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枕边月(姐妹ABO) > 第366章

第366章

至弘昐那边也挨骂了。 弘昐还挺委屈的跑来找她:“皇阿玛让我注意身边的人,傅驰他们也没做什么啊。又不是刚安那小子。” 刚安这事已经传开了,算是新年前最新的一道八卦。 但对李薇来说,最可怕的在后面。 这天,四爷回来后问她:“对了,不是说你额娘进来看你了吗?说了什么?” 说额娘把大舅和二舅给骂了一顿。 四爷问完见她半天不吭声,笑道:“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跟朕说的?” 也是,早早的跟四爷说了,省得日后他再从别人嘴里听来,说不定就变味了。 李薇就问:“爷,你还记不记得刚安的事?” 四爷点头,条件反射的想:“你家也出了个刚安?小孩子爱玩爱闹不奇怪,告诉你家里别跟承恩公府似的,听说五格把刚安都给打出毛病来了。” 这个毛病的事她也听说了。听说承恩公府一开始是请了民间的大夫,之后见治得没有起色才无奈请了太医。太医那边自然要有脉案等物上呈。虽然承恩公府不在常例之中,但四爷本着关心亲戚的原则还是叫人拿来看了。 总之就是刚安让打得好像海绵体出问题了,就算是平常尿尿也直不起来了,只能垂着。 李薇看到太医的诊断上特别直接的写着:几如阉人。 李薇想说不是李家出了个刚安,而是当时可能敲诈刚安的人中吧,有她舅舅的推波助澜。 四爷:“哦?”一脸‘居然还有下集’的看好戏姿态。 其实关于刚安出了这种事,四爷生气的却是他带坏了弘晖的名声。毕竟哈哈珠子几乎就是伴着弘晖长大的,朝夕相对。刚安狎妓的事传遍大街小巷,但人们提起来总不会说刚安,而是说‘承恩公府的小少爷’,‘大阿哥的哈哈珠子’。 出名的是后族和弘晖。 李薇就道事实其实很简单,之前四爷不是让人去抓那几个小太监说的窑姐吗?看这窑姐是不是跟某个不法势力有牵扯。但因为命令并没有明发,所以京里普遍认为的就是一场扫黄打非。打到最后连八大胡同都不敢挂灯笼了。 后来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们就开始自发的做这件事了,大过年的能多个进项也不坏。正经营业挂牌的他们也不去骚扰,这些一般都给上官们掏过买路银了。 他们找的就是租一小院偷偷做生意的暗开门。 李薇的两个舅舅不小心从抓到一个小少爷嘴里听说了乌拉那拉家刚安的事,本着给乌拉那拉家找找麻烦,搞臭他家的名声,就把刚安的事给传出去了。不少闲得长毛的兵痞子自动自发的蹲点找到了刚安。 下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兵痞子们虽然没成功勒索到人,但事情却发展的比预想的还要严重。这样小打小闹开个小玩笑般的事就变成这样了。 李薇说到最后就道:“我这两个舅舅现在年纪也大了,我看也糊涂了,就想着是不是请他们回家养老抱儿子算了。” 四爷却笑着说:“朕看不必,这事也怪不得你舅舅。刚安要是干净清白,那也不会有这种事。现在扯出来,总比朕一直被蒙在鼓里强。”若是李家存心构陷,那他可能会生气。不过这事也怪不到素素头上。 何况皇后家和贵妃家,现在两边怎么打起来都不奇怪。 事实上四爷本来以为会是更严重的事,结果居然只是想抹黑刚安或承恩公府的名声。说白了钻暗门子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跟风流挂边的也不算特别坏。 可四爷让人接着往下查时,就越查越生气了。当然不是气她的两个舅舅,而是刚安。 本来只是顺便查查,也是为了避免刚安可能把弘晖给带坏。结果查出来的结果让李薇都惊讶了,没想到刚安在这半年里去过的暗门子能写满两页纸,其中也不乏男戏子和小尼姑。 “他倒是能干,朕看他要是能把这份本事用在功课上,早就能进翰林院了!”四爷怒火冲天。 李薇发现刚安也算交游广阔,她道:“他哪儿来的这么多银子?” “哪里用他掏银子?承恩公府的小公爷,弘晖的哈哈珠子,他去哪儿都有别人争着抢着替他掏银子。”四爷冷笑。 他可没想到他给弘晖挑的哈哈珠子里居然有这种东西!这是把他的一腔爱子之情都给糟蹋了! 四爷让人回宫去诘问皇后,问她可知乌拉那拉家就是这样教养子孙,侍奉皇子的?他们把忠心放在哪里? 皇后匆匆递折子请罪,带折子前来的是弘晖。 可四爷见了他,却不肯接折子。 弘晖这些天里真的为这事焦头烂额,快要过年却瘦得厉害,他不能就这么再把折子带回去,只得跪下求道:“皇阿玛,这事皇额娘并不知情。她离家这么多年了,乌拉那拉家的事她真的不知道。” 四爷心疼他,上次那酒他也饮了半盏。可更难过他居然为了皇后跪下求他。 就算皇后是他的生身之母,可从小教导他的是他这个阿玛,如今更是他的君父。 他硬起心肠来由他跪着,道:“她是皇后,是万民敬仰的国母。你现在跟朕说她连自己的娘家都管不好是对的吗?朕现在质疑的是乌拉那拉家的家风和教养。你是朕的皇子,你额娘只生了你一个,乌拉那拉家本应把你捧在手心,可现在呢?他们就敢让这样的人侍候你,陪在你身边?朕怎么能不忧心!” 弘晖无话可说,这事说到底是刚安不对,但刚安不能为此负责,所以上折请罪的是承恩公。 他只能磕头道:“儿子请皇阿玛息怒,都是儿子不好。” 四爷望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父子二人就这么僵持着。 半晌,弘晖跪在冰冷的地板上都开始发抖了,四爷上前亲自把他扶起,叹道: “在朕的眼里,你是朕的儿子,虽然有一二小过,但绝无大错。” 弘晖的心一下子就落回肚子里了。 但四爷接下去却道:“朕是你的君父,你若孝顺,当以朕之意为先。你母德行有亏,你当心中有数。” 弘晖怔住了,只觉得如坠深渊。 可皇阿玛还在看着他,等他的回答。 他恍然如梦的跪下道:“儿子……明白……” 第434章 李薇放下筷子不再用了,四爷在前头忙,儿子中连最小的弘昫都被弘昤带跑了,她自己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玉烟看看膳桌上剩的饭菜,忍不住问了句:“主子,不再用点儿了?” 李薇摇头说不用,之前四爷在时才吃了一大捧的栗子,这会儿确实不太饿。 玉烟没辙,只好带着人把膳桌抬下去。出去找了赵全保来商量,道:“我瞧主子这几日胃口不开。” 赵全保叹道:“那也没办法。现在雪这么大,窖里藏的都是白菜和萝卜,余下的就剩下腌菜了。主子现在口味也改了,以前爱吃牛羊肉,现在更爱吃点小青菜啊之类的。这时候去哪里找小青菜啊?” 玉烟想了下说:“要不让膳房发点豆芽,晚上做?” 赵全保一下子就笑喷了:“你当膳房的都是神仙?吹口气豆芽就发起来了?不过他们那边应该天天都发的有,让他们晚上做吧。” 玉烟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叹道:“要是刘爷爷还在就好了……”刘爷爷有法子,做出来的东西最合主子的心意,现在膳房不是他管着,这几日饭菜看着是少了几分味道了。 提起刘宝泉,玉烟仅是唏嘘,赵全保就有些唇亡齿寒之感了。他在外头比在里头侍候的玉烟知道得要多些,虽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但张保亲自带人进园子,当日被拿进去的人中有八成都是太监,不少都是因为同屋、同乡这种略微沾点边的缘故被逮进去的。刘宝泉侍候了几十年,平时出去多有脸啊,不过一个浪头打过来就没了。 同样的人还有苏培盛。 连万岁爷身边的苏公公都被抓了,其他人就更没容情的必要了。 赵全保曾经以为他这辈子都做不到苏培盛这个地步了。如今他也是五品的太监总管,出去也是一堆徒子徒孙。往日想起来多风光,多自得啊。傍在主子身边一二品的王爷见了都要客气的称呼一声‘赵公公’,现在想来值什么呢? 赵全保没了谈兴,起身道:“我出去瞄一眼,主子有事让人去唤我。” 先去膳房绕了一圈,要了些酒,回到屋里后,赵全保关上门,对着屋里供桌上供着的的一串珠子拜了拜。 这是以前主子赏给他的,不知是什么时候起,他心里没底时就对着这串珠子拜拜。十有八、九都能化险为夷。 主子气运旺,漏一点出来都够保佑他的了。 不过今天他倒不是为自己,而是想着这么些年了,平时也受了不少刘宝泉的照顾,这个时候替他求个保佑也是算是尽心了。 他倒了杯酒供上去,静了半晌才叹道:“刘爷爷,您多保重,主子不能开口替你求情,我也不能去替你说话,这些你都明白吧?虽然我也不知道你这是搅和到什么事里了,料想不是小的,要是日后你没了下场,我改日出去替你立个牌位,再给你买个儿子,总不会让你在下头没香火受。” 说完这番话,他把这杯酒拿起来喝了。 是个意思就行了,他安的是自己的心,至于别的,他也实在是无能为力。不管是让人给抓到哪里去了,现在只怕早就脱了几层皮了吧? 怡亲王最近接了内务府,忙得脚不沾地。他大病初愈,现在还被太医管着天天喝稀粥,吃得稍硬一点就便血。太医道他肠子大概烂了一大半,只能慢慢将养,不能着急。 十三急得不是这个,而是赏秋宴上抓来的太监们此时还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四爷虽然把这事交给他了,但也没急着管他要结果,只道:“先管着,总有人忍不住跳出来。” 话虽如此,十三却比四爷还着急。 都道主辱臣羞。万岁险些遭了毒杀,他恨不能钻到这些人的脑子里把东西都掏出来。但他也知道,好多人做这件事的时候,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所能做的就是把事全都给问出来,再慢慢把他们串起来。 四爷不许他天天去内务府刑堂蹲着,说那边阴冷,怕他再冻出个好歹来。他就只好让杨国维天天去把口供给带来。 十三拿着口供翻到最后,果然又看到两份空白。 他叹了口气道:“这两人还是说什么都不知道?” 这二人一个是苏培盛,一个是圆明园膳房总管刘宝泉。十三倒是不觉得这二人有问题,只是职责所在,该问的都要问清楚。 杨国维也没办法,道:“这二人都是太监中的老油子,肚子里藏得事多,只怕想撬开他们的嘴不那么容易。还有那刘宝泉人都七十了,施刑的也不敢下狠手,怕一不小心把他给弄死了就不好交差了。”施刑打死受刑人,会以灭口论。到那时绑上刑架的就是他了。所以有时施刑的下手都会轻得多,让人疼,但却不会伤重到无法治的地步。 十三拿着这份口供想了半日,起身换上厚衣服道:“我去园子里给万岁请安。” 见着四爷,十三把这几份口供交出来,道:“万岁,这些奴才或是求生,或求速死,不如换个问法?” 四爷接过来看,其实苏培盛和刘宝泉还是说了不少的,但问惯刑的一看就知道他们二人还是瞒了不少东西的。问刑这事就是要挖出他不想说的事,看苏培盛还有心说皇后和贵妃二人如姐妹们情深,就知道这刑是上得还不够。 他放下口供道:“苏培盛舍不得死。只是朕也不能就这么给他们宽大,不然日后岂不是谁都能来这一手了?这个头不能开。既然现在还不肯全说出来,那就只管加刑。” 见十三还是犹豫不决,四爷笑道:“朕既把这事托给了你,就由着你去施为,朕通通不管就是。” 十三这才下定决心,回来后让人把刘宝泉和苏培盛调到了一个屋子里,隔壁,一人一个单独的牢房。 二人正好脸对脸。 牢房里看不出时辰,也不见日月。苏培盛被人送进来时,两条腿已经是不能走了。 不过他的精气神还在,送过来后自有牢头过来给他治伤,给他喂饭喂药,上头没说是要杀了他们还是要放了他们之前,这里头的人不敢让他们死。 苏培盛知道自己就是出去也不可能再回到万岁身边侍候了,可是他不甘心就这么死了。 这么死得太窝囊。 他咽下一碗参汤,嘴里都是参味,鼻子闻到了白药的味,胸口和腿上也都重新换了药。来人还怕他躺在地上冻着了,把他给抬到了厚厚的稻草堆上。 他半睡半醒的,突然听到身边有人在好像小声说话。 身边居然有人这事可让他有些惊讶,他努力的扭脖子往一边往,艰难的看到对面牢房里确实有一个人,跟他一样趴在稻草堆上。 此时这人说的什么他也听到了,这人说的是:“……先拿盐抹鸡腹,再往里依次放入大姜片、香菇、酸笋、黄花菜、火腿、年糕和马铃薯……” 说到放到砂锅里隔水炖上四个时辰,打开后见鸡皮金黄,汤清味鲜时就可以出锅了的时候,苏培盛的口水都快滴出来完了,他忍不住嘶哑的喊:“刘老头!别再说了!” 对面牢房里静了一下,跟着刘宝泉笑起来:“我还当是他们把谁送来了,原来是你啊。” 刘宝泉轻轻吁了口气,心道终于让他等到了啊。 在宫里打滚多年,这并不是刘宝泉第一次见识内务府的刑堂,他年轻时还去过慎刑司呢。要不时当时被吓破了胆子,他也不会躲到阿哥所的膳房里。 第一次时他太蠢了,一吃刑就憋不住开口,后来就顺着人家问的话去答。结果最后就他吃得刑多,要不是那次那施刑的以为他肚里有货,一直没舍得把他弄死,说不定他早就没命了。 第二次时他觉得自己已经学精了,上次他是一通胡扯,这次他猜着这事上头希望是个什么结果?站在哪边?然后他就顺着这个方向去答话,最后倒是让他平安逃出来了,养了几年也把身体养回来了,但是也把胆子吓破了。 不过等他隔了十几年再想起来时,就知道自己有多蠢了。 头一回,他就不敢一吃刑就说话。这样审他的人就想知道他到底还知道多少?那不就会一直审他吗? 第二回是聪明点了,不过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他还是说得太多了。 所以这次进来,他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该说的就该,但跟这次的事有关的就一个字都不要说。 吃刑时另一个忌讳就是一字不吐,或者只会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都跟人家无关,人家就想知道你知道多少,哪怕你偷看到宫嫔跟太监偷情呢,那也是你知道的一件事。你要说进来什么都不知道,谁信啊? 但重要的事一直不说也不行。刘宝泉没打算死在这里,他前两次都熬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能平安出去。 出去后就告老吧,现在在阿哥所膳房侍候的许照山也是在李主子跟前侍候过的,等他出去就把许照山荐过去,也算圆圆满满的结个善缘。 他早就把这次的事都给在心里轮过来了,此时遇上苏培盛,可算是能找个机会能开口了。 他不能在受刑时说,要显得他无辜,又疑心着什么,但是忌讳太多,出于对万岁的忠心才一直咬死牙关不开口,这样才有出去的可能。 眼前这苏培盛就是能替他解这个‘疑心’的人啊。 刘宝泉心道,果然天不绝我。老天爷都看我这一辈子受了不少苦,这是要给我个善终啊。 他开口道:“苏公公啊,有件事我心里一直存着,你看咱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不如您给我解解惑?也省得我到下头了还要做个糊涂鬼。” 苏培盛以为他是要问为什么被抓进来,这事他知道,可他一个字都不会说。他只有忠心了,万岁才有可能放他出去,当下就道:“你不用问,我什么都不知道。” ——蠢不可及。 刘宝泉就奇怪了,他这么蠢是怎么混到能穿孔雀袍子的?还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跟在万岁身边就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想表忠心也要留下命啊。 要是他能再年轻上三十岁,哪里轮得到苏培盛在万岁跟前拿大? 刘宝泉又想叹气了,说来这老天爷待他也不算太厚道。他在宫里想侍候主子时,没遇上一个好的。等他练出来能侍候主子了,又跟好主子错过了。 悲呼,时不我与……他奶奶个腿! 第435章 一墙之隔的地方,十三爷正独个坐在里头,裹着黑貂皮的大斗篷,为了怕他病后未愈体虚,还特意放了两个火盆。速度上更新等着你哦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哦! 这内务府的牢房有几处是特制的,专门用来偷听。这种手艺一般都是家传,宫中以前造这种房间的工匠造过后都难得善终。后来这门手艺流到民间,除了大户

相关推荐: 光与影(真骨科)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我给OL娇凄绑上了眼罩   婚后爱上你(H)   高门玩物_御宅屋   说爱我(1v1)   声色(短篇)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父慈子孝   攀折(abo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