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更多的还是在乎怎么高高在上地凌驾于百姓之上。 他似乎还是那个韩国贵族公子张子房。 赵凌笑了,张良没有任何的辩解,反倒证明他已经想到了,这是一件好事。 无论他的内心某些思想是怎样的根深蒂固,至少赵凌提出这件事后,他的理智告诉他,把民不当人看不是一件好事。 不会像西文彦、王绾等人觉得这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们嘴上的仁义只是一块遮羞布,只是将仁义之名加于己身,以此来凌驾在那些“不仁”的贵族之上。 “仁”与“不仁”,不过是贵族权贵们攀比的工具。 这也是法家为何反对儒家要以仁政治国的原因。 “臣有愧!请陛下降罪!”张良已经彻底无言了,“臣请辞丞相之位,臣不配!” 若是别人请辞,赵凌肯定直接应允了。 之前在他面前请辞的人,他可没有一个挽留的,有时候甚至连装模作样都难得装。 “子房不必如此!”赵凌笑道,“有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已经种进你的心里,你并无错。” “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赵凌上前拍了拍张良的肩膀,“朕从咸阳聚集如此多的财富,若不用之于民,那些金银就是一堆冰冷无用之物。” “只有将金银用之于民,以此换取百姓的劳作,百姓以此换做粮食布匹,长期以往,大秦才能真真的富庶。” 张良思索着赵凌的话。 自古以来,金银都是作为财富的象征。 可陛下说,若不用之于民,那些金银就是一堆冰冷无用之物…… “以金银换百姓的劳作……” “百姓以金银换做粮食布匹……” 张良嘴里轻喃赵凌所说的话,不过片刻,他的眼底异彩横生,他懂皇帝的意思了。 那些金银若是不用出去,只是在贵族之间使用,用处的确不大。 这也算是治民之策吧? 如此百姓也当过得更好,对生活更有希望。 张良问道:“陛下,此等做法可是尉丞相上书?” 赵凌笑了笑:“这不重要。” 张良很快就反应过来,尉缭同样不赞成将国库的钱粮大肆发放到各郡县,这怎么可能是尉缭提出来的? 定然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张良对赵凌一直很佩服,但他实在想不明白,秦武帝怎么会懂这么多? 之前咸阳一直传二公子愚钝吗? 他去了三川郡之后,身边就一个尉缭,可他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治国之道。 大秦统一之后,疆土如此辽阔,就算让春秋时期任何以为君王来管理者天下,恐怕也会出不少的乱子。 秦武帝年岁十八,却仿佛生而知之。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之才学,可是始皇帝所授?” 张良当了丞相之后,每日都要替赵凌先处理一些文书,自然明白一国之政务是何等的复杂。 始皇帝的能力让张良细思极恐,在他看来,除非是始皇帝亲自教赵凌,否则赵凌不可能懂得这么多。 就算是换作一个厉害的帝王,最多也就是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不出乱子,解决掉叛乱,平衡好朝上的臣子。 可赵凌竟然疯狂改革,弄出那么多前无古人之事。 这样的人,已称得上圣君,可他才十八岁,谁教的? 除了那位千古一帝,还能有谁? “也算吧!”赵凌以史为鉴,始皇帝自然也算是他的老师。 张良感慨道:“大秦先有始皇帝一统天下,又有陛下此等圣君,大秦当盛!” 赵凌对张良的影响已经算是很大了,在遇到赵凌之前,他一直都称嬴政为暴君,如今他竟然无比的敬佩始皇帝,也实在难得。 赵凌却是一直觉得,还得是他父皇厉害些,毕竟他是多了两千年的见识,如今处理起政务来也是头疼不已。 始皇帝何等大才,竟然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频频做出那么多英明无比的决定。 哪怕后面被方士骗,大兴土木和各地巡游,依旧是瑕不掩瑜。 按照当代的思想,百姓本来就不算人,后面封建王朝的帝王又有谁把百姓当人了? 不能因为功
相关推荐: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外婆的援交
壮汉夫郎太宠我
在爱里的人
他是斯文糙汉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综影视]寒江雪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