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们的议论声。 这种事无论谁占理,都是家丑。 “二哥,你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咋还能被这女人扇呼两句就昏了头,上回是要新房,这回又是来要钱?天明是你亲儿子,你就这么看不得他好!” 李学成再也待不下去了,他今天上门,本来没想闹起来,李天明愿意给最好,不愿意给,他扭头就走,可偏偏乔凤云…… 唉…… 一句话没说,李学成转身就走了。 乔凤云见状,还想指着李学成骂街,可是一看李天明正盯着她,赶紧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灰溜溜的跑了。 看着李天明,李学工和李学农也不知道该咋劝。 谁让他摊上这么一个爹呢! “吓着了吧?” 吃过晚饭,便各自回屋了,宋晓雨靠在李天明的怀里。 “有点儿!” 刚刚面对气势汹汹的乔凤云,宋晓雨倒是没害怕,可是对上李学成,她还真有点儿怕了。 不管咋说,那都是她公爹。 “别怕,有我呢!” 李天明将宋晓雨紧紧地抱在怀里。 “嗯,我不怕!” 这一刻,宋晓雨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这个男人能让她依靠一辈子。 转天,李家台子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人们照常在场院集合,然后到地里干活。 李天明也遇见了李学成,只是父子两个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眼神碰撞了一下,便各自偏过头。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要下雨,李天明干完自己那一段,又去帮着一个队的其他社员干活。 雨下来之前,要把垄沟给修好了,不然的话,像现在这样坑坑洼洼的,一旦存了水,这些天的活都白干了。 午饭都是在地里吃的,吃完大家接着干。 等到了晚上,李天明收拾好,又出了门。 夜里又要去海城送鱼。 “把雨衣带上吧!” 宋晓雨把雨衣翻了出来,这件雨衣还是李天明去年出河工的时候,因为活干得又快又好,水利局的领导奖励的呢。 带上雨衣,饭盒,出门的时候,方艳梅正好过来。 昨天打了乔大河,李天明不放心,就和方艳梅商量着,以后他晚上出门,方艳梅过来陪着宋晓雨。 “四婶儿,麻烦您了。” “拉倒吧,就不爱听你说这话,一家人,客气个啥,路上别开太快,明天早点儿回来,别耽搁了,让晓雨担心。” “知道了!” 李天明出了门,去村支部开了拖拉机,直奔苇海。 将鱼装上车,接着又去草垫子,把野鸭子和老鳖给捎上。 这次野鸭子和大雁只有86只,这玩意儿学精了,变得越来越难抓。 老鳖倒是不少,足足装了六麻袋。 装车上路。 半夜还真下起了小雨,稀稀拉拉的。 到了钢厂,把拖拉机停在食堂后门。 李天明还是去了食堂的小仓库睡觉。 孙立还没到,李天明就醒了,蹲在门口抽着烟。 “今天没等我叫,你就醒了。” 孙立顶着雨过来了,接过李天明递给他的烟。 “上回你和牛广志说什么了?这两天他天天过来问。” “有点儿小事,找他帮忙。” 听到孙立说,牛广志天天来钢厂问,李天明就知道,上次说的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孙哥,能不能给牛科长打个电话,就说我到钢厂了。” “行吧,等过完称就去!” 过秤,去财务室领钱。 随后两人又一起去了后勤处打电话。 “这两次过来,怎么没见着我大伯?” “李科长去学习了,跟你透露个小道消息,李科长这回怕是要升了。” 李天明听着并不意外,无论是资历,还是工作能力,李学军早就该升了。 “我大伯升上去,正好给你腾位置。” 孙立闻言笑了。 “往后咱们哥俩还和以前一样。” 李天明笑了笑没搭话。 还不知道,就在他等着牛广志的时候,一等举报信被递到了市革委的王主任手上。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啥罪名都冲我来 “吴月华,这名字听着耳熟,我们厂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牛广志急匆匆地赶到钢铁厂,见到李天明,还没等他开口,李天明就先向他打听起了人。 “你问她干啥?认识?” “他男人在我们村监管劳动。” 牛广志闻言,这下终于想起吴月华是何许人也了。 “我想起来了,这个吴月华是从京城被送过来的,在我们厂的翻砂车间。” 啥? 翻砂车间? 李天明的反应,让牛广志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稍微熟悉机械加工的,就应该知道。 翻砂工是最苦最累的岗位,一般都是男人干的,让个知识分子,还是个中年妇女干这活,那简直…… 作老损了。 “你问她是……” 李天明也不绕圈子。 “能不能想想办法,把吴月华转交给我们村监管。” “这恐怕不行,这个吴月华的问题相当严重,没给她打成现行反.革命,听说还是有人帮着说了情,可她也是我们厂的重点监管对象,要动的话……只怕不容易。” 什么问题严重,不过就是说了几句实话。 “牛哥,你看这样行不行,她的档案依旧留在电机厂,把人给我,这样一来,上面也没法说什么,反正都是劳动改造,在哪都一样。” “这个……” 牛广志确实为难,这种事不归他管,如果要办的话…… “至少得我们处长出面去协调。” “往后和钢铁厂一样,我每隔三天,给电机厂送一车鱼,至少4000斤往上。” “真的?” 要是能这样的话,别说一个吴月华,就算把电机厂的老书记下放到李家台子都没问题。 “行,你听我的消息,这件事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 “不管成与不成,鱼,我都照送。”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牛广志终于笑了。 “还有你上次和我说的那个事,我和处长汇报了,厂里……原则上同意,可就是这种事……很犯忌讳。” 李天明能猜到,电机厂那边的顾虑是什么。 “牛哥,您放心,我这人办事,从来不让朋友为难,你看这样行不行,电机厂可以和钢铁厂一样,和我们村的集体企业结成互助单位,以后我们拿活鸡,生猪,还有鱼,跟电机厂换产品。” 李天明说着,突然灵机一动,又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牛哥,我看干脆这样,我要的电机,也别在电机厂的车间生成了,你们厂有没有三产?” “有啊!” 现在几乎各个工厂都有三产,主要就是用来接收那些推脱不掉,有背景的职工家属。 平时做个冰棍儿,洗洗衣服,或者干脆把厂里的工作服交给三产去做。 这些三产绝大多数都是拖累,每年都需要厂里拨款养着。 “那就把我要的电机,交给电机厂的三产来做。” 等李天明说完,牛广志就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天明,你恐怕不了解这些三产,那些人别说做电机了,他们……能把冰棍儿做好就不错了。” “我又没说让现在三产那些人来做。” 牛广志这下可就不明白了。 “不让他们做,那让谁来?” “你们厂里有没有,为了不让孩子下乡,提前退休,让家里孩子接班的老技术工?” “有!” 牛广志说着,眼睛顿时亮了,只是还抓不住要点。 “天明,你接着说。” “这些技术工提前退休,是不是很可惜?” “对!” “他们退休以后,是不是也没事做?” “没错!” “厂里少了这些技术工,生产上是不是不如以前了?” “是啊!” “同样的,这些技术工退休了,家里的孩子顶上来,收入是不是也少了,日子变得不好过了。” “太对了。” 李天明说的这些,都是如今很多工厂都面临的大问题。 老技工对任何一家单位来说,都是宝贝。 可为了儿女,他们不得不在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年纪离开了工作岗位。 这对工厂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同样的,因为提前退休,拿到手退休金连原来工资的一半都不到。 接班上来的子女,却只能拿着学徒工的工资。 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顿。 总之就是…… 两败俱伤。 “把那些技术工都请回来,安置到三产,这下不但解决了工人生活的问题,还能解决厂里的生产问题,一举两得,牛哥,你看这个主意怎么样?” “好,忒好咧!” 牛广志一激动,家乡话都冒出来了。 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根本就不缺钱。 去年京城的某家大型国有钢铁厂刚刚从东德引进了一条新的轧钢生产线。 哪怕明知道对方在敲竹杠,还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买了。 真正缺钱,是后来改开,很多企业转型失败,无法适应新的市场规则,又没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才逐渐陷入了困境。 所以,企业现在是真的不缺钱,真正缺的是编制。 上级领导给每一家企业都定了编,走一个才能进一个,要想扩编,需要上级层层批准才行。 按李天明的办法,将那些老技工全都安排到三产,就不用占正式编制。 不但能让那些老技工有一份收入,同时厂里生产任务重的时候,还能让三产支援。 一举两得,还真是一举两得。 “天明,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是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李天明上辈子在风扇厂黄了之后,又自己干起了自行车厂,当时主要招的,就是那些国企的下岗工人。 有经验,有技术,最重要的是…… 知足。 “牛哥,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您想出来的。” 呃…… 牛广志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这是送给了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天明,没啥说的,往后咱们哥俩慢慢处。” “吴月华……” “包在我身上。” “电机的事……” “你下次来电机厂送鱼,我带你去见见技术科的科长,” 事情都谈妥了,李天明婉拒了牛广志一起吃饭的提议。 离开钢铁厂,李天明先去了百货大楼,买了两台电风扇。 天气马上就转凉了,可明年还要过夏天呢。 接着又去了那家国营中药铺,把这些天存下来的草药给卖了。 就在李天明往家赶的时候,李学庆被叫到了大柳镇。 “谁?这特么是谁?” 举报信的事,市革委的王主任直接越过了永河县革委,将电话打到了大柳镇革委主任办公室。 李学国接到电话,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李学庆。 “你急什么,现在还说不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学庆没法不急。 “都举报了,还能有啥好事,是我干的,都是我干的,有啥罪名都冲着我来,难为一个孩子,特么的,要是让我知道了,是谁搞的鬼,老子把他蛋黄子捏出来。” 李学国哭笑不得的看着李学庆,起身走过去,把他按在了桌子上。 “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了,我分析着,这次应该不是坏事,举报是一回事,但市里的领导怎么看待这件事,那是另外一回事。” 李学庆听得都糊涂了。 “学国,你……说明白点儿。” 李学国只能耐心的给李学庆分析。 “首先,国家是鼓励集体经济发展的,今年那个……对了,你没看过,就是个纪录片,名字叫……用穷棒子精神办小工业,说的是遵化那边有个修理自行车的合作社,遵照伟大领袖组织起来的指示精神,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办起了修配社,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开着,我想想吧,对了!自力更生结硕果,穷棒子精神谱新篇。” 李学国说着,还使了个身段,只可惜李学庆还是没闹明白,这到底要说个啥。 “学国,这和我们有啥关系?我和你说的是举报信的事。” “怎么没关系,你想啊!那个修配社岂不是集体性质的?” “是……吧?” 李学庆哪懂这些。 “什么叫是吧,就是,你们办的养殖场也是大集体性质,所以我才说这次不一定是坏事,甚至有可能坏事变好事。” 李学庆越听越糊涂了。 坏事还能变成好事? 这…… 可能吗? 第一百四十九章 真成典型了 事实证明,有的时候坏事还真的能变成好事。 就在李学国分析这件事的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这里是大柳镇公社革委,王主任,是,是,是……” 听到是那位王主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深陷
毒瘤
我的美女后宫
摄春封艳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浪剑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