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林希见过,叫李青,40岁左右,老早就退了下来。 在老家就是专门管理生产队果园的,多年来,他已经慢慢的有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这果树头一年就结果的情况,他之前也见过。 只要果树树龄够了,就能头一年就结果。 可头一年就结这么多果子的,他还真没见过。 他把这归结为,老板让上的肥料足。 “老板,你尝尝,这桃子的味道如何?我看着怪馋人的。”此时,他笑眯眯的对林希道。 当希阳他们把桃子摘回来后,他就吩咐人,洗好,拿了过来。 这开园第一口尝鲜,得老板亲自来尝。 林希拿起一个桃子,咬了一口,脆脆甜甜的,满口汁液,味道真的很好。 和空间里产出的桃子口感也差不了多少。 “嗯,好吃,大家都尝尝。”林希招呼众人道。 听说好吃,大家纷纷拿起桃子来尝。 第523章 一举两得 林希尝了第一口果园的新桃后,就邀请大家一起品尝。 大家毫不客气的拿起桃子就啃。 “嗯,真的好吃。” “好吃,太好吃了。”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桃子。” 众人纷纷夸赞道。 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这么好吃的桃子。 特别是吴国邦,他的感触最深。 这会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这么好吃的桃子,应该让更多人吃到才好。 看来,他得赶紧帮林希再弄些土地才行。 “妈妈,这桃子太好吃了,我要带点回去吃。”希阳惊呼道。 他闻的时候,就觉得好吃,没想到吃到嘴里会这么好吃。 宋从安也尝了一个,尝完和林希对视了一眼。 那意思是说,这桃子和空间里普通桃子的味道差不多。 看来,以后媳妇不用再辛苦的去放货了。 这些桃子,足以满足食品厂的要求。 张东尝完最是高兴,“老板,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给自己供货了,再也不用去找货源了。” 找货源不稳固,有风险。 万一货物不能及时运来,就要影响他们的生产。 “嗯,把这果园管理好,我们不仅能实现供货自由,以后还可以卖水果。”林希笑道。 是的,他们再也不用去找货源了。 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去找过货源。 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这片果园还是有点小,得继续扩大才行。 中午,他们一行人就在果园里吃的农家饭。 菜是自己种的,李青在屋子旁边搞了一块菜地,平时种的菜,够他们自己吃。 鸡是自己养的。 李青自己研究出来的,买了一群鸡仔,平时就放养在果园里。 鸡吃掉果园里的害虫和杂草,省了饲料钱,同时鸡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 一举两得! 林希看了后,夸赞了他。 “不错,就是这个鸡一下子不能养太多。” “老板,我知道,我只是养了一点,就是想平时能吃个鸡蛋、吃个鸡方便。”李青赶紧解释道。 这里远离市区,买啥都不方便。 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后来出来待了很多年。 可他骨子里,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现自给自足。 他不光种了菜,养了鸡,还养了几头猪。 就是想过年时能让大家伙吃口猪肉。 “你别紧张,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做得很好,我是想让你更好的管理它们,实现双丰收。”林希道。 接着,她把自己能想到的问题,都和李青讲了一下。 比如要控制好鸡的密度,就是一亩果园里不能放养太多的鸡。 太多不好管理,还容易导致它们食物不够吃。 另外鸡舍也要搭建好,等等。 这个主意是好,可管理不当的话,会影响果树的生长。 他们这是果园,肯定要以果树为主,养鸡只是其次。 林希一席话,让李青受益匪浅。 “老板,你放心,我一定会控制好的,慢慢摸索出经验来。”李青兴奋的道。 老板说的注意事项,他一定要记清楚,回去用本子记下来。 他们这是果园,他能把果园管理好的同时,再养点鸡,就是双丰收。 如果他要是想着靠养鸡挣钱,那就叫不分主次,得不偿失。 见李青明白了,林希就没再说啥。 他要是脑子拎不清,搞坏了她的果园,这人也就可以不用。 换一个人来管。 中午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下午回去的时候,所有过去的亲友们,都很荣幸的获赠了一些桃子带回去吃。 这些人,都是林希至亲的人,给她们吃,她觉得合情合理。 大家礼尚往来嘛。 开园之后,每天采摘的桃子,就全部运到了食品厂。 这头一年,肯定是要先紧着自己的厂里用的,根本没有多余的拿去卖。 桃子采摘完之后,接着就是梨,苹果等水果的采摘。 这一年,果园的水果全部供给了食品厂。 林希空间里的那些水果,有时也会借着宋从安的手,运一些到食品厂里去。 反正太多,自己家人也吃不完。 不如拿出来变现。 …… 秋天的时候,林希又承包了50亩果园。 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所有的果树全部栽种了下去。 这次,林希让李青单独辟出一块地来,搞了几个塑料大棚,先试着种下蔬菜看看。 蔬菜的种子由林希提供。 这些种子都是来自空间。 她想的是,如果自己能种出优质的蔬菜来,以后各个早餐店的食材也能自己供应了。 她不用再经常去放蔬菜了。 米、面,油保质期长,可以存放很久。 这个她可以一次从空间里多弄些出来。 耗费不了她多少时间。 林希把种子和种植方法告诉李青后,就没再去管。 让他自己琢磨去。 因为她想管也没时间管了。 4个宝宝,就够她忙的。 何静早就回了自己家,她不可能一直住在林希家里。 再说她还有自己的店要管,还有两个闺女要管。 但她白天的时候,都会过来帮下林希。 姚玉兰也是,三天两头的就过来,一待就是半天。 不是帮忙带孩子,就是帮她们做衣服。 钱大娘年纪大了,踩缝纫机没她速度快。 她有空就帮林希她们多做些衣服。 家里人口多了,缝缝补补是少不了的。 …… 很快,就到了82年的年底。 这个春节,吴国邦准备带何静回海市一趟。 见见家里的长辈,然后结婚。 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何静决定同意他的求婚。 她想明白了,人生苦短,何必浪费光阴。 马建国已经不再是威胁了,她还有啥可怕的。 他的伤一直没好,找了多少好医院,多少好医生,花了多少钱都没用。 依然无法治愈,连起来正常走路都是问题。 自然无法再胜任现在的工作,上面的领导直接让他退居二线。 说白了,就是闲人一个,没有任何实权。 算是内退了吧。 “马记”没有他在背后撑腰,加上“林记”的刻意打压,已经彻底失去了京都的市场。 马康平很不甘心的退回到海市去了。 第524章 准备婚礼 吴国邦本来想大办一下,给何静一个盛大的婚礼。 可何静说她是二婚,不适宜大操大办,简单办一下就可以了。 就邀请几个至亲好友一起,吃顿饭告知一下大家,就算是结婚了。 吴国邦觉得这样太过简单,怕委屈了她。 可何静一再坚持,他也没办法。 他准备先带她回海市,见见亲人,让他们帮忙拿个主意。 得到消息的林希,很为何静感到高兴。 她的亲妈终于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 其实她倒是希望,她妈能好好办场婚礼。 可她妈不想太高调,作为女儿的她,只能是支持亲妈。 何静跟着吴国邦回了海市,这一年也快过完了。 林希盘点这一年,收获还是蛮多的。 她的四胞胎出生,果园开始供货,并且又扩大了规模。 早餐店和服装店又新增了好几个。 食品厂的效益和去年比,又上了一层楼。 陈勇在鹏城又帮她买了几块地,虽然面积都不算大,但也足够她以后开发用。 开发不成大小区,盖两栋楼房,当个包租婆还是可以的。 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财富需要慢慢积累。 京都的四合院,大大小小,她手里现在都有十几套了。 并且有合适的,她还会入手。 未来,那可都是钱。 未来的一年,果园得继续扩大,鹏城的地也要继续买。 等手里的钱多了,就可以开发盖楼…… 林希畅想着未来。 忙忙碌碌中,82年就这么过去了。 …… 事隔20多年,何静第一次回到海市,不免感慨万千。 吴国邦陪着她去了很多地方,当然也去了何家老宅,可惜已经物是人非。 那里早就变成别人的家了。 海市的很多地方,也都发生了变化,变得她有点不敢认。 她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而她的家人,据吴国邦说,自从逃离后,就一直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 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海市是她们童年和少年,待得最多的地方,是她们的故乡。 年前的几天时间,吴国邦陪着何静,差不多走遍了海市的大街小巷。 他们一同回忆过去那段美好的岁月。 越回忆越珍惜。 这个新年,她们是在吴家过的。 吴家的那些长辈,还都记得何静,对她还是很热情的。 对于她和吴国邦的婚事,他们都不反对,还很支持她。 都劝她在海市举行婚礼,吴家出钱,要办得隆重些。 可都被何静拒绝了。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当年她逃婚的事,老一辈的人,还都记得。 再说马家也在海市,还有一定的势力。 她们这么高调的举办婚礼,等于是在给吴家招惹麻烦。 她既然决定嫁给吴国邦,就不想给他,以及他的家族带来任何麻烦。 她们结完婚,就回了京都,可吴家,那么大一个家族,却不能搬走。 他们会成为马家记恨的目标。 何静把这些情况和吴家长辈们一说,他们都夸何静懂事,明事理。 是个好女人。 “小静啊,你别担心,我们吴家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我们不怕他们马家,你也别怕。” 吴国邦的爸,吴老爷子看着何静温和的道。 他的病,当年多亏了小静闺女的人参,才能保住。 对于她们,他是感激的。 可除开这些,保护儿媳妇是他们份内的事。 他们吴家是真的不怕马家。 马家也就一个马老大厉害,可如今他也成了闲人,那就更没啥好怕的。 “伯父,我不是怕他们,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真的不想大操大办,你老就体谅我一下吧。”何静笑道。 她都半老徐娘了,3个闺女都成人了,外孙们都好几个了,她这是二婚,还要大办? 多丢人啊? 她干不出来那丢人的事。 再说幸福是自己的事,真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 吴老爷子见何静执意不肯大办,转头对吴国邦道: “那这样吧,国邦,你去给希希打电话,让他们都来海市,咱们就在吴家办个小型的婚礼。” 说完,他又对何静道:“小静,这样可以吧?我年纪大了,不能长途跋涉,你们就迁就我一下,好不好?” 这是他的二儿子,40多岁才结婚,他不能亲眼见证的话,会遗憾终生的。 吴老爷子都这么说了,何静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同意了。 “伯父,一切都听你的安排。” 老爷子的心思她明白,她自然不好反对。 他就是想亲眼看着这个老大难成家。 她们在京都办的话,老爷子确实不方便过去。 老爷子的这点愿望,她必须得满足他。 “好的爸,我这就去打电话。”闻言,吴国邦高兴得转身就走。 小静能答应在吴家办,他觉得比吃了蜜还甜。 此时的他,高兴得就像个孩子,完全毫无形象可言。 走到半路,他又折返了回来,问道,“爸,那日子定在哪一天?” 他高兴傻了,日子还没定,就忙着去通知人。 通知个啥啊? 吴老爷子看了眼不稳重的小儿子,接过旁边人递过来的日历,翻看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道: “就定在正月初十吧,这天日子不错,宜结婚。” 初六、初七也适宜结婚,可日子太近。 今天都初二了,怎么着,他们吴家也得准备一番不是。 初八、初九,日子又不合适,最近的只有初十。 “好,我这就去给希希打电话。”吴国邦兴冲冲的就要去打电话。 吴老爷子看着二儿子那兴奋劲,直摇头。 一点不稳重! 还像个毛头小子似的。 男人啊,甭管多大,还是得成家。 不成家就永远也长不大。 “慢着,等一下。”他出声喊住了吴国邦。 接着转头,又对大儿子道,“老大,你去帮她们订机票吧,有孩子,坐火车累,麻烦。” 他知道小静的闺女,有好几个孩子,第一胎是双胞胎,第二胎居然是4胞胎。 这么多孩子,还那么小,坐火车很遭罪的。 “好的,爸,我这就去办。”吴老大领命而去。 “爸,谢谢你,还是你想得周到。”吴国邦对自己的老爸投去感激的眼神。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仔细。 第525章 出发去海市 正月初二,傍晚时,林希正在陪孩子们玩。 突然家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她正好坐在电话机旁边,就顺手接了起来。 接完电话,就一直在那傻乐。 “怎么了?谁的电话?这么开心?”宋从安边逗闺女,边问林希道。 “吴叔邀请我们去海市,参加他和妈的婚礼。”林希开心的道。 “日子就定在初十,吴叔还说要帮我们订飞机票。” “那我们得赶紧收拾一下东西,把石昆也带上。”宋从安也开心的道。 丈母娘才40多岁,还年轻,往前再走一步,很正常。 她晚年幸福了,自己和媳妇也能放心不是。 但这次他们过去,人比较多,安全很重要。 必须得把保镖带上。 “好,你看着孩子们,我去通知林盼和林想。”林希道。 这事得提前通知两个妹妹。 年前的时候,林盼那边刚传来好消息,她考上了研究生。 这就意味着她将继续去深造,暂时还不能工作。 但林想快毕业了,她已经开始在学校里实习。 这突然去海市,她们也需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 正月初五,林希一家8口人,加上林盼姐妹俩,再加上石昆,一行11人,踏上了去海市的飞机。 行李托运了,林希、宋从安,林盼、林想,正好一人抱着一个宝宝。 石昆牵着希阳和青林,再帮着拿些小件的东西。 正好! 婚礼定在初十,吴国邦让他们提前去,是准备带他们好好游玩一下海市。 她们自然是乐意的。 一下飞机,吴家就派人开车来接他们。 一大帮人,直接就入住到了吴家。 吴家老宅地方大,房间多,足够她们这么多人住。 双方见面,自然是要先介绍一番,然后再聊聊家常,商量一下婚礼的事宜。 吴家人一看到林希的几个孩子,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 瞬间,几个孩子就被大家抢跑了。 这个抱一会,那个抱一会, 幸好孩子们都不认生。 连何静想抱外孙们都抢不到。 吴家的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 当然他们礼物也收了不少。 就连希阳和青林,也是有人抢着要和他们玩。 顺带着他们也收了一波礼物。 礼尚往来,林希也为吴家的长辈们准备了不少礼物。 给吴老爷子准备的,是棵50年的人参。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反手他又给孩子们一人一个看起来很贵重的礼物。 “吴爷爷,不可,你已经给他们一人一个长命锁了,不能再给他们礼物。”林希赶紧拦住道。 “哈哈,没事,希希,爷爷我高兴,他们都是我的曾外孙,给他们再多礼物也没关系,我乐意,你再拦着,我要不高兴了。”吴老爷故作生气的道。 50年的人参可是很难得的,希希都能拿出来送给他。 不就是几件礼物嘛,他有啥舍不得的。 再多几件也没事。 见他这么说,林希就不好再说啥了。 大家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她就别扫兴了。 …… 第二天,林希他们就开始了游玩海市。 吴国邦和何静带着他们,把海市该逛的地方全逛了一遍。 林盼和林想他们是第一次来海市,也是第一次游玩海市,自然是很兴奋
相关推荐:
办公室极乐宝鉴
我们和大领导的3p
艳鬼缠身(百合)
藏在你身体里的糖(校园H)
总监大人是鬼畜
快穿男神第七法则
爸爸一家亲
史上第一色文系统
此人最相思(复仇 np 校园)
反派不是这么当的[穿书]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