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情窦为你开 > 第232章

第232章

思。 伊藤正夫继续说道:“最近十五年的南北战争,导致日本人口减少六成,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大明。” “我已经命人将这一点告诉了将士们,他们心里对明军是充满了仇恨的……” 足利义持打断他,说道:“没有用的,我早就将这些告诉了世人,可没人相信我。” 伊藤正夫说道:“那是您选错了对象。” “商人从与大明的贸易中获利,读书人自幼读的就是中原书籍,权贵也多受明朝人影响。” “与他们说这些,他们就算相信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大明的。” “士兵不一样,他们是从农夫中选拔出来的,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千年来,他们一直接受我们的统治,内心里对我们是极为顺从的。” “我们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更何况我告诉他们的本就是真相,他们自然深信不疑。” 足利义持再次沉默,之前伊藤正夫派人告诉将士们,造成日本苦难的罪魁祸首是大明。 他心里是充满了嘲笑的。 我当初要去大明化,遭到了一致反对,你这么做有什么用? 现在他明白了,是自己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日本的平民,世代接受藩主大名的统治,对他们是极为顺从的。 或许他们一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苦难是来自于万里之外的大明。 毕竟远隔重洋,怎么赖都赖不到大明头上。 可现在明军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 其他藩主大名,也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一课,他们学到了。 但足利义持依然有个疑问:“求生是本能,就算他们痛恨大明,又怎么会主动去送死?” 伊藤正夫冷峻的道:“他们没有选择。” 众人再次沉默。 是的,他们没有选择。 要么被督战队杀死,要么向明军发起冲锋。 一面是效忠了上千年的领主,一面是造成自己苦难的根源,他们会将情绪宣泄到哪里? 答案显而易见。 伊藤正夫说道:“所以今天阵亡了七千三百人,将士们不但没有惧怕,反而被激起了怒火。” “明天他们的进攻将会更加猛烈。” 这时,一名藩主遗憾的道:“可惜晚上无法出战,给了明军休养生息的机会。” 伊藤正夫露出一抹冷笑,说道:“休息?呵……”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忽然外面传来了火铳的声音,以及隐隐约约的厮杀声。 众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足利义持问道:“那些阵亡将士的尸体……白天你让活人伪装成了尸体?” 伊藤正夫说道:“是的,我派了两千死士混入其中,至少有一千人活了下来躲在尸体里面。” 众人皆敬佩不已,这真的是一环扣一环啊。 ----------------- 明军的情况,比伊藤正夫预料的要好得多。 毕竟是各军轮换防守,压力要小的多。 但一整天的精神高压,以及火铳的声音,还是让人精神疲惫不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大家心头,日本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梁永怀带领参军部的人,对着沙盘推演了一天,始终不得要领。 夜半时分,外面突然响起爆炸声,接着就是火铳的声音。 他只是往外面看了一眼就没有再理会。 敌人冒充尸体半夜突袭,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 或者说,陈景恪带领总参军部推演战术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并且拿出了有效的预防办法,触发雷。 还将这个方法写进了操典里,作为必学科目。 大明对于火器的开发,已经远超这个时代。 各种火炮火铳就不说了,手雷、地雷也都有了。 只不过因为是黑火药威力不大,用来杀敌有点不够看。 但用来吓唬人,或者用来布置预警装置是没问题的。 之前布置阵地的时候,他们就在城墙下方不远处,设置了一些地雷。 果然,日本人在尸体里藏了活人,晚上想要偷袭。 这时有人忽然说道:“莫非日本人白天送死,就是为了设伏兵晚上好偷袭我们?”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猜测确实很无厘头。 可……排除了所有答案之后,貌似就只有这一个比较靠谱。 尽管这个猜测也一样很不靠谱,毕竟那可是几千条人命。 梁永怀摇摇头,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他们有什么后招,我们接着就是了。” “我倒还真想看看,他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一名参军建议道:“要不要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大帅,万一敌人有什么诡计,大帅也好接应我们。” 此战关系重大,耿子茂已经亲自来附近的港口坐镇,双方联系还是很方便的。 梁永怀眉头微皱,自信如他自然不想还未开战,就先向上面示弱。 但考虑到这一战的重要性,他还是点头道: “好,明日一早派人将情况告知大帅。” ----------------- 第二天一大早,杨洪准时带人过来接防。 期间他和交接的百户闲聊道:“听铳声,昨晚很热闹啊。” 那百户骂骂咧咧的道:“可不是吗,这些日本人都有大病,躲在尸体堆里半夜偷袭。” “偷袭就偷袭吧,还不是一波冲上来,每隔大半个时辰就有一波,是真的烦。” 杨洪同情不已,但一想到自己也没睡好,也是一肚子牢骚: “谁说不是呢,直愣愣的过来送死,也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算盘。” 那百户说道:“我先下去睡觉了,多杀几个人,替我出口恶气。” 杨洪说道:“放心,保证把你那份杀回来。” 很快换防完成,杨洪先是检查了一遍阵地,确认大家都没有问题才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刚坐下没多久,元大石就摸了过来: “百户,你猜我打听到什么了。” 杨洪心情正差,没空陪他大严密,没好气的道: “有屁快放。” 元大石也不气,径直说道:“刚刚参军部的人统计战果,昨晚日本人发起了七次夜袭。” “每次都有两百人左右。” “今天早上清点了一下,打死了一千三百六十人。” “你说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就这么点人,还分成七次突袭,这不是送死吗。” 杨洪眉头皱起,那个问题再次浮现,日本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夜袭不应该是一波冲上来,突袭完就撤走吗? 就算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那更应该一波冲上来,尽可能给对方造成破坏。 现在这一波一波的,怎么看都像是在送死。 可是,为什么? 不等他想通,日本人再次发起了进攻。 和昨日一般,一千人一批,排队冲进来送死。 而且这次他们的准备更加充分,盾牌更厚,已经能抵进二十五丈距离。 在这个距离,弓箭手抛射的威力也更大准确度更高,明军的伤亡也开始变高。 可是以交换比来说,这点战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两天……三天…… 日本依然排队送死,晚上也不停的进行袭扰。 只不过他们的伤亡从七千多,固定在了六千人左右。 无数尸体堆在阵地上,看的人头皮发麻。 尽管是冬天气候寒冷,可地上的尸体也开始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味道。 这种环境,明显影响到了明军的士气。 大家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轻松,心头沉甸甸的犹如被石头压着。 但又说不清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伴随而来的,是操作的失误率大增。 今天因为火药装填失误导致的炸膛,发生了十七起。 被日本人的箭矢杀伤的人数,也到达了三百余人。 梁永怀担心这样会发生瘟疫,试图与日本人交涉,双方停战一段时间,派人收拾尸体。 然而日本人的态度非常坚决,当兵就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人都死了,尸体收不收敛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这十五万人,也都做好了为皇国尽忠的准备。 到时候大家的尸体堆在一起,活着是战友,死了血肉也要融为一体继续守护日本。 这个决绝的回复,让梁永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是前几天,他肯定会嗤之以鼻。 什么十五万人同死,吓唬谁呢? 可现在他却不得不信。 也收起了对日本人的轻视之心。 不论如何,眼前这些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但随即他就这样对部下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侯爷为何如此重视日本了。” “这样的对手,必须要一战而灭之。” “否则他们就会如野草一般,一茬又一茬的生长。” 顿了一下,他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国家,补充道: “就如当年的高句丽一样。” “而且日本孤悬海外没有外敌,他们发展的只会比高句丽更快,实力也会更加强大。” 说到这里,他转头对抚慰使道: “注意将士们的心理,不要出了问题。” 第512章 歪打正着 接下来两天,日本人依然在持续不断的来送死。 明军之前设置的阵地已经被尸体填平,地面上血水混合着尸水,顺着沟壑四处流淌。 一股浓郁的异臭弥漫整片盆地,剧烈的海风都吹之不散。 这对双方的将士们来说,都是个巨大的精神考验。 日军士兵开始大批逃亡。 他们确实很痛恨大明,可这种痛恨却无法完全抵消死亡,尤其是这种惨烈带来的恐惧。 哪怕是冒着被处死的危险,依然有人不停的逃亡。 伊藤正夫又是几晚没有睡好,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眼底似乎泛着红光。 懂心理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熬夜红眼,而是陷入疯狂的标志。 疯狂会让人害怕,但也会收获一大批疯子的效忠。 现在就是如此,越来越多疯狂的人围绕在他身边,其中以少壮派军官居多。 这些人逐渐接管了这支军队的掌控权。 就算是足利义持等人改变主意想停战,大概率会遭遇下克上的剧情。 足利义持等藩主大名,也清楚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却也无可奈何了。 倒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目前依然有大批士兵效忠他们。 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动用武力,将伊藤正夫和他的追随者杀死。 但他们已经被伊藤正夫的疯狂给吓到了,产生了畏惧心理。 而且,就算杀了伊藤正夫又能如何?面前的明军怎么办? 还不如让这个疯子试一试。 足利义持等人自然不承认自己被吓到了,他们是如此安慰自己的。 但事实上,他们已经不敢去战场观战了。 太惨烈了。 伊藤正夫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临阵总指挥。 足利义持等人却忘记了,自己不出面,就等于是给伊藤正夫等人扩大权力的机会。 只是短短几日,伊藤正夫和他的追随者的触手,就伸进了全军的方方面面。 他们开始进一步洗脑,控制士兵的思想。 悲剧都是大明带来的,我们的痛苦也都是大明带来的。 我们的财富被他们掠夺,子女被他们买走为奴,我们自己也沦为战场的行尸走肉。 这一切,都是大明带来的。 只有杀死他们,才能重新过回安宁的生活。 对于逃兵,他们的手段非常残酷,一旦被抓住就会被以各种残忍的办法处死。 剥皮、活剐、打断四肢饿死等等。 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在他们疯狂的统治下,整支军队都开始变得疯狂。 明军的压力也同样巨大,失误更加频繁,几次被疯狂的日军冲上了城头。 所幸人数不多,轻易就被镇压了下去。 面对愈加疯狂的日军进攻,明军被迫开始大规模使用臼炮,总算是维持住了防线。 然而,面对这种残酷的有些非人的战况,不少士兵产生了厌战情绪,开始装病主动逃避上前线。 即便是抚慰使努力做思想工作,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 阵地上,元大石干呕了几声,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隔壁所又有三个人心理出问题了,正在后面接受治疗。” 杨洪吐了一口唾沫,强忍着恶心说道: “这场景实在太恶心了,我感觉我都要出问题了,不过……” 说到这里他大声说道:“我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封妻荫子。” “不需要封侯,只要能立下一些军功获得一个勋位,就能让婆娘孩子挺胸抬头做人。” “若不是天子圣明,给了我们这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庄稼汉机会,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 “哪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元大石也附和道:“为了父母孩子,这点场面算什么?死我一个幸福一家人。” 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死我一个幸福一家人。” 就这样念叨了几遍,大家心情好受了许多。 杨洪悄悄给元大石竖起了大拇指:“配合的好,回头我举荐你当副百户。” 元大石不屑的道:“还用你举荐吗?” “我打死二十九个人了,核定军功至少是个上造的勋位,提拔百户也不在话下。” 杨洪也不气,说道:“好好好,你元百户厉害行了吧。” 元大石‘嘿嘿’笑了起来,正想说什么,忽然见到远处一颗头颅从尸体堆上滚下来。 顿时把他恶心的不行,忍不住吐槽道:“踏酿的太恶心了。” “这些日本人故意送死,不会是想把我们恶心的失去战斗力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击碎了笼罩在杨洪脑海里的迷雾。 日本人为何送死? 想想将士们频繁出现的心理问题,想想越来越多的失误,想想开始出现的厌战情绪…… “或许这就是答案。” ----------------- “你为什么要当兵?” “往小了说是为了封妻荫子,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汗水掉在地上摔八瓣都吃不饱饭。” “风调雨顺了,还能见点收成。遇到灾年白忙活不说,还倒贴种子粮。” “最怕的还是遇到贪官污吏,那真的是卖儿卖女。” “当了兵,立了军功,就不一样了。” “就算当不了官回家还是种地,身上有军功也没人敢欺负我们。” “就算被人欺负了,也有地方告状。” “要不是为了这点好处,谁踏酿的来当兵?” “来当兵之前,我们哪个人没有做好战死的准备?” “你问问你的战友,不少人甚至希望自己能战死,这样家里人能得到丰厚的抚恤金。” “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父母婆娘孩子……” “你想不想成为乡里的荣耀,想不想在族谱里单开一页?想不想后人永远都记得你?” “靠什么?靠的是你做出的功绩。” “想想你以前吃过的苦,再想想你的誓言……还觉得眼前这一幕残酷吗?” ----------------- “往大了说,咱们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战,而是为了华夏族群的繁荣昌盛,才四处征战。” “《华夏简史》早就普及了,就算当兵之前没看过,当兵之后应该也看过了。” “咱们华夏最爱好和平,我们只希望老老实实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平平安安到永远。” “可是,这可能吗?” “为什么不行?因为总有人觊觎我们的财富,总有人想不劳而获。” “这种情况持续了上千年,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为什么我们要等着别人来打我们?” “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击,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天下都是华夏的,就没有异族了,我们也不用担心被异族欺凌了。” ----------------- 梁永怀站在病房外面,听着抚慰使在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心情也非常沉重。 他没想到,战况会恶劣到这种程度。 关键是,恶劣的方式完全超出了想象。 以至于很多士兵,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种惨状。 换成别的将领,肯定会怒斥这些将士们软弱,娘们都不如云云。 但作为神机营的高级将领,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他的眼界和想法是不一样的。 自然知道,恶劣残酷的战场环境,会对将士们的心理造成伤害。 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神机营很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建设,抚慰使可不只是为了洗脑,同时也肩负着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的任务。 军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人人都要懂得做心理疏导。 这时,参军刘福海走过来,低声汇报道: “将士们的士气普遍受到影响,有三百一十七人心理出现了问题,正在接受心理疏导。” 梁永怀点点头,说道:“别的部队呢,有没有受到影响?” 现在归他指挥的有四万人,只有神机营的一万两千人,是他的直接部属。 其他两万八千人,是临时抽调归他指挥的。 这两万多人都是老式军团,虽然也有抚慰使,可心理疏导这一块并没有真的展开。 他最担心的,还是这些人出问题。 刘福海说道:“没有,这两万八千人一直在后方待命,并未亲眼目睹前方的战况,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主要受影响的,都是神机营的弟兄。” 梁永怀稍稍放心了一些,说道:“那就好,传令给各军抚慰使,多了解将士们的心理变化。” “发现有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又在军医院转了一圈,还亲自安抚了一番大家,他才返回自己的指挥部。 刚坐下,就见一名亲卫小跑着过来: “将军,有将领来报,说是发现了日本人诡异行径的原因。” “什么?”梁永怀‘噌’的站起来,说道: “谁发现的?人在哪?” 亲卫回报道:“304百户所百户杨洪。” “杨洪?”梁永怀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他旁边的参军拿出本子快速翻动,很快就找到了记录: “将军,之前他就曾察觉到了日本人要进攻的前兆,并向总部进行了汇报。” “您还说战后要接见他。” 这名参军顺便还将杨洪的出身、过往成绩等等,都三言两语概括了一遍。 一句话,根正苗红,成绩突出。 梁永怀点点头,笑道:“看来真是个人才,带他来见我。” 很快杨洪就被带了进来。 见到这么大的领导,他没有丝毫的拘谨,径直来到大帐行礼。 梁永怀暗暗点头,这气度就不是一般人: “你说你发现了日本的用意?” 杨洪回道:“不敢说发现,只是有所怀疑。” 态度严谨,梁永怀更是满意:“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杨洪说道:“精神压制。” 梁永怀茫然的道:“精神压制?” 什么意思? 杨洪说道:“孟子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人皆有恻隐之心。” “日本人就是在利用我们的恻隐之心,让我们心生不忍……” “那些尸骨,会让我们产生物伤其类的共鸣……” “通过这种种,来影响我们的士气,让我们失去斗志。” 他详细的将自己的发现讲了一遍,末了说道: “我给这种战术取名为精神压制法。” “将军可以派人去问一问将士们,是否产生过类似于‘日本人如此不怕死,我们能打赢吗’的想法。” “属下斗胆猜测,持有这种想法的当不在少数。” 精神压制?靠送死来给地方造成精神压力? 换成别人,肯定会让认为他胡扯,可是梁永怀却陷入了思索。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和日本人交涉,希望停战收敛尸身的事情。 日本人不但拒绝,还放话说十五万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对这个回答,到现在他都觉得莫名其妙,这日本人脑子有病吧? 可是如果杨洪的推测是真的,那一切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日本人的回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施压。 让自己这个军队统帅,感受到他们的死志,从而信心产生动摇。 再联想刚才在军医院见到的情况,以及将士们普遍士气低落的现状,更加说明这个猜测可能就是真相。 梁永怀依然没有立即就做出肯定,而是先明人去全军做调查,看大家的心理问题,主要出在哪个方向。 同时也命人将参军事们都喊了过来,又让杨洪将自己的发现给大家讲了一遍。 众人皆面面相觑,靠送死来对敌人造成精神打击? 这……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精怪志异故事呢。 可抛开合理性不谈,这个答案却是能完美的解释日军所有的异常。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当排除所有答案,剩下的那个答案即便在不靠谱,也可能就是真相。 但大家依然没有轻易下结论,实在是这种战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 很快去做调查的人就回来了,带回了五百人的自述。 众人立即展开归类总结,发现确实如杨洪猜测的那般,面对主动送死的日本军,很多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敌人不怕死,我们真的能打赢吗? 日本有四百多万人,如果人人都是如此,我们能灭得了日本吗? 看到这份分析,众人再无疑虑。 杨洪的猜测,就是真相。 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而且这个功劳不亚于斩将夺旗,是必定要被提拔的。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真正有资格与大家平起平坐了。 解决了最大的疑问,梁永怀非常开心,大笑道: “哈哈……好好好,杨洪你立了一大功。等战事结束,我亲自为你请功。” 杨洪谦虚的道:“谢将军,属下也是歪打正着,不敢居功。” 梁永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功就是功,不用谦虚。” 又表彰了他几句,梁永怀将目光看向众位参军,说道: “敌人的战术目的已经被摸透,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尽快拿出章程。” 第513章 明军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耿子茂一直在关注正面战场的情况,他也很疑惑日本人为什么要送死。 带着参军部研究了许久都不得要领。 直到梁永怀那边的情报传递过来,他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靠送死造成精神压制?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战术? 于是他感叹道:“果蛮夷也,其所思所想非我华夏之民所能揣度。” 林浩表情却非常凝重,说道: “以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如果不能及时应变,很可能会吃大亏。” 耿子茂不屑的道:“先火炮覆盖,再火铳攻击,最后骑兵收尾,什么样的敌人攻不破?” “若不是陈侯有令,非必要不得干涉神机营的战术,我早就让梁永怀滚回来,我自己上手指挥了。” “保证三天之内结束战斗,哪需要像现在打这么久?” 林浩摇摇头,说道:“那是因为这一战我们准备十几年。” “但谁敢保证,以后每一战我们都能如今日般准备充分?” “更多的会是各种遭遇战,到时候面对从未见过的突发情况,怎么应对?” “而且你真的以为日本的战术没用吗?” “如果换一支军队,熬到现在会有多少人崩溃?” 耿子茂不说话了,史书上描写过很多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战场描写的很精彩。 可这些大战,几乎都不会描写逃兵。 就算写,也是一笔带过。 对于出现逃兵的原因,也基本归结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统治者不得人心等等。 根本就没有人考虑过,士兵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每一场大战都会出现很多逃兵,哪怕是胜利方,逃兵也非常多。 战争时间线拉的越长,战况越激烈逃兵就越多。 为了防止军队溃散,各个势力都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斩首是最轻的,三代亲属贬为贱籍是常见手段,更严重的甚至会株连全族。 其中以三国时期曹魏的军法最为严苛,一人当兵全家留在后方当人质。 当了逃兵或者投降,全家处死。 即便如此严苛的律法,依然有大批逃兵出现。 朝廷有朝廷的处罚措施,逃兵也有自己的对策。 借着大战的机会,假装战死,假装落水被水冲走。 逃走后伪装成流民,逃进深山当野人,去给权贵大户卖身当奴仆…… 朱温为何要给自己的部下脸上刺字? 要知道,以前刺字是一种刑罚,只有罪犯脸上才会被刺字。 这就是把将士们当罪犯来对待的。 为何朱温这么干了之后,其他所有的军阀纷纷跟进? 军阀这么干能理解,为何宋朝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权,也这么干? 历史从来不会去记载这方面的东西,就算记载了也不会有人深究个人因素。 心理问题?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大把的人认为,心理疾病是矫情造成的,是装的。 以至于读史书的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古代生活困难,将士们为了一口吃的,会不要命的去杀敌。 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耿子茂作为将领,自然知道逃兵是怎么回事儿。 以前他也如大多数将领一样,认为逃兵都是没卵子的人。 后来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接触了新式的抚慰制度,才渐渐有所了解。 人就是人,不是禽兽。 物伤其类、恻隐之心,虽然不敢说所有人都具备,但大多数人都具备这种特性。 在华夏文化里,恻隐之心被认为是道德的来源。 正常人杀了同类,尤其是大规模屠戮同类,很大概率会产生心理问

相关推荐: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挚爱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玩笑(H)   萌物(高干)   妄想人妻   小寡妇的第二春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珊璐短篇CP文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