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残废弃子穿书后在娃综摆烂了 > 第67章

第67章

太守等人也纷纷施礼。 鹿骊大会除了选拔人才、耀武扬威的目的,也是魏家与各地太守相互联络,促进联合的一个场合。 今日这些受邀前来的各地太守,无不是魏劭父亲在时便有的老人。前几日起,魏劭便相继与赶来的这些人会过面了。他们自然也都与徐夫人打过交道,盼着与她会面。只是徐夫人如今不大见客。此刻见她终于露面,争相上前向她问好。 徐夫人精神矍铄,面带笑容,与人一一寒暄,见众人目光随后落到小乔身上,笑道:“老身年已迈,幸而我魏家中馈继承有人,此我孙儿新妇乔氏,深得我心。今日便由乔氏代老身击响金鼓,为我幽州健儿鼓舞声势!” 小乔在众人略微的惊讶目光注视之下,不疾不徐往前一步,面带微笑道:“我来之前,祖母便告我,云今日到场的,无不是英俊豪杰、魏家肱股,叮嘱我万万不可失礼,当以叔伯拜之。诸位叔伯,纳我一礼。”说完向三面各施一礼。 众人见她年纪虽不大,却容色绝代,举动风华,应答大方,气度过人,不过一个照面,都觉眼前一亮,徐夫人如此荐她,何况她的身份还是魏劭之妻,不敢托大卖老,各自向她回礼。 徐夫人心情极好,大笑声中,复让小乔挽着自己的手臂,携她步入青龙门。 校场里的万众军士见徐夫人现身,万岁呼声四起。 徐夫人满面笑容,带着小乔,身后随了朱氏,在魏劭魏俨兄弟的陪护之下,登上鹿骊台列位。各地太守、贵族、以及受邀而来的客也纷纷各自登上四门观台列坐。两日前到的袁代、丁屈也被引入座位不提。 鹿骊台的视野极好,四面大风吹扬,从台上俯瞰脚下,但见巨大校场之内,军士方阵罗列一字排开,兵甲森严,武风雄浑,心胸也不由随之升起一阵激荡之感。 小乔知道魏俨魏劭兄弟就在近旁,四目正观着自己,心中对这两个魏家男人实在膈应,却丝毫没有分心,眼中更看不到这两个人。她只望向徐夫人。在徐夫人带着鼓励的目光之中,深深呼吸,吐完胸中浊气,迈着稳稳的步伐,走向设在鹿骊台中央的那座巨大金鼓之前,从一个军士手中接过绑饰了红缨的铜槌,在万众瞩目之下,稳稳地挥臂击鼓,三声之后,伴着尚未消去的嗡嗡鼓振,朗声道:脐彼公堂,称彼篁觥!蒙我勇士,安守四方!万寿无疆! 彼时大风吹扬,合着鼓振之声,她清朗又充满了元气的声音,随风传送到了校场的四方上空之上。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校场起先沉静,片刻后,忽然再次爆发出了一阵合着她朗诵之辞的“万寿无疆”声,声来自四面,几乎震动云霄。 小乔将铜槌放回托盘,如来时那样,稳稳地走了回来。 她看向徐夫人,从徐夫人含笑的双眸中,她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了这次于她自己来说其实是个并不容易的“考验”。 她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神色看着平静,实则心脏还在飞快跳动,手心里也捏出了一层汗。 而今女人地位虽然普遍低下,但在魏家,却有过女人主政的一段岁月,也是靠着当时的徐夫人,魏家才渡过那段飘摇低谷,为后来的魏劭主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魏家徐夫人的面前,根本就没有所谓女子不能走出内堂之说。 小乔深知,以自己的资历,原本根本不可能以如此高的姿态,站在名为鹿骊台的这个地方的这个位置上,受着来自脚下万众的欢呼之声。 从她的本心来说,她也没有渴盼过去获得这样的荣耀——她从不觉得自己配得。并且更重要的,她的内心有些惶恐——自己今日受了这样的荣耀,日后却不能对等报答的惶恐。 但是徐夫人却将她推到了这个位置上。她无法拒绝。 小乔其实也不知道徐夫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己。既然蒙她看重,今日之事也无法推却了,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尽己之力,不要辜负了徐夫人的期待。 现在看起来,她完成的似乎还算可以。至少,应该是没有丢脸。 徐夫人让她坐到自己的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微笑道:“做的很好。” 小乔道:“蒙祖母的厚爱鼓励,我才幸不辱使命。” …… 金鼓之后,鹿骊大会正式开始。校场里军士威武之声四下此起彼伏,纷纷为隶属自己军团的出场健儿壮大声势。 魏劭魏俨二人要下去到校场里。来徐夫人面前辞了一声。 魏俨面带笑容,神色自若。 看着魏俨,小乔忍不住就想起魏劭那比女人还要女人的疑心病。 虽然并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怀疑上自己和魏俨有一腿的那个结论,但想起第一次遇到魏俨时,他盯着自己的那种目光,再看这两个人都在自己的跟前,心里忽然也膈应了起来。 小乔忍不住看了眼魏劭。见他正好盯着自己。便也不避让他的目光,微微扬起下巴,和他对盯了一眼。 魏劭仿佛一顿,脸色随之沉了沉,转身便走了。 魏俨随之,也下了鹿骊台。 这两只瘟神都走了,小乔终于觉得舒坦了起来,立刻寻找校场里阿弟乔慈的身影。 今天两场比武。骑射和搏击。先比的是骑射,也就是乔慈参加的项目。 比赛的内容,是将“骑”和“射”结合起来。在场地的终点设一用绳索悬挂的金钟。出战的所有武士从起点骑马出发,谁能避开对手阻挠,第一个以弓箭射下金钟,便是胜利者。不可击打对手的马匹,除此之外,可用采用任何手段阻挠对方。对于参赛武士的骑术、箭术,以及格斗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参加射钟的武士共有三十二人,除了乔慈,全部都是来自各地军营中的骑射佼佼者。已经各自纵马来到了出发点,等待着比赛开始。 小乔很快看到了自己的阿弟乔慈。 他今天十分精神。面若银盘,双眉如剑。一身白袍银甲,肩上挎着宝弓,腰间悬了宝剑,高高坐于□□的那匹青骢马上。 小乔心里欢喜,紧紧地望着乔慈。乔慈似乎感觉到了来自于小乔的目光,忽然转头看向身后的鹿骊台,冲她一笑,少年英雄的一股抖擞猛力之气,扑面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顺便,那个万岁,万寿无疆,这年代还不是皇帝专属。 第63章 12.4 鹿骊台位置显眼,万众瞩目,小乔知道此刻也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看着自己,见阿弟在台下和自己致意,鉴于自己身份,为避嫌起见,只望着他回了一笑,并无过多情绪表露,但双目中的鼓励之色却尽显无疑。 就在这时,小乔听到登阶方向,传来一阵仿佛带了韵律的木屐踏过石阶的脚步之声,于是转头望了一眼。 鹿骊台的阶上,现出了一个渐渐清晰的妃色身影。 她认了出来。是苏娥皇。 苏娥皇只手微提裙裾,拾级而上,身后左右相随了两个侍女,妃色身影映着青色石阶,摇曳婀娜,正往徐夫人的方向走来。 到了近前,她被拦了下来,停下了脚步。 鹿骊台的守卫走了过来,向徐夫人禀,说左冯翊公夫人苏氏到了,乞拜见老夫人。 徐夫人早已经瞥到了苏娥皇,却不动声色,也没转头去望,只道让她过来。 朱氏听到左冯翊公夫人苏氏,霍然转头,果然看到苏娥皇就立于那里,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守卫回去,放行了苏娥皇。苏娥皇来到徐夫人面前,先朝她恭敬下拜。 徐夫人微微笑了笑,叫她无须多礼。 苏娥皇再拜朱氏。 朱氏瓮声道:“起来吧。你虽寡妇,从前也是左冯翊公夫人,我不过一乡鄙妇人,如何受的起你如此大礼。” 她说话时,脸是微微扭向一边的。 苏娥皇面上依旧带笑,起身最后转向坐于徐夫人右手边的小乔,含笑道:“前次卢奴别后,我便时常想念妹妹,盼着能再与妹妹相见。今日方如愿以偿。” 小乔亦露出笑容,微微点头,道:“蒙夫人记挂,我甚感激。” 她两人说话时,朱夫人道:“你何时来的渔阳?竟也不提前知照一声,倒显的我们怠慢了。” 苏娥皇忙道:“夫人有所不知。鹿骊乃英雄大会,我有一侄儿名苏信,为中山校尉,骑射出众,有幸前来赴会。我此番前来,一为侄儿助威,二来,我虽多年未踏足渔阳,但心中时常记挂外姑祖母和夫人。故也借此机会,特意来拜望外姑祖母和夫人。昨日到的迟了,恨不能当即过府拜望,又怕扰了外姑祖母和夫人休息,是故未敢登门,想着今日一早来此拜望,也是便宜。” 朱夫人唇角微微勾了勾,不语。 台下校场正中,设作骑射之赛的场地已经圈定,起,点处,三十二武士各自跨上骏马,臂搭弯弓,跃跃欲试,正预备听号令出发。 苏娥皇指着中间一个身高臂长的紫袍青年,笑道:“他便是我侄儿苏信,虽比我也小不了几岁,在中山军中历练磋磨也有几年了,此番奋力拼杀,也得上司赏识,这才有幸来渔阳献技,贻笑大方了。” 小乔望了一眼。 苏信年纪二十出头,身高臂长,骑一匹乌骓马,鞍辔华丽,嵌着宝石,阳光下熠熠生辉,在一众武士当中很是显眼。他昂首挺胸,高高坐于马背之上,显得信心满满。 徐夫人亦看了一眼,点头道:“也是个少年英雄。” 苏娥皇忙谢她夸赞,略一迟疑,闪目之间,朝徐夫人走了一步,方抬脚,却听朱夫人道:“不知你今早也要来,这里便未替你设下位子。我见下头骑射就要开令了,你既为侄儿助威而来,还不过去玄武台入座?” 玄武台在鹿骊台的侧旁,专为渔阳城中前来观战的贵族妇女而设。 苏娥皇脚步停了下来,盯了朱氏一眼,随即笑道:“多谢夫人安排。如此我便下去了。待稍晚些,我再登门拜望外姑祖母于夫人。”说罢朝徐夫人和朱氏再盈盈一拜,又与小乔道了声别,这才转身,带了侍女,依旧袅袅婷婷地去了。 苏娥皇走了,徐夫人神色如常,朱氏冲她背影露出了一丝鄙色,鼻里淡淡哼了一声。 小乔看她一眼,面上丝毫没有表露,心里难免诧异。 没人比她更深刻感受过来自于朱氏的杀伤力,所以,她倒不是诧异于朱氏最后做出几乎是赶走了苏娥皇的这样的举动。 只是诧异于这个接人接物其实真的丝毫叫人挑不出错处的苏女,何以竟会这么招来朱氏的不待见。 朱氏说话夹枪带棒,毫不客气。 看来在她心目之中,除了自己,苏女也是个排的上号的厌恶对象了。 此时校场里的喧嚣慢慢静止了下来,全场屏声敛气,看向骑射场内蓄势待发的三十二骑武士。 小乔知道比赛要开始,也无暇再想别的了,专心观战,寻着弟弟的身影。 令号声中,三十二骑齐齐扬蹄出发,争相往百丈之外那个悬了金钟的终点纵马而去。起先三十二骑各行其道,等冲了将近二三十丈出去,马头渐分前后,冲在最前的一匹赤马之上的武士搭弓瞄准金钟,紧随其后的白马武士一棍扫去,赤马武士俯身避过,抽戟反刺,二人便缠斗在了一起。 历来规则,每人身上只限带三支羽箭,若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游戏王之冉冉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仙道空间   珊璐短篇CP文   带着儿子嫁豪门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满堂春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