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情窦为你开 > 第276章

第276章

梓在他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陈景恪趁机说道:“朝鲜依然有许多遗老遗少,这些人恐怕不会老实。” “需要派一位可靠的大员长期坐镇才行。” “漠北现在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燕王无法长时间离开。” “我以为,不如让吴王(朱允熥)去那里担任总督。” “等过上几年朝鲜彻底安定,朝廷也能腾出手拿下马穆鲁克了,吴王正好去那边建国。” 老朱说道:“好,就这么办了。” 然后他当场给朱棣写了一封信,将事情交代了一番。 不过朱雄英并未直接将信送出去,收回朝鲜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倒不急这一年半载的。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将安西的事情处理好。 尤其是送阿合马回国继位的事情,必须要安排妥当了。 别到时候半路让人给弄死了,那就真成笑话了。 之后,朱雄英派出内侍,召阿合马入宫。 第597章 尾声(五) 听说皇帝召见,阿合马还很疑惑,好好的喊自己做啥? 他心里还蛮不情愿的。 最近正和同学一起深入研究氢气,这一来一回多耽误事儿啊。 说不定就这一会儿,就错过了一个关键灵感。 但他又不敢拒绝,只能不情不愿的来到皇宫,然后就得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要说他对父亲有多深的感情,那是骗人的。 毕竟从九岁就来洛阳为质,他对陈景恪的感情,都比父亲的深。 但得知父亲死亡的消息,他内心依然升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虽然没有放声大哭,眼泪情却不自禁的就流淌而下。 陈景恪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节哀。” 阿合马擦了擦眼泪,问道:“凶手查到了吗?” 陈景恪将那边的情况讲了一下,说道: “你父亲临去前已经为此事定了性,我希望你们明白他的苦心。” 阿合马心中更加难受,什么为事情定性。 说白了,父亲为了汗国的团结,选择了不去追查元凶。 至于脱脱迷失的儿子,不过是背黑锅的罢了。 父亲一生为汗国,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不知道感恩就罢了竟然还行刺。 他恨不得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全部都弄死。 朱雄英这时说道:“接你回去继位的使节团已经在路上了,尽快做好准备吧。” “朝廷也会派遣使节团护送你回去。” “放心好了,绝不会让你父亲的事情,在你身上重演的。” 阿合马克制住悲伤情绪,说道:“谢陛下,我……我……请恕臣失礼。” 朱雄英摇摇头表示不在意,安慰道: “我知道你很悲伤,但从今往后你就是一国之君了。” “要为金帐汗国数百万生民负责,希望你能早日振作起来。” “不要让你爹失望,也不要让所有关心你的人失望。” 阿合马回道:“请陛下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嘴上虽然如此回答,但内心远没有这么理智。 如果忽格鲁特是在战场上被敌人杀死的,他都能接受。 可现在是被自己人背后放冷箭害死的,这让他如何能接受的了? 可皇帝都亲自劝说了,他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悲伤。 在大明他不只是学习了理科知识,还接受了系统的君主教育。 控制情绪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肆意妄为会让自己失去大明的支持,也会让父亲的努力化为泡影。 陈景恪接着说道:“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对你过于残忍。” “但你即将是一国之君,就注定了要比平常人承担更多。” “所以,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你说。” 阿合马恭敬的道:“我懂,老师您有何吩咐尽管说。” 陈景恪说道:“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有个人临时到外地定居,为了生活方便他买了一所宅院。” “当时正值寒冬万物凋零,他发现自己新买的院落里杂草枯树丛生,于是就让仆人将院子清理干净。” “正在干活的时候,被邻居看到了。” “邻居连忙制止,告诉他这些都是上一任主人种的花草树木,铲掉太可惜了。” “此人将信将疑,但也很听劝的停止了清理工作。” “很快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那些冬天的‘杂草枯树’,果然变成了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 “那人深深的庆幸,还好自己听劝,否则就欣赏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阿合马露出若有所思之意,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他又如何能不明白。 陈景恪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你自幼就在大明生活,对金帐汗国的情况了解不多,金帐汗国的人也同样不了解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贸然对汗国进行改造,很容易引起麻烦。” “尤其是复仇,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惊慌。” “我不反对你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让你报仇有违人性也不符合礼法。” “我只希望你五年内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这五年你努力成为真正的国君,五年后想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阿合马心里好受了许多。 虽然道理都懂,可刚接到父亲被刺杀的消息,就用大道理劝他不要报仇。 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陈景恪同意他报仇,只是将时间延缓几年,而且理由也非常充分。 让他心里好受了许多,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让那些人的奸计得逞的。” “汗国是父亲留下来的,我不会让他的心血付之东流。” 陈景恪欣慰的道:“好孩子,老师没有看错你。” “去吧,好好歇息几天,然后和同学师长告个别。” 实际上他俩年龄相差还不到十岁,但这一声好孩子他说的理所应当。 阿合马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对。 ----------------- 安西的变故很快就传开了,和阿合马相熟的人,都纷纷去安慰他。 但大多数人都在担心,安西的局势会不会崩盘。 不过还好,朱樉的奏疏很快就到了,详细介绍了那边的情况。 并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大致讲了一遍。 这一下群臣才放下心来。 虽然大家不看好朱樉的人品,但对他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既然他说没问题,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至于对峙,怕什么。 华夏什么样的情况没经历过,怕你这个? 等过上几年大明抽出手来,看揍不揍你就完了。 到了这会儿,大明已经没有真正的保守派了。 所谓保守派,也不再是缩脖子关门自高自大的那种。 而是希望先用王道压人,不听话的再打。 打之前也要先将拳头收回来,这样打人才更疼。 至于激进派,管你三七二十一,听话的先揍一顿再谈投降的事儿,不听话的直接灭了。 保守派嫌弃激进派做事没有章法,你到处乱打怎么建立规则? 激进派嫌保守派磨磨唧唧。 规则?打的敌人生活不能自理了,还不是我们说啥就是啥。 陈景恪对朱樉的计划也非常赞同,积极防守,然后将矛盾摆在桌面上。 既亮出拳头震慑了人心,又争取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唯一不开心的,恐怕就是朱允熥了。 他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去安西大展拳脚了。 现在局势陡变,他封国的事情被无限期押后。 不过当他得知,朝廷想让他督朝鲜的时候,顿时又兴奋起来。 朝鲜就在大明边上,治理这里可比去安西有意思多了。 关键是,未来的华夏史书上,肯定是督朝鲜功绩大。 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塞王了,但有四大都督。 分别是督北海的燕王朱棣,督辽东的蜀王朱椿,督交趾的湘王朱柏,督云南的西宁公沐春。 这四位可谓是高权重,还深受朝野敬仰。 他一直都很羡慕这四个人的,现在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了,那还有啥可说的。 立即就开始为这方面做准备。 同时朱雄英也给朱棣和朱椿写信,将情况告知他们,并且还将老朱的亲笔信交给了他们。 不过现在也只是进行沟通,并做一些准备,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得等到明年了。 目前朝廷最当紧的事情,是为阿合马回国做准备。 正如前面所说,阿合马是大明同化金帐汗国最重要的一步棋。 朝廷必须要保证他安全到达汗国,并坐稳大汗的位置。 然后以他为中心,慢慢传播华夏文化。 先影响高层,等高层都开始讲华夏文化的时候,下面的人自然会跟着去学。 所以,朝廷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精锐,护送其回国。 同时还赏赐了大批的奢侈品。 至于册封的诏书、各种服饰依仗等等,自然是不用提的,全都有。 艾迪古的诏书和印信仪仗,也同时置办齐全。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约翰·胡斯提出想要回国。 本来他还想在这里多学几年,但大明和极西列国的摩擦,促使他提前结束了游学。 “我不能坐视欧罗巴与大明为敌,至少不能让我的族人参与进来。” “我知道现在的我能力有限,无法阻止权贵们的决定。” “但我会从基层做起,寻找一批志同道合者,将您教给我的智慧撒播出去。”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族人会摆脱外力干涉,赢得最终的独立。” “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会寻求与大明的正常交往。” “如果可以,我还会促成欧罗巴与大明的和平。” 对此陈景恪自然不会说什么,举起茶杯鼓励道: “以茶代酒,敬我们伟大的理想。” 约翰·胡斯激动的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敬理想。” 他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既然做出了决定,就开始为此做准备。 采购了一些书籍,携带了一些特产留念。 在大明的这些时日,他也结识了不少好友,大家纷纷为他送行。 大家都知道,此去万里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珍惜这最后在一起的时光。 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畅谈理想,畅谈未来。 自然赠送了许多诗词字画,以表达怀念之情。 一个月后,金帐汗国迎接阿合马的使节团到达。 朝廷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由内阁学士、大都督亲自送行。 规格之高,仅次于亲王就藩。 前来迎接他的使节团见到这一幕,无不对阿合马生出敬畏之心。 早就听说他在大明混的如鱼得水,天子和安平侯都对其赞誉有加。 当时还以为是夸张之词,今天才知道传言不虚。 这位新的可汗,确实深受大明朝廷器重啊。 威信不知不觉就这样建立起来。 约翰·胡斯也跟随阿合马一起出发,这次他准备从陆地返回欧罗巴,也算是一次难得的游历。 送走阿合马和约翰·胡斯之后,陈景恪以为自己终于能歇歇了。 哪知道徐允恭又找了过来。 “打高原你有何建议吗?” 陈景恪很是无语,你都不问问我同不同意打,就直接问我怎么打了? 好好好,一个个翅膀都硬了是吧。 “有啥好建议的,一个字,杀。” 徐允恭非常惊讶,这与陈景恪之前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 以前对待周边朴素族群,陈景恪都是刚柔并济,打一部分拉一部分。 但总体来说,以安抚、教化为主。 这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强硬、极端的态度针对一个族群。 以至于徐允恭都认为他是在开玩笑: “别说笑了,我是认真的。”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我也是认真的。” “如果你听说过阿姐鼓、阿姐槌的传说,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徐允恭疑惑的道:“阿姐鼓?阿姐锤?是阿姐做的鼓和槌吗?” 陈景恪露出一个怪异的表情:“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的。” 徐允恭更加疑惑,什么意思? 这时陈景恪正色道:“我说的杀,不是什么人都杀。” “而是杀当地的头人、地主、寺庙的主持、长老等人。” “但凡有恶行的全部处死,即便他们主动归降,依然要全部处死。” “对待普通百姓要温和……你们去,是为了解救百姓。” “是为了砸碎他们脚上的铁镣,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只有了解过高原历史的人,才能更深刻的明白,金珠玛米意味着什么。 徐允恭点点头,他大致明白陈景恪的意思了。 “可是这么做会不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陈景恪说道:“云贵和交趾等地到处都能藏人,土民钻进深山老林里,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找到他们。” “高原情况特殊,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就那么多。” “他们就算想逃都没地方逃,只能据城而守,我们可以轻易找到他们。” “只要能找到他们,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徐允恭点点头,那确实很简单。 据城而守?那是你们还没领教过新式火器的威力。 陈景恪继续说道:“而且高原远离中原,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这就注定了那里很容易产生强大的地方势力。” “如果不将旧有的势力彻底铲除,他们很快又会死灰复燃。” 将他们的中高层势力铲除,从大明派人过去领导当地百姓,对他们施以教化。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造高原,将其永久性的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 最后陈景恪说道:“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必须做到。” “至于怎么打,你们比我擅长,我就不外行指导内行了。” 徐允恭点点头,又说道:“可这么做的话,就需要大批的官吏,我们有那么多人吗?” 陈景恪说道:“去问内阁和大都督府,这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他们都准备失业吧。 第598章 尾声(六) 徐允恭是标准的行动派,得到陈景恪的支持之后,马上就去找了内阁和大都督府。 双方一听陈景恪要求大开杀戒,都大吃一惊。 然后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大都督府那叫一个高兴,以前打仗都会给出种种限制,这不能杀那不能破坏。 束手束脚的打赢了也不痛快。 这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当场表态,我们坚决拥护安平侯的决定,保证把这场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啥,你说战后治理? 那是内阁的事情,和我们这群大老粗没关系,我们不能越界。 内阁则开始怀疑人生了,安平侯这是要干啥?日子还过不过了? 他们连忙找到朱雄英,询问他是啥意见。 朱雄英早就和陈景恪通过气儿,当即表示: “安平侯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照办吧。” 内阁学士们尽管早就有心理准备,可得到皇帝亲口证实,内心还是非常沉重。 然后就开始劝谏。 这么做会引起高原大乱,不利于朝廷迅速稳定地方。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族的恐惧,到时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就不好办了。 朱雄英说道:“高原的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 “数千年来他们始终处于半独立状态,文化方面与中原也有颇多差异,想要和平改造他们很难。” “将中高层清理掉,才有利于我们重新塑造高原文化,真正将那里融入中原体系。” “而且那里依然在施行奴隶制,过于残忍。” “我们此去乃是顺应天命,解救当地百姓。” “有百姓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至于你们说的其他部族……” “新式火器将真正改变世界,现在朝廷不怕他们反叛,只怕他们一直阳奉阴违。” “正好借用这个机会,震慑一下各部,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容触犯。” “我反倒希望跳出来几个不怕死的,顺便一块收拾了。” “剩下的部族自然就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 眼见众人还要再劝,朱雄英不容置疑的道: “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多言,照办即可。” 见此,内阁学士们顿时就不再说什么了。 倒不是他们怂,而是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君臣默契,他们也不想轻易破坏。 不就是区区高原吗,杀吧杀吧,随便杀。 大不了多投入点资源而已,绝不能破坏目前大好的政治局面。 之后他们又找到陈景恪,询问准备做到哪一步。 陈景恪的回答也很直接:“将奴隶主阶层彻底铲除,改良密宗佛教,推行大明的文化制度。” “你们要做的,是为高原重造一套行政体系。” “具体怎么做,是你们行政系统的事情,我只要结果。” 内阁学士们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比皇帝还狠啊。 果然,老实人发起狠来,才更吓人啊。 有了章程,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事实上打高原是高层早就决定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可默契一直都有。 内阁也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朝廷的手段会如此暴烈。 真要是按照陈景恪的计划来,之前他们的准备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大明的家底足够雄厚,重塑高原倒也不是做不到,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内阁忙起来的同时,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 总参军部再次进行了军旗推演,针对神机营的战斗力,制定了完备的作战计划。 后勤部开始为此战筹备军需物资。 在离过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徐允恭就率领神机营两万四千将士去了川蜀。 蓝斌和蓝春兄弟俩也跟着去了。 本来他们是不想去的。 这俩人没啥大志气,就想躺平享乐。 连封国都不想要,嫌管理太麻烦,你推我、我推你。 甚至还提议,要把封国给陈团团。 他们还振振有辞,反正都是自家兄弟,给谁不是给啊。 不过俩人性格倒是都没出问题,从来不干欺男霸女之事。 反而最喜欢打抱不平,专门收拾纨绔子弟。 如果不是家里阻拦,他俩早就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去了。 老百姓提起他俩,无不竖起大拇指。 所以平日里大家对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蓝玉可没惯着他们,直接放出话来。 不去就在报纸上和他俩断绝父子关系。 兄弟俩虽然有些不着调,可大是大非还是拎得清的。 见亲爹真生气了,只能乖乖跟着去。 大军调动自然要有借口。 对外的理由是,大小凉山的三苏(诺苏、纳苏、聂苏)部落对抗衙门,抵触新法推行。 故派遣神机营前去威慑、弹压,顺便也能起到练兵的作用。 这个理由可以说非常充分。 根据军制,边军和禁军每到三年都会进行一次轮换。 禁军去边疆戍边,边军到京畿一带驻守。 而大小凉山那边的少数族群,因为地形封闭加上穷山恶水,非常的守旧。 名义上他们归附大明,实际上依然在高度自治。 他们生活在大山里,官吏都找不到他们。 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大明给他们划分土地,盖房子、分牛羊,分农具种子。 他们就把房子能拆走的全拆走,弄到山上自己的窝棚里。 牛羊宰了吃肉,种子煮了当食物吃。 强迫他们搬迁,他们就在首领的带领下反抗。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虽然陈景恪很反感这句话,认为是对穷苦百姓的污蔑。 可有时候,有些人愚昧的让他都有些想骂人。 这次让神机营过去,也算是搂草打兔子,顺便一块儿给解决了。 陈景恪选择拿大小凉山当借口,不只是因为这里离高原近。 还有个原因是,这里的蛮夷部落,文明程度和高原差不多。 这里的人分为四等:黑彝、曲诺、瓦加和呷西四个等级。 黑彝是奴隶主阶层,拥有一切生产资料,下层奴隶的生活不如牛马。 陈景恪的命令是,彻底清除黑彝阶层,解放后三个等级。 算是一次提前演练。 而且大小凉山的地形虽然复杂,神机营过去也可以提前适应一下,免得到了高原出问题。 ----------------- 大小凉山地区的官吏,得知神机营到来别提多开心了。 对待三苏部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 此举自然引起了部落首领的不满,他们派人殴打驱逐朝廷官吏,还封锁了交通。 并放出话来,若是衙门再干涉他们的内务,就与大明彻底决裂。 官吏们都鬼精鬼精的,见到他们这么干非但没生气,反而一个个关起门庆祝起来。 打的好,驱逐的好,封锁道路干的更好。 正好给了大明出兵的理由啊。 不过做戏就要做全套。 之后官吏们接连发了三条申斥令,要求这些部落认罪,可以既往不咎。 自然是被拒绝。 等徐允恭到达并修整完毕,出兵的理由也已成熟。 他也没墨迹,打。 不过他没有和之前那样,派大军一窝蜂的进山。 而是先将大小凉山的地图弄清楚,又找到了足够多的向导。 然后将军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一万四千人,他们拿的主要是老式火器。 负责镇守各个要道。 防止土人在各个大山流窜,同时也能预防他们从山里冲出来劫掠地方。 另外一部分一万人,以百户所为单位,分成了八十个单元。 (一个百户所实际有120-130人之间。) 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各个方向进入大小凉山,对藏在其中的土民进行镇压围剿。 入山的将士手持的,全部都是新式步铳也就是老套筒,并配备的卵式手雷。 小型迫击炮则配备到了百户所一级。 军用地图也是每个百户所一张,确保不会迷失方向。 得知明军竟然化整为零深入大小凉山,三苏部落的首领大笑不已。 你们若是集结大军围剿,我们只能四处躲藏。 现在竟敢分兵进入我们的主场,还是分成一百多人一队。 看我们来表演吊打明军主力吧。 三苏部落相互之间也是有仇的,甚至还是死仇。 本来迫于明军的压力,他们还想抱团。 结果发现明军主动来送死,三家也不结盟了,各自召集了三四千人,准备给明军一个惊喜。 诺苏部落首领比较勇,直接带人正面袭击一支百户所。 这支百户所的百户不是别人,正是元大石。 这货表面剽悍无脑,实则是个老银币。 双方遭遇后,他没有就地组织人反击,而是回忆了一下周围地形,很快就制定了一个计策。 他留下一半人阻击敌人,自己则带领另一半人先一步离开,很快就消失在丛林里。 等元大石走远,负责阻击的人按照计划开始后撤。 没多久就退到了一处山沟里,他们没有犹豫转身就钻了进去。 后面追击的诺苏部落,连明军的尾巴都没摸着就死了几十号人,心中正狂怒。 也没有多想,跟着就钻了进去。 不出意外,元大石带着人出现在了他们后面。 剩下的事情就无需赘述,在新式火器面前,人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至少这四五千连护甲都没有,铁制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的土民百姓,是挡不住的。 元大石以零伤亡战绩,击杀四百多人,剩下土人全部投降。 其中就包括诺苏部落的首领、大小头目五十余人。 可以说,诺苏部落的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 接下来他并未继续扩大战果,而是押送俘虏走出深山。 另外两边,纳苏、聂苏部也遭遇了泥头车的野蛮冲撞。 纳苏部的运气比较好,与一支明军小分队正面相撞。 被一顿招呼后扔下几百条尸体狼狈而逃。 明军小分队紧追不舍,最终四千多人只有几百人逃掉。 他们的首领运气好,也逃掉了。 但他主动现身,就等于是暴露了自己的大致方位。 小分队对着天空释放了一红一绿一黄三发信号弹,这是约定好的信号。 代表着有大鱼在这一带出没。 周围的小分队纷纷向这边靠拢,没多久这位首领就被从老鼠洞揪了出来。 聂苏部首领是最惨的。 他为人比较聪明,在掌握了一支小分队的动向后,带兵提前埋伏在前方的一个山谷两侧。 成功将一支明军百户所给围住了。 这位首领那叫一个得意,就站出来想要劝降。 然后他就被一发迫击炮当场给送走了。 之后这支百户所依托地形组织反击,仗着兵器优势,反过来压着土人打。 只是他们是被包围的一方,地势对他们非常不利,一时间也无法冲出去。 且有不少士兵倒霉,被弓箭、石块所伤。 但别忘了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徐允恭派遣了八十个小分队,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每三五个小队分成一个大组,相互之间距离并不远,可以及时援助。 这支小队发现被包围的时候,就已经释放了信号弹。 离他最近的两个小分队先后赶到,从山坡两侧发起进攻。 击杀敌人两千余人,其余全部被俘虏。 三苏部落主力就这么轻松被解决,消息传出去,当地官吏皆感到不可思议。 这还是让中原王朝耗尽心血,都无可奈何的三苏部落吗? 怎么这么不经打? 徐允恭表情淡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切都在大都督府的军旗推演范围内。 新式火器打这些还生活在半原始时代的蛮夷,若是还不能手到擒来,他这个神机营大统领也别干了。 接下来就是定点清除,将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土民全部撵出来。 地方官吏开始接收、安置。 将近二十万土人百姓被从大山深处迁徙出来,他们算是痛并快乐着。 每天忙的屁股都挨不着板凳,但心里却是很痛快。 以前

相关推荐: 倾辞呈章(1V1,H)   半点心(1v2 H)   此岸风情(H,NP)   银龙的淫夜   燕南宫史   快穿之芙蓉帐暖度春宵   幽乡魅影   江月扑我怀(1V1)   [射雕同人][射雕]师父,求原谅!   疯批稳定剂(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