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风声后就立刻传话李家的孩子最近不许胡乱出门,不管大的小的全都拘在家里读书。 等到要出京前,她还在担心自家人被这群三代给卷进去。 她总觉得这些三代们突然一下子好像成了一股势力有些古怪。 既然古怪,那最好就是避开。 圣驾离京的烟尘还未散去,紫禁城里,年贵人放下手中的帐册,不由自主的揉了几下膝盖。年前在长春宫前的一场长跪,她的两条腿还是受寒了。 可宫里的事却比以前更多了。年前一场大封,人人都有数,唯有陪着万岁在圆明园的贵妃未得寸进,她当时还有些心喜。 但等新年时她被获冷可以见见家里人时,她才知道二哥是用这次的军功换来她的晋封。登时深腔喜跃化为苦涩塞满喉头。 年氏现在已经不盼着能受宠了。她以前听武氏叹过,在外头的人都没见过贵妃,等她们进来了才会发现……其实在宫里也见不着贵妃。 因为贵妃一直被万岁带在身边,谁都见不着。 年氏收回心神,她要做的事还多着呢。荣太妃要出宫了,太后只派了个嬷嬷回来,大半的事还要她来做。 她想起最可笑的是之前晋封的种种也是她操办的,她做了那么多事,封了满宫的人,其中只有一个贵人是她的。她还为此沾沾自喜。 万岁看重她,不是因为她的容貌。也不是要宠爱她。只是为了要用她。 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万岁要她做什么,她就只能做什么。哪怕现在顶着贵人的名份,做的却是管家嬷嬷的活儿。 外面一个宫女面色大变的跑进来,惊慌道:“贵人!大福晋不好了!” 年氏马上站起来跟她往阿哥所赶去,一边道:“太医呢?” 宫女道:“太医已经到了!” ——就算这样,她也不能露出一分一毫的不满和不足。哪怕在万岁眼里她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女人。她也要这样走下去。 太医一直没敢离阿哥所,从年前大福晋小产后,就一直淋漓不尽。什么人流上几个月的血也要不行了。 大格格早早的就被奶娘和嬷嬷给拖走了,现在奶娘让人守着门不敢放她出去,她抱着大格格,让她把哭声咽下去,奶娘含泪道:“格格,不能让人听见,就在奶娘怀里哭吧。” 刚到避暑山庄就接到了京里的坏消息,大福晋没了。 李薇跟四爷提起把大格格接到山庄来让她散散心,“皇额娘年纪大了,不然送到畅春园里去也行。她一个小孩子,还是别让她去看这种事了。” 四爷对戴佳氏的死没有伤心,不过也抽空给她念了一卷经来超度。听她说要把大格格接过来,点头道:“让弘晖把人送来。” 戴佳氏没了,其实还有一件事要办,而且相当难办。 那就是需要给弘晖再娶一个继福晋。 ……因为除了皇上可以把妃子封成皇后外,历来宗亲都没有扶正这一说。嫡福晋去世,那是一定要指继福晋的。 第457章 `p`**wxc`p``p`**wxc`p` 李薇记得在现代时看过一个说法,道皇帝家才是最不讲规矩的。亲或者搜索都可以的哦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ww◎w.l◎w◎x◎s◎.o◎r◎g◎)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哦亲皇上看上谁了都能娶进来,后宫里姑侄,姐妹比比皆是。 小宫女当皇后也不奇怪,洗脚婢、舞女也有。 不过站在皇家的角度就是另一回事了。要知道规矩可不是管皇上的,千辛万苦做到皇上这份上,不就是图一个无拘无束?世间万物皆在脚下称臣,要干嘛都行。 这就是当皇上最爽的地方。他能管天下人,可天下无人可管束他。 至于给天下人定的规矩多,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就是靠这些条条框框来管人的。 论起皇亲国戚,世家大族,他们的嫡庶那么严格,敢有僭越那就是杀头大罪,不等外面人打进来,自家里头就先绑了。 这都是对统治阶级有利的。 就像四爷之前卡安郡王府的爵位,用的就是无嗣。这个无嗣是指没有嫡出子。其他小老婆生的统统不算,过继的也不算。反正皇上说不算就不算。 换成皇帝家就没这规矩了,不让庶出子登基那皇位早几百年就传不下去了。 但麻烦就在弘晖现在还不能享受皇帝这份特权。他现在要按宗室来算,所以戴佳氏死后,他新娶的侧福晋不能扶为嫡福晋,只能再给他指一个继福晋。 人选倒是不缺,去年选秀刚过,四爷很快就圈出了四五家,等回京后再细看。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戴佳氏并非无出,她有一个大格格。在弘晖现在屋里就这一个孩子来看,哪怕乌拉那拉氏这一胎平安生下来还是个儿子,也影响不了大格格的特殊地位。 戴佳氏去后,大格格只会更受宠。不管是太后还是四爷都会更加的关心她。 看在大格格的份上,继福晋的出身就不能越过戴佳氏。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这么做,但有些人情味的家里都会看在孩子的份上挑个不如原配的继妻。 京城里因为戴佳氏的去世,给初春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初春本是游春赏玩的好时节,现在各府的宴饮赏花等事都少了,几乎没有人约。 戴佳氏的葬礼办得并不冷清。弘晖虽然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但未出宫的阿哥一应供奉都是以亲王论的。所以戴佳氏的葬仪是亲王妃的规格,还在此之上稍稍抬高了一点。 称得上是厚葬了。 收殓之后奉于田村殡宫内,什么时候归葬这个就不好说了,有的停个十几年也是有的。 太后虽然在万岁爷出巡前就已经去了畅春园,宫里还是没有大肆举哀。因为戴佳氏是小辈,宫里还有皇后等四爷的妃嫔,西六宫里还有几位太妃嫔。不能惊扰长辈们,所以在棺材抬出去后,宫中已经不能再挂白了。 只有大格格还坚持穿素布麻衣,不戴钗环,每日只肯喝稀粥,不出几天就熬得面色青白。 弘晖忙完了戴佳氏的葬事,接到圣旨道让他送大格格去避暑山庄。 他回来先叫人过来问大格格最近如何,听说她哀毁过甚,几要伤身,不免发怒道:“你们就是这么侍候大格格的?” 他到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管在外人眼里如何,他心里是十分看重大格格的。平时虽然不常过问,那也是认为有二三十个人侍候着,他的心思也一向考虑不到这上头。 现在听到奶娘嬷嬷等人就这么放任大格格,自然要恼了。 奶娘等人纷纷磕头求饶。戴佳氏一死,他们能指望的只有大格格了,如果以前还敢说教一二,现在连这点底气都没有了。何况戴佳氏本性并不懦弱,教出来的大格格自然也有一点主子谱。 戴佳氏一去,大格格更执拗了。 弘晖理都不理,扔下一句道:“一人赏二十板子,拖到外头去打。” 他来到戴佳氏生前的屋子里,这里的一桌一椅还是旧时模样。大格格这几日的起居都在这边,听到阿玛来了连忙起身请安。 弘晖让她坐下,打量几眼后,见大格格确实看起来失魂落魄,满身的悲意挥散不去。 他叹道:“你这样伤心,可还记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孝道?” 大格格呆怔的就要下跪请罪:“儿臣有错……” 弘晖扶她起来,他并不习惯跟女儿说话,虽然心里看重她,可平时的教养都是戴佳氏,起居饮食则有奶娘嬷嬷们。陡然让他跟大格格说两句关心话,竟然有些找不到词。 他停了会儿,说了万岁来旨意要接她去避暑山庄的事。 大格格掩面道:“儿臣不去……儿臣身上带着重孝……儿臣……”她想留下来多陪陪额娘。额娘去了,她不想这么快就要去玩笑欢乐。 何况她怕她这一走,这屋子就再也寻不见额娘的东西了。 她知道阿玛会续娶的。阿玛对额娘,并无多少情意在。 圣旨没有打折扣的。弘晖也不是惯孩子的人,所以他道:“万岁让我送你过去,也是担心你小小年纪受不住,悲伤过度,反倒伤了自身。”他本来还没这样想,现在一看大格格的样子,倒是坚定了一定要让大格格去的念头。 大格格能说那一句已经不得了了,让她再三反驳根本不可能,但她又不是真心愿意的,她知道去了避暑山庄里,到了万岁和贵妃面前,她是绝对不能露出一丝悲容来的。万岁和贵妃是关心她,所以她就因为感动而忘掉悲伤。 ……可她忘不掉啊。 额娘没了,这世上最爱她的人没了。让她怎么能被不相干的人安慰两句就不伤心了? 大格格低头沉默不语,弘晖道:“阿玛让人把你额娘的东西都给你收着,日后你想你额娘了就拿出来看看。” 大格格听到这里,见阿玛替她保住了额娘的东西,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 弘晖再让人停了奶娘的板子,还有几个平时贴身侍候大格格的。准他们继续侍候大格格,日后再有不谨就记到一起打。 数日后,弘晖带着大格格出发了。 避暑山庄里,四爷在几个人选中犹豫不决。甚至还想问李薇选哪个好,她赶紧说她哪个都没见过,还是爷拿主意吧。 最后他还是挑了个翰林院里的翰林家的姑娘当了弘晖的继福晋。 翰林当然不能算高官,常有穷翰林的说法。但翰林一般前程不错,一直在翰林院待着也有可能成为天子近臣,出去了至少也是个六部主事,熬上七八年做堂官也是有可能的。 只要这家翰林不是太蠢太提不起来,就算四爷不伸手,弘晖也会想办法替他家跑官的。 就跟当年四爷提拔李文璧一样。四爷对她还能说是因偏爱而提拔她的家族,弘晖这里就算他看不上他的继福晋,也要为了面子而提拔这家人。 最多三五年,六部里当有这家人的一席之地了。 至于为什么不猜他们能进军机,那是因为军机里的人都是四爷的信臣,不是能让人随便看关系往里塞人的。 继福晋已经定下来了,四爷立刻就发旨回京。戴佳氏去后一年就要办喜事,那翰林家的家教如何不好说,当然是越早把教引嬷嬷派过去越好。 弘晖在路上就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到山庄后,四爷又给他解释了一遍。 “朕想着你那屋里已经有了个乌拉那拉氏,能压过一等承恩公府的姑娘的福晋不好找。”至少上届选秀里没有。再等上两年看下次选秀里有没有时间又太久了。 四爷也怕弘晖屋里太乱,戴佳氏不就是压不住才会几年下来就只有一个大格格? 既然高的不好找,那就再给个低的。乌拉那拉氏已经有身孕了,等一年后继福晋进门,她也应该站稳脚跟了。有家世再有孩子,乌拉那拉氏就不是一般继福晋能对付得了的。何况继福晋家世又这么低? 两边实力相当才会有争强好胜之心,一边过强,一边过弱就打不起来了。 乌拉那拉氏不会难为继福晋,这样对她没好处。她现在就是欠了个嫡福晋的名份,偏偏永远得不到,那就只能拼命挣好名声。 继福晋能拿住弘晖还好,不过四爷认为弘晖的性格不是在后院流连的,那继福晋只能一心下在大格格身上,把大格格照顾好了,她才能在后院站稳。 四爷只要弘晖的后院稳稳当当的就行。 “看在大格格的份上,朕才给你挑了这个。”四爷叹了口气,戴佳氏也算是少年早夭了。接到传信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看到弘晖了,四爷才发觉这是他身边第一个走到前头的儿孙辈的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四爷多了几分感叹,就对弘晖:“戴佳氏进门后对上孝顺,对下慈和,还给你留下了大格格。是个好孩子。” 弘晖想起戴佳氏也只记得她贤惠温顺,人都走了,此时想起来的都是好处。 黄昏时还不见四爷过来,李薇问常青:“万岁还跟大阿哥说话呢?” 大格格已经让人带下去休息了,今晚孩子刚来,就不折腾着接风这类事情了,先让她好好休息。 李薇记下明天记得让太医过来给大格格号下脉。 常青道:“万岁爷跟大阿哥说话时身边没留人,这会儿倒是刚刚让人传膳进去。”说罢他左右一望,玉烟带着其他人退到外头去。 她守在门外,隔着帘子听里头常青道:“……大阿哥仿佛是伤心落泪了。” 李薇吓了一跳。弘晖跟戴佳氏的感情这么深吗? 可惜她对弘晖跟戴佳氏的事所知不多,连戴佳氏都没见过几面。最后记得的就是戴佳氏因为乌拉那拉氏吓得要找太后庇护。 不过知道弘晖为戴佳氏落泪,她还是有些感慨的,心里也软了几分,叹道:“他们也是少年夫妻……” 不知怎么,她不大愿意去猜弘晖是在用眼泪来换取四爷的怜惜与宠爱。她更愿意这是弘晖的真情流露。 一个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小时候进宫时还会照顾弘昐和弘昀,怕他们在漆黑的夜路中害怕,替他们壮胆。他与弘昐也是曾经抵足而眠的一对兄弟。 这么说吧,她宁愿跟弘昐作对的是个会为亡妻落泪的人,也不愿意是个到现在还能记得用妻子的死来争取好处的冷血之人。 弘晖哭得头昏脑胀。 好像想要把自己躯壳里所有的沉积物都借着这一痛哭给宣泄出来一样。 到最后他觉得他整个人都空了。 先是戴佳氏的去世,再来是葬礼,然后是连接半个月的赶路,到山庄后不及休息就来见驾,再痛哭一场。 晚上,弘晖发高烧了。 他这一趟来只带了几个太监,到山庄后四爷见他带的人少,就分了几个太监去照顾他。再加上李薇从四爷传旨让弘晖带大格格来的时候就安排下的人,所以,弘晖才烧起来,睡在脚榻上侍候的太监就发现了。 话传到四爷和李薇这里,两人也都赶紧起来。 四爷去看弘晖,让李薇传太医过去:“你看着点大格格。” 李薇点头,这边说弘晖发烧,她那边就让人去看大格格了,她安慰四爷道:“爷,可能就是路上累着了,咱们这里什么药都有,太医也都带得足,不会有事的。” 当年康熙爷出巡,太医院的太医几乎都带走了。这不是康熙爷过分,而是太医本来就是替皇上服务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侍候万岁。除非皇上走之前下旨,特意留下一二太医给宫里的某位重要人士,不然根本不用他吩咐,太医院自己上折子道万岁出巡,本院某某某几人跟着侍候。皇上只要批个准字就行。 四爷这次出巡前就特意留了一个太医给太后,戴佳氏当时还在,又是从年前病到现在的,所以四爷也只是在旨意中留了一句‘小心照看’——已经是难得的荣宠了。 要没这一句,戴佳氏去世的事也不会第一时间送到御前。 那应该是弘晖上折子,或者太医院上折子报丧。这就又要拖延几分。 这次是宫里传出戴佳氏的死讯,留京的十四爷(宗人府),福克京阿(内务府),十三爷——他是被拉来的。三人一商量,由十四爷主笔,写折子随着当日的奏折和信件递过来了。 弘晖的折子还要慢一步。跟着是太后的家信,这就更慢了。 十四爷的折子和弘晖的折子特意避开,大概就是他们三人商量完了,在跟不跟弘晖掺和上犹豫过后,决定还是跟弘晖分得清楚些。 李薇亲自去看大格格时,脑中天马行空想了很多。 当时四爷先接到十四的折子知道了这件事,晚一天后又接到弘晖的还说了句:“他们之前没商量下?” 不过没商量是对的。哪怕这是弘晖自己福晋的事,十四爷他们递折子就是公事,弘晖自己写算家事。公私不能混淆。 大格格睡得很沉,不过没发烧的样子。李薇让人一有情况就速来禀报。 四爷那边去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等到天边泛白了,她才听说四爷守了大阿哥半夜,现在才去烟波致爽看折子,走前让人大阿哥一醒过来就报。 弘晖在四爷走后不久就醒来了,用过药后又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可能是当年在宫里受惊后留下的毛病,他睡沉后很容易梦魇。有时有心事也会魇着。因为这个,他不大爱在戴佳氏和格格们那里歇息。平时多是在前院书房里自己睡觉。 他并不会大喊大叫,听贴身侍候的太监说他魇着了也就是睡不安稳,左翻右翻,伸手乱抓。 太监道:“主子那时都是咬着牙关不出声的,奴才们听说这时不能叫醒,不然魂就要丢了。” 可昨晚他病得虽然沉重,可却是一阵一阵的惊醒。 后半夜时他感觉到皇阿玛就在他身边。 皇阿玛握着他的手轻声哄着他:“阿玛在,弘晖不怕。” 他早上醒来喝药时,贴身太监笑着小声说:“昨晚上万岁爷守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婚后爱上你(H)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酒酿小青梅
迷迷集(H)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步步为营(H)
父慈子孝
顶A装O,勾引老婆
江湖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