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生,请受老夫一拜!” 这一拜,让陆贾连忙上前搀扶:“先生这是作甚?你为长辈,哪有向学生行礼的道理?快快请起!” 叔孙通却执拗地垂头:“只是这《辩商》出自先生之口,此精妙之言论,当由先生亲笔写下,老朽不敢代笔!” 陆贾只能往后退了三步,躬身回礼道:“先生德高望重,方能服众,学生才疏学浅,只知比方,并无文采,还请先生就此论写一文,解惑天下!” 陆贾也不想沽名钓誉,但皇帝下了命令,这功劳还必须他接下来,让他折服这些大儒,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推说自己没有文采。 茶过三巡,陆贾与三位大儒就商人这个论点谈到黄昏,最后决定由三位大儒共同执笔,三日后登报,他们也同意今后为大秦日报的主编。 天色渐暗,叔孙通他们告别陆贾,登上马车。 叔孙通登上马车后,脸上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喃喃道:“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他何尝不知商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 相比淳于越,他才是更懂得隐忍的那一个人,他一直认为儒家思想更适合政权稳定后的治理。 秦始皇禁私学、打压儒生时,叔孙通未像如淳于越那样直言进谏,而是选择隐忍妥协,表面顺从秦制。 今日前来,他的一切暴戾孤傲也不过是装出来的,当陆贾开口那一刻,他就知道,他输定了。 输重要吗? 重要的是儒家会不会被皇帝重用! 第251章:会错意了 “大秦报社开业!长安候任社长!儒家三位大儒为主编!” “大秦日报!大秦日报!匈奴使者将在今日入咸阳称臣!” “论匈奴乃大秦子民!” …… 清早,匈奴使者还在咸阳城十里地外,咸阳城中便多了一些卖报人,他们拿着报纸在咸阳城街头巷尾叫嚷着。 “你这大秦日报是何物?”一名普通百姓问了一句。 卖报人:“大秦最新发生的事情!还有大儒们的论言文章。” “给我来一份!” 卖报人:“一两金。” “抱歉!我忘了我不识字。” 那人转身边走,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对啊!他一个平民怎么可能识字? 百姓虽说是不识字,但卖报人已经说了个大概。 另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闻言,一两金一份大秦日报? 还事关长安候、儒家三位大儒,还有匈奴称臣之事? 这些大人物的事,还有天大的事情,是他们可以知道的吗? 还有大儒写的文章? 平日里,他们这些小贵族想要见一下儒家的大儒,人家根本不待见的,害他们想要附庸风雅一番都做不到。 一两金虽然有些贵! “来一份!随我去府上拿钱!”中年男人说出这句话时,不觉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寻常人家,哪怕是咸阳的权贵也不可能随时身上背着一两黄金,让人随他去家中取钱并不算丢人。 哪怕到了家门,说不买了,至少在街上都能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有钱!识字! 别看淳于越、伏生、叔孙通这些人在朝堂上并没什么实权,甚至之前还不得秦始皇重用,但那些曾经齐国的贵族对他们是敬若神明。 只要不是老秦人,在那些普通的小贵族,还有那些富商平民眼中,他们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若哪位富商得淳于越赠字,恐怕是要将其字奉为传家之宝,世代珍藏的。 朝会之上。 赵凌端坐在玄鸟纹王座上,尉缭的三弟子魏守白站在下方。 赵凌面带微笑,问道:“魏爱卿,朕令你准备迎接匈奴使者之事,爱卿准备得如何了?” 魏守白拱手,沉声道:“已准备妥当!” 赵凌消息灵通,知道魏守白准备了个什么。 尉缭之前已经有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他打算照猫画虎,红衣大炮威慑,然后请不到阿青,就请东方易,顺便让他大师兄东方易再露个脸。 尉缭这两日事务繁忙,以为他的得意门生能将事情处理好,也就没过问,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赵凌沉吟了片刻,道:“匈奴与
相关推荐:
和徐医生闪婚后
作恶(1V2)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Black Hole
删除她gl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花花游龙+番外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