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要她当福晋奴才。 可她也真没有当过奴才啊。 今天额娘给她敲了记警钟。她之前老是在四阿哥面前也要当福晋主子,可事实上从头到尾,她都是他的奴才。 也是她的心先大了,才影响的福嬷嬷也跟着心大了。 话虽如此,她还是先把福嬷嬷调到了闲差上。她还年轻,心志不坚,总有个人在她耳边说的话,只怕她也未必能把持住自己的本心。 之后就传来了李格格有孕的消息,四阿哥还特意从李家要了个厨子放在内院厨房。福晋心中刚有一点动摇,就立刻告诫自己。然后才吩咐下去,给这个李家的厨子单立一个灶眼,分一个帮厨给他。让他专做李格格的饭食。 因为李格格有身孕,四阿哥开始流连后院。当他到正院时,福晋竟然刚刚才发现好像很久没见到四阿哥了。 回想一下,发现之前四阿哥竟然独处书房十几天。 宴会后她这里也有很多的事,一时也没想到这个。现在想想,当时四阿哥难道是有什么不对吗?生气? 可惜事过境迁,也无法查问了。 福晋心中警告自己,这就是她的失误。想想额娘,从来阿玛那里有什么事,她都是第一个发现的。有时不过是阿玛骂了小妾,或者踢了小厮一脚,或者突然不喝原来喝惯的茶这样的小事。 一夜过去,福晋学着当四阿哥的奴才。而四阿哥,却觉得今晚的福晋有些过于小心了。是因为李氏有孕而不安吗?想到这个,他按住福晋的肩说:“不用着急,你我的孩子肯定很快就会来了。” 福晋明显是做的越来越好了。只要她保持现在这样不变,等上一两年,他也可以期待嫡出的子女了。 之后,他常常到正院来,宋、武两位格格却从来不去,李格格又有身孕。一时之间,福晋在后院中独宠。 玉瓶和回来的赵全保把小院把的严严实实的,一丝风声都传不到李薇的耳边。偶尔她问起来,也是说四阿哥在书房。 虽然四阿哥常在正院歇息,但和福晋总是有那么一点不顺当。他以前觉得福晋不驯,总要与他一争长短。如今她驯顺了,却也太驯顺了。这根本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四阿哥生出无能为力之感。但他安慰自己,这至少表示福晋也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心思纯粹,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最好。 只是他奇怪,之前她不驯不知道是别人教的还是她自己悟的,现在她这么伏低做小,又是谁教的?要教怎么不早教?教也不教对! 他只好自己告诉福晋:“你我夫妻一体,不必太拘束了。” 福晋恭敬应下,以后照旧。 四阿哥:“……” 有时候意志坚定也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当她拿定主意,而这个主意又是错误的时候。 四阿哥心道,反正时间还长。以后总能一点点教会她的。最让他纳闷的是,他喜欢什么样的不是早就有个例子了吗?福晋怎么不照着李氏学一学? 后院里,想跟李薇学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武氏最近就学了好几手,就是点心。她做好后先拿去给李薇尝。 宫斗中常有送点心里面加各种料然后给人落胎的桥段,让李薇奇怪的是好像在这里并不时兴?武格格就很平常的每天送点心过来给她,玉瓶和赵全保也从来不拦,直接拿给她吃。 ……这画风不对吧? 她悄悄问玉瓶,表示心有不安。万一有东西呢? 玉瓶说武格格的点心都是在大厨房做的,用的都是那里的米面,周围人多着呢? 李薇问:“那她要是自己带点东西加进去呢?” 玉瓶说:“那她全家和大厨房里所有人都死定了。” 李薇:“……”好、好夸张! 大概她的表情太震惊,玉瓶索性给她解释起来。 武格格去大厨房做东西,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动手,事实上每一步几乎都有人代劳,她可能只是动动嘴。 “比如这道柿子饼,这型肯定就不是她揉的,而是师傅揉的,涂油烤制的也肯定不是她,调馅、和馅、填馅的也肯定不是她。武格格绝没这份手艺!”在玉瓶嘴里,这点心最多就是武格格从膳房提过来的而已。 这么一说,李薇眼里这柿子饼顿时就去掉阴谋只剩下美味了。柿子饼是面做的,揉成柿子的形状后,外面涂了油烤成柿子黄色,里面填着羊奶的馅。叫她说,有点像现代的奶黄包蒸熟后放在火上烤焦一面的口感。 一头焦脆,一头软绵,咬一口奶香奶油往外淌。 想起现代的奶黄包,李薇馋了。一碟点心下午配着茶吃完了还不够,晚上叫晚点时特意点了这个配粥吃。之后几天都是各种奶制品,还往熬的浓浓的藏茶里加牛奶,最后屋里所有的茶都被她用这种方法喝遍了,专配加了牛奶或羊奶的饽饽、馒头、饼。 我肯定是缺钙了,这么馋乳制品。 李薇心道。不过不是怀孕后期才会腿疼吗?难道我这么早就有这样的症状? 中医好像不治缺钙,应该说现在的中医还没有这个概念。李薇只好自救,她把每天的大米粥换成小米粥,顿顿吃虾,而且把虾壳全嚼嚼咽了。然后每天都在小院里晒太阳,不到十天就晒黑了。 等四阿哥过来看她时,就看到一张晒成淡淡小麦色的脸,身上还带着奶香。 玉瓶已经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怀孕后李薇拒绝涂粉和胭脂,晒黑了也不肯再涂粉白回来。凭心而论,这样的肤色并不难看,就是不是如今的主流审美。 四阿哥也是吃了一惊,转头就训斥玉瓶:“怎么侍候的?你家主子没粉用了吗?” 玉瓶跪着连连磕头却不加辩解。 李薇连忙解释:“是我!是我去晒太阳的!粉还有,是我不要涂。”然后连连使眼色让玉瓶出去。 玉瓶迟疑的不肯走,跪着偷瞄四阿哥的脸色。格格可能是不清楚,素面朝天见主子也是不恭敬的。万一四阿哥生气,她在这里还能替格格挡一挡。 四阿哥一怔,伸手去解她领口的盘扣,见玉瓶不知道出去还瞪了一眼。 玉瓶只好担心的退了下去。 等屋里只剩下他们,四阿哥解开她的扣子,看到她的脸和脖子简直就是两个肤色,领子的边缘还特明显。 四阿哥知道她必定有理由,只是这样实在让人看着生气。于是也不扶她,自已坐下问道:“怎么回事?” 李薇自己坐过去,扯着他的手指道:“这个是偏方,我奶娘说的。说是有孩子后多晒晒太阳孩子才好。” 四阿哥没那么容易被她哄:“胡扯,你奶娘没事做天天跟你说生孩子的事?”上次的事也是一时被她哄了,事后他就明白了。但看在小格格确实好转的份上没跟她计较,如今又来这套! 偏方之说被戳穿,李薇只好承认:“好吧,是我猜的。” 四阿哥黑着脸,看她怎么编。 这次李薇编了个小丫头,说小丫头老跟大丫头讲家乡的事,就说地主家新娶的姨奶奶天天在屋里坐着,生的孩子还没天天在地里干活的农妇结实。 “我就想干农活是不行的,但在外面多站站,不要老在屋里坐着还是行的。”编完,她眨着眼睛向四阿哥求饶……不要再拆穿了啦,我真的编不出来了。 四阿哥:“这次编的倒挺像。” 李薇刚要沮丧一下,就听他道:“这次就算了。下次不许再晒成这样,粉不用也由你,横竖也不必出门。” 四爷您真好! 李薇感激死了!只看她的眼神,四阿哥也知道她在想什么。没忍住在她额头上狠狠点了几下,刚怀了两天就心野了,坐不住,后面还有十个月呢,她怎么熬? 想来想去,四阿哥让人采买了许多绣花册和戏本子来给她。之前看她常捧着看的就这两种,放着给她解闷吧。 虽然这些戏本子几乎全是种马文,但至少也是小说啊。而且里面品种多样哦,仙野狐怪应有尽有哦。还有写和尚的,写道士的,写尼姑的。让她奇怪的是,和尚尼姑多数都是一个人出场,道士一般带小徒弟出场。 看多了脑洞开太大,她把那个著名的微小说‘秃驴!你敢跟贫道抢师太!’写下来,然后自己看着笑到快岔气。 但这张纸不小心被四阿哥看到,事后被罚每天读一卷经书。 第20章--24 第20章 只看喝倒那么多个,谁都不能说四阿哥这次请客没让大家尽兴。所以当下午四点多,客人们纷纷告辞时,福晋和三位格格都认为今天非常圆满。 李薇一是高兴今天来办酒席的是阿哥所膳房的大师傅们,让她又吃到了喜欢的口味。再就是难过没听成戏。原来唱戏的只在前院四阿哥还有福晋两边唱,她们这里来的是两个丑角逗乐。虽然也笑的肚子痛,但宴会结束后还是感觉不足。 而四阿哥,他又回到书房生·闷·气去了。 其他人都不知道前院发生的事,就是福晋也只是听说娘家来的堂兄巴克什喝倒了,担心的让福嬷嬷告诉家里人好好照顾。而福嬷嬷则听说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拼酒拼的很痛快,三阿哥是横着让人送回府的。 于是,一直到几天后她们都没发现四阿哥在书房生闷气,她们都以为他在忙才不回后院来。 倒是那天从阿哥所膳房借来的刘太监,想方设法请托给苏培盛送了礼。他今年也快六十了,自觉舌头也钝的快尝不出味儿了,眼睛也花了,手也抖了,阿哥所膳房里侍候的全是龙子凤孙,他也怕熬了一辈子再出个错,不但把一辈子的老脸都丢尽了,再丢了性命就亏大了。 如今出宫建府的三位阿哥,若是有一个愿意接他到府上侍候,他也有了后半辈子的着落。 但三阿哥请客,请的大厨是三福晋董鄂家的。五阿哥托的是宜妃,就只有四阿哥托到他这边来了。 缘份啊。 于刘太监而言,去哪个阿哥家都无所谓。他是去哪家都能侍候好喽。这群小祖宗毛都没长齐的时候就是吃他做的饭,别看到如今娶了福晋生了孩子,只怕他们嘴都不用张,他都知道该做什么来填他们的肚子。 但要往阿哥的府里钻,总要有个由头。这宴席侍候的好,才能引得阿哥想起以前的情谊来。不然他贸然开口,阿哥知道你是哪根葱呢? 刘太监自觉这次席面侍候的万无一失,他还特意给李格格的席上送了她平日爱吃的菜品。等宴席摆完过了几天,他才悄悄给苏培盛递了话。 话说的很可怜,年老将死之人,希望能在死前看一眼家乡,所以才想从宫里出来。四阿哥人品贵重,心地善良,是个念旧情的人,这才让他仗着老脸生了投效之心云云。 苏培盛接了礼却暗暗叫苦。大家都是太监,刘太监还是个老前辈,以前也没有龌龊,他是很愿意让这么个老人进府来也好取取经的。但现在的时机真的不好啊。请客那天的事他全看在眼里,最近四阿哥闷在书房,天天写大字读书不回后院,一看就是气冲霄汉! 他怎么敢去摸虎须呢? 但回绝了刘太监也不合适,只好偷偷暗示了下,再指点他去找别的门路。别人或许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刘太监一直对李格格很关照的。 于是转了一圈后,以前侍候李薇的许照山笑嘻嘻的带着亲手做的点心上门了。他打的是来看望旧主,给旧主请安的旗号。庄嬷嬷没有多问就让他进来了。 见到许照山,李薇等人都生出恍然隔世之感。 一进门许照山就跪下给李薇磕了几个响头,一抬头热泪盈眶:“好久没见主子了,奴才想的很……”这话里三分真,七分演。从李格格那里换到膳房,他也是吃尽苦头的,当然不如在阿哥所里的时候轻闲。 刘太监从他过去后就一直挺照顾他,他也承他的情。所以这次才答应出来替刘太监关说。但送上他学做的最好的一道水晶五仁包后,倒是很痛快的把刘太监的来意给倒出来了。 李薇正打算试试他做的水晶五仁包,就是糯米粉揉的皮子,蒸成半透明,里面是松子、榛子、核桃、花生、芝麻,炒香后一半磨成粉,一半碾成粗粒,加冰糖、蜂蜜团成的馅。 这个点心是越嚼越香的,李薇一听他说就想尝尝看了。 许照山起来后道:“虽说刘爷爷待奴才有恩,可奴才心里最重的却是主子,是以不敢瞒骗主子。刘爷爷大概是想请主子帮忙在四爷跟前讲讲情,他想进四爷府来侍候。” 李薇一怔,想了下再看周围都是自家人,就直接问他:“我们才搬出来不过一个多月,你这爷爷若是真想跟着出来,怎么早不出来?” 许照山道:“主子聪慧,小的也不敢胡扯,只是二十多天前,阿哥所那边的膳房突然说上头要拨两个人进来侍候。想是为了这个……” 三阿哥等人搬出来,就是为了给小的阿哥们腾地方。只是修屋子搬家具,还要折腾一段时间。刘太监听到的消息不是拨两个人进来侍候那么简单,而是说要换掉一半的人。把年纪大的,平常手脚不干净、不灵便的,懒惰不听使唤的,一口气全撤出去。 撤出去的只有两个去处,都算不上好。不会手艺的拨去干粗使,会点手艺的可能会被拨到宫监处的膳房,就是专给粗使宫人做饭的,兼着辛者库和看守闲置宫室的宫人饭食。 这可真是一落千丈啊。 刘太监年纪大了,虽说一年半载的还不会把他换下来,可之前他在膳房里是一言九鼎,如今倒要看外面来的人的眼色?等他因年老力衰被人换下来,自然不愿意临到老了去给一群奴才做饭。给他们做饭吃什么啊?不就是馒头咸菜吗?用得着他这双手吗? 也亏得他耳目灵便得了消息,本以为还能在阿哥所混上十几年,谁想到这么快就要出来?幸好他也不算毫无准备,瞧准了人家就开始拼命刷好感了。 许照山说完并不再多替刘太监说好话,就像他说的,他的主子是李格格,再往上是四阿哥,再再往上是万岁爷。他跟刘太监,或许同根同缘有一份香火情,愿意给个方便,却不能因此忘主。 李薇听完,略想了想,摇头道:“这事……我帮不上忙。”对她来说,四阿哥比刘太监亲近是一回事,另一个就是这毕竟是宫里的事啊。她不懂最好就不要插手。 不过刘太监确实让人同情。李薇对他虽然没印象,但在阿哥所里的时候,想吃个什么膳房里都送的挺快,不管人家是想巴结四阿哥还是谁,反正是她受了,她自然也领这份情。 她道:“这位大太监的事,我虽然同情,却无能为力。你回去他要是问起,替我赔个不是,说帮不上忙很不好意思。” 许照山只是随着宫中采买的车出来一趟,不能久留。李薇让玉瓶给他包了五两银子,告诉他在宫里若是受了罪需要打点,千万不要舍不得银子。 赵全保送许照山出去的路上,道:“如今格格赏的你是看不在眼里了吧?”膳房,那是多肥的地方啊。 许照山把银子塞进怀里:“你也不必拿话来激我。我许照山还不至于眼皮子浅得离了主子没两天就忘了本。” 赵全保没再说话,一路送到二道门处,离门远远的,他小声道:“既然你真这么忠心,我就多添一句:这几日变了天,格格已经有好几日不曾好好用膳了。” 许照山虽然机灵,但一时半刻还真听不懂这句话。他似有所觉的上下打量了赵全保几眼,发现他瘦了些,眉目寡淡,居然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许照山临走前喃喃道。 站在原地目送他出去,赵全保转身往回走。 书房里的消息,如今后院里只怕没人比他更灵通。虽然他不曾打听,可书房里人人话少了,来去匆匆的样子,无不表示现在情形不大好。 能影响书房里上下的气氛,又能瞒住消息不露一丝给后院的,只有四阿哥了。 所以,虽然赵全保不知道四阿哥怎么了,但肯定不是好事。他也给玉瓶透了个底,这些天她整日找些事缠着格格,免得她想起四阿哥来。 给许照山那句话也是他想过再出口的。刘太监人精一个,一点消息就能让他闻出味儿来。再说,格格人小,人情上有些欠缺的地方,他就要替她补足。以刘太监的手腕,进四阿哥府是迟早的事。 透个消息,让他记着他赵全保一份情,日后总有好处的。 这边,许照山出去站在路口小等了一刻,宫里的骡车就过来了。他刚跳上车,车上的人就扔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给他。 那人扬扬下巴示意袋子:“这是你的份,点点吧。” 许照山打开袋子,把银子倒在手心上看看成色,再拿起一个试试牙口,掂一掂重量,方满意笑道:“差不多。” 那人笑呵呵的拿起车里放着的茶壶、茶杯给他倒了杯茶,双手捧着送到
相关推荐: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婚后爱上你(H)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酒酿小青梅
迷迷集(H)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步步为营(H)
父慈子孝
顶A装O,勾引老婆
江湖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