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你错哪了[骨科1v1] > 第44章

第44章

” 她又忍不住捂着脸哭起来,“说是这般调养半年,就可好了,以后只要小心调养,一辈子都不会再得!” 肺结核早期的一大特征便是连续不断的低烧,这是任何医生都无法处置的,药石罔效,只能吃些所谓固本培元的汤药,除了把家里吃穷也没什么用。王举人家在当地算是富裕,但他们没有分家,顶上还有双亲,老太太是个精明人,坚决反对为三娘购买人参这样的贵价药,妻子心疼小女儿,从嫁妆里掏钱买了两次,吃着都没什么用,欲要再买也很犹豫,说实在,不怕破财,只怕人财两空。这一向她是常抹泪的,王凌也见得惯了,这是女儿得病以来妻子第一次喜极而泣,他心里一下百感交集,上前拥住妻子,两人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太太性子还算刚强,不然也不敢跟着王举人来贼子的老窝,哭了一会便收住眼泪,和王凌一起打水先洗了手,问得王凌还没吃晚饭,便掏出一把筹子来,对王凌说道,“刚去兑的,兑了五两银,这里只收这个,且先外面吃一餐去,好在此地摊贩都还清洁,还有浴室——听说六姐欢喜干净,一会你去浴室洗一洗。” 她未说自己,因王太太还不习惯去公用浴室,而且平日里是很节俭的——也没有问丈夫见了谢六姐之后的事情,这倒不是说她真的就不愿过问王凌在外的事体,王太太这是一个隐晦的表态:孤男寡女,一去一日,王凌卖相颇佳,难免引人联想,她不问便说明不准备管。 王凌说,“我们先到于老兄家里拜会拜会,随后一起去浴室,除了三娘,家里人都去!——你买了柴水没有?我们自己烧水给三娘擦身子,这屋子很暖,擦身子也不怕她受凉。” 又说,“我做了一日的题呢,有些实在颇有些意思。” 王太太并未反对丈夫的决定,因为屋子里确实很暖和,比诸暨暖和得多了,招待她的女买活军也提了煤价以及王举人能获得的报酬,那蜂窝煤实在不贵,而且也极是上等。她也未必不想去女浴室洗去一路来的风尘,只是女子去浴室,这话毕竟是要丈夫来说好些。 她便生出对题目的兴趣来,“哦?官人可还记得几道?” 王凌和夫人举案齐眉,成婚十载从未红过脸,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王太太是王凌座师之女,家学渊源,是江南有名的算学名门。王太太虽然没有功名,但闺房之中,夫妻闲暇时推筹演草,却是并不认为自己比丈夫要差上太多。 ◎作者有话说: 更新了,大家久等了!营养液满万了,我从后台看到,所以今天是本文第一次加更! 临县的冬天 很快就到了最冷的日子,南方的冬天阴寒湿冷,在这里长冻疮是常有的事,关节处肿得又红又大,干活时很不方便,手暖热了便会发痒,那种痒让人想要把患处割掉。而临城县有时还会下雪,在这里冻死人不如北方那样常见,但也不会让居民们太吃惊。 今年临城县的冬天自然是和往日不同的,首先第一个,冬日里县城要比往常热闹得多,第二个,城里城外的行人,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了,手里拎着的吃食也变得多了,身上穿的衣裳,也比往常要厚实得多了。 第一个,冬日里县城比往常热闹,这一点是很自然的,路修好之后,往来的商队逐渐多了起来,临城县成为彬山和云县往内陆辐射重要的中转站,买活军的盐,有多少许县就要多少,张老丈是第一个从许县到临城县看风头的勇士,却不是最后一个,陆续有些胆大的许县居民走了两三天的路来临城县,他们首先惊叹于临城县的路,接下来便组织起商队和临城县做生意,临城县把路修到了县界边上,水泥路要比官道好走太多了! 盐也要,米也要,来回两县的商队就让县城热闹起来,这些汉子每每进城都强制要洗澡,也被迫剃了头,浴室是一直很红火的,街面的大车店和小吃摊也陆续多开了几家,因此煤的需求就更大了,许县的商队运煤块来,运粮食、盐、铁器回去,来回都有利,他们越发热衷做这个生意。 第二个,城里城外的行人,自然也跟着变化了,首先,他们变得清洁了,因为谢六姐的缘故,人们洗澡变得频繁,短发也更方便洗头后擦干;其次,他们吃得好了,冬日来了,食物不那样容易坏,买活军从彬山运了很多鸡来,卖得很廉宜,肉还更加滑嫩,油分要更大,但价格却比土鸡便宜得多,来城里做工,修路修房子调水泥的乡下人,一日赚20文,洗澡花去一文,中午东家是包饭的,到了晚上他们有时就会买些鸡肉回去,比杀自家的土鸡还要划算。 鸡蛋也有,价格倒是和乡下维持一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鸡蛋在乡下很多时候充作一般等价物,倘若随意下调鸡蛋的价格,会对乡间脆弱的经济体系造成冲击。不过量实在大,公家便买来给学生们加餐,不仅城里,连乡下识字班的学生都能吃到一个鸡蛋,老师盯着一个个吃完,不许带回家去。 一天能吃一个蛋!

相关推荐: 交易情爱(H)   我在末世养男宠   成瘾[先婚后爱]   痛之花(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我以神明为食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流萤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