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城,国家怎么会有下乡这一规定呢? 这不是十分矛盾吗? 先不要说这些城里的孩子来乡下,地里的活什么都不会做,得需要一点点学。就是这下地的辛苦,听赵大丫她们说那些知青都吃不了。 哪次来的女知青下地干活后,都得累哭几回。 而乡下的农民,他们心里更是不待见这些城里人。 在他们心里,这些城里人下乡,就是和他们抢口粮的,口粮就等于抢命。 他们本来就吃不饱,现在又来了些外人和他们抢,怎么可能待见他们? 就在赵清听两位大娘说八卦,听得津津有味时。 传来了大队长的吼声“都散了,都散了,凑什么热闹,小姑娘没注意割伤了腿而已。已经送去包扎了,这有什么新奇的,都不挣工分了,看热闹管饱吗?” 赵清从藏着的麦子后面向外看了看,刚才围在一起的那群人已经散了,被围在里面的人也不见了。 看样子是送去赤脚大夫那里包扎了。 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赵清也站起身,开始割麦子。 这会儿吃了些东西,肚子也不饿了,精神头也起来了。 赵清的脑子才转了起来,她现在完全可以做一个割麦子的工具,不需要太好,只要不让她一直弯着腰割麦子就行。 把镰刀放下,把草帽摘下来给自己扇了扇风,赵清在脑子里大概规划了一下怎么做。 不能用她空间里捡来的废铁,那样如果她用时被人看到,她没法解释。 那就只能用木材了。 她家的邻居正好是个木匠,平时不用的废木料,都堆在两家门前中间的空地上,这个倒是很好得到。 赵清越想这个办法越可行,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做出来试试。 从空间里拿了颗大白兔奶糖剥开塞嘴里,压压过快的心跳。 艰难地熬到大队长敲锣下工,赵清脚步飞快地向家里走去。 到家里时李老太已经做好了饭,看到赵清第一个回来,也没搭理赵清,而是转身进了厨房盛饭去了。 赵清现在满脑子都是她的割麦机,哪有时间关注李老太。 舀水洗了洗手,看到李老太已经把饭盛好了。 她急着忙自己的事呢,没时间等一家人到齐再吃饭。 毕竟中午吃饭的时间只给了一个小时,她不休息,也不知道时间够不够。 赵清就对李老太道“奶,干了一上午的活儿,饿坏了,我能先吃不?” 李老太闻言白了一眼赵清“谁也没拦着你,都是分好的量,别多吃就行。” 听了李老太的话,赵清二话没说,直接坐下来,三下五除二的把自己那份给解决了。 因为也实在没啥可吃的,这要不是她在地里偷吃了两个包子,这点儿饭,顶多吃个半饱。 丢下碗筷,出了门,来到门外的一堆废木料前。 这时和她一起下工的人也回到了家,大家看着她在这一堆废弃的木料处转悠,虽然好奇,但现在他们又累又饿的,谁也没空站在这里和她说两句。 都回家吃饭去了,快点吃完饭,他们还能在家多休息一会儿。 别人的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而赵清呢? 她这一会儿功夫,就挑出了用的上的木材。 这堆废木材虽然大小都有,想要找出能用的,要费些功夫。但有一点好处是,这些都是截好的,一段一段的木料。 不用她再费工夫,分段截开。 她只需要找出自己想要的木料就行。 挑选好木料,赵清回家去杂物房拿了斧子出来。 一阵叮叮哐哐的敲打组装,赵清累得满头大汗。 看着已经有些雏形的割麦机,赵清用手晃了晃,没有散架,也没有哪个零件脱落,还挺结实。 这真是没动一颗钉子,就安装的这么结实的。 这样的组装方法,还是她看了家里的柜子学到的。 不用一个钉子就能把两块木板安装在一起,还不会脱落。 她刻意为此查找了书本,书上面介绍,这是榫卯结构。 上面还介绍了很多使用榫卯结构做出来的东西,方法多的让赵清叹为观止。 只能感叹,哪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 到杂物房又拿出了几条绳子,分别是绑在腰上的,绑在脖子上的和固定镰刀的。 都提前绑好后,赵清把斧头送回杂物房,就抱着自己做好的割麦机去了地里。 她要在别人还没上工时,试试这东西怎么样? 这要是好用还好说,要是不好用,她还能提前修理。这要是人多时被人看到,多丢人。 来到地里,先拿出杯泡好的麦乳精喝了,再吃几块鸡蛋糕填填肚子。中午吃的饭,早在她刚才忙碌时就消化完了。 吃饱喝足,赵清把自己搭上睡午觉的时间
相关推荐:
珈蓝传(修仙高H)
孟医生,我好像喝醉了(H)
探春录(古言集)
儿子们,太闷骚
绝世唐门之熊猫武魂
假惺惺
师兄为什么生气
修真姐夫带我飞(李清羽林静雅)
[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又得上头条[娱乐圈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