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那就是四爷存心怠慢太妃们。 这脏水就泼到四爷头上去了。 李薇把年氏拉出来,说是太监们胆大妄为,到底不管是打是杀都简单得多了,影响也小。 何况赵全保一早就把那些背着年氏把东西给换了的几个太监名字给她了。 她也不必多问,让人抄了他们在宫外的宅子,逮了他们的徒弟和相熟的去慎刑司里走一遭就什么都问出来了。 今天她到承乾宫来,就连‘犯人’和罪证、口供一齐都带来了。 既然两位太妃这么‘圣明’,她这就让人把慎刑司的口供送上,道:“这些人就是杀一百回也不嫌少,我让人把他们给押来了,娘娘要怎么处置才能消气,我都听娘娘的。” 宜太妃没想到这位贵妃才回来一天一夜就已经什么都准备好了,可见刚才如果她们还咬着年贵人不撒口,这贵妃只怕就敢把这些东西拍出来打她们的脸。 好险。宜太妃不免有些心惊。 就算是在康熙朝时,承乾宫里住过的几个佟佳氏都不可能一声号令就让慎刑司乖乖听话。何况查问、拿人、审出口供来就一夜的事,可见这位贵妃在这宫里简直就是说一不二。 宜太妃把口一闭,扮起了哑巴路人。 佟佳氏早看到了宜太妃的反应,顾不上在心里骂她,只能先顾着把这事给了解了。 她没想到这个李贵妃会这么强硬。自从进宫后,她也没见过李贵妃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年贵人在宫里狐假虎威这么久,她都没半点反应。没想到此时对着她们这群太妃,她竟然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她现在把口供和犯人拿出来就是在跟她们示威,告诉她们这次是她们运气好,要是再有下回,丢脸的就不知是谁了。 李薇端着笑看着二位太妃。 半盏茶后她从承乾宫出来,赵全保一直跟在她身边,她让他去把那几个负责发放东六宫太妃们份例的人都给处置了。 赵全保笑眯眯的道:“奴才这就去。” 让他去也是为了替永寿宫扬名。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有个镇山太岁,长春宫倒下后,永寿宫只能赶紧顶上。不然像这次太妃们的这种事就会层出不穷。 承乾宫里,宜太妃紧跟着也告退了。 临走前她跟佟佳氏道:“贵妃倒是个识大体的人。” 佟佳氏默默点头。这件事里那贵妃但凡有一点想看长春宫或年贵人的好戏,她就不会出手相助。 虽然她们的盘算落了空,但宜太妃却没多少失落感,她反正就是想看个热闹而已。她还对佟佳氏道:“我看贵妃这样倒像是先把咱们给安抚住了,再回去处置自家人。不知她会拿那年贵人怎么办?” 人人都想看好戏。年贵人是长春宫的狗,贵妃在长春宫面前不管多恭敬,处置个年贵人还是轻轻松松的。以前是没拿到年贵人的小辫子,现在她们亲手把小辫子送到贵妃手上了,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抬抬手就能把她按死,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宜太妃就轻飘飘的走了。佟佳氏的嬷嬷不甘道:“娘娘,您何必听她的?您看她现在这副样子,倒好像这全都是您一个人的主意!”还不是她折腾的! 佟佳氏摇摇头,“不怪她。” 是她自己心里不甘。做太妃的日子甚至还不如那些宫女、嬷嬷们有奔头。这才几年?她竟然比之前老得多了。 所以宜太妃一来说她就忍不住了。如果真的能让她在太后出宫后代管东六宫……或者至少只让她管着太妃们的事,她都能再活过来。 她不想再枯守在承乾宫里过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了。 李薇回到永寿宫就让人收拾行李准备回圆明园。 玉烟吓了一跳,“主子,事情都办好了?皇贵太妃和宜太妃就没……就没再说点什么?” 李薇在这宫里住了一天都快要受不了了。一眼望去就是这巴掌大的天和宫殿,住在这里就是让人没有一点的鲜活劲。 她道:“她们还能说什么?年氏又没有亲眼去库房一一查看发到太妃那边的份例都是什么样?她照着规矩把牌子发下去,太妃们让人去领份例时,那些太监故意把好的换下来,拿旧年的东西冲顶。发份例的,管库房的,记账的,替他们把东西偷运出宫的都抓出来了,也都问清了。” 李薇觉得这事真查起来就是一会儿的事,太妃们是借题发挥。她们未必不知道这里头年氏能起的作用有限。 她们只不过是借着年氏和这次份例的事求些好处罢了。 可惜,四爷不会给她们好处。 玉烟去让人收拾行李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她很快就想开了,主子都亲自回宫了,那些人背着主子还能弄鬼扯皮,当着主子的面自然就没这个胆子了。 结果她刚刚吩咐下去,永寿宫里侍候的宫女太监竟然都悄悄过来问:“主子真要走了?” 还有个小宫女,偷偷揣了她攒下的银子,送给玉烟求着能跟主子一起去圆明园。 “嬷嬷开恩,让我跟着主子侍候吧!” 玉烟拿他们没办法,只好沉下脸来道:“还有没有规矩了?不管是在宫里还是跟在主子身边,那都是主子的人。我就不信你们在宫里还有人敢欺负你们?” 来求情的不是一二个,其中一个壮着胆子说:“自然没人敢欺负永寿宫出去的。只是咱们也是想侍候主子……”不跟在主子身边,不混个脸熟,落在宫里熬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只有出去了,跟着主子才能有好前程。 玉烟冷笑,知道他们敢一齐过来就是打着法不责众的意思。只怕还想着人多好逼她把他们给带到主子面前去。他们也太小看人了,想近身侍候主子的人有多少?她要能被这十几个人给拿捏住,那她也不必在主子跟前当嬷嬷了。 底下人只听玉烟嬷嬷冷冰冰的说:“你们要是嫌永寿宫庙小装不下你们了,只管出去,我绝不拦着。要是心里还念着主子待你们的恩情,那就都出去跪着!好好想想你们的错!” 屋里挤着的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就都纷纷出去寻太阳晒着比较暖的地方跪着了,还有几个有心眼的故意跪到能被窗子看到的地方,盼着里头的贵妃看到了能叫他们进去问一两句。 殿内,李薇看到庭院里跪着的人,等玉烟进来问她道:“是咱们宫里的?不老实吗?” 玉烟轻轻笑道:“都盼着能跟主子去园子,在那儿闹呢。我让他们跪一跪醒醒神。” “园子里的侍候不能随便进。”李薇道。自从毒酒事件后,能在园子里侍候的无不查过祖宗八代,就算是她也不愿意带不熟悉的人进去。 永寿宫里在收拾行李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当听说外面已经在安排车马时,连东六宫的宜太妃都吃惊了:“她竟然就这么走了?” 还真是只来问一声太妃们份例的事的。 宜太妃几乎要笑坏了,对侍候的亲近嬷嬷道:“没有比她更会打人脸的了。我还猜她要拿那年贵人怎么办,结果人家压根没把她看在眼里。进宫来就去长春宫磕了个头,到承乾宫问了声好,把中饱私囊的太监们拿了,事办完人家就要走了。” 嬷嬷一边替宜太妃拍背顺气,怕她笑岔气了,一边笑道:“这才是贵妃的品格呢。那些跳梁小丑般的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岂知她们在主子的眼里什么都不是。” 话传到各宫去,永寿宫里再次挤满了来请安问好的人。 李薇听说武氏、宋氏等人又来请安了,道:“请去偏殿,我陪他们用杯茶吧。” 之前不见是没功夫,现在要走了,见一见也是应该的了。 偏殿中,李薇坐在上首,宋氏坐左下,武氏坐右下,再有耿氏等人也都能有个座。年氏也赶来了,可让人拦在了殿外,道:“贵人,贵主儿正跟人说话呢。您跟这儿磕个头,尽了心,奴才一定禀给贵主儿知道您的孝心就行了。” 年氏看着咫尺间的宫殿大门,从窗户里绝对能看到她就在外头,可里面的人没一个人有反应。 她期待的站了一会儿,那小太监也不撵她离开,仿佛她乐意站多久就能站多久。 突然,她看到了武氏的宫女过来,连忙期待的看着她。 可那宫女眼皮都不抬,跟着人就进去了。 殿里,汪氏坐得离贵妃实在是远了点,她前倾着身想凑近说话,可几次都没找到插嘴的机会。再有,她也有些害怕了。 李薇看到宋氏有些唏嘘,她刻意多说了些宜尔哈和扎喇芬的事。宋氏笑道:“多谢娘娘掂记着,上回三公主进来侍疾,也特意去看我了。”说起女儿,宋氏的眼睛里难得的有了神采。 武氏难掩嫉妒的说:“你就好了,还有两位公主。我现在就只能拿我屋里的小丫头当女儿养了。”她一边说一边把站在她身后的一个小宫女扯过来道,“瞧瞧,这孩子在我那里叫我给养得多好?天天没上没下的四处折腾。”说着疼爱的点了下这小宫女的额头。 小宫女确实看起来相当的好,身上的衣服一看那料子就是武氏的份例,倒是武氏自己穿的是旧衣服。 小宫女也一点都不怕生,竟敢轻轻瞪了一眼武氏,道:“我们娘娘怎么劝都不听,有好料子只肯放着积灰,我们劝得嘴皮子都破了也不肯裁两件新衣裳。” 武氏沉下脸佯怒道:“我放着积灰,最后不都穿到你们身上去了?得了便宜还卖乖!” 本来就没什么话可说,换过一盏茶,李薇就送客了。 临出宫前,她让人开了永寿宫的库房,把一些早年得来的布匹和首饰赐了下去。宋氏那里就多赐些金银宝贝,她有两个女儿,收了好东西也能让她替宜尔哈和扎喇芬攒着。 武氏那里就多送些新巧时兴的布料首饰,她没孩子,爱哄着小宫女玩就由着吧。 另外东六宫这次只有佟佳氏和宜太妃吵出来,但受害的肯定不止这两个。她们两个敢跟年氏叫板,那也是因为她们二人有底气。那些没底气的先帝妃嫔们连吵的勇气都没有,受多少委屈都自己咽了。 李薇不能保证这宫里一个奴大欺主的下人都没有,她只能在知道以后尽力补救。 一下子永寿宫的库房空了两个半。 赵全保的心都在滴血,李薇却觉得送出去这么多好轻松!都是好东西,可她的好东西太多,又不可能全都摆出来天天看,只能放在库房里积灰。 果然施比受有福。送东西确实能让人心情好。 会有自己是个大好人,是个特别大方的人的满足感。 她送上了瘾,永寿宫里上上下下留守的太监宫女都得了好处。玉烟去发赏时就见那些跪着的人此时也都对主子感激涕零了,主子来了又走产生的不满也都消减了。 顾不上用午膳,李薇的车驾就出了宫。她归心似箭。比起这座空旷冰冷的皇宫,圆明园才更像是她的家。何况弘时、弘昤和弘昫就在园子里,她还怕她走了的这两天一夜里,这些孩子在园子里不会又闹出什么事来吧? 听到贵妃的凤驾已经出宫了,咸福宫里的年氏僵坐在屋里,外面是一片欢声笑语。 贵妃临走前大赏后宫,几乎人人都得了好处。就连‘受了委屈’的年氏也得了赏。现在那赏赐就摆在她这屋里的榻上。 年氏看着那鲜亮的刺目的五匹布和一匣子金钗玉佩,简直像是一口气噎在心口! 挑香也得了好东西,可她宁愿躲在别人的屋里跟人说话也不肯回去。 别的小宫女问她:“你怎么不回去?说不定你主子也要赏你呢。” “就是,年贵人多好的人啊。” 挑香有苦说不出,听旁人显摆:“这是宁娘娘赏给我的。” “娘娘也赏我了!” 挑香也得了宁妃赏的一对金鱼戏莲花的金镯子,此时就戴在她的手上。 比起年贵人,还是宁妃娘娘更像个主子。 挑香心里这么想着。 第468章 四爷看到信的末尾,桌上的茶已经冷透了。 虽然信中轻描淡写的道都是内务府的太监胆大妄为,太妃们受他们的磋磨非一时半日,但也不能抹消掉宫里太妃们的蠢蠢欲动。 佟佳氏已经削无可削了。 四爷放下信,写了封手书叫人送出去,命九贝勒尽快赶来伴驾。 手书到京,九爷一面让人赶紧收拾行李他马上就要出发,一面趁空赶到崇文门外找十三爷求救。 十三爷听到人说九爷带着好几匹马和下人一副准备出远门的架势,就堵在崇文门口那里,赶紧出来迎接。 “九哥是有什么事找弟弟?”十三上茶让座,啪的一声,九爷把万岁爷的手书给拍桌上了,苦笑道:“十三弟啊,哥哥是求你救命来的啊。” 宫中消息多多少少也会漏到十三的耳朵里,打开一瞧见平时挺爱写信的万岁爷就写了不到十个字:着九贝勒允禟速来。 既无前因,更无后果。 十三抬头看九爷,一张脸上满是苦涩:“十三,哥哥不求别的,要是哥哥这次栽了,你可要记得替哥哥照顾下家里。” 十三心里也是不安,不过还是笑着说:“九哥想多了,万岁未必是恼着你了,说不定是叫你过去安慰你的。” 九爷也不接话就看着他。 十三也笑不下去了。那话说的他自己都不信。 九爷一口饮尽杯中茶,起身一抱拳就出去了。出门上马带上人风驰电掣般的走了。 晚上,十三回府后沉思半晌,去了兆佳氏那里,道:“明天你往园子里递道牌子,去看看贵妃那里有没有什么事?” 圆明园里,李薇接了四爷的信,上面写他不日就要回来了。 一应事体,待朕回京后再做处置。 李薇拿着这信看了有两天了,死活不明白还有什么事要等他回来后再处理? 她问玉烟:“宫里的事应该都处理好了,你说万岁这说的是什么意思?”是觉得她处理的不够好? 玉烟倒不觉得这里头还有他们主子什么事,她道:“主子,叫奴婢说万岁爷肯定不是嫌您处置得不好,说不定是觉得您受委屈了呢?” 李薇不明白这事怎么能拐到她受委屈上:“我哪里有委屈?”被克扣的是太妃们,被拿来当筏子的是年氏,被忽视的是皇后。她会出现在这件事中那是因为要么是她,要么是太后,他们俩需要有一个站出来当法官。 所以她才回宫了,当法官断案子,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 玉烟道:“您怎么没委屈?这事跟您半点关系都没有,还连累您要特意回宫一趟。” 李薇哭笑不得,摆手道:“跟你说不清楚。”她跟玉烟是两种立场。在她看来这宫里的面子就是四爷的面子,维护四爷是她的责任。她不能让太妃们把这件事闹大给四爷抹黑,这才快刀斩乱麻。 在玉烟看年贵人跟太妃们怎么闹都跟她无关,让她们闹去,最好闹到让万岁爷生气。 把她给牵连回宫就是她受委屈了。 不过既然有这句话,李薇就赶紧传话给赵全保,再把那些罪首都先保下来,好吃好喝的养着,等四爷回来后再看要怎么办。 幸好宫里并不兴杀人,至少四爷不喜欢因为小事杀人。太监们以奴欺主是大罪,但也不至死。早年康熙爷宫里有个奶娘欺负公主,就这也没杀人,只是把奶娘的丈夫和儿子都发到宁古塔当奴隶去了。 不过听说受了刑又要赶路,半路就死了。 她当时让赵全保去处置也是这个意思,把人拖出来让跟他们一样的太监都来看看他们的惨相,然后宣布他们的罪状,再关到牢里,等攒够一车人就送走。 四爷是二月出发,河南、山东等地转过一圈,五月末六月初回的京。 三伏天的大太阳在头顶晒着,车里如蒸笼一般。 四爷这段日子常在河南、山东的地头走来走去,晒得像换了张皮。他在车里也不讲究了,只穿一件大卦子,下面不穿纱裤,光着两条腿。 他掀起帘子看外头,老九晒得脸膛红黑,一个多月下来不但晒黑了,还变瘦了,乍一看竟然有些像康熙四十几年时的先帝。 这么看,他们果然是兄弟。 四爷沉吟半晌,叫来人吩咐,让老九回车里歇歇,别在外头晒着了。 九爷觉得自己身上的油都晒出来了,听了传话狐疑的看向御驾处,想了想还是实话跟来传话的侍卫说:“劳烦禀告万岁,我在外头骑着马还能有点小风,车里倒不如外面舒服。” 侍卫回去传话,过了会儿果然又回来了,这次说的是:“万岁爷宣九贝勒过去呢。” 九爷早就想到了,轻轻一夹马腹往御驾而去。 皇上的龙车里虽然地方挺大,还有榻有几有箱子柜子等,但臣子们进来一般都是跪着的。九爷也是一进来就麻利的跪下,跟着居然觉得这车里挺凉快的? 车里肯定有冰。 九爷一下子爽了,甚至跪着也不觉得难受了。他往前凑了凑,恭敬道:“臣弟给万岁爷请安。” 四爷在上头冷哼:“朕一点都不安。”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婚后爱上你(H)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酒酿小青梅
迷迷集(H)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步步为营(H)
父慈子孝
顶A装O,勾引老婆
江湖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