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二楼后座(校园 1V1) > 第107章

第107章

采购的科长圆满完成了任务,各自离开。 电机厂的牛广志却被留了下来。 还有好处? 炼钢厂的招待所,房间里只有李天明和牛广志两个人。 “牛科长,抽一支!” 李天明递过去一支烟,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牢记现在是卖方市场的基本原则。 “李老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只要老哥哥能办的,一定不推辞!” 牛广志还惦记着从李天明的手里拿到更多的物资呢。 炼钢厂那几十车生猪,可把他羡慕得够呛。 “有个事,想跟您打听一下。” 李天明先给自己点着烟,然后才把火凑到牛广志面前。 “电机厂主要生产的是工业电机,还是民用电机?” 牛广志一愣,不明白李天明为什么要打听这个,但毕竟不涉及保密范围,介绍一下也无所谓。 “都有,我们厂的产品,主要还是看国家的需要,上面下达什么任务,我们就生产什么型号的电机!” 海城电机厂是当初刚建国的时候,由大苏援建的单位,后来经过68年的扩建,又与京城的第一电机厂合并,现如今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现在这种国企都是定点供应,李天明想要把事情办成,并不容易。 “台式电风扇的电机,能生产吗?” 李天明这两天一直在琢磨着,再带着乡亲们做点啥。 等过两天任务猪交上去,再把养殖场的鸡给卖了,到时候,人人腰包都宽裕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钱,要花出去才是钱,存在家里,就是几张纸。 而且,还容易遭人惦记。 都知道李家台子靠着养殖场赚钱了,眼红的肯定少不了。 不光容易招小偷惦记,还有上面更厉害的人。 春暖花开之前,千万不能大意了。 只有把钱花出去,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牛广志所在的电机厂,给李天明提了个醒。 他之前就一直想着在村里办个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机会这就来了。 “电风扇用的电机?这个我们厂倒是没生产过,我不懂技术,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李老弟,你打听这个……” 李天明起身去倒了一杯茶,放在牛广志面前。 “不瞒您说,村里的养殖场赚了些钱,我就想着用这笔钱再做点儿什么,大事咱们老农民肯定做不成,倒是改善民生这方面有些想法。” 嗬!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牛广志肯定要嘲讽回去,可那1000只活鸡还没到手,也只能忍着了。 不过,听李天明的意思,他这是想做台式电风扇。 还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他就算是不懂技术,可电风扇这种家用电器,能是一般人玩得转的? 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难题,上海那边的华生电器制造厂也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攻关成功。 “李老弟,你这……想法是好的,可家用电器是工业科技,和种地不一样,不是下力气就能有收成。” 牛广志尽量说得委婉,没明说李天明是异想天开,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李天明当然明白,只不过他可不是异想天开。 之所以得知牛广志是电机厂的人,就想到了台式电风扇,还是因为,他上辈子真干过这个。 在别人眼里,李天明是个踏实的,可骨子里,他却并不安分。 上辈子包工程赚了一些钱以后,李天明便突发奇想,打算干点儿别的。 当时国内的民生制造业生产力严重不足,于是他就和几个朋友合伙承包了一家大集体性质的农机机械厂。 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台式电风扇。 电风扇其实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当时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国内的上海华生,京城牡丹,江淮红星都十分畅销,买几台拆开了就能仿制。 只不过,李天明还是把事情给想得太简单了。 东西是做出来了,可市场根本挤不进去。 市场虽然没有饱和,但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已经有了品牌意识。 再加上各地都有本土保护的相关政策,哪怕东西做得再好也没用。 第一次创业失败,让李天明好些年都没再敢动办实业的念头。 可现在不一样,很多知名品牌的电风扇还没出现,整个华北地区除了京城牡丹,没有第二家专门生产电风扇的企业。 这么大的市场,哪个重生者能不眼馋。 只要东西做出来,产品质量过硬,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牛哥,您说得没错,可这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总归是好的吧!” 呃…… 这小子拿话噎我。 牛广志讪讪地笑了,没敢再说泄气的话。 这年头,谁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会给自己招灾。 别说电风扇了,去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山东有几个农民也曾嚷嚷着要制造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卫星。 虽然都知道是瞎扯淡,但精神可嘉,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谁敢说什么科学不科学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已经被定性成了唯心,遭受了批判,但一直到现在,依然很有政治市场。 那几个农民喊出要造卫星之后,报纸上还曾报道过,对他们的精神大加赞赏。 电风扇总要比人造卫星简单吧! “说的是,说的是,建设国家就是要人人都出把力,精神可嘉。” 牛广志也没打算劝李天明打消这个念头,又不关他的事。 可是…… “李老弟,我们厂的产品都是轻工业局下派的任务,属于计划内的生产指标,你要是想……只怕不行啊!” 牛广志故作为难道。 眼下全国一盘棋,电机厂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早在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去处。 李天明想要电机厂的产品,而且还是民生类型的,根本不可能。 专门组建一个生产车间,安排一帮工人,生产不在计划之内的产品,这不是开玩笑嘛! 简单一句话,工厂是国家的。 可李天明却早就有了对策。 “牛哥,您刚才也说了,电机厂的生产任务都是计划内的,但不是还有计划外的嘛!” “什么意思?” 李天明又递过去一支烟,这次先给牛广志点着了。 “就拿我们村的养殖场来说,您觉得那些生猪、活鸡,包括鸡下的蛋,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呢?” 这话还真把牛广志给问住了。 别说国家了,就连海城物资局也不可能把一个农村集体养殖场的产出列入计划内。 可问题是这些生猪、活鸡又是真实存在的。 到底属于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牛广志也说不清楚。 “这些就是计划外的,虽然不能完全自由支配,但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灵活一些。” 接着李天明就把李家台子和钢铁厂结成互助单位,资源内部调剂的方案给牛广志介绍了一遍。 这个时候,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还是十分僵化,但只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谁都不笨,立刻就感觉到像是被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既然李家台子养殖场的生猪、活鸡是计划外的物资,那么电机厂在完成了上级下派的生产任务之余的产品…… “不行,不行,生产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上面统一调配的,没有物资……什么都做不了啊!” 李天明笑道:“牛哥,这插秧还要补苗呢,电机厂的物资,难道就真的是可丁可卯的,生产过程当中一点儿损耗都没有。” 这小子还真是把什么都给算计到了。 “我不是主管生产的,这方面的事,我也不是很了解。” 这事太大,根本不是牛广志一个后勤处小科长能做主的。 “那我等您消息,明年我们村的养殖场要扩大规模,到时候这生猪、活鸡……” 香饵已经抛出去了,就不信牛广志这条大鱼不上钩。 第一百四十一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牛广志走了,相信他回去以后,肯定会和电机厂的领导汇报。 计划能不能成,就要看电机厂的领导是不是真的把工人们的营养问题,放在心上了。 这年头,钻规则漏洞的事还少了。 李天明又在招待所歇了一会儿,开着拖拉机打道回府。 一路上都在盘算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做事要走一步,看三步,这是李天明一贯的行事作风。 首先要排除一切犯错误的可能,然后就是要制定计划,规避风险,同时还要将一切突发状况都给考虑进去。 听上去有点儿怂,但这样最稳。 目前来看,只要能打通电机厂的这层关系,将电动马达这个核心部件给搞到手,其他的也就不成问题了。 技术方面,李天明根本不担心,那么多被下放的技术大牛,从里面找几个机械方面的专家,根本不是难题。 李家台子已经在对三个FD学术权威监管劳动了,再多几个也没啥大不了的。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九点多了。 把拖拉机开回村支部,带着这次的战利品回家。 都想在李天明的手里拿到更多的物资,礼尚往来,怎么着不得表示表示。 这些是各自厂里的招待品,规则范围之内的,李天明拿得也是心安理得。 时间还不算晚,李天明就没翻墙头,天亮手里那条棍子,够他记上半辈子的。 “谁啊?” “我,你哥!” 院门打开。 “哥,你咋……” 李天亮的话没说完,就看到了李天明扛着的两个大箱子。 赶紧上手接过。 “哥,咋回来的这么晚?” “有事!” 李天明含糊着回了一句。 “先进屋!” 刚进院,正房的灯就亮了。 宋晓雨和小蓉迎了出来。 进了屋,李天明把捆在一起的两个箱子解开。 没睡实的小五听到动静都出来了。 几个人围在一起,看李天明开盲盒。 “麦乳精!” “奶糖!” “哥,这是啥?” “奶粉!” 李天明这次去,特意和孙立打了个招呼,让他帮着弄着奶粉,给宋晓雨补身体。 宋晓雨还是太瘦了。 本来想的是花钱买,没想到孙立直接和那几个厂的物资科长说了,每人都给拿了好几袋。 这可是好东西,有钱都不好买,一般人只有怀孕了,找单位和街道开介绍信,才能到指定的百货商店买。 有一段时间,甚至还要医院开证明。 物资匮乏的年代,对这类商品的管控非常严格。 里面的好东西还有不少,大部分都是吃的,还有一些笔和本,最让李天明意外的是,居然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这可是真正的大件儿,城里结婚有条件的,都要准备三转一响。 其中的一响,就是收音机。 之前李天明结婚的时候,孙福满就送了一台,现在又多了一个。 啥家庭啊? 两台收音机! “小蓉,放你屋吧!” 一旁的天亮满脸幽怨,不禁怀疑自己是捡来的。 别人家有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小子,他们家正好反过来。 把东西收拾起来。 “行了,都回去睡觉,明天还得上工呢。” 弟妹们各自回屋了。 李天明去洗了把脸,去厨房找了点儿吃的。 回屋就见宋晓雨正趴在炕上看着他。 “天明,我和你商量个事。” “说啊!” “我明天能不能也去上工啊?我今天问过四叔了,现在月份还小,其实也没多危险,我总待在家里……人家该说我娇气了。” 李天明打了盆水洗脚,闻言道:“别人爱说啥说啥,咱只要不占集体的便宜就行了,管他们呢!” 这可是他和宋晓雨的第一个孩子,绝对不能大意了。 上辈子只有一个闺女,最后还走在了李天明的前面,成了他临闭眼前最大的遗憾。 这一世不用再和杜鹃纠缠,娶到了一个可心的媳妇儿,说什么也得生上一窝。 至于村里人,无非就是那些老娘们儿嚼舌头。 她们是真觉得宋晓雨娇气? 不过是眼热罢了。 很多妇女怀了孕,一直到临产还在地里忙活呢。 甚至有直接生在地里的。 等生了孩子,最多一个礼拜就得下地干活。 运气好的,把孩子生在冬天,才能坐上一个整月子。 “啥也别想,你就安心在家养胎,把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比啥都重要。” 听李天明这么说,宋晓雨总算是踏实了。 她不是怕别人觉得她娇气,而是担心李天明…… 既然李天明都说了,她安安心心的养胎也就是

相关推荐: 高门美人   [综影视]寒江雪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危险情人