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还活着,他剃光了须发伪装成一名僧人藏身在莲华寺,直到昨夜才被巡逻执勤的公人抓获。 一名长着满脸蓬松蜷曲胡须的大汉剃光了胡须头发再换上僧衣,其实已经面容大改,就算以前的熟人在街上相遇都未必能认得出来。只是此人不知为何受了伤,倒在发生盗珠大案的莲华寺院中,审讯自然十分严格谨慎,僧衣一扒,露出臂膀上的蟒蛇刺青,便被他曾经的手下不良人认了出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罗成业在莲华寺挨了许多天的饿,身上又受了伤,精神十分委顿,在保朗手下没撑过一天,便全都招了。 他受人引诱赌博,在城中债台高筑,其实早已萌生退意,只是被债主们盯得很紧,不得抽身。前些日子正好在城中遇到以前绿林中的同伙,如今那人已经剃度出家,法号妙行。罗成业便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饮酒叙旧,妙行和尚虽没有什么钱财,身上却有一份朝廷颁发的正规度牒,罗成业看在眼里,心生贪念,生出夺走度牒、改名换姓远走他方的想法。 他将妙行和尚灌醉,用自己的四方镔铁锏偷袭杀人,夺走度牒正想逃走时,却遇到手下王良才敲门叫他,告知前夜多宝塔宝珠被盗的大事。罗成业一听计上心来,便想把这杀人案推到盗珠案上,如此假死脱身,连今后的缉捕都能甩脱了。 他以更衣为名支走王良才,将自己的衣服和妙行的尸体换了,为掩饰尸体的和尚身份,割掉了妙行的头颅,正要逃走之时,王良才又回来催他。此时只要被手下看到自己的形貌,这假死的计谋就完蛋了,可家当全都被自己卖了赌博,房间里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罗成业急中生智,抽出尸体的肚肠,以此物攀爬到房梁上暂避。 等王良才耐心耗尽,推门而入时,第一时间只看到躺在地上的无头尸,大惊失色之下回头告知其他人时,罗成业再从梁上下来,翻墙进入隔壁莲华寺,剃掉须发,直接用妙行的身份躲藏起来。妙行和尚是外来的行脚僧,本地僧人无人认识他,因此罗成业安安稳稳地藏了好几天。 只是天气太热,那颗头很快散发出无法掩盖的腐烂臭味,罗成业没有办法,潜入莲华寺厨房,用热油把头颅炸得面目全非,又丢下几根自己的头发,处理了妙行和尚留下的最后一件遗物。 假如莲华寺的粮食足够,他完全可以藏到盗珠案结束,城门开放后再从容离开下圭县,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摆脱债务缠身的不良帅身份,做个潇洒的行脚僧人。只是保朗心狠手辣,直接给僧人们断粮,罗成业熬不住腹中饥饿,一时昏了头,想要逃走,却不知被何人一箭射穿大腿,又给绑了起来,就此束手就擒。 罗成业坚称自己只是杀了妙行,没有偷盗宝珠,保朗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使出种种惨烈手段酷刑拷打,罗成业所受之罪千百倍于惨死的妙行,也不知道他心中是否后悔过杀死曾经的同伴,想出这死遁的计谋。 46 ? 第 46 章 了如和尚战战兢兢地站在县衙大堂前的院子里,前面一名小吏引路,见他又不肯走了,连声催促道:“主持,特使只是请您来协助查案,又不是抓捕,您何必畏首畏尾不敢去呢?” 然而在了如和尚眼里,这分明是不怀好意,请君入瓮的架势。 十几天前吴县令提出要将节度使崔克用的宝珠暂时供奉在莲华寺的时候,他只道是天降祥云,受宠若惊。不管是搭上皇家或是节度使的东风,都是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哪怕宝珠过境就走,也是给莲华寺增光添彩,以后凭借这段故事大书特书,自然香火鼎盛,不可同日而语。了如和尚那时做梦都在浮想联翩,如果能借此机会去长安当个大寺主持,披上一身锦斓袈裟,那才是美梦成真。 万万没有想到,这不是天降祥云,而是天降祸事。宝珠从莲华寺失窃,他这个主持难辞其咎,一夕之间从云端跌落,被关在自己的寺院里禁闭思过。更令人惊恐不安的是,昨日在莲华寺抓捕到不良帅罗成业,此人杀人毁尸,诈死脱身,竟然一直藏身在寺中无人察觉,这又成了他这个主持的罪过。 小吏又在催促,了如和尚只能不断念诵佛号,祈求漫天神佛保佑自己渡过这个大难关。 眼见小吏不去公堂,反而引自己去狱房方向,了如和尚吓得浑身肥肉哆嗦:“差人,这是、这是……” 小吏道:“特使从早到晚待在狱中审讯犯人,只能劳烦主持去一趟了。” 此时刀架在颈上,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了如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他走。 根据传统,县衙狱房都是建在地下,大门一开就是一条黑洞洞的长梯,拾级而下,气温陡然下降,一股极其浓重的血腥腐臭之气扑面而来。狱房地下暗得如同深夜,各处点着火把,了如和尚眯着眼睛适应光线,影影绰绰间看见几个血肉模糊的人影被吊在空中,他吓得不敢细看,连忙低下头念佛。 谁知低头再看,满地都是血迹屎尿,看来是被刑讯的犯人被打到失禁了。 此时末伏已过,晌午时分还是挺热,这地下牢房却阴冷异常,了如和尚禁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只觉自己身在佛教名卷地狱变之中,但这不是壁画,种种地狱苦相都是真实的。 “主持到了?来得正好,我有事求教。” 一个威严阴冷的声音响起,特使保朗缓缓踱步而来,言语间很是斯文有礼。 但他越是礼貌,了如和尚越觉得害怕,因为他曾亲眼见此人翻脸之快,时而阴郁,时而暴躁,时而彬彬有礼,时而疯魔癫狂,如同一头多智又疯狂的野兽。 保朗今日穿着一袭苍绿色的圆领武士锦袍,腰间配饕餮纹错银蹀躞带,悬挂鲨鱼皮鞘的横刀,显得挺拔威武,哪怕放在长安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是袍脚溅了些许暗红色的血渍,被不敢抬头的了如和尚看在眼中,合十的双掌忍不住颤抖。 “今日劳驾主持过来,主要是想问问寺里有多少人识字。” 保朗漫不经心地从狱卒手中接过一张帕子擦了擦手,道:“当日贼人留下的字条,你和吴县令都亲眼看到了。民间识字的人少,百者不到其一,但和尚们念经是需要粗通笔墨的,那可疑之处还是着落在莲华寺里。” 听他这样说,了如和尚颤声恳求道:“特使啊,贫僧事无巨细,能交代的全都交代了,寺里清规甚严,所有僧众的名单我都让监院和尚交上了。如今守塔的人已经拷死了四五个,实在没人敢于隐瞒,还请特使不看僧面看佛面,可怜可怜我们吧!” 保朗微微一笑,说:“你要能明察秋毫,老实交代,罗成业也不会藏在你处那么多天没人发现,可见莲华寺中的疑点还是很多,需要细细的剥开研究。” 他掌心一翻,作出里面有请的姿势,“说起监院和尚,我倒想让主持见上一见。” 监院是负责寺庙里一切日常事务的主管,可说是主持以下,最有权势的和尚之一了。了如和尚一听,浑身发毛,因为前几日派监院来交名单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寺,想来已经身陷囹圄。 看见吊在顶棚上这些不知死活的囚犯,他实在不敢想监院已经是何模样。 保朗见他迟疑,笑道:“监院师父也是有身份的和尚,自然不会用皮鞭烙铁对付他的。” 了如和尚半信半疑,只能硬着头皮跟他往监狱深处走去。一切所见所闻,触目惊心,就算是地狱变壁画里的种种苦相也没有这里惨烈,了如颠来倒去念着阿弥陀佛,只恨自己不是瞎子聋子。 来到监院和尚的牢房,只见一个人影坐在椅上一动不动,双手被捆在身后。 “瞧瞧,其他人都是吊起来打,监院师父可是坐着受审的。” 保朗把了如和尚向前一推,让他看个清楚。 只见那僧人光头上罩着一个盔甲般的铁笼,铁条之间嵌着许多木片楔子,紧紧贴着头皮,看来是审讯期间一块接一块敲进去的。铁笼里只有固定的空隙,监院和尚的脑袋就这样慢慢被木楔挤得脑浆迸裂,死得惨不忍睹。 了如和尚看清楚这一切,啊得惨叫一声,接着白眼上翻,吓得直挺挺地昏死过去。 保朗看着主持躺在地上的笨重躯体,只是冷笑。 忽然一名亲兵来报:“特使!馆驿走水失火了!” 保朗心中一惊,顾不得管了如和尚,连忙大步跑上地面,大声命人牵马。他一路纵马疾驰回到城中馆驿,鼻端闻到一股木料焚烧的焦煳气味,幸好火势并不是太大,他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从一大堆文书里抽出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放在怀里。 出门之后,保朗问清楚馆驿主人,原来只是堆放柴草的储物间失火了,此时已经扑灭,保朗抄着手监督了一会儿,见住宿在馆驿中的各级官员和使者都无事发生,一切秩序回到往常,抬头看日头还早,可以与了如和尚再交流些时候,又回到房间,把经书放回原处不提。 此时这册《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摆在宝珠面前的几案之上。 杨行简不可置信地道:“就为了拿到这个,你把官员住宿的馆驿给烧了?!” 韦训不以为意,懒洋洋地说:“只烧了一排无人的杂物间而已,不放一把火,怎么知道他把重要的东西藏在哪儿?” 宝珠喜笑颜开,赞道:“真是个好主意!” 杨行简又惊又怕,频频看向窗外,见县衙中秩序如常,并没人发现异样。继漆盒之后,韦训再次盗取要案证物,这次还是直接从保朗身边偷走的。事到如今,他终于相信韦训在旅途中确实对他手下留情,否则早已悄无声息把自己宰了。 宝珠可不知道杨行简的复杂心思,她拿起这册经书展开,里面的内容就是华严经。只是她所见过的佛经都是卷轴形式,抄写在长长一条纸张或绢帛上,再卷在名贵香木、象牙、金银之类制成的轴杆外。 而这册经书却是折页款,反复折叠成方形,拿在手中很轻便,皇城里只有文书或奏折用这种形式。里面的字是正楷,却不知道为什么墨色不太均匀,有些笔画似有飞白,却又不是,整册经书从纸质到封面装裱都很简陋,不少地方还有墨点污渍。 读了一句《诸报从业
相关推荐:
奇怪的先生们
鬼夫,请温柔
此生爱不悔
武灵女尊
漠北迷梦
宠妹之路
梦青歌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国术之旅
从射雕开始穿越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