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圈,就返回宫中,准备和朱标汇报一下情况。 哪知刚入宫就听到一个消息,太子妃有喜了。 他连忙去东宫,果然发现老朱、马娘娘、徐达等人都在。 就连福清都在。 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见到陈景恪过来,大家都开始拿他打趣。 老朱和马娘娘不停的说,这孩子来的巧,说明和陈家有缘分。 就连朱标、徐达、福清、徐妙锦等人,都深以为然。 巧合实在太多了。 福清结婚那么多年没动静,徐妙锦刚入宫不久就有喜了。 然后没多久,徐妙锦也有喜讯传来。 要说这俩孩子没缘分,谁都不信。 陈景恪心下则不以为然,福清赶在这会儿有喜确实是巧合。 徐妙锦有喜,纯粹是受福清影响了。 前世存在一个现象,同一个宿舍的几个女生,生理周期会趋同。 有些女生生理周期不稳定,住一段时间宿舍也会变得稳定下来。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怀孕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女人怀孕,周围必然会有别的女人怀孕。 城市里大家关系比较疏远,这种情况还比较少。 在农村邻里经常串门,这种情况就比较普遍了。 一个人有喜,用不了几天周围一大群邻居都会传出喜讯。 这种现象,至今都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很多人以绝对口吻,说这都是扯淡,根本不存在云云。 还煞有介事的推断,同一个宿舍的人生活习惯相同,所以生理周期趋同。 可是他们却无视了另一个事实。 隔壁宿舍的女生,生活习惯也是类似的,为何她们的生理周期和这个宿舍的女生不同呢? 一个目前比较合理的推断是,生理期或者孕期的女性,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 这种气息会相互影响,最终让几个同宿舍的女生生理周期趋同。 孕期女性散发的气息,会刺激周围女性,使其更容易受孕。 只是这种气息还无法被现在的科学检测到。 而且在民间,不少人都会尝试用这种方式治疗受孕困难。 只要身体没有问题,只是单纯不易受孕,经常和孕妇在一起,会增加受孕概率。 徐妙锦就是这种情况。 福清和她关系一直都很好,再加上孩子从小被定亲,关系就更好了,私下经常见面。 受到福清影响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陈景恪又不是低情商的耿直人,既然大家都认为有缘,那就是有缘呗。 他也没有强行去讲这些道理。 太子妃有喜,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自然是一件大事。 群臣纷纷祝贺。 徐达家的门槛也快要被踏破了。 就连陈景恪家,都重新变的热闹起来。 但就在此时,一个坏消息从云南传来,西宁公沐英病危。 得到这个消息,马娘娘没绷住,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我可怜的英儿,难道要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老朱也是虎目含泪,自责的道:“都怪咱,都怪咱啊。” “沐英几次上书,想要回京尽孝,是咱以云南重担压着不让他回。” “若是咱早点让他回来,就不会有今日的事情了。” 朱标也悲伤不已,高血压差点犯了。 虽然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可沐英是义子之长,朱标向来视其为兄的。 听到他病危的消息,朱标岂能不难过。 但即便如此,他还要强忍担忧,安抚两个老人: “爹娘不要担心,信上说大哥只是病重……相信他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老朱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景恪呢,陈景恪呢?快把他喊过来……” “不不不,让他直接去云南,快马加鞭去,一定要给咱把沐英带回来。” 陈景恪接到消息,也非常震惊,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沐英出问题了。 虽然只在过年的时候见过几次沐英,但陈景恪对他非常尊敬。 沐英为人宽厚,待人真诚毫不做作,坐镇云南多年毫无怨言。 关键他和老朱一家子关系非常好,视老朱和马娘娘为父母,对朱标等人也视为手足。 上辈子马娘娘病逝,他悲痛呕血。 朱标病逝给了他最后一击,两个月后也悲痛之下撒手人寰。 这种感情,放在整个历史长河,都是非常感人的。 老朱有二十多个义子,却独独厚待沐家,是有原因的。 现在他病危,老朱和马娘娘不知道该多悲伤。 比起沐英的身体,陈景恪更担心另外一件事情。 马娘娘和朱标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个打击。 所以,对于老朱让他去云南的命令,他很是犹豫。 准备去宫里找老朱协商一下,要不让朱橚过去吧。 事实上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还没等他走到皇宫,半道就被急冲冲赶来的内侍给拦住了。 “安平侯速速入宫……” 陈景恪心中一沉,问道:“怎么了?” 那内侍回道:“娘娘……昏倒了。” 陈景恪深吸口气,稳住心神道:“速速入宫。” 然而,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刚进入皇宫就见到杜同礼一路狂奔而来。 “安平侯快……快跟我走……” 以陈景恪的心态,也终于慌了,问道:“娘娘……” 杜同礼一边跑一边说道:“不是娘娘,是陛下。” “陛下听说娘娘昏迷,受不住打击头疼欲裂随后也昏过去了。” 第443章 喜忧参半 朱标昏倒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景恪脚下一个踉跄就往地上栽去。 杜同礼眼疾手快就去抓他,但还是晚了半步,他的额头磕在了旁边的台阶上。 鲜血登时就流了下来。 杜同礼吓了一跳,连忙道:“陈侯,您没事吧?” 陈景恪拿出手帕捂住伤口,说道:“没事,快走……先去陛下那里。” 马娘娘的身体他有数,虽然一直不太好,但那是慢性病,一时半会儿要不了人命。 此时昏迷应当是悲伤过度导致的。 就算他不去,别的御医也有办法处置。 朱标不一样,高血压要是真爆发了是会要命的。 而且头疼剧烈然后昏迷,这对高血压病人来说,就是危险的征兆。 事情有轻重缓急,肯定要先去朱标那里。 杜同礼也知道情况紧急,没有多啰嗦,当先带头往前跑。 刚跑了两步陈景恪想到什么,停下对杜同礼说道: “安排几个人守在宫门口,周王来了就让他去娘娘那里。” 杜同礼恍然大悟,连忙吩咐下去。 之后两人才赶往乾清宫,到了门口来不及通报,就直接闯了进去。 朱雄英早已经候在这里,见他闯进来也没有怪罪,而是说道: “景恪你终于来……你的头怎么了?” 陈景恪一手捂着头,说道:“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事。陛下怎么样了?” 说着,他目光看向那几名御医。 带头的正是太医院院使郑良琦,此时他正愁眉苦脸,见到陈景恪犹如看到了大救星。 连忙上前将朱标的情况说了一遍。 发热、时有轻微痉挛、嘴唇发干…… 越听陈景恪的心就越沉重,不会是引发中风了吧? 仅仅是高血压还好,要是真的中风或者别的并发症,那就麻烦了。 不过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了,面上丝毫不慌,说道: “用药了吗?” 郑良琦迟疑了一下才小声道:“没有……我们摸不清陛下的详情,不敢随意用药……” 说着就羞愧的低下头,不敢看他。 其他几名御医也都将脸转向别处,假装在忙活。 陈景恪岂能不知道他们做的什么打算,就是看出问题严重,不敢下手治,想等自己过来接手。 他也没责备郑良琦等人,换成自己大概率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万一出错了,那就是夷三族的大罪。 何不等更有经验的医生过来,既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能减轻自己的罪责。 深吸口气,他说道:“紫雪丹,双倍药量温水送服。” 紫雪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高热昏厥、惊厥抽搐、口干唇焦等有奇效。 中医三宝丹之一,急救良药。 正对朱标此时的症状。 见他没有戳穿自己,郑良琦几人心中非常感激。 而且有了主心骨,他们也变得麻利起来,取药喂药之类的一气呵成。 另一边,朱雄英也已经听杜同礼讲完了全过程,知道陈景恪是为何受伤的。 心下非常感动。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走上去小声说道: “我爹怎么样?” 陈景恪只是重重叹了口气,没有给出任何回答。 但这已经足够了。 朱雄英表情也变得无比凝重。 现场的氛围也犹如凝固了一般,几名御医更是心中发颤。 没想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还好刚才没有乱出手,否则…… 等药物服下,陈景恪又取来银针,刺破朱标的耳垂小心的放血。 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确实有效果。 只不过此法很危险,陈景恪轻易不会采用。 但现在朱标情况危急,不得不用了。 因为专注放血,他也就没有办法再捂住额头。 堵住伤口的手帕掉落,还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裂开,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流。 不一会儿脸上和衣襟前就染红了一小块。 其他人也不敢提醒,生怕影响到他操作。 还是朱雄英,掏出自己的手帕,从侧面替他捂住了伤口。 陈景恪说了一句:“不方便,找个布条绑上。” 不用朱雄英吩咐,郑良琦已经拿着绷带过来,小心的替他简单的包扎好。 之后众人就静静的看着他操作,连呼吸都变得小心起来,生怕影响到他。 陈景恪怕一次放血太多引起别的后遗症,始终控制出血量。 用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放了有一茶杯的量,就停了下来。 再次对朱标做了细致检查,确认了之前的诊断,高血压爆发……大概率有并发症。 只是碍于缺少检查仪器,无法确定是哪种,轻重程度如何。 但不论是哪种,后果都很严重。 他依然什么都没说,转身走到一旁,朱雄英迈步跟了过来。 其他御医也想跟过来,却被郑良琦给拦住了。 众御医这才反应过来,这会儿跟过去不是找死吗,连忙缩了回来。 走到一旁,朱雄英才开口问道:“具体如何?”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没有性命之忧,但大概率无法正常处理政务了。” 朱雄英反而松了口气,不停的道:“活……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至于无法正常处理政务……这一点皇家早有准备,没有什么可说的。 只要人活着,一切都好说。 而且目前这个情况,朱标要真有个三长两短,马娘娘那边就麻烦了。 皇家无法承受同时失去他们两个。 陈景恪拍了拍他的肩膀,以此作为自己的安慰。 他下意识的动作,朱雄英也没有躲,看起来很正常。 但别人看的却眼皮子直跳,安平侯这是活腻歪了吧?太子的肩膀你也敢拍? 陈景恪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对郑良琦说道: “我去娘娘那里一趟,你们看好陛下,有任何变化就去通知我。” 郑良琦等人自然不愿意他离开,但也不敢出声劝阻,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之后陈景恪就一路急匆匆的赶往老朱的寝宫。 到地方之后,发现朱橚果然在这里,正在给马娘娘针灸。 老朱则焦急的在旁边来回踱步,见陈景恪进来,就停下来想问什么。 只是刚抬头,就看到他额头上的伤口,和脸上衣服上的斑斑血迹。 这让他大吃一惊,问道:“你的头怎么了?” 陈景恪回道:“没事,摔了一跤。陛下那边暂时稳住了,您不用太担心。” 老朱是和等人,自然听出他话里有话,沉声道: “具体什么情况?” 陈景恪回道:“高血压爆发,可能引起中风。” “现在还只是猜测,一切还要等陛下清醒过来再说。” 老朱心情无比沉重,他自然知道中风是什么后果。 就算治好了,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也基本意味着无法处理政务了。 说白了,这个皇帝也基本当到头了。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早这么突然。 不过万幸,命是保住了。 否则…… 他回头看了一眼昏迷中的马娘娘……咱就要同时失去两个最重要的人了。 那种后果他不敢想。 还好……还好……命保住就好。 不能当皇帝了问题也不大,雄英已经成才,足以肩负这个大任。 陈景恪又安慰了老朱两句,见他心态没有出问题,也不禁赞叹果然不愧是洪武大帝啊。 想想也是,上辈子他的经历比这惨多了,精神都没有崩溃。 现在这点事儿对他来说,确实不算啥。 就在这时,朱橚给马娘娘诊治结束,也走了过来。 见陈景恪额头的伤,也同样愣了一下,然后询问原因。 陈景恪也没有多解释,只说是不小心跌了一跤。 事实上也不用他解释,大家都能猜到他为什么受伤。 解释的太多,反而显得太刻意。 然后他就问起了马娘娘的情况,老朱也同样关切的走了过来。 朱橚将情况详细解释了一下,和陈景恪猜测的差不多。 本来身体就差,悲伤过度导致昏迷,目前问题不算严重。 “我已经给娘施了针,等会儿再服用一剂安神的药,让她老人家好好睡一觉。” “明天就能醒来。” “不过接下来不能再让她沉浸于悲痛之中……她的身体扛不住。” 老朱苦笑道:“咱又何尝不知,可是沐英是她一手带大,亲如骨肉,她又岂能不伤心。” 这确实是个无解的难题。 陈景恪说道:“西宁公只是病重,或许还有转机……我现在就出发去云南,看能否争取一线生机。” 西宁公就是沐英,早在几年前他就因功晋封公爵,封号西宁。 说这话自然不是陈景恪改主意,想去云南了。 而是提醒老朱,别忘了沐英那边,同时也是对老朱之前命令的一种答复。 事实上他很清楚,以目前的情况,老朱肯定不会让他去云南的。 果不其然,老朱拦住他说道:“算了,眼下宫里更需要你,咱另外派人过去吧。” 朱橚心中一动,说道:“我去吧。” 老朱有些迟疑:“这……” 他自然希望朱橚也留下,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但沐英那边的情况也十分危急,朱橚显然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毕竟大明排名第二的神医,而且还是亲王身份。 能救活沐英最好,救不活就顺势主持沐英的葬礼。 以亲王身份主持葬礼,规格是足够的。 关键是,朱橚这个亲王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云南因为沐英之死发生动乱。 在大是大非面前,老朱是非常理智的。 只是略微迟疑就同意了朱橚的请求,让他前往云南。 而且还让朱橚带了一道旨意过去,命沐春接替沐英的职务,继续镇守云南。 不论沐英能不能救活,这个任命都会下达。 区别是,能救活就把沐英带回洛阳休养,不能救活就把他的棺椁带回来安葬。 沐春就是沐英的长子,自幼随父征战四方,后辅佐沐英镇守云南。 他的能力威望都是足够担任这个职务的。 关键是,皇家对他非常信任。 朱橚一刻都没有耽搁,连夜就出发去云南了。 马娘娘和朱标同时昏迷的消息,很快就传出了宫外。 一时间朝野人心惶惶。 大家倒不是怕失去主心骨,毕竟太上皇还在,太子也早就在事实上监国了。 根本就不缺主事之人。 大家怕的是这两位都不在了,谁还能劝得动太上皇? 而且同时失去两位至亲,太上皇会不会失去理智? 当天下午,李善长、徐达、汤和等重臣,以及邱广安等中枢要员,就来到宫外求见。 老朱接见了李善长和徐达等人,却让朱雄英接见了邱广安等中枢要员。 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但大家都是老狐狸,从这个安排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太上皇接见老臣,让太子接见目前掌权的大臣,这是有意把太子推到台前。 意味着皇帝的病情比想象中的严重。 至于多严重,他们不敢乱想。 但大概率是短期内无法理事了。 事实很快就证明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太子带着几名中枢要员去看了昏迷中的朱标。 还让郑良琦等人,向他们详细汇报了情况。 这其实也是一个固定流程……皇帝病了,丞相必须第一时间到场,确定病情之类的。 然后再确定下一步怎么办。 而且不光要探视,几名丞相还要轮流守在皇帝身边,以防有人加害。 当然,也是为了皇帝死的时候,大家能及时处置。 这些都会被记入历史的,表明皇帝是自然生病,没有人使阴谋诡计。 如果少了这一步,那就等着吧。 烛影斧声就是这么来的。 谁敢阻止丞相见生病的皇帝,那后果不用想,史书上绝对会着重记一笔。 大明没有丞相,但有内阁,有六部尚书…… 就由阁部大员来行使这个权力。 朱雄英带着他们去见昏迷中的朱标,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坦荡。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家三人组相亲相爱,而且太上皇还在,不可能有人对皇帝下手。 可流程还是要走的。 没必要在史书上给自己家留小尾巴。 另一边,老朱对李善长、徐达等人就没有那么多虚套话了,直言道: “标儿可能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了。” 众人都心中一沉,汤和担忧的道:“陛下的病如此严重吗?” “陈侯也没有办法?”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若没有他,恐怕……不过还好,经过他抢救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了。” 然后他目光看着众人,说道:“以后军国大事就暂时由雄英主持了,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 群臣不可能在宫中多待,按照规矩留下一人守着朱标,其他人就出宫去各衙门镇守了。 宫门外早就聚满了等待消息的群臣。 见中枢要员出来,纷纷围了上来。 邱广安几人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只是告诉大家,娘娘身体无碍。 陛下旧疾复发,目前需要静养。 奉太上皇命,军国大事暂时有太子监管。 大家不要担心,回去好好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群臣终于松了口气。 只要马娘娘和皇帝还活着就好,至于太子监国……大明不一直是太子监国吗。 于是,大家纷纷散去。 第二天,马娘娘先醒了过来。 本来大家不想让她知道朱标的事情,但她是什么人,发现自己醒了朱标没来,就猜到他出事了。 众人见瞒不住,只能告诉她真相。 还不等她哭出来,陈景恪一咬牙,说道: “娘娘,您必须保重好自己的身子,您若有个三长两短,陛下就真的撑不住了。” 果然,听到这话马娘娘即将落下的眼泪,竟然收了回去。 “我知道,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走,带我去看看标儿。” 第444章 人祸天灾 直到第四天朱标才苏醒,但还不等大家高兴就发现情况不对。 清醒过来的朱标,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嘴角时有口水流出。 中风,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个现实。 陈景恪预想中最坏的情况出现了。 朱标的表情显得很是激动,眼睛瞪的直直的,似乎想要说什么。 这是很正常的,换成谁突然变成这样,都会激动。 老朱悲痛万分,虎目顿时就红了。 反倒是马娘娘,擦干眼泪来到朱标病床前,抓着他一只手不停的安抚。 “娘的身体好了,沐英那里也派你五弟过去了,你五弟的医术你是知道的。” “朝中的事情你也不要担心,有你爹和雄英在呢。” “放宽心好好养病……娘还等着你养老送终呢。” 随着她的话语,朱标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对着马娘娘使劲眨了眨眼睛。 马娘娘似乎能听懂他的心声一般,说道: “娘没骗你,我这都是老毛病了,缓过劲儿就好了。” 之后母子俩就这样聊了好一会儿。 朱标毕竟刚刚苏醒,精力不足,很快就疲倦的闭上眼睛。 马娘娘说道:“你好好休息,娘就在旁边。” 她刚想离开,朱标再次睁开眼睛,眼珠子使劲乱转。 马娘娘思索道:“你身体不舒服?” 朱标眼睛依然乱转。 马娘娘这次肯定的道:“让内阁学士进来听用?” 朱标的眼睛这才停下,朝她眨了眨。 马娘娘知道他是有事要交代内阁学士们,而且有些事情也确实需要说清楚。 虽然有老朱和朱雄英在,国家不至于无主。 可皇帝是朱标,他才是法礼的代表。 没有他的授权,老朱和朱雄英掌权,那都是不符合礼法的。 而且到底是以老朱为主,还是以朱雄英为主? 这都需要朱标这个皇帝来决定。 所以,虽然马娘娘很心疼儿子,却也没有阻止他见外臣。 很快七位内阁学士,外加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等要员全部来到乾清宫。 七位内阁学士上前,负责与朱标沟通。 李善长作为名义上的首辅,开口说道:“陛下,请恕臣等不敬之罪。” “陛下贵体有恙不利于行,然国事不可有一日懈怠,还需您任命一人监管。” 朱标眨眨眼睛,表示认同。 李善长继续说道:“接下来臣等的问题,如果陛下同意,就眨一下眼睛,不同意就眨两下。” 朱标再次眨了一下眼睛。 马上有臣子,将问话以及朱标的意思,转告给群臣。 这也是流程,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接着,李善长终于开始正式提问:“国事交由太上皇和太子主持可否?” 朱标连眨了两下眼睛。 李善长继续问道:“国事尽皆交由太子做主?” 朱标再次连眨了两下眼睛。 竟然不是?几位内阁学士很镇定,其他大臣却有些惊讶。 然后不少人都偷偷的瞄向了一言不发的朱元璋。 果不其然,等李善长询问是否让太上皇主持国事的时候,朱标只眨了一下眼睛。 听到这个结果,群臣都恍然大悟,然后内心里称赞朱标高明啊。 都这样了,还能将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在大明,老朱的威望是无人能及的,让他重新出山是最稳妥的。 而且如此一来,也将朱雄英最后的嫌疑给洗清了。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阴谋论者,朱标壮年中风,难免会有人传一些谣言。 谁最有嫌疑? 谁受益最大,谁就有嫌疑。 如果让朱雄英监国,那他就是受益最大的人。 根本就不用怀疑,必然会有许多人以此来攻击他。 什么太子等不及了,而且陈景恪和他是发小……想下手可太简单了。 现在,将权力交还给老朱,朱雄英就不再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 嫌疑自然就小了很多。 别人再想用此事来攻击他,就站不住脚了。 至于会不会有人怀疑老朱…… 皇位本身就是老朱的,他都能提前传位给儿子,又怎么会害儿子? 而且以老朱对朱雄英的喜爱和满意程度,也绝不会影响到朱雄英太子身份地位。 可以说,朱标的这个决定,真的将一切都考虑到了。 众人都不禁暗暗敬佩。 接着邱广安等人各自上前询问了几个问题。 比如国家大政是继续变革,还是回归保守之类的。 得到的结果是,一切按照计划来。 如果有难以决断的地方,以太上皇的意思为主。 当这一层意思表达出来之后,朱标就闭上了眼睛,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一直守在旁边的郑良琦知机的站出来,说道: “诸位阁部,陛下大病初愈不宜过于劳神,需要歇息了。” “若有事情,请改日再来请示。” 其实众人想问的也问完了,于是就一起告退。 接着李善长等内阁学士找到朱元璋,请他主持大局。 这也意味着,朱元璋再次出山以太上皇的身份,重新掌握大明。 不少人以为他就是走个过场,随后就会让太子监国。 哪知道并没有,他就这样重新接手了大明的重担。 虽然太子依然负责处理大多数政务,可还是没有拿到监国的名义。 这让不少人嘀咕,老朱莫不是权力瘾犯了? 还是舍不得权力? 不过这些声音很微弱,没有掀起什么浪花,很快就没人理会了。 正如朱标设想的那样,因为朱元璋重新出山,大明的局势没有出现什么波动。 军政两界更是平稳的犹如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民间也没有出现关于朱雄英的不利传闻。 反倒是因为老朱没有让他监国,不少人替他抱不平。 朱雄英自己也变得低调许多,不再如之前那般事事都想插一脚。 不是因为老朱打压之类的,而是他清楚,目前自己不能高调。 亲爹还在病床上躺着呢,你作为儿子的那么高调,是几个意思? 真觉得你不是最大受益者,大家就不敢传你的谣言了是吧? 不管怎么说,本应该造成巨大动荡的皇帝中风事件,就这样平稳的过去了。 大明依然是那个大明,大家各司其职过着自己的日子。 但……真的就没有一点变化了吗? 那怎么可能。 心情极差的老朱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没几日他就拿出了数百份罪状,全是官吏贪污腐败的证据。 这是最近两年锦衣卫和巡查使们收集到的证据。 对这些人的处置办法他也乾纲独断,全部处死。 而且他们的家眷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流放,而是一同处死。 前前后后加起来,又是六千多人被杀。 一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失身酒
火影之最强白眼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岁岁忘忧(完结)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