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的往上走。 想停都停不下来。 他们发现了,只要跟着嫂子,绝对能挣钱。 嫂子说的话就是真理。 嫂子让他们买铺子买院子,他们照做,绝对错不了。 腊月29,过大年,这一天,出摊的照常出摊,开店的照常开店。 但中午一过,所有人都收了摊,关了店门,齐聚到林希家。 准备一起过大年。 第317章 男孩子手里,不能有太多钱 年夜饭是林希带着钱大娘、何静一起做的,男人们则是帮着打扫屋子,收拾桌椅板凳。 一个小小的客厅,摆了2张桌子,女人和孩子们一桌,男人们一桌。 菜是林希带人做的,很是丰盛,炖菜是排骨,羊肉,鸡肉,兔肉等。 蒸的有腊鱼,腊肉、干菜五花肉,干笋等,这些都是宋大牛寄过来的。 另外钱大娘又弄了些肉丸子,红薯丸子等。 炒的菜就更多了,有荤有素,搭配的很好。 另外还有凉菜,根本不用担心菜不够吃。 男人们喝酒,女人和孩子就喝林希自制的果汁。 满满的2大桌人,大家挤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过了一个年。 每个人都很开心,也很激动,这是他们在京都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年。 特别是大伟、玉莲、翠花、大柱几人,是最为开心的。 她们在老家,过年时吃的可没这么好。 顶多就是一两个肉菜,再加一两个素菜。 那就是最丰盛的年夜饭。 和他们四婶(四舅妈)的年夜饭比起来,根本没法比,估计这辈子也比不上。 陈勇等人的心里,对于林希那就是感激。 嫂子还真没把他们当外人,连年夜饭也喊他们一起过来吃。 对于这份情,他们都记在心里,并决定,来年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回报她。 饭后,洗碗、收拾桌子、屋子这些活,都不用林希吩咐,就有人抢着干。 何静没抢到活干,拉着孩子们,给他们一人塞了一个红包,被林希看到了。 “妈,他们还小,你给他们这么多钱干嘛?”林希拿了一个红包看了一眼,一个包有几十块。 有点多。 她每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就5块钱,已经算是很多了。 这当姥姥的,居然一下子给他们几十块。 “不多,不多,我今年挣了钱,高兴。”何静开心的道。 她的店开了才2个多月,就挣了1000多块。 这么多钱,是她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这些,全是托了大闺女的福。 要没有大闺女和女婿帮忙张罗店铺,她上哪儿去挣这么多钱啊? 过年,给外孙们一人包个几十块钱的红包,她还是能包得起的。 她甚至觉得包得有点少了,“希希,你会不会觉得妈小气,包得少了?” “妈,你这包得太多了,他们才多大啊,你给这么多,会惯坏他们的,会让他们失去斗志。”林希把红包收了起来,说道。 男孩子,手里有太多钱,不是啥好事。 会让他们失去冲劲,变得懒惰,心里有了依赖。 心里会有一种错觉:我不用努力,就有钱花。 “他们这么小,懂啥啊,还斗志,那是10几年之后再考虑的事。”何静笑道。 她觉得闺女是操心过早了。 “妈妈,那是姥姥给我的压岁钱,你为啥要收走啊?”希阳不高兴的道。 不光这次姥姥给的,去年,前年,他收的压岁钱,过完年就都被妈妈收走了。 只给他留了几分钱,他不开心,特别不开心。 “妈妈不是和你说过,帮你们存起来的吗?”林希看着二儿子,温和的道。 “哼,你说帮我们存起来,可我没看到啊,我想留着自己买东西。”希阳撅着小嘴,不信任的道。 “妈妈帮你保管是对的,免得弄丢了。”何静搂着希阳说道。 压岁钱虽说是给他们的,但她也觉得,让他们自己保管不安全。 “那是你笨,妈妈给你的存折呢,你不会弄丢了吧?”青林看着弟弟,问道。 见弟弟不吭声,他继续道,“存折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的,何年何月何时存了多少钱,还能有假?妈妈会骗你不成?” 青林说的没错,他们收的压岁钱,林希都帮他们存了起来,存折上面写的很清楚。 只是这存折不是真的存折,是林希用纸自己做的小本子。 便于记录孩子们,把钱存在她这个“银行”的明细。 “本子我当然看到了,可就是没有看到钱来得真实。”希阳还是有点不高兴。 对于妈妈,他是相信的,他相信妈妈不会贪墨他的钱。 可一个记数字的本子,哪里有把钱握在手里有感觉啊。 “那今年,妈妈多给你们留点钱在手里,但是你们要答应妈妈,不能乱花钱。”林希看着兄弟2人道。 她说的多留点,顶多就是1块钱,还都是1分、2分的硬币凑起来的。 “你们每花出去一分钱,必须是非花不可的,比如买本子、笔等,不该花的一分不能花,可好?” 希阳的想法她咋能不知道,他们还太小,太多钱捏在手里,他们不懂得支配。 万一他们带到学校,被同学看到,会让人觊觎,引起纷争,不安全。 再或者,他们见了啥好东西就要买,容易养成一种乱花钱的习惯。 “真的?妈妈,你放心,我绝对不乱花钱,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哥哥监督我。”希阳的脸上瞬间晒满阳光,笑得很是开心。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妈妈说的多给点,具体是多少。 “好,妈妈相信你。”林希摸着他的头笑道。 “妈妈你放心,我肯定会监督好弟弟。”青林拍着小胸脯道。 “嗯,妈妈相信你。”林希又摸了下青林的头。 对于这个大儿子,她是放心的。 他要比老二稳重些,心思也细,很有哥哥范。 直到两个孩子跑远去玩了,何静还在唏嘘,这两个孩子真懂事。 这要是别人家的孩子,压岁钱被妈妈收了,不得使劲的哭,可不会这么好说话。 不过,别人家孩子,也不会有这么多压岁钱拿,顶多一分两分钱。 “希希,你把孩子们教得很好。”何静由衷的道,说完,又感叹道。 “唉,妈妈那几年,都没咋管你们,害你们吃了很多苦,以后,妈妈会慢慢的补偿你们。” 想起那几年的日子,何静感觉像在做梦,都是因为她,害得希希去下乡当知青。 她知道闺女们对她有怨言,所以,她宁愿不要铁饭碗,也要来京都,陪着孩子们。 第318章 又是一年大年夜 如果是过去的何静,别说辞职,就是让她给人帮工,估计她都不会考虑,更别说是一个人支撑起一个店。 可现在,为了孩子们,她愣是坚持了下来。 “妈,都过去了,不提了,只要我们现在和以后过得好就行。”林希挽着她的胳膊道。 现在的何静还算不错,就是中间那几年,她活得浑浑噩噩的,都不管她们姐妹3人。 还好她们都没有长歪,也幸好自己来的及时,拯救了她们母女几人。 “好,不提,你放心,妈妈以后会加倍对你们好。”何静握着林希的手道。 母女两人又聊了会天,何静才带着林盼和林想回去。 其他人也都陆续回去了,大柱是和大伟挤在一起,暂时住在2号店的楼上。 林军家里,他不敢去住,那可是他姐结婚后的新房。 他再去住不合适。 热闹过后,人群散去,等屋里只剩林希两口子时,林希开始盘算起她的钱来。 这一年,她开了两个店,第二个店只开了一个月多几天,挣的还不到一千。 第一个店,挣的多些,有9500多,这两个店加起来,刚刚一万多点。 烤红薯这一年的收入也有一万多,主要是中间有几个月的淡季。 新增加的人手,来得比较晚的原因,要不然她还能挣更多。 还有食材的收入,暑假去海市的收入,这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这一年她挣的有6万多。 还有卖人参的13万没算。 加上的话,差不多有20万。 当然,去海市挣的钱,宋从安知道的没这么多。 “媳妇,你这一年挣了这么多?”宋从安看着纸上林希算的大致数目,惊叹道。 其实他看到的是3万,纸上没有写食材的收入和去海市的收入。 这两项是宋从安不知道的。 每一项的具体数目,都是提前算好的,林希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她这会盘点的,就是把各项的大致数目加一下,心里好有个总数。 “哎,辛苦一年挣的,还不如我卖一棵人参挣的多。”林希把纸张收了起来,叹息道。 一棵人参就挣了13万,辛苦一年才挣了6万多,真是没法比。 话是这么说,但林希知道,人参不是天天都能卖的。 赶上了,碰上有需要的人,她才能挣这个钱。 最稳妥的还是开店,开连锁店。 “小财迷,知足吧,我几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看来,我下半辈子,要靠媳妇养活了。”宋从安揉着林希的脑袋,微微叹息道。 媳妇太厉害,显得他好没用。 “嘻嘻,那你以后可要对我好点,再敢不尊重我,瞒着我私自做啥决定,到时我就不给你饭吃,让你露宿街头去。”林希故意凶巴巴的道。 宋从安是有些大男子主义,但在林希的不断调教下,已经好了很多。 不尊重她? 现在,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她还是要时不时的提点一下他。 免得他一骄傲,得意忘形了。 “我哪儿敢啊?下半辈子,还指望着媳妇养我呢。”宋从安轻笑道。 他知道媳妇是开玩笑,故意那么说的。 但他乐意被媳妇管。 如果厂里的人,见到他这幅样子,估计要惊掉下巴。 这叫着喊着要吃软饭的人,还是他们的宋厂长吗? 在厂里,宋从安可是铁面无私的一个人,以种种雷霆手段来行事。 厂里的人,就没有不怕他的,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 就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在媳妇面前,完全是老虎变成了猫。 家里家外,判若两人。 “好啊,好啊,我养你,求之不得。”林希搂着他的脖子笑道。 宋从安一个反手,把媳妇翻到了下面,开始了二人的甜蜜时刻。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两人才沉沉睡去。 79年就这么悄然而过。 80年的大年初一,如期而至。 林希一直睡到大中午才起来,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她的心情很好。 新的一年,她的挣钱计划,要加大步伐。 改革的春风,也将越吹越暖和。 这一天,来拜年的人很多,大多都是厂里的人,大家都是热热闹闹,来拜个年就回去了,不用留饭。 初二的时候,林希一家四口,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礼物去给何静拜年。 这是林希作为女儿,第一次在大年初二回娘家。 过去的几年,她们相隔两地,想去拜年也做不到。 这也是何静第一次,大年初二接待女儿女婿上门拜年。 她显得很是激动,一大早就起来忙活,生怕招待不好。 “哎呀,大宝,小宝,好久不见,想死小姨了。”林希她们刚进门,林想就夸张的,把两个小家伙搂进怀里。 “小姨,我也好想你,上次见你还是去年,这都过去一年了,我可想你了。”希阳搂着林想,撒娇道。 “哈哈,嗯嗯,上次见可不就是去年吗?”何静也笑道。 这两个外孙最招人喜欢,她恨不得天天陪着他们。 “姥姥,我也好想你。”听见姥姥说话,希阳赶紧又扑到何静的怀里。 相比起希阳的活泼,青林就显得安静多了,“姥姥,二姨,小姨,过年好。”他一一的打着招呼。 沉稳又不失礼貌。 “哎,真乖,青林快过来,让姥姥看看。”何静没有厚此薄彼。 两个孩子都是她的外孙,都很好,她都喜爱。 林盼见自己抢不到孩子,赶紧把吃的往他们手里塞。 很快就把孩子们哄到了自己身边。 这边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而千里之外的宋家庄,却是另一番景象。 同样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姚玉兰也是一大早就起来准备。 今天,她的女儿新女婿,是没法回来给她拜年。 来的依然是宋大毛两口子,和宋英一家人。 宋大毛两口子是过来送礼的,再有几天,宋大牛他们就要出发去京都。 她拿了些自己家产的东西,送给他们。 宋英则是过来问宋大牛,能不能带她们一家去京都。 她男人在公社里上着班,工作虽然体面,可却挣的不多。 眼看大哥,大姐家里,都有人在京都挣钱,他们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过自己家。 她眼红了。 第319章 眼红也没用 宋英眼红于大哥大姐家的日子,也想让自家男人去京都闯荡一下。 可让他男人或者她去看店,或者开店,她又觉得拉不下那个脸。 她就想让她男人,去她四哥厂里上班。 可年前她给她四哥打过电话,她四哥没同意。 这不,大年初二,她一家人全过来了,她就想说服这个大哥,让他带自家男人先去京都。 等她家男人安定下来,她们娘几个再过去。 二哥宋从富去年去要工作,没要成的事,她知道。 但她觉得四哥之所以不帮二哥,是因为她二哥没啥本事,弄进厂里去,也干不了啥事。 她家男人就不一样,她家叶建星可是在公社上班的人,端的是铁饭碗。 去京都,自然是还端铁饭碗,不可能和他们一样,丢人现眼的去开那卖吃食的店。 又脏又累还不体面。 她家建星,天生就是干那体面工作的人。 四哥和大哥的关系好,没准四哥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不赶他们回来呢? 抱着这样的心思,她开口了,只是一切注定要让她失望。 “大嫂,你们哪一天走,我让建星去送送你们,你看你们拿这么多东西,坐火车也不方便。” “他好歹也算是个文化人,也能帮你们认认路,干脆让他直接把你们送到京都,顺便去给四哥拜个年再回来。” 宋英打着帮忙送人的借口,说是给他们送去再回来。 可人都去了,他真的愿意再回来吗? 宋英一开口,姚玉兰就知道她啥心思。 只怕是去了,就不想再回来,非缠着他四叔给安排工作不可。 他要是愿意去开店,姚玉兰她们,可能还会考虑一下,带他去。 叶建星和宋从富不同,人家肚子里有点墨水,好歹还在公社上着班。 可听这意思,宋英不想让自家男人去开店,只怕是想进厂。 这个,姚玉兰就做不了主,也帮不上忙。 “小妹啊,不用麻烦建星,他还要上班吧,耽误不起。”姚玉兰直接拒绝道。 “再说也没多少东西,我和你大哥拿得了,到了京都,大柱他们就会来接我们。” 姚玉兰他们真的不需要人送,京都他们之前去过,认识路。 “是啊,建星的工作可耽误不起。”宋大毛也跟着说道。 这个小妹的心思,她多少能猜到一些,可四弟妹的性子她更是知道。 他们想来个先斩后奏,逼迫他们。 可这招对四弟妹和四弟来说,不好使。 “没事,他上班不着急,请几天假就是,大哥大嫂的事,是大事。”宋英的打算就是让叶建星请假过去。 等那边工作安排好了,再辞去这边的工作。 她的想法是很好,可没人敢答应她。 叶建星肚子里是有点墨水不错,可就是因为他在公社上班。 平日里,总是自视甚高,看不起人,根本没把这些穷亲戚看在眼里,也没把他们当回事。 甚至觉得,有这样的亲戚很丢人。 包括宋英,也有点自命不凡,总是以自己是城里人自居,不愿和她们这些乡下人,过多接触。 一年到头,也只有初二这天会回来下。 就算是回来,也不愿多和她们这些姐姐、嫂子交流,只和刘氏嘀咕。 吃完中午饭,拿上东西就赶紧回去。 生怕晚走一会,就沾染上乡土气。 今年倒是难得的过来,专门找姚玉兰聊天。 可惜,找了也是白找。 叶建星的为人如何,宋从安自然是知道的,他才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所以接到宋英的电话后,他就和姚玉兰他们说过,叶建星要是想过去开店,倒是可以带他们过去。 要是想进厂,坚决不能带去。 宋从安都这样说了,试问谁还敢带他去? 姚玉兰咬住不松口,宋英没办法,只好去找她爹。 她是宋老头的
相关推荐:
反派不是这么当的[穿书]gl
炮灰的逆袭[快穿]
初秋知深冬gl
难言(叔侄 1v1)
读书为了睡爱豆(gl纯百
快穿女配:花式撩男无下限
北里山招/小倌沉浮记(H)
金大宝哪里跑!(第一部)(H)
我在师徒虐文里当绿茶
素锦图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