一手消息。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除了那位莫名其妙的永安公主之外另外两个倒也算实至名归。 毕竟犬戎一座王城12座附城归于大晋是事实,封出去一个国公一个侯爷真心不算多。 至于说其他人的功劳那就等着主将徐祖荫上报就可以了。 作为三军总帅他有那个权利,晋泽康也相信这位不会那么拎不清排除异己打压忠良。 徐祖荫确实不会。 除了柳絮的功劳被他刻意多加了一些其他的基本属实。 作为领兵元帅赏罚不明是大忌。 如今的军中是他本来的兵马和包贝贝带来的兵马以及谢卓的后续部队三种。 他就算想给自己的心腹多捞点好处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在功劳上动手脚。 他都做国公爷了,以后给手下请封的时候多着呢,没必要在这时候碍了包贝贝和谢卓的眼。 这两位都是摄政王的人,包贝贝又跟镇国侯夫人关系莫逆。 人家是朝廷有人好办事。 他这个没有从龙之功的纯臣只能懂事。 第309章 要成亲 犬戎的问题只剩扫尾,晋泽康封完了爵位又给朝臣们爆了个大雷。 他老人家光棍到如今终于打算成亲了,娶的还是原先二皇子的嫡亲表妹。 这一爆料着实出乎了朝臣们的预料。 打仗之前他们还在担心那位巴蜀将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反了呢。 没想到摄政王竟然悄咪咪的跟对方联系上了。 有对于家比较熟悉的心中纳闷。 不是说于晟只有两儿一女爱若珍宝吗? 尤其是最小的姑娘一直当成心尖子宠。 当初贤贵妃如日中天的时候提出把那姑娘带进皇宫养育将来配个皇子于将军都没答应。 这怎么好端端的在自家祖宅都被抄了的情况下又把女儿嫁到京城了? 远不远的先别说,摄政王不光比那姑娘大了十多岁还是跟他家有仇的。 究竟是他爱女的传闻有误还是那位憋着坏打算有什么大行动? 但别管怎么说摄政王成婚是大事,众位朝臣连声恭喜都在思索着家里库房还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晋泽康这时候成婚也是为了尽快把谢卓和肖渊他们弄回来。 但该准备的东西也没敷衍,起码摄政王府重新整修了一下单独圈出了个临街的一片豪华院子。 乍一看极其重视未来的王妃,实际上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重新修缮后这府邸差不多被一分为三。 一个是王府门面祭祀会客的区域一个是王爷的书房卧房库房之类的起居区域。 这两个区区域相连相通,只要把通往后院的门一锁剩下的部分就完全可以当成另一家来看。 那边卧房会客厅花园厨房一应俱全,跟另开一个府完全没区别。 大婚前半个月江心雨他们回来了,此时包贝贝和谢卓他们也早已回来了一个多月。 江心雨惊奇的发现柳絮竟然也跟着回来了,并且俩人已经去拜见过舅母,听说正在商量婚期。 包贝贝如今是安宁公主柳絮也得封正三品威远将军。 贝贝住在晋泽康府里柳絮住在了舅妈家,但听说公主府已经改造的差不多了不日就能入住。 俩人并没打算在京城大办婚事。 无论是柳絮和包贝贝都不是世家出身,跟这些朝臣也基本都不熟。 但他们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将军,若是在京城成婚这些人出于规矩也必须到场。 到时候不光累还麻烦。 他们以后是要长期居住在犬戎的可能一年两年都未必来京城一趟人家。 这些朝臣家的婚丧嫁娶他们都赶不上也没法送礼,这时候也不必麻烦人家破费。 至于成亲嘛,在义母和各位朋友的见证下拜堂就行了。 大家一起吃个饭做个见证就算全了礼数。 这种安排柳絮是最舒服的,握着包贝贝的手满眼柔情。 他知道贝贝这么做都是为了他,毕竟他当初在京城里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倌。 虽说现在当了大将军模样也黑了壮了未必有人认得出。 但若是大肆操办婚事万一被谁认出来岂不难堪。 风过留痕人过留影,很多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别说是有了实证,便是有人猜测传出流言后果都不堪设想。 不光是自己被人指指点点连义母都要受他连累。 王夫人原本不愿意。 孩子受了这么多苦如今当了官娶了公主合该好好操办风风光光的。 连一个财主家娶媳妇都要弄上几十桌办个流水席啥的,哪有大将军娶公主家里人吃顿饭就算了的。 这也太寒酸了。 女孩家一辈子嫁人一次多不容易,当初雨儿的婚礼弄得不像样她就心里难受。 如今贝贝这姑娘这么好身份又高贵,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她心里过意不去。 老一辈人的思想倒也不能说错,俩人只能捡好听的说哄着王夫人高兴。 包贝贝更是表示,婚宴客人看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土财主成婚撑死了请个县官到头了。 他们虽是自家人吃顿饭但规格高啊! 不光有一个摄政王俩侯爷还有东厂督主刑部尚书。 这规格能是流水席能比的吗? 您要是还觉得不够气派咱把皇上和太后也一块儿请来,怎么都算婚宴的天花板了。 王夫人一想也是。 既然贝贝觉得不委屈那就这样吧,日子终究是两个人过的。 婚宴再豪华未必幸福,俩孩子情投意合比什么都强。 包贝贝本就是女孩行动间也是女气,她又貌美,王夫人并不知道她的真身。 她是真为自己的干儿子高兴,只可惜以后这俩孩子要长期定居犬戎大概没有太多的机会见面了。 柳絮也很舍不得王夫人。 这位表姨母相当于是他的再生父母。 他能够得到雨表妹和肖督主的鼎力相助能混到如今的地位脱离以前烂泥一样的人生究其根本都是托了王夫人的福。 只可惜王夫人亲儿子好几个不可能跟着他这个干儿子去千里迢迢的犬戎养老,这份恩情他可能这辈子都报答不了了。 于慧半年前就跟他二哥来了京城修缮老宅置办嫁妆。 如今快到婚期了,于晟纠结之后破釜沉舟把巴蜀的军务都交给了大儿子。 连军中副将都没带只带了些护卫只身上京为女儿送嫁。 犬戎灭国朝廷实力大增。 于晟知道,若是人家真有心收拾自己他上不上京都是一样的。 如今他来京城觐见也是表示自己的臣服之心,就当是赌一把。 万一摄政王看他来了图穷匕现那他就跟一儿一女死在京城好了。 起码长子可以带着剩下的家小躲进深山村寨给老于家留一条血脉。 于晟上京后跟二儿子打听了京城如今的动向以及摄政王对他妹妹的态度。 这傻小子把晋泽康夸了又夸。 说是虽然年纪大几岁但长得英俊潇洒温文尔雅不算辱没了妹妹。 而且人家后院干干净净一个通房侍妾都没有,成亲前还特意重新修缮了王府给足了妹妹面子。 在他看来,摄政王是非常有诚意结这个亲的。 父亲所担忧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 于晟的心总算放下一些,又带了重礼去拜会肖渊和江心雨感谢两位大媒人。 随后又去觐见了摄政王在王府用了饭。 自此后跟京城的朝臣也开始走动,算是于家二房正式回归京城的权贵圈子。 第310章 接近尾声 晋泽康的婚事办得很盛大,不光各地官员送礼连东夷北疆等国也纷纷派使臣送了重礼道贺。 可惜众人不知道,名义上的夫妻俩却是各拜各的堂。 权势到了晋泽康这个地位已经无需遵循任何规矩,他才是那个定规矩的人。 即便有些离经叛道之举也无人会说什么。 前面的的环节一切照旧,只等到拜堂时随便说了句大师批命不许外人参观就糊弄过去了。 实际上屋里却是晋泽康跟谢卓拜于慧和阿兰拜。 肖渊还好,跟着包贝贝一起看热闹做见证的柳絮感觉三观都塌了。 他以为自己和贝贝已经够离经叛道了,没想到摄政王娶王妃都能这么玩。 这一场婚礼皆大欢喜。 皇室宗亲很满意,万年老光棍儿的摄政王终于娶媳妇了。 这些年他们听到的闲话可不少,连他们自己都在猜测晋泽康究竟是意外丢了鸟还是遭了暗算不举了。 毕竟一位皇子老大不小不成亲本身就很奇怪。 如今人家不光娶亲还娶得门当户对总算打消了所有的猜测。 这回大家只会说摄政王眼光高一般二般的入不了眼才耽误了。 于晟也高兴。 这个女婿身份地位长相脾气都是上上等,顺便还能解了于家的尴尬境地让他们重回贵族社交圈。 这位老将军抱着媳妇的牌位哭了半宿说是总算对得起夫人的嘱托给闺女找了个好婆家。 至于两对新人那就更满意了。 至于究竟多满意当然只有床知道。 于慧上头没婆婆也不用去给谁请安,院门一锁从此后带着她的一众陪嫁跟她的爱人开心过日子。 她跟阿兰的事心腹们都知道,只不过大小姐以死相逼她们谁也不敢告诉老爷。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主子不好都是奴才没伺候好。 这种要命的事真爆出来小姐如何不一定,她们这些下人肯定要被打死。 老爷为了小姐的清誉甚至连发卖的机会都不会给。 比起于慧和阿兰这些人才是最怕于晟知道真相的。 如今好了。 摄政王不怪罪老爷也已经离京,以后小姐带着他们单门另户过日子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于慧是个很省心很有分寸的人,自从锁了那道门后几乎没跟晋泽康见过面。 即便是出门访客也都是走自己那边的门,若是有什么重大场合需要携王妃出席的她也会做好自己的本分。 除了两口子不熟,在外面也算模范夫妻。 巴蜀本就富饶,于晟远嫁女儿心里有愧陪嫁更是给的丰厚。 可以说,于慧从生到死一生富贵完全花不到摄政王府一钱银子。 包贝贝和柳絮也低调的完了婚,在京城待了3个月又回了犬戎王城。 有了肖渊和晋泽康两大巨头支持再加上包贝贝的武力值震慑。 彻底掌控那片土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江心雨舍不得跟好姐妹分开,临走前的半个月俩人恨不得天天腻在一起。 不是肖渊去公主府往回扛自己老婆就是柳絮去镇国侯府请自家夫人。 若是他俩不积极点都怕这俩干脆住在一起。 再怎么是姐妹现在也是男女有别,对于这俩奇葩会不会搞出个纪念品俩人真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柳絮在京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摄政王大婚那日他们去庆贺,回去的路上竟然有个妇人追着他们的车马大喊。 柳絮骑在马上回头瞥了一眼,那妇人似有所感,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柳絮泪流满面。 包贝贝从车窗探出头来问了一句,柳絮只淡淡的摇了摇头让马车继续行进。 张煜已经死了,两年前淹死在了河里。 他是王焕,一个父母早亡的山村孤儿。 张家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 那妇人见车马没停还在喊叫,晚一步追上来的婆子丫鬟赶紧把她扶住一个劲儿地跟挡在身前凶神恶煞的侍卫告饶。 说是她们夫人自从小少爷投河自尽后就有些神志糊涂,见到长得好看的年轻人就追着人家喊儿子。 张夫人拼命摇头,“我没有疯,那是我的煜儿,那是我的儿子。” 张夫人确实没疯,但她现在狼狈的样子跟疯子无异所以无人相信她说的话。 有看热闹的嗤笑一声,“这外地的乡巴佬还真是异想天开。 你知道那是谁吗? 那是朝廷钦封的三品威远将军。 人家不光是将军赐婚给了安宁公主,等成了亲人家就是驸马爷了。 那是你们这些外乡土财主能攀得上的吗?” 张夫人闻言更激动了,抓着婆子的手指甲都掐进了人家肉里, “你听到了吗? 你听到了吗? 我儿子当大将军了,我儿子要娶公主了。 大郎呢,快回去找大郎让他去认弟弟,我儿没死。 我儿子没死。” 那婆子说她家夫人神志不清只是为了卖个惨免得侍卫打人。 实际上她家夫人虽是日日啼哭精神不好却并没有什么胡言乱语抓着人认儿子的举动。 如今见夫人如此肯定心里也犯了疑惑。 毕竟小少爷的尸体找到时已经残破不全看不清模样了,夫人当时就闹着那不是小少爷。 现在想来,万一小少爷被人救了也未可知。 婆子为了稳住张夫人只能顺着她的话说,哄着她回了京城别院报给了大少爷。 好在张家人也不全是蠢的,听完母亲的叙述张家长子立刻让人打包行李准备把母亲送回江南。 无论那位将军是不是小弟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如果不是,贸然去跟驸马爷攀亲戚,人家怪罪下来他们这种商户人家根本吃罪不起。 若真是小弟,当初都决绝的投河自尽想来是恨毒了他们。 人家不找他们麻烦都是看在血缘亲情的份儿上了,若他们不识相再上赶着去攀附又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再有一节,若只是个将军他带着母亲去卖个惨哭一哭求一求或许还能沾点好处。 但如今那人不光是将军还是驸马。 哪怕是个外八路的公主也是公主,知道自己的夫君以前是小倌那还了得? 欺君之罪可是要诛九族的,便是那人上赶着承认自己身份他们也不能认。 当初张煜投河自尽那件事让他们在家乡受人指指点点这才不得以上京城做生意。 表姨也因张煜的事恼了母亲跟他家不来往了。 若不是他和钱家表哥自幼一起玩耍对方帮衬他,他们在京城想借表姨的名头都万难。 他巴不得钱家人忘了张煜的事,这时候一万个不想提起。 第311章 完结倒计时 回到公主府后柳絮很明显的心情低落。 包贝贝问了才知道,张煜竟是柳絮原本的名字,那女人很可能就是他的生母。 认是不可能认的,只是又勾起了往事心里不舒服。 包贝贝也没什么好宽慰柳絮的,这种事儿就得自己消化。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反正她和小雨点都是这么过来的。 想不开就作茧自缚,若是想得开也就那么回事儿。 柳絮不知道包贝贝以前的事还以为她说的是当皇子时候的遭遇。 安慰的拍拍她的手表示都过去了,他们都要向前看。 其实他早就想开了,能有如今的日子他很知足。 不被父母所喜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没必要纠结为难自己。 雨表妹不也是么,她爹当初还想弄死她呢。 至于贝贝,皇家无情,杀儿子的皇帝更是不在少数。 当初他那对爹娘也只是嫌他丢人现眼不想认他罢了,好歹没想着直接弄死他免得玷污门楣。 张家不来认亲便罢,来了打出去就是。 柳絮想得开张夫人却想不开,她坚信自己的儿子没死成了大将军成了驸马爷。 大儿子想把她送回江南她直接拿簪子抵在喉咙上哭闹着让长子去认亲。 张大少爷怕他娘出事只能哄着,怕仆人管不住他娘干脆陪着一起回了江南。 只留了二弟一家在京城打理生意。 钱家表哥已经帮了他很多,他们这种没有根基的人家若是在京城得罪了贵人是给人家找麻烦。 原先带着他娘上京一是为了脱离那个环境让他娘心情好一点。 二来也怀着点小心思,想着表姨在京让他娘过来联络一下感情。 如今还是赶紧送回去吧,别再惹恼了表姨连京城的门路都断了。 张夫人被长子灌了安神药一路迷糊着回乡,这么一折腾倒真有几分疯疯癫癫了。 不过那些事情跟柳絮无关,他已经跟包贝贝回了犬戎。 待在京城里他总怕有人认出他来,还是回到那片千里之外的土地更让他安心。 江心雨知道贝贝执意发展一片地盘是信不过大晋皇室。 慢慢的也切断了跟小皇帝的联系。 晋泽瑜还挺伤心的,感觉雨姐姐出门一趟后就跟他不亲近了。 可随着年龄长大他的课业也更加繁忙,慢慢的便把这个会讲有意思故事教他做人道理的姐姐逐渐淡忘。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 大晋这些年发展的愈加强盛,百姓的日子也越发好过了。 即便是遇到天灾的年月朝廷也有存粮减免赋税给他们喘息之机。 那些处在常年干旱或是经常有河堤决口地区的百姓早已迁徙到了犬戎。 虽说人口不算众多但因为日子好过繁衍的也很迅速。 故土难离,但凡日子好过的也不会拖家带口奔波千里。 以前是没办法,他们出生就在那片贫瘠的土地,除了感叹自己命不好也只能一年一年的苦熬。 不熬又如何呢? 这个时代户籍管理严格,他们若是离开原籍就成了流民。 流民是没有人权的,有那些势力庞大的人牙子就专门捉一些流民去卖。 倒买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小公子(H)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沦陷的蓝调[SP 1V1]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大唐绿帽王   修仙有劫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