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的陈述内容,扭头看向受害人委托律师席位: “对于被告人委托律师的陈述,受害人委托律师还有什么其他要讲的吗?” 苏白抬头看向审判台席位开口回答: “我方没有什么其他要讲的了。” “好的。” “既然这样,那就驳回受害方提出来的关于这一点的异议。” 咚咚,法槌落下,沉重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庭审场。 在听到驳回受害方提出来的申请时,余成满足的长呼口气。 满脸笑意的看向受害人席位上的苏白。 现在第一个判定他已经胜利了。 算是开了个好头。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案子的认定当中。 或者说在这个案子的答辩当中。 他并没有看到受害人委托律师苏白像网上传的那么神乎其乎。 百分百胜率? 100%胜率怎么还让他在庭审上的第一个判定成功了? 有了这一个开头,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对面的这个100%胜率的苏律师,也终会在庭审上被他所击败! 想到这一点,余成脸上的满足笑意更甚。 受害人委托律师席位上,李雪珍目光紧盯着余成。 只是一个小小的判定,偏向于被告人方就认定这场案子必定会胜诉? 想什么呢! 这个案子,苏律师绝对不会败诉的好吧! 望着余成脸上满足的笑意,李雪珍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败诉? 败诉是不可能败诉! …… 第392章 这一次打你脸了吧?不嚣张了? 这个案子的相关重要判定点并不是在第一个判定有没有预谋的想法上。 而是在第二个判定,董白浩知不知道董果果未满十四周岁上。 未满14周岁是幼儿,已满14周岁是妇女。 这一点在主观上的差别才大! 才是判重情节的主要关键! 如果判定董白浩知道董果果未满14周岁,选择强行侵害。 那么在主观上就达成了侵犯的幼儿的想法。 这样判定情节会更加恶劣一些。 对他的自首立功表现,减缓刑罚,难度会大大的增加。 审判台席位上,针对刚才第一点进行判定后。 徐如风目光环绕了一眼庭审各方席位。 “现在关于第一点判定,各方均没有任何的异议。” “那么下面进行第二点判定。” “董白浩是否知晓董果果未满14周岁。” 徐如风在说完这句话后,抬头看向受害人委托律师席位。 “对于这一点,受害人委托律师有没有什么想要陈述的观点?” “有的,审判长。” 苏白开口回答:“在这一点上,我方认为董白浩是知晓董果果未满14周岁的。” “首先有一点,那就是冯云霞刚刚已经陈述过了。” “董白浩经常会询问董果果的情况,并且在见到董果果的时候还会经常的打招呼,或者是开玩笑之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冯云霞多次告知董白浩,董果果的年龄。” “作为一个关心孤儿寡女的人,并且格外关心董果果的人身上。” “在这种的情景上,不存在不知晓董果果年龄的情况。” “说是忘记了。” “大概率是为了逃避法律的刑事责任而找出的借口。” “关于这一点,我想请审判长依照相关的法律情景,和客观的事实环境来对董白浩是否知晓董果果的年龄未满十四周岁进行判定。” 说白了。 作为一个同村的,并且是经常打招呼,经常打照面,还刻意去关注董果果的人。 说不知道董果果的年龄。 根本不现实!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说从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来讲,就算是知道也要故意装作不知道。 来逃避自己的刑事责任。 这也是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常用手段。 但是这种常用手段一般审判长不会采纳。 因为审判长除了要听取相应的口供,还要看法律情景和现实情况。 就比如说…… 一个明显是幼儿的女孩,你非要说她看上去和20多岁的女人一样。 这种情况审判长会采纳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吗?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 审判长进行判定的方式并不是犯罪嫌疑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是要结合着事实,结合着相应的情景来进行一定的判断。 在听完苏白的法庭陈述后。 徐如风作为审判长微微点头,按照苏白的陈述,这种法律情景的确存在。 作为一个经常关心自己后辈的同村人。 基本上不存在,不知晓对方具体年龄的事情。 就算是不知晓,那么在个人的主观上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如果说董果果是12到13周岁,与14周岁仅差1到2岁之间。 那么,在这种个人主观的大概印象上,会有一定的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十周岁与14周岁之间差了四岁。 在孩童时期,这四岁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仅凭借董白浩自己的个人陈述并不能够来证实他不知道董果果未满14周岁的事实。 这是徐如风的看法。 不过具体的情况。 还是要听一下,被告方委托人的观点。 于是徐如风开口:“对于这一判定,被告方委托人有没有什么要陈述的?” 余成也清楚这一判定的重要性,当即开口表示: “有的审判长。” “董白浩在这个案件中陈述的是,他并不清楚董果果未满14周岁。” “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董果果,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从面相上不容易分辨出是否未满14周岁。” “可能在这一点上,董白浩存在一定的错觉,认为董果果已满14周岁。” “所以我方认为,依照这一个观点,可以采纳董白浩所陈述的口供。” 在听到这一点,苏白当即反驳: “被告方委托律师请注意一点!” “刚才我方陈述的内容是,作为一个同村人,作为一个关心董果果,经常询问董果果状态的人。” “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董果果的大概年龄?” “就算是董果果的面相比较成熟,趋向于已满14周岁。” “可是作为同村人他不清楚这一点儿吗?” “董白浩又不是说外出工作很久没有回村,他是一直在村里面待着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于村里面的一些事情,掌握的相对来说比较多。” “所以说基本上不存在从面相上来看的这一种情况!” 苏白只表述了一个观点。 说白了。 那就是从面相上看可以,但是看面相只是针对一些不熟悉的人来看的。 或者是一些不常见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用面相判定对方的年龄,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现在是董白浩经常和董果果,还有冯云霞会接触。 他难道不知道董果果的家庭条件吗? 换句话说,他在当初冯云霞告知他董果果才十周岁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丝的惊讶。 在这种环境和情景之下,董白浩不可能不清楚董果果未满14周岁的情况。 基于这种情况,被告人委托律师的陈述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情景。 余成在听完苏白的陈述后,还想要继续反驳。 可是却被审判在席位上的徐如风打断。 “被告方委托律师暂时先不要进行反驳。” “被告人,我询问你几个问题。” 面对审判长的询问,董白浩点了点头: “好的审判长。” “你说你不知道董果果未满14周岁,你以为董果果十四五周岁了。” “但是你在村里那么长时间,难道就没有听别人提起过董果果的情况吗?” “或者说你没有听别人提起过冯云霞家里面的情况吗?” 董白浩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知道董果果十岁左右,说自己认为十四五岁的确是为了逃避法律上的责任。 这个问题…… 沉默了几秒,董白浩开口: “审判长,我在村里听别人说过董果果的情况。” “因为经常碰面,也知道冯云霞家里面比较困难。” “你知道冯云霞家里面的情况,那你为什么不知道董果果未满14周岁,这一点你怎么解释?难道平常没有人和你说过吗?” 这个问题,董白浩更不好回答了。 在会面的时候,余成就已经告诉过他在庭审上最好不要撒谎。 因为根据他的口供,法院完全可以进行证实。 如果证实口误有错误的话,那么会加重刑罚。 不能说谎,也不能回答。 董白浩干脆直接保持沉默。 面对董白浩的沉默,徐如风作为审判长并没有继续追问。 而是把问题抛给了余成:“被告人委托律师还有什么想要继续陈述的吗?” 面对询问。 余成同样陷入到了沉默。 刚才他的确想进行反驳,可是现在审判长的询问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那就是在法定的情景中认为董白浩是知晓董果果未满14周岁。 再有一点是审判长的询问,也进一步证实了董白浩知不知道董果果的年龄,与看面相并无直接关系。 他继续陈述也是无意义的陈述。 索性不再继续陈述了。 “审判长,我方没有其他需要陈述的内容。” “好的。” 徐如风微微点头,敲响法锤。 “针对董白浩是否知晓董果果未满14周岁这一判定。” “各方都已经陈述了相应的观点。” “对此,合议庭进行判定——” “依照相应的法定情景,董白浩的口供认为董果果已满14周岁。” “并没有法律依据,反而从其所在的环境出发。” “董白浩是知晓董果果未满14周岁的。” “以此进行判定。” “对于以上判定各方有无异议?” 检方:“无异议。” 余成脸色不太好:“无异议。” 苏白深吸口气:“无异议。” 这一判定完成,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这场庭审的判决结果。 董白浩死刑! 这一个判定点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一判定结束后,李雪珍紧绷的小脸有了笑意。 然后眼睛放亮的朝着被告人委托律师席位看过去。 意思简单明了……你刚才不是在挑衅吗? 不是认为这场庭审你赢定了吗? 现在呢? 被告方委托律师席位上的余成在注意到李雪珍的目光后,脸色微微有些不太好看。 这一判定的确很关键,但也不意味着这场庭审他败诉了! 只要在接下来的答辩和法庭陈述中,一直抓住这个立功表现,那么就还有机会! 看到余成脸上的表情,李雪珍扭过头: “苏律师,这场庭审的主要判定都已经结束了,这场庭审咱们是不是要胜诉了?” 苏白注意到李雪珍刚才的行为,又听到李雪珍这么问,笑了笑开口: “这场庭审目前的两个关键判定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认定的立功表现了。” “如果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认为这个立功表现能够减刑,那么就会败诉。” “如果认为情节特别恶劣,立功表现不足以减轻情节,那么就胜诉。” “我个人认为的观点是不足以减轻情节。” “因为董白浩明知董果果是未满14周岁的状态下进行的侵害和残忍杀害。” “这一点情节太严重了。” “哦!” 李雪珍重重点点头。 “我明白了苏律师!” 听到苏律师的话,李雪珍放心了不少。 苏律师认为,这场庭审能够胜诉,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外情况了! 对面那个律师,怎么说呢,在这场庭审上一直表现的有点不太对劲。 似乎就是想要在庭审上胜诉,踩着他们白君律师事务所的名气。 可是…… 李雪珍悄悄的瞅了苏白一眼。 这也是庭审的律师,可是苏律师! 怎么可能会输! 现在……只需要等着审判长继续庭审流程宣布判决结果就可以了! 美滋滋! 李雪珍心里默念,又下意识的看了苏白一眼。 …… 第393章 法庭陈述,她只是个十周岁的小女孩! “审判长这个判定判的好,这个判定不错!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一个村里面还经常见,经常刻意的去开玩笑,怎么可能不知道年龄?” “就算是不知道准确的年龄,但总知道大概的年龄吧?” “不可能一点都不清楚!” “审判长的这个判定错不了!完全按照客观事实去判定了!” “对!审判长这个判定的确是站在了客观的事实上进行判定的。” “被告人说的话都是为了推卸自己的刑事责任故意这么说的,只不过是被审判长看穿了进行正规的判定而已。” “这个判定,我只能说判的好,当然对于被告人判个重刑更好!” “……” 观看本次庭审直播的不少人,对审判长进行的这一个判定,都发出了叫好的声音! 怎么说呢…… 看着犯罪人员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和审判长公平的判决。 观众们自然会带入到法律公平公正的角度,自然而然的赞同这种判定。 直播间的弹幕上,也是一致的好评。 …… 而另一边。 庭审场上。 在针对总结的两个判定结束完后。 徐如风将其进行了整理,并且对整个案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根据目前的情况…… 该判定的都已经判定完成。 现在就需要确定,自首有立功情节是否可以进行减缓刑期,这个案子就算是基本判定了。 而这一点,在先前各方都已经进行过答辩。 各方的陈述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基本事实和各种观点已经答辩完成。 徐如风环绕了一眼庭审场的各方。 对于这最后一个自首有立功表现是否需要减缓刑期。 在本次庭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法庭陈述中可以进行陈述。 咚咚! 法槌敲响。 徐如风开口:“目前庭审的各个判定观点已经完成。” “各方答辩内容,合议庭也已经了解。” “对于被告人董白浩有自首情节的立功表现是否减缓刑期,进入最后的法庭陈述环节。” “现请各方开始法庭陈述,先从检方开始吧。” 听到进行最后的法庭陈述环节。 庭审场上各方的当事人,都有着不同的反应。 其中最紧张的就是董白浩。 毕竟进行完法庭陈述,就要进行判决。 这关乎着他是要判死刑,还是死缓。 判死刑人没了,判死缓,多做些年牢,还能活下来。 所以在听到审判长的话,董白浩显得尤为紧张,将目光落在了余成身上。 余成示意其不要紧张,安静的听着检方的法庭陈述。 检方的法定陈述,是基于事实出发,对于该案件的各个详情和主观方面进行了汇总。 并且认为从第二个判定方面,也就是董白浩在明显知道董果果,未满14周岁实施侵害并将其残忍杀害,这一点涉嫌的情节过于严重。 不支持自首立功表现减缓刑期,所以依旧保持着死刑的观点。 在检方陈述的过程中,还特意强调了刑法中对未成年人,未满14周岁和幼儿与儿童之间的刑事犯罪区别。 以及相应的重点和情节严厉程度。 这几点表现,都表明了公诉人的态度,不支持减缓刑罚,不支持判决死缓! 公诉人在法庭陈述当中陈述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 在陈述完毕后。 审判台席位上徐如风点头,继续让被告人委托律师余成进行陈述。 余成知道,这场庭审要想胜诉,需要抓住的重点还是自首,还是认为有立功表现就应该减缓刑期。 “审判长。” “我方还是想重点强调一下案子的总体经过。” “本次案件的总体来说,如果没有董白浩的自首情节,那么这个案子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悬案。” “也很有可能没有人知道董果果是被侵害,而后被杀害的。” “或许在几年后有人找到了董果果的尸体,但是那个时候所有的证据都已经没了,只有白骨。” “从这一点来看……是不是能够说明董白浩自首情节对这个案子的破案有多重要?” “这就是董白浩的自首,对这个案子有着重大的立功表现。” “如果董白浩不自首,我想请问庭审上的监察官和执法人员。” “你们觉得这个案子是会成为一个悬案,还是会找到董白浩是真正的犯罪人员?” 公诉人林秋水平静开口:“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可能会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会找到董白浩是真正的犯罪人员的证据。” 听到这话,余成笑了笑:“我赞同公诉人的看法。” “在很多时候,正义的确会迟到,不会缺席。” “可是正义就没有缺席的时候吗?” “公诉人作为检察官,应该也清楚有很多案件,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如果没有董白浩的自首,那么这个案件就连最基本的董果果是失踪,是被拐卖,还是被残忍杀害,这一点可能都定性不了。” “这一点都定性不了的话,那么董白浩是不是可能逍遥法外了?” “我想请问公诉人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林秋水知道余成这是在借助他的回答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回答。 见状,余成暗叹了口气,然后继续开口: “实际上,董白浩是有着逍遥法外的可能性的。” “但是他选择了自首,为什么选择自首?” “是因为他想自己承担自己所做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这有错吗?这没有错。” “如果有这种自首情节,对案件的调查和展开有着重大贡献,依旧不能减缓自身的刑罚。” “那么自首有什么意义?” “一般的自首,按照这种情节恶劣的案件来讲,从死刑判决为死缓的确不是太合适。” “可是在这个案件当中,董白浩是有着重大立功表现的,我方想请审判长能够从这方面进行着重的考量。” “从而进行判决。” “审判长,以上是我方的陈述内容。” 余成的陈述内容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说的立功表现也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苏白听完余成的陈述后,抬头看向审判长席位。 这是最后一个法律陈述环节。 判定死刑或者死缓,都需要来依照审判长的主观。 这个案子既可以判决死刑,也可以判决死缓。 说到底还是要看审判长的想法,认为这种立功表现是否能够减轻刑罚。 在听到徐如风让受害人委托律师进行陈述的时候,苏白深吸一口气,缓缓陈述: “审判长,我方陈述如下:” “首先,我方并不否认被告人董白浩在这案件中自首环节的立功表现。” “但是我并不赞同被告人委托律师的说法。” “被告方委托律师刚才的陈述,主要是从如果董白浩不进行自首,那么这个案件可能会永远的成为了一个悬案。” “可是实际上一名十周岁的幼儿失踪,如果长达一定的时间的话,那么肯定是要进行排查摸除的。” “就算是没有其他方式,就算是冯云霞逐个逐个的去问问,当天在街上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人见过董果果。” “也能推算的出来董果果在哪里出的事。” “依照现在的刑侦手段,基本上可以判定出董果果发生了什么,是失踪还是被他人杀害,亦或者是被拐卖。” “要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董白浩是有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如果没有他的误导,那么案件的推进会不会更快一些?肯定会!”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个案件被破案的可能性都极大。” “不存在被告人委托律师所陈述的成为一个悬案的可能性。” “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而且这个案件,董果果的失踪在当时村里面的影响力也非常的大。” “全村的人都帮忙寻找董果果的去向。” “董白浩也是在这个时候很慌张,害怕被发现。” “所以才进行的自首,而不是被告人委托律师所陈述的,董白浩是因为心里面的自责,想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去自首。” “他难道想坐牢吗?他难道不知道可能会被判死刑吗?” “他知道!” “并且他心里也非常的清楚这个案子,到最后肯定可能会调查到他身上。” “刚才被告人委托律师询问公诉人,这个案子会不会成为悬案,或者说会不会抓到犯罪凶手董白浩。” “公诉人回答了不会成为悬案。” “为什么公诉人能这么回答?” “因为现在的刑侦手段已经能够解决掉大部分案件了。” “这个案件如果受到重视,那么被调查出来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而不是被告人委托律师所陈述的董白浩可以逍遥法外。” “
相关推荐:
假想情人(H)
龙的新娘(高H)
囚徒(H)
残疾大佬的18X纸片人
问情[NPH修仙]
蜜桃女孩
重生之被主角勾引的日子
重来一次
【西幻】魔法红玫瑰
養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