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架上。 韩数听话地坐在椅子上,被吼得也有些茫然。 赵老爷子可能觉得自己刚才声音有些大了,略有些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你不要乱动,坐着就好。” 韩数点了点头,乖乖坐着。 赵远芳被自家老父亲弄得有些莫名其妙,看样子不像是在为难韩数的样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说,你爷爷这是怎么了?”轻声问自己的儿子。 赵时律看了一眼坐着的韩数,韩数对他露出一丝笑意,眉眼一弯。 他心下大定,深吸一口气,“妈,韩数怀孕了。” 29 ☆、婚礼 赵老爷子虽然从韩数那里知道这事, 但明明白白地听到自己孙子亲口承认, 就像一块巨石落地, 心里的震动还是强烈无比。 赵远芳、张大海全部望向韩数,书房里有一瞬间的寂静, 所有人都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很快,赵远芳回过神来, 惊喜地说着,“这…这是好事啊,你们两个孩子怎么到现在才说” “也是刚知道不久。” “多久了?” 赵时律那天人都是飘得, 但关于孩子的一切他记得清清楚楚。检查的时候是七周, 现在应该孕八周多了吧。 “八周了。”他说着,又道:“爷爷, 妈,我们已经领过证。” 赵老爷子一听,不怒反喜。 “好,孩子都有了, 是应该把证领了。时律这事做得对, 拖泥带水, 含含糊糊不是我们赵家人的做派。” 赵远芳先是愣了一下,很快也欢喜起来。 这样的情景, 韩数有些羞涩。她把头微低着, 没有与任何人的眼神对视,也没有看任何人。毕竟事关自己,还是这样的事情, 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赵老爷子故意板着脸,背着手说道:“你们孩子也有了,证也领过,何时办婚礼啊?” 赵家人果然不拖泥带水,这才初次上门就谈婚礼的事情,速度之快。猛不丁一听,还真不知道怎么接话。 婚礼这事,韩数还真没怎么想过。按她的想法,婚礼是能简就简,不办也可以。但那仅是她一人的想法,只因她前世曾经有过,觉得挺累的。 可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家人的事情。于是她看向了赵时律,赵时律当然想大办,此时也犹豫了。 一来是她的身体情况,刚怀上孕不能太累,二则怕她有些不太情愿。他们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缘由,他身为当事人,自是看得明明白白。 要是没有这意外到来的孩子,恐怕数数不会和自己… 赵远芳看出一些门道,坐到韩数的身边,拍拍她的手,“我们赵家在南城是有头有脑的,按理来说婚礼应该大办。但是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还听说有人旅行结婚什么的,什么都不办。” “那怎么行,一定得办,还要大办。” 赵老爷子说着,脸鼓起来。 他们赵家现在当家人的婚礼,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算起来,赵家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热闹过,太过冷清了一些。 加上他近些年身体不太好,老在国外呆着,南城的那些老朋友们可能差不多都快把他给忘了。他要让那些人看看,他们赵家后继有人,子孙绵长。 他目光盯着赵时律,孙子能干。不光是把赵家带上另一个高峰,而且在婚事上也没让人操心,一提婚事,孩子都有了,真给他长脸。 赵时律接收到爷爷殷殷期盼的目光,看了一眼韩数。 韩数在他的眼神中看出期翼,心里一软,竟是半点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来,“妈,婚礼当然是要办的。只是…” “你们想办就好,其它的事情都不要你们操心。时律只管忙他的工作,你只管做自己的事情,不用你们插手。”赵远芳一听她愿意办,高兴得连忙打断她的话。 她脸色还带着犹豫,不是这样的。 两家人结亲,还得见父母。 可是她已有好几年没有回过江市,她和父亲的关系也不好,加上根本不亲近的继母和弟弟,再说她还那样一个名声不好听的生母。 前世里,她赌着气,根本没有通知他们。 但是沈夫人还是请了他们。 想想那次,并不是很愉快的事情。他们和她有隔阂,她对他们有怨气。大家都做着表面功夫,不冷不淡的,弄得气氛很是尴尬。 好在他们在婚礼第二天就回了江市,后来再也没来找过她。直到她重生前,她都没有再回过江市,也没有见过他们。 赵时律深邃的眼神看着她,将她的犹豫挣扎看在眼里,大概明白了她的担心。 “妈,婚礼的事情先别急,数数才怀上孩子,还要仔细静养。至于办婚礼的事,也得先见见她的父母,然后再说。” 赵远芳一拍脑门,“哎哟,看我,真是高兴得过了头,连礼数都忘得一干二净。确实是要先拜访亲家那边,再商量婚事。” “妈,这事等我和数数抽空回一趟江市再说。” “好,好。” 赵老爷子脸色也缓和下来,的确是他们太心急,连基本的礼数都顾不上了。按理,时律要先登门去拜访韩数的父亲。 “行,时律啊,这事你们抓紧。” 赵时律应着,眼神并未离开自己的小妻子。 赵远芳将婚事先搁在一边,关切地问道:“数数啊,你快告诉妈,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这姑娘她一见就喜欢,难得是儿子也喜欢。她是越看越满意,这姑娘真不错,一进赵家门就怀了孩子,她就要当奶奶了。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儿子有许多的愧疚,也有许多的遗憾。 在儿子需要她时,她没有在身边。 他什么时候学会走路,他什么时候开始说第一句话,他什么时候会跑,她统统没有参与过。她只能从奶妈的嘴里听说,了解他的事情。 时间过得真够快的,那个她深深觉得对不起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自己也要当父亲了。不能成为合格的母亲,她一定会是一位合格的奶奶。 要是时律的父亲在天有灵,能知道时律要结婚,而且即将要当爸爸,不知道有多开心。她脑海中现出一张带笑的脸,狭长的眼中全是笑意,在微笑地看着她。 眼眶一湿,差点落泪。 幸好屋子里的人都看着韩数,她略一低头,装作不经意地擦拭着眼睛。再抬头时已是神色如常。 张大海没有看韩数,他的目光都落在赵远芳的身上。看到她的动作,再看到她略微发红的眼眶,恍然明白了什么。 韩数被几双眼睛盯着看,赵老爷子也在等着她的回答。 她感动不已,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就像她以前在沈家时,沈夫人也会时常问她,想吃什么,爱吃什么。 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是希望能得到回应的。他们愿意为晚辈付出,哪怕能替孩子们做一件小事情,都觉得无比满足。 要是她说没什么想吃的,肯定会收到几双失望的眼神。 于是,她像是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想吃又酸又辣的,不要荤菜。” “好,好,妈去安排。” 赵老爷子在后面喊道:“让厨房多做些花样。” “知道了。” 赵远芳说着,人已下了楼。 书房里的四个人大眼瞪小眼,赵老爷子有心想说些什么,一想到自己刚才还在质问人家姑娘,颇有些拉不下脸。 张大海到底不是真正的长辈,也不好说什么。 还是韩数打破僵局,对赵时律说着,“你不是说要带我好好参观一下老宅吗?” “时律,你赶紧带韩数四处走走,仔细一些,别累着她。”赵老爷子大手一挥,让他们离开。 他们走后,他立马朝张大海招手,“大海,你等会李律师过来一趟,我有事让他做。另外,你把我的字典词典和《楚辞》《易经》都找出来,我得好好给曾孙或是曾孙女取个好名字。” 他说着,眉梢都带着喜悦。 张大海也沾染了这份欢喜,赵家已经好久没有这样欢乐的气氛了。那位韩小姐看来是个有福气的,一进赵家就带了喜事。 大小姐今天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他看在眼里,也跟着高兴。 那边赵时律带着韩数在小花园里走着,老宅的布置中西合璧,既有西洋建筑的风格,又有些江南园林的雅致。 赵时律不停看着旁边眉眼温和的姑娘,内心充满感激。时光荏苒,一晃经年。他看着长大的丫头已经亭亭玉立。 曾经多少个梦中,他梦到自己能接近她。 梦醒后面对的却是她冰冷的眼神和漠然的无视,那种落差和煎熬充斥着他的内心。他渴望着,又被她的冷若冰霜打击得溃不成军。 像这样两人并肩漫步着的画面,他连做梦都觉得奢望。 而今,他略一侧头,就能看到她完美的容颜。 他的手伸过去,轻轻牵着她。 她微低着头,没有拒绝。脑子里却是在想着江市的人,若是按她前世的脾气,她是不会去请那些所谓的亲人。 可是重活一世,她有了往后十二年的人生阅历。不光是性情变得豁达许多,想问题也没有那么偏激了。 她不喜欢父亲,父亲未必见得喜欢她。 或许是迁怒,或许是男人的自尊心受损。所以除了逢年过节,他几乎不会去看她和奶奶。明明是住得不远,却像是隔着千山万水。 记得小时候,她还什么都不懂。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有爸爸,爸爸却不和她住在一起,也从不关心她的。就算是碰到,都是极冷淡的,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她。 有一次,她听到同学们的议论,他们议论那个生她的女人,还提到了她的父亲。 她没忍住,跑到爸爸的家中。 可是无论她怎么哭,怎么求,爸爸都无动于衷,脸色复杂又难看。 最后,是奶奶找到她,把她带回了家。从那以后,她没有再要过爸爸,也没有再去他们家。他们就像是陌生人,彼此视而不见。 多年的隔阂,不是说解就能解的。 “我们…真的要回江市吗?”她轻声地问着,对于他来说,江市恐怕也不是有什么美好回忆的地方吧。 “好几年没回去了,我们就当是回去看看。” 他淡淡地说着,在一棵树荫下停往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数数,不为别人,只为我们自己。我们长在那个地方,过去都是不可磨灭的。你不喜欢他们也好,憎恨他们也好,回去看看又何妨。” 是啊,回去看一眼又怎么样。那里是她和他一起长大的地方,承载了他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他们有过最亲的亲人。 他们的阿婆们。 至于父亲一家,要是愿意来喝喜酒就来,不愿意来她也不勉强。 “好,我听你的。” 赵家老宅存在了近百年,院子里的树林都已长成。大树成荫,就算是在这炎热的天气,也很是阴凉。 细细的微风吹过,带来些许热气。 韩数的脸微微泛着红晕,白瓷般的皮肤像染上薄薄的一层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鉴宝狂婿
顾氏女前传
将军在上
深宵(1V1 H)
淫魔神(陨落神)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红豆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