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小心谨慎。 真正把功劳拿在手里了,封的贝勒才理直气壮。 三兄弟都窝在了弘昐的府上,十天半个月不见出来一次。李薇在园子里盯着弘昤种痘的事,还有弘昫的开蒙。 京里,乌拉那拉家和佟府也都沉寂不少。结果一下子好像连街上的人都变少了。 四月初,李薇回宫亲奉太后往畅春园避暑。这也是四爷临走前嘱咐她的,道今年他走的早,皇后又被收了凤印,太后可能就不去畅春园了。 他道:“不能让小人坏了皇额娘的兴致。” 李薇听了他的话,就三日一请的请太后去圆明园。 她的理由找得也多,像皇上在外面还担心宫中暑热,伤了太后凤体;或者说先帝就是在畅春园没的,太后年年都去怀念先帝,今年怎么能不去? 太后看着贵妃递上的折子笑不可抑,对方姑姑道:“你瞧她多会说。只怕是老四交待她的,我要是不肯,她能这么缠我一夏天。” 方姑姑替太后打着扇子,笑道:“这也是万岁爷和贵主儿的孝心。” 太后放下折子,叹道:“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这宫里现在放着几百个秀女,等老四回来还要指婚,我不盯着,真就都交给那个年氏?” 方姑姑在太后身边多年,有些话她就不必忌讳,此时就小声道:“她人小力弱,做得不好是应该的,做得好……自然有旁人着急。长春宫虽然看着是不成了,但虎死威犹在……” 太后想想,道:“是啊,我替她们操得什么心?让她们咬去。长春宫那边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以前看着就算蠢,到底还没那么大的胆子,现在竟像个疯狗一样了。” 要打疯狗,自然人不能上,只能再养一只狗,在它们中间吊上一块骨头,让它们两边打得不可开交才行。 方姑姑倒是没少见这样的人,她道:“这样的人哪里都有,主子现在是记不得了,以前宫里还少吗?就跟那赌桌上输红了眼的人一样。人都有迷了心的时候。” 皇后现在不过是个赌输了却赖在赌桌上不肯走,希图翻本的人罢了。 太后笑道:“是啊……还是你看得清……” 方姑姑见说动了太后,道:“那奴婢就让人去收拾行李?老实说就连奴婢也乐意住在园子里呢,年年都盼着能早日搬过去。” 她这话都太后都给逗笑了。 结果第二天居然听说贵主儿回宫了。 方姑姑接到消息就赶紧去告诉太后,道:“是不是见您一直不肯去园子里,贵妃这是来先斩后奏的?” 太后诧异道:“不会吧……” 结果就听到贵妃进宫都不往西六宫去,径直往宁寿宫来了。 消息一个个递进来,听说贵妃还不是自己回来的,连已经开府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被带回来了。 太后到这里算是明白了,这贵妃还真是觉得自己一个说不动,想让小辈们过来帮着敲边鼓。到时公主们缠一缠,磨一磨,太后还真没办法不答应。 太后笑着让方姑姑去准备招待客人,“我记得宜尔哈爱吃杏儿,额尔赫喜欢她额娘想出来的那个叫什么冰淇淋的?让人都送来吧。” 方姑姑赶紧答应着:“奴婢这就去。” 太后道:“她倒是没把弘昐几个也带来。” “大阿哥留京了,要是带上二阿哥几个,不叫他也显得不合适。想必贵妃是因为这个才只叫了公主。”方姑姑道,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顶着大太阳一大早从圆明园赶回宫,这一路上可不轻松。 弘昫已经从痘屋里出来了,人虽然虚了点,但只要种上痘,后面的慢慢养就行。李薇想着趁着天还不热,赶紧把太后给接出来,那这宫里就没别的事再需要她操心了。 进了宁寿宫,她还没有把宜尔哈和额尔赫往太后面前推,方姑姑就挺自然的跟她说太后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几时搬过去还请贵主儿定个日子吧。 李薇愣了下,方姑姑和太后一起笑起来了。 轻轻松松的解决了,李薇顿觉轻松极了。既然来了就不急着走,听说她的车架进宫后,外面的请见牌子已经接进来了。 李薇带着公主们陪太后用过午膳后,把公主们留在宁寿宫,她回永寿宫处理一下事情。 常青进来请安,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实在是委屈了。李薇想了下,问他要不要跟赵全保换着来? “你跟赵全保商量去吧,看你们是多长时间轮一回。”她道。 常青不免心喜而笑,磕头道:“还是主子体贴奴才。”他老留在宫里,说是主子信重,可留久了也心里没底。当奴才的不跟在主子身边还叫什么奴才?离得久了,不说主子那边还记不记得他,就连他只怕也要跟主子生疏起来。 请见牌子虽然递得快,但都是些不必在意的人。其中有一个佟家承恩公府递上来的,她拿着这牌子想了下,猜测可能是李四儿。 虽然是她自己猜的,但隆科多肯定是没干好事。她这里对李四儿这位‘旧友’当然不可能还和颜悦色的。而且她们当年的交情也没几分是真心的。 李薇只草草看过一遍就让常青把这些牌子都给回了。 然后让人把储秀宫的嬷嬷叫来问下选秀的情况。 皇后抱病避居长春宫,选秀事体大部分都是由储秀宫的嬷嬷和太监总管依旧例而行。四爷说的那个交给年氏,大半是用来气皇后的。也是因为这事还要有个妃嫔当名义上的总管。 不过旧例在那里,没人敢改动一二。 她既然回来一趟就该遵照职责问问。 储秀宫的嬷嬷进来磕头,常青道:“这是在储秀宫侍候的戴嬷嬷。” 李薇瞧着她眼熟,让了座上过茶,笑道:“我看嬷嬷面善,当年想来是受过嬷嬷的照顾的。” 戴嬷嬷没想到事隔多年,贵主儿竟然还记得她。连忙放下茶碗起身行礼:“劳贵主儿掂念着,奴婢当年确实曾经有幸侍候过贵主儿。” 李薇请她坐下,不急着说正事,而是先聊了聊当年。 说起当年来她记得的已经不多了。印象中最深的反而是那个照顾她的宫女姐姐,此时问起旧人,戴嬷嬷笑道:“许花姑家里人都没了,她就没出去,现在还在储秀宫里呢。” 李薇点点头,常青见此立刻出去吩咐让人准备两份赏赐。 转过来说这些秀女的事,李薇只问了弘昀未来福晋舒穆禄氏一个。戴嬷嬷自然心中有数了,回去想必会好好照顾她。 续过一盏茶后,戴嬷嬷就要告退了。李薇叫住她,见常青已经让人捧着赏赐在那边等着了,不由得对他轻轻点头,对戴嬷嬷道:“嬷嬷和许姑姑当年照顾我,这份情我到现在还记着呢。若是没有你们当年的关照,我也不会有如今的福气。” 戴嬷嬷连忙要跪下,常青在一边扶着她道:“嬷嬷跟我们主子是旧相识,快起来吧。” 戴嬷嬷心里多少有些打鼓,接了赏赐,还有常青亲自送她出去。 身后的小宫女捧着赏下来的东西跟在后头。 将要出永寿宫门时,戴嬷嬷道:“贵主儿实在是仁善,老奴见了贵主儿连话都不会说了。公公,刚才我没说错什么吧?” 常青笑道:“嬷嬷何必客气?就是我在您跟前也是小辈呢。” 戴嬷嬷见常青死活不说,刚才贵主儿那话听着虽然没什么别的含义,可常青这位公公的话里话外总像是意有所指,可这一直不说,难不成想让她猜?她又怎么会知道贵主儿是怎么想的呢? 常青一直将戴嬷嬷送到永寿宫外,作揖相送不说,还让小宫女帮戴嬷嬷把东西捧回去。 搞得戴嬷嬷心里七上八下的。 李薇见常青去送戴嬷嬷送了半天才回来,立刻明白他是做了什么,不由得屏退左右只留他一个说话,道:“说吧,刚才跟戴嬷嬷聊什么了?” 常青跪下给李薇捶腿,道:“奴才只是送了戴嬷嬷一程,可是什么都没说。” 李薇品出来了,这是空城记。这么着比直接威胁或点明都要干净,不留后患,而且这样一来,戴嬷嬷没有头绪之下反而会做得比他们想要的更多。 常青这份手段是比赵全保要强出一截来,把他留在宫里是屈才了。 不过有他在宫里,长春宫的事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她靠到后头,让他说说长春宫几段日子来怎么样。 常青道:“长春宫还跟之前一样。上回听说有个宫女偷偷上吊了,报到养心殿后,长春宫里侍候的人又少了一些。至今也没说要补新的进去。大福晋这半个月来就去过一次,还没带大格格。” 戴佳氏只去了一次?还没带弘晖的女儿?这是弘晖的意思?还是皇后的? 如果是弘晖的,那她可真觉得心凉了。这个她也算是从小看到大的大阿哥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理智’的? 常青道:“之前宁嫔好像想让恪嫔也搬到咸福宫去,但恪嫔没答应。” 李薇:“咸福宫?” 宁嫔想干什么?再给年氏拉个帮手? 这宫里还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第442章 两地相思 李薇现在的兴趣是给四爷写信,也不知道哪儿有那么多的话要往上写,每次送过去都是厚厚的一叠。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ww◎w.l◎w◎x◎s◎.o◎r◎g◎)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哦亲 白天要去畅春园,陪陪孩子们,见人理事,偶尔像兆佳氏和完颜氏也会过来看她。说起来也是好像很忙闲不下来。到了晚上就让人点起几盏灯,铺了纸在窗台下慢慢的把一天的事都写给他。 弘昤种完痘出来恢复得很不错,而且好像因为这一个月都被关在了痘屋里,出来后他不怎么爱在屋里看书了。白天太阳好的时候就在园子里寻一处地方,带着书和茶看一天,园子里的亭子都让他走遍了,还去杏花村的瓜棚下看了半天。 弘昫还是一样闲不住,哪个哥哥在身边就去撩人家。弘时也搬到弘昐的府上去了,他找不着人好几天都是在园子里带着人无聊闲逛,等弘昤从痘屋里出来,不知是不是隔了一段日子不见,弘昫也开始舍不得折腾哥哥了,就总站到远处看弘昤读书。 教他开蒙的先生带他学画,他就把弘昤在瓜棚下读书的一幕给画下来了。 李薇把这一张画也附在信上一起送过去。四爷的回信上道:朕看到笑了半日,想儿子,想你,实在是归心如箭,等朕这里的事情忙完了就回去。 她捧着信来来回回的读,玉烟过来又添了一盏灯,小声劝道:“主子,明天再看吧。夜里费眼。” “也不知道万岁爷现在走到哪里了?”李薇惆怅的说。 好像自从康熙三十七年那次四爷出远门后,他就再也没离开过她到别处去。这几年两人更是形影不离,他走的时候她还想着可以轻松点了,结果现在就觉得空落落的找不着主心骨。 四爷的行程是每日报到京里的,可是折子上的两三句话看来看去半点用也没有。她该担心还是照担心。想他在外面起居坐卧只怕都不大习惯,苏培盛一走,虽说他的徒弟张德胜现在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可贴身侍候这种事肯定还是不如苏培盛贴心。 而且,不管是张德胜还是张起麟,只怕都没有苏培盛的底气,敢盯着四爷的行事历提醒他按时吃饭睡觉,出去散步等等。 她就只好在信里一再的嘱咐四爷别忘了批一个时辰的折子就起来走走,记得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饭也要按时吃,少吃凉硬的东西,有当季的水果别只顾着往下赐,让太监侍候着他用。 玉烟看时辰差不多了,道:“主子,歇了吧?” 李薇点头,她就去传热水准备洗漱的东西。李薇却突然道:“对了,膳房有新腌的糖蒜和韭菜花,让他们给万岁爷送过去。” 玉烟出去喊了赵全保进来,李薇吩咐完,赵全保再跑膳房去让人把几个咸菜坛子收拾干净了,装箱交给送折子和信的人,明天一早就带着走了。 三更半夜的,又要写条子取牌子一层层报上去。外面管着给万岁送折子和信的是十三爷,正一杯杯的喝浓茶熬夜,折子都已经封了箱,军机处的几个人忙着把折子看过一遍,给万岁的节略也都写好了,十三爷看过一遍就要封箱了。 那边传道说园子里的赵公公来了。 十三爷放下茶道:“请进来说话。” 赵全保躬腰弯背的进来,打千起身近前,小声把自家主子的吩咐说了。 十三听了心里一松,他刚才听说是园子里贵妃身边的太监过来还当是出事了,原来是贵妃让人给万岁爷带几口小菜。 十三亲自随着赵全保出去,看着一箱子十八个咸菜坛子好好的封起来了才放心。 赵全保道:“叫王爷劳累了,是小的们的不是。” 十三对着圆明园的方向拱拱手,算是遥对贵妃行礼了,道:“大家都是忠心万岁,不敢当公公这句,公公客气了。” 送走赵全保,十三回到屋里想了想,将已经放进信匣中的信取出来又添了两句,将贵妃星夜想起万岁在外饮食不便,特意送来几口万岁爱用的小菜的事给写上了。 隔了两日,四爷那边的回信就提起了李薇送过去的小菜。 道:糖蒜腌得重了,下次让他们将糖再减一分才是正好。韭菜花腌得正好,送来后他就让人做了拌面,说是已经想了好几日了。还是薇薇与朕心有灵犀。 李薇盯着那个‘薇薇’看了一会儿,再往下读,四爷道:与你父一席深谈后才得知你在家中的小名,朕也觉得此名与你十分相衬。已下令让圆明园明年多种蔷薇,到时与你共赏。 十八个坛子里,只有四个坛子是专给四爷带的糖蒜和韭菜花,其它都是凑数的。她原以为这些会让四爷拿去赏人,结果他除了赏给李文璧几坛外,别的都留下来了,还说里面有道咸酥花生吃着很好,打开来还是脆的。 既然他喜欢,之后几次送信也都让人带上一些吃的。等送了两次荔枝后,四爷信上道:朕归矣。 官道上是长长的御驾,荡起了浓浓的烟尘。 四爷在车里,张廷玉跪在下头手上还握着笔,四爷口述,由他记录下来。 “今年只怕是又要旱了。”四爷叹了句。 春雨贵如油,今年河南、山东两地从三月起到现在雨只下了几滴,已经有数县报上来说已经有旱情初现。 看外面这黄沙漫天的样子,头顶的天晴郎极了,万里无云。四爷看得心焦如焚。 张廷玉没敢接话。倒是在车里侍候茶水的张德胜此时壮着胆子说了句:“万岁爷,该用午膳了。” 四爷愣了下,一面掏怀表一面道:“已经这么晚了?” 张廷玉心知这位万岁爷忙起来就不记时辰,早两刻前就到午时了。 四爷看表确实已经快到午时三刻了,道:“既然这样,衡臣也不必下车,就在这里随朕一道用吧。” 张德胜赶紧出去传话,不一会儿就带着人提着几个膳盒进来了。 张廷玉就跪在那里,在他面前设一小桌,菜和汤都用小碗装了。 四爷吃了两口看他这样跪着实在费劲,道:“衡臣盘腿坐吧,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不必顾忌太多。” 张廷玉谢恩后盘腿坐下,趁机活动了下跪得有些麻的双腿。 桌上的菜和汤都只盛了六分满,估计是怕行车摇晃,他当着万岁爷的面吃喝不慎再洒了,御前失仪就是大罪过了。 张廷玉心道那上膳的太监倒是挺体贴人的,不免往万岁那边扫了一眼。 张德胜也是跪着侍候的,四爷的膳桌上多数是新鲜的蔬菜,大部分都是清炒凉拌。难得两道肉菜还都是一早卤好,上桌前切一切浇上料汁就能端上来的牛肉和火腿。 四爷一到夏天就越来越挑嘴,嫌卤肉太咸,吃了就要多喝水,在车上也不大方便,就一直不去挟肉。 张德胜一看这样不行,想了下盛了一碗汤送上来。 张廷玉就看那汤碗有些奇怪,杯右侧有一单耳把手,这样拿起来倒是方便得多。 四爷一看是鸡汤,虽然撇去油了还是不大想喝,不过不剩菜是他的原则,只好捏着鼻子喝了。喝得时候一直皱眉,连下面的张廷玉看了都有些害怕,更别提在旁边的张德胜,脸都吓白了。 可叫张廷玉奇怪的是万岁用完膳也没斥责那个太监,而那太监明知万岁不喜也照样盛汤。连他坐在下头也闻得到那是清鸡汤的香气。 难不成是宫里的太后嘱咐的? 张廷玉心道,大概是太后怕万岁在路上辛苦劳累,身体撑不住才吩咐那太监的。万岁也是知道这个才没管那太监的自作主张吧。 第443章 蔷薇 当四爷的御驾距京还在三十里时,李薇已经有些坐不住了。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ww◎w.l◎w◎x◎s◎.o◎r◎g◎)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
相关推荐:
奸淫凉宫春日
不正常关系
完美奴隶手记(H)
光与影(真骨科)
曲径通幽处_御书屋
斗罗:转生龙蛋,银龙王亲自孵化
酒酿小青梅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假少爷一朝觉醒
一颗雪人(校园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