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尝起来味道正好,板板正正的,荀野他们父子俩都爱吃,锦书你也尝尝,都是一家人,不用在我这里见外。” 杭锦书还是不肯尝,一双清幽明澈,宛如一溪水的美目,始终波澜不兴地凝视着崔氏。 崔氏被看得居然有几分讪讪,她是寒门出身,就算一朝飞黄腾达,对着这些名门望族教养出来的贵女,仍然招架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从前她不敢与杭锦书对视,现在,依旧底气不甚足。 被看了半晌后,碗底的扁食快要凉了,她尴尬地放下汤碗,终于道:“是这样,当初陛下在争天下时,曾与你的伯父定下约契,将来功成,请你伯父周旋,让世家接纳荀氏入主中原。你伯父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便想出了姻亲相连,准允将来荀氏坐镇长安,世家贵女当中如有贤明者,可扩充掖庭。我膝下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是比不得他们大哥那般骁勇,能征善战的,但如今也都是龙子凤孙,一个要弱冠了,一个也要年满十八,这时候为他们的内府择选贤妻,正是万分紧要的大事。” 杭锦书听明白了,“皇后殿下相让儿媳参与宫中秀女采选?” 崔氏皇后见她目光不为所动,心下犹豫,泛起波澜。 都说荀野和他的妻室杭氏,二人举案齐眉,如鸾凤颉颃,鹣鲽情深,不知一会儿自己说出要为荀野张罗纳妾的事情来,这杭氏,还会不会如眼下这般镇定。 哼。饶是她劳什子贵女,听到夫婿要另娶,琵琶别抱,料想也撑不住要红了眼眶,这时装得一时冷静,又有何用?天底下哪个妇人,能不在乎夫君的忠诚。 崔氏仍旧一派和善,甚至缓缓握过杭锦书的柔荑,秋水眸中映出一丝哀怜:“锦书。你是杭氏出来的,是我家的好儿媳,若是还在安西,你便是一辈子无所出,我家也不会觉着有什么,万不敢怠慢了你。可今时是不同往日了,荀家坐了皇位,荀野成了太子,他已经二十有四了,膝下尚无孩儿,没有皇长孙,你说,这宗庙社稷它能稳固么,将来,陛下能安心将大位传给太子么?” 杭锦书这时,又抬起一双宛如梨花般清冷明净的乌眸,淡淡地睨向崔氏。 崔氏的话听着字字句句是为了荀野着想,但她所言之事,难道当真没有半分私心? 后进门的继母,即便与元配嫡子之间不存有隔阂,也万不可能着紧他的事胜过自己嫡亲的孩子,崔氏此言,也并非为了劝自己大度接纳荀野的后妃,恰恰相反,她要离间杭氏与太子。 崔氏盼着自己因为这个消息急火攻心,彻底与荀野分居两散。 杭锦书沉稳不动。 崔氏果然按捺不住,图穷匕见了:“我也没有恶意,绝非是嫌恶你无所出,只是你瞧瞧,夫妻恩爱不能当饭吃,不能给大汤留下一个皇长孙,荀野迟早继承大统,到那时再发愁子嗣都已经晚了,怕招来有心之人的觊觎,你说是么?” 崔氏打鼓,李嬷嬷趁机递锤,佝偻腰掺和道:“是啊,只有先得了继承人,这江山才能金瓯永固。太子妃娘娘出身零州杭氏,是知书达理的淑女,必能知晓这其中的利害。这男人么,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何况是东宫?既然早晚要纳妾,不如趁着此次内宫择秀,将太子殿下的侧妃也一并选了吧,太子妃娘娘,我家皇后娘娘是一片苦心,真心地为了您和殿下好啊。” 看杭锦书不为所动,李嬷嬷又送上一句:“要是将来侧室诞下儿女,太子妃娘娘也可将那孩子记在您名下。殿下宠幸、爱重太子妃,必不会反对的。” 香荔越听越火大,这姑爷还没这意思呢,她一个后娘倒先殷勤起来,句句讥讽娘子无子,还想劝服娘子大度? 狗屁。 娘子若不是当初一直服用避子药,皇长孙都能喊崔氏“老奶奶”了。 娘子生不生,是她和姑爷之间的约定。 姑爷不在意,轮得上一个外人横插一手来? 就是对面坐着皇后,香荔也吃不得半点亏,正要舌灿莲花与她斗一斗,杭锦书却制止了她,一揽她膝头,示意她不要妄动。 香荔不知娘子听了此话作何打算,戒了冲动,只好忍气不发。 杭锦书不与崔氏争斗,她明知崔氏这是设下了一个瓮,等着她往里钻。 但这也许是一个契机。 她一直不知道,如果自己与荀野提出和离,应该用什么样的理由。 他待她极好,这几年来呵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我以神明为食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薄情怀(1v1)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萌物(高干)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