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发芽 > 第182章

第182章

啊”了一声,看向他手里的荷包,小声问:“这土是盆景里的花泥?” 李元瑛点了点头:“如若有人在她去世后浇花,不该只浇一盆。我因好奇,仔细对比,发现一息尚存那盆芍药的花泥中有一股浓重的煎药气味,随手从里面抓了把土,装进随身的荷包里。 蓬莱殿的守卫比母亲在世时更为严密,只耽搁了一会儿,又有巡逻的卫兵经过。其实我身为皇子,被他们发现也无妨,但那一夜不知为何,我心中感到极为慌乱,拿了裙子和花泥便匆匆逃走了。 事后,我也不知道这散发着煎药气味的泥土有什么意义,便向当时陪产的女官和侍女询问当时母亲难产的细节。那时节有资格陪在她身边的,都是她最信任的心腹,奇怪的是,那件事仅仅过去了不到十天,她们又改口称皇帝是听闻贵妃血崩后才进入的产房,比我和宝珠仅早到了片刻。 我想当时会在产房中吃药的人只会是母亲,便去殿中省查看,皇室用药的凭据在那里有详细存档——然而一无所获,最近的记录是两个月前的安胎药。殿中省的宦官和御医们告诉我,贵妃生产前后根本没人开过药,更没有煎药记录。 我深感迷惑,再次向当时在场的人打听,却发现她们一个个被调离原岗销声匿迹,剩下的人更是缄口不言,绝口不提当时流传甚广的陪产故事,并小心翼翼地提醒是我伤心过度记错了。 很不巧,自六岁以后,我说过的每一句话自己都记得很清楚。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失忆。短短十余天,一件众人皆知的公开记忆就这样被篡改了。又过了一两个月,宫中悄悄地流传着一个“血涂鬼”的可怖传闻。传说中一个浑身浴血,满腹怨恨的冤魂在深宫中游荡,每个人都语焉不详,每个人都战战兢兢。” 霍七郎脸上浮现出不忍的表情,低声嘀咕:“不会吧……该不会是……” 李元瑛轻声道:“宫中大多数底层侍女和宦官并不识字,更多人为规避责罚,传递隐秘消息的途径就是编志怪故事,假托鬼神之说。薛贵妃的姓氏,恰好跟‘血涂鬼’极为相似。血涂鬼就是一面镜子,影射了母亲去世的真相。她何以有怨?又何以有恨? 就在这阴森可怖的诡异气氛中,于夫人当机立断,建议我立刻出阁搬出内宫。为了安全,我只能跟宝珠告别,搬去十王宅居住。那时她只有十岁,母亲去世后依然恩宠不减,身边又带着新生的婴儿,因而我一直没有告诉过她这些怪事。” 李元瑛捏着手中陈旧的荷包,陷入长久的沉默。 霍七郎低声说:“倒进花盆的是止血汤,当时屋里正好有一个大出血的人。” 李元瑛垂头拨弄着荷包里的土壤,说:“有个人将她急需的救命药倒掉了,让那盆床边的芍药多支撑了几日,为了清理痕迹,花盆和家具陈设被一并丢弃处理,相关人等缄口不语,知情人一个接一个失踪。那时我太年轻了,手段拙劣,急于寻找真相,没有藏好自己的心思。我越是查,失踪的人便越多,这事比鬼物出没于深宫更为可怖。” 摇摇晃晃的牛车停了下来,车壁上传来一长两短的敲击,似乎已经抵达了目的地。 李元瑛将装土的荷包重新收至怀中,对霍七郎道:“若我今后遭遇不测,你即刻启程回去截住宝珠,不要让她来幽州了。至于真相……她如今的年纪已经足以理解,不过势单力薄,能独自活下去就很艰难了。我不希望她复仇,只想让她知道这些年我在忙什么,为何跟她疏远了。当年她向我哭诉宫中有鬼的时候,我并没有好好安慰,只鼓励她继续练习骑射箭法,给自己壮胆。” 他吁出一口气,定了定神,结束了这漫长而阴森的话题,伸手欲打开车厢。 霍七郎从身后揽住他,搬着肩膀令他回身,嘴唇向他脸上凑去。 “不,此间还有正事,没空再……”李元瑛正要抗拒,她的吻却只轻轻落在额头上。 霍七郎将他眉心的花钿舔下,顶在舌尖上给他瞧了瞧,接着伸手取下,顺势粘在自己额上。 “既然要谈正事,大王总不能贴着这玩意儿下车,会被人绑走和亲的。”她打趣道。 李元瑛茫然怔愣片刻,随即轻笑出声,半是讥讽半是真地道:“任何事,你都能轻轻拂过心间,这当真是一门极高深的功夫。” 霍七郎自豪地笑道:“那是,老七的武功虽然在门派中垫底,这门宽心的功夫却比谁都强,连师父都比不上我。” 她抢先从他身边蹭过去,拎着裙摆跳下车,再伸出手扶他,“所以一会儿轮到我当景夫人了?” 李元瑛望了一眼她脸上的疤痕,垂下眼睑道:“……就算是吧。” 孝期三年,因此哥哥应该是20岁结婚,前文已改。 147 ? 第 147 章 出城时,霍七郎还担心仅有一个眼花耳背的老头儿赶车,护卫力量不够,但下车后却发现袁少伯和宋映辉等武将皆身着便服在外面等候。 透过幂篱垂下的面纱,霍七郎观察周围,见牛车停在旷野中一处夯土台基附近,不知是何朝何代废弃的城垣。靠近夯土台,有一座正在翻修中的观景阁楼,高达三层,大门之上悬着三字牌匾,两侧有楹联。 两名豪商打扮的男子立于阁楼门口相迎,见到李元瑛到来,立刻伏地跪拜。 霍七郎见为首那人身形富态,一张圆白脸,留着半长不短的络腮胡,觉得极为眼熟,伸手将他擒住,拖到阳光下仔细端详。 这一回她记起来了,上次轮休,和宇文让一起外出饮酒作乐时,曾见过此人带着一部假胡须在城中酒楼出没。但那一次已觉得面善,今日应当是第三次相见。 她在脑海中竭力将此人的蓄须形象抹去,终于想起来他是谁——这人就是重阳节从长安而来,为韶王送外刺补贴的内侍省宦官,那时候他还是无须的阉人形象。 从面白无须,到佩戴假胡子,再到长出真胡子来,这就是为什么连见三次才将他认出。太监也能长出络腮胡?霍七郎心中疑惑,伸手朝他胯/下探去。 李元瑛大声呵斥道:“放手!你怎的什么都敢摸?!” 袁少伯上前把这圆白脸男人救下,那男子见幂篱后的人身形高大,听声音是女子,但腰间佩刀,猜不出她是何身份,不敢挣扎,仍是满脸堆着讨好的笑容。 霍七郎迷惑地问:“这人不是送外刺补贴来的那个宦官吗?” 看着李元瑛的眼色,男子赔笑道:“小民姓赵名元宝,外号赵酒胡,这胡须乃是天生的,那天是受大王差遣,剃了胡子装作宦官,如今刚长出一半。” 霍七郎更迷惑了。李元瑛带着众属下走进阁楼,此楼外观还搭着架子,内部桌席齐全,已然修缮完毕,是一座恢宏典雅的复古风观景阁。 今日约好的客人们尚未来到,李元瑛落座之后,索性将真相告知霍七郎:“宦官是假的,外刺补贴也是假的,长安那男人再不愿见到我,怎么会良心发现送来补贴。” 霍七郎惊讶地问:“那绢帛到底是谁送的?” “是我自己。” 李元瑛饮了一口赵酒胡呈上来的茶水,“若维持原有的局面,韶王不过是被流放到边疆软禁的弃子,刘昆和阮自明会联手监控压制我。但只要皇帝改变心意,他们就不得不拿出对待皇嗣的态度,如此我才能真正参与幽州政局,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拉拢将领和幕僚。” 回忆当时外刺补贴到府的盛况,霍七郎惊愕至极,问:“可公开送补贴的事那么多人看见了,难道就不怕长安得知全是演戏?” 李元瑛道:“阮自明已与我结盟,旁人不会特意派驿使去长安再与皇帝确认一遍,有没有送东西给儿子。倘若民间有人将此事当作趣闻传播,消息跟着商队之类传到长安,再间接传入宫中,至少需要一年。届时大局已定,被他知晓也无妨。首都与边疆之间路途遥远,书信难通,我亦可以反过来利用。” “那你弟弟被封为亲王,舅舅封国公,都是编造出来的假话吗?” 李元瑛淡然一笑:“那倒是真消息,但凡扯谎,总要真假参半,才能迷惑目标。” 霍七郎震惊得哑口无言,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愣了一会儿神,看向站在旁边殷勤奉茶的赵元宝,感慨道:“你也是个胆大包天的货,敢跟着编造惊天大谎。” 赵元宝笑道:“为助大王得势,赵酒胡愿倾尽全力。” 袁少伯道:“他是扬州的大茶商,商贾无利不起早。在中原,茶叶已成为盐米一样的百姓日用必需品,然而在边疆还没有流行起来,只要他能进驻幽州,投这一注,可获百倍身家。可惜刘昆目光短浅,自己喝不习惯,视作骗人的东西拒绝。” 赵元宝恭敬地朝李元瑛叉手作揖:“多亏大王带着一府长安人迁居至此,连带喝茶的习惯也一并带来,如今幽州人竞相模仿王府的穿着打扮,饮茶也渐渐有了风行的苗头。” 李元瑛品着赵元宝从扬州运来的新团茶,缓声道:“其实最有价值的还是后代前途吧。” 赵元宝收起笑容,神情严肃地道:“商贾即便富甲一方,地位依旧低贱,后代不得入仕。为了几个犬子有读书科考的资格,钱财皆如粪土,元宝愿压上自己的人头。” 霍七郎明白了,赵酒胡这种巨贾想改变不入流的身份,在藩镇或是官员身上花再多钱都是没用的,只有投资有能力的皇子才有希望,同样是一种豪赌,只不过与她斗鸡走狗押注的钱有天壤之别。 阁楼外远远传来马蹄声,袁少伯倾听片刻,示意众人停止交谈,说道:“客人来了。” 李元瑛再度叮嘱霍七郎:“把嘴闭紧,当自己是个哑巴。” 陆续有人微服骑马从各个方向赶来此处,其中有几人霍七郎也曾见过,是在刘昆举办的晚宴上见过的各州将领以及胡人使者。 霍七郎弓着腰,压低声音在李元瑛耳边道:“我最后再说一句。” 李元瑛皱起眉头:“快点。” “大王的乳名……这就叫‘狐假虎威’吗?” 李元瑛冷冷扫了她一眼,未再作声。 此处荒废的夯土台便是战国时燕国留下的遗址——黄金台。史书记载,燕昭王为郭隗筑黄金台,借由以此台招贤纳士,天

相关推荐: [快穿]女主活在男人们的脑洞里   师尊有恙   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当有恋胸癖的CFO遇见猎物:高冷双面人夫X小资女甜点师   诱惑竹马的日子(H)   珈蓝传(修仙高H)   那年暑假我和舅妈   朝昔(1v2)   修真姐夫带我飞(李清羽林静雅)   被反派强制爱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