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枕边月(姐妹ABO) > 第344章

第344章

培盛:“贵妃在何处?” 李薇还在万方安和。四爷进来时,她正在给弘昫换肚兜。殿里太阴凉,柳嬷嬷和白世周都说最好不要因为贪凉,把弘昫的床摆在宫殿深处。 所以弘昫的床还是挨着窗户搁的。再加在这时节的太阳,也不敢挨着他摆冰山,所以弘昫就一身接一身的出汗。 李薇给他做了十几个肚兜,一摸潮了就换一件。 四爷过来看弘昫被额娘摸肚皮,痒痒的咯咯笑,小手小脚挥舞着,踢着。 玩一会儿这孩子就打了个哈欠。小家伙正处在睡一睡,长一寸的时候。四爷跟李薇就这么看着,他的眼皮就慢慢的合上了,很快就睡着了。 四爷坐下道:“睡得真快啊。”跟他额娘一个样。 李薇在弘昫的小肚子上亲了一口:“小孩子嘛。”小婴儿躺在那里,身上就自带了幸福光环。除了真正的恶人,其他人看到小婴儿都会不自觉的笑起来。 四爷悄悄走到她背后搂住她,轻声问她:“素素怎么不问朕这一路上的事呢?” 她看他的神色好像是很想让她问,就想了下开口道:“爷这一路上没出什么事吧?”不过应该很顺利,因为两人每天都通信,在他回来后的这几天两人也不少说信里的事,还看过那么多他收到的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所以,她觉得没什么需要问的了。 四爷抱着她一起看着弘昫,轻声道:“朕一直等着素素问,素素是想让朕坦白从宽?”他突然开了个玩笑,把她吓了一跳。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当时他为蒋陈锡的事生气,也想不通不过一个二品的地方官都敢这么大胆,那他们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是不是都有一天敢冲进京城造反? 说到最后他都开始自我怀疑了,李薇才赶紧说这个来打岔。 因为这句话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接续‘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她用这个说明人呢,都是趋利避害的。前头那句坦白从宽也是先跟这犯法的人说了,你说了我就宽大的处置你。但只能用来哄哄外人,像蒋陈锡这种熟知门道的内行人,可能当初他想的只是几面讨好再给自己寻些好处,后来事发时就知道坦白是死路一条,所以才咬紧牙关死扛到底。 所以绝不是四爷你有问题,而是人性如此。 李薇被他一吓,还没反应过来,他就笑着一本正经道:“那朕便给素素坦白,朕这一路上忙碌得很,从早到晚都不得半分空闲,连用膳都要苏培盛拿着行事历提醒。就是每日停下,也要忙着批折子写人,晚晚都要捱过三更鼓才能歇下,实在是辛苦至极。” 她听了这段‘诉苦’,看他的样子却是‘表功’,在脑内替换下就明白了。 ——不过四爷‘守身如玉’的刺激太大,她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四爷走前一个字都没说,她是知道皇后在临走前把郭氏和另一个庶妃送进南巡的队伍里,让她们侍候四爷的。 年氏当时没承幸,可能也有几分天意在内。但这一路上如何,她就只能安慰自己睁一眼闭一眼了。 没料到他居然真的就没碰别人来给她表功。 她好像看到了一个刚刚自觉学习的调皮孩子冲妈妈说‘妈我今天没看电视没玩电脑没打游戏,我一直在写作业!’。 李薇干巴巴的摸摸他的胳膊,充做奖励。但她其实还处在‘你一定在逗我’这个状态。可想想四爷不是那种说谎的人,他最多一字不提,不可能特意对着她编个瞎话。 四爷却好像勾起了心事,两人换到外屋坐下说话,他就把这一路南巡的事给抱怨了七七八八。 百姓们不管是长跪御道磕头送礼求字,还是自发的组织下欢迎活动,哪怕是遇上把自家村里、地主家、乡绅家的漂亮姑娘送给他这种囧事,四爷都能一笑置之。 书都没念过的纯朴百姓,有这份心就难得了。 但如果是路遇的官员们也拿跪地叩头,求皇上赐字,献上自家女儿这种蠢事来表忠心,四爷是绝不会高兴的。 事实上他快气傻了。 他道:“朕这一路见过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凡十成里有一成是忠心为君的,哪怕有一二疏漏朕也都能容忍。可这一个个都想着把朕给糊弄走,这是把朕当傻子耍!” 他曾有停下一夜连见二十多人的记录,而之前他还要先翻一遍这人的历年履历,看看他治下有什么比较大的事件,还要事先遣人去打探,免得所报有误等等。 而在路上的时候,显然他也不可能轻松悠闲,据他说是一刻不停的。 李薇听来听去都觉得在古代交通、通讯皆不发达的时候出长差,确实很难找出空闲风流一把。四爷说的连睡觉用膳的时间都不够,这个她绝对相信。 他在京里都是这样,登基后首次南巡也是政治意义大于一切的,出去后当然不可能突然就转了性子,变得贪图安逸享受了。 此刻,她才有‘说不定四爷说的是真的’。他这次出去真的一个都没碰。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就连她也找不出他在这么密集的行程安排中找出时间幸女人的理由。哪怕是为了发|泄。 其实,她觉得四爷在弘时出生前的性|欲就变得没那么激烈了。登基后更是好像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朝政上一样,每天对着奏折的时间比面对她的时间多——绝对的。 除这以外,他从坚持每天去宁寿宫请安,到变成三五天去的趟陪太后说说话。其他时间都花在养心殿对着军机处的那些人了。 就连跟她在一起时也是把晚膳后写字消食换成了看请安折子。 四爷是个政治动物,皇权才是永远吸引他的美人。 除了皇权外,他给分给别人的就很少了。她在里面占了一部分,而除她以外的女人已经不可能再抢走他的注意力了。 就像现在,他跟她温情不了两句就开始又吐槽那些官员了。皇上的金口玉言,给别人说都不合适,也就她能听听了。 李薇从逻辑上把自己说服了,她就安心的听四爷抱怨那些‘只会捞银子’的官儿们了。 隔了几日,弘昐过来请安时跟她说四爷这趟出去前后免了五十几个人的职,一部分只是撵回了家,让他们上折自辩或回家待罪,另一部分直接被押起来了。 “皇阿玛跟我说,让我跟穆合伦大人学学。”弘昐有些犹豫,今天来四爷突然这么跟他说,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这人是谁?”李薇知道儿子这是在寻求她的意见,可天知道穆合伦是什么人?干什么的?四爷没提,她自己也不可能记。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人不是宗室,她从来没在送到永寿宫的礼单和请见牌子上看过这个名字。 弘昐道:“穆合伦大人是户部尚书。” 李薇怔住了,弘昐担心的小声说:“皇阿玛可能是想让我明年去户部跟着学学。” 皇子阿哥进六部好像一般也不给安排什么职务,属于编外人员,但天降系的威力是无穷的。四爷以前在内务府和户部都干过,内务府总管和当时的户部两位尚书全都唯他马首是瞻。 李薇自己是不懂这些的,她也只能提醒弘昐说四爷也曾经在户部干过,康熙末年的剿欠户银的事,现在还有余波未平。你去那里后多看少问少插手,想四爷也不是打算让弘昐一去就领一部的差事的。 弘昐说他一定会好好的跟穆合伦大人学的。 这话说了没两天,穆合伦大人下马了。新上台的是孙渣济。 听说穆合伦大人是因为经济问题被四爷给降了,这些暂且不去管,弘昐才让傅驰去探探穆合伦大人的门风如何,现在只好再赶紧换人。 转眼又到颁金节了。早几天李薇就探问过四爷要不要提前几天回宫,他道:“提前一天就行了,到时咱们还出来住。” 往年颁金节前无论如何都要回宫了,因为后面紧接着就是万寿节。 “还出来?”她道。不合适吧? 四爷拉她靠在身上,道:“今年的圣寿,朕不想大办。” 是南巡花的钱太多了? 她这么猜,四爷道:“这事朕只先跟你说,过节时再透出去。” 说‘透’,就说明他想试探下朝野上下对圣寿简办的态度如何。现在四爷这皇上做的是越来越精道,也越来越小心谨慎了。 第404章 过渡 马上就要过颁金节,就是咸福宫这等冷清地方都热闹了起来。 年氏坐在屋里,窗外各屋的宫女使唤着小太监跑来跑去,拿抹布、扫帚把咸福宫前前后后的犄角旮旯都打扫干净。 她想起宁嫔娘娘对她的话:“如今人人都盯着你瞧,姑娘更应该稳当些。凡事能让的就让,不能让的倒该把架子端起来。切忌妄自菲薄,万岁爷最不爱胆小怕事的人。” 宁嫔虽然有些年纪了,说话慢条斯理的,可听起来句句都是实在的替她打算着。 “我打阿哥所那会儿就侍候万岁爷,贵妃那会儿跟咱们一般无二都是格格,平时碰见也是爱说爱笑的人。不过脾气起来的时候,连皇后的面子都敢驳。当时万岁爷还是四阿哥,年轻,气盛,皇后的性子你也清楚,多少有些强硬,不爱让人。万岁大概是跟皇后赌气呢,就哄着贵妃冲在前头给皇后脸子看。” 年氏听着小小惊呼了声,宁嫔笑着逗她道:“你猜贵妃是怎么做的?” 年氏不敢开口,但宁嫔也没使劲卖关子,笑道:“贵妃当时才是个小格格呢,就敢背靠着万岁爷不去给皇后请安。我在阿哥所住了一年,一天都没见她去过。除了逢年过节的大日子,大家都要去的时候,她才去,平时从来不往皇后那里走动。” 这个年氏多多少少还是相信的,因为自从她进宫后也没见贵妃主动去长春宫见皇后。 宁嫔道:“咱们万岁爷的脾气就是这样,他既然看重你,就是指着你给他涨脸。要是他在后面推着,你自己个儿先在前头趴下了,那不是塌他的台吗?所以万岁爷怎么说的,咱们就怎么做就是了。” 年氏在屋里想入了神,外面挑香小声敲敲门,道:“姑娘,该去宁嫔娘娘那里了。” 她在门外等了会儿,屋里的年氏才说:“进来吧。” 她赶紧提了热水进来,后面还有巴结的宫女帮着拿着铜盆等物。 年氏收拾好带着身后这一串人出了门,院子里的人看到她出来全都站住齐齐行礼,口称‘年姑娘’。 年氏矜持的点了下头才往前头去。 嬷嬷跟她说的,以庶妃的身份受宠的人多着呢。前有怡亲王的额娘章佳氏,后有安郡王的额娘王氏,这二人都是熬了不下十年才受封。现在万岁提拔她,看的也是她这个人。 宁嫔说的没错,她现在首要就是不能让万岁失望,不能让万岁觉得她是个提不起来的人。至于身份地位,只要时候到了,肯定少不了她的。 武氏听说年氏来了,忙道:“快请进来。”一面说一面起了身。 年氏进来要行礼,她也赶紧一把扶住,把她按到对面坐下。桌上早就摆着四五摞账册了,连放茶碗的地方都没有。 武氏笑道:“你可算来了,快把这些料理了吧。我可干不了。” 年氏也不多推辞,打开账册就开始干起活儿来。颁金节前就是宫中各处发放冬季份例的时候,冬季因为连着过年和几个大节,如今还添了个万寿节,所以除了份例还有各种赏钱等。不算清楚了发下去,哪处少上一二百钱的就该吵起来了。也是给万岁脸上抹黑。 咸福宫不大不小,但也住上七八口人,再带上侍候这些主子的宫女太监一大串,各自发的银子数还都不一样,确实是个细致活儿。 年氏在武氏这里做了一天也没做完,明天还要来。这些原本是长春宫给武氏的事,武氏道自己实在是算不清楚,年氏若能帮帮她就好了。 “让你受累了。”武氏亲自给年氏端了杯茶,笑道:“还是你年轻,脑子好使。” 年氏捧着茶谢过,低头半天不说话。 武氏:“今天一天都不怎么说话,这是怎么了?”她关心道,“说起来万岁回来后还特意给你赏了东西,满宫里这份体面可数不出来,咱们西六宫也就你和长春宫有份,别人都没有呢。” 年氏脸上不禁浮上一抹红,也是这份赏给她定了定心。 恰在这时,外面突然吵吵了起来,两人都一齐扭头往外看。侍候武氏的宫女掀帘子进来,“万岁爷回宫了!” 屋里的武氏和年氏一下子都站起来了。 年氏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武氏催道:“傻姑娘!还愣什么?赶紧回去收拾下,说不定万岁爷会传你呢!” 年氏匆匆对着武氏一福,道谢后顾不上多说就出了门。武氏跟着送到门口,等望不见人影了才慢吞吞的走回来,坐在屋里招手叫那宫女:“只是万岁回来了?” 宫女道:“贵妃也跟着一道,还带着六阿哥。” 武氏这才笑起来,起身道:“来,给我收拾下。”宫女连忙开箱子拿衣服,问:“娘娘去哪儿?” “去长春宫坐一坐。”武氏对着铜镜照一照,宫女捧着衣服过来就道:“咱们有那西洋镜子的,娘娘干嘛不用呢?” 武氏笑道:“你懂什么?这铜镜才是咱们的东西。” 宫女不明白,但也知道顺着主子的话说,道:“是奴婢不懂事,想来这铜镜是比那西洋的玻璃镜子好。奴婢听说宁寿宫里太后用的就是铜镜呢。好像永寿宫里也是。” 太后和贵妃都用的,那肯定是好东西。 武氏穿戴整齐后,早早的就去了长春宫。不过正殿那里庄嬷嬷说皇后这时没空见她,武氏就拐到宋氏那里去说话。 两人说了不过一刻钟,就听说贵妃过来给皇后请安了。 正殿里,李薇大礼参拜后,坐下说了两句闲话就告退。以前她跟皇后就没什么好说的,今天见面皇后端着架子不假,竟然还想留她下来用膳。 李薇干笑两声:“娘娘慈爱,只是我坐了一路车,晃得头晕,正想回去躺一躺……” 皇后真就‘慈爱’的看着她,道:“你也当知道保养,现在看的是哪个太医?不如趁着明天还没过节,多叫几个过来给你看看?” 李薇连忙推辞了,回到永寿宫还没回过味儿来。 抱着弘昫亲了一会儿,就听说额尔赫求她救命。宜尔哈出嫁后就轮到她了,现在天天被嬷嬷们管着学规矩,这个规矩跟她出嫁后有关,算是密集培训下。李薇一开始就让玉瓶过去看着,这会儿就是玉瓶来说:“公主道她想看看六弟。” 玉瓶回来后称赵嬷嬷,因为刚生下孩子还不到半年,所以她现在看着有些丰满的。玉烟老拿这个笑话她,说她去当奶娘都行。 李薇还真考虑过让玉瓶来奶弘昫,但是说玉瓶属相不对,把她给刷下来了。 额尔赫很快过来了,弘昫已经会认人了,知道这是个熟人,所以一见她就咯咯笑。要说几个孩子里对弘昫最复杂的就是弘昐,他每回抱弘昫都不自觉的沉下脸,乍一看很像四爷对着儿子们的时候。 弘时说这是弘昐在提前练习怎么当阿玛。 李薇让他别拿哥哥打趣。弘时说是弘昀说的。弘昀在一旁微笑,一看就知道真的是他说的。 弘昐开府的事他们都知道了,弘昀和弘时跟着就盘算起他们什么时候开府,算来算去大概也就差不了个几年了。 弘昐在明年,两三年后是弘昀,四五年后是弘时。 弘昫太小,哥哥们还不肯带他玩。 额尔赫暂时出不了宫,比不了弘昐现在已经能常常往宫外跑了,她就请他时常多去公主府那里走一走,替她看着摊,别让那些内务府的以次充好。 弘时故意道:“二哥也别只去公主府,隔着一条街的驸马府也多走走。”被额尔赫按着喂了一嘴的话梅,酸得他脸都皱成了一团。 现在弘昐他们都在阿哥所,难道就额尔赫一个人在,她抱着弘昫,古怪的看了半天,突然冒出来一句:“等我生了孩子,也跟弘昫一样就好了。” 李薇险些被她噎死,瞪着自家姑娘看了半天。 额尔赫自己说完也觉出不对了,脸刷的红了,放下弘昫就躲出去了,等四爷来了半天没看到她还问:“额尔赫怎么不出来?”平时他来的早,额尔赫都会过来说说话的。 李薇替女儿瞒着,她难得冒回傻气,就道:“她在屋里学规矩呢,这不马上就要出门了吗?” 四爷听了脸上就不太好看,挂着脸像阎王似的,她还以为他想起什么不好的事了,就听他叹气说:“真舍不得啊。” 舍不得女儿的四爷让人把额尔赫叫来了,温柔又唠叨的说了半天的话,总结起来就是嫁出去了也不要担心,你是阿玛的女儿,阿玛不会让你受委屈,要是被人欺负了,受气了,你自己有侍卫让人打回去,打不过就去找你二哥,他的府离你不远,他那里兵多,让他给你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婚后爱上你(H)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酒酿小青梅   迷迷集(H)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步步为营(H)   父慈子孝   顶A装O,勾引老婆   江湖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