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情窦为你开 > 第136章

第136章

一眼,又重新垂下。 朱标笑着对王观音奴道:“有点口渴了,麻烦弟妹去给我倒杯水。” 王观音奴知道他们有话要说,就拉着两个孩子去了屋里,耳朵却一直在听着外面的声音。 等他们离开,朱标眉头再次皱起,说道: “坐吧,直挺挺的杵着给谁看?” 这毫不客气却熟悉的语气,终于让朱樉破防,眼眶霎时间就红了。 神情也变得极为复杂,有激动、有愧疚、有痛苦…… 最终化为一句话:“对不起,我不知道会是这样。” 朱标却没有他那么多感慨,只是嘲弄道: “能让你朱老二说句对不起,可真不容易。” “行了坐吧,咱们好好谈谈。” 朱樉深吸口气控制住情绪,这才在他对面坐下。 朱标严肃的道:“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我不想再提,也没必要再提。” “爹娘都老了,以后好好做人,不要再让他们担心。” 朱樉本以为他会训斥自己一顿,没想到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但这更让他愧疚。 “是,我一定好好做人,不让爹娘担心。” 然后他小心翼翼的问道:“爹娘还好吧?” 朱标冷哼一声:“你心里还有爹娘啊?想知道他们如何,等会儿跟我一起进宫自己看。” 朱樉再次露出震惊之意,等会儿入宫?什么意思? 朱标也没有吊胃口,直接说道:“收拾一下,等会儿随我进宫去见爹娘。” “哗啦……”此言一出,屋里响起东西落地的声音。 “哎呀。”两个小孩子被吓了一跳。 朱樉下意识想要起身去查看,但看了一眼朱标又坐了下来,只是脸上闪过担忧之色。 朱标却心中一动,这个弟弟是真的变了,知道关心人了。 这时屋里传来王观音奴的声音:“无碍的,不小心把水壶打翻了,你们继续聊。” 但外面俩人多聪明啊,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朱标说道:“去看看吧,让她不要担心。” 朱樉点点头,起身去了里屋。 朱标没有听人家两口子说体己话的喜好,也起身在周围转悠了起来。 院子收拾的很干净,各种工具都整齐的摆放在一边。 左侧是鸡舍,里面养着大小十几只鸡。 右侧有羊圈,里面喂养着三大一小四只羊。 门外就是十余亩田,其中一部分地里种着麦子,另一半轮耕没有种庄稼。 麦子出的很整齐,绿油油的一片,看上去很是让人安心。 他心中情不自禁的冒出一个想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种日子也不错啊。 随即他就失笑起来,自己胡思乱想什么。 放弃皇位隐居?别闹了。 不过偶尔过一过这样的日子,图个清净倒也不错。 但……只有自己一个人,这种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不禁想起了已故妻子常氏,如果她还在该多好啊。 屋内,朱樉一进来,就看到王观音奴正手忙脚乱的收拾茶壶碎片。 两个孩子都在帮忙捡。 他默默的走过去,蹲下身帮忙一起捡。 王观音奴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你怎么进来了,陛下……” 朱樉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直到碎片捡完他才说道: “以前让你受委屈了,你放心,以后无论在哪,都不会再发生以前的事情。” 王观音奴脸色渐渐恢复正常,从嫁给朱樉开始,她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邓氏被立为侧妃之后,她更是被囚禁起来,每天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充饥。 哪知道被圈禁之后,反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可以说,这几年是元朝灭亡后,她过的最像人的日子。 嗯……提一嘴,她是王保保的亲妹妹。 就是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哥哥王保保的妹妹。 是不是赵敏的原形不知道,但性格倔强确实有几分赵敏的样子。 即便遭受朱樉和邓氏欺凌,她也从未低过头。 此时也是一样,她非常不愿意离开这里。 可她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哀求不要走什么的,而是给予了朱樉最大的信任: “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去吧,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朱樉心下感动,忍不住伸手将她抱住。 王观音奴这下再也无法淡定,脸上浮出红晕,说道: “孩子……孩子在呢。” 小牧和小蝶连忙捂住眼睛,只是手指的缝隙大的能放下一枚鸡蛋。 朱樉瞪了两个偷看的小家伙一眼。 兄妹俩吓的连忙闭紧眼睛,但没一会儿又偷偷睁开一条缝偷看起来。 夫妻俩就这样静静的拥抱了一会儿,王观音奴心中的担忧彻底消失,说道: “快去吧,见了太上皇和太后多说点好听话,不能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这里。” 朱樉这才将她松开,说道:“嗯,等我回来。” 说完走出房间,找到了正在地头惆怅的朱标。 “陛下有心事?” 朱标摇摇头,说道:“想起一点往事……不提也罢。” 说着往他身后看了一眼,疑惑的道:“弟妹和孩子呢?” 朱樉以为他是关心方才的事情,就说道: “方才是水壶打破了,他们都没事。” 朱标没好气的道:“不带着孩子去见爷爷奶奶,你信不信爹娘拿棍子抽你。” “啊?”朱樉震惊不已:“这……” 自己去宫里,还有可能是两位老人想儿子了,或者是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但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就不一样了。 朱标说道:“怎么,住久了舍不得,还想回来?” 朱樉深吸口气,问道:“为什么?” 朱标淡淡的道:“无论你做过什么,都是爹娘的亲儿子,是我的亲兄弟,就这么简单。” 朱樉眼眶湿润,嘴角颤抖,许久才喃喃自语道: “这样吗,我知道了。” 朱标没有再多说什么,道:“去收拾收拾,带着他们随我进宫吧。” 朱樉回去将消息告诉王观音奴,她也感到不敢置信。 本来还以为要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由身。 没想到竟如此轻易就放他们出去了? 不过这会儿也不是多想的时候,夫妻俩连忙把新衣服翻出来,给自己和孩子都打扮了一下。 条件有限,也实在没什么可打扮的,只是收拾的更加整洁而已。 两个孩子不知道大伯是什么,却知道爷爷奶奶是什么意思。 听说要去看爷爷奶奶,都非常高兴。 出了大院,见到停在外面的皇帝阵仗,两个小不点都被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小牧震惊的道:“好多人。” 小蝶惊呼道:“哇……好大的车车……” 朱标弯腰对她说道:“让大伯抱抱,带你坐车怎么样?” 小蝶毫不犹豫的张开双臂:“抱抱……” 朱标心里顿时就乐开了花,伸手将她抱了起来: “走,坐车车去……你们一起上车吧。” 最后一句话是对朱樉等人说的。 四人登上御辇,一路前往皇城。 两个小不点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对什么都好奇,嘴里问个不停。 朱标一点都不嫌烦,给他们解释个不停。 朱樉和王观音奴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担忧尽去。 尤其是朱樉,更是愧疚不已。 最开始被抓到应天,他其实非常恼恨朱标的。 作为亲哥哥,你竟然将我给卖了? 所以才说出了,是朱标陷害他这样的胡话。 后来被贬为庶人并圈禁,他就更加痛恨朱标,性格也变得有些癫狂。 直到他听说朱标被气出风疾,并且顶着病躯为他善后。 心中的恨意顿时消散一空,随之而起的是无限的悔恨。 后来听说在陈景恪的医治下控制住了病情,内疚之情才稍稍减轻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次转折,让他渐渐冷静下来,开始回想自己的前半生。 不说洗心革面吧,也确实有所领悟。 对待王观音奴的态度转变,就是最好的体现。 他以为自己会在高墙内活一辈子,至少也要出现一次大的变故,才有机会走出去。 哪知道就这样无波无澜的走了出来。 朱标那一句‘亲兄弟’,让他差点忍不住落泪。 没想到,都这样了,父母和兄长依然还记得他。 自己又怎么能再让他们伤心失望。 王观音奴感受到他情绪波动,悄悄伸手抓住了他的手,给予他宽慰。 朱樉转头露出感激的笑容。 坐在前边的小蝶回头看了一眼,似乎发现了什么,趴在朱标耳边窃窃私语。 引得朱标哈哈大笑:“羞羞,咱们不学他们。” 御辇一路进入皇宫,宏大的宫殿群,再次引得两小阵阵惊呼。 御辇最后停靠在养心殿前。 “到了,走咱们进去看爷爷奶奶。” 第331章 没有龙傲天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朱樉差不多就是如此。 在养心殿门口,他迟疑了许久才在朱标的催促下跟着进去。 见到朱元璋和马娘娘,他什么话都没说,噗通就跪下不停叩头。 王观音奴也跟着一起下拜。 老两口早就望眼欲穿,见到儿子的那一刻,两人都有些激动。 然后接着他们就做出了差不多的动作。 老朱冷哼一声扭过头,表现得不屑一顾。 马娘娘拭去眼角的泪水,同样没有理会朱樉。 而是转头看向朱标身边的两个小娃娃,脸上堆满了笑容: “这是小牧和小蝶吧,快来让祖母看看……” “哎呀,生的真好看,像你们的娘亲。” 小牧有些认生,陌生的环境也让他感到害怕,怯怯的不敢靠近。 小蝶就完全没有那么多想法了,看到这个慈祥的老人,再次伸出双臂: “皇祖母,抱抱。” 马娘娘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哎呀,这孩子真乖。” 说着伸手将她抱了起来。 朱标在一旁小心的护着:“您小心点,别累着了。” 马娘娘说道:“我身子骨还没那么差……” 正说话间,小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伸头在她脸上啃了几口,蹭了她一脸的口水。 马娘娘更高兴了:“哈哈……这丫头,给皇祖母洗脸来了。” 这一幕看起来很温馨,看的众人都很受感触,心中的小芥蒂再次消失很多。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陈景恪。 他心情很复杂。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也要看是什么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纯纯的放屁。 说这话之前,有考虑过被害人的感受吗? 眼前的温馨,折射出的是皇权社会的不公和残酷。 朱樉杀再多人,都无法改变他皇子皇孙的身份。 他被圈禁,也不是因为杀了无辜百姓,而是把朱标气出高血压。 关几年等心中的芥蒂消失,人家还是好兄弟。 至于被杀的人,谁还会记得他们? 这才是皇权时代,这才是阶级社会。 他理解朱元璋等人的想法,毕竟那是血亲,还能杀了他不成? 人总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 然而理解不代表就能接受…… 他恨不得将朱樉千刀万剐……可这毕竟不是爽文小说。 他也不是龙傲天。 处在这个时代,他不接受又能如何? 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只能忍受。 然后尽力去改变,让更多百姓能生活的稍稍好一点。 在这个时代生活的越久,陈景恪就越认同一句话: 对皇权社会产生认同感,那是挨打挨的太少了。 马娘娘和两个孩子互动了一会儿,就一手拉起一个,说道: “走,皇祖母带你们吃好吃的去……观音奴你也来吧。” 从头到尾都没和朱樉说一句话。 王观音奴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起身跟了过去。 等她们走远,朱元璋陡然变脸,转身朝朱樉踢去: “要不是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方才咱就想一脚踢死你。” 朱标连忙拉住他:“爹,二弟已经知道错了,您就别生气了。” 朱元璋依然挣扎着踹了一脚,才顺势停了下来,嘴里骂骂咧咧的道: “要不是你大哥和雄英替你求情,咱恨不得将你关到死。” “这次看在你大哥的面子上,咱就饶了你。” “若再有下次,咱一刀劈死你。” 朱樉叩头道:“孩儿知错,再也不敢惹您生气了。” 朱元璋骂道:“你应该谢的是你大哥不与你一般见识。” 朱樉又朝朱标叩头:“陛下……” 朱元璋又是一脚踹了过去:“陛什么陛,大哥都不认了,咱踹死你个畜生。” 朱樉立即重新叩头,说道:“谢大哥爱护,此情弟永记于心。” 朱标这才放开朱元璋,说道:“起来吧,自家兄弟何必如此见外。” 一旁的陈景恪看的很是反胃。 老朱做姿态给朱标看,朱樉趁机道歉,朱标选择顺坡下驴兄弟和解。 多么美好的剧情。 然而……算了,不提也罢。 一旁的朱雄英察觉到了他的异常,用肩膀碰了他一下,给予安慰。 陈景恪挤出一丝笑容,张嘴无声的道: “我没事。”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的追求正义的少年,有时候必须要妥协。 但妥协不是为了认输,而是换个方式去达成目的。 比如朱樉。 既然没办法再惩罚他,那就把他赶的远远的,去为华夏做贡献。 等到了安西,他想怎么样都行。 朱元璋见事情落地,终于开口说道:“起来吧,跪在那给谁看。” 朱樉再次叩首才起身。 然后朝朱雄英行礼道:“谢雄英不计前嫌。” 朱雄英笑道:“二叔说的哪里话,咱们始终是一家人,哪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 朱樉郑重的道:“一家人,此言我记住了。” 这时,朱雄英忽然严肃的道:“然,当初被你虐杀之人的命也是命。” “我们可以原谅你,谁来可怜他们?” “我不指望你向他们忏悔,只希望日后莫要再乱杀无辜。” “否则,我们能容的下你,国法和万民容不下。” 闻听此言,所有人都愣住了。 谁都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一番不近人情的话。 关键是,没必要啊。 你爷爷和你爹都选择了原谅,你一个太子说这话不是唱反调吗? 陈景恪却心中一暖,他知道朱雄英这番话是替他说的。 什么叫知己?这就是。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有所改善不是吗。 朱樉看着大侄子严肃的面容,竟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迫感,情不自禁的低下头说道: “是,日后我定洗心革面,绝不再妄造杀戮。” 朱雄英颔首道:“希望二叔牢记此言,莫要再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朱樉郑重的道:“谨遵命。” 眼见气氛不对,朱元璋打了个哈哈,说道: “还是雄英说话管用啊。” “当年我劝了多少次你二叔就是不听,现在你一开口他就改了。” 朱标面露异色,随即就恢复正常,附和道: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就不要说这些不开心的了。” 他们两个开口,谁敢不给面子,这事终于算是揭了过去。 陈景恪趁大家不注意,用肩膀撞了朱雄英一下。 朱雄英也重重的回撞了他一下。 另一边,父子三人开始谈起了心,聊近些年的变化,聊各人的感悟。 朱元璋主要讲的是近些年的变化,朱标则主要谈现在朝廷的政策方向。 朱樉听的很认真,被圈禁之后,他很难获得外面的信息。 偶尔听说一两句,也是语焉不详。 现在父兄为他讲解现状,他自然很乐意。 而且他也不傻,身在皇家他很懂皇家的规矩。 父兄不会无缘无故放自己出来。 今天毫无预兆的把自己放出来,必然是有任务,而且大概率不是简单的任务。 了解局势,有助于他以后更好的完成任务。 随着父兄的介绍,他越来越震惊。 他有想过大明会有所不同,却绝想不到变化竟如此之大,堪称翻天覆地。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为何陈景恪一个外人会出现在这里。 换成任何一个君主,恐怕都会拼尽全力去拉拢他。 而且他还猜到,自己将要执行的任务,恐怕也和这位便宜妹夫有关系。 很快朱元璋就讲到了帝国计划,讲到了安西战略。 尽管一再对大明的变化感到惊讶,听到这个计划的时候,朱樉依然再次感到震惊。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原来世界如此广阔。 大明的未来规划竟如此宏伟。 对于制定出整套计划的陈景恪,更是彻底心服口服。 等朱元璋说出,准备在安西高原建立封国的时候,他顿时就明白了一切。 这才是放自己出来的原因。 大明的变化很大,一时半会介绍不完。 朱元璋两人也只是笼统的介绍了一下,让朱樉有个大致的了解。 介绍完之后,朱元璋问道:“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知道放你出来的目的了吧?” 朱樉看着地图上安西高原,点头道:“明白了,我一定完成任务。” 朱元璋严肃的道:“天竺那边咱交给了道衍去做……” “这个人或许你很陌生,只要知道,他是咱派往你四弟麾下的人才就可以了。” “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让你知道,咱不是无人可用。” “大明能臣良将如过江之鲫,有很多人可以去执行这个任务。” “是雄英提议,让你去做这件事情。” “咱当时很意外,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你这个叔叔,还能不计前嫌的捞你一把。” 朱樉也非常意外,一开始朱元璋说是看在朱标和朱雄英的面子上,才原谅他。 他还以为是故意这么说,来缓和自己与大哥的关系。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真的是自己这个大侄子举荐的自己。 这是真真正正的捞了自己一把啊。 关键是,这个大侄子方才还毫不留情面的训斥过自己。 前后的反转实在太大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虎毒不食子,你毕竟是咱的儿子,总不能真的将你圈禁一辈子。” “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咱不方便说什么。” “雄英开口给了台阶,你大哥也选择了原谅,咱就顺着台阶下来了。” 朱樉起身,郑重的朝朱标和朱雄英行大礼道: “谢兄长,谢雄英。”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让你去安西,咱也另有考虑。” “因为之前的事情,你在大明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之前的非人行为,再加上将朱标气出高血压。 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去的。 一辈子被圈禁,天下人都会当他死了。 现在放出来,还想身居高位,那就是自寻死路。 会有无数人盯着他,针对他,哪天莫名其妙死了都不奇怪。 “离开大明,去安西重新开始,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去,咱也不勉强……” 朱樉深吸口气,郑重的道:“我愿去,必不辜负爹、大哥和雄英的信任。” 朱元璋满意的笑了:“很好,看来圈禁这些年,并没有将你的雄心壮志磨灭。” 之后几人就详细的说起了安西战略。 扶持波斯人,挑拨帖木儿汗国和白羊国的关系,腐化马穆鲁克王国…… 为五年后的大战略实施做铺垫。 朱樉不停地点头,偶尔插话问一下问题,或者说一些自己的建议。 不得不说,他虽然行为类人,但能力确实是有的。 只是简单的听了一下情况,就提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 而且有些建议相当的阴损。 众人反而放下心来,要的就是一个下限比较低的人过去。 在那种混乱的环境,下限太高注定要吃大亏。 而且,这个世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个人做了什么,只会艳羡他的成功。 就连陈景恪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只靠伟光正的手段就能实现目的,至少大明目前还没那个实力。 考虑到朱樉的性情,他心中一动,说道: “秦王去了那边一定要留意一个族群。” 朱樉好奇的问道:“谁?” 陈景恪说道:“犹人。”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犹人是什么人?有何值得注意的地方吗?” 朱标和朱雄英也很疑惑,这个族群很特殊吗?为何之前没听他说过? 陈景恪就大致讲了一下这个族群的历史: “他们的祖先在各地流浪,被迦南人接纳。” “可他们不思回报,竟宣称这块土地是神赐给他们的。” “然后屠杀了迦南人,占领了他们的房屋和土地。” “他们之后的历史,也充满了背叛和屠杀……” 一次次投靠强者,在强者虚弱的时候又一次次出卖对方…… 自己弱小的时候,表现的很谦卑,到处哀求别人收留。 稍微强大一些,就开始搞种族灭绝…… “在投靠罗马时期,他们借助罗马的力量,先后屠杀了近五十万人……” “当时罗马建立了犹行省,允许他们自治。” “结果他们在行省内搞种族灭绝……气的罗马皇帝取缔犹行省……” “这段历史,被罗马的历史学家狄奥记录了下来……” 听到这里,朱元璋等人很是疑惑。 不对啊,怎么听这个族群的韧性都很强啊。 至于屠杀什么的,为了自己族群生存,劫掠屠杀别的族群有问题吗? 草原和中原千年来不就如此吗。 陈景恪自然能看得出他们的想法,心中很无奈。 在普通人看来,这个族群简直就是蛆虫。 然而在政治人物眼里,他们身上充满了优点。 不过陈景恪并不怕他们对这个族群产生好感,因为…… “陛下别忘了,他们将会是我们的敌人。” 闻言,朱元璋四人的表情顿时就凝重起来。 敌人具有这些特点,那还真是棘手。 陈景恪继续说道:“关键是,他们自认为高贵,鄙视所有族群。” “流浪千年,不论依附谁都始终保持自己族群的习惯,从来不肯融入别的族群。” 朱元璋等人的表情更加凝重。 大明要做的是什么? 全世界推广华夏文化,完成族群大融合。 他们不愿意被同化,那简直就是大明最大的敌人。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吸强者的血,让自己存活下来。” “他们聪明奸诈,最喜欢经商。” “加入一个国家之后,他们会通过经商,快速积累大量财富。” “然后用财富收买官僚,进而影响这个国家的决策……” “等强者虚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攀附下一个强者继续吸血。” “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一个又一个强者倒下,他们站在这些强者的尸骸上传承了下来。” 说到这里,朱元璋四人的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如此多的强者都被他们利用最后倒下,大明绝不可重蹈覆辙。” 朱元璋脸上一片冰寒:“老二,这次爹不反对你杀人,杀光杀干净最好。” 朱樉瞳孔深处浮现出一抹摄人心魄的狠厉: “您放心,想李代桃僵,他们还太嫩了点。” 朱元璋又看向朱标:“标儿,本土更要严防死守。” 朱标皱眉道:“毫无缘由就如此针对一个族群,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陈景恪笑道:“此事简单,犹人是以犹教为核心凝聚在一起的。” “只要我们将犹教列为邪教就可以了。” 朱标眉头舒缓,笑道:“那事情就简单了,让宗教司上一道奏疏就可以了。” 华夏向来是信仰自由的,然而邪神淫祀除外。 现在给宗教打标签的权力,就掌握在宗教司手里。 而宗教司掌握在陈景恪手里。 他说谁是邪教,谁就是邪教。 大明上到权贵官僚,下至普通百姓,没谁会为一个完全陌生的宗教讨说法。 更何况,这个宗教还是外来的。 番邦邪教被禁那实在太正常了。 至于它为什么被禁,根本就不重要。 我大华夏文风鼎盛,还会冤枉你蛮夷不成? 而有了邪教的标签,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第332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 眼见众人商量好针对犹大的办法,朱雄英才开口说道: “要去查一查沿海的几个口岸,咱们开海这么久,说不定他们已经渗透进大明了。” 众人都深以为然。 陈景恪叹道:“其实他们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进入华夏了。” 朱元璋惊讶的道:“什么,为何我没有听说过?” 陈景恪提醒道:“陛下可还记得蒲寿庚?” 朱元璋震惊的道:“蒲氏是犹大?” 蒲寿庚,南宋末年的西域胡商,从事海贸生意。 华夏向来轻视商贾,南宋却破格任命其提举泉州市舶司,可见对其是何等优厚。 然而他却投降元朝,引元军攻打南宋抵抗势力,并杀南宋宗室三千余人。 不过他们也很快就遭到报应。 他们习惯的用老办法来对付元朝,然而元朝根本就不吃他们那一套。 和我们争夺海贸利润是吧?那你去死吧。 元廷出兵泉州城,尽屠蒲氏族人。 不过蒲氏当时家大业大,在其他地方依然拥有极强的实力,得以传承下来。 老朱对蒲氏也是厌恶到极点。 等到大明建立,以蒲寿庚不忠为由,将蒲氏男子尽皆贬为奴籍。 只是当时蒲氏开枝散叶遍布天下各处,很多蒲氏子孙通过改名换姓逃过一劫。 言归正传。 听到陈景恪提起蒲寿庚这个人,朱元璋自然很震惊。 朱标等人也同样震惊不已,没想到他们竟然是犹大。 陈景恪解释道:“我也是前不久才得知犹大的存在。” “害怕大明被渗透,就派人去调查,最后查到了蒲氏的身上。” “他们靠着商业起家,通过贿赂官吏取得政治地位。” “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出卖旧

相关推荐: 挚爱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薄情怀(1v1)   失身酒   火影之最强白眼   流萤   双凤求凰   岁岁忘忧(完结)   召唤之绝世帝王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