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了。 赵砚迷迷糊糊还真又睡了一觉,等再次醒来,脑袋终于不疼了。他顿觉浑身松快,起身用膳后,带着人往天佑帝那去了。 天佑帝正无聊呢,见他来,连忙拉着他下棋。 赵砚为难:“父皇又不是不知道儿臣棋艺差,你可找燕大哥过来陪你啊!” 天佑帝眸色淡了淡:“朕倒是想,也要人家肯来,燕记生意那般好,朕总不能耽误别人挣银子养家。” 赵砚嗤笑一声:“父皇这个时候倒是知道别人要养家了。昨夜和六哥合起伙来坑他和四哥、五哥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呢。” 天佑帝丝毫不见尴尬:“你这话说的,儿子孝顺老子不是天经地义?朕只是换了一种自己开心的方式拿而已,就你这个不孝子整日只知道坑爹。” “得得得。”赵砚赶紧打住他,生怕他又扯到自己身上。 他父皇是越老越无耻了。 天佑帝呵呵笑了两声,又经不住咳嗽起来。 赵砚给他顺完气,最终还是陪他下起棋。只是没下两把,天佑帝主动丢了棋,无聊道:“你的棋艺确实太烂,不下了,还是雀牌更有趣。” 赵砚把棋子一个个收进棋盒子里:“这可是你主动不下的,可别说儿臣没孝心。” 天佑帝没搭理他,抬头往来的方向看,就见司礼监的两个小太监端着奏折来了。待走近后,朝两人躬身行礼,然后小声道:“陛下,许尚书呈上来的折子,让您务必瞧瞧。” 赵砚拧眉:“不是说了大婚休沐三日,怎得又呈折子上来。” 小太监小心翼翼道:“许是有什么十分紧急的事。” 赵砚接过折子,翻开,只看了两眼就笑了。 天佑帝挑眉:“何事这样开心?” 赵砚把折子递给他,天佑帝接过,扫了一眼,也笑了起来:“许老头终于撑不住了,打算辞官置士?比朕想的要没用啊!” 赵砚笑道:“许尚书是国丈,比父皇要年长许多,撑不住也正常。儿臣正打算组建内阁,这帮老臣肯定是要反对的。他辞官了也好,省得儿臣折腾他。” 先前天佑帝在位时,文武百官包括地方呈上来的折子都是通政使司送到御前。姜右相在位时还能帮着分担一二,姜右相被流放后,所有的折子就全由天佑帝一人处理。 饶是天佑帝身体底子再好,时日越久也受不住。 六皇子自认不算懒惰,但比之天佑帝的勤勉又差许多。他在位时,时常面对一大堆的折子欲哭无泪。 后来跟着赵砚回档几次,直接就崩溃了。 如今赵砚继位,论勤勉,他可能和他六哥半斤八两。若朝廷官员构架还是像从前一样,那他估计也要累死。 所以,创建内阁势在必行。 天佑帝挑眉:“你现在可以和朕具体说说,什么是内阁了吧?” 赵砚把从前看到的各种关于内阁信息在心里整理了一遍,才和天佑帝详细说起。 天佑帝听罢,拧眉问:“你就不怕首辅专权,有些折子到不了你的手上?” 赵砚:“内阁不是还有各大学士吗?首辅只能主持拟票,不能擅专,折子也只有分类和提意见的权利。并让司礼监负责批红,监督,内阁的人选除了忠心,也该互相制衡。具体怎么操作,还要慢慢琢磨。” 天佑帝温声道:“你如何想的就如何做好了,就算做错了,总归还有无数次反悔的机会。” 赵砚:“父皇说的是。” 天佑帝又问他:“你同意许尚书辞官,内阁你打算启用新人?” 赵砚点头:“自然是要用儿臣信得过,又忠于儿臣的人。儿臣瞧着许丛溪、林少卿、姚左都尉都不错……”内阁也不拘于翰林出身,只要忠心就好。 天佑帝附和:“许家儿郎是不错,就算许尚书辞官,你要组建内阁,也必定有一翻风波的。悠着点,莫要折腾得太狠。” 赵砚哭笑不得:“父皇怎得每次都要刻意交代一遍?你都说了,儿臣纯善,怎会故意折腾人。” 天佑帝看着他笑笑不说话:无意识的折腾人最致命。 小时候的小七确实纯善,现在嘛…… 之后的两日,赵砚又陆陆续续收到了两封老臣的折子,大抵都是有了辞官的意思。 赵砚看后留中不发,第四日早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回复了许尚书的请求。 “许尚书既有心无力,朕便允了。待兵部事务同左侍郎交接好后,就可以卸任了。” 许尚书颤巍巍跪下,叩谢皇恩,又谨慎道:“陛下,翰林院侍讲学士许丛溪为官多年,做事精心精力。老臣卸任前,举荐他为兵部右侍郎,同左侍郎一起交接兵部事宜。” 文武百官都暗道他狡诈:明面上是卸任了,却直接把自己孙子推了上来,这是想让许丛溪继续接替兵部尚书的职位,好继续许家的荣耀啊。 但从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直接推举为正三品的兵部侍郎,是不是太贪心? 纵使陛下从前同许丛溪交好,应该也不会轻易同意吧。 众人都看向高坐上的天子。 赵砚眉眼微抬,温声道:“许尚书的提议不错,但朕有意让丛溪入内阁,短时间内连升两次,只怕不好。” “内阁?”什么内阁? 文武百官不解,赵砚耐心十足,把自己想成立内阁以及内阁的作用说了。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 内阁一旦成立,不是现下所有的朝廷架构都要动一动。 关键是,谁能入阁? 若首辅不是他们的人,会不会比从前的姜右相权利更大,对他们造成打压? 被点名的许丛溪还未出声,守旧派的那些老臣就先跳出来反对了。 周伯侯连跪礼都忘了,上前两步高声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若是折子全经过内阁,陛下皇权危已。” 现在这种六部制衡的局面挺好,谁也不想平白多出个部门,空降一个权利如此大的首辅。 他一开口,五皇子就开怼:“周伯侯氏怕皇权旁落,还是怕落到你手里?陛下要成立内阁,自然有他的道理。你若是担忧,也可想办法入内阁。” 周伯侯心里骂娘:这不是废话吗,他本就不得太上皇和新帝欢心。如果成立内阁,他入阁的机会微乎其微。 他恼道:“敦亲王莫要胡说!微臣是切切实实为陛下考虑。”这人脑袋有坑吧,就从未把他当做过外家。 通政使司上前一步,跪在了周伯侯身边,肃声道:“陛下,六部三司一直沿用。您才上任不久,就成立内阁,恐会引起朝廷动荡。周伯侯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内阁权利太大,首辅确实容易窃权,请陛下三司!” 笑话,从前奏折都是要从他这里过,若成立内阁,他不是没了实权。 林少卿上前一步,幽幽道:“既怕内阁专权,那内阁暂时不要有实权就好了。入阁的人选也必不能是同族或是一党,再者,你们通政使司、六科和报房都可以监督内阁,司礼监呈报奏折时也可以监督查验。陛下的想法只要实施的好,没什么不可以。” 车虎附和:“林少卿说的在理,朝中内外,每日那么多事务。陛下就一双手,一双眼睛,一个脑袋,全全处理,那不得累死?太上皇不就是累出毛病的!”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等文武百官吵得差不多了,吵不动了。赵砚才不疾不徐的开口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交流_御书屋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村夜
过激行为(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