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语,“六年前赵凌还未离开咸阳,而且才十二岁,定不是他。” “听闻那张良传承于道家黄石公,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他怎么会追随赵凌?” 章邯站在一旁,始皇帝现在也没有真的问他,但他还是回道:“应是被二公子远超常人胆识和抱负所折服吧。” 他以为嬴政已经选定赵凌了,这个时候或许是可以回答的。 嬴政面色一凝,冷声道:“看来你也被赵凌折服了。” 章邯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跪地抱拳:“章邯至死忠于陛下。” 始皇帝还未驾崩呢,无论赵凌表现得有多么亮眼,他都不该折服于赵凌。 除非始皇帝已经将皇位传给赵凌。 “起身吧。”嬴政没有多看章邯一眼,脸上也没也不见怒意,反而是笑了起来,“将三大氏族的人打下死牢,他怎么敢的?还真不愧是朕的儿子。” 他本来对赵凌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住咸阳城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但听到赵凌将三大氏族在朝上的官员全都打进死牢,还是不免暗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太年轻,骤登高位便目空一切,失去三大氏族的鼎力支持,莫说秦国的财政会紧张,军队会恐慌,赵凌拿什么去平衡朝堂? 一个张良吗?他就算有些才干,仅凭他一人,如何解决朝堂空虚,人才凋零的问题? 失去三大氏族的官员调度,大秦何以运转? 嬴政却没有因此慌张地就要出去解决这一切,他还需问清赵凌究竟为何针对三大氏族。 若他们是反对赵凌登基,亦或是觉得他已驾崩便可以随意欺凌新君,那三大氏族的人也确实该整理一下了。 大秦是他嬴政的大秦。 将来无论是赵凌还是扶苏登基,那也是他们的大秦,他嬴政的继承人容不得任何人欺辱,哪怕是三大氏族的老臣也不可以! 张良的问题他倒没放在心上。 大秦横扫八荒,曾经反嬴政的人何其的多,但现在朝中六国贵族当官的也不少,赵凌随便给他个职位,有什么大不了的。 嬴政不愧是一统华夏之人,心中丘壑可纳百川,哪怕曾经刺杀过他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归顺,他也并不介意。 “陛下,蒙武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嬴政现在好奇的是,三大氏族究竟做了什么事让赵凌如此反常,还有蒙恬、蒙毅归顺赵凌是不是蒙武指使的。 大军围城,别人无法传递消息,蒙武却可以,外面的大军不是蒙恬那三十万大军还能是哪来的,蒙恬那小子不敢进城,肯定是怕他老子,想等赵凌控制住局面再进城。 章邯口中所说的韩信,嬴政听都没听过,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怎么可能是数十万大军的统帅? 蒙武走进密室,脸上神情复杂,直接问道:“陛下究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出面收拾残局?” 嬴政面带笑意,从容不迫,反而劝道:“蒙老将军何必急躁?且宽下心,坐下慢谈。” 蒙武见嬴政这般的从容,也断定自己之前所想无误,赵凌就是嬴政选出来代替扶苏的储君。 蒙武坐下之后,索性敞开了说道:“看来二公子是知道陛下假死,他今日所作所为皆是陛下授意。” “那陛下定然也想好了怎么处置三大氏族了吧。” 嬴政一愣:“赵凌并不知朕假死之事,朕也未曾有过任何授意,蒙老将军为何会这般想?” 蒙武直言不讳:“难道陛下不是故意贬走扶苏公子,想要立赵凌公子为储君?没有陛下的谆谆教导,赵凌公子何来如此气魄胆识?那城外三十万大军难道不是陛下给他的支持?” “若是陛下打算对孟西白三族动手,那应该是想好了如何面对今后的事,还请陛下明示,老臣也好配合。” “若将三大氏族大臣打入死牢是二公子自作主张,蒙武还望陛下重新选定储君,扶苏公子虽无赵凌公子这等气魄胆识,但也是德才兼备之君。” 蒙武这番话说完,感觉整个人都畅快了,反正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他也不像章邯那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摄春封艳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迷踪(年下1v1)
一梦三四年
浪剑集(H)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